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测试)(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

目录

01模拟基础练

02重难创新练

03真题实战练

(测试时间:每道大题9分钟,共54分钟)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9分)

山寺

(宋)陆游⑴

篮舆3送客过江村,小寺无人半掩门。

古佛负墙尘漠漠,孤灯照殿雨昏昏。

喜投禅榻聊导梦,懒为啼猿更断魂。

要识人间盛衰理,岸沙君看去年痕。

注释:【1】这首诗写于陆游出任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时,诗人当时大约四十五岁。【2】篮舆:

类似轿子的一种交通工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用“古佛”“孤灯”“禅榻”“啼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空寂的氛围。

B.“孤灯照殿雨昏昏”一句诗映照出诗人身居边地,无法实现报国理想的落寞心情。

C.诗人叙写送友途中所遇之事,寓理趣于景、情之中,做到景、情、理的浑然一体。

D.这首诗与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豪放诗相比,具有一种言浅情浓的沉郁苍凉的格调。

2.诗句“喜投禅榻聊寻梦”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都写到“梦”,这些梦是否相同?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五更过无锡县,寄怀范参政、尤侍郎

杨万里

苏州欲见石湖①老,到得苏州发更早。

锡山欲见尤梁溪②,过却锡山元不知。

起来灵岩在何许,回首惠山亦无处。

人生万事不可期,怏然却向常州去。

[注]①石湖,即石湖居士范成大,曾任参知政事。②尤梁溪,即曾任礼部侍郎的尤袤的居住之地。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原想在路过苏州之时拜望石湖老人,到了苏州却因出发时间过早而未能相见。

B.两处“欲见”而未见,只能写一首诗借以向友人聊表心中的思念,故引出题中“寄怀”。

C.首颔两联“苏州”“锡山”各相重复,在音节上产生出复沓的节奏之美。

D.颈联承接前四句,五更后起来,苏州、无锡都不见踪迹,引发出一种伤心欲绝之情。

4.有人评论“宋人好以诗说理”,结合本诗尾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9分)

杂兴八首(之三)

【清】顾嗣协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诗均富有理趣,两位诗人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人才不同的看法。

B.两首诗诗意含蓄隽永,曲折委婉,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

C.顾诗将同为家畜的“马”与“牛”、同为运载工具的“车''与"舟''作了对比,证明观点。

D.白诗通过两个历史人物一周公和王莽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了“一法”的正确性。

6.古诗中常常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才观,请结合以上两首诗及曹操的《短歌行》,简要分析它们各自表

达了怎样的人才观。(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送溪州使君

罗隐

兵寇伤残国力衰,就中南土藉良医。

凤衔泥诏辞丹阙,雕倚霜风上画旗。

官职不须轻远地,生灵只是计临时。

潴桥酒盏黔巫月,从此江心两所思。

【注】溪州,唐朝行政区,治今湖南龙山县。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当下国力衰微,南方尤甚,需要有才干的官员去治理。

B.颈联诗人劝慰朋友无须看轻偏远地区,因为此次任职只是一时之计。

C.尾联连用意象,虚实结合,拓展时空,深化了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D.本诗语言平易质朴,真切自然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8.本诗颔联中“辞丹阙”与柳永《望海潮》中“归去凤池夸”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此手

法在两首诗词中各自寄寓的情感。(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李商隐①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②。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久

【注】①李商隐自负有才,但并未受到重用,写此诗时已辞官居于家中。②罗含:东晋人,博学能文,

不慕荣利,《晋书•罗含传》记载他“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③泛:指以菊

花浸酒。“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白玉堂”一语出自《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

玉为君堂”,此处暗指朝廷。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暗暗淡淡”“融融冶冶”两组叠词,展现了菊花淡雅而又温暖的色彩美。

B.颈联点明了菊花开在寒秋,“怯残阳”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菊花害怕世事的不断变化。

C.尾联中,诗人通过写“金鹦鹉”“白玉堂”,表达出与颔联大不相同的情感。

D.诗歌从菊花的色彩入手,进而赞美菊花的品质,最后以愿望作结,结构紧凑有序。

10.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9分)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胴②,敬③见骐驿出东壁。

一匹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久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该诗约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②骅3肌赤色的好马。③款(chua)见:忽

见。④霜蹄:马蹄。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两句开门见山地指出韦偃知道杜甫爱他的画,故一来告别,二来作画留迹。

