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名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罗尔斯看来,功利主义在理论上之所以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因为功利主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它把总量作为判断的依据。即它只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愿望这一总量,却不考虑这一总量在个人之间如何分配。就如人们面前摆着一个大蛋糕,如果平均分配是能够满足所有人的,但是不存在这样一个平均分配的准则,那些老弱病残幼,是无法保障他们的需求的。简言之,功利主义的目的过于简单化,它只是一味地强调要保护所谓的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却可以为了这所谓的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或者侵害少数人的幸福。于是,罗尔斯提出,正义对于如何治理和维护社会秩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理论一再强调的是要抛弃和废止那些会带来不正义的东西。只要在我们生活的体制下存在不正义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就必须被体制抛弃,被人民抛弃,即使是那些维护统治阶级绝对权威和利益的政治制度或法律制度。因为,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真正建构起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这才是人民所希望和追求的。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在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中,罗尔斯十分重视对人的尊重,这不仅体现了西方社会中对人权的保护,也从心理上符合人们的预期和向往,因此,人们很容易、愿意接受它。罗尔斯一直在引导和论证的正义就是社会的正义,并且他承认这种社会正义是存在差别的,即他的社会正义有一定程度的相对性。尽管这样的正义带有一定的形式性,但是它的前提是确立了人的权利平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物质利益,因此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其强调的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体现。(摘编自王伟《浅析罗尔斯正义观及其现实意义》)材料二:从古希腊到现代,从古至今,正义观念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柏拉图与罗尔斯作为古今两大正义观的代表,他们的思想自然存在差别。柏拉图与罗尔斯二人因时代背景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正义思想,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古代正义观与现代正义观的区别。柏拉图的正义观要求人们自律自省,罗尔斯的正义观则倾向于正义制度的约束。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伦理因素占主导,影响社会政治,指导社会生活。柏拉图提出的等级秩序与哲学王等观点,本质上都是社会对个人道德的制约,而不是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出发约束个人。近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对个人约束的效用已明显弱化,单用伦理道德约束个人已变得十分困难,人们转向探求一条终极正义之路,追求真正正义的规章制度。罗尔斯的正义观与以往的正义观不同之处在于聚焦正义制度本身,并以此为前提,以责任与义务为个人的道德约束。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制主张大众参政,一定程度上对政治发展产生了毁灭性影响。由此,柏拉图认为社会正义的本质是“做好各自分内的事”,少数精通真正哲学的人应当担任统治者,而大多数人则居于被统治的境遇,这种观点与如今的正义思想完全背道而驰,自然是“反民主”的。罗尔斯的正义观念突出平等参与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提出政治参与无论形式还是实质皆为平等,且受法律保护,正义的社会不再由少数人把控。这一观点可谓极力拥护民主,也与其“自由”“平等”的正义观相呼应。柏拉图正义观主要矛盾为“全能正义”的实现,全能正义包括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城邦正义通过各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得以实现,个人正义则在个人心灵达到善时实现。罗尔斯正义观主要矛盾为正义社会的实现,他认为应解决分配正义问题,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公民生活在正义的社会将自然而然产生正义感。因此,国家正义的实现不能直接引出个人正义。(摘编自《古今正义观之变——柏拉图与罗尔斯正义观比较研究》)(1)下列对罗尔斯正义观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在理论上的不足,主要是它没有考虑总量在个体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B.罗尔斯认为人民所希望和追求的社会是充满正义的社会,不正义的法律和制度都需要被废除。C.罗尔斯强调的程序正义虽带有一定的形式性,但它保障了人们的物质利益,所以被广泛接受。D.罗尔斯正义观主要矛盾是正义社会的实现,一定条件下,公民会在正义的社会中产生正义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柏拉图和罗尔斯的正义观差异源于时代背景差异,两者分别代表了古代正义观和现代正义观。B.由于近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对个体的限制与约束效果正在弱化,柏拉图正义观已无法约束个人。C.柏拉图认为社会应由少部分精通哲学的人担任统治者,而罗尔斯强调人人都有获得职务的权利。D.柏拉图推崇的正义涵盖“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两个方面,后者的实现是前者实现的基础。(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中罗尔斯正义观的论据的一项是()A.百姓想的是如何利己,大夫想的是如何利家,君王想的是如何利国,百姓、家、国三者间必然陷入互相争斗的逐利之战。B.有仁义之心的君子,当他成为王者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将(或者说应该将)其不忍之心推衍或扩展到他施政的对象即民众身上。C.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互不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D.处于原初状态下的人们位于同一出发点,不受任何先天条件的限制和约束,理所应当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4)材料二从哪些方面比较了柏拉图和罗尔斯的正义观?请简要概括。(5)罗尔斯的正义观对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收麦①孙犁古老传言:“争秋夺麦。”麦收的工作,就在平常年月也是短促紧张的。今年所害怕的,不是一场狂风,麦子就会躺在地里;几天阴雨,麦粒就会发霉;也不是担心,地里拾掇不清,耽误了晚田的下种。是因为城里有日本侵略者,子午镇有张荫梧,他们都是黄昏时候出来的狼,企图抢劫人民辛苦耕种的丰富收成。这几天,城里的敌人,不断用汽车从安国运来空麻袋,在城附近抓牲口碾轧大场。子午镇的村长老蒋,也正在找旧日的花户地亩册子,准备取消合理负担,改成按亩摊派。敌人是为麦子来的。抗日县政府指示各区:要组织民兵群众,武装保卫麦收。指示规定邻近村庄联合收割。芒种和春儿都加入了民兵组织,每天到河口放哨。高四海担任了子午镇和五龙堂的护麦大队长,他的小屋又成了指挥部。白天收割河南岸的麦子。高四海到各家动员了,秋分又分别动员了那些妇女们。农民们鸡叫的时候就起来,拿着镰刀在堤坡上集合。他们穿着破衣烂裳,戴一顶破草帽,这些草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紧张的麦收,抵御过多少次风雨的袭击。高四海从小屋里出来,肩上背一支大枪,腰里别一把镰刀。用过多年的窄窄白镰刀,磨得飞快,它弯弯的,闪着光,交映着那天边下垂的新月。高四海站在队前,只说了几句话,就领着人们下地去了。