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特训(含解析)_第1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特训(含解析)_第2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特训(含解析)_第3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特训(含解析)_第4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特训(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特训

一、单选题

1.在25℃、lOlkPa的条件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1)+3O2(g)2CO2(g)+3H2O(g)AH=-1367.0kJ-mo『(燃烧热)

1

B.2NO2^=O2+2NOAH=+lie.ZkJmol

C.2H2s(g)+C>2(g)^=2S(s)+2H2O(g)AH=+xkJ-mo『(》为正值)

D.HC。-aq)+H+(aq)^=CO2(g)+H2。⑴AH=+akJmo『(a为正值)

2.向CuSC)4溶液中加入Hz。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

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

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将Hz。2还原为°2

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2+

C.Cu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2+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3H2O

3.在A(g)+3B(g)-2C(g)+2D(g)反应中,下列四个选项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测得的

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mol-U'-min-1B.v(B)=0.6mol-I71-s-1

-11-1

C.v(C)=0.5mol-1?•sD.V(D)=0.4mol-17-s

4.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各段时

间间隔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段收集的C。?最多,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B.用CO,表示L段的反应速率为人户^17111^

13T2

C.。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说明碳酸钙消耗完全

D.从图象中可以推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5.已知2so21)+。2值)-2SO3(g)AH<0,T℃时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

中,甲容器绝热恒容,充入6moiSO2和3moi。2,乙容器恒温恒容,充入6moiSCX,,丙

容器恒温恒压,充入6moiSC>3,充分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SO3的体积分数大于丙

B.转化率:a甲(S02)+a乙(S03)>1

C.乙和丙中的SO2的生成速率:匕<丫丙

D.甲和丙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长甲>犬丙

6.反应4A(g)+5B(g)—4C(g)+6D(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

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

B.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ooio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mol

7.200mL浓度为l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

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储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2NO2^2NO+O2AH=+116.2kJ/mol(反应热)

B.C2H5OH(1)+3O2(g)=2CO2(g)+3H2O(g)AH=-1360.7kJ/mol(燃烧热)

C.NaOH(aq)+HCl(aq)—NaCl(aq)+H2O(1)AH=+57.3kJ/mol(中和热)

D.2SO2(g)+O2(g)2SO3(g)AH=-196.6kJ/mol

9.一定条件,2CO(g)+2NON2(g)+2CC)2(g)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描述

A.该反应历程中共有两个基元反应.

B.总反应速率快慢由第二步决定

C.第二步基元反应为O-N-N-O+CO-COz+N?。

D.该反应所有基元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10.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始终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紧密相连,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

或吸收的能量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放

热反应的是()

①NaOH固体溶于水;②燃烧木炭取暖;③煨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④铝热反应;⑤酸

与碱的中和反应;⑥NH4C1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能量木

/生成物

反应物

反应过程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B.Ba(OH)2-8H2O晶体与NH4C1晶体的反应

C.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C02反应

1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

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簿96A+2C

B.反应进行到1s时,v(A)=v(C)

C.反应从开始到6s的时间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I?i『

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13.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1)—2H2(g)+O2(g)A^l=+571.6kJ-mor

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AH2=+131.3kJ-mor

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A^3=+206.IkJ.moP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A&减小

1

D.反应CH4(g)^C(s)+2H2(g)的A//=+74.8kJ-mol

14.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已知反应:。3+。--2。2,在有C1•存在时

(C1•对反应有催化作用)的反应机理为:基元反应①:基元反应

②:C1O+O=C1+O2,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存在C1•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B.C1•是反应的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AH

C.决定。3+。--2。2反应速率的是基元反应①

D.增大压强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15.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H2。时,放出445kJ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

式正确的是()

1

A.2CH4(g)+4O2(g)2CO2(g)+4H2O(l)AH=-1780kJ-moF

B.CH4(g)+2O2(g)^CO2(g)+2H2O(l)AH=+890kJ

C.|cH4(g)+O2(g)—1cO2(g)+H2O(g)AH=-445kJ

1

D.CH4(g)+2O2(g)CO2(g)+2H2O(g)AH=-890kJ-mol

16.一定条件下,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AH=-92kJmi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燧=生成物的熔