B.三、四两句写出韦偃绘画造诣高深,“秃笔”一词透露出其精湛技艺源于勤练不辍。

C.五、六两句描绘马的形象,仰头长嘶的马充满进取的渴望,仿佛千里长途即刻就到。

D.本诗咏马,实际与时事有关,体现了杜甫“沉郁”的诗风。

12.明代文学家钟惺评论该诗尾联“下一,真,字,意便不在画,亦不在马”。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测试时间:每道大题9分钟,共54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9分)

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①、蝶宿西园,喜泥润、燕

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②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③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

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注释】①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经春雨淋湿,蝴蝶飞不起来。②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

贵族妇女所乘。③谢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起笔三句,不同凡响,摄住了春雨之魂,依次调动人的触觉、视觉、听觉,使纸面上的绵绵春

雨变得可感可触、可见可闻。

B.上阕“最妨他”三句,遥应前面的“愁”字。词人融情于景,借春雨冥迷暗淡之景写词人怀人不见之情,

情景融洽无间,堪称绝妙。

C.下阕前三句写天色渐晚,词人站在江边,极目远望,但见潮随雨涨,烟波浩渺,官方所设之渡口隐

没于烟雨之中,难以寻觅。

D.词人写谢娘含泪,是悬想对方因思念自己而伤心落泪,这种由“对面入笔”的写法与杜甫“今夜廓州月,

闺中只独看”的写法不同。

2.南宋后期,词坛上的咏物词有一种倾向,即通过对所咏之物进行细腻、准确的描绘,努力营造一种逼真、

生动的画面,并由此传达词人的情感。史达祖此词即是如此,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宋]杨万里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阳节后,与友人相聚万花川谷,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时也奠定了欢乐的感情

基调。

B.首句中作者利用两个“急”字以拟人手法将主观情绪和客观外物关联,赋予月以有趣的人格化情态。

C.诗人酒酣至醉,以致两眼朦胧分不清天上的月亮是一个还是两个,直到乘兴赋诗、月入诗肠才冷静

下来。

D.诗从饮酒写起,由酒而写月,由月而天,由酒而诗,由诗而情,由情见理,最后以酒与月结,首尾

呼应。

4.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记载:“(余)亲闻诚斋诵此诗,且曰:‘老夫此作,自谓仿佛李太白。

你认可杨万里这一自我评价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9分)

湘月①

姜夔

五湖②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

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梯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鹿谈玄④,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⑤。暗柳萧萧,飞星冉

冉,夜久知秋信。婚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七月十六日,词人受邀与其他文人同游湘江。词前原有小序云“坐客……

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②五湖:指太湖。③湘灵:湘水女神,传说善于鼓琴。④玉座

谈玄:晋人常挥玉廛高谈玄理。《世说新语•容止》载:晋大臣王衍“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鹿尾,与手

都无分别”。⑤名胜:名士。⑥晋人张翰在洛任职,一日“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苑羹、鲸鱼脍……遂

命驾便归”。事见《世说新语•识鉴》。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湖”三句意谓到太湖览胜,早有所约,但一直未能实现,可见此次出游难能可贵。

B.“倦网都收”句的“网”和陶渊明“误落尘网中”句的“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C.“谁解”三句,词人展开想象,由湘江上响起的琴声联想至广湘灵”的传说,耐人寻味。

D.下阕“暗柳”“飞星”两句,对仗工整,描写夜景,透露“秋信”,为结尾的抒情做铺垫。

6.明代杨慎《词品》评姜夔词“词极精妙”,请简要分析“中流容与,画槎不点清镜”的妙处。(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9分)

甘州•寄李筠房®

张炎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

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

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②。

[注释]①张炎,南宋著名词人,湖州人。李筠房曾任南宋沿江制置司属官,宋亡不仕,与自己兄弟隐

居在龟溪,号“龟山二隐”。张炎与之诗词相酬唱。本词是张炎寄词隐遁山中的老友,以梅花相勉,共保

贞洁。②南朝陆凯自江南寄一枝梅花给在长安的友人范晔,并题写一首《赠花》诗云:“折梅逢驿使,寄

与院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作开头两句,以“望”字领起,写远望之景,以“芙蓉隐”“暮云遮”的朦胧之景衬托诗人望故人而不得

的暗淡心境。

B.“正凭高送目”的“正”字,与开头“望”字应和,由思友而自伤,以西风断雁、残月平沙意象叠加表达悲

苦凄凉的感受。

C.“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句化用“集芙蓉以为裳”,称赞李筠房国破家亡后披“荷衣”、伴“烟霞”之举

