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要求_第1页
路基填筑要求_第2页
路基填筑要求_第3页
路基填筑要求_第4页
路基填筑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基路面施工要求DL-01第39页共42页1.2一般路基设计原则1.2.1基本原则路基工程设计以“消除路基病害,确保路基稳定”为原则。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的稳定。路基设计和防护根据沿线地质、水文条件、气候特征,地形、地貌、路基填挖高度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1.2.2路床1)路基填料(1)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2)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因缺乏地勘资料,对填方路段的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等需进行清表处理。(3)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4)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当不能满足时,应通过翻晒或掺灰等处治。(5)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2)路基压实度(1)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下表要求:填料压实度、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项目分类路槽以下深度(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填方路基0~0.3≥9561000.3~0.8≥9541000.8~1.5≥943150>1.5≥92215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9561000.3~0.8≥954100(2)人行道路基填料要求同上表,压实度不得低于90%。(3)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如下表所示。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一般中湿、潮湿土质路基≥30MPa≤288土质路基石质路基≥40Mpa≤2251.2.3填方路基设计本次设计填方边坡高度小于8m,采用一坡到底,坡率为1:1.5;当原地面线坡度大于1:1.5时,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m,内倾坡度为2%~4%。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外5m靠近占地线处设置排水沟。路基分层填筑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土,以利地面临时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填方路基填筑完成后若与原地面形成“V”字形积水区域,需将坡脚积水区域填至与排水沟形成2%的坡度标高,以利于排水。道路沿线为农田、耕地时,施工前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清表深度为30cm,之后再压实。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路基压实度应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1.2.4挖方路基挖方路段边坡根据地勘报告,本次设计挖方边坡采用1:1.5的坡率。距坡顶5m外做临时截水沟。顺地势通过沉沙井接入道路雨水管网或直接引出道路外排出路基范围。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项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路基底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1.2.5半填半挖路基1)填料选择: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考虑,当挖方区为土质时,交界处填方区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内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交界处填方宜采用填石路堤。2)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岩质地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路堤。1.2.6低填浅挖路基对于低填低挖路基的处理,由于土质成分含水量较大,直接碾压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应采用换填路基土再碾压,换填范围路床以下80cm。1.3特殊路基设计1.3.1软土处治如路线经过的地带分布有稻田、鱼塘等设施时,由于长期积水,其下土层易形成高压缩性饱和粘性土,具有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高含水量特征,属软弱土类型。软弱路基处理,对稻田、池塘及河沟地段的淤泥深度大于2.0m,采用抛片块石挤淤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地基的强度,片、块石排淤层应高于水面或淤泥层1m,且应碾压密实;片、块石短边尺寸不得小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宜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以便填石压密,然后在其上铺设碎石反滤层,厚度50cm,再进行填土分层碾压。对稻田、池塘及河沟地段的淤泥深度小于2.0m时,采用先清淤后填筑的方式处理。即先排干道路区水田及鱼塘里地表水,清除掉地表上覆松软土层和地形低洼处水田和鱼塘里表层软塑~流塑状土层,并晾干路基;铺筑级配砂砾料垫层,接着逐层回填路基、逐层碾压。对于稻田、池塘及河沟地段附近的潮湿土情况,先清除掉地表上覆的潮湿土,换填级配砂砾料垫层,接着逐层回填路基、逐层碾压。1.3.2红粘土处治红粘土,呈褐红色、黄褐色,可塑状,收缩后复浸水膨胀,能恢复到原位,强度较高,但浸水后强度降低,故应做好路基的排水措施。由于红粘土液限高,压实难度大,如直接作为路基,路基可能出现沉降等工程地质问题,故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7.8节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的要求处理后做路基。红粘土厚度差异较大,且含水量较高,不能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对区内红粘土地基填方段清表30cm后填筑80cm连槽碎石(石渣),挖方段超挖回填80cm连槽碎石(石渣)(挖到强风化岩石地段换填50cm)。碎石回填须分层碾压密实,碎石换填范围内压实度应不小于所填筑范围内的压实度要求。碎石颗粒最大粒径应不超过路堤填筑部位的最大粒径要求。2路面设计2.1路面结构组成及要求2.1.1车行道路面结构表9.1-1一般路基段车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名称沥青混凝土机动车道厚度(cm)面层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底面粘层沥青)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66封层乳化沥青透层、下封层0.7基层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分两层压实)20底基层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202.1.2人行道路面结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为人行道透水砖25×15×6cm+粗砂干拌厚3cm+C20透水混凝土厚15cm+级配碎石垫层厚15cm。本工程采用人行道透水砖的透水系数不小于2.0×10-2cm/s,防滑性能(BPN)不应小于60,吸水率不大于6.5%、耐磨性的磨坑长度不大于35mm,抗压强度等级为Cc40,抗折强度不应小于4.0MPa。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2012的规定。且高透水率透水砖产品应选用免烧结节能环保产品。2.1.3各结构层技术要求1)沥青技术要求沥青面层各层均应采用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沥青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规定。本项目沥青选用AH-70号沥青,其指标符合表9.1-2的规定。表9.