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8概括文章内容(文言文阅读)
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3.考点精讲
2.考点梳理4.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
『V考情探究・
1.考点分布
2021-2024北京卷
年份题型结构考点关键词选材情况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翻译
2024客观4+主观1议论性散文
文意理解与推断
概括、分析段落论证思路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翻译
2023客观4+主观1议论性散文
文意理解与推断
概括、分析文章内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翻译
2022客观4+主观1纪传体
文意理解与推断
概括、分析文章内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翻译
2021客观4+主观1议论性散文
文意理解与推断
概括、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命题规律】
概括文本内容是北京卷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目一般有概括原因、分析人物性格、概括写作目的、列举
事件、分析文章细节等类型,如果是议论类文言文,有概括分析论证方法、文本结构、论证过程等题型,
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到对应的文句,然后概括作答。
“内容与观点的分析和概括”,实际上包含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与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
括”两个考点,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备考策略】
1.强化文言基础,落实文本内容理解。
2.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注意一些重要信息。学会查找文章的关键词句,理清段落内容。在读懂原文
的基础上学会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3.标注文本中表明时间、地点的标志性词语,明确人物所做的事情。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
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情节。
4.明确人物关系,梳理全文行文脉络。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并标注不同人物姓名与官职变动的词语,明确
人物之间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关系,便于厘清全文脉络。
5.分析概括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明确逻辑关系,便于推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情节和结构特点。
6.分析议论性文字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找出文本的分论点,厘清论述的层次,进而梳理概括答题。
H.考点梳理|・
一、考点概述与解题方法
【考点概述】
在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以及对内容的概括分析。该题型
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导向教学,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备考中“文”的重视,进一步破除文言文学习就是疏
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的弊端,而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
文化继承的核心素养能力考查。因此,对这种新增题型要予以充分重视。
3、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察点:
1.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
2.对文章行文脉络的清晰梳理;
3.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
4.对文章事理情景的关系分析。
【阅读方法】
(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
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
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3)借题解文法:要借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必有的文意概括题。所给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
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这个不正确项,也不是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语上。这样,该题绝大
部分正确文意便是我们读懂内容最好的“提示”和“拐杖”,一定要借“此题”而解文。
(4)以文解文法:就是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
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仔细发掘,前后文会给你帮助。
(5)以注解文法: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文、解题带来很大帮助。考试时同学
们千万不要对其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才行。
2.阅读步骤
第一步:粗读——浏览全文,看看注释,读读文意概括题。
第二步:细读——明事知人辨理。
(1)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重要信息”主要指传记中传主
的姓名、官职、事迹等情况,议论性散文中还包括表明观点的词语。“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
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这些词语往
往有特别的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
(2)跨“难”。对于那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可以先“跨”过去。整体感知文本时,一般不要在个
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
(3)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问题,要善于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这是很重要的方法和
能力。如果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
【答题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令瓦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
件。阅读文章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思考:①文章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②事情的发生、发展
和结局如何;③文章说了什么道理;④文章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对记叙性的文章,要厘清时间、地