的节操与品行。

D.“记前度、剪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句,摹写生动,表达了诗人与老友劫后相逢的欢喜场景。

8.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身世之感”的。(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9分)

【双调】大德歌•冬景0

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

鱼箍②。

【注】①此曲写于元朝大德年间。元朝推行重武轻文的政策,科举中断,读书人地位极低,不得不远

游谋生,过着漂泊的生活。②箍:小船。

9.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热爱之情,用缤纷的梨花喻漫天飞舞的白雪,突出了雪花的形状和神态。

B.作者以“看”引起下文,再以“疏”体现冬景特点,又用“噪”突出乌鸦之多。

C.作者写渔夫雪中照样下江捕鱼,表达了作者对渔夫悲凉生活的同情和体谅之情。

D.作者通过对冬景的描绘,曲折表现了元朝文人儒士无限的历世感叹和兴亡之感。

10.这首元曲写景层次感强,这种层次感是如何表现的?(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9分)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②直到江城③。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爸盐④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⑤。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释】①陈克(1081年一1137年),字子高,号赤城居士,南宋爱国词人,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

后一篇作品,次年八月英勇就义。②胡尘,指入侵的金兵。③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④者盐:切碎

的腌菜,此为最低的生活。⑤吴兴:在今浙江湖州。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两句正面点提形势,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对造成“胡尘直到江城”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这

是作者哀愁的原因,也是他欲别故人的原因,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B.“岁华销尽客心惊”的“惊”字有多层意思:时光飞逝,却不见南宋收复失地,敌人依然猖獗;自己年

华老去,却报国无门,无所作为;战乱频仍,流落他乡,何处是归宿。

C.“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词人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髯”之白、“涕”之多。表明不能报效疆场而感

情激越、悲愤难抑。

D.前半阕言老,乃是要说国事不宁,个人衰弱;后半阕言老,则连系着“命盐何处是”,是寻求自己的

归宿。全词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12.《乐府指迷》说诗词“最紧是末句,须是有一个好出场方妙”,结合这首词的主题,请从诗歌技巧的角度

欣赏结尾“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的妙处。(6分)

(测试时间:每道大题9分钟,共80分钟)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冬夜泛舟有怀山南戎幕®

陆游

钓船东去掠新塘,船连篷低露露香。

十里澄波明白石,五更残月伴清霜。

飘飘枫叶无时下,娟娟②菱歌尽意长。

谁信梁州当日事,铁衣寒枕绿沉枪。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1178年10月居绍兴山阴时所作。有怀:有感而发。戎幕:军府,幕府。②嫡

嫡:同“袅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围绕“泛舟”展开,交代此行的方向和泛舟地点,“掠”字表明行船轻快。

B.颔联写途中所见,澄波、白石、残月、清霜等意象相互映衬,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C.颈联写景视听结合,所见所闻触动诗人内心无限的感慨,为尾联“有怀”作铺垫。

D.本诗和柳永《望海潮》中的“菱歌”意象,都是为了体现采菱女子欢乐的心情。

2.诗歌末句以特殊物象作结,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9分)

松江

王安石

宛宛虹霓堕半空,银河直与此相通。

五更缥缈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

鸥鹭稍回青霭外,汀洲时起绿芜中。

骚人自欲留住句,忽忆君诗思已穷。

【注】①此诗当为治平三年(1066年)春作者在杭州与两浙漕运使王胜之的酬和之作。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了半空中的虹霓,突出其宛宛形态之美,它与银河直通,气象开阔。

B.颈联写鸥鹭盘旋,青雾迷蒙,绿草摇曳,汀洲时隐时现,眼前景色美不胜收。

C.尾联写作者被松江景色之美感染,从而引发诗情,却感叹自己才思不及友人。

D.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借助不同感官体验,绘声绘色,描画出一幅动态立体图。

4.颔联借用数字突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9分)

【甲】醉乡春®

(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②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③酿成微笑。半缺瘦瓢④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乙】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丰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1096年,秦观被贬郴州;1098年,又被贬至离家更远的横州。据地方志记载,一位老书生

邀请他来家中做客,第二天词人创作了这首词。②瘴雨:南方还有瘴气的雨。③社瓮:社日祭祀土地神用

的酒瓮。④瘦瓢:以瘦木做成的酒瓢。

5.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歪理的一项是()(3分)

