培智学生劳动技能教学策略实践研究_第1页
培智学生劳动技能教学策略实践研究_第2页
培智学生劳动技能教学策略实践研究_第3页
培智学生劳动技能教学策略实践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劳动技能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生活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康复。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开展培智学生劳动技能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笔者通过分析本班培智学生的劳动技能现状以及薄弱点,探究原因,进而在课堂中提高培智学生的劳动能力。从学生日常所需出发,明确劳动的实际意义,对劳动任务进行清晰的分解,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巧。提升培智学生的劳动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强化四肢的灵活性,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品质,同时获得自我成就感。关键词:培智学生劳动技能教学策略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笔者任教的特教班中,有7名智力障碍学生,年龄为10岁到15岁。除了一名学生存在明显的肢体障碍,其他学生均身体健康,行走、跳跃、跑步、四肢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方面也没有明显缺陷。按照学校规定,特殊学生必须有家长陪同,便于照顾学生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但是,这一规定也导致学生在日常课堂中,本应独立完成的活动,如整理书包、值日等,均由家长代替完成。发现问题后笔者询问了家长,家长给出的理由主要是两种,一是学生不会,二是自己整理和打扫效率更高。因为认知水平较低,培智学生即使四肢健全、力量足够,也很难学会一项工作流程。而让学生去处理事务,不止学生感到有难度和压力,家长在监督指导中也心力交瘁。同时还有值日时间有限、对卫生有要求等原因,学生在班里自己处理事务的可行度很低。而在家庭中,学生几乎什么都不做,忙碌繁重的家务也让家长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指导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决定以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践,评估比较干预前后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探索培智学生劳动技能的教学策略。二、研究过程和结果经过观察与沟通,笔者认为劳动技能对培智学生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培智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培智学生习得劳动技能,提升自理能力,也能够为其他培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经验。于是笔者利用自己担任特教班数学老师、班主任的工作之便,对本班7名培智学生进行了为期5周的劳动技能干预。通过检索、阅览有关文献,笔者发现近十年来培智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培智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实施途径、内容与教学方法四个方面。笔者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内容作为目标,评估学生现有能力,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实施途径,并在实施中及时记录教学方法。(一)评估学生劳动技能水平,发现薄弱点笔者参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2016年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份针对本班培智学生日常劳动技能的评估表。通过评估7名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劳动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制订后续的教学干预计划。可以发现,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好。7名学生都可以独立、准确地指认文具、卫生工具,说出书包、扫帚、黑板擦、抹布、垃圾桶等物品的用途,劳动技能的薄弱点集中在具体操作上。首先,学生不能自如地使用工具,不能使用扫帚进行清扫。其次,打扫范围不明确,扫地、擦黑板、擦桌子都只能顾及自身附近的一片区域,有些学生甚至一直打扫同一个位置。最后,打扫的要求也不清晰,“地面扫干净”“黑板擦干净”“桌子擦干净”等表述无法让学生准确理解打扫的最终状态,例如在扫地时,使用扫帚在地面拖动数次之后,学生即认为打扫已经完成。确定了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开始针对问题设计干预实施方案。(二)利用课堂提升学生劳动技巧(第1~5周)干预第一阶段是老师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是老师能够直接接触学生、给予学生教学指导的环境,笔者抓住课堂上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干预。干预内容则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择学生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即整理自己的书包和物品、每天的卫生值日。其内容简单、可操作频率高,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明确劳动的意义。1.针对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指令和监督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是学生每天每节课都要完成的任务。本班7名学生之前是家长包办,没有自己整理书本的意识和能力。对此笔者先与家长沟通,在上学前由家长按照统一的标准整理书包,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课本、作业本、笔袋、蜡笔放入书包,其他杂物如纸巾、水杯等放入另一个背包。在早上出门时家长指导学生背上自己的书包去学校,然后将书包放在座位上。此举是为了排除训练中的干扰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书包的含义。在课前准备环节,老师同样拿出自己的“书包”,根据教学需要发出明确指令如“拿出生活语文书”,同时自己也拿出相应物品,便于学生模仿。