这队伍已经按班按排分好,一到指定的地块就动起手来。割得干净,捆得结实,每个人都用出了全身的力量。这不是平日内部竞赛,这是和对面的两个敌人争夺。胶泥地是割,河滩附近的白土地,就用手拔。抡着拔起的麦子,在光脚板上拍打着,农民们在滚滚尘土里前进。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大车队在村东村西两条大道上,摇着鞭子飞跑。秋分领导着妇女队,担着罐茅篮,从街口走出,送了中午的饭菜来,也有人担来大桶的新井水。小孩子们也组织起来了,跟在后面,拾起农民们折断和遗失的麦穗儿。晚上,民兵和收割队到河北去。三天三夜,他们把麦子全收割回来,地净场光,装到各家的囤里去了。田野像新剃了头似的,留下遍地麦茬,春苗显露了出来,摇摆着它们那嫩绿的叶子。我们的军队,正在平原的边界袭击敌人。这是新成立起来的队伍,最初几天,想办法避开了敌人的主力。不分昼夜急行军,跳出了敌人布置的包围圈。对于刚刚参加部队的农民来说,行军就是一种作战准备,在行军中,组织严密了,纪律的感觉加强了,每个战士都要学习判断情况,决定动作,掌握敌人运动的规律,并且看穿它的弱点。晒麦子的天气,白天焦热,一到夜晚,天空是清朗的,星星是繁密的。五龙堂村边平整光亮的打麦场,是农民们夏季夜晚的休息场所,一吃过夜饭,人们就提着小木凳,或是用新麦秸编制的小蒲墩来了。在场院中间,是一个夜晚也在闪着银光的、发散着香味的高大的麦秸垛。农民们坐在风凉的地方,舒缓白天的疲劳,庆贺护麦的胜利。妇女们刷洗了锅碗,挂上大门,也跟在后面来了。她们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扯着宽大的麦秸垫子,铺开了坐在男人的后边。孩子躺在怀里,她们拍打着,哼哈着,什么时候孩子睡实了,就把他放到草垫上去。这是阖村欢乐的时候、邻居畅谈的时候,然而她们只是静静听着。夏季的晚风吹拂着的妇女们,脚踏着收获过的土地,头顶着明媚的星斗,从这里听到了多少古往今来的战争,知道了多少攻防斗智的故事?为那些悲欢离合的情景、多灾多难的人物,她们流过多少眼泪,发出过多少轻声的欢笑啊!虽然都说“听书长智,看戏乱心”,乡村的文化生活,很早就有了明显的阶级界限。地主田大瞎子,在酒足饭饱以后,在他家的场院上,讲说“三国”。他说这真是一部才子书,他的全部学问,就是从这一部“圣叹外书”得来的。可是去听他讲演的,只是村中那些新旧富户、在外面发财的商人、年老退休了的教员。农民们进不去,也不愿意进去,他们都是跑到五龙堂来,听些庄稼玩意儿。这几天,五龙堂的打麦场上,变吉哥正在说唱新编的抗日小段。他说的是梨花调,一定得请高四海来给他伴奏弹弦。高四海很忙,顾不上弄这个。可是那些书迷们,一到天黑,就给他们摆好桌子,放好板凳,还从做饭的大锅里舀来一大壶开水。又有人把鼓板弦子取了来,任凭他怎样推托,也不能不来一段了。变吉哥说书的兴致是非常高的。这在他也有一套想法:既然自己拔麦手疼,背口袋背不动,能在文化宣传工作上下些功夫讨些彩,不也是十分应该的吗?所以,每当他唱完一段,说天气不早该休息了,明天还要去耩晚棒子的时候,有几个青年农民说:“变吉哥,不要紧,再来一段。明天一早,我们背上种式去给你耩地,连饭也不吃你的,还不好吗?”变吉哥,就又抓起壶来,润润嗓子,扬着两块用破碎的犁铧砸成的铁片,叮当地说唱起来了。实际上,你就叫他说个通宵,他也是高兴的。农民们听得入迷,真是鸦雀无声。直到西北角上变了天,云彩一涌一涌地上来,甚至已经在滴着雨点了,他们还不愿意散。一边往树底下躲,一边说:“说完,说完。下紧了再走!”其实呀,并没有惊人的场面、离奇的故事。变吉哥不过是把这次五龙堂人们的护麦斗争,稍加编排,添些枝节,大致上是按实情实事说唱一番罢了。(有删改)[注]①选自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标题为编者所加。(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平常年月的收麦工作会因狂风等原因短促紧张,今年更是因为阴雨天气频繁,使得麦收工作变得更加艰难。B.子午镇的村长老蒋准备取消合理负担,改成按亩摊派,这一行为是为了响应抗日的号召,组织民兵保卫麦收。C.高四海和秋分动员大家收麦,农民们早早起来在堤坡集合,妇女和孩子也来帮忙,表现了村民们的热情与团结。D.变吉哥说唱新编的抗日小段时,高四海虽然很忙,但因热爱文化宣传工作,所以每次都被村民们请来说唱一段。(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争秋夺麦”的古老传言开篇,点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氛围,同时也引出了后文的情节故事。B.小说多处使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农民们对敌人的蔑视和对战争赢得胜利的充足信心。C.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农民穿着破衣烂裳、戴着破草帽,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质朴。D.小说讲述了“收麦”的故事,在“收麦”的故事里加入“变吉哥说书”这一情节,饶有趣味,回味悠长。(3)文中有一段“田大瞎子在他家的场院上讲说‘三国’”的情节,作者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孙犁的小说情节生动,描写细腻,富有诗情画意,被称为“诗体小说”。请简要分析“诗体小说”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①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如此,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②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文帝即王位,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奏曰:“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太和元年,徙封浚仪。二年,复还雍丘。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三年,徙封东阿。五年,复上疏求存问亲戚。植复上疏陈审举之义。帝辄优文答报。其年冬,诏诸王朝。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有删改)材料二:操尝出征,丕、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操亦悦焉。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欷歔,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③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说,故遂定为太子。(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倩人:请人代笔。②司马门:皇宫外门。古代臣子经过司马门必须下车下马。③五官将:曹丕被立为太子前,任五官中郎将。(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吾昔为A顿邱B令C年二十三D思此E时所F行G无悔H于今。(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汉代颇为流行。B.内,内心,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的“内”意思不同。C.“事事复减半”与《<老子>四章》“复众人之所过”的“复”意思不同。D.“而诚心不及也”与《五石之瓠》“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的“而”用法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植自幼饱读诗书,奠定了良好的文学修养。铜爵台刚刚修成时,曹操让儿子们都登台赋文,曹植拿起笔很快就完成,文采可观,可见其才思敏捷。B.曹植特别受宠爱,曹操讨伐孙权时,让曹植留守在邺都,并加以勉励。杨修等人辅佐曹植,但曹操对杨修的能力表示怀疑,导致曹植没有被立为太子。C.曹植的封地多次改换,手下官员都是一些下等人才,士兵也都是老弱病残,连人数也被严格限制在一定数量,这都说明魏国君王对他的戒备之心很深。D.曹植和曹丕曾经在路边为带兵出征的曹操送行,曹植用华丽的言辞称颂父亲的功德;曹丕则表现出痛哭流涕的样子,曹操和曹操左右的人都唏嘘感叹。(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②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5)材料二认为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饰”,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这个观点?