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70号试验方法(JTJ052-2000)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不小于℃46T060660℃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T062010℃延度不小于cm15T060515℃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09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T06052)粗集料沥青面层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力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粗集料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其粒径规格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选用。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表9.1-3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指标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3T0304坚固性,不大于%-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20T0312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5T0320磨光值PSV,不小于%-粗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级4表9.1-4粗集料对破碎面的要求混合料类型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试验方法1个破碎面2个或2个破碎面以上80607050表9.1-5粗集料级配范围指标名称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10规格//10090-1000-150-5//////S12规格///10090-1000-150-5/////如果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不能满足要求,可掺入适量的消石灰或抗老化及耐水性能较强的抗剥落剂(掺入量一般为沥青重量的0.3%~0.5%),以提高沥青与集料间的粘结力,具体的掺入量应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检验确定。沥青与抗剥落剂的混合液在静置不用的状态下,不宜超过24小时,否则应重新搅拌一次。3)细集料沥青混凝土面层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颗粒级配的人工轧制细集料,其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细集料的洁净程度,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细集料应满足表9.1-6要求:表9.1-6沥青面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T0340泥含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小于%5T0333砂当量,不小于%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T0345石屑是采用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其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宜将S14与S16组合使用。机制砂宜采用专用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表9.1-7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规格公称粒径方孔筛(m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43~510090~1000~150~3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4)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拌和机回收的粉料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超过4%,矿粉质量应符合表9.1-8要求:表9.1-8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项 目指标试验方法表现密度,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15mm(%)<0.075mm(%)100T035190~10070~100外观-亲水系数-T0353塑性指数(%)-T0354加热安定性-T03555)沥青混凝土面层混合料设计对于沥青路面各沥青结构层,除要求其使用的沥青、矿料等原材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施工单位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其级配范围应符合表9.1-9要求,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表9.1-9沥青混凝土面层SMA-13、AC-20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MA-13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10-169-158-12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0的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见下表:表9.1-10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实验指标指标击实次数(双面)(次)50空隙率(%)3-6稳定度,不小于(KN)5流值(0.1mm)2-4.5沥青饱和度VFA(%)70-856)沥青混合料试验SMA-13和AC-20沥青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依次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渗水试验各项路面使用性能检验,并符合下表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表9.1-11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指标(改性/普通)备注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次/mm2800/1000T0719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5/80T0709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不小于%80/75T0729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με2500/2000T0715渗水系数不大于ml/min120T07307)粘层在沥青混凝土层间必须洒布粘层油,粘层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PC-3),用量0.6L/m2。沥青宜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清除干净。粘层沥青洒布后应紧接铺筑沥青层,但乳化沥青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全后铺筑。表9.1-12粘结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种及代号试验方法PCR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E25—1~10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5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T0651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T0604软化点,不小于℃50T0606延度(5℃),不小于cm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储存稳1d,不大于%1T0655定性5d,不大于%5T06558)透层透层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2),用量0.6~1.5L/m2。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应及时洒布透层沥青。若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并适量洒水,待表面稍干并保持湿润时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洒布初或洒布中应有专人检查用油量,误差不应大于0.2L/m2。9)下封层为保护半刚性基层不被施工车辆破坏,利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养生,加强层间结合,同时也为了防止雨水下渗到基层以下结构层内或下渗侵入结构物内而在半刚性基层顶面设置下封层。下封层采用热沥青,并在表面撒布适量碎石。沥青采用AH-70号道路改性乳化沥青。