对于不能听指令完成动作的学生,教师可及时给予肢体辅助。课后整理也是伴随老师的指令和示范,如“把蜡笔放回书包”。如果学生没有反应,则需重复指令,或进行提示。此阶段的训练内容简单,无须步骤分解,指导个别学生时可示范从该生的书包拿取文具再放回,要求学生独立模仿练习。在第3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听指令拿取文具,笔者便撤销视觉提示,不再展示自己的“书包”,指令也进行合并,如“拿出绘画本和蜡笔”,增加练习难度。2.针对卫生值日的分工与教学卫生值日的内容分为扫地、擦黑板、擦桌子、倒垃圾。为了便于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劳动技能,笔者对7名学生进行了分工。第一周每天有固定的2名学生扫地,2名学生擦黑板,2名学生擦桌子,1名学生倒垃圾。第二周重新分工,之后每周轮换,确保每个学生练习了所有值日项目。干预期第1、2、3周,每天放学后笔者将这7名学生集中在一起,在40分钟内指导学生劳动,并监督劳动质量。各项劳动的步骤分解和提示如下。扫地:①使用粉笔在地板上画出一个圆圈,示意需要将地面垃圾聚拢的位置;②学生拿扫帚,以自己舒适的方式将地面垃圾扫进圆圈;③学生使用簸箕将垃圾倒入垃圾桶。擦黑板:①笔者示范擦除一个粉笔字;②学生独自练习;③检查指出不足。擦桌子:①使用粉笔在桌面上画满平行直线;②学生沿着直线擦桌子;③指导学生洗抹布。倒垃圾:①示范系上垃圾袋;②指导学生完成;③学生更换垃圾袋;④将垃圾扔到学校指定位置。干预期第4、5周,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明显提高,笔者简化指导行为。每周依旧分工,但撤除视觉提示,也不再为学生示范动作,只使用语言提示。如果学生忘记动作,鼓励学生回忆之前的练习内容,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3.利用生活适应课程享受劳动成果生活适应课程中的厨房课是特教班的特色课。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各类食物。制作食物时,学生会在指导下清洗蔬菜、水果,使用厨具,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在此过程中各项工具、餐具经过使用,粘上蔬菜、面粉、油等,变得不再干净。这是学生练习清洗厨具的机会,同时也是学生理解劳动意义的契机。劳动不是为了获得完成目标后的糖果奖励,劳动是帮助我们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因为每天值日,教室一直整洁明亮,因为及时清洗,食物健康卫生,因为精心烹饪,才会有各种美味的食物。(三)加强家校协作,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学校干预进行到第4周,笔者认为学生的劳动技能已经得到提升,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练习和泛化。劳动技能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条件之一,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学校的课堂上,而应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因此,笔者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议制订学生的家庭劳动计划。其内容包括倒垃圾、餐前准备餐后整理、洗碗、扫地。家长监督学生每天打卡完成家务劳动,每天倒一次垃圾、三餐布置碗筷、饭后回收餐具、清洗自己的碗筷、打扫一个房间。培智学生的劳动教育需要家校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四)劳动教育干预效果的总结分析5周的干预结束后,笔者重新对7名培智学生的劳动技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学生的劳动技能均有所提升。评估内容和结果如表1所示。(评估计分标准为:能独立完成3分,在语言提示下完成2分,需肢体辅助1分,在辅助下仍无法完成0分。7名培智学生分别用A、B、C、D、E、F、G表示)从表1可以看出,7名学生的劳动技能均取得很大提升。在干预后,学生基本能够独立拿取文具、整理书包,个别学生所需的辅助也仅限于语言指导。在卫生值日方面,学生不仅能够清晰准确地认识卫生工具的名称、用途,与之前相比也能够较为自如地使用工具。经过干预训练,学生能够使用扫帚清扫整间教室的垃圾,把垃圾扫入簸箕倒进垃圾桶,并更换垃圾袋。学生在擦桌子、擦黑板时,也能够整体观察桌面和黑板,将边边角角擦干净。整体来看,本次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三、教学策略分析经过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一)从需要出发,激发内驱力所有的劳动练习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每天不同课程用到的书本、文具不同,因此需要整理书包;黑板被涂满了,需要擦干净才能继续写字;想开心地吃饭,需要准备干净的餐具。找到劳动的出发点,让学生感知因为自己需要什么,所以要去怎么做这一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自发主动地参与劳动。(二)灵活调整劳动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7名学生,身体条件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一套模式无法套用在所有学生身上。在学生劳动的过程中,教师或家长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学生可能面临的困境,灵活调整劳动的步骤和方法。比如洗碗时,洗洁精可以倒在洗碗布上,也可以倒进水里化开。方法是不固定的,适合学生的就是正确的。而这需要教师或家长在指导学生时,分析学生失败的原因,重新制订劳动的流程和方法。(三)劳动成果的正强化劳动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劳动结束后能够即时看到劳动的效果。打扫卫生结束后及时给予表扬,强调环境整洁的重要性;烹饪结束后享受美食;甚至可以在饭前洗碗,让学生知道因为洗碗才有干净的餐具可用。将劳动成果作为强化物,才能使劳动教育处于正面循环。(四)劳动常态化,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应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培智学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帮助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为他人服务中提升能力,过上平等、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劳动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