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①贺铸重过阊门②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③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④,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本词为词人悼念亡妻所作。②阊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词人妻子病逝此地。③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④露初晞:语出西汉诗歌《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过阊门”写词人重经故地,但因为妻子去世,词人觉得万事皆已改变。B.“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暗喻昔日夫妻恩爱,但如今已经是天人永隔。C.“露初晞”与《短歌行》“譬如朝露”句意相似,寄托着人生短促的伤感。D.“旧栖新垅”写词人流连于旧日居室与新开垦的土地,传达出对亡妻的思念。(2)本词下阕最后两句虚实结合,情感深沉,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同行动的句子是:“,。”(2)《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两鬓斑白、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三、语言文字运用(8分)6.(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菜花生长于乡野,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土气。在农人眼中,菜花只是一种用来榨油或卖钱的庄稼,而不是一种用来观赏的花卉;在诗人眼中,菜花不及梅、兰、菊的高雅,也不及桃、杏、李的娇艳,赢得的爱慕也寥寥无几。描写菜花的诗并不多见,即使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名句,也不是专门吟咏菜花的。但菜花不会因漠视和冷遇而感到沮丧,依然成片成片地肆意开放,让绚烂的金黄布满整个田野,用铺天盖地的热情,为无数的蜂蝶搭建起一座可以尽情表演的舞台,也让因寻蜂觅蝶而停步花前的儿童目眩神迷。唯有蜂蝶,才能欣赏菜花朴素自然的本色,因为它们抛开雅俗成见;也唯有未经尘世污染的童心,才会从菜花中感受到天真活泼的魅力。(1)文中加点的两个成语,有人从逻辑角度认为用词不当,有人从修辞角度认为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文中画线处是一组散句,请改写成一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2分)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类的成婚如此,植物的繁殖亦然。开花植物“传宗接代”必须经过授粉过程,但花粉不会自己移动,甲,才能完成从雄蕊到雌蕊的传播。根据授粉媒介的不同,花主要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风媒花,顾名思义,就是以风为媒介来传播花粉的花。这类花一般其貌不扬,也没有香味。为了更好地利用风力,它们的花粉小而轻。虽然,作为一种免费的工具,其运送成功率没有什么保证,因为花粉的降落是随机的。比较而言,虫媒花的授粉更像是一场“交易”:花为昆虫提供食物来源,乙。出于“招蜂引蝶”的目的,虫媒花通常颜色鲜艳,香味浓郁,而且花瓣较大,便于蜂蝶栖息。当然,并非所有的昆虫都喜欢香味,比如蝇类。依靠蝇类授粉的马兜铃臭不可闻,正是要投“蝇”所好。(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断“风媒花与虫媒花的花粉哪一个更具有黏性”,并说明推断理由。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何对复杂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理解与判断?有人说必须经历漫长的亲身实践,也有人说可以通过坚持阅读来达到对社会现实的深入理解与判断。针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名校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罗尔斯看来,功利主义在理论上之所以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因为功利主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它把总量作为判断的依据。即它只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愿望这一总量,却不考虑这一总量在个人之间如何分配。就如人们面前摆着一个大蛋糕,如果平均分配是能够满足所有人的,但是不存在这样一个平均分配的准则,那些老弱病残幼,是无法保障他们的需求的。简言之,功利主义的目的过于简单化,它只是一味地强调要保护所谓的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却可以为了这所谓的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或者侵害少数人的幸福。于是,罗尔斯提出,正义对于如何治理和维护社会秩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理论一再强调的是要抛弃和废止那些会带来不正义的东西。只要在我们生活的体制下存在不正义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就必须被体制抛弃,被人民抛弃,即使是那些维护统治阶级绝对权威和利益的政治制度或法律制度。因为,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真正建构起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这才是人民所希望和追求的。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在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中,罗尔斯十分重视对人的尊重,这不仅体现了西方社会中对人权的保护,也从心理上符合人们的预期和向往,因此,人们很容易、愿意接受它。罗尔斯一直在引导和论证的正义就是社会的正义,并且他承认这种社会正义是存在差别的,即他的社会正义有一定程度的相对性。尽管这样的正义带有一定的形式性,但是它的前提是确立了人的权利平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物质利益,因此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其强调的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体现。(摘编自王伟《浅析罗尔斯正义观及其现实意义》)材料二:从古希腊到现代,从古至今,正义观念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柏拉图与罗尔斯作为古今两大正义观的代表,他们的思想自然存在差别。柏拉图与罗尔斯二人因时代背景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正义思想,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古代正义观与现代正义观的区别。柏拉图的正义观要求人们自律自省,罗尔斯的正义观则倾向于正义制度的约束。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伦理因素占主导,影响社会政治,指导社会生活。柏拉图提出的等级秩序与哲学王等观点,本质上都是社会对个人道德的制约,而不是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出发约束个人。近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对个人约束的效用已明显弱化,单用伦理道德约束个人已变得十分困难,人们转向探求一条终极正义之路,追求真正正义的规章制度。罗尔斯的正义观与以往的正义观不同之处在于聚焦正义制度本身,并以此为前提,以责任与义务为个人的道德约束。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制主张大众参政,一定程度上对政治发展产生了毁灭性影响。由此,柏拉图认为社会正义的本质是“做好各自分内的事”,少数精通真正哲学的人应当担任统治者,而大多数人则居于被统治的境遇,这种观点与如今的正义思想完全背道而驰,自然是“反民主”的。罗尔斯的正义观念突出平等参与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提出政治参与无论形式还是实质皆为平等,且受法律保护,正义的社会不再由少数人把控。这一观点可谓极力拥护民主,也与其“自由”“平等”的正义观相呼应。