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160

CCSP59

CASME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团体标准

T/CASMEXXXX—XXXX

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queductreinforcement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发布

T/CASMEXXXX—XXXX

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渡槽加固工程技术规范的总则、基本规定、材料、槽身内壁、槽身外壁、排架、混凝

土结构加固、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渡槽的加固工程。

渡槽加固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SL19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T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67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00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加固reinforce

对可靠性不足或要求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

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使用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界面剂(胶)Interfacialagent(adhesive)

为改善修补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效果而在基材表面涂刷的胶粘剂。

植筋bondedrebars

在修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等基材之间采用带肋钢筋予以锚固连接的技术。

4总则

混凝土渡槽的加固处理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缺陷进行检测、评估,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标

准,再进行加固。

承担混凝土渡槽加固的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经验,设备的配备应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

加固施工应满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

加固工程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时,应经过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如有必要可进行论证。

混凝土渡槽加固施工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GB50367的规定。

5基本规定

1

T/CASMEXXXX—XXXX

混凝土渡槽加固方案应综合考虑缺陷形成机理、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加固材料适应性与施工环境

等方面因素,做到技术可行、质量可靠、经济合理、安全耐久。

混凝土渡槽加固的材料,应与被加固的基层混凝土及其他加固材料的性能相适应,并满足设计要

求。

混凝土渡槽加固时,在加固材料与基层混凝土接触面间宜采用界面剂。

采用水泥基材料加固时,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 ℃以上,采用聚合物材料加固时施工环境温度按照

材料本身使用条件确定。

渡槽混凝土加固时,不得影响原结构的安全。

采用涂层防护材料施工应符合有关材料使用规程的要求。

加固过程中应有完整的过程记录,加固实施后应按照材料要求及时进行养护或防护,待其性能达

到设计要求后进行质量检查。

6材料

加固所用材料应具备产品合格证,材料性能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

配制砂浆及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SL677规定的要求。

补强加固的灌浆材料可选用环氧类浆材、水泥浆材、高强聚氨酯浆材和甲凝浆材等。

混凝土剥蚀加固材料应根据混凝土剥蚀的原因选择,选用的加固材料与基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

线膨胀系数应相近,其性能应优于加固部位基层混凝土现有指标。

当基层混凝土面为潮湿面时,应选用亲水性界面剂。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可采用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在外界环境侵蚀作用下,防护材料应与混凝土表面粘结牢固,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良好的抗渗性及抗冻耐久性能,不应发生空鼓、开裂、溶解、脆化和剥落等现象。

7槽身内壁

混凝土抗剥蚀加固处理

7.1.1一般规定

7.1.1.1对混凝土抗剥蚀加固处理,应先判明混凝土剥蚀的原因,然后确定处理方法。混凝土抗剥蚀

加固处理,可根据结构部位在表面涂刷具有防渗、耐水、抗冲磨、抗冻及耐老化特性的涂料进行防护。

7.1.1.2配置砂浆或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选用颗粒细、水化热较低、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水泥;粗骨

料应选用粒径5 mm~20 mm的碎石。混凝土及砂浆的水胶比宜小于0.4。

7.1.1.3界面剂可选择与加固材料同类的水泥净浆或砂浆、聚合物水泥净浆或砂浆以及水溶性环氧类

粘结剂等。涂刷界面剂应薄而均匀,界面剂涂刷对基面的要求及涂刷后至加固材料覆盖的时间间隔应通

过试验确定。

7.1.1.4基层混凝土表面应凿除至出露新鲜、坚硬的混凝土,凿除厚度宜均匀,凿除坑的周边应垂直,

轮廓线宜构成凸多边形。

7.1.2冻融剥蚀的加固

7.1.2.1用于加固的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指标应根据建筑物设计要求确定,抗冻等级应不小于F200,加

固材料与基层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不应小于基层混凝土本体抗拉强度,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加固

材料应掺用引气剂和引气型减水剂,其品质应符合DL/T5100的规定。

7.1.2.2冻融剥蚀的加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冻融剥蚀深度小于0.5 cm时,基面应打磨清理至新鲜、坚硬的混凝土面,并清洗干净,基面

干燥后,宜在其上涂刷防护涂料;

