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中国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目录TOC\o"1-3"\h\u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12.现实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一)国内研究现状 1(二)国外研究现状 2三、相关理论 3(一)人口与劳动力理论 3(二)公共物品理论 3(三)生命周期理论 3四、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变动分析 4(一)我国人口现状分析 4(二)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结构变动 4(三)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变动 5(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 7(五)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机理 7五、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实证分析 7(一)回归分析 7(二)实证结果分析 11六、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机理 11(一)结论 11(二)对策 12参考文献 13摘要: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表现出老年人口规模、总抚养比上升提速,育龄妇女规模、出生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的特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和劳动力的流失,会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妇女生育的意愿、人口增长率、劳动力流失等也会产生影响,只有人口结构变动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二者相平衡才能使社会收益最大化。本文从人口结构变动角度出发对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进行研究,得出老年抚养比和城镇化率等因素影响基金支出情况,并针对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扩大和基金缺口问题提出人口和基金管理对策,为政府部门提供对策参考。关键词:人口结构;抚养比;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实证分析绪论(一)研究背景当前,老龄化、“少子化”已经初见端倪。中国人口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问题: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进程加重,出生人口持续减少,同时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导致人口增长潜力降低。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76亿,占总人口的12.6%,从地区分布来看,东北三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引起生育率、劳动力、老龄化的自然结构内在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养老保障等方面产生多种影响。与人口结构对应的是,我国养老保障体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试点推广、全民覆盖、城乡统筹,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养老保险为老年人群提供了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晚年基本生活需求,还扮演经济运行稳定器的重要角色。(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文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从理论上丰富和深化了有关人口结构变动与养老保障基金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实际数据出发,于实证研究中加入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变量,建立模型,分析现状。文章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影响因素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归纳研究现状,并对人口和养老保障相关的理论做了整理和提炼,在实际情况中运用分析,推动研究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引起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问题。2.现实意义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方式、监督主体、导向主体等诸多因素都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最大的因素仍然是人口,不同人群的参与方式、不同人群的待遇方式都影响着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因此有必要对人口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养老保险的变化进行评价,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机理,研究不同因素对基金支出的影响。综上所述,文章研究人口结构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弥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上的不足,为养老保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了人口因素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宋琪、马树才(2018)通过OLG模型,得出人口老龄化水平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正相关,抚养比与社会保险支出呈正相关的结论。骆正清、张瑞(2015)认为人口老龄化将使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随着时间推移收不抵支,拉大基金缺口。李悦、曹亚楠等人(2020)表明人口结构中老年抚养比和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化水平对于养老保险基金影响程度较大。生育率高低通过影响参保在岗职工和参保离退休职工人数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差额的大小(李文怡,2018)。曾益等(2015)研究了“单独二孩”政策是否能够破解养老金的支付危机,提出适时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和调整生育政策,是实现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唐运舒和吴爽爽(2016)的结论表明“全面二孩”可以推迟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口下降拐点,张鹏飞和陶纪坤(2017)的研究表明二孩政策可以改善我国养老统筹基金的关系问题,缓解养老统筹基金问题。延长退休年龄与提高缴费率都可大幅减轻我国养老保险赤字问题(王美凤,2015)。邓大松、杨晶等人(2019)从人口结构和制度参数两个维度分析出养老金供款劳动力越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养老金支出水平约低,而各地区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二)国外研究现状针对人口结构变化衍生影响的研究,国外较早就有了关于本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研究。EminGahramanov(2016)的研究表明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威胁着养老金福利的可持续性。TetsuoFukawa(2014)提出如果生育率提高,老年人的起征年龄提高,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使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要使老年养恤金制度有效,就必须综合管理养老基金、私人储蓄和国家老年养恤金但往往广泛依赖国家老年养恤金部分,人口结构造成不平衡,可能是灾难性的(Geldenhuys,Judith,2008)。ErikHernaes等人(2008)亚洲各国处于人口转型的不同阶段,亚洲中部和南部国家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东亚和东南亚人口则会在未来几十年加速老化,中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人口老龄化速度比许多发达国家还快,此时社会政策领域最相关的两个人口老龄化政策,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就可为老年人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本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检验,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多方面的影响,但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具体方面研究还需我们进一步探索。三、相关理论(一)人口与劳动力供给理论劳动人口的总量受到总人口的制约,总人口越多,劳动人口约多。