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
一、默写闯关
(-)挖空练习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条,寒
水自碧,暮色渐起,()角悲吟。予怀()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附:记忆导图
配标B1左名就仰推处,解妙田悔过春风十里
尽落茹乱的―尽废他林,蛾有凡
四七今晦城,献配济触寒,微空城
扬州慢r——'I杜聊般也社喊赏,辆今,翻欲纵鼓闻L青搂姆,㈱深情
口向供托产--------------------------------------------------
一不触伤照之&s二棚醐在,就荡,冷月无声念侨边红药,年物犍生?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霁养
萧戍
怆黍
蔻俊
(二)情境默写
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
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2.《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0
3.“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
(),()”。
【参考答案】
1.过春风十里,尽葬麦青青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阅读闯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茶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
戌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
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
B.“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
河破碎的哀思。
C.全词写扬州过去的盛况,都是实笔,为下文对比铺垫;写扬州的今日,只用虚笔勾勒。留下开
阔空间让读者去想象。
D.全词抒情写景,都不执着于具体细致的刻划描绘,写得空灵、疏淡,这样更能激起读者联想创
造,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2.这首词是怎样体现“黍离之悲”呢?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实笔”与“虚笔”
理解反了,写扬州过去的盛况,都是虚笔勾勒,写扬州的今日,是眼前实景,属于实笔。故选C。
2.(1)今昔对比,昔盛今衰,体现“黍离之悲”;(2)运用典故,寄托悲叹,进一步深化了“黍
离之悲”的主题;(3)借景抒懵、情景交融,渲染烘托“黍离之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黍离之悲”指的是昔盛今衰的悲
痛和故国之思。“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写扬州过去的盛况,繁华热闹;“尽养麦青青”
“废池乔木”写今日扬州的萧条、冷落,一片荒凉。今昔对比,反衬今日的荒凉,昔盛今衰,寄托对
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原。纵豆蔻词工,青楼
梦好,难赋深情”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当他面对眼前的凋
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渐
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描绘一种冷寂、清
寒的场景,借景抒f青,情景交融,化景物为情思,渲染萧条、冷落的氛围,烘托了昔盛今衰的悲痛和
故国之思。
(二)教考融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诗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并
且赋予了愈加丰富愈加深刻的审美内涵。感兴论并非一般的文学创作论,而是揭示了诗歌与其他文体
相区别的特殊创作规律,并且特指臻于化境的诗歌佳作从创作动因的产生到艺术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
具体而言,感兴就是“感于物而兴”,指创作主体在客观环境的偶然触发下,在心灵中诞育了艺术境
界(如诗中的意境)的心理状态与审美创造方式。感兴是以主体和客体的瞬间融化也即心物交融作为
前提,以偶然性、随机性为基本特征的。触遇在感兴过程中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分析“触”“遇”
作为审美感兴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的内涵及意义,可以使感兴论研究进一步得到深化,也使它的美
学理论价值得到更为清晰的呈现。
感兴的基本内涵可以用“感于物而兴”来展开表述。如果将感兴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范畴
来进行建构的话,诗学中的“感物”说是应该包含在“感兴”之中的。“感物”与“感兴”只是一体,
不可分为二端。“感物”是兴的起因和过程,“兴”是感物的效果和归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
《比兴》篇中为“兴”所作的界定是:“兴者,起也。”起什么呢?起情,即是唤起诗人的情感。而“起
情”的动因又是什么?即是“触物”。“触物以起情”正是感兴最为基本的而又是最全面的内涵所在。
中国诗学中大量出现的"触”''遇”等辞语,是感兴论作为诗歌创作理论的最核心的范畴的证明,同
时,也说明了感兴论在诗学发展中不断丰富深化的轨迹。
“触”与“遇”并非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意义颇为相近的词语。实际上,触和遇的用法还是有所
差异的。中国诗学中的“触”,并非心理学中的触觉之意,不是身体某部位和物体的直接碰撞。触更
多地强调以情触物,指向主体与外物的直接感官(耳目等)接触;遇则是睹物生情,强调主体与客体
双方的邂逅相遇的偶合性质。触遇有时分用,有时连接,但都是用来说明感兴的起因所在。“物”作
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更多的是指事物的外在形貌。所谓“触物”,指诗人的耳目等感官直接感知的
外物形态。进一步要指出的是,所谓“触物”之物,更是指由大自然的演化规律而形成的外物形态的
变化,尤其以四季轮回的物态变化为常见。即如陆机所说的“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
赋》),钟噪所说的“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诗
品序》),都是诗人所感知的四季轮回带来的景色变化而触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
(摘编自张晶《触遇:中国诗学感兴论的核心要素》)
材料二:
感兴鉴赏就是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鉴赏方式。从作者的兴发感动传
达出并赋予语言形式,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地唤起内心的情感与诗意,二者相互应和便能够体会诗
歌所表达的蕴意了。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在于作者情感意志的抒发,是作者对外物世界的感发,借助于诗歌的形式传
达出来。所以钟噪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世界外物的气的运转变化,
感动世界生命的运转变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切的生发变化引起诗人内心情志的变化,故而借
助于诗词的形式外化出来。由此来看,中国古典诗词的起因来源于世界万物的生发变化。故《礼记》
有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外物的变化包含了世间两种形式的变化:第一种是大自然的生发