C.若生成NH3⑴,则AH>—92kJ.mo『

D.该条件下,〃[NH3(g)]由0到2mol,最终放出92kJ热量

二、多选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三颈烧瓶中模拟雷雨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利用伽伐尼式氧

气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含量,实验装置、氧气含量及氧气传感器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三颈烧瓶高压放电过程中有大量o+等活性氧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mwwm

A.该传感器工作时Pt电极电势低于Pb电极

B.工作时Pb电极反应为Pb+2OH--2e-^PbO+H2。

C.高压放电时,0+与均参与电极反应,导致氧气传感器数值异常增大

D.当空气中存在较多Cl2时,氧气传感器测量数值偏小

18.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可实现由白磷电解法制备Li[P(CN)2],并能实现H2的循环利

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Me为甲基;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住电极a电极bI。2

;3SiCN+LiOH

^O(SiMe3):

LiCN+HCN

Li[P(CN)2]

K2so4(叫)隔膜eKOH(a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极a连接电极d

B.当生成9gLi[P(CN)2]时,电极a消耗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L

C.通电一段时间后,若隔膜e为阴离子交换膜,则c(KOH)减小

+

D.电极c的电极方程式为P4-4e-+8LiCN=4Li[P(CN)2]+4Li

19.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o一定

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

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4min时y正=4s

Bqmin时该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4min内,C02的转化率约为71.4%

D.4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25mol-U1-min-1

20.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L,2HBr(g)的速率方程为

a/?

v=kcc(H2).c(Br2)c^(HBr),某温度下,该反应在不同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如下:

111

c(H2)/mol-L-c(Br2)/mol-L-cCHB^/mol-L反应速率

0.10.12V

0.10.428v

0.20.4216v

0.40.142v

0.20.1c4v

根据表中的测定结果,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

B.表中c的值为2

C.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Br2(g)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

D.在反应体系中保持其他物质浓度不变,增大HBr(g)浓度,会使反应速率降低

21.反应C(s)+H2(D(g).CO(g)+H2(g)在同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

件的改变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

三、填空题

22.A、B、C、D均为石墨电极,E、F为两种活泼金属,这两种金属元素均位于短周

期,且位置相邻,E能与NaOH溶液反应。按图示接通线路,反应一段时间。

(1)判断装置的名称:甲池为(填“电解池”或“原电池”,下同),乙池为o

(2)F极为(填“正极”“负极”“阳极”或“阴极)电极反应式为;B极为

(填“正极”“负极”“阳极”或“阴极”),电极反应式为o

(3)溶液会变蓝的是(填"a”或"b"),U形管中先变红的是(填"C”或"D”)极

附近的溶液,U形管中发生的总反应为O

(4)已知烧杯和U形管中的溶液均足量,当烧杯中有38」gL生成时,甲池中溶液的质量

会减少go

23.填空。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属于吸热反应的是o(填序号)

①物质燃烧

②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⑥Ba(OH),•8H2O与NH4C1反应

⑦氧化钙与水反应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g)+2H2(g)CH30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能量(kJ・mo「)

ImolCH30H(g)

反应过程

(2)曲线i和曲线n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推测反应CH30H(g).CO(g)+2H2(g)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断开ImolH-H键、ImolN-H键、ImolN三N键分别需要吸收能量为436kJ、

391kJ、946kJ,则ImolH2与足量N2反应生成NH3需(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kJo(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NaBH/s)与H2。⑴反应生成NaBC)2(s)和氢气。在25℃、lOlkPa下,已知每消

耗0.5molNaBH4(s)放热108kJ,写出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是。

24.800℃,在2L密闭容器内投入一定量的NO和。2,发生反应:

2NO(g)+O2(g),2NO2(g),体系中"(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上图中表示NC>2变化的曲线是0

