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120
R00
团体标准
T/CHTS10001-2018
电气化公路运输系统架空接触网
技术标准
ElectrifiedHighwayTransportationSystem:
Technicalstandardforoverheadcatenary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公路学会发布
1/26
目次
ICS01.120........................................................................................................................................1
1总则............................................................................................................................................3
2术语............................................................................................................................................4
3基础数据....................................................................................................................................4
4双极接触悬挂............................................................................................................................8
5平面布置....................................................................................................................................6
6支持结构与基础......................................................................................................................11
7附加导线..................................................................................................................................13
8防雷与安全防护......................................................................................................................21
1
电气化公路运输系统架空接触网技术要求
1总则
1.0.1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公路运输系统架空接触网的基本要求、设计要求的一般原则。
1.0.2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公路运输系统架空线路的规划和设计。
1.0.3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DC1500V的新建架空线路设计。
1.0.4其他采用正、负极接触网顶部授流的车辆,例如电气化矿用卡车可以参考本标准技
术要求。
3
2术语
2.0.1电气化公路接触网catenaryforElectrifiedhighway
用于公路运输系统的双极接触悬挂授流回流系统。
2.0.2双极接触悬挂Bipolarcontactsuspension
在电气化公路接触网系统中提供车辆导向指引,并直接向车辆提供电能的接触网。由正、
负极接触网组成,正、负极接触网分别通过上网电缆与牵引变电所连接。
2.0.3柔性接触网Flexiblecatenary
在电气化公路双极接触悬挂系统中,采用接触线或线索组合方式的接触网。
2.0.4简单悬挂Simplesuspension
仅用接触线供电的柔性接触网。
2.0.5链形悬挂Chainsuspension
用接触线和承力索组合供电的柔性接触网。
2.0.6接触线contactwire
在接触网系统中,与车辆受电弓相接触并传输电流的导线。
2.0.7承力索contactwire
在柔性接触网系统中,在接触线上方悬吊接触线并传输电流的导线。
2.0.8刚性接触网Rigidcatenary
在电气化公路双极接触悬挂系统中,采用接触线和汇流排组合方式的接触网。
2.0.9汇流排conductorrail
在刚性接触网系统中,用于夹持固定接触线并传输电流的导体。
2.0.10导高contactwireheight
接触线在定位点处与走行路平面之间的距离。
2.0.11拉出值stagger
接触线相对标准受电弓滑板中心偏移的距离。
4
条文说明:拉出值是表征接触线与受电弓滑板中心相对位置的参数。实际使用时应当通过线
路中心线、正负极受电弓中心间距按本标准第3.2条计算定位。
2.0.12接触力contactforce
受电弓与接触网作用的垂直力,接触力是一架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所有接触作用力的和。
2.0.13燃弧率percentageofarcing
燃弧率由下列公式给出:
式中:
tarc——持续大于5ms的燃弧的持续时间;
ttal——测量电流超过标称电流的30%的时间。
5
3基础数据
3.0.1接触网设计应根据公路实际情况调研沿线的线路、桥隧条件,电气化车辆参数、运输
组织,公路建设所在地气象和地质条件。
3.0.2电气化车辆设置正、负极受电弓,受电弓宜采用单滑板;面向行车方向左侧为正极,
右侧为负极;正、负极受电弓滑板中心间距1150mm。
条文说明:电气化公路车辆所需的电流较小,一般采用单滑板即可满足电流传输需求;双滑
板因其弓头重量大、磨耗性能等原因不推荐采用;此处使用“宜采用单滑板”应当理解为采
用双滑板时应当有可靠的必要性论证。
3.0.3接触网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最近记录年限不少于25年的沿线气象资料计算,并结