变化,第二种便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诗人因自然界的事物变化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兴发感动,由
此而创作诗词。那么,我们在鉴赏经典诗词时就应该注意诗人的兴发感动以及事情的起因缘由,体会
诗人的兴发感动,体验诗人的情感与意志。在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读者需栗以一种活泼生动的心灵
去体会诗人的诗意与情志,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言“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便是这层
意思。读者的内心不能僵死,栗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意象,反复涵泳和体认诗词的妙处。而诗歌必
然会带给读者一种兴发感动,我们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也是为了保持这样一种心灵的活泼玲珑,能够
以读者的“兴”唤起对作者“兴”的鉴赏。
诗词仅表达意志是不够的,要能给读者带来兴发感动。鉴赏诗词的意象,读者要有一个活泼的审
美心胸,体会诗人的感发生命,读者要养浩然之气于胸中体会诗歌的兴发感动。王夫之在《姜斋诗话》
中说''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皆心中目中与相融泱,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
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日暮天无云,春风散微和',想见陶令当时胸次,岂夹杂
铅汞人能作此语?”由此读者审美感兴的重栗性可见一斑。读者具备这样的审美心胸才能够发现自然,
发现世间的离合悲欢。因此,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积极活泼的心境,善于体会
古人的诗意,以个人的“感兴”去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那些优秀的古典诗
词。
(摘编自王军《“感兴”: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兴论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论,其基本内涵为“感于物而兴”,是诗歌佳作从创作动因的产生
到艺术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
B.“触”与“遇”意义相近,但并非一个概念,它们在中国诗学中的大量出现证明了感兴论是诗
歌创作理论最核心的范畴。
C.中国古典诗词的起因来源于大自然的生发变化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为我们鉴赏经典诗词提
供了方向和门径。
D.诗歌创作是感物而兴情,进而立象尽意,所以感兴鉴赏要求读者从用心体会诗歌的意象去体会
诗人的情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在论述诗人和外物的交流,材料二重在论述读者和古典诗词及其作者的交流。
B.没有主体和客体的瞬间融化就没有“感兴”,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感兴”的基本特征。
C.“感物”和“感兴”虽是一体,关系紧密,但“感物”是兴的起因,二者不能同时发生、发展。
D.“物”是相对于创作主体的客体,多指事物的外在形貌,常见的有四季轮回的物态变化。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中“触”的一项是()
A.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B.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C.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D.阶前忽见飞黄叶,始信韶光不可留。
4.结合材料,对“触遇”这一概念内涵进行解释,并指出其与“感兴”关系。
5.请依据材料二所论及的“感兴鉴赏”方式,鉴赏课文《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
乔木,犹厌言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感于物而兴”是“感兴”的基本内涵,而非“感兴论”的基本内涵。
2.C
【解析】‘感物‘与'感兴’只是一体,不可分为二端。‘感物’是兴的起因和过程,'兴'是
感物的效果和归结”可知,“感物”和“感兴”不只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同时发展(可不同产生)
的过程。
3.D
【解析】材料一第三段知,触是以情触物,遇是睹物生情。见黄叶才起时光流逝的情绪,属于“遇”。
4.①内涵:触遇是解释感兴起因的概念。“触”是以情触物,先有“情”,后触“物”;“遇”
是睹物生情,先遇“物”,后生“情”o②关系:触遇是感兴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有助于
感兴论。
【解析】内涵在材料一的第三段,关系在材料一第一段。
5.①首先分析诗人感兴的由来,即“废池”“乔木”之景和金兵南下进犯长江北岸的历史。②以
积极活泼的心灵,反复吟咏诗人面对破败荒凉之景时生发出的对战争痛恨的心境。③读者需唤起内心
对国家战乱、衰败的兴发感动,借以真切体悟姜夔的内心情。
【解析】材料二所论及的“感兴鉴赏”方式,第一个方式是注意诗人的兴发感动以及事情的起因
缘由,由第二段段尾知。第二个方式是读者需要以一种活泼生动的心灵(读者的内心不能僵死)去体
会诗人的诗意与情志,由第三段段首和段尾,还第四段的第二句(读者要有一个活泼的审美心胸)知。
第三个方式是以个人的“感兴”去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强调读者审美感兴的重要),由第四段的第
二句和断尾句知。先找出文中三个方法,再结合诗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
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
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
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
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
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浜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
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
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
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
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
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
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
哀乐,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赘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
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
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
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
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
