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一中高一(上)第三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一中高一(上)第三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一中高一(上)第三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一中高一(上)第三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一中高一(上)第三次调研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一中高一(上)第三次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和其他动物相比,学习能力更强,可以通过学习对本能的行为方式加以改造。B.从“学习”的概念可以看出,人类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受生理本能的支配控制。C.人和动物的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人还拥有变普通为个别的能力。D.和动物不同,人类要想获得经验,就需要依靠彼此间的相互学习传递经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释了动物和人类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B.本文第一段列举小白鼠的例子,意在证明学习是反复的过程,必须靠时间的磨炼。C.本文对文化传承的论证兼顾了个人的今昔之隔及社会的世代之隔,角度全面,条理清晰。D.本文语言雅俗共赏,既体现了科学论著的专业性,也用平实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述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动物的记忆只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而人可以靠“词”记忆,因而人的记忆更高级。B.人类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并发展大脑存储信息的功能,可以将经验和智慧一代代传递下去。C.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其找到了学习的捷径,从根源上斩断了错误行为发生的可能。D.文化作为社会共同经验,要想传承,必须依赖象征体系和记忆两方面一、2(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对于水稻杂种,但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投身于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田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有梦想是了不起的。袁老生前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生前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材料二: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他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尽管这在世人眼中已是天文数字,能工作的时间不像年轻人一样多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他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了以世界首例中肝叶肿瘤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创造了切除肿瘤重量最大、肝脏手术年龄最小、肝癌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等世界医学纪录。他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24项他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了世界最大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在肝癌信号转导、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由他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早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材料三: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1953年,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在家,就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视病人如亲人,冬天查房,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一切为了人民,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地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征程中,矢志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投身于水稻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勇于探索B.袁隆平水稻高产的梦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其他国家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也即将实现。C.吴孟超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并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手术。D.吴孟超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了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使中国肝脏外科领先世界。(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使饥饿的威胁在全世界退却,这是他对人类、世界、历史、文明做出的贡献。B.吴孟超从医几十载,救治无数患者,创造了多项肝脏外科世界纪录C.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发展科学;眼里瞧病D.仰望星空,两颗小行星熠熠生辉,青年一辈当从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3)“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在袁隆平、吴孟超这两位来自人民的科学家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概括说明。(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毛泽东传•序曲(美)罗斯•特里尔黑发分头下温和的面容,敦柔的双手,透人肺腑的目光,在没有皱纹、宽阔而苍白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他清秀不似周恩来,但是慈祥宽厚。”年逾82岁以后,毛泽东的外貌稍有改变,但并不多。只是青年时看上去略显焦虑。在官邸里,同时也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神态,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他看上去像一头海象,“一切都显得气宇轩昂。”他总是处在人们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给人的印象是能眼观六路。毛泽东从来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脑弦紧绷如满弓,机敏似猫。