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今人用时钟观察时间,古人也有“时钟”:以天空为钟面,以日月为指针,月往日来,是空间的位移,也是时间的流动。《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先民造字,通过太阳的方位、月相的盈亏,转喻循环往复的时间。时间字取象于日和月。一天之内的时间字,我们可以看到日月交错的印记。以“夙”字为例来看,本义是“早”,甲骨文作(见图1),上边是月亮,下边是张开的双手,以残月未尽就开始劳作,表示时间早。成语“夙兴夜寐”说的就是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一月之内的时间字,主要取象于“月”。“朔”是初一,月亮复苏;“朏”是初三,新月生辉;“望”是月圆之日,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月盈则亏,“望日”之后,月光渐次暗淡。到了最后一天,看不到月亮,这一天叫“晦”。由“晦”而“朔”,就进入了下一个月缺月圆的循环,中间仅一日之隔,因此“晦”“朔”连用,表示时间短。《庄子》中“朝菌不知晦朔”,说的就是朝生暮死的菌类,生命连一天都无法跨越。
一日之内,日升日落;一月之内,月圆月缺;日月交替,周而复始。人们以日月的空间变化为参照,创造了一系列表示时间的字。时间字取象于农事和物候。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二十四节气代表了农耕与时间协同的智慧结晶。先民为时间造字,也把农耕生活和物候变化封存在字形当中。一年之内的时间字,主要是“春”“夏”“秋”“冬”和“年”。人们能将连续的时间划分出时节,来源于物候的变化和农时的节奏,因此,与时节有关的字取象于物候和农事。以“年”字为例,甲骨文作(见图2),从“禾”从“人”,以人负载谷物表示收成。谷物一年收获一次,收获是一个农事周期节点,因此“年”由“收成”义引申指“一年时间”。尽管“年”不是为“一年时间”义造的专字,但也可从词义发展看出时间义与农业生产的关联。今天的“年”还有另外一个时间义,就是春节,中国人把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叫“过年”,也和农业社会庆祝谷物收成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有关。时间无形,所有时间字,都取象于有形的空间,在词义发展中,有大量时空关联,许多古文字形体,就是对时间空间化的具象化表现和中国式表达。(摘编自齐元涛《汉字中的时空观念》,有删改)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悠久而持续。这个特点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文明为什么能够从未间断?从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汉字可以窥见一斑。汉字是以记录汉语为主并具有多种功能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表意文字体系的典型代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汉字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汉字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地大物博,民族语言有很多种,统一的文字构筑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证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秦朝之后,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字体演变,虽然朝代更替,但作为通用文字的传统再未动摇;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汉语确立为官方语言,要求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促进了民族融合。中华民族不是单纯的人种血缘的融合,而是文化认同的实体,汉字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不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查理曼帝国,一旦分裂为使用更小的表音文字系统的民族国家,就很难再统一为一个文化连续的国家。中国则不同,在这片大地上,朝代有更迭、政权有更替,但是文字一致、文化相通,分久必合,永远是统一战胜分裂,这种特性与汉字的超语言功能密切相关。汉字不是通过直接表达语音的编码方式记录语言,而是通过以表意为基础的多种编码形式记录汉语,这样就使其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可以准确记录语言,汉字可以记录各个时代的口语,可以形成书面语,使语言更加严谨;另一方面,汉字可以超越方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论读什么音,其意义不仅历史连续,而且社会共知。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依靠文字记录、典籍保存。比如,甲骨文记录了商朝时期的祭祀、打猎、战役、农业、问病和天气等;金文记录了周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纵观世界文明史,在许多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政权一旦由外族统治者取代,文字记录的语音语义大都发生彻底变化,当然不会有不间断的历史记载。然而在中国,前朝灭亡,后朝仍然使用同一个文字系统,递传几朝依旧是同一个文字系统,前后识读没有障碍,因而数千年来文明历史记载从无间断,各种文献丰富多样、传承有序。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很多汉字本身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透过这些汉字,我们能够感受到先人的生活乃至其时的心理状态。因此,中国人历来对文字怀有敬畏之情,一方面体现为汉字演变中的继承关系,另一方面体现为后代对前代文献、书法的保存和传承。汉字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神韵。中国的文学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我们读唐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只能是线性读出两句诗来,如果书写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了另外一种非线性结构:门对窗、泊对含、东对西……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种对仗是非线性的视觉结构。