柏拉图正义观主要矛盾为“全能正义”的实现,全能正义包括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城邦正义通过各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得以实现,个人正义则在个人心灵达到善时实现。罗尔斯正义观主要矛盾为正义社会的实现,他认为应解决分配正义问题,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公民生活在正义的社会将自然而然产生正义感。因此,国家正义的实现不能直接引出个人正义。(摘编自《古今正义观之变——柏拉图与罗尔斯正义观比较研究》)(1)下列对罗尔斯正义观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在理论上的不足,主要是它没有考虑总量在个体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B.罗尔斯认为人民所希望和追求的社会是充满正义的社会,不正义的法律和制度都需要被废除。C.罗尔斯强调的程序正义虽带有一定的形式性,但它保障了人们的物质利益,所以被广泛接受。D.罗尔斯正义观主要矛盾是正义社会的实现,一定条件下,公民会在正义的社会中产生正义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A.柏拉图和罗尔斯的正义观差异源于时代背景差异,两者分别代表了古代正义观和现代正义观。B.由于近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对个体的限制与约束效果正在弱化,柏拉图正义观已无法约束个人。C.柏拉图认为社会应由少部分精通哲学的人担任统治者,而罗尔斯强调人人都有获得职务的权利。D.柏拉图推崇的正义涵盖“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两个方面,后者的实现是前者实现的基础。(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中罗尔斯正义观的论据的一项是(D)A.百姓想的是如何利己,大夫想的是如何利家,君王想的是如何利国,百姓、家、国三者间必然陷入互相争斗的逐利之战。B.有仁义之心的君子,当他成为王者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将(或者说应该将)其不忍之心推衍或扩展到他施政的对象即民众身上。C.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互不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D.处于原初状态下的人们位于同一出发点,不受任何先天条件的限制和约束,理所应当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4)材料二从哪些方面比较了柏拉图和罗尔斯的正义观?请简要概括。(5)罗尔斯的正义观对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解答】(1)C.“它保障了人们的物质利益,所以被广泛接受”错误,材料一中,原文是“罗尔斯十分重视对人的尊重……因此,人们很容易、愿意接受它”,是因为罗尔斯十分重视对人的尊重,人们才容易、愿意接受它;“被广泛接受”也与原文不符。故选:C。(2)B.“正在弱化”“已无法约束个人”错误,材料二中,原文是“已明显弱化”“单用伦理道德约束个人已变得十分困难”。C.“而罗尔斯强调人人都有获得职务的权利”错误。材料二中,原文是“罗尔斯的正义观念突出平等参与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提出政治参与无论形式还是实质皆为平等,且受法律保护,正义的社会不再由少数人把控”,并未强调人人都有获得职务的权利。D.“后者的实现是前者实现的基础”错误,从原文“柏拉图正义观主要矛盾为‘全能正义’”的实现,全能正义包括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城邦正义通过各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得以实现,个人正义则在个人心灵达到善时实现”来看,作者只阐述了“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的概念以及实现的途径,没有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述,“后者的实现是前者实现的基础”的表述于文无据。故选:A。(3)材料一主要讨论了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评,以及他提出的正义原则。他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并提出正义原则应保障每个人的平等自由和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A.描述了一种利益冲突和斗争的情况,与罗尔斯强调的正义原则不符。B.强调的是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和仁义之心,属于一种德治思想。而罗尔斯的正义观更侧重于制度设计和程序正义,而不是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品德。C.描述的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强调不同社会阶层各司其职。而罗尔斯的正义观则更强调平等的基本自由和经济分配的公平性,与柏拉图的观点有所不同。D.强调在原初状态下,人们应不受任何先天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这与罗尔斯的正义观高度契合。故选:D。(4)①材料二提到,柏拉图与罗尔斯因时代背景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正义思想。柏拉图生活在古希腊时期,其正义观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伦理因素的影响。而罗尔斯生活在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对个人约束的效用已经明显弱化,人们转向探求正义的规章制度。②柏拉图的正义观要求人们自律自省,强调社会对个人道德的制约,主张通过等级秩序和哲学王来实现正义。罗尔斯的正义观则倾向于通过正义制度的约束来实现正义,强调程序正义和制度设计的重要性。③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制主张大众参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发展产生了毁灭性影响。他认为社会正义的本质是“做好各自分内的事”,少数精通真正哲学的人应当担任统治者,而大多数人处于被统治的地位。罗尔斯的正义观念突出平等参与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提出政治参与无论形式还是实质皆为平等,并且受法律保护。他认为正义的社会不再由少数人把控,而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④柏拉图的正义观主要矛盾在于实现“全能正义”,包括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城邦正义通过各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得以实现,个人正义则在个人心灵达到善时实现。罗尔斯的正义观主要矛盾在于实现正义社会,他认为应解决分配正义问题,若能解决这一问题,公民生活在正义的社会将自然而然产生正义感。因此,国家正义的实现不能直接引出个人正义。(5)①罗尔斯反对为了所谓大多数人的幸福而侵害少数人的幸福。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即使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也不能牺牲或侵害少数人的权益。这对于保障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与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社会中,这种观点可以促使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确保他们在社会分配中不被忽视。②罗尔斯强调,“只要在我们生活的体制下存在不正义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就必须被体制抛弃,被人民抛弃,即使是那些维护统治阶级绝对权威和利益的政治制度或法律制度。”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导致不正义的制度或法律,应该坚决抛弃。这种观点对于改进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③罗尔斯的正义观重视对人的尊重,这不仅体现在西方社会对人权的保护上,也从心理上符合人们的预期和向往。