他善穷经据典,使来访者大惑不解,或以沉默静思使对方不知所措。他把手伸进肥大的裤子里扪虱的粗举又会使另一来访者为之一惊。脸的上半部显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宽额,长发。下半部则表明他是一个感觉论者:厚唇,隆鼻毛泽东的步态并不优雅,属动作迟缓类型的人。美国妇女活动家史沫特莱带着政治的和个人的热情在20世纪30年代曾试图让毛泽东唱歌跳舞——她轻易地与其他中共领导人所做的一样——但最后不得不怏怏地放弃这种努力。“高傲自重妨碍了他跳舞。”在这同一时期认识毛泽东的一位流落中的日本共产党人野坂参三说,他的舞姿看上去像是做操。毛泽东跳舞不合节奏。毛泽东出击时从不错过目标。而他的这种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话——是来自对手的撞击。他说自己既有虎气,又有猴气。他的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热的一面不断交替出现。他的笔迹表明他是一位随心所欲而不会为清规戒律所困的人。那些字体或大或小,龙飞凤舞,用绅士派学者的标准衡量因为毛泽东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所以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会随时流出些什么。尽管毛泽东是一位温和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有脾气。来自密苏里州的记者埃德加•斯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多次见到毛泽东毫不奇怪,毛泽东并不能经常博得众人的爱戴,至少不像周恩来那样——这位高级官员甘愿立于毛泽东的身影之下(史沫特莱成功地使他们二人与自己跳舞)。“我简直不知怎样与毛交谈,”一位与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打过交道的印尼人说,“与周而不是与毛在一起——可以有热烈的讨论毛泽东诞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几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像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来,而他们并未感到像毛泽东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毛泽东活着就是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使命,这位幸存下来的农家子看上去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这一战争摧毁了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同时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他却从未负过一次伤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怎样说才切合毛泽东的形象?农民造反者?他劝导并率领从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绿林中来的游民组成的弱小军队,夺取了地主手中的统治权。军事统帅?他说过他的胃口从未像在战争时期那样好过。诗人?如果他不置一切于不顾去吟上几句诗以表达令人振奋的斗争激情,描绘中国山河的壮丽,就难以结束一场战斗。近代以来,中国的爱国者出国寻求到了使苦难中国获得新生的手段吗?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有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帝王?他教会中国三代人去公然蔑视束缚中国人民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然而,或许他最终也自感绝望,旧世界老是附在新世界身上而再生。(摘编自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传记开篇刻画毛泽东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从形和神两方面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B.跟自甘居于毛泽东之下的周恩来和笑口常开的朱德相比,毛泽东并不能博得众人更多的爱戴。C.传记写了跟毛泽东有过接触的多位外国人各自对毛泽东的评价,这些外国人的“一面之词”,汇聚起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毛泽东的“复杂”。D.毛泽东形象复杂,经历丰富,因此,甚至是一个帝王。(2)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这句话言简而意丰,请简析它在文中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宫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胆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属。喘惊愕,呼太祖,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於叔父,需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世名卿人,睹太祖而异之,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于是奏免其八。长吏受取贪壤,依倚贵势;闻太祖至,成皆举免,好完递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人或假二千石奥服导从作倡乐,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初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惠政通除折那鬼神之事世之淄祀由此逆境。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初,太祖父离,去官后还谯,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使苟盛、程显中邺城,复征陶谦,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郭,课将曹豹与刘备屯郊东,遂攻城襄贪,所过多所残戮。凡杀男女数十万人,泗水为之不流。兴平二年,吕布、陈宫卑万人兼。太祖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船深。布疑有伏,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浸里,乃令轻兵挑战,既合,步骑并进,大破之,追至其营而还。初,公为兖州,以东平跸谱为别驾。张邈之叛也,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谋顿首无二心,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狱,众为诺惧,公曰:“夫人孝千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节选自《三国志•曹操传》,有改动)(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B.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C.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邀绝D.太祖到/晋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2)下列对加下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视……如粪土,表郧视B.越陌度阡陌: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C.杆用相存存:保留D.羁鸟恋旧林羁:约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年少时放荡不羁,不务正业。但梁国桥玄却认为只有曹操能安社稷,并把妻儿托付给曹操B.曹操到任济南后大刀阔斧,惩治贪官污吏,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充分地显示了其治世之才能。C.