10)水稳碎石基层(1)水泥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小于10h,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规定,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进行检验。不适应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基层水泥用量不得大于5%,并尽可能通过调整级配组成来达到满足强度的要求,从而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2)集料集料应质地坚硬、洁净,不应含有泥土等杂物,要求用大型联合碎石机(至少三级破碎,其中反击破或冲击破不少于两级)轧制,形状接近立方体,其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碎值不大于30%,底基层压碎值不大于35%。表9.1-13基层、底基层集料颗粒组成范围结构层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26.5199.54.752.360.60.075基层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底基层10090~10067~9045~6829~5018~388~220~7*注:细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7%。液限<28%,塑性指数<6。(3)混合料组成设计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的有关规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结合料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配合比设计成型方法采用振动成型法。(4)基层强度基层强度:为避免基层强度过高,在施工过程中,基层混合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控制在2.5~4MPa之间。底基层7天龄期抗压强度控制在1.5~2.5MPa之间。(5)基层的压实度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在封层施工前检查有无裂缝,如无裂缝,立即施工封层,如有裂缝出现,则在裂缝各0.5m范围内铺设一幅宽为1m的自粘式玻纤格栅。3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3.1路基施工技术要求3.1.1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8080~150150以下≥95≥94≥92零填及挖方路基0~80≥95说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零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基允许偏差需满足《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CJJ1-2016的规定。土质路基允许偏差:纵断高程:+10mm,-15mm中线偏位:不大于30mm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B为施工时的必要附加宽度路床平整度:不大于15mm横坡:±0.3%,且不反坡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挖石方路基允许偏差:纵断高程:+10mm,-20mm中线偏位:不大于30mm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B,B为施工时的必要附加宽度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要求见下表: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一般中湿、潮湿一般干燥土质路基≥30Mpa≤288≤245石质路基≥40Mpa≤2253.1.2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3.1.3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机械开挖土石方应绘制详细的土石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高、排水沟、集水进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弃土应及时运走,严禁在坡顶加载;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必须遵循至上而下的开挖顺序。3.1.4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弹簧土、淤泥、生活垃圾土,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5cm的土块应打碎。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作为填料。若选用细粒土做填料时,土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换填、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3030~8080~150150以下6432101015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路基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如果路基填料中要使用砂岩作为路基填料,即路基填方为土石混和料时,所使用的砂岩必须混和土质填料共同使用,并且土石混和料只能用于路床标高2米以下的范围,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石料为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时,其CBR值应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的要求。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纵坡大于12%或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大于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在稻田、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如果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3.0m,可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要求抛投石料最短边尺寸不小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宜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以便填石压密,然后在其上铺设碎石反滤层,厚度60cm,再进行填土分层碾压,若路基两侧能保证无水体对路基浸泡的情况,可以取消60cm碎石反滤层。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全部清除或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3)填筑填方边坡高度小于8m,坡比为1:1.5,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周围的回填,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若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按下表的要求处理。部位填料最低压实度(%)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砂、砂砾93>80cm素土92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路床顶<80cm管顶上30cm以内砂、砂砾92管顶上30cm以上砂、砂砾95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以下0~80cm砂9580cm以下砂93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碾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4)填石路基要求填石路基填料应符合以下要求: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性石料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填筑应符合以下规定:路堤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满足下表中孔隙率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分区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硬质石料孔隙率(%)中硬石料孔隙率(%)软质石料孔隙率(%)上路堤0.8~1.5≤23≤22≤20下路堤>1.5≤25≤24≤222)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3)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4)压实机械应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要求填石路堤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面平顺。