诗不仅是读的,也是看的。汉字在一次次字体演变中不断焕发生机,成为所有古老的自源文字中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文字系统,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完整记录、保存和传承。汉字体系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化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摘编自李守奎《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材料一《周易》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可以看出先民注意到日月变化与时间的密切关联,通过观察天文现象来感知时间变化。B.材料一中“朔”“朏”“望”“晦”等字,对应日月之相的不同阶段以及这些阶段所代表的时间意义,体现其与时间的对应关系。C.材料二中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政策,以及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等例子,是为了论证汉字是国家传达政令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保证。D.材料二中用诗句的不同排列方式,说明线性读出诗句能感受韵律美,而非线性结构体现词性对应,更能彰显汉字的独特神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由于物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就决定了一些汉字的词义发展与日月变化和农事物候有着紧密的关联。太阳(日)B.许多古文字形体是对时间空间化的具象化表现,得益于古人对事物变化的细致观察,体现出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理解。C.材料二运用“定海神针”一词,有意强调汉字保存文化的功用,突出其在中华文化传承和维系中华文化根脉中的重要作用。D.从图3中“众”字的构形可以看出,“众”字由多个人和太阳构成,会意多人在烈日下劳作,由此产生许多人的含义。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中举出甲骨文形体实例,展示了汉字的生动形象,能够让读者具体的了解到古人对时间的独特感知和表达方式。B.材料二将世界上许多使用表音文字的国家与中国;在朝代更迭后文字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了汉字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C.文本使用“中国式表达”“源远流长”“凝聚力”“传承有序”等大量词汇,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D.两则材料均采用总分总结构,前者以古人观察时间切入,以时间字空间化表达的观点作结;后者从汉字的稳定性切入,以对汉字重要地位的评价作结。4.材料二中说“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请从材料一中找出相关依据,并举例说明。(4分)5.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连续性。请结合材料,从汉字的角度分析中华文明具备这一特性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9题。河流申平这场大火,其实就是猎人引发的。猎人在树下抽烟,突然有猎物跑过。他立即丢掉烟头,去追赶猎物。当他带着猎物,心满意足地回窝棚吃饭睡觉的时候,那个没被踩灭的烟头,已经慢慢燃成了一场漫天大火。半夜,猎人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探头往外一看,山林已经成为一片火海。他惊慌失措,连枪都没有来得及带,胡乱套上衣服就开始逃窜,样子极为狼狈。
大火急速蔓延,猎人一路狂奔!他的逃命方向,就是山下那条河。当他扑通一声跳进那条河里时,才大喘了一口气。这条河,是山里的生命之河。河流是从深山老林里流过来的。起初河水只是涓涓细流,但是它一路兼收并蓄,终于成为一股汤汤大水。它川流不息,不舍昼夜,顺着山势左弯右拐,哺育着两岸的生灵。现在,大火携带着轰隆隆的咆哮和噼噼啪啪的声响,朝着这条河扑了过来。望着狂舞乱蹄的火舌,猎人惊恐至极,也悔恨至极。他移动身体,向河的对岸靠拢。这时借着火光和星光,他突然发现河里出现了更为恐怖的一幕。野兽,野兽!河里到处都是野兽!啊呀呀,原来野兽也都跳水逃命来了。他在山里打猎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野兽。整个河面上,到处都拥挤着逃命的生灵,黑暗中也分不清都是啥野兽。在他背后,还不断传来好像下饺子一般的声音。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肩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出来。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锋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准备随时防御或者是进攻。这时他已经看清,在他的周围,游动着许多平日难觅踪迹的猎物,它们近在咫尺,只要他挥刀刺出就是……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为他发现,此时此刻,周围所有的动物都已经混为一体。无论大小强弱,它们好像全都忘了“丛林法则”,大火使它们无暇四顾,只管惊恐不安地奋力向对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这些动物都是你害的,现在都这种情况了你还想杀害它们,你还算个人吗?!他抽了一下自己的脸,也开始往前游去。但是他很快感觉到,水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力,推着他顺流而下。借着火光看去,原来对面的河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的野兽都在顺流而下,寻找着容易攀登的地方。大火已经烧到河边来了,火舌喷吐,几番想跃过水面。但是因为这里水面宽阔,都没有成功。河里的动物们更加惊慌了,它们争先恐后,挤挤攘攘,拼命地往下游冲,没有一个愿意被烧死。