(2)用。2表示从o~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mol-L1.s10

C1

(3)NO2的平衡浓度(NC)2)=molL。

四、实验题

25.实验一:已知Na2s2O3+H2sC)4-Na2sO4+SJ+SC)2个+凡。,甲同学通过测定

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10mL)0

11

实验编号实验温度/℃c(Na2S2O3)/(molU)c(H2SO4)/(mol-I7)

①250.10.1

②250.20.1

③250.10.2

④500.20.1

⑤500.10.1

(1)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填

实验编号);若同时选择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探

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0+10CO2T,

乙同学通过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内容及记录如下表)。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

实验

0.6mol/LH2C2O43mol/L稀0.05mol/LKMnO4褪至无色所需时

编号H2O

溶液硫酸溶液间/min

13.02.02.03.01.5

22.03.02.0匕2.7

31.0匕2.03.03.9

(2)表中匕=,=。

(3)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若用KMnC)4溶液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KMnO4)=-

(4)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

率明显增大。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

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的影响。

(5)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

时加入(填字母)。

A.硫酸钾B.硫酸镒C.氯化镒D.水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燃烧热要求产物中水为液态,A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应该注明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聚集状态,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负值,C错误;NaHCC)3与

HC1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HCO式aq)+H+(aq)^=CO2(g)+H2O⑴AH=+akJ•molT

(a为正值),D正确。

2.答案:A

解析:硫酸铜与H2O2溶液首先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亚铜,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

酸铜作氧化剂,则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成氧气,故A错误;

开始过氧化氢被氧化成氧气表现还原性,继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后氧化亚铜转变成

铜离子,则过氧化氢又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整个过程中反应开始有铜离子,反应结束时还有铜离子,铜离子的量没有变化,符

合催化剂的特点,故C正确;

反应的第二阶段是过氧化氢与氧化亚铜反应产生铜离子的过程,根据价态变化,可

知过氧化氢应被还原成水,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得离子方程式:

+2+

CU2O+H2O2+4H=2CU+3H2O,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A.v(A)=2mol-U'-min-1=0.03mol-U1•s-1;

Rv(B)0.6mol-L,sT--1

33

v(C)O.5mol-L-1-s_11_i

Cr—=--------------------=0.25mol-L-s;

22

v(D)0.4mol-L,sT-1

Dn.'/=--------------------=0.2mol-L-s;

22

所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C,故本题选C。

4.答案:C

解析:A.图中各段时间间隔相同,由图可知4段纵坐标差值最大,则段收集

的CC)2最多,化学反应速率最快,A正确;

B.%2~%3段AV(CX)2)是吟V2,A%是%3%2,故用CC)2表示的速率为

丫=匕"L/min,B正确;

t3T2

C。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可能是碳酸钙消耗完全,也可能是盐酸消耗完全,C

错误;

D.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段化学反应速率比。F

段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C。

5.答案:A

解析:A.该反应的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乙容器恒温恒容,充入6moiSC)3,丙容器

恒温恒压,充入6moiSC)3,丙相当于在乙达到平衡后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平衡逆向

移动,故达到平衡时乙中SO3的体积分数大于丙,A项正确;

B.若甲容器和乙容器都为恒温恒容容器,则两者达到平衡时互为完全全等的等效平

衡,a甲(S0)十a乙(SC>3)=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甲容器为绝热恒容容器,

甲容器平衡时温度升高,在恒温恒容容器的基础上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的

转化率减小,故a甲(SO)+a乙($。3)<1,B项错误;

C.该反应的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乙容器恒温恒容,充入6moiSC)3,丙容器恒温恒

压,充入6moiSC)3,建立平衡的过程中和平衡时乙容器中压强大于丙容器中压强,故

乙和丙中的S。?,的生成速率:V乙〉V丙,C项错误;

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甲为绝热恒容容器从正反应开始建立平衡,丙为恒温恒

压容器,故平衡时甲容器的温度高于丙容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甲和丙

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七<K丙,D项错误。

6.答案:A

A.CA.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根据方程式4A(g)+5B(g)—4C(g)+6D

(g)可知,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0.45moL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故

A正确;

0.3mol

B工=o,oo2m02.『,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30s

v(A)=v(C)=0.002mol•I7I•sT,故B错误;