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3.1.5路基施工注意事项1)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是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现场地势平坦,路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措施,路基应密实、均匀、稳定,标高及平整度应符合要求。2)路基填筑时每层填土应全宽填筑,全宽碾压。不得只碾压中部路基;应严格碾压边部路基;不得只压实行车道,不压实人行道,以免今后路基产生纵向裂缝甚至造成路面出现纵向裂纹病害。3)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路段填土来源做好调查计划,并提前进行重型击实标准试验,以加强对路基填方压实度的质量控制。4)对压实机具压不到的部位,必须采用人工夯实。5)施工中注意在填挖交界处的坡面排水不流入路堤,以免冲刷路堤边坡。6)路基施工其他细节必须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进行施工。7)道路路基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道路沿线现状管线及构筑物进行调查,并注明现状管线或构筑物位于道路的桩号、距离道路中心线的距离、管线埋深、构筑物形式等信息。当管线或构筑物距离道路较近时,道路路基施工对管线设施需要破坏的需要提前与业主进行沟通,做好前期管线改迁等工作,如需要恢复的管线待路基施工过程中恢复相应的管线管线。当管线距离道路坡脚及坡顶距离较远,施工中的爆破或扰动对管线设施及构筑物产生影响时,施工单位应该对管线设施及构筑物做好保护措施,针对管线及构筑物做相好应的施工保护方案。3.2基层、底基层施工4.2.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设计水泥掺量为4%,各材料配合比施工时通过试验加以确定。1)质量标准压实度:≥96%平整度:不大于15mm中线高程:+5mm,-20mm横坡度:±0.5%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20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2.5Mpa弯沉值:≤80(0.01mm)2)施工要求(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须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3)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4)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湿养生。4.2.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设计水泥掺量为5.5%,各材料配合比施工时通过试验加以确定。1)质量标准压实度:≥97%平整度:不大于12mm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5mm中线高程:+5,-15mm横坡度:±0.5%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4.0Mpa弯沉值:≤40(0.01mm)2)施工要求施工要求同底基层,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4.2.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注意事项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规定,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进行检验。不适应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水泥稳定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规范要求。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时配料要准确,拌和均匀,摊铺平整,避免集料离散,认真处理接缝处。3)施工时严格控制好基层顶面标高和平整度,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施工。4)基层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使基层表面经常润湿,一般养护期为7天。5)对前期工程预留的基层,应先挖除破损部分,再铺筑基层。若前期工程为预留基层,在与相交道路路面相接处的基层设置60cm宽、15cm厚的C15砼枕垫。砼枕垫应在基层压实后开挖浇筑。6)路面基层施工的其他细节必须严格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进行施工。5.3沥青混凝土的施工1)前期准备工作(1)施工、生产、试验、检测设备须经计量部门检验、校准。(2)沥青拌和场的场地必需硬化。(3)集料应采用合理方式堆放,减少离析。料堆之间应设置隔墙,隔墙应采用浆砌块石,高度大于2m,厚度大于50cm。(4)拌和站冷料仓应设置有效高度的隔板,以防止装料过程中出现混料情况。(5)沥青路面施工应在进行了完善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试拌试铺工作后进行。(6)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的等粘温曲线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压实温度建议由沥青厂家提供。2)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应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每个工作面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1)拌和机: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工程量和工期配置合理的拌和机数量。拌和机必须采用性能良好的2000型或3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拌制常规AC沥青混合料时,2000型产量应大于160t/h,3000型产量应大于240t/h,此外每台拌和机必须配备5个以上冷料仓、5个以上热料仓、1个80t以上热贮料仓。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具备二级除尘装置。(2)摊铺机:每个沥青混凝土施工作业面必须配备性能良好、型号相同、出厂日期和使用年限接近、压实功能接近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二台(其中一台备用)。为了减少混合料离析,摊铺机应根据摊铺宽度配备合理长度和大小的螺旋布料器,要求最外侧螺旋边沿距侧向挡板的距离不超过30cm。(3)压路机:每个沥青混凝土施工作业面必须配备11T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4台;25T以上轮胎压路机3台;小型压路机1台(其中一台振动压路机备用)。(4)自卸汽车: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20辆。(5)非接触式平衡梁装置两套。(6)智能型沥青洒布车1辆。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主要仪器设备如下:①针入度仪②延度仪③软化点仪④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⑤马歇尔试件击实仪⑥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⑦脱模器⑧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带矿粉离心加速沉淀仪)⑨沥青路面用标准筛(方筛孔)⑩集料压碎值试验仪⑪烘箱(至少两台)⑫试模(不少于12只)⑬恒温水浴⑭冰箱⑮路面取芯机⑯路面弯沉仪⑰砂当量仪⑱路面平整度仪(三米直尺)⑲改进型渗水仪⑳构造深度测定仪(铺砂法)eq\o\ac(○,21)车辙试验机eq\o\ac(○,22)真空法最大理论密度测定仪(必须由具有试验检测甲级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对比试验,并出具相关对比试验报告)3)下承层的检查、清扫与验收(1)下承层的质量检验。按规范要求对下承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质量缺陷(例如严重离析和开裂、油污染等)应按规定进行修复。(2)对下承层表面的污染物必须清扫干净,必要时用水冲刷,对于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冲刷不掉的,应用人工将表面水泥砂浆凿除。(3)对下承层表面,清扫干净、冲洗的水迹晾干后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喷洒后应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乳化沥青破乳后,不粘车轮时才可摊铺上层混合料。