“在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中,罗尔斯十分重视对人的尊重,这不仅体现了西方社会中对人权的保护,也从心理上符合人们的预期和向往,因此,人们很容易、愿意接受它。”他的两条正义原则之一是每个人对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这种观点强调了基本人权的重要性,对于推动人权保护具有借鉴价值。④罗尔斯的正义观重视人的权利平等以及对人们物质利益的保障。他认为“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这种观点强调了程序正义的重要性,通过确保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和物质利益,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中,人们更愿意遵守规则,减少社会冲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答案:(1)C(2)A(3)D(4)①二人正义思想的来源(或“二人正义思想产生的背景”)。②二人正义观的本质。③二人对民主政治的观点。④二人政治观的主要矛盾。(5)①罗尔斯反对为了所谓大多数人的幸福而侵害少数人的幸福,对于保障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与幸福有积极意义。②面对不正义的制度或法律,罗尔斯表示要坚决抛弃,对于改进体制机制、规章制度有促进作用。③罗尔斯的正义观重视对人的尊重,对于人权保护有借鉴价值。④罗尔斯的正义观重视人的权利平等以及对人们物质利益的保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积极作用。(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收麦①孙犁古老传言:“争秋夺麦。”麦收的工作,就在平常年月也是短促紧张的。今年所害怕的,不是一场狂风,麦子就会躺在地里;几天阴雨,麦粒就会发霉;也不是担心,地里拾掇不清,耽误了晚田的下种。是因为城里有日本侵略者,子午镇有张荫梧,他们都是黄昏时候出来的狼,企图抢劫人民辛苦耕种的丰富收成。这几天,城里的敌人,不断用汽车从安国运来空麻袋,在城附近抓牲口碾轧大场。子午镇的村长老蒋,也正在找旧日的花户地亩册子,准备取消合理负担,改成按亩摊派。敌人是为麦子来的。抗日县政府指示各区:要组织民兵群众,武装保卫麦收。指示规定邻近村庄联合收割。芒种和春儿都加入了民兵组织,每天到河口放哨。高四海担任了子午镇和五龙堂的护麦大队长,他的小屋又成了指挥部。白天收割河南岸的麦子。高四海到各家动员了,秋分又分别动员了那些妇女们。农民们鸡叫的时候就起来,拿着镰刀在堤坡上集合。他们穿着破衣烂裳,戴一顶破草帽,这些草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紧张的麦收,抵御过多少次风雨的袭击。高四海从小屋里出来,肩上背一支大枪,腰里别一把镰刀。用过多年的窄窄白镰刀,磨得飞快,它弯弯的,闪着光,交映着那天边下垂的新月。高四海站在队前,只说了几句话,就领着人们下地去了。这队伍已经按班按排分好,一到指定的地块就动起手来。割得干净,捆得结实,每个人都用出了全身的力量。这不是平日内部竞赛,这是和对面的两个敌人争夺。胶泥地是割,河滩附近的白土地,就用手拔。抡着拔起的麦子,在光脚板上拍打着,农民们在滚滚尘土里前进。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大车队在村东村西两条大道上,摇着鞭子飞跑。秋分领导着妇女队,担着罐茅篮,从街口走出,送了中午的饭菜来,也有人担来大桶的新井水。小孩子们也组织起来了,跟在后面,拾起农民们折断和遗失的麦穗儿。晚上,民兵和收割队到河北去。三天三夜,他们把麦子全收割回来,地净场光,装到各家的囤里去了。田野像新剃了头似的,留下遍地麦茬,春苗显露了出来,摇摆着它们那嫩绿的叶子。我们的军队,正在平原的边界袭击敌人。这是新成立起来的队伍,最初几天,想办法避开了敌人的主力。不分昼夜急行军,跳出了敌人布置的包围圈。对于刚刚参加部队的农民来说,行军就是一种作战准备,在行军中,组织严密了,纪律的感觉加强了,每个战士都要学习判断情况,决定动作,掌握敌人运动的规律,并且看穿它的弱点。晒麦子的天气,白天焦热,一到夜晚,天空是清朗的,星星是繁密的。五龙堂村边平整光亮的打麦场,是农民们夏季夜晚的休息场所,一吃过夜饭,人们就提着小木凳,或是用新麦秸编制的小蒲墩来了。在场院中间,是一个夜晚也在闪着银光的、发散着香味的高大的麦秸垛。农民们坐在风凉的地方,舒缓白天的疲劳,庆贺护麦的胜利。妇女们刷洗了锅碗,挂上大门,也跟在后面来了。她们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扯着宽大的麦秸垫子,铺开了坐在男人的后边。孩子躺在怀里,她们拍打着,哼哈着,什么时候孩子睡实了,就把他放到草垫上去。这是阖村欢乐的时候、邻居畅谈的时候,然而她们只是静静听着。夏季的晚风吹拂着的妇女们,脚踏着收获过的土地,头顶着明媚的星斗,从这里听到了多少古往今来的战争,知道了多少攻防斗智的故事?为那些悲欢离合的情景、多灾多难的人物,她们流过多少眼泪,发出过多少轻声的欢笑啊!虽然都说“听书长智,看戏乱心”,乡村的文化生活,很早就有了明显的阶级界限。地主田大瞎子,在酒足饭饱以后,在他家的场院上,讲说“三国”。他说这真是一部才子书,他的全部学问,就是从这一部“圣叹外书”得来的。可是去听他讲演的,只是村中那些新旧富户、在外面发财的商人、年老退休了的教员。农民们进不去,也不愿意进去,他们都是跑到五龙堂来,听些庄稼玩意儿。这几天,五龙堂的打麦场上,变吉哥正在说唱新编的抗日小段。他说的是梨花调,一定得请高四海来给他伴奏弹弦。高四海很忙,顾不上弄这个。可是那些书迷们,一到天黑,就给他们摆好桌子,放好板凳,还从做饭的大锅里舀来一大壶开水。又有人把鼓板弦子取了来,任凭他怎样推托,也不能不来一段了。变吉哥说书的兴致是非常高的。这在他也有一套想法:既然自己拔麦手疼,背口袋背不动,能在文化宣传工作上下些功夫讨些彩,不也是十分应该的吗?所以,每当他唱完一段,说天气不早该休息了,明天还要去耩晚棒子的时候,有几个青年农民说:“变吉哥,不要紧,再来一段。明天一早,我们背上种式去给你耩地,连饭也不吃你的,还不好吗?”变吉哥,就又抓起壶来,润润嗓子,扬着两块用破碎的犁铧砸成的铁片,叮当地说唱起来了。实际上,你就叫他说个通宵,他也是高兴的。农民们听得入迷,真是鸦雀无声。直到西北角上变了天,云彩一涌一涌地上来,甚至已经在滴着雨点了,他们还不愿意散。一边往树底下躲,一边说:“说完,说完。下紧了再走!”其实呀,并没有惊人的场面、离奇的故事。变吉哥不过是把这次五龙堂人们的护麦斗争,稍加编排,添些枝节,大致上是按实情实事说唱一番罢了。(有删改)[注]①选自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标题为编者所加。(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平常年月的收麦工作会因狂风等原因短促紧张,今年更是因为阴雨天气频繁,使得麦收工作变得更加艰难。B.子午镇的村长老蒋准备取消合理负担,改成按亩摊派,这一行为是为了响应抗日的号召,组织民兵保卫麦收。C.高四海和秋分动员大家收麦,农民们早早起来在堤坡集合,妇女和孩子也来帮忙,表现了村民们的热情与团结。D.变吉哥说唱新编的抗日小段时,高四海虽然很忙,但因热爱文化宣传工作,所以每次都被村民们请来说唱一段。(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以“争秋夺麦”的古老传言开篇,点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氛围,同时也引出了后文的情节故事。B.小说多处使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农民们对敌人的蔑视和对战争赢得胜利的充足信心。C.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农民穿着破衣烂裳、戴着破草帽,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质朴。D.小说讲述了“收麦”的故事,在“收麦”的故事里加入“变吉哥说书”这一情节,饶有趣味,回味悠长。(3)文中有一段“田大瞎子在他家的场院上讲说‘三国’”的情节,作者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孙犁的小说情节生动,描写细腻,富有诗情画意,被称为“诗体小说”。请简要分析“诗体小说”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解答】(1)A.“今年更是因为阴雨天气频繁,使得麦收工作变得更加艰难”错误,今年是因为城里的日本侵略者还有子午镇的张荫梧,才使得麦收工作更加艰难,而不是因为“阴雨天气频繁”。B.“这一行为是为了响应抗日的号召,组织民兵保卫麦收”错误,小说第二段描述的都是反面人物的行为,“敌人是为麦子来的”也表明了这一点,老蒋的行为并非是为了响应抗日的号召,而是损人利己。D.“因热爱文化宣传工作,所以每次都被村民们请来说唱一段”错误,应是村民盛情难却,高四海推脱不了。故选:C。(2)B.“小说多处使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敌人的蔑视和对战争赢得胜利的充足信心”错误。