曹操借父亲在琅邪避难为陶谈所杀之事,征讨陶谎,一路攻城掠地,可以说所向披靡。D.吕布、陈宫突袭,曹操城内兵力空虚,只能组织妇女一起在城外设伏,显示了菌操的军事才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②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关6分,每空1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彼此久别重逢,欢饮畅谈,诉说往日情谊的句子是“,。”(2)在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劲头正足。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初无定质,嬉笑怒骂,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和装饰雕琢,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_____,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笔走龙蛇虚张声势显达随遇而安B.笔走龙蛇矫揉造作显赫随波逐流C.行云流水矫揉造作显赫随遇而安D.行云流水虚张声势显达随波逐流(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B.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C.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D.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B.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C.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D.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了美,被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8.(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6个字。太阳能与风能①。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9.(5分)请以“青春的颜色”为题目,写一首现代小诗。要求:不少于十行,必须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四、写作(60分)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材料二: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材料三:1979年初,邓小平同志强调:“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材料四: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立足自身,联系现实,在你所在的班上作一次演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一中高一(上)第三次调研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人和其他动物相比,学习能力更强,可以通过学习对本能的行为方式加以改造。B.从“学习”的概念可以看出,人类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受生理本能的支配控制。C.人和动物的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人还拥有变普通为个别的能力。D.和动物不同,人类要想获得经验,就需要依靠彼此间的相互学习传递经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本文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释了动物和人类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B.本文第一段列举小白鼠的例子,意在证明学习是反复的过程,必须靠时间的磨炼。C.本文对文化传承的论证兼顾了个人的今昔之隔及社会的世代之隔,角度全面,条理清晰。D.本文语言雅俗共赏,既体现了科学论著的专业性,也用平实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述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动物的记忆只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而人可以靠“词”记忆,因而人的记忆更高级。B.人类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并发展大脑存储信息的功能,可以将经验和智慧一代代传递下去。C.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其找到了学习的捷径,从根源上斩断了错误行为发生的可能。D.文化作为社会共同经验,要想传承,必须依赖象征体系和记忆两方面【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解答】(1)B.“完全不受”表述绝对,原文第一段为“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C.“变普通为个别的能力”错,原文第一段为“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于是我们靠着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D.“要……就……”错,表述绝对化,互相学习,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故选:A。(2)B.“意在证明学习是反复的过程,必须靠时间的磨炼”错。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记忆”。(3)C.“从根源上斩断了错误行为发生的可能”推论不足,原文第二段为“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答案:(1)A(2)B(3)C一、2(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对于水稻杂种,但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投身于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田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有梦想是了不起的。袁老生前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生前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材料二: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他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尽管这在世人眼中已是天文数字,能工作的时间不像年轻人一样多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他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了以世界首例中肝叶肿瘤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创造了切除肿瘤重量最大、肝脏手术年龄最小、肝癌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等世界医学纪录。