猎人此时已经是身不由己了。他被众多动物推着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个壶口。他抬头望去,暗叫不好。因为他知道,壶口这地方有多危险。就在两岸,生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有几棵大树,树枝互相伸向对岸,几乎就要相接起来。如果大火烧到这里,只要轻松一扑就会过河了……不行,祸是我闯的,我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那样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听见自己吼叫了一声:让开!就挥舞着双手,拼命向壶口游去。一路上他的身体与其他动物碰碰撞撞,不同动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闪过:老虎的脸,狗熊的脸,大象的脸,野狼的脸……什么脸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气游上河岸,就那么湿淋淋地爬上树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猛砍,猛砍!开始,河里的动物都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人类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应过来,它们吱吱叫着,成群结队爬到两边岸上,开始上树去掰树杈,还有的在底下拔小树。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大象,这些大家伙,上来就用象鼻猛推大树,而且它们还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着,野猪、狗熊、野狼等动物也上岸了,它们用嘴和爪子,开始清除杂树。猎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动物竟然也如此聪明!事实立刻证明,猎人的决策是多么正确。他们刚刚弄完树枝,大火就扑过来了。这地方虽然河道狭窄,但是因为没有了草木,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时,动物们其实可以上岸了。但是猎人觉得,还是留在水里比较安全。水里既隐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说了。没想到他的决定竟然影响到大批动物,无数动物都跟着他继续顺流而下,去寻找最安全的地方。前面来到了一处地河。说是地河,其实就是水流通过山洞。这条地河,猎人早就知道,但是从来没敢靠近过。大白天那里都是黑云缠绕,传说有恶龙把守。现在要不要过呢?他犹豫着,转身看着身后的大批野兽,再看看顺着河岸一侧追过来的大火,他咬了咬牙,心说,今天就算是刀山我也要往前闯了。他硬起头皮,开始往山洞里游,眼睛渐渐适应着黑暗。但是人类的眼睛却远不如动物的眼睛明亮,嗅觉也远不如动物灵敏。动物们一进山洞,就立刻感到阴风扑面,气味不对。泂内到处怪石嶙峋,暗藏杀机。猎人也觉得有些不对,但是等他闻到一股nes臭味道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陡然,前面的河水巨浪翻腾,只听见扑通一声巨响,有一个巨大的怪物跃出水面,拦住了去路。猎人抬眼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但见眼前昂首挺立的竞是一条白色巨蟒,一条水缸那么粗的巨蟒。它头似磨盘,眼如灯盏,血盆大口里吐出的信子嘶嘶作响。啊呀,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恶龙啊。身后的动物立刻潮水般退却,它们互相冲撞践踏,哀叫声声。猎人也想跑,但是他身体发抖,胆战心惊,根本就跑不了。无奈,他只能拔出匕首,与巨蟒对峙,又朝身后吼叫:不要怕,一起来跟它干呀!动物们当然听不懂他的话,但是都被他的气势鼓舞了。它们重新聚拢在猎人的身边,和他一起昂首挺胸,与巨蟒对峙。啊——!他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叫起来。随即,所有的动物都开始用自己的声音大叫起来。哇——!呜——!呕——!嗷——!人类和动物的声音混在一起,宛如露雳在山洞里炸响,惊天动地,穿云裂石,直击前面的巨蟒。那条巨蟒好像真的被击中了,它的身体晃了几晃,缩回水里,向前游去,它瞬间变成了给大伙儿带路的向导。猎人大吼:走啊!到山那边就安全了!他带领所有的动物跟着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隐隐约约有光亮出现。猎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摘编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11月)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猎人本能地去肩上取枪,发现枪没带出来,不仅写出了猎人的职业惯性,也从侧面表现了大火来得突然和凶猛。B.小说多处用了“巨”字,如“巨浪”“巨响”“巨大”“巨蟒”等,反复强调,写出了横在猎人与动物们面前的困难之大。C.一场山林大火因猎人而起,小说围绕逃生,深刻揭示了人和动物趋利避害本能和大灾面前更注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D.本文题目为“河流”,“河流”不仅是猎人和动物们逃生的通道,还寓指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之河、母亲之河。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以一场火灾开篇,再写引起火灾的原因及其发展态势,为后文人与动物都逃向河流做铺垫,环环相扣,步步惊心。B.小说设置的壶口和地河等几处场景,为下文砍树、巨蟒等情节做铺垫。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成功调动读者思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C.小说语言极具特色:多次使用拟声词,真实还原了小说的情境;还使用叠词,富有节奏感,增强语势。两者共同烘托出阴森恐怖的氛围。D.本文塑造出的猎人是一个丰富多面的人物形象,通过其它动物的行为来衬托猎人在面临巨大灾难时的悲悯、善良、忏悔、勇敢之举。8.小说中猎人对动物的态度几度发生变化,请梳理他的心路历程。(4分)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有人认为,《河流》这篇小说体现了“人类凭借理性成为万物的灵长”这一思想,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成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节选自《韩非子·五蠹》)材料二