2

T/CASMEXXXX—XXXX

b)冻融剥蚀深度大于0.5 cm时,应凿除冻融损坏的基层混凝土及脱空的混凝土,直至出露新鲜、

坚硬的混凝土面,凿除深度应大于1 cm;

c)对于小面积加固,宜采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水泥砂浆和聚合物砂浆;

d)当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加固时,一次涂抹厚度不宜大于2 cm,超过2 cm时应分层涂抹;当采

用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加固时,一次浇筑厚度不宜大于15 cm,超过15 cm时应进行分层浇筑,

适当布设插筋,每层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顶层砂浆或混凝土表面应抹光,并及时养护

和保护;

e)基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5时,宜选用聚合物砂浆加固,总厚度不宜大于3 cm,施工时基

面混凝土应干燥,若无法形成干燥条件,应选用亲水性界面剂。

7.1.3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加固

7.1.3.1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的加固方法包括剥蚀混凝土加固、涂层保护和使用阻锈剂等。

7.1.3.2薄层加固材料宜选用抗渗等级不低于W10的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对遭受严重侵蚀的

部位可选用聚合物砂浆,当加固厚度大于10 cm时,应选用抗渗等级不低于W10的水泥混凝土、聚合

物水泥混凝土。

7.1.3.3在有氯离子侵蚀的环境中,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必须掺用钢筋阻锈剂,聚合物水泥砂浆及混凝

土也可掺用阻锈剂。

7.1.3.4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的加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应将保护层全部凿除;对氯离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应凿除受氯

离子侵蚀损坏的混凝土;

b)对已生锈钢筋进行除锈、涂刷阻锈剂。钢筋截面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补焊钢筋或

植筋;

c)混凝土或砂浆养护至设计龄期后表面采用涂层防护;

d)位于水位变化区的涂层应具有在干湿交替环境下耐老化的特性;

e)涂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应满足运行的要求。

7.1.4质量检查

7.1.4.1质量检查包括抽检加固材料的力学性能、厚度,以及加固材料与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等。

7.1.4.2对同一批水泥基类材料进行现场取样成型,在室内标准条件下养护7 d或28 d后进行抗压试

验。试验方法按SL/T352规定执行。

7.1.4.3防护涂层应光滑、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无气泡、无针孔、无流挂及开裂等缺陷,涂层厚度

及粘结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表面防护

7.2.1一般规定

7.2.1.1混凝土表面防护,应在完成混凝土结构加固处理后进行。

7.2.1.2凝土的表面防护应首先确定防护目的、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并据此确定防护材料及施工工

艺。

7.2.1.3根据防护目的和防护设计要求的不同,表面防护可采用防护涂层、憎水浸渍或表面覆盖等方

法进行,应满足抗渗、抗侵蚀、抗磨损及外观等性能的要求。

7.2.1.4表面防护前应去除浮尘、油污或其它污染物,对劣化混凝土表层宜先打磨清除,再用水清洗。

对不宜用水清洗的表面,可采用高压气进行吹扫。

7.2.1.5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按其配比要求进行配制或调制。

7.2.1.6当混凝土表面需多层防护时,应分层施工,待底层防护材料施工完毕,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第二层防护材料施工。

7.2.2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防护

3

T/CASMEXXXX—XXXX

7.2.2.1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宜选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宜采用喷涂或涂刷法施工,且施工时

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充分干燥。

7.2.2.2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满足抗冲磨和耐久性好的要求,应与混凝土基面具有良好的

粘结性能。

7.2.2.3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整体施工时,伸缩缝部位的防护材料应能适应结构变形,宜在伸缩缝部

位设置空隔层。

7.2.2.4渡槽内壁混凝土表面防护后,应满足材料养护龄期后方可通水运行。

7.2.2.5防护材料与基层长期粘结效果可靠,粘结强度不应小于2 MPa,且满足设计要求。

7.2.3质量检查

7.2.3.1质量检查包括材料性能抽样检测和现场施工质量检查。

7.2.3.2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一般包括涂层外观、涂层厚度、防护涂层材料与基层混凝土粘结强度等项

目。

7.2.3.3防护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满足各类防护涂层的要求,并符合设计要求。

