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725第一章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概述 2244011.1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关系 237661.2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25821.3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历程 314095第二章艺术设计基础理论 3277092.1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331442.2艺术设计的形式与美感 4324712.3艺术设计的历史与流派 415052第三章人文学科与艺术设计教育融合 5268693.1人文学科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 585913.2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5130403.3跨学科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532757第四章艺术设计实践与人文学科 6157064.1艺术设计实践的人文关怀 6245744.2艺术设计实践中的文化传承 6202334.3艺术设计实践与人文精神 71717第五章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素养 7297555.1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素养目标 7177175.1.1知识素养 7164035.1.2技能素养 758295.1.3创新素养 8191345.2人文素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体现 873805.2.1文化传承 8230415.2.2社会责任感 8204485.2.3艺术修养 8202265.3提高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素养的途径 8134535.3.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 829515.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877995.3.3拓展实践平台 8209945.3.4融入校园文化 95758第六章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与人文教育 9325456.1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教育目标 9267896.2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内容 9124776.3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教育方法 915805第七章艺术设计教学评价与人文学科 10198007.1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文标准 1018937.2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文方法 10144847.3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文价值 1131028第八章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国际化教育 1192818.1国际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11245798.2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国际化课程设置 12109958.3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国际化教学方法 1228847第九章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 1321189.1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理念 13127529.2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实践 1392679.3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351第十章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的未来展望 14464810.1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142767410.2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创新方向 142707110.3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5第一章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概述1.1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关系在当今社会,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关系日益紧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旨在通过审美、创意和技艺的表现,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丰富与提升。而人文学科则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入探究。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设计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角度看,艺术设计始终伴人类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壁画、雕塑,还是现代的设计艺术,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人文学科为艺术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需要借鉴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实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艺术设计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人文学科教育则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2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在现代社会,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艺术设计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输送了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艺术设计教育通过传授审美知识、培养审美观念,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感受美、创造美。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设计技能,提高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设计教育强调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1.3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历程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均对人文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科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文主义者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育应以培养人格为目标。在我国,人文学科教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的儒家教育,注重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对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的确立,使人文教育得到了更加系统的传承和发展。近现代以来,人文学科教育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社会的发展,人文学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文学科教育的价值,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第二章艺术设计基础理论2.1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其基本原则是指导设计者进行创作的重要依据。以下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1)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艺术设计的核心在于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追求形式的美感。设计者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作品既实用又美观。(2)整体性原则:艺术设计应注重整体效果,将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3)创新性原则:艺术设计应追求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束缚,展现独特的创意和个性。(4)人性化原则:艺术设计应关注人的需求,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安全性和便捷性。(5)可持续发展原则:艺术设计应关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遵循绿色设计理念。2.2艺术设计的形式与美感艺术设计的形式与美感是作品的外在表现,以下是关于形式与美感的相关内容:(1)形式:艺术设计的形式包括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设计者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2)美感:艺术设计的美感体现在作品的比例、对称、对比、节奏等方面。设计者需要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使作品具有审美价值。(3)形式与美感的融合:在艺术设计中,形式与美感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设计者应注重形式美的表现,同时注重美感的传达。2.3艺术设计的历史与流派艺术设计的历史悠久,不同时期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设计流派。以下是关于艺术设计历史与流派的相关介绍:(1)古代艺术设计:古代艺术设计以实用为主,注重材质和工艺的运用。如中国古代的陶瓷、丝绸、家具等,都体现了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2)中世纪艺术设计:中世纪艺术设计受到宗教的影响,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哥特式、罗马式等建筑风格,以及宗教题材的绘画和雕塑。(3)近现代艺术设计:近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流派。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设计流派:①功能主义:强调功能优先,注重实用性和简洁性。②现代主义:主张突破传统,追求创新和个性化。③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④解构主义:以解构手法打破传统形式,追求不规则和破碎的美。(4)当代艺术设计:当代艺术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跨界的趋势,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设计者不断摸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三章人文学科与艺术设计教育融合3.1人文学科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人文学科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学科的作用不容忽视。人文学科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通过对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人文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艺术设计的核心在于创新与美感,而人文学科正是培养这种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为艺术设计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人文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全面发展。人文学科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3.2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人文素养:(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人文课程的比重,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同时要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人文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2)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3)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人文实践活动,如文学创作、艺术展览、学术讲座等,以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4)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3.3跨学科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跨学科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下探讨跨学科教育的策略与方法:(1)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整合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构建涵盖人文、科技、艺术等领域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平台。(2)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以上策略与方法,有望实现人文学科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艺术设计实践与人文学科4.1艺术设计实践的人文关怀在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实践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技能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和情感需求的深刻关注。人文关怀作为艺术设计实践的核心价值之一,旨在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艺术设计实践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注人的需求。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作品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需求,使作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关注社会问题。艺术设计实践应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通过作品传递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引导人们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关注生态环境。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倡导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传递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4.2艺术设计实践中的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下是艺术设计实践中文化传承的几个方面:传统元素的运用。设计师在创作中,可以运用传统图案、符号、色彩等元素,将这些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使作品既具有时代感,又充满文化内涵。传统工艺的传承。设计师应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新设计手法,使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文化故事的讲述。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传统文化故事,以现代视角重新解读,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寓意和内涵。4.3艺术设计实践与人文精神艺术设计实践与人文精神紧密相连,人文精神为艺术设计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创作灵感。以下是艺术设计实践中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几个方面:对美的追求。艺术设计实践追求美的表现,而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要素之一。