文中并未大量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非主要为了表达农民们对敌人的蔑视和对战争赢得胜利的充足信心,而是为了描绘农民们的生活状态和护麦场景。故选:B。(3)①田大瞎子讲说“三国”时,听众主要是村中的新旧富户、在外面发财的商人、年老退休的教员等。这与五龙堂农民们听变吉哥说唱新编抗日小段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作者揭示了乡村中明显的文化生活阶级界限。地主和富户享受的是高雅的文化活动,而普通农民则更倾向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内容。②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农民不仅在物质上保卫自己的收成,还在精神文化上有自己的追求。变吉哥的新编抗日小段反映了农民对抗日斗争的热情和支持,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精神面貌。通过这种文化生活的对比,作者强调了农民群众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在物质生产上,也在精神文化上为抗战做出了贡献。(4)①根据原文“用过多年的窄窄白镰刀,磨得飞快,它弯弯的,闪着光,交映着那天边下垂的新月”“天空是清朗的,星星是繁密的”“是一个夜晚也在闪着银光的、发散着香味的高大的麦秸垛”等可知,文中多处使用了富有诗意的自然意象,如“新月”“星星”“麦秸垛”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画面感,还赋予了文字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另外,对夜晚打麦场的描绘也充满了诗意:“五龙堂村边平整光亮的打麦场,是农民们夏季夜晚的休息场所,一吃过夜饭,人们就提着小木凳,或是用新麦秸编制的小蒲墩来了。在场院中间,是一个夜晚也在闪着银光的、发散着香味的高大的麦秸垛。”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场景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意。②根据原文“割得干净,捆得结实”“天空是清朗的,星星是繁密的”等可知,作者在文中使用了许多类似对仗的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些句子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增强了文本的音乐性。另外,文中还有许多富有节奏感的描述,如“抡着拔起的麦子,在光脚板上拍打着,农民们在滚滚尘土里前进。”这样的句子通过重复和对比,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③根据原文夜晚打麦场的描写“农民们坐在风凉的地方,舒缓白天的疲劳,庆贺护麦的胜利。妇女们刷洗了锅碗,挂上大门,也跟在后面来了。她们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扯着宽大的麦秸垫子,铺开了坐在男人的后边”等可知,小说通过对场景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美好的氛围。这种场景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诗意,仿佛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答案:(1)C(2)B(3)①通过田大瞎子讲说“三国”与变吉哥说唱新编抗日小段的对比,凸显了农民群众与地主富户在文化生活中的差异。②进一步深化了文本的主题,即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农民们不仅在物质上保卫自己的收成,还在精神文化上有自己的追求。(4)①文中多处出现“新月”“星星”“麦秸垛”等意象,使小说具有诗意。②多处类似对仗的语句,语言具有诗一样的节奏和韵律感,如“割得干净,捆得结实”“天空是清朗的,星星是繁密的”。③小说对意境的营造,如对夜晚打麦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美好的氛围,使得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①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如此,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②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文帝即王位,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奏曰:“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太和元年,徙封浚仪。二年,复还雍丘。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三年,徙封东阿。五年,复上疏求存问亲戚。植复上疏陈审举之义。帝辄优文答报。其年冬,诏诸王朝。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有删改)材料二:操尝出征,丕、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操亦悦焉。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欷歔,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③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说,故遂定为太子。(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倩人:请人代笔。②司马门:皇宫外门。古代臣子经过司马门必须下车下马。③五官将:曹丕被立为太子前,任五官中郎将。(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吾昔为A顿邱B令C年二十三D思此E时所F行G无悔H于今。(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汉代颇为流行。B.内,内心,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的“内”意思不同。C.“事事复减半”与《<老子>四章》“复众人之所过”的“复”意思不同。D.“而诚心不及也”与《五石之瓠》“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的“而”用法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曹植自幼饱读诗书,奠定了良好的文学修养。铜爵台刚刚修成时,曹操让儿子们都登台赋文,曹植拿起笔很快就完成,文采可观,可见其才思敏捷。B.曹植特别受宠爱,曹操讨伐孙权时,让曹植留守在邺都,并加以勉励。杨修等人辅佐曹植,但曹操对杨修的能力表示怀疑,导致曹植没有被立为太子。C.曹植的封地多次改换,手下官员都是一些下等人才,士兵也都是老弱病残,连人数也被严格限制在一定数量,这都说明魏国君王对他的戒备之心很深。D.曹植和曹丕曾经在路边为带兵出征的曹操送行,曹植用华丽的言辞称颂父亲的功德;曹丕则表现出痛哭流涕的样子,曹操和曹操左右的人都唏嘘感叹。(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②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5)材料二认为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饰”,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这个观点?请简要概括。【解答】(1)句意:我先前当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想想当时的所作所为,至今我也不后悔。“吾昔为顿邱令”主谓宾结构,“吾”为主语,“为”为谓语,偏正短语“顿邱令”为宾语,句子结构完整,故在C处断开。“年二十三”主谓结构,“吾”为主语(省略),“年二十三”为谓语,句意完整,故在D处断开。“思此时所行”主谓宾结构,“吾”为主语(省略),“思”为谓语,“此时所行”为宾语,“此时”为复指短语,不能断开,“所行”为所字结构,名词短语,不能断开,故应在G处断开;“无悔于今”是状语后置句,独立断开。故选:CDG。(2)A.正确。B.正确。名词,内心;/同“纳”,动词,结交。句意:曹植更加感到内心不安。/并不是为了结交孺子的父母。C.正确。副词,又、再;/动词,弥补、补救。句意:每件事都再减少一半。/弥补众人的过错。D.错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但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才。句意:但是不及曹丕心诚。/我认为它没有用处才砸破了它。