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
风貌。议论性的文章,要厘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游记性散文,要厘清线索及作者抒发的情感。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厘清文章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以便快速地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
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的中心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文章的结尾。
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思路。分析时可
按时间推移、地点转移以及材料性质、类别进行归纳,要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明确要求,提取要点,合理组织答案
仔细审题,明确要求,看清题目是要求概括人物特点、事件缘由,还是中心论点、论证层次;据此确
定答题区域,并梳理出信息要点,进而科学合理地组织答案;如需分条作答,可参照题目赋分确定条目数
量。
概括材料内容多为以下角度命制试题: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描绘对立双方激烈交锋的信息;
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表
现景物特征的信息;表现事件原因的信息等。
【简答题解答步骤】
1.认真审读题干,抓住问题的关键词,明确提问方向。阅读文本及组织答案语言的时候始终扣住问题里的关
键词,使思考和答案都紧紧围绕提问方向,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
2.明确提问方向之后,就要扣住文本,找准解决这一问题的文本范围,并锁定相关信息。有的没有给出具体范
围,我们就要扣住文本去锁定范围,所锁定的范围可能是文本里的某一段,也可能分布在文本的不同地方。无
论是某一段还是某几段,我们都要找准找全,不要遗漏。
3.列出上一步找到的信息点,综合分析,依据分值,组织答案,规范作答。在组织答案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方
法:
①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
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还需要考生去总结。如题目要求用自己
的话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后概括作答。
②句意(层意)提取法。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考生要通过阅读文章,自
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点在于根据句
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层或这一句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答题时一定要按关键点作答。
考点精讲01:概括人物事迹和性格品质
此类题型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这些“特点”词有的可以
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
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样,概括才能准确。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
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力求立体丰满,多方位概括。
题目主要围绕传主的人生经历和成就,要求概括其业绩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特点等。题目主要考查
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与理解,能否准确捕捉人物在文中的核心表现;二是词语积累与表达,能否
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使用题干要求的“恰当的熟语或成语”进行表述。
文言文中的常见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
I.君主:善于纳谏,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胸怀宽广,体恤百姓,沉稳智慧、明察秋毫
2.大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高风高节、刚正不阿,勤勉、谦让、清廉,忧国忧民,举贤荐能、直言
进谏
3.将军:智勇双全,英勇善战,仁爱士卒,廉洁律己,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忠君爱国,公而忘私。
4.学士:勤奋刻苦、不耻下问、治学严谨、笃志好学、持之以恒。
其他人物:
5..名士一情趣高雅、超凡脱俗、豁达洒脱、不慕权贵(淡泊名利)、品格高尚,心忧天下,热爱自然。
6.百姓一善良、孝顺、正直,忠厚老实、不贪恋钱财,信守承诺、克勤克险。
7.父母一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
文言文中以正面人物为主,偶尔也会出现反面人物:
1.君主一目光短浅,气量狭小,昏庸无道,奸诈凶残
2.官吏一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残忍的酷吏。
3.小人一贪婪、愚蠢(利令智昏),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
为非作歹。
4.百姓…一意孤行、愚蠢,背信弃义,急躁冒进,迷信、不依法办事。
典例引领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
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日:"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鹫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
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日:“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
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彳依性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
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
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梨其弓戟,阅其兵马,
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日:“吴公等季勺奉,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
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
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早辜,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
疾笃,手等亲临,问所欲言。对日:“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叠,奏谥目:“有司议宜以
为武。”诏特赐日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答案】
刚毅之处:作战勇猛,连克强敌;败而不馁,激扬士气。