他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24项他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了世界最大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在肝癌信号转导、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由他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早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材料三: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1953年,23岁的袁隆平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在家,就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视病人如亲人,冬天查房,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一切为了人民,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地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征程中,矢志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袁隆平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投身于水稻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勇于探索B.袁隆平水稻高产的梦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其他国家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也即将实现。C.吴孟超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并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手术。D.吴孟超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了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使中国肝脏外科领先世界。(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使饥饿的威胁在全世界退却,这是他对人类、世界、历史、文明做出的贡献。B.吴孟超从医几十载,救治无数患者,创造了多项肝脏外科世界纪录C.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发展科学;眼里瞧病D.仰望星空,两颗小行星熠熠生辉,青年一辈当从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3)“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在袁隆平、吴孟超这两位来自人民的科学家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概括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D.依据材料二“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迈向世界领先地位”,“使中国肝脏外科领先世界”错。故选:D。(2)A.依据材料一“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选项则表示为已然。故选:A。(3)依据材料一“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依据事实、验证真理伴随了袁老一生……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依据材料一“对于水稻杂种,但并未成功,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投身于这一研究”“为了实现梦想,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依据材料三“一切为了人民,尽好一份责任,生动地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精神。答案:(1)D(2)A(3)专业技术领域:追求卓越的科学钻研精神。个人品质方面: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精神。(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毛泽东传•序曲(美)罗斯•特里尔黑发分头下温和的面容,敦柔的双手,透人肺腑的目光,在没有皱纹、宽阔而苍白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他清秀不似周恩来,但是慈祥宽厚。”年逾82岁以后,毛泽东的外貌稍有改变,但并不多。只是青年时看上去略显焦虑。在官邸里,同时也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神态,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他看上去像一头海象,“一切都显得气宇轩昂。”他总是处在人们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给人的印象是能眼观六路。毛泽东从来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脑弦紧绷如满弓,机敏似猫。他善穷经据典,使来访者大惑不解,或以沉默静思使对方不知所措。他把手伸进肥大的裤子里扪虱的粗举又会使另一来访者为之一惊。脸的上半部显示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宽额,长发。下半部则表明他是一个感觉论者:厚唇,隆鼻毛泽东的步态并不优雅,属动作迟缓类型的人。美国妇女活动家史沫特莱带着政治的和个人的热情在20世纪30年代曾试图让毛泽东唱歌跳舞——她轻易地与其他中共领导人所做的一样——但最后不得不怏怏地放弃这种努力。“高傲自重妨碍了他跳舞。”在这同一时期认识毛泽东的一位流落中的日本共产党人野坂参三说,他的舞姿看上去像是做操。毛泽东跳舞不合节奏。毛泽东出击时从不错过目标。而他的这种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话——是来自对手的撞击。他说自己既有虎气,又有猴气。他的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热的一面不断交替出现。他的笔迹表明他是一位随心所欲而不会为清规戒律所困的人。那些字体或大或小,龙飞凤舞,用绅士派学者的标准衡量因为毛泽东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所以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会随时流出些什么。尽管毛泽东是一位温和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有脾气。来自密苏里州的记者埃德加•斯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多次见到毛泽东毫不奇怪,毛泽东并不能经常博得众人的爱戴,至少不像周恩来那样——这位高级官员甘愿立于毛泽东的身影之下(史沫特莱成功地使他们二人与自己跳舞)。“我简直不知怎样与毛交谈,”一位与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打过交道的印尼人说,“与周而不是与毛在一起——可以有热烈的讨论毛泽东诞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几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像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来,而他们并未感到像毛泽东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毛泽东活着就是以铲除所有的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使命,这位幸存下来的农家子看上去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这一战争摧毁了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古老帝国,同时也使他家中四分之三的人以身许国——他却从未负过一次伤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怎样说才切合毛泽东的形象?农民造反者?他劝导并率领从湖南稻田里和江西绿林中来的游民组成的弱小军队,夺取了地主手中的统治权。