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8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暑期历史练习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石磨棒和石盘,它们是粮食去皮或磨粉

的加工工具。在西北和华北的遗址中还出土了更先进的加工工具石臼或石杵,并在山西

夏县村及西安半坡等遗址中,均出土了谷粒化石和窖藏。这说明当时

A.社会阶级分化较为明显B.已出现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C.采集渔猎业被完全取代D.北方农作物种植种类多样

2.《史记•田齐世家》记载,田常弑齐简公后,“惧诸侯共诛己,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

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至田和时虽然齐国已事实上尽归田氏,但田和依

然托魏文侯请周天子将他列为诸侯,列于周室。这表明当时

A.诸侯国的卿大夫并未掌握实权B.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C.共主观念仍具有一定社会土壤D.新兴地主阶级致力于变法运动

3.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

图1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图2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

C.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D.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

4.表1为唐朝与周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贸易形式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

表1

时段贸易形式

初唐、盛唐贡赐贸易:双边以“上贡”与“赏赐”的方式进行奢侈品的互换。

中唐绢马贸易:赐“马价绢”,以赏赐的名义将马匹的价格折绢进行交易。

晚唐茶马贸易:以等价的茶叶与马匹相互交易。

A.唐朝处于贸易优势地位B.中原政权力量走向衰落

C.贸易双方不平等性加剧D.经济地域差异逐渐缩小

5.朱元璋建国之初,“招往番僧,本藉以化愚俗,弥边患,授国师、大国师”,授予西藏等

地的佛教僧人以官职,后世帝王亦展现出对佛教的热衷;至明成祖时,短短的数十年间,

除五王以及两个法王之外,授西天佛子两人,灌顶大国师九人,灌顶国师十八人,其他

禅师、僧官不可尽数。这些举措

A.旨在推动三教合流局面形成B.说明佛教成为重要统治工具

C.有效地稳定了基层统治秩序D.动摇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

6.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据此可知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而被英人弃用

B.中国的生丝在英国伦敦十分畅销

C.中国在当时的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D.自然经济的抵制使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7.从1911年12月7日起,上海某报连续刊载如图3所示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欢迎同胞

中华民国

英界南四川路第•百

洋装衣者民国光复大

十五号洋房内便足

汉四发之盛举改装

图3

A.民国政府奖励工商B.封建习俗荡涤净尽

C.共和理念受到推崇D.租界权益部分收回

8.陕甘宁边区在“减租减息”政策实施后,展开彻底的减租查租运动,通过退租、勾账、

换约,翻地等方式,使“过去不敢减”或“明减暗不减”的现象得到遏制,在运动中涌

现的贫雇农、新富农等开始在农村社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权威。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构建起新型的平等社会关系B.广泛吸收农民参与政权管理

C.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D.解决了空前严重的财政危机

9.1950年婚姻法从起草到结稿的一年半中,历经41次修改,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据

曾参与起草工作的人员回忆:“讨论问题时,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因为这是为新

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识到它的分量。”据此可知,1950年婚姻法

的制定

A.开始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B.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C.体现了立法的严选性和民主性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10.1979年6月,深圳开始建设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各种困难。如缺乏现代通讯设

施,且修建受到各种阻碍,中央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

香港;港商投资购物中心因无章可循,当地政府不敢批准,中央又专门发文给广东,提

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由此可见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中国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

C.中国已确定市场经济的方向D.中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11.古代波斯人先采用古埃及历法,后来又改用巴比伦历法;波斯人还让许多希腊工匠参与

王宫的建造,其宗教雕塑尽显希腊风采。这说明古代波斯人

A.打破了地域性文明交往局限B.实现了对欧亚非文化的统一

C.被先进的地中海文明所同化D.极大推动了希腊化时代到来

12.16世纪末开始,荷兰绘画领域分离出一种独特的体裁一一群体肖像画。这种画作通常

是某个团体定制,悬挂在行会大厅或同业协会的俱乐部的墙上。订制群体画的费用,无

论其在团体中的地位如何,均由画中的每个人平摊。荷兰群体画的出现

A.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束缚B.深受人文精神的影响

C.推动贸易体系不断扩大D.彰显社会地位的平等

13.1927年,尼赫鲁参加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反帝国联盟,与亚非反帝活动领导人建立了密