赵造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辞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且循法无过,修礼无邪,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宓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衮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节选自《战国策·武灵王平昼闲居》)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徐偃王处A汉东B地C方D五百里E行仁义F割地G而朝者三十H有六国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怀,指安抚、感化,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终苟免而不怀仁”的“怀”意思相同。B.易,改变的意思,与《六国论》中“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易”意思不同。C.图,考虑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唯君图之”的“图”意思相同。D.一,使……一致,与《兰亭集序》中“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意思和用法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徐偃王施行仁义让三十六小国都前来归附。虽然荆文王举兵讨伐让徐国消亡,但韩非子对徐偃王施行仁义的政策并未给予肯定。
B.赵造认为圣人不改民众而教化,聪明人不改风俗而行动,并揭示改风易俗的危害。他反对赵武灵王改变中原风俗礼法与改穿胡服。C.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不同。材料一认为周文王成功的原因在于施行仁义;材料二认为周文王成功的原因在于依据时事制定礼法。D.材料一中韩非子论证观点,使用引用论证与对比论证;材料二中赵武灵王为反驳赵造的观点,使用举例论证、归谬法、引用论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4分)(2)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4分)14.在材料二中,赵武灵王对赵造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请概述赵武灵王的主要观点。(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官街鼓①(唐)李贺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磓②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注:①官街鼓:唐时京城主要街道通常设鼓,每天早晚用鼓声报时,代替旧时传呼,坊市诸门皆依鼓声准时启闭。②磓(duī):敲打。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首两句句式相近,七言句中仅四字稍作变化,使“声隆隆”得以强化,仿佛日转与月出都是由这鼓声“催”“呼”出来的。B.第三句杨柳甫吐新叶,第四句“埋香骨”已是死亡之景,这种类似蒙太奇般跳脱的手法,在陆游的《书愤》一诗中也有运用。C.诗歌五、六两句以千年人事灰飞烟灭与“日长白”所代表的永恒存在作对比,是为了突出唐时京城的“官街鼓”的永恒。D.诗歌七、八两句写任凭你由青丝到白发,只有这鼓声同南山伴守京都。鼓声虽然未作为主语出现,却仍是诗歌的灵魂。16.黄永武在《中国诗学·设计篇》中提到:“前人喜欢在结尾转出一个新的意思来,另辟境界,才不至于意随语竭。”在这一点上,《客至》的尾联与《官街鼓》的最后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荀子《劝学》中的“
,
”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运用比喻、夸张,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
(3)“吟”或“啸”是古人吐露心曲、抒发情怀的方式,在古代诗文中较为常见,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几年前,我曾到访商河,并目睹了一场规模不大的秧歌表演。①之所以说规模不大,②相较当地动辄百人的秧歌演出规模而言的。③其时恰逢农忙,④农民出身的秧歌队员们都在忙着抢收抢种,⑤能聚起来的人不多。⑥然而,⑦这场规模不大的演出,⑧我们却感叹不已。从队员们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汗渍不难看出,他们也都是刚刚从田间地头赶来,放下手里的农具,换上秧歌的行头。可锣鼓点一响,眼里的疲惫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光。他们奔腾起舞,令人不禁联想,在商河鼓子秧歌两千多年的历史长卷中,一代代的商河儿女,在战胜洪水或击退外敌时,就是这样兴高采烈的吧?在岁稔年丰时,就是这样欢呼雀跃的吧?这秧歌里,有风雨交加的岁月,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那次的商河之行,在我心底埋下了一粒种子。不久前,响应中国作协“中国一日·走近中华文明”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我再次走进了商河大地,来到殷巷镇三帽村。三帽村由帽杨、帽张、帽石三个自然村组成,是鼓子秧歌的发源地之一。在与殷巷镇文化站李主任、三位村书记及村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商河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的齐鲁文化,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但民间艺术大都有典籍不载的特点,待有据可考之时,实则已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关于秧歌的起源,大致有“抗洪”说、“战争”说、“祭祀”说,可谓
A
。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抗洪”说。黄河素有“百水之首”之称,自古决口和改道屡见不鲜。清代傅泽洪主编的《行水金鉴》中有载,历史上黄河流经商河县境断续长达1500年,百姓屡受洪灾。商河县整体地势较低,境内有“七十二洼”,小洼更是