A.上片起首两句“唤起",未言是谁唤,“窗晓”表明词人确已梦醒。

B.第三句“瘴雨”双关,暗寓处境,并以“海棠”体现词人心境。

C.诗词采用倒叙,写老先生用酿好的社酒邀请作者同饮,尽兴畅快。

D.全词以梦醒的愉悦起笔,以赏花共饮后的沉醉收笔,末句起到点睛的作用。

6.甲乙两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画线句作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闻子瞻重游南山

苏辙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①,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苏轼

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

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

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

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②应许过时陪。

[注]①鸣鹿,出自《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②逋:欠。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韵是古代诗歌中,依仿他人来诗的韵字次第作诗回赠,如苏轼按照苏撤来诗中的韵字

“苔”“来”“杯”“陪,,和诗,

B.苏辙诗的前三联实写终南山春回大地时的景象,并以此作陪衬,凸显苏轼重游时呼朋唤友弹琴饮酒、

吟诗作赋之乐。

C.苏轼诗歌标题交待了写作缘由,首联采用对比手法,抒发诗人重游时唯见“绿苔”“残花”,不见依依新

柳的迥异感慨。

D.这两首诗属于唱和诗,内容相互映衬,如前诗中苏辙料想大哥必有新诗寄给自己,而苏轼则予以否

定,二者相映成趣。

8.两诗颈联在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请结合两诗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9分)

春日即事

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即事感怀,春天来了,作者虽然还在病中,但仍然勉强漫步庭院,探寻春天的消息,并进而生

发情怀。

B.颔联依首联“庭下探花期”展开,写景时不仅仅是注目风景,而且把自己嵌入景中,人与景物融合成

一片。

C.颈联选取蝶、蜂、葵、麦等意象,把自己的感情移入物中,使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带有感情,衬托出

主观思想。

D.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尤其是颈联,还运用联内句自对,分别用“乱蝶”对“狂蜂”,“兔葵”对“燕麦”。

10.本诗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多情”,但意思和生发的原因不一样,请结合两首诗分析。(6

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精卫

夏完淳①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沉。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②成古今。

[注]①夏完淳:生卒年为公元1631年——1647年,明末著名诗人,民族英雄。十四岁参加抗清复明

活动,后因兵败被俘,不屈而死。②劳劳:惆怅忧伤的样子。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以北风烘托精卫鸟的空林之鸣,渲染了衰飒空阔的氛围。

B.末尾两句与辛弃疾词中“千古江山”三句都怀古写今,笔调雄壮。

C.诗人在广大的天地间勾勒精卫填海的情景,境界奇幻而壮伟。

D.本诗借物咏怀,以精卫鸟填海的故事,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慨。

12.有人评价这首诗“既是悲剧,又有崇高美“。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七)阅读诗歌,完成各题。(12分)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外,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㈤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向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本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秋,诗人时任太和县令。“痴儿”:出自《傅咸传》,“(杨)骏弟

济与咸善,与成书日: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青眼”:出自《晋书•阮籍传》,“籍又能

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作白眼,喜不怪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贵酒换琴造焉,

籍大悦,乃见青眼。”

13.杜甫的《登岳阳楼》应该写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之o《登岳阳楼》中“戎马”“涕

泗流”表达出诗人-(2分)

14.《登快阁》大量用典,下列选项对典故运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活用晋人杨济致书傅咸“生子痴,了官事”句,诗人以痴儿自比,了却官事,故得闲快阁一游,

表现了诗人的孤傲不羁。

B.颔联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谢眺的“澄江静如练”及柳宗元的“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巧妙自然,不露斧凿痕迹。

C.第五句用到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朱弦”指琴,“佳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诗是说知音远离,自己

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

D.第六句巧用阮籍善用青白眼的典故,意思是说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横”字

在此理解为“横亘”。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诗首联都以叙事开篇,黄诗“倚晚晴”为绘景做了铺陈染。

B.两诗颔联都写了登高所望之景,黄诗空明澄澈,杜诗气势磅礴。

C.两诗颈联或用典或叙事,都表达因怀才不遇引发的对现实不满。

D.两诗在创作上都将景、事、情融于一体,景中含情,事中寓志。

16.在学习黄庭坚《登快阁》时,有同学指出:这首诗的意旨落在“归”字上。但一时又讲不清楚,这时老师

让诗歌学养比较深厚的你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归意”是如何体现的。请将你的分析有条理的写下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