7.2.3.4防护涂层施工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涂层表面应平整、连续和均匀,无流挂、针孔、起泡和开

裂等缺陷。

7.2.3.5防护涂层厚度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涂层厚度检测可采用无损检测或将涂层割开测量其厚度。

8槽身外壁

混凝土抗剥蚀加固处理

8.1.1一般规定

槽身外壁混凝土抗剥蚀加固处理一般规定应按本规程7.1.1执行。

8.1.2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加固

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加固处理规定应按本规程7.1.3执行。

8.1.3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规定应按本规程8.1.4执行。

混凝土表面防护

8.2.1一般规定

槽身外壁混凝土表面防护一般规定应按本规程7.2.1执行。

8.2.2槽身外壁混凝土表面防护

8.2.2.1渡槽外壁及排架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宜选用渗透型防护涂料、有机、无机或复合材料。

8.2.2.2采用渗透型防护材料涂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浸渍时,宜采用喷涂或涂刷法施工,且施工时应

保证混凝土表面干燥。

8.2.2.3采用无机或复合材料进行混凝土表面防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复合类材料涂层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充分干燥,不得起鼓和剥落;

b)养护期间如遇寒潮或下雨,应加以覆盖,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 ℃。

8.2.2.4防护材料应与基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5 MPa,且满足设计要求。

8.2.3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规定应按本规程7.2.3执行。

4

T/CASMEXXXX—XXXX

9排架

混凝土抗剥蚀加固处理

9.1.1一般规定

排架混凝土抗剥蚀加固处理一般规定应按本规程7.1.1执行。

9.1.2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剥蚀加固

排架混凝土剥蚀加固处理规定应按本规程7.1.3执行。

9.1.3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规定应按本规程7.1.4执行。

混凝土表面防护

排架混凝土表面防护处理应按本规程8.2执行。

10混凝土结构加固

一般规定

10.1.1加固方案应根据渡槽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结构的缺陷情况及施工的可行性等制订。

10.1.2根据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设计时,应考虑合适的施工方法及合理的构造措施,按照结构上的实际

荷载情况,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计算分析时应考虑渡槽加固结构实际的受

力情况、加固部分应变滞后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协同工作的程度等。

10.1.3应保证新增构件和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结合牢固,形成整体受力。

渡槽加固

10.2.1常规渡槽加固可采用灌浆法、置换混凝土法、预应力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法、

植筋法等。

10.2.2预应力渡槽加固宜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和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

度不应高于60 ℃。

10.2.3当被加固构件的表面有防火要求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 50016规定的耐火等级及耐火极

限要求,对预应力杆件及其连结进行防护。

10.2.4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混凝土内部不密实、混凝土与基础脱空,宜用灌浆法。

10.2.5承重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局部加固,适用于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10.2.6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锚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等,宜用植筋法。

10.2.7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如混凝土板、梁及柱、渡槽槽身,排架结构

等,粘贴钢板法。

10.2.8结构或构件因承载力、刚度及抗裂不足的补强加固,如槽身产生深层或贯穿裂缝等,宜用体外

预应力法,方法如下:

a)以无粘结钢绞线为预应力下支撑拉杆时,宜用于连续梁和大跨度简支梁的加固。以普通钢筋

为预应力下支撑拉杆时,宜用于一般简支梁的加固;

b)采用体外预应力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加固时,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C25;

c)采用本方法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其新增的预应力拉杆、锚具、垫板、撑杆、缀板以及各种紧

固件等均应进行可靠的防锈蚀处理;

d)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可不采取卸载措施。

10.2.9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如混凝土板、梁及柱、渡槽槽身,

5

T/CASMEXXXX—XXXX

排架结构等,宜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方法如下:

a)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

b)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

结强度不得低于1.5 MPa;

c)外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将碳纤维受力方式设计成仅承受拉应力

作用;

d)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上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得直接暴露于阳光或有害介质中,其表面应

进行防护处理。表面防护材料应对纤维及胶粘剂无损坏,且应与胶粘剂有可靠的粘结强度及

相互协调的变形性能;

e)处于特殊环境(如高温、高湿、介质侵蚀、放射等)的混凝土结构采用本方法加固时,除应

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外,尚应采用耐环境因素作用的胶粘剂,并

按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粘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