B
。故谚有“十年九不收,一收胜十秋”之说。面对
C
的丰收年,人们激动的情绪难以言说,抄起身边的农具舞之蹈之,又是多么合情合理。漫长的旧时光里,虽生活多艰,而劳动人民乐观的精神却如原上草,春风一吹,便生机一片。年年岁岁,人们在秧歌中安放自己,在秧歌中点燃自己,秧歌镌刻在当地人的骨血中。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第二段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古文今译应当忠实于原文,如果脱离原文,凭空杜撰,画蛇添足,随意加进原文字里行间所没有的内容,这就是“衍译”。B.我们就像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C.第二阶梯高原与盆地交错,“中央之山”秦岭尽显秘境之美,张家界、九寨沟、华山等自然景观冠绝天下。D.论语中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句充满智慧的话提醒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急于展现自己。
20.文中第一段标有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结合材料的内容,给“商河鼓子秧歌”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超过80字。(4分)22.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化用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法国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中国诗人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人生一世,我们的归宿应在何处寻得?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2
2025届三省G20示范高中12月高三联考语文试卷评分细则1.A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对应日月之相的不同阶段……”错误,从材料一第三段内容可知,“朔”“朏”“望”“晦”等字对应的是月相。C.“是为了论证汉字是国家传达政令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保证”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二第二段可知,举出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政策,以及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等例子,论证了汉字在构筑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中的基础作用。D.“说明线性读出诗句能感受韵律美”,“更能彰显”错,文本列举不同排列方式没有比较之意,都说明汉字具有独特神韵。)2.C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C.“有意强调汉字保存文化的功用”错,由材料二中“汉字体系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化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可知,应是有意强调汉字体系的稳定性。)3.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D.“后者从汉字的稳定性切入”错,从材料二原文“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汉字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一直使用至今。”可知,应该是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切入。)4.示例:①时间字取象于日和月,如从“夙”字可以看出残月未尽就开始劳作的生活状态。②时间字取象于农事和物候,先民为时间造字,也把农耕生活和物候变化封存在字形当中。如“年”字表示收成、收获,又有“春节”之意,反映了人们庆祝谷物收成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的期盼。(答对两点并举例说明给4分,答对一点并举例说明给2分,未举例说明扣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筛选到观点“时间字取象于日和月”。如“夙”字,由“上边是月亮,下边是张开的双手,以残月未尽就开始劳作表示时间早”可知,“夙”通过日月象形记录时间概念,表现了先人以残月未尽就开始劳作的生活状态。
②由材料一第五段“时间字取象于农事和物候”“先民为时间造字,也把农耕生活和物候变化封存在字形当中”可知,先民为时间造字时,除了取象日月,也把农耕生活和物候变化封存在字形当中。如“年”字,由“从‘禾’从‘人’,以人负载谷物表示收成”“从词义发展看出时间义与农业生产的关联”“也和农业社会庆祝谷物收成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有关”可得,“年”字取象于农事和物候,表示收成、收获,表现先人庆祝谷物收成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的生活和心理状态。5.示例:①汉字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先民造字源远流长,取象于对生活的观察,体现着民众的智慧。②汉字具有表意性与稳定性。这种特性使得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和语音的障碍,能够准确记录各个时代的语言、文化和历史。③汉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石。汉字促进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成为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工具。④汉字具有艺术性与审美价值。汉字独特的结构、笔画和布局构成了丰富的审美元素,使得汉字在传承过程中不断焕发生机。(紧扣“从汉字的角度”答题,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未扣“从汉字的角度”答题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材料一以表时间的字为例,说明古人在造时间字时取象于日和月,还有农事和物候。