人口结构的表动不仅影响劳动人口数量、年龄构成,还会影响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主要为16-64岁人口,青少年是劳动力更新的主要人群,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长期较低的生育率和死亡率往往伴随着新兴劳动力数量减少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集中在中老型人群,劳动年龄人口在进入老年后会使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导致未来劳动力供给将可能会出现不足。(二)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是指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由社会全体共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服务型项目以及公共生活环境,具有受益的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是一种公共物品,由政府参与和主导,统筹账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具有再分配的功能,将平滑劳动者终生的收入,实现年轻一代向退休一带的再分配,使“老有所养”。(三)生命周期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收入是变动而且是可以预期的,假设消费者一生的消费总额刚好等于收入总额。而且,无论他的收人是多少,为了追求一生效用的最大化,他都会把这些收入均匀花费在他一生的各个阶段。在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时候,他就需要借款,即产生负储蓄;在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时候,他就需要存款,即产生正储蓄。生命周期假说将一个成年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即工作期和退休期。在工作期,消费者有储蓄,财富开始成长、累积直到其最高峰;在退休期,财富开始下降乃至于零。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变动分析我国人口现状分析我国人口现状目前呈现四个特征,分别为老龄化、人口增速放缓、低生育率以及育龄人口下降。人口总量方面,人口总数较高但增速明显下降2019年我国总人口为1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人口增速为0.33%,同时劳动力拐点出现,劳动力呈下降趋势;中国人口呈老龄化趋势,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升,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7岁,2019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8%,而65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总人口的1/8,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亿人,占总人口的12.6%,较2018年上涨945万老年人口,老年抚养比为17.8%。;生育率降低,育龄人口减少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600多万人。适龄女性的未婚比例大幅度提高,晚婚现象普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影响,以及性别比的持续不均衡,未来育龄人口持续下降。除此之外,人口结构重心上移是老年型社会的特征,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婴儿数量相对较少,中国人口金字塔图形呈现较为典型的“纺锤状”,中间大,两头窄,人口结构为缩减型人口结构。从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动来看,人口数量增加最少的年龄组为25-29岁和45-49岁正处于劳动老龄的人群,而65岁人口增速加快,导致劳动力的不足。我国城镇化率持续增长,2019年城市化率为60.60%,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亿人。我国不同时间的人口结构变动1953年至201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正金字塔型”年轻型社会特征变为“纺锤型”老龄型,老年人口比例明显增加,少年人口比例缩小。期间老年人口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66年间由2503.83万人上涨到1.76亿人,上涨7倍。 由图1可以看出,2001-2019年全国老年抚养比总体趋势是逐年上涨的,且增长速率逐步加快,表现在图中的是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2001年全国老年抚养比仅为10.1%,即近10个青年养1个老年人,而到了2019年全国老年抚养比17.8%,意味着5.6个青年人要养1个老年人,《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认为,到2022年则不到2名缴费者赡养1名,赡养压力将越来越大。这反映了这些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来越明显,老年抚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图12001-2019年全国老年抚养比趋势图 图2反映的是2001-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的总体趋势图,总体来看呈一条直线。我国的城镇化率一直稳步上升,2001年全国城镇化率仅为37.66%,2019年全国城镇化率上升至60.60%。图22001-2019年全国城镇化率趋势图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变动表12019年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人口数(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自然增长率全国109187618326777132613728341.5623.7617.83.34北京16666173713020190928.0113.3414.662.63天津1209512439391146128.813.2315.561.43河北59087111254019677674727.6819.324.71山西29012445921363319035.820.8714.933.27内蒙古19744257215158201330.2516.9713.282.57辽宁33800344624972538235.3513.821.55-0.80吉林20939246415692278333.4415.7117.73-0.85黑龙江29177291022247402031.1513.0818.07-1.01上海18785188513845305535.6813.6222.071.50江苏62652863844567944740.5819.3821.22.08浙江45420593033116637437.1517.9119.254.99安徽49562924233397692348.427.6720.735.99福建30869520822575308636.7423.0713.676.80江西36318733925293368643.5929.0114.576.56山东7831813841520751240250.3926.5823.824.27河南750871581450562871148.531.2817.234.18湖北46101718032895602640.1521.8318.324.27湖南538511076436009707849.5529.8919.663.11广东894291427867479767232.5321.1611.378.08广西38653843826285393047.0532.114.957.17海南73501434523268540.4927.4113.096.76重庆24274407316475372547.3324.7222.612.91四川6523010707442571026647.3924.1923.23.61贵州28245628418690327151.1233.6217.56.70云南37874683227299374338.7425.0313.716.43西藏2743715186316547.2338.388.8610.14陕西30158438822137363336.2319.8216.414.27甘肃20642353014734237740.0923.9616.133.85青海4733924340640438.9727.1211.857.58宁夏54041120377051443.3429.7213.628.03新疆19660474613328158647.5135.6111.93.69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三个地区老少比的比重较低,东部地区的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近16%,是最低西藏自治区的2倍。东三省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老龄化程度加深。其中,黑龙江和上海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最低,在10%左右,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重高,分别为138.14%和162.07%。2019年,人均GDP前三位均为北京、上海和江苏;少年儿童抚养比前三位的是西藏、新疆和贵州;老年人口抚养比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四川和山东;总抚养比前三位的是贵州、河南和山东。生育率已经从之前的2.3下降到了1.6,且不平衡,生育率最高的都是中西部的一些欠发达地区,但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生育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率已经低于0.8。