C.半分钟后,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与物质的起始投入量及转化率有

关,可能是4:5:4:6,也可能不是,故C错误;

D.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根据方程式4A(g)+5B(g)—4C(g)+6D

(g)可知,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0.3mol,A的物质的量一定减少了0.30mol,

故D错误;

故选Ao

7.答案:B

解析:A.加入适量的6moi/L的盐酸,氢离子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氢离子总的质

量的增加,产生氢气的量增加,A不符合题意;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锌将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没有改变氢气

的总量,B符合题意;

C.加入适量蒸储水,氢离子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慢,C不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生成氢气的量不变,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未注明各物质的状态,A错误;

B.燃烧热必须生成液态水,B错误;

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AH<0,C错误;

D.满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该反应历程中共有三个基元反应,A错误;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慢反应决定总反应速率,第三步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最

大,总反应速率快慢由第三步决定,B错误;

根据图示,第二步基元反应为O-N-N-O十CO-CC>2十N?。,C正确;

根据图示,该反应第二步基元反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

10.答案:D

解析:①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为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选;②木炭

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选;

③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不选;

④铝热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故选;

⑤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故选;

⑥NH4cl与Ba(OH)2-8H2。混合搅拌,反应生成氯化、氨气和水,吸收热量为吸热反

应,故不选:故答案为D。

11.答案:D

解析: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Ba(OH)2-8H2。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生成氯化领、氨气和水,没有化合价的变

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锌粒和稀硫酸是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生成CO,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吸热,D

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从图象解题思路,达到平衡时B、C物质质量分别较少0.6niol、0.8mol,A、

D物质增加1.2mol、0.4mol,各物质物质的量变量比值是B:C:A:D=3:4:6:2,故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簿96A+2D,A错误;

11

B.反应进行到Is时,v(A)=2^E21=0.3mol-L-.s-,贝。=

2Lxls

(1-O-6)mol=0.2mol-L-1-s-1,不相等,B错误;

2Lxls

C.反应从开始到6s的时间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L°—°4)mol=0.05mol-LT『,C

2Lx6s

正确;

D.反应进行到6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向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系数之比,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反应①中,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不正确;

B.反应②中,A//2>0,为吸热反应,B不正确;

C.反应③中,使用催化剂,对A4不产生影响,C不正确;

D.应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③-反应②得,反应CHKg)-C(s)+2H2(g)的

AH=+74.8kJ-mo『,D正确;

答案选D。

14.答案:C

解析: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结合图示可知b过程活化能较低,应为存在催化剂

C1.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故A错误;

C1.是反应的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但催化剂不影响AH,故B错误;

活化能越小反应越快,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慢反应;反应①的

活化能更大,则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基元反应①,故C正确;

加入催化剂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压强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错误。

15.答案:A

解析: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H?O时,放出445kJ热量,则在

氧气中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2moic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

液态水,放出1780kJ热量。放热反应的AH为负值,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1

2CH4(g)+4O2(g)2CO2(g)+4H2O(l)AH-lVSOkJ-moF,故选A。

16.答案:D

解析:A.Myu_gzij.minT<0为放热反应,A错误;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体系与环境的总能量不变,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

变化反应物的熔W生成物的焰,B错误;

C.NHs(g)=NH3(1)放出热量,若合成氨生成NH⑴,放出的热量更多,即其AH更小,C错

误;

D.可逆反应的焰变绝对值是按化学计量数完全反应所得能量变化的数值,D正确。

17.答案:AD

解析:A.该传感器工作时Pt电极是正极,Pb电极是负极,因此Pt电极电势高于Pb电

极,A错误;B.工作时Pb电极是负极,失去电子转化为PbO,则Pb电极反应为

Pb+2OH-2e~PbO+H2O,B正确;C.三颈烧瓶高压放电过程中有大量等活性

氧产生,从而导致高压放电时,CT与。2均参与电极反应,因此氧气传感器数值异常

增大,C正确;D.当空气中存在较多时,氯气会得到电子,参与反应,因此氧气传

感器测量数值偏大,D错误;答案选AD。

18.答案:AD

解析:A.由解题思路可知,电池工作时,右侧装置为电解池,与电极a连接的电极d

为阴极,故A正确;