故选:D。(3)B.“但曹操对杨修的能力表示怀疑”错误,材料一中,原文是“植既以才见异,而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曹操并未对杨修能力表示怀疑,这也不是曹植未被立为太子的原因。故选:B。(4)①“顾”,只是;“面”,当面;“奈何”,怎么,如何;“倩”,请。译文:(我)话说出口就成议论,下笔就能写成文章,只是应该当面测试,怎么会请人代笔?②“怅然自失”,惆怅失落;“耳语”,在耳边说;“当”,在……时;“流涕”,流泪。译文:曹丕(感到)惆怅失落,济阴人吴质在他耳边说:“君王将要离开时,你流泪就可以了。”(5)①材料一提到“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表明曹植违反了当时的禁令,随意驾车通过皇宫外门,显示出他的任性行为。②材料一提到“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曹植在关键时刻因醉酒无法接受重要任务,表现出他的随性和不负责任。③材料一提到“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奏曰:‘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植在酒后失态,甚至胁迫使者,进一步显示了他的任性行为。答案:(1)CDG(2)D(3)B(4)①(我)话说出口就成议论,下笔就能写成文章,只是应该当面测试,怎么会请人代笔?②曹丕(感到)惆怅失落,济阴人吴质在他耳边说:“君王将要离开时,你流泪就可以了。”(5)①让自己坐的车在驰道上行驶,打开司马门出宫。②被任命为主将去救援曹仁,因醉酒而不能接受命令。③酒后失礼,胁迫使者。参考译文:材料一:陈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以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曹操曾看过他的文章,问他:“你是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我)话说出口就成议论,下笔就能写成文章,只是应该当面测试,怎么会请人代笔?”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即铜爵台)落成,曹操把儿子们都带上台去,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写成,而且写得值得欣赏,曹操对曹植的才能非常惊讶。(曹植)每次拜见曹操,曹操故意用不好回答的问题诘难他,他都能应声对答,因此,特别得到曹操宠爱。曹操带兵去攻打孙权,安排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说:“我先前当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想想当时的所作所为,至今我也不后悔。现今你也二十三岁了,可以不努力吗!”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杨修等人作为辅佐。曹操犹豫不决,几次想把他立为太子。有一次,曹植曾乘车在驰道上行驶,径直从司马门出宫。曹操知道后非常生气,管理守卫宫门的官员被处死。从此就加强了对诸侯的法规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曹操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乱,认为杨修很有才华,足智多谋,同时杨修是袁绍、袁术的外甥,于是就捏造罪名杀了杨修。曹植内心更加感到不安。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带兵去解救曹仁,出兵前曹操呼唤曹植前来告诫他应注意的事宜。曹植却喝得醉醺醺的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反悔,罢免了曹植。魏文帝登上王位,曹植与诸侯都到封国去。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上奏说:“曹植醉酒行为失常,态度傲慢,胁迫使者。”主管官员请求处罚曹植的罪行,文帝因为太后,贬曹植为安乡侯。同年又被改封鄄城侯。太初三年,又封曹植为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太和元年,曹植被改封到浚仪。太和二年,又回到雍丘。曹植常常自己感到愤怒和怨恨,身负才能而不得施展,上奏请求试用。太和三年,又被改封到东阿。太和五年,上书请求问候宗室亲戚。曹植又上奏陈述推举人才的建议。皇帝总是好言答复。同年冬天,下诏诸王朝见。同年二月,以陈四县作为封地封曹植为陈王,食邑三千五百户。曹植每次请求单独接见,谈论时事,希望得到任用,最终都没有如愿。回到封地后,感到失落绝望。当时的法律,对待藩国已经很严厉,下属都是一些商人、没有才能的人,分配的士兵也都是老弱病残,人数不超过二百。又因为曹植之前的过错,每件事上又减一半,十一年中多次改换封地,曹植常常感到不快乐,于是发病而死,享年四十一岁。材料二:曹操曾经要率兵远征,曹丕和曹植一起到路边相送,曹植称赞叙述父亲的功德,发言很有文采,旁边的人都很瞩目,曹操也很高兴。曹丕(感到)惆怅失落,济阴人吴质在他耳边说:“君王将要离开时,你流泪就可以了。”等到曹操要告别时,曹丕哭泣拜倒。曹操和身边的人都感到叹息,于是都认为曹植言辞华美但不及曹丕心诚。曹植行事我行我素,言行又不谨慎检点。而时任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他,曹丕懂得掩盖自己的真情实意,善于装模作样曲意逢迎(赢得人们的良好印象)。宫女和曹操身边的人都一齐替曹丕讲好话,因此曹丕就被立为太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①贺铸重过阊门②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③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④,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本词为词人悼念亡妻所作。②阊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词人妻子病逝此地。③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④露初晞:语出西汉诗歌《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重过阊门”写词人重经故地,但因为妻子去世,词人觉得万事皆已改变。B.“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暗喻昔日夫妻恩爱,但如今已经是天人永隔。C.“露初晞”与《短歌行》“譬如朝露”句意相似,寄托着人生短促的伤感。D.“旧栖新垅”写词人流连于旧日居室与新开垦的土地,传达出对亡妻的思念。(2)本词下阕最后两句虚实结合,情感深沉,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解答】(1)D.“流连于……新开垦的土地”错误。“新垅”意为“新坟”,指词人妻子埋葬的地方,而不是指“新开垦的土地”。故选D。(2)①词中,“空床卧听南窗雨”描绘了词人独处时的真实场景——夜晚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这是一种孤独、寂静的状态,是实写。“谁复挑灯夜补衣”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想象着曾经妻子在灯下为自己缝补衣物的情景,是虚写。这种由当前孤寂引出对往昔温馨生活的回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②通过将现在的孤独与过去的幸福生活进行对比,更加突显出了词人内心的悲痛与失落感。这里的“挑灯夜补衣”不仅代表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具体的动作,更象征着夫妻间平凡却珍贵的情感交流和相互扶持的美好时光。如今只剩下词人独自面对漫长的黑夜,以及那无法填补的心灵空洞,过往温馨反衬现实凄凉。③这两句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描绘,写作者如今独自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想到除了你,还会有谁会深夜在灯下为我缝补衣裳?既写出了妻子的贤惠,又写出词人对她的无尽想念,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失去爱侣后的孤独寂寞之感,以及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其中蕴含着浓厚的哀伤情绪,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助,让人感受到词人心底那份难以言说的悲哀。答案:(1)D(2)①实写眼前空床无眠,卧听雨声,虚写往昔妻子犹在,挑灯补衣;②现实与回忆构成对比,过往温馨反衬现实凄凉;③抒发了词人的孤独痛苦之情及对亡妻的无限思念。