(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实施混合模式,在所有制上为公共养老金制度和个人账户制度混合,实施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的混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包括统筹账户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企业年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图3可以看出2001-2019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逐年上涨,2001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仅为2321亿元,2019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上升为49228亿元。2001-2019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18.50%,从增长趋势来看,2010年以后的增长趋势迅速加快,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加速上涨。图32001-2019年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条形图2019年我国共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7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约5.2万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6.3万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3万亿元,基金支出4.9万亿,累计结存5.5万亿元。共计4.3亿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增加参保离退休人数1.23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74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6亿人。中央调剂比例由扩大到3.5%,基金收支矛盾主要为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为调节养老保险基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即各地按比例上缴资金形成中央调剂基金,再按离退休人数全部向各地定额拨付。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对地方基本养老金的转移支付为6696.56亿元,比2010年时增长了365.35%。(五)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机理养老保险基金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实现年轻人向老年人、高收入人群向低收入人群、男人向女人的再分配,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将劳动者一生的收入平滑,养老金收入和收入预期确定,降低了劳动者老年生活所带来的风险,现收现付制又使使每一代人受益。但在制度赡养比恶化时,财务制度就会出现问题,最后的责任人就将是政府。人口结构变动与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第一,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数量上升,新增退休人员,导致养老金领取人数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劳动力负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现行缴费制度运行下,为了弥补养老金存在的缺口而提高缴费比例,将会给缴纳养老金的年轻劳动者缴费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第二,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决定新生婴儿数量,影响未来劳动力供给,对养老保险基金供给人数产生影响,且我国采用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养老保险缴纳人数供给数量减少,将影响养老金领取数额;第三,少儿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扶养比上升,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者赡养儿童及老年人数量增加,养老金支付能力面临着挑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尚晚,部分正处于老年的劳动者晚年生活没有保障,国家出台政策扩大养老保险基金覆盖面,养老保险基金领取人数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第四,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存在差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劳动力由西部地区向中、东部地区流动,导致西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失,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欠发达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缴纳人数减少,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入,养老保险基金缴纳人数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盈余,养老保险基金出现地区不协调现象,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为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还未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异地转移困难大,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出现地区差异,养老保险关系在不同地区的转移和领取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实证分析(一)回归分析1.变量选取选取自变量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不同时间的人口结构变动因素:老年抚养比、城镇化水平为自变量进行解释,以地区GDP、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老年抚养比即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人口数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用来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城镇化率、地区GDP用来表示地区化差异引起的劳动力转移。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数据、人均GDP来源于2001-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数据选取2000年至2019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情况、人口变动数据以及2016-2020年31个省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人口变动情况。对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做出假设,假设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会带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城镇化率的增加或带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人口出生率增加会引起养老保险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会引起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2.描述性统计 选取了2016年-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样本数共计155个,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数据描述性统计变量名代码变量说明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因变量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Insurance各个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金额(亿元)1219.6835.118.83761.5控制变量地区GDPArea_GDP各个地区当年的GDP(亿元)37254.3118694.41026.31478842人口出生率Birth_rate各个地区人口出生率(百分比)5.232.98-1.0111.40自变量城镇化率City_rate各个地区城镇化率(百分比)58.8612.0927.7488.30老年抚养比Older_raise65岁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人口数的比值(百分比)15.093.437.0123.823.模型设计 计量模型如公式1所示:Insurance=4.相关性检验 相关性检验是指对两个或多个的变量元素相关性进行检验,通过生成的相关系数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通过相关性检验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密切相关的自变量,如果自变量间的相关性非常大,可能表示存在共线性,需要对模型重新调整。