木讷之处:缺乏文采,不善言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刚毅之处:“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
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吴汉与敌军作战时,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们拼死杀敌,最终大破敌军;“吴
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北营作战不利,他带领
将士们悄悄与南营汇合,最终打败公孙述。可概括出:作战勇猛,连克强敌。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作战不利,并不气
馁,想办法战胜敌人;“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集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交战失利,
独立修缮武器,检阅士兵,激励将士。可概括出:作战不利时,败而不馁,激励将士。
木讷之处:“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说话缺少文采,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可概括
出:缺乏文采,不善言辞。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韩鸿做使者,(光武帝)让他拿着旌节,巡视河北地界。有人对韩鸿
说:“吴子颜,是位奇异之人,可和他商议大事。”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文采,仓促间不能表
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
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光武帝已经攻下了邯郸,诛杀了王朗,召见邓禹同宿,夜
里跟他交谈说:“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骑兵,各位将领谁能够胜任?”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
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光武帝于是让吴汉担任大将军。
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于是认为邓禹能了解人。吴汉与苏茂、周建交战,亲自披上铠甲拿着
戟,命令诸将说:“听到鼓声全部大呼前进,后退的斩。”于是击鼓进军,贼兵打败。向北进攻清河长垣
及平原五里的敌军,全部平定了他们。
吴汉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分开扎营,北营作战不利,于是让士兵衔枚前往汇合水南营,大败公孙述。
吴汉带兵驻守成都,公孙述率领延岑留下的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后面,袭击并大败了吴汉,吴汉坠落水中,
拽着马尾巴才得出上来。吴汉性格忠诚醇厚,做事忠实,自从当初跟随光武帝征战以来,常常陪伴在光武
帝左右,光武帝没有安睡,吴汉就侧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实了他才后退去休息。交战出现不利,
军营武器不完备,吴汉常常独自修缮矫正弓弩,检阅那些兵马,激励将士。光武帝有时派人看吴公在做什
么,派出的人回来说正在准备作战进攻的装备。刘秀于是叹息说:“吴汉比较令人满意,他隐然就是一个
对国家有举足轻足影响的人。”封吴汉为广平侯。吴汉曾经有一次出征,妻子儿女们在后方购置田产。吴
汉回来后,就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于是尽数
分给了兄弟和母亲、妻子的娘家人。吴汉爵位奉赐尊贵显要,然而只修宅院,不起巷第。他的夫人先去世,
只是简单下葬,修了一座小坟,没有盖祠堂,他就像这样恭敬节俭。病重,皇帝亲自看视,问他还有什么
话想说。吴汉回答说:“为臣愚昧而没有什么见识,只希望陛下千万不要动辄大赦天下。”逝世后,有关
部门上奏谥号说:“有司商议应该用,武'。"光武帝下诏赐谥号为忠侯。
即时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若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
为之奈何?”管子对日:“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目:“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冬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尊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
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
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
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日:“子为我致生
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与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⑴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
何?”管子对目:“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日:“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
界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汆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羊⑵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
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⑶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目:“公甚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
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信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
公日:“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⑷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恭令人之衡
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
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有,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桌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
天下闻之,载粟而冬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汆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
[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1.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4分)
①桓公②管子③衡山之君
2.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5分)
【答案】
1.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择善而从、从谏如流);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神机