军事统帅?他说过他的胃口从未像在战争时期那样好过。诗人?如果他不置一切于不顾去吟上几句诗以表达令人振奋的斗争激情,描绘中国山河的壮丽,就难以结束一场战斗。近代以来,中国的爱国者出国寻求到了使苦难中国获得新生的手段吗?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有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帝王?他教会中国三代人去公然蔑视束缚中国人民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然而,或许他最终也自感绝望,旧世界老是附在新世界身上而再生。(摘编自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BA.本传记开篇刻画毛泽东的形象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从形和神两方面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B.跟自甘居于毛泽东之下的周恩来和笑口常开的朱德相比,毛泽东并不能博得众人更多的爱戴。C.传记写了跟毛泽东有过接触的多位外国人各自对毛泽东的评价,这些外国人的“一面之词”,汇聚起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毛泽东的“复杂”。D.毛泽东形象复杂,经历丰富,因此,甚至是一个帝王。(2)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这句话言简而意丰,请简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样的硬伤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到文本中寻找相应的内容,筛选的时候要细致、准确,并且把文本的相关内容概括为可以使用的答案,然后分点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解答】(1)A.“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错误。这里并没有对毛泽东的语言描写。C.“毛泽东并不能博得众人更多的爱戴”说法绝对,本句意思和原文不符、一个军事统帅,甚至是一个帝王”说法错误,而不是肯定地“认为毛泽东是……”。(2)本题,从第三段中“毛泽东从来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开始便是答题的区间,概括出来的特点要为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机敏似猫”可以概括为:精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而又反应敏捷,又有猴气”可以概括为:既有“虎气”。“他的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和幻想狂热的一面不断交替出现”可以概括为:既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尽管毛泽东是一位温和的人,但也有脾气”可以概括为:既有温和,又有脾气火暴的一面。(3)本题,一要理解该句含意。二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其作用,下文主要叙述对他的评价,所以从结构上看是承上启下,又引出了下文毛泽东身份的定位。答案:(1)B(2)毛泽东性格中的“两重性”有以下几方面表现:①精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而又反应敏捷;②既有“虎气”;③既有冷酷无情的一面;④既有温和,又有脾气火暴的一面。(3)①内容上,既精练地概括了毛泽东一生丰富的革命经历。②结构上,既总结了上文对毛泽东性格的评述。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宫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胆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属。喘惊愕,呼太祖,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於叔父,需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世名卿人,睹太祖而异之,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于是奏免其八。长吏受取贪壤,依倚贵势;闻太祖至,成皆举免,好完递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人或假二千石奥服导从作倡乐,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初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惠政通除折那鬼神之事世之淄祀由此逆境。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初,太祖父离,去官后还谯,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使苟盛、程显中邺城,复征陶谦,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郭,课将曹豹与刘备屯郊东,遂攻城襄贪,所过多所残戮。凡杀男女数十万人,泗水为之不流。兴平二年,吕布、陈宫卑万人兼。太祖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船深。布疑有伏,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浸里,乃令轻兵挑战,既合,步骑并进,大破之,追至其营而还。初,公为兖州,以东平跸谱为别驾。张邈之叛也,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谋顿首无二心,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狱,众为诺惧,公曰:“夫人孝千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节选自《三国志•曹操传》,有改动)(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B.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C.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邀绝D.太祖到/晋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2)下列对加下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视……如粪土,表郧视B.越陌度阡陌: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C.杆用相存存:保留D.羁鸟恋旧林羁:约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曹操年少时放荡不羁,不务正业。但梁国桥玄却认为只有曹操能安社稷,并把妻儿托付给曹操B.曹操到任济南后大刀阔斧,惩治贪官污吏,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充分地显示了其治世之才能。C.曹操借父亲在琅邪避难为陶谈所杀之事,征讨陶谎,一路攻城掠地,可以说所向披靡。D.吕布、陈宫突袭,曹操城内兵力空虚,只能组织妇女一起在城外设伏,显示了菌操的军事才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②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官吏民不得祠祀”是“绝”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奸邪鬼神之事”是“除”的宾语,应在“遂”前断开。译文:曹操一到,禁止官民进行不合规定的祭祀,铲除奸邪鬼神之事。故选:B。(2)C.存:问候。译文: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故选:C。(3)D.“只能组织妇女一起在城外设伏,原文的表述是“太祖乃令妇人守陴,应是妇女守城。故选:D。(4)①“患”,担忧,状语后置句;“阳”,假装,毁伤面容。译文:太祖很担忧这件事,就假装毁伤面容。②“亲”,双亲;“岂……乎”,难道……吗,渴求,判断句。译文:一个人能尽孝于父母?