这些都是先民仔细观察生活的结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举一反三,可以得出,先民造字过程与生活密切关联,承载着文化。②材料二中“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可以准确记录语言,汉字可以记录各个时代的口语,可以形成书面语,使语言更加严谨;另一方面……而且社会共知”,可以得出,汉字具有表意性与稳定性。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汉字可以准确记录各个时代的语言、文化和历史。③由“统一的文字构筑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秦始皇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汉语确立为官方语言”中可知,汉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石,汉字促进了政令的传达和思想文化的统一,是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重要基础。④“汉字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神韵”,汉字本身具有艺术性与审美价值。以“夙”为例,上边是月亮,下边是张开的双手,上下结构;“年”,从“禾”从“人”左右结构。读唐诗的时候,可以把线性结构改写成对仗的非线性视觉结构,诗不仅可以读,也可以看了。汉字字体由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笔画从复杂到简单,由曲线到线条,在一次次演变中焕发生机。6.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深刻揭示了人和动物趋利避害本能和大灾面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错误。结合猎人在逃生过程中的各种遭遇,以及共同战胜困难,无论是在壶口还是面对巨蟒.个人的安全是在群体的安全之下。)7.C(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C.“两者共同烘托出阴森恐怖的氛围”错误。在小说中,多次使用拟声词,如“扑通”“吱吱”“嗷——”等,目的是为了真实再现混乱、紧张的情境,表现猎人和动物们在大火中的惊恐与急迫感。叠词的使用如“大声大叫”“猛砍猛砍”等,则增强了紧张的氛围和动作的节奏感,使得读者更能感受到猎人和动物们在逃避大火时的生死攸关。同时,小说最终展现的是人类与动物合作逃生及自然力量的和谐,而不是渲染恐怖气氛。)8.示例:①把动物看成猎物,防御或者是进攻的对象。②对动物怀有内疚和负罪感,因为引发了火灾害了动物。③引领、保护、同仇敌忾,面对共同的敌人时,带领动物一起抗争。(紧扣“心路历程”答题,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未扣“心路历程”答题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心理的能力。①猎人依靠狩猎谋生,在逃生的过程中,猎人面对野兽时的本能反应和随时准备防御或进攻的姿态,从这可看出猎人将动物看作猎物,是防御或进攻的对象。②猎人在看到动物们惊恐不安的逃生后,反思自己随手扔烟头导致大火并且给动物带来灾难的错误行为,猎人内心充满了对动物的愧疚和负罪感。③在逃生过程中,猎人猛砍树枝切断了火势、带领动物顺流而下寻找最安全的地方、呼吁动物们和他一起与巨蟒对峙等,从他的这些行为可看出猎人是动物的引领者、保护人,与动物一起同大火和巨蟒抗争。9.示例:(1)认同。①面对因自己的行为引发的大火,猎人悔恨不已;当猎人凭借职业本能想伤害河中的动物时,他能及时反思并克服自己的本能;这些都体现了人类可贵的理性。(反思层面)②当大火烧至河流壶口处,猎人能迅速做出“不让大火蔓延至对岸”决策并在“动物们都还在呆呆看着猎人时”就率先采取行动;面临“上山还是下河”的抉择时,猎人能做出明智的判断。这些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决策层面)③无论是猎人带领动物们“扑火”,还是带领动物们寻路,都体现了人类拥有最高的智慧并担当了“领路人”的责任,所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引领和担当方面)(2)不认同。①当猎人和动物一起在河中逃生时,遵从的是同样的生命本能,人与动物拥有的是同样的命运,人并不比万物更优越。②不让大火过河,不仅只有猎人壶口砍树,还有猴子掰树杈,大象推大树,还有野猪、狗熊、野狼等动物用嘴和爪子清理树枝,可见在扑火的过程中,猎人做的事同样是动物们参与的事,人并没有比动物高明。③猎人固然在一些方面比动物更有智慧,但在山洞之中,动物拥有比人类更优越的视觉和嗅觉。猎人带领动物灭火和寻路,大蟒也作为向导引领大家前行,所以人类和万物是互助的“命运共同体”,人不是万物的中心和灵长。(结合情节从反思层面、决策层面、引领和担当等角度来分析,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1)认同,理由如下:①从反思方面分析,猎人反思了自己随手扔烟头导致大火并且给动物带来灾难的错误行为,猎人“惊恐至极,也悔恨至极”,并且克服了狩猎的本能没有伤害河中的动物,这些都体现了人类可贵的理性;②从决策方面分析,猎人率先猛砍壶口两岸相接的树枝阻止了火势蔓延,做出留在水里的判断带领动物寻找最安全的地方,这些都体现了人类能做出明智的判断;③从引领和担当方面分析,猎人猛砍树枝阻止火势的行为引得动物纷纷模仿、猎人带领动物在水里逃生和带领动物跟巨蟒对峙并成功让巨蟒带路,这些都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引领作用、责任精神。(2)不认同,理由如下:①山林成一片火海,猎人和动物都选择跳进河里逃生,遵从的都是生命本能,当面对险境时,人与动物拥有的是同样的命运,人并不比万物更优越;②在壶口猎人猛砍树枝阻止火势蔓延,动物们看到猎人的行为,领会了他的意图,也纷纷参与进来,动物可以领会猎人的意图并且能做与猎人一样的行为,人并没有比动物高明;③在山洞里猎人的视觉和嗅觉都不如动物灵敏,并且在逃生过程中,猎人虽然能比动物率先做出正确决断带领动物逃生,但是在战胜困难时都是依靠动物和猎人的共同努力,巨蟒承担了引领的责任,所以人类和万物是互助的“命运共同体”,人不是万物的中心和灵长。