切联系。后来,他宣布放弃通过进入英属政府掌握立法权,谋求实现独立的想法。尼赫

鲁的革命活动

A.表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成效B.促成民族独立国家的联合

C.使印度摆脱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D.反映民族自决观念的发展

14.图4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炮口刻着“侵略”,炮管后方刻着“通货膨

胀”“经济衰退”“物价上涨”等字样。由此可见,该漫画

图4

A.体现了苏联的文化渗透策略B.折射出国际格局的变迁

C.揭示了美国霸权扩张的危机D.讽刺了美国的社会顽疾

15.表2为英国政府部分年份公共开支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据表可知,二战后

英国

表2

1948年1955年1968年

社会服务17.613.920.2

经济服务4.86.27.8

环境服务1.31.93.4

债务利息5.14.84.4

A.国家职能得到扩大B.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C.积极参与国际协调D.社会结构出现多层次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计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书院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书院的教材分为考课教材、理学教材、心学教材、

考据教材以及实学教材等。从教材编写主体来看,既有中央政府专门机构官员参与编写的官

方通用教材,也有士大夫学者自发编撰的讲义。王阳明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著书来宣

扬自己的学说,并将个人著作作为书院教学的教材。黄宗羲在书院讲学时开设了历学、象数、

律吕、地理等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课程,并使用了《春秋日食历》《今水经》等相关教材。

——摘编自张传燧、钟伟春《明清书院教材的类型、建设逻辑及其特点》

材料二

13世纪时,欧洲大学教授的讲课内容必须记录下来,经过不断地抄写和润色,形成了

系统批量的教材。在大学校园内外,一个由抄写者和书商组成的阶层产生了,有的生产者和

商人成了显赫人物。13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欧洲大学文科院系的重要教科书,

如巴黎大学章程中规定的正式教材中有13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萨莱诺医科大学,学生

集中在医院和化验室内学习,教材由《萨莱诺卫生管理》等实用医学文献构成,而且通过短

小的诗歌帮助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知识的创新。

——摘编自宋文红《中世纪大学教材的发展及其特征》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书院教材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教材发展的背景并阐释其影响。(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吏治颓废,社会危机四伏。万历元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在全

国范围内推行考成法,具体实施办法如下: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

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账簿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簿,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六

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之事,逐月检查;六科根据账簿登记,稽查

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

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考成法推行以后,“(各级官员)不敢饰非,政体为肃”,朝廷政令“虽

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此后,整顿赋税、整饬边防、兴修水利等各项重大改革,都是

运用考成法来推行的。

----摘编自南炳文、汤钢《明史》等

(1)据材料,概括“考成法”实施的特点。(5分)

(2)据材料,说明“考成法”实施的作用。(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五四时期,上海的大量的报刊通过发达的销售网络深入江南各地。江南人民将这些报刊

中的社会主义内容改写、缩编、进而将其转化到地方出版物之上。这些出版物被当地不少学

校采用,使课堂变成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师生研讨会。江南的知识分子还尝试在戏台上用

当地土话向工农作关于社会主义的演讲,号召劳动者要“结合起来”打倒“强盗阶级”。许

多曾经被诸多主义吸引过的革命者,就是在这一时期最终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有了前

进的方向。他们以江南小镇市民的身份,在家乡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和刊物,还积极

联络全国各地的革命团体,帮助其他的城市和地区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强烈谴责列强瓜

分世界、殖民掠夺,努力将“求世间公道、追天下大同”的古老理想付诸实现。

——摘编自瞿骏《文明重焕——社会主义与中国江南》

(1)根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在江南传播的基本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社会主义在江南传播的意义。(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马克思指出,欧洲古代是“城市乡村化”,即城市是“以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为基础的

”,依赖乡村而生存。依同一逻辑,“乡村城市化”可对应理解为乡村依附于城市而存在。

现代乡村从属于城市、城市支配乡村这一特性,《共产党宣言》曾一再强调:“资产阶级使

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农村从属于城市”。西欧乡村对城市的这种从属关系是从

中世纪“城乡对立“关系逐步转变而来的。

——摘编自刘景华《工业化以来西欧的“乡村城市化”》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严谨,表述成文)

高三年级暑期历史练习

参考答案2024.8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CABBDCACB

题号1112131415

答案ABDCA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5分)

(1)特点:教材类型多样;编写主体有官有民;体现学者个人风格。(3分)

成因:印刷术的发展;书院教育兴盛;理学心学的发展;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

(4分)

(2)背景:城市的发展;大学教育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古希腊文化的积淀。(4

分)

影响: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4分)

17.【答案】(13分)

(1)特点:职责(分工)明确(1分);层层督察与监察(结构严密)(2分);定期核

查(1分);注重落实(1分)。

(2)作用:推动了吏治(官场风气)改善(1分);完善了官员管理(考核和监察)制

度(2分);提高了行政效率(政府管理能力)(1分);强化了内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