我所渴求的正是这样的人。答案:(1)B(2)C(3)D(4)①太祖很担忧这件事。后来他在路上遇到这位叔父,歪脸咧嘴。②一个人能尽孝于父母,难道不会尽忠于君主吗。参考译文:太祖小时候喜欢飞翔奔跑的动物,不务正业。他的叔父看不惯。太祖很担忧这件事,就假装毁伤面容。叔父觉得奇怪。他说:“我是忽然中风了,曹嵩吃了一惊,却见他好端端的。曹嵩问他:“你叔叔说你中风?”太祖说:“我本来是没有中风的,所以他就说我坏话了,曹嵩怀疑他的弟弟说谎,太祖的叔父在曹嵩面前讲他的过失和不是,于是太祖就更加得意妄为了。只有梁国桥玄。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乱!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太尉桥玄,他见到曹操后就认定此人很特别,还从未见过你这样有才华的。我老了。”由此。后来又升迁为济南相,县官们大多迎合附和君主的内外亲族,行为卑污,于是太祖上奏朝廷免去其中八个县的县官,贪得无厌,历任国相都不见举奏,全部举奏予以罢免,奸邪遁逃。政教得以广力推行。最早时,故城阳国为其立祠,济南国尤其盛行。商人借来郡守车舆冠服及随从作歌舞杂戏表演进行祭祀,而人民因此贫穷。曹操一到,禁止官民进行不合规定的祭祀,铲除奸邪鬼神之事。过了较长的时间;太祖没有前去就职。当初,离官后回到谯县,到琅邪避难,所以太祖向东征伐替父报仇,让荀彧,再次征讨陶谦,于是一直打到东海,陶谦大将曹豹与刘备在郯东屯兵。太祖大败他们,所经过的地方大行杀戮,连鸡狗都没有留下。兴平二年、陈宫率几万兵马偷袭,守营将士不到千人。曹操因此命令妇人守卫城墙。驻地西边有个大堤。吕布怀疑有埋伏,千万不要进入树林。”率领军队屯驻南边十余里之地,曹操在堤下设伏兵。吕布再次进攻,待两军接触交战之际,步骑兵一并攻进,获其鼓车。当初,曾任用东平人毕谌为别驾,掳走了毕谌的母亲、妻子和儿女,说:“你的老母亲在叛贼那里。”毕谌向曹公叩头。曹公大为嘉赏。但毕谌一离开曹营。等到吕布被打败,众人都为他担心,难道不会尽忠于君主吗。”命毕谌担任鲁国国相。(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了描述画面,要注意紧扣诗中意象,运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表述。(3)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解答】(1)A.“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误,行者无问津”句透露出,对于孔子,诗人从心底里还存有某种希冀。(2)“平畴”,平坦的田野,孕育着新的生机,再结合“远风”“良苗”就可以描绘出画面。(3)此句根据“掩柴门”“为陇亩民”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隐逸情怀;一个“聊”字值得分析,暂且”的意思,但并不能全然忘情。答案:(1)A(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长势良好的禾苗。(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译文: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赏析:这首诗从孔子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叙起,夹叙田间劳动的欢娱、桀溺的操行。或说理,或写景,看似散杂,其实散而有骨,理、事、景,最后道出主旨:“聊为陇亩民,初读甚至觉得有些枯淡,就会发现基中有生动的场景、浓郁的情趣,癯而实腴”,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那是一个弃绝雕饰,没有一番苦功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创造境界的。(三)名篇名句默写(关6分,每空1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彼此久别重逢,欢饮畅谈,诉说往日情谊的句子是“契阔谈讌,心念旧恩。”(2)在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劲头正足。【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契阔谈讌心念旧恩(重点字:讌)(2)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重点字:羁)(3)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重点字:遒)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初无定质,嬉笑怒骂,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和装饰雕琢,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_____,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笔走龙蛇虚张声势显达随遇而安B.笔走龙蛇矫揉造作显赫随波逐流C.行云流水矫揉造作显赫随遇而安D.行云流水虚张声势显达随波逐流(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A.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B.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C.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D.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A.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B.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C.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D.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了美,被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识记,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2)本题考查学生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段的关联。再结合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内容。(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根据病句类型去排除错误选项。【解答】(1)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就像云的运行,非常自然,嬉笑怒骂,语境主要讲创作。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结合“反对”“装饰雕琢,选用“矫揉造作”。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显赫:权势。结合“终唐之世、杜重视”分析,选用“显赫”。随遇而安:处于各种环境都能安心自在。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只能随着别人走,应该是“随遇而安”。故选:C。(2)结合“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此处主要讲“人生空漠之感”。比较C项,C项的主语为“他”。故选:D。(3)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二是结构混乱,前面主语为“苏轼”。故选:B。答案:(1)C(2)D(3)B(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8.(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6个字。太阳能与风能①在时间上和季节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冬季太阳光照强度弱而风大。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晴天由太阳能发电,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