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
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慢调为
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
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
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
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
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
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泱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
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
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
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栗用艺术手段
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一
一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
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
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
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
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
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
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
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
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
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
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
B.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古典诗歌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
B.读者须与古代诗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才能把诗读深读透。
C.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
D.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一致的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者,志向之态也。”
B.《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文心雕龙》:“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D.《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4.两则材料都论证了诗词与人生的关系,但观点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二中况周颐的“读词之法”,简要分析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参考答案】
1.A
【解析】“作者认为,陆机提出……”错误。原文表述是“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
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可
见这既不是作者的观点,也不是陆机的观点,陆机的“诗缘情”并非否定“诗言志”。
2.A
【解析】A“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错误,
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而是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
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
3.B
【解析】B强调“诗缘事”。
4.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5.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姜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意境绝佳;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读者从姜词凄冷的月色描
写中能够体会到词人寂寞冷清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读者
也因自身性格与际遇,得出姜词中深寓寂寞的结论。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隋诗,完成1〜2题。
过故宅
元行恭①
颓城百战后,荒宅四邻通。
将军树已折,步兵途转穷②。
吹台有山鸟,歌庭聒野虫。
草深斜径没,水尽曲池空。
林中满明月,是处来春风。
唯馀一废井,尚夹两株桐。
【注】①元行恭,北齐人,后仕于北周和隋朝。本诗作于作者以待罪之身迁谪瓜州、途径邺城时。
②后汉冯异,每当诸将争论功劳时,态度谦让,独倚大树,军中号“大树将军”,后有“将军一去,
大树凋零”一说。阮籍曾为步兵校尉,《世说新语》言:“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
辄痛哭而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展示全城的颓败,次句映出故宅的荒圮,触目惊心,令人感慨。
B五六句中用以娱情的“吹台”“歌庭”如今有了山鸟与野虫,颓败不言而喻。
C.最后四句写明月春风下的废井与梧桐,愈见后园之空旷荒凉与诗人寂寞怅惘。
D.本诗写景由近及远,自外而内,无一不荒,从中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2.本诗与《扬州慢》同写劫后孤城,请分析两首诗词相同的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1.D
【解析】“写景由近及远”错。
2.①借用典故,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②情景交融,描摹了眼前荒凉破败的景象,强化了沉痛
心情;③对比,在过去与如今的比较中寄寓无限感伤;④虚实相生,想象曾经的繁华热闹,实写眼前
的萧条冷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①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②已拟惠休诗③。
【注】①贾校书:即贾舞(y4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
②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向诗人,原为
僧。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风劲吹、大雁悲鸣,诗歌开篇便从触觉与听觉角度渲染出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B.诗歌第三句与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相同的写法。