10.BEF(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徐偃王处汉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中“徐偃王”是主语,“处”是谓语,“汉东”是宾语,故B处断句。“地方五百里”描述了徐偃王统治的地域范围,“行仁义”则描述了徐偃王的治国行为。两者虽然都是描述徐偃王的,但属于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因此应该分开,故应在E处断句。“仁义”是“行”的宾语,故F处断句。而“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中,“割地而朝”是徐偃王施行仁政得到的结果,“三十有六国”补充朝拜的国家数量,因此不应该分开。)11.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错误。前者意为安抚、感化,后者意为怀念。句意:施行仁义的政策感化了西戎。/(百姓)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B.正确。前者意为改变,后者意为容易。句意:圣贤的人不去改变百姓的风俗习惯就可以教化他们。/如果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容易判定胜负存亡的命运。C.正确。都是考虑的意思。句意:我希望大王能够慎重地考虑这件事情。/希望您考虑这件事。D.正确。前者是使动,使……一致(统一),后者是意动,把……看作一样。句意:所以治理国家不一定用同一种方法。/把死和生看作一样的说法是不真实的。)12.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材料一中韩非子论证观点,使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错误。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韩非子举出了文王施行仁义而王天下和徐偃王施行仁义而亡国的例子,并进行对比,另外还举了舜、子贡的例子,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没有引用证论。)13.示例:(1)你的话说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这套空话。(2)行为上的礼节,服饰上的规定,都是为了让百姓取得一致,不是用来衡量是否贤明。(每个得分点1分,大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辩”,巧妙;“者……也”,判断句;“所谓”,所说的。(2)“制”,规定;“齐”,使……取得一致;“论贤”,衡量是否贤明。14.示例:①古今习俗不同,且帝王的礼法也不是一脉相承的,不需要效法古代。②服饰奇异并不会使人心思不正,风俗怪僻也不会让百姓就会变坏,凡是适合穿着的就是好服装,凡是便于行事的就是好规章。③引用俗语阐明遵循旧制的做法不会建立盖世的功业.尊崇古人的做法不能治理当今之世。(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述文言文材料中人物主要观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可知,赵武灵王首先提出古今习俗不同,古代帝王的礼法并不是一脉相承的,暗示没有必要盲目效仿古代的习俗和礼法,这体现了他对变革的开放态度。根据材料二“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可知,赵武灵王进一步指出,服饰奇异并不会导致人心思不正,风俗怪僻也不会使百姓变坏,他认为适合穿着的就是好服装,便于行事的就是好规章,这反映了他主张实用主义原则,强调制度和规矩应该服务于现实需要。根据材料二“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可知,赵武灵王引用俗语来阐明,遵循旧有的法制和规范不会建立盖世的功业,尊崇古人的做法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这表明他倡导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治理国家应当根据时代的变迁做出适当的调整。
参考译文:材料一古代周文王地处丰、镐一带,领土方圆不过百里,他施行仁义的政策感化了西戎,最终统治了天下。徐偃王统治着汉水以东的地方,方圆有五百里,他也施行仁义的政策,有三十六个国家向他割地朝贡。楚文王害怕徐国会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灭了徐国。所以周文王施行仁义得了天下,而徐偃王施行仁义却亡了国.这证明仁义只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所以说:时代不同了,政事就会随之不同。在舜当政的时候,苗族不肯归顺,禹主张用武力去讨伐。舜说:“不行。崇尚德教还做得不够就施行武力,这不是治国的方法。”于是便用三年时间加强德教,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来进行精神感化),苗族终于归服了。到了与共工打仗的时候,武器短的会被敌人击中,皑甲不坚固的便会伤及身体。这表明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的德政方法只能用于古代而不能用于当今。所以说:情况变了,措施也要跟着改变。齐国准备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说服齐人。齐人说:“你的话说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这套空话。”于是出兵攻打鲁国,把齐国的国界推进到距离鲁国都城只有十里远的地方。所以说徐偃王施仁义而徐国灭亡,子贡机智善辩而鲁国被削弱。材料二赵造说:“我听说过,圣贤的人不去改变百姓的风俗习惯就可以教化他们,聪明的人不改变习俗就能够治理好国家。根据百姓的意愿来进行教化,就不用耗费多大力气,却能成功;根据不同的习俗来治理国家,就不用耗费太多的脑筋,实行起来却容易有效。如今大王您改变原来的服饰而不遵循习俗,改穿胡服而不顾世人的议论,这不是按照礼仪法则教化民众的方式。再说穿着奇装异服,就会使人的心思不正,习俗怪僻会使民心散乱。所以做国君的人不应去接受奇异怪僻的衣服,中原地区的人民不应效法那些蛮夷民族的生活方式.这不是依照礼法来教化百姓,成就礼教的途径。何况遵循过去的法令不会有差错,遵循古代的礼法就不会产生邪念。我希望大王能够慎重地考虑这件事情。”赵武灵王说:“古代和现在的风俗习惯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能够效法什么礼法呢?帝王的礼法也并非是世代因袭的,我们要遵循哪位帝王的礼法呢?伏羲和神农,对民众只是进行教化,而不进行诛杀;黄帝、尧帝和舜帝,虽然制定了死刑,但并不普遍实行。到了夏、商、周三代圣王的时候,根据当时的形势来建立法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礼法。法度和政令都是因时、因地制宜;衣服和器械,都是为了方便使用。所以说,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圣人能够出现,不是因为互相承袭才能统治天下。夏朝和商朝的衰亡,不会因为改变礼法就遭受灭亡的命运。