设计师在创作中,应秉持对美的执着追求,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呈现人文精神。对自由的尊重。艺术设计实践强调个性化的表达,尊重设计师的创意自由。这种自由精神体现了人文精神中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和肯定。对人文价值的关注。艺术设计实践关注人的需求、情感和社会问题,体现了对人文价值的关怀。设计师在创作中,应关注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使作品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对创新的追求。艺术设计实践强调创新意识,不断摸索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这种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中追求进步、发展的理念相契合,为艺术设计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第五章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素养5.1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素养目标5.1.1知识素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知识素养是基础。学生应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历史背景、技法技能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知识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5.1.2技能素养技能素养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关键。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种设计软件和工具,如Photoshop、Illustrator、SketchUp等,同时具备良好的手绘能力。技能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提高设计作品的完成度。5.1.3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勇于摸索的精神,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创新意识融入设计作品中。创新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竞争力,为社会带来更多优秀的艺术成果。5.2人文素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体现5.2.1文化传承人文素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应关注本土文化,从中汲取养分,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弘扬民族文化。同时还应关注世界各地的文化,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5.2.2社会责任感艺术设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应关注社会问题,以设计作品为载体,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和思考。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成为有担当的设计师。5.2.3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还体现为艺术修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关注艺术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活动,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提升作品品质。5.3提高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素养的途径5.3.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增加相关课程,如文化史、艺术史、哲学等。同时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5.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艺术设计教育人文素养,需要一支具备丰富人文知识背景的教师队伍。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5.3.3拓展实践平台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人文素养。同时举办各类设计比赛、展览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人文素养。5.3.4融入校园文化学校应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美术展览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人文素养。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第六章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与人文教育6.1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教育目标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审美素养和人文关怀的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艺术设计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审美标准,具备良好的审美趣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觉美、创造美。(2)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中勇于创新,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3)强化人文素养:通过艺术设计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象,具有人文关怀。(4)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6.2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内容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流派、民间艺术等,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2)审美教育:教授学生审美基本原理,培养其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3)社会现象关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以艺术设计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体现人文关怀。(4)艺术史教育:介绍艺术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提高艺术素养。(5)创意思维训练:通过创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6.3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教育方法为实现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教育目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值得借鉴:(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案例,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审美能力。(2)项目教学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艺术设计实践,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3)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受艺术设计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5)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实地考察,拓宽视野,增强人文关怀。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教育目标,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第七章艺术设计教学评价与人文学科7.1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文标准在艺术设计教学评价中,人文标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素养、审美观念、创新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是评价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人文标准之一。这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能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创新,同时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审美观念也是评价艺术设计教学的人文标准。这包括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评价和创造能力。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以及审美表达等方面。再者,创新意识是评价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人文标准。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以及创新成果。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社会责任感是评价艺术设计教学的人文标准之一。学生在作品中应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关注人类命运、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议题。7.2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文方法在艺术设计教学评价中,人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方案实施、成果展示等环节。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2)作品评价:以学生的作品为载体,评价其在文化素养、审美观念、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专家评审、同行评价、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的课程成绩、实践活动、社会表现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有助于发觉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其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4)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以发展为导向,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定期反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7.3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文价值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文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提高其人文素养。(2)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3)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发觉不足,提高教学质量。(4)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艺术设计教学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科发展现状,为学科建设提供依据,推动学科持续发展。(5)增强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认同:通过评价,展示艺术设计教育的成果,提高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认同感。第八章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国际化教育8.1国际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的推进,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国际化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存在差异,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挑战。在国际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使其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2)融合多元文化:借鉴和吸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教育理念,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3)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8.2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国际化课程设置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国际化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课程内容国际化:课程内容应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世界艺术发展脉络。(2)课程体系多元化: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3)实践教学国际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课程评价国际化:借鉴国际先进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8.3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国际化教学方法为了适应国际化教育的要求,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应进行以下改革:(1)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项目教学: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研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信息技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5)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第九章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9.1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理念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创业理念的引入与培育,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界融合:倡导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与交流,激发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2)实践导向: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能力。(3)创新意识:培养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4)社会责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以创新创业成果助力社会发展。9.2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实践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如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2)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室、工作室、实习基地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3)项目驱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4)产学研结合: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研究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9.3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针对艺术设计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几种教育模式值得探讨:(1)模块化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在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