C.诗人认为,分别之后友人会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二人何处再相见就难以预期。
D.颈联描述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的情景,烘托出与友人别后的孤独冷寂。
4.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学校计划将本诗
拍摄成一个短视频,请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场景静夜拟诗
音乐特点①
远镜头②
特写镜头③
视频解说(可从内容、情感角度解④
说;不超过60字)
【参考答案】
3.D
【解析】“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错,颈联意思是,眼看友人远去,山峦随着马匹行进,
天色已晚,道路延伸进寒冷的城池,而我还独自一人迟迟没有离去。“山随匹马”“路入寒城”写的
是友人行为。
4.①抒懵低沉、略带伤感(低沉、伤感);②暮色,前林送别(雁、山、马);③李益提笔伏案
写诗(沉吟、叹息);④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表现出对
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写诗背景及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虞美人
姜夔
括苍烟雨楼,石湖居士所造也。风景似越之蓬莱阁,而山势环绕,峰岭高秀过之。观居士题颜,
且歌其所作《虞美人》,夔亦作一解①。
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蟾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
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蒙处。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②。
【注】①括苍:山名,在浙江处州。烟雨楼为范成大(石湖居士)任职处州时所建造。姜夔曾得
到范成大许多帮助,两人交往甚密。本词作于开禧二年(1206),时范成大已去世十三年。蓬莱阁:
在浙江绍兴。题颜:题写的匾额。②老仙鹤驭:古人讳称人死为“驾鹤归西”。《搜神后记》载,辽
东人丁令威学道仙去,后化鹤归辽,有歌云:“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旧人民非,
何不学仙冢累累。”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凭栏眺望之景,“苍龙背”喻山峦奇伟,“蝮天翠”状峰岭峻拔挺秀,写景如画,
与小序中的叙写相呼应。
B.刚游罢绍兴蓬莱阁,又来到括苍烟雨楼,两相比较,词人更钟情于烟雨楼烟雨迷蒙的特色,非
领略此番景致不能尽兴。
C.过片两句回眸来时登山路径,只见迷蒙幽深模糊不清,暗合“烟雨”两字,既是对上阕结句的
回应,也隐含人生况味。
D.因是终生难忘的知己长者,词人登临范成大生前所修建的烟雨楼时不免触景生情,作品记游写
景亦含追念故人的感怀。
6.下阕结尾两句与姜夔《扬州慢》词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两句均为用典,艺术效果
则同中有异,依据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词内容的能力。.“刚游罢绍兴蓬莱阁”错。“小蓬莱”指烟雨
楼,因其“风景似越之蓬莱阁”,故称,与“绍兴蓬莱阁”无关,所以“刚游罢绍兴蓬莱阁”说法错
误。故选B。
6.都是设想死者复生重回故地,《扬州慢》是假想杜牧会原讶于扬州城的沧桑巨变,本词则反用
丁令威感叹之词,假想范成大魂归故地当不会有物是人非之叹,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称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用典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扬州慢》词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到须惊”,写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可是,假如这位多情的
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4此处用典,是假想杜牧重回故地,
会原讶于扬州城的沧桑巨变。本词中“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悼念忘年交的诗
友范成大:范老仙逝多年,几时会像丁令威那样化鹤而归?尽管人间沧桑,世事交替,而山川城郭未
必不是依然如故。此处反用丁令威感叹之词(典故),假想范成大魂归故地当不会有物是人非之叹,
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称颂。可见,二者都是设想死者复生重回故地,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7~8题。
扬州慢
【南宋】赵以夫
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后友人折赠数枝,赋而感之。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①,拥碎玉成越②。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
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同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
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注】①翦翦:整齐的样子。②球:球状物。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春风、明月两句,对仗工整隽永,让人联想到描绘扬州繁华的诗句。
B.“冰花翦翦,拥碎玉成空”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眼前琼花晶莹洁泽的特点。
C.下阕开头三句写窗前琼花清香四溢,既扣词前小序,又引起下文的转折。
D,姜夔曾作自度曲《扬州慢》,本词既沿用姜词调名,更沿袭美词的意绪。
8.有人说,咏物词的关键在于不滞于物。这首词本只为赋花,吟咏之间却生出许多感慨,遂成精
品。请结合全词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7.B
【解析】“眼前琼花”错,此句描写的是想象中的琼花,是虚写,不是眼前琼花。
8.①上阕咏赞琼花,通过想象写出当年扬州琼花的芳姿与神韵。②下阕借友人所赠之花回到眼前,
写出现在扬州的衰败,寄寓了词人的沉痛之感和忧国伤时的情怀。③本词由赋琼花转而哀扬州,加深
了词的思想境界,格调超出一般的咏物词。
【解析】上阙咏赞琼花,通过想象写出当年扬州琼花的芳姿与神韵。起首三句交代琼花的来历和
背景,词人写在扬州有“蕊仙飞下琼楼”,因而才有这天下独一无二、清丽脱俗的琼花。“看冰花翦
薯,拥碎玉成球”中的“冰花”“碎玉”是对琼花外观的描述,进一步言其冰清玉洁、晶莹剔透、可
爱至极。“太真肌骨,飞燕风流”句,词人将琼花比作史上美艳绝伦的“太真”和“飞燕”,足见词
人眼中琼花之美丽。最后两句,词人明确点出只有敛天下所有花卉之芳艳,并放之于扬州,才能开出
如此奇花。下阐借友人所赠之花回到眼前,写出现在扬州的衰败,寄寓了词人的沉痛之感和忧国伤时
的情怀。起首三句由扬州后土祠的琼花转而写友人所赠之琼花。冷雨敲窗,惊醒午睡的词人,醒来后
入目即是窗前数朵琼花,花香扑鼻。“似闻苑花神”句进一步强调此花非凡间之物,寥寥数字写尽琼
花之空灵。既然琼花是来自扬州的花神,何妨借问扬州现状?于是,词人“问竹西风景”,如今已是
边陲之地的扬州,散尽了昔日的繁华,仅是一座军事要塞而已。但词人不愿实写,而是借花神之口,
道出扬州如今“长空淡、烟水悠悠”的衰败和破落,其中隐含了词人生发的失意和怅然。最后一句中
“又”字突出了孤城“吹起新愁”的黄昏,并非一个晚或是几个晚,而是无数个,再次强调了词人忧
国忧民之心。本词由赋琼花转而哀扬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