妙算);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愚不可及目光短浅)
2.答题角度参考:①用经济、金融手段战胜敌国②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③上下一心是成功实
施谋略的保证。
【解析】
L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和理解词语的能力。分析时,要根据文本中齐桓公、管子、衡山之君各自的言行
举止等描写语句理解其人物形象,然后再根据平时对成语或俗语的积累,选用符合人物形象的词语作答即
可。
从齐桓公与管子的对话内容来看,齐桓公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了他善于采纳和吸取别人的意见,
由此可联想到从谏如流或虚心纳谏。管子在文中的分析独具眼光,具有远见的卓识,故可联想到“审时度
势,知己知彼”;衡山之君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最终丢失了整个国家,由此可联想到“鼠目寸光”或“目光
短浅”。
2要先理解故事内容,并领悟故事蕴含的人生道理,然后从管子制定策略的角度和楚王与衡山君的角度,联
系现实生活来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问题即是答案”的原则,解答此题,应先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概述出管子在本文中采用了哪些
谋略,例如,在经济、金融、粮食等方面的手段;燕、代、秦、赵等国的团结一心等都给我们人生重大的
启示,只要能体现以上几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桓公向管仲问道:“楚国,是靖山以东的强国,它的人民娴熟于战斗的方法。(如果)派军队攻伐它,
只怕(我们的)实力不能胜过它,会兵败于楚国,这应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
对付它。”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用高价收购楚国的鹿。”
桓公便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管仲就让桓公向民众求购,贮藏了国内粮食十分之六。派左司马伯公率
领壮丁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活鹿。楚王得知后,向丞相说:“钱币是
人们看重的东西,国家靠它维持,英明的君主用它赏赐功臣。禽兽,是一些有害的东西,是英明的君主应
当抛弃驱逐的东西。现在齐国用珍贵的宝物高价收买我们的害兽,这样是楚国的福分,上天将用齐国的金
钱惠及楚国。您通告百姓赶快去寻找活鹿,来把齐国的财宝全部换来。”楚国百姓就放弃耕种来猎捕活鹿。
管仲还对楚国商人说:“您给我贩来活鹿,二十头就给您黄金百斤;十倍(二百头)就给您黄金千斤。这
样楚国不向百姓征税,财富也充足了。”
楚国人民都在外面找鹿。隰朋让齐国百姓贮藏了五倍(于过去)的粮食,楚国凭借(出卖)活鹿贮藏
了五倍(于过去)的钱币。管仲说:“楚国可以攻克了。”桓公说:“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楚国贮
藏的钱币增加了五倍,楚王将会很得意,之后求购粮食。”桓公说:“好。”于是派人封闭关隘,不和楚
国互通使节。楚王果然非常得意,然后求购粮食。但是几个月都买不到粮食,楚国买一石粮食要四百钱。
齐国派人运粮到茅地的南部出卖,楚人十分之四都投降齐国。几年(三年)之后,楚国就服从(于齐国)
了。
桓公向管仲问道;“我想要找到控制衡山国的办法,这应该怎么力、?”管仲回答说;“您可以派人出
高价收购衡山国的兵器进行转卖。这样,燕国和代国一定跟着您去买,秦国和赵国听说后,一定和您争着
买。衡山兵器必然会价格翻倍。(如果天下争相购买),衡山国兵器必然涨价十倍以上。“桓公说:"好。”
于是派人到衡山寻找、收购兵器,不敢同他们付价还价。齐国实行购买衡山过兵器的策略十个月以后,燕、
代两国听说,果然派人去衡山过买兵器。学.科网
燕、代两国实行这一策略三个月以后,秦国听说了这一消息,果然也派人去衡山国购买兵器。衡山国
君告诉宰相说:“天下各国争相购买我国兵器,让兵器价钱提高二十倍以上。”衡山国的百姓都放弃农业,
发展制造兵器的工艺。齐国则派隰朋到赵国购买粮食,赵国卖粮食每石十五钱,隰朋按每石五十钱收购。
天下各国听说这一消息,都运粮到齐国来卖。齐国使用了十七个月,的购买兵器的策略,使用收购粮食的策
略五个月,然后就封闭了关隘,不和衡山国互通使节(与衡山国断绝了关系)。燕、代、秦、赵四国也把
自己的使者从衡山带领回国了。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了它的南部,齐国侵占了它的北部。(衡
山国或衡山国王)内心自己估量没有兵器来招架两个敌国,便奉送国土,归降齐国了。
考点精讲02:概括文本内容'观点、态度'主旨
L.提炼作置观点.
类型提取的要点
记叙类分析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分析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
文章"顷向;分析写作意图和主旨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
议论类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方法;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文章
区概括情感态度
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
3.探究文本主旨
文本主旨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探究思路同现代文阅读
一致,从叙事情感、抒情议论等句中,感知作者情感,概括写作主旨,探究写作意图。此类题型常见于带有议
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治学
(东汉)徐斡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口?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噪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
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
供神明。
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
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⑤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鹿鹿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
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
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②磨亶:勤勉不倦的样子。
本文第④段用一组形式整齐的句子来阐述观点,请写出第④段的观点。
【答案】
《治学》第④段的观点:治学要付诸行动。
【解析】
本文第④段,“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
之必达也”这几句,以一组设喻指出“思”不如“行”,“徇飞”不如“修翼”,“孤居愿智”不如“学之必达”;最后得
出结论“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即“治学要付诸行动
参考译文:
①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身体死亡而名声不朽,是什么原因呢?那就
是学习。
②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
的时候,处于蒙昧的状态,什么也不知道。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太阳的光辉一照进
来,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
③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