译文: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物是人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什么不能与我同归呢?自己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原野里绿草嫩叶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从今以后还有谁替我在深夜挑灯缝补衣衫呢?赏析: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写下这首悼亡词。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成为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上片开头两句用赋,直抒胸臆,写作者这次重回苏州经过阊门,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遂脱口而出道:“同来何事不同归?”接以“同来何事不同归”一问,问得十分无理,实则文学往往是讲“情”而不讲“理”的,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借用典故,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比喻自己知天命之年却成为鳏夫,孑身独存的苦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头白”二字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白毛,而词人此时已年届五十,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这两句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的孤独的凄凉。过片“原上草,露初晞“承上启下,亦比亦兴,既是对亡妻坟前景物的描写,又借露水哀叹妻子生命的短暂。同时这里也是用典,汉乐府丧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紧接上片,与“梧桐半死”共同构成“博喻”;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有它寻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现就不显得突兀。下片最后三句复用赋体。“旧栖新垅两依依。“因言“新垅”,顺势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诗意,牵出“旧栖”。居所依依,却天人永隔。下文即很自然地转入到自己“旧栖”中的长夜不眠之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夜间辗转难眠中,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这既是抒情最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两句。这两句,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慧,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在于将生者与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其情之深已侵入文章构思当中,如:“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此处上半句写自己所见,下半句抒发对亡妻的思念。“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这是写作者自身。“原上草,露初晞“这是写妻子。“旧栖新垄两依依。“这是两个人在一起写。“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与开头一样,前一句写自己,后一句写妻子。以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的温馨生活为基础写成;“旧栖新垅”句有夫妻感情已经超越时间,超越生死之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同行动的句子是:“修我矛戟,与子偕作。”(2)《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尘满面,鬓如霜”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两鬓斑白、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解答】故答案为:(1)修我矛戟与子偕作(重点字:戟)(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重点字:汀)(3)尘满面鬓如霜(重点字:鬓)三、语言文字运用(8分)6.(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菜花生长于乡野,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土气。在农人眼中,菜花只是一种用来榨油或卖钱的庄稼,而不是一种用来观赏的花卉;在诗人眼中,菜花不及梅、兰、菊的高雅,也不及桃、杏、李的娇艳,赢得的爱慕也寥寥无几。描写菜花的诗并不多见,即使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名句,也不是专门吟咏菜花的。但菜花不会因漠视和冷遇而感到沮丧,依然成片成片地肆意开放,让绚烂的金黄布满整个田野,用铺天盖地的热情,为无数的蜂蝶搭建起一座可以尽情表演的舞台,也让因寻蜂觅蝶而停步花前的儿童目眩神迷。唯有蜂蝶,才能欣赏菜花朴素自然的本色,因为它们抛开雅俗成见;也唯有未经尘世污染的童心,才会从菜花中感受到天真活泼的魅力。(1)文中加点的两个成语,有人从逻辑角度认为用词不当,有人从修辞角度认为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文中画线处是一组散句,请改写成一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解答】(1)用词不当。①“寥寥无几”通常用来形容数量极少的情况。然而,在这里它被用来描述对菜花的爱慕之情较少,虽然情感本身不是可数的对象,但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喜爱程度较低。因此,从严格的逻辑角度来看,将一个主要用来形容数量的词语用于描述情感状态可能显得不太恰当。②“铺天盖地”常用来形容事物非常多或者覆盖范围非常广。在此处,“铺天盖地的热情”旨在强调菜花开放时所展现出来的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水利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内部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度产品代理合同:某制造商与某代理商签订的一年内产品代理合同2篇
- 2024危化品运输安全责任追究合同3篇
- 2024版区块链技术定向增发股份认购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度二零二四版职工食堂食品安全与营养膳食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度水泥彩瓦项目施工期临时材料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室内装修合同模板:古典欧式风格2篇
- 2024年度代账记账与财务顾问与培训服务合同2篇
- 2024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施工协议3篇
- 2024版二手房交易房产证办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井下修井作业技术课件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再认识课件
- 李商隐诗歌《锦瑟》课件
- 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课件
- 2022小学一年级数学活用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测试卷(一)含答案
- 博尔赫斯简介课件
- 2021年山东交投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施工单位资料检查内容
- 大气课设-酸洗废气净化系统
- 学校校庆等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 检测公司检验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