4)路面施工(1)拌和①把好原材料质量关;②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施工应由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管理、把关;③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④拌和楼的控制室要逐盘打印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拌和楼运行情况,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系统进行校核。(2)运输①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三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同时应对每车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检测;②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③运料车应用完整无损的双层蓬布覆盖,以资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④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3)摊铺①摊铺机应根据摊铺宽度配置合理长度的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板,布料器外侧螺旋距挡板的距离不应超过30cm;②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试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③摊铺时螺旋布料器的料量应控制在2/3螺旋高度附近,使熨平板的挡料板前混合料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并在每天起步前就应将料量调整好,再实施摊铺,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并随时分析、调整粗细料是否均匀,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摊铺前应将熨平板预热至规定温度(不低于100℃),摊铺时熨平板应采用中强夯等级,使铺面的初始压实度不小于85%。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粒料将铺面拉出条痕。④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楼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予以调整,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不应任意以快速摊铺几分钟,然后再停下来等下一车料。午饭应分批轮换交替进行,切忌停铺用餐,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⑤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不断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需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⑥要注意摊铺机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减少粗细料离析。摊铺机集料斗应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约10cm厚的热料时,下一辆运料车即开卸料,做到连续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⑦摊铺应选择在当日高温时段进行,路表温度低于15℃时不宜摊铺。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4)碾压①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初压应尽量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复压应紧跟初压,一般采用轮胎压路机,当出现粘轮现象时,不得向压路机涂油或油水混合液,必要时可喷涂清水或皂水。②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适宜的碾压速度随初压、复压、终压及压路机的类型而别,可通过试铺确定;③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准刹车制动。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④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层面上,不得停放压路机或其他车辆,并防止矿料、油料和杂物散落在沥青层面上。⑤要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司机辩认。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压路机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应设专岗管理和检查,使面层做到既不漏压也不超压。⑥压实完成12小时后,方能允许施工车辆通行。⑦施工温度控制如表4.3-1、4.3-2所示。表4.3-1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沥青加热温度155~165沥青加热罐矿料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热料提升机混合料出厂温度正常范围145~165,超过195℃者废弃运料车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摊铺机料斗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5摊铺层内碾压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0摊铺层内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表面)摊铺层表面表4.3-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工序改性沥青混凝土测温部位沥青加热温度160~165沥青加热罐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175沥青储罐集料加热温度190~220热料提升机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运料车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运料车混合料贮存温度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储料仓摊铺温度,不低于160摊铺机料斗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摊铺层内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摊铺层路面开放交通时的路面温度,不高于50摊铺层路面(5)面层施工其他注意事项①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回收粉尘严禁使用,应采用湿排方式排放并及时清除出拌和场,避免回收粉尘污染拌和场环境及集料。②路面摊铺碾压过程中不允许其它可能造成污染的专业(例如绿化)进行交叉施工,杜绝施工或运输污染,沥青面层应尽可能连续施工。桥面沥青铺装不宜采用振动碾压,以免损伤桥面结构。(6)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沥青混凝土路面及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以及《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相关条文执行,路面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按照上述相关规范或《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相关条文执行。5)施工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检查在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材料全面检查的基础上,还应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根据表4.3-3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表4.3-3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材料检测项目检测频率粗集料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等)随时针片状颗粒含量随时颗粒组成(筛分)随时(每2~3天1次)压碎值必要时磨光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