品德。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器物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奉给神祇祖
先。
④倚着器物伫立而想着要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一定能抵达远方,仰着头想追随鸟儿翱翔长空,不
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实现梦想,孤身独处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则一定能达到目标。所以,君子的
内心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自身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说话不信口开河,而一
定要广泛听取。
⑤君子对于学习,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运转,就好像是日月的运行,终身勤勉不倦,
死后才停止。因此,虽然有那样的天赋才华,却没有那样的远大志向,也不能够建立那样大的功业。志向
在学习中起的是主导作用,才华在学习中起的是次要作用。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而担心志
向没有确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学习的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有所成就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君
子一定要确立他的志向。
即时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
比②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③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
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呼之,
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
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日:“德籍©如毛,民鲜克举之。”
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①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②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如果)像这样,
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③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④布:分量轻。
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M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
知,如不可知;如可见,如不可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②与东夷八国
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日:“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
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①且:连词,表示转折。②管叔、蔡叔之事:叛乱之事。
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请根据要求作答。
1.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答案】
第一则:能积微者速成。第二则:(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解析】
第一则短文从做事到治国,论证了“积微”的重要性,因此“能积微者速成”可作为中心论点;第二则短
文先进行道理论证,后进行举例论证。第一段“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是小结句,能够概括全文中心;
第二段“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是小结句,也能概括全文中心。
2.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
【答案】
第一则标题:积微(说积微、积微与速成)。理由:本则内容是重视小事,积小事之成才能成就大事。第
二则标题:察微(说察微、萌芽与预见)。理由:本则内容是观察到事物微小的萌芽才能有所预见,避免
在大事上犯错。
【解析】
第一则短文的中心论点是“能积微者速成”,据此标题可拟为“积微”。第二则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察其
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据此标题可拟为“察微”或“明察秋毫”。拟标题应结合短文论点,从论题的角
度进行概括。答题时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译文:
从细微处一点一点积累,月不如日重要,季不如月重要,年不如季重要。一般人都爱怠慢小事,大事
到来的时候再开始处理它,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
事出现得很频繁(经常发生),存在的时间也长,所以日积月累效果很大;大事出现得很稀少(不常发生),
存在的时间也短,所以积累的成果小。所以善于利用每一天的人可以称王,善于利用每一季的人可以称霸,
出了漏洞再去补救的人就会很危险,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所以王者注重每天发生的事情,霸者注
重每季发生的事情,勉强维持的邦国往往是陷入危险之后才感到悲伤,而亡国之君直到灭亡的那一天才知
道国破家亡,死到临头才知道死亡,亡国之祸往往是悔不胜悔。霸主的功业很显赫,可以按季记载;王者
的功名,每天都记不完。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与之相反,只有能积累小事的人才能快速成功。《诗
经》上说:“德行虽然看起来轻如毫毛,但人们少有能举起它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取材于《荀子》)
假如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之间的区别就像高山和深谷,像白土和黑漆一样分明的话,就没有必要
使用智慧,即使愚笨的人也是可以知道的。然而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并不是这样。好像可知,又好像
不可知;好像可见,又好像不可见。所以有才智的人、贤明的人都在用尽心思去探求治乱存亡的征兆,即
使这样还是出现了管叔、蔡叔犯上作乱的事件和东夷八国不听王命的阴谋。所以说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
亡的征兆,开始时就像鸟兽们秋天长出的新毛。(如果)能够做到明察秋毫,那么在大事上就不会出现错
、口-7
7天Jo
鲁国的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中给人做奴仆,有能够赎回他们的人,可从国库中领取赎金。
子贡从诸侯那里赎回了一个做奴仆的鲁国人,回到鲁国后却推辞,没有从国库中领取赎金。孔子说:“赐
这件事做得有过错。从今往后,鲁国人不去赎做奴仆的人了。”(从国库中)领取金钱的话,不会对人的
品行有什么损失;不领取金钱的话,就不会再有人去赎人了。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用一头牛来
酬谢他,子路收下了牛。孔子说:“鲁国的人一定会救溺水的人。”孔子能从细小的事情上看到结果,他
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得多远啊。
(取材于《吕氏春秋》)
IRL好题冲关.