B.由解题思路可知,左侧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装置,通入氢气的电极a为负极,氢气

在负极失去电子生成氢离子,右侧装置为电解池,电极c为阳极,鼠化锂作用下白磷

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U[P(CN)2]和锂离子,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

标准状况下,生成9gLi[P(CN)2]时,电极a消耗氢气的体积为

9g1

M:x-x22.4L/mol=1.12L,故B错误;

90g/mol।2

C.由解题思路可知,左侧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装置,通入氧气的电极b为正极,水分

子作用下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通过阴离子

交换膜进入负极区,则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区中消耗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氢氧化

钾的浓度增大,故c错误;

D.由解题思路可知,右侧装置为电解池,通入氧气的电极b为正极,与电极b连接的

电极c为阳极,富化锂作用下白磷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Li[P(CN)2]和锂

离子,电极反应式为P4-4e-+8LiCN-4Li[P(CN)2]+4Li+,故D正确;

故选ADo

19.答案:AC

解析:A.v正-V逆即平衡状态,此时各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即各物质的

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从图看4min各物质浓度不变达平衡v正一v逆,A项正确;

B.由上解题思路山之后各物质浓度发生变化即该点未达平衡,B项错误;

C.从图看4分内CO2的变化量为0.7-0.2^0.5mol/L,则转化率为起化量

君誉xlOO%^,xlOO%^7L4%,C项正确;

起始量0.7

D.4分内CO的变化量为Q5a1O1/L,则该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为

———05m°l/L_0125ml/(£-min),D项错误;

△t4min

故选ACo

20.答案:B

解析:A.根据解题思路,a的值为1,A正确;

B.根据解题思路,c的值为1,B错误;

C.由于v=kca(H2>c?(Br2)dc(HBr2),a=i,p=|,y=-l,速率与H2(g)和Br?(g)

的浓度成正比,与HBr(g)的浓度成反比,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Br?(g)的浓度对反

应速率影响最大,C正确;

D.由于丫=-1,增大HBr(g)的浓度,dc(HBr)减小,在反应体系中保持其他物质浓度不

变,增大HBr(g)浓度,会使反应速率降低,D正确;

答案选B。

21.答案:B

解析:因该反应中C为固体,则增加C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A错误:将

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

确: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使体系的压强增大,氯气不参加反应,反应体系中各物质

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使容器的体积变

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22.答案:(1)电解池;原电池

2+

⑵正极;2H2O+2e-=H2T+20H-;阴极;Cu+2e^—Cu

(3)a;D;2H2O+2KC1=2KOH+H2T+C12T

⑷12

解析:(1)该整套装置为原电池与电解池连接的装置,由题意知E为Al,F为Mg,

则乙池为原电池,甲池为电解池。

(2)根据解题思路可知,E为A1,则E极为负极,F极为正极,正极上H?。得电子

生成H2,故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十2广—H2T十2OIT;

A连接正极,即A极为阳极,故B极为阴极,阴极上Ci?+得电子生成Cu,电极反应

式为Ci?++2e一一Cu。

(3)D是阴极,该电极上会产生氢气,所以中冒气泡,则D电极周围有大量氢氧根离

子,能使酚醐变红;a中是氯离子失电子产生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遇到淀粉

变蓝色,所以烧杯中溶液会变蓝的是a,故U形管内发生的反应为:

电解小小

2H2O+2KC1^2K0H+H,T+C12T;

故答案为:a;D;2H2O+2KC1-2K0H+H,T+C12T0

-

2I+2e-12381g=o.l5mol

(4)D是阴极,根据,则381g12的物质的量为254g/mol,则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ix2=0.3mol,甲是电解池,B是碳且为阴极,发生反应

2++

Cu+2e^Cu2H2O-4e^4H+O2T

为,A是阳极,发生反应为:,则甲池中溶

液减少质量即为铜单质和氧气的质量,转移°-3mol电子时,生成0.15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