如表3所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绝对值均小于0.54,因此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强共线性,模型具有合理性。表3相关性检验结果城镇化率老年抚养比人口出生率地区GDP城镇化率1.0老年抚养比0.341.0人口出生率-0.51-0.531.0地区GDP-0.02-0.000.021.05.回归结果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为了统一变量的量纲,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变量名代码系数(β)P值标准误差地区GDPArea_GDP0.0860.1200.055人口出生率Birth_rate0.0710.3190.071城镇化率City_rate0.325***0.0000.064老年抚养比Older_raise0.603***0.0000.065P<0.1*,p<0.05**,p<0.01*** 城镇化率和老年抚养比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率和老年抚养比越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越高。6.VIF检验 从表5可以看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7,因此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很小,再次验证模型具有合理性。表5VIF检验结果VIF1/VIF城镇化率1.360.74老年抚养比1.400.71人口出生率1.670.60地区GDP1.001.00(二)实证及结果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使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金额不断扩大,人口结构变动的老年抚养比和城镇化率的变化对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较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地区GDP对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较小。人口老年抚养比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结果显著也就是说老年抚养比越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规模越大;城镇化率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果显著,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呈正比。地区GDP可能由于各省份产业结构不同,造成影响有所偏差;自然增长率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呈正比,但结果不太显著,由于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实行,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人数增加,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影响不大。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逐年上升,老年抚养比、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各地区GDP和城镇化率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的加入,能使关键变量回归结果更可信。六、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结论及对策完善(一)结论文章运用2016-2020年各地区及2001-2020年全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描述性统计,证明人口结构的变动导致人口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日益增加。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城镇化率成为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关键表征。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化率越高,基金支出规模越大。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深的当下,养老保险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生活的基本保障。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生育率低,老年劳动者供给比例相对减少,年轻劳动力承担扶养压力重。人口老龄化将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差额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基金收入盈余减少甚至未来可能低于基金支出,形成收不抵支的基金负债,不利于基金可持续发展,虽然还未出现收不抵支现象,但据世界银行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情况的报告显示,207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达9.15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低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对策第一,落实鼓励人口生育政策和推进延迟退休政策。重点加强教育、医疗、就业制度完善我国开放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和大力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生育欲望,使生育率稳定在适度水平;提高退休年龄,动态完善退休年龄制度,延迟劳动者工作年限,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缩短养老金领取年限,有效提高未来劳动力人数,保持合理的劳动力结构和数量,降低老年抚养比,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延缓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第二,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持续进行养老保险征收体制改革,规范养老保险征缴标数及降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国家加强基金监管,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基金多元化投资组合,增加基金收益,增强养老保险增值保值能力。将养老保险基金由省级统筹提升到国家统筹,更好的解决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缓解地区养老保险基金不均衡现状,设立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解决养老保险基金持续性问题。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使其能够汇集全国各地区、乡镇,让不同地区的人享有同等的待遇,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鼓励居民、员工参加企业年金和储蓄型的商业保险。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实现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实行分账管理。参考文献:[1]张鹏飞,陶纪坤.全面二孩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7(01):104-115.[2]唐运舒,吴爽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能有效破解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吗——基于不同人口政策效果情景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12):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新课程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苏省盱眙县第三中学初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五中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加强职业教育调研
- 小鱼艇创意画课件
-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分享会
-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
- 云南省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基础知识类近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施工操作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DL-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养老院免责完整协议书(2024版)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
- 2024版年度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课件
-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需复检项目清单
- MOOC 心理学与生活-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