基础过关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日: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
故。诸公各率意①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目:不然,朕所以能及此
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
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
其所;人主多恶正真,阴诛显戮②,无代无之,朕践咋③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④一人;自古
皆贵中华,贱夷狱,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注】①率意:任意。②显戮:公开杀戮。③践昨:登上王位,④黜责:贬谪责罚。
结合全文,说说李世民是一位怎样的人。
【答案】
①从谏如流。让大臣“各率意以实言之”“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②礼贤下士、知人任善。“见人之善,若己有之”“见贤则敬之”;
③心胸宽广。对待夷狄“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
参考译文:
皇上驾凌翠微殿,问随侍的大臣道:“自古的帝王虽然可以平定华夏,但不能征服戎狄蛮夷,我的才
能不如古人,而所成就的工业却超过他们,我自己不明白其中的缘故。请诸位大臣都随便据实说说。”群
臣都称颂道:陛下您的公德如天地一般,就是用天下万物也不能形容。”皇帝说:“不是这样的,我之所
以能达到这样的功业,只是由于五件事,自古以来帝王们都嫉妒才能超过自己的人,我看见别人的好处,
就好像我自己的一样,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擅长,我常常用他的长处而避免他的短处。做皇
帝的往往看见有才能的人,就想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看见那些不肖子孙,就恨不能杀了他们,我却看见
贤能的人就敬重他们,看见那些不肖之人,就可怜他们。贤能的人和不肖的人都各得其所。帝王们多憎恶
正直的人,用尽办法杀害他们,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我自登上皇位以来,朝中正直的大臣们比比皆是,没
有贬黜责罚一个正直之人。自古以来都以中华为重,而贱视夷狄,我却对他们一样地爱护,因此他们都依
附我如同依附自己的父母一样。以上这五条,才是我能够建立今天这样功业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禾,字秀实,明州郭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成、
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措绅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
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
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目:“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
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
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日:“留以旌直臣。”
陈禾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①忧国忧民,有先见之明。早就料到东南忧患,清求增加兵力修缮城墙;
②忠于职守,刚正不阿。宦官当道,危害朝廷,陈禾不畏权势首抗疏劾贯;
③直言进谏。撕破皇帝衣服宁愿被杀头也要进忠言。
参考译文:
陈禾字秀实,是明州郸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天
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有人指责这
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升任左正言,不久授职给事
中。
当时童贯的权势愈加扩张,和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御史中丞卢航跟他们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
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
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他没有接受给事中的任命,首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在朝廷同列
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说皇上将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宠玩弄权势,任用某人,举行
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一样。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
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
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
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砍头来报答陛下吗?这些
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
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
臣。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岳飞,宇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①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
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
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②国死义乎!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募敢战士,飞应募。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目:
“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
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③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
尝问用兵之术,目:“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好贤礼士,览经史,每辞官,必曰:“将士效
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沈:通“沉”。②徇:通“殉”。③统制:武官名。
结合全文分析,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①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②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③仁爱士卒。“卒有疾,躬为调药;诸
将远成,遣妻问劳其家”;
④廉洁律己。“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⑤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不刚愎自用。”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年少时的岳飞就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
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膑吴起的兵法。天生有惊人的力量,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
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领,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
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墓前摆上供品祭奠。岳和认为儿子为人仁义,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
应该会为国、为正义而献身吧!”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使刘豁招募敢战士,岳飞前去应募。与敌人相持在滑南,领一百骑兵在河上操练。
敌人突然出现,岳飞对他的部下说:“敌人虽然众多,但却不知道我们的虚实,应当趁他们还立足未稳而
攻击他们。”于是单人匹马飞驰迎战。敌人有猛将舞刀上前,岳飞杀了他,敌人大败。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
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戌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搞劳他
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
不侵占。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
撼动岳家军难。”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恭顺
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张俊曾经问(他)
用兵之术,(他)说:“仁义、智慧、信心、勇气、严格,缺少一样都不可以。”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
浏览经史典籍,每次辞谢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
劳呢?”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坤对坐痛饮
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
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亭林先生具有什么优秀品质才达到“所诣渊涵博大”的?
【答案】
①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手不释书,捆书自随,边骑马变读书;
②治学严谨。“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世无所疑乃己”;
③不耻下问。同老兵“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参考译文:
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都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捆着书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
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写在纸上详细
的记下来,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
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
认识,,有的时候因此掉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
的。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学贵有恒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莺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
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
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日:“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士宜,培壅①有道,
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堰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日产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
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合伙改造合同范例
- 商品买卖意向合同范例
- ktv转让合同范例
- 厂房电安装合同范例
- 口腔内科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 经济金融基础习题与答案
- 分公司经营合同范例
- 废品回收运输合同范例
- 2025年益阳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建筑公司采购合同范例
- 国开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
- 新版哈萨克斯坦签证申请表
- Unit 4 Space Exploration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示范课教学课件【英语人教必修第三册】
- 《怜悯是人的天性》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共3篇
- 九招致胜课件完整版
- 奥鹏北京师范大学22春《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离线作业非免费答案
- 小学一、二年级科技节活动规则说明PPT
-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 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范本方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