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六国论(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六国论(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2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六国论(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3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六国论(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4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典籍分类专训:必修下册 六国论(新教材课内必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

未命名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目:六

国互丧,率赂秦耶?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

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

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

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赛击赵者再李牧寿却之渔牧以谗

诛邯郸为郡情甚用我而不笠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

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

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

立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

用武而不终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

武/而不终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

武/而不终也。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

用武而不终也。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善于说理,分为政论和史论,前者主要用于发表作

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后者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

借鉴。

B.六国:指靖山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当时天下呈战国七雄的格

局,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因此经常合称六国。

C.苏洵:北宋文学家,有《嘉祐集》传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字

明允,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古代男子普遍在十八岁成年时行冠礼并且取字。

D.嬴:是一个古老的姓,出自上古八姓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姓,文中以“嬴”

借指秦国。同时“赢”也可以特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秦始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

秦”既紧扣题目,明确论题,又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到了事例论证,

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对韩,魏,楚三国贿赂秦国的弊端进行了具体论述。

C.针对燕赵两国的国君,作者有褒有贬,一方面赞扬他们能坚守正义,不贿赂秦国,

珍视自己的土地;一方面又对燕太子使用行刺之计,赵国听信谗言错杀良将进行了批评。

D.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面对北方

的威胁,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避免重蹈历史覆

辙。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害U,以趋于亡。

5.齐国,燕国,赵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

1.D

2.C

3.B

4.(1)既然这样,那么诸侯国的土地有限度,而暴秦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六国送给

秦越多,秦侵犯六国就越厉害。

(2)六国本来有这样的大好形势,却被秦国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

地以致走向灭亡。

5.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五战于秦”是完整的状语后置结构,作“赵”的谓语,所以应在“秦”后断句,

排除B、C两项;“后”作“秦击赵”的时间状语,中间不可断句,排除A。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古代男子普遍在十八岁成年时行冠礼并且取字”错误,古代男子是在二十岁时行冠

礼。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错误,在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并没有假设论证。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庵”,满足;“弥”“愈”,越;“急”,

急迫,厉害。

(2)补充主语,“六国”;“为……所”,被动句式;“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日/月,名词作状语,天天/月月。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矣”可知,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依据“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可知,燕国灭亡的原因是“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祸焉”;

依据“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

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

己”可知,赵国灭亡的原因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点睛】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

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

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

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

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

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

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

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

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

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

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

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

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

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

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

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

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

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

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

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

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

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

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

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

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

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

(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

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

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

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目:不赂者多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金。故日:

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

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很多,暴霜露,斩荆棘,多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

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

丹以荆卿为计,始逮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号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

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

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独完完;保全

B.思厥先很?祖父:祖辈与父辈

C.始—祸焉速:快速

D.李牧连理之却:使……退却

7.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期有尺寸之地

B.惜其用武则不终也骊山北构加西折

C.其势弱于秦多于南亩之农夫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8.下列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直接提出论点,接着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

B.第四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

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终至灭亡。

C.文章运用了对比、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论证很有层次性。

D.本文借古讽今,针底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

沛的气势。

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案】

6.C

7.C

8.B

9.(1)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2)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速:快速”错误,“速”在这里是“招致”的意思。

故选Co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连词,表承接,才。

B.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去U;第二个“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C.两个“于”都是介词,比。

D.第一个“为”,介词,被;第二个“为”,动词,成为。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终至灭亡”

错误,据原文“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泊牧以谗诛”

可知,杀了良将李牧的是赵国而非燕国。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以,用;事,侍奉;犹,好像;薪,柴草。

(2)苟,如果;以,凭借;天下之大,定语后置;从,跟随;故事,旧事,先例。

【点睛】

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

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

项,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

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

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

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

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

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

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

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

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

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

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

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

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

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

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

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

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

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

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

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

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

(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

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

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

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论

苏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

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

有限,暴秦冬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却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古人云:“多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勺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用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

丹以荆卿为计,始逮祸焉。赵尝五战千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回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六国论》)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却矣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遵祸焉速:加速

C.阿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以前

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和...交好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杳不知其所?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加后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加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青,取之于蓝而青下蓝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

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

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

表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

警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答案】

10.B

11.C

12.B

13.(1)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

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2)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

高低来)呢。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招致。“始速祸焉”翻译:才招致祸患。

B项译为“加速”错误。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不同:“暴秦之欲无厌”中“之”,结构助词,“的”;“杳不知其所之也”中“之”,

动词,“去,至。

B.不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中“以”,介词,“拿、用”;“举匏尊以相

属”“以",连词,可翻译成“用来”。

C.相同:“而”均为转折关系的连词“却”。

D.不同:“赵尝五战于秦”中“于”,“同、跟、与”;“青于蓝”中“于”,介词,

“比”。

故选Co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错误。应该是具体论证了“不赂者

以赂者丧”的道理。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魇”,满足;“弥繁”,越多;“愈

急”,越急迫。

(2)“则”,那么;“数”“理”,定数、命运;“当”,同“倘”,倘若;“量”,

衡量;“或”,也许。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册k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

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

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

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

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

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

可。

参考译文: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

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

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

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

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

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

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

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

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

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

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

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

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

以说是智谋穷羯,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

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

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

(出高低来)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

丹«荆卿为计,始年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两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多。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害L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楚人伐宋?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冬,弗可赦

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目:“未可。”既呼而后击之,

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巴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

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目:“君未知战。京力敌②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而鼓之丕亦可坐犹有慑遹旦仝之孤者皆我敌也曼及胡遹③获则里之何有于三毛?明耻教