按照这样的道理来说,不沿袭古时候的礼法,不一定就要遭到非议,谨守陈规陋俗也未必就要给予称赞。而且,如果服饰奇异就会使人心思不正的话,那么最遵守礼法的邹国和鲁国就不会有行为怪僻的人了;如果习俗怪僻就会使百姓心思敢乱的话,那么吴、越地区就不会出现优秀人才了。所以说圣人把方便穿着的叫作衣服,把方便行事的叫作教化。行为上的礼节,服饰上的规定,只是用来让一般的老百姓行为一致,而不是用来衡量是不是贤明。所以说,圣明的人能够适应任何形式的习俗,贤能的人能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有句谚语说:‘按照书本来驾车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马的习性和能力。按照古代的礼法来治理现在的国家,就不能符合当今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遵循古代的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功业不可能超过当世;效法古人的礼教,就无法管理好现在的国家。你就不要反对了吧。”
15.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是为了突出唐时京城的‘官街鼓’的永恒”错误。以偏概全。诗歌五、六两句的对比是用“官街鼓”的永恒,讽刺孝武秦皇追求长生的可悲。)16.示例:《客至》的前三联由待客的环境、待客的心情写到待客的场景,尾联引入前文没有出现的“邻翁”作结,把席间气氛推向高潮,避免了作品的直白无味。《官街鼓》的前八句着重写出了官街鼓强大的威力和永恒的生命力,最后两句由真实的人间转向虚幻的天界,永生的神仙也死过几回了,而鼓声却不曾断绝,想象奇特,境界渐阔,深化了诗人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的慨叹。(紧扣“异曲同工之妙”答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未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只分析两句诗只能得3分;要比较分析两首诗,只分析一首诗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结构的能力。《客至》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描写庭院,“蓬门今始为君开”则道出作者的心境;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具体写待客的场景,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尾联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作结,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诗人高声呼喊着,邀请之前没有出场的“邻翁”共饮作陪,把席间气氛推向高潮,避免了作品的直白无味。《官街鼓》一、二两句描述鼓声,展示了日月不停运转的惊人图景;三、四句转入人间图景的描绘;第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再写鼓声;七、八两句再一次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人生有限与时间无限,前八句着重写出了官街鼓强大的威力和永恒的生命力。最后两句“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将视野转向天上的神仙,就是天上也几次三番埋葬过神仙,这鼓声与漏声此起彼落,永远回荡,由真实的人间转向虚幻的天界,实则通过写天上神仙的葬礼和漏声的不断,写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想象奇特,境界渐阔,深化了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的慨叹。17.(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每句完全正确没有错别字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18.示例:A.众说纷纭B.数不胜数C.来之不易(每个成语1分,词义相同或相近且符合语境也可以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上文写关于秧歌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观点,故可填“众说纷纭”。众说纷纭:意思是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B处,上文写商河县境内有“七十二洼”,突出其“洼”非常的多,而“小洼更是”中的“更是”表递进关系,表明“小洼”会更多,会让人没有办法计数,故可填“数不胜数”。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试用期合同协议书七篇
- 2025交通事故自行调解书协议书12篇
- 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七篇
- 个人土地转租协议范本
- 关注细节的“管理新星”-记工程局劳动模范经管部部长孙献龙
- 跖疣病因介绍
- 四大名著之红楼春趣经典解读2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3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 重庆2020-2024年中考英语5年真题回-教师版-专题02 完形填空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必修一知识清单
- 金刚砂耐磨地面施工安全方案
- 期末测试(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GB/T 3654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品牌合作经营合同
- 《基于ACSI模型的客户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
- 园长培训: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 2024文旅景区新春潮趣游园会龙腾中国年主题集五福活动策划方案
-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 电影制作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学校食堂安全工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