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

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两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像④可也。”

——左丘明《子鱼论战》

[注]①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②勃(qmg)敌:强敌,

劲敌。③胡者(gou):年纪很大的人。④像(chan):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亲附

B.始速祸焉速:招致

C.楚人未既济济:过河

D.既陈而后击之陈:安放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楚人战于泓赵尝五战于秦

B.楚人伐宋以救郑来至丹以荆卿为计

C.就敌本人,隘而不列苟以天下之大

D.是故燕虽小国画后亡既济画未成列

16.下列对两篇文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六国论》用一个“赂”字,把六国对秦国的方针路线、秦国的野心揭示出来了。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句中的“为国者”,一语双关,明指六国统治者,暗

指北宋统治者,将“借古”和“论今”联系在一起。

B.《子鱼论战》一文中的宋襄公是个迂腐愚昧的君主。既然要讲仁慈,为何要与人为敌

呢?既然为敌了,却偏又讲起仁慈来了。实在是前后矛盾。结果搞得宋军大败,自己的

大腿受了伤,护卫官也全被杀死。

C.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类比论证,如苏洵的《六国论》中将北宋和六国放在一起类比。

昔日,六国虽“弱于秦”,但倘不“赂秦”,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和

西夏,如重蹈六国覆辙,自然连六国都不如了。

D.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假设论证,比如《子鱼论战》中子鱼认为敌人受了伤还没死,如

果不忍心再杀他们,就不如起初就不伤害他们。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就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财者皆我敌也虽及胡智

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答案】

14.D

15.D

16.C

17.(1)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

赵国用武力抗秦却没能坚持到底。

(2)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

18.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就者/皆我敌也/虽及胡君/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D.“既陈而后击之”意思是“(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所以“陈”在

这里是动词,“摆好阵势”的意思。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在/于:介词,与,和。

B.以:连词,表目的,来/以:介词,把。

C.之:助词,的/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而:连词,表转折,去[1/而:连词,表转折,去队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类比论证”错误,《子鱼论战》中没有类比,采用的是对比,子

鱼的英明远见与宋襄公的迂腐固执形成了鲜明对比。

故选C。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

(1)“洎”,等到;“以”,因为;“洎牧以谗诛”,被动句;“终”,坚持到底。

(2)“隘”,地势险阻;“列”,摆成阵势;“赞”,帮助;“天赞我也”,判断句。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子大概意思是: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

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

“鼓”在这里是“攻击”的意思,“之”是“阻”和“鼓”的宾语,所以在“之”后断

句;“不亦……乎”是固定句式,所以在“乎”后断句;“焉”与“且”相连,分别为

句末语气词和“况且”之意,所以在“焉”后断句;“……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

式,所以在“者”后与“也”后分别断句;“获则取之”是动宾结构,且“之”代“胡

者”,所以在“胡君”后断句,在“之”后断句。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

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

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

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

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

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

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

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

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

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

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

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

(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

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

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

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苏洵《六国论》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

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襄公不听。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

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

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

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

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

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

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

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

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

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

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

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

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

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左丘明《子鱼论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苏洵《六国论》(节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

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

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

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乙文)李桢《六国论》(节选)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

知佐韩、魏以挨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

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

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

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

所谓爸为物石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

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脐手服足、暴骸中野,

以终刈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

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

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日:“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日: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

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刈:杀戮。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至于:以至

C.而后秦患可纱纾:解除D.兵连祸结,,无虚岁曾:曾经

2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

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B.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

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C.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

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D.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

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21.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六国论》第一节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

赂秦。”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以加强语言力量。

B.李桢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除了其本身实力比较强以外,还有拥有有利的

地理和得天助两个重要的因素。

C.苏洵的《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李桢的《六国论》在开头引述宋

二苏的观点作为发端,认为二者都是厚六国二薄秦的偏颇之论。

D.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桢的《六国论》

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法。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

倍。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3.从文中看,苏洵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9.D

20.B

21.D

22.(1)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

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

(2)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

越急。

23.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李桢的观点:六国互相

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解析】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D.兵连祸结,曾无虚岁:战争连续不断,战祸竟然连年不绝。故“曾”翻译为:竟然,

简直。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所以”属于古今异义词,按照古人的语言习惯,翻译为“……的原因",不能单独成

句,排除AC;"而遂焉者”中,“而”为连词,表并列,应用在句首,在“而”前断

开,排除D。

原句翻译为: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

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D.“李桢的《六国论》主要运用了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无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手

法”错误。由“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

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可知,李桢的《六国论》有对比论证的运用。

故选D。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

(1)所得,所字结构,所得到的;其实百倍,省略句,补充为“其实(于战胜者)百倍”;

亡,丢失;其实,那实际上;其实亦百倍,省略句,补充为“其实(于战败者)亦百倍”。

(2)然则,这样那么;厌,通“庵”,满足;弥,更加;愈,更加。

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苏洵的观点:由“弊在赂秦”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知,割地

的国家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不割地的国家,因没有强大的后援灭亡,所以六国失败

的根本原因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李桢的观点:由“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

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可知,六国失败的原因是,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点睛】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

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册人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

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

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一一串意一一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

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甲文】

苏洵《六国论》(节选)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

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

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

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

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

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

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

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

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

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

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

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

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

话说对了。

【乙文】

李桢《六国论》(节选)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

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

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

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

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

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

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

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

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

而导致灭亡的。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

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

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

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

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想这样啊!因此秦国不

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

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

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

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

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过秦论(节选)

贾谊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

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

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

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

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

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

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然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

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