合既有电气化铁路或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3.0.4接触网的风偏设计风速,应采用空旷地区、离地面10m高处的10min自动记录30年发
生一次的平均最大值,且不宜大于车辆运行最大环境风速;接触网的结构设计风速,应采用
空旷地区、离地面10m高处的10min自动记录50年发生一次的平均最大值,沿海地区还应按
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台风风速对接触网结构进行校核。气象台(站)的记录值不符合上述要求
时,应按规定进行换算,同时设计风速还应根据地区、地形和高度进行修正。
3.0.5与覆冰有关的接触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覆冰厚度应根据沿线气象记录和运营经验确定,且取整数为0mm、5mm、10mm、15mm、
20mm,接触线的覆冰厚度应为上述相应值的50%;
2覆冰时的气温宜按5℃计算;
3覆冰时的风速,除个别强风重冰区应按调查数据取值外,其余地区宜按10m/s计算;
4冰的密度宜按0.9g/cm3计算。
3.0.6接触网设计的各项气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高气温应按15年发生一次的平均最高值计算确定;最高计算温度一般取最高气温的
1.5倍;对于牵引负荷大、行车密度高的线路,最高计算温度可结合最高气温及最高导线工作
温度提高,但不宜大于95℃;
2最低气温应按15年发生一次的平均最低值计算确定;
3最大风速时的气温应按最大风速时的实际值和强风季节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综合确
定;
4腕臂和定位器正常位置时的温度宜按最高计算温度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计算;
6
5半补偿链型悬挂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温度,应较最高计算温度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小
5℃;
6隧道内接触网设计气温应依据隧道长度及该锚段在隧道内的长度确定。当2/3锚段长度
及以上位于长度大于2000m的隧道内时,设计气温可按比隧道外设计气温最低值高5℃,最高
值低10℃取值,其余情况可与隧道外接触网设计气温取为一致。
3.0.7按安装和维修条件进行接触网的有关验算时,其计算温度宜为-5℃,计算风速宜为10
m/s;覆冰厚度宜为零;安装或维修工人体重(包括工具)可取0.8kN。
3.0.8铜合金接触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宜为95℃,最大允许磨损面积应根据所选线材特性
及使用工况等综合确定。
7
4双极接触悬挂
4.0.1电气化公路应采用架空形式的双极接触悬挂。
4.0.2双极接触悬挂允许的行车速度不应小于线路的最高设计速度。
4.0.3双极接触悬挂可以采用柔性接触悬挂或刚性接触悬挂。柔性接触悬挂宜采用全补偿简
单链形悬挂,刚性接触悬挂宜采用汇流排与接触线的组合形式;结合系统和线材的最大持续
载流量确定悬挂组成。
4.0.4电气化公路接触网与受电弓间静态接触力应为70~140N。
4.0.5电气化公路接触网与受电弓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电气化公路接触网-受电弓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指标
设计速度V(km/h)≤90
平均接触力Fm(N)0.00112V2+70<Fm≤0.00097V2+140
最大接触力Fmax(N)300
最小接触力Fmin(N)>0
接触力最大标准偏差σmax(N)0.3Fm
燃弧次数<1次/160m
燃弧指标燃弧率<5%
最大燃弧时间<100ms
硬点(m/s2)<490
条文说明:目前的电气化公路弓网动态性能指标还需要开展试验测试工作,表4.1根据EN50367
和EN50119相关要求,并结合速度小于100km/h的仿真结果制定。表中数据对电气化公路接触
网、受电弓的设计和制造都是重要的考核指标,目前可参考本表测试,待试验测试数据逐步
积累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执行。
4.0.6接触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线宜采用耐磨性好的铜铬锆材质;
条文说明:电气化公路车辆单车载重小,同等年运量条件下的接触网弓架次多,所以对电气
化公路接触线的耐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铜铬锆合金接触线的耐磨性最优,是
电气化公路接触线的理想选择。
2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不应小于线路最高行车速度的1.4倍;
8
3接触线的张力不宜小于10kN。
4.0.7承力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力索宜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铜合金绞线;
2承力索的张力应根据接触网的跨距、结构高度、吊弦形式等因素综合确定。
4.0.8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距路面的高度宜为4700mm,高度调整时应根据车辆装载高度、空
气绝缘距离、冰雪附加荷载、维修、施工误差以及受电弓的工作范围等因素综合确定;最大
值不应超过5500mm,最小值应考虑以下因素确定:
1公路最低净空高度4500mm;
2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货,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000mm;
3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00mm;
4接触线最低高度值在海拔1000m以上的区段,应按规定随空气绝缘间隙值的加大而相
应增加。
条文说明:电气化公路车辆受电弓的工作高度一般在4200mm~5500mm之间,高度可调。其最优
工作高度范围在4600mm~5000mm之间。
4.0.9柔性接触网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4‰,刚性接触网
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1‰;在变坡区段的始末跨,接触
线坡度变化不宜大于变坡区段最大坡度之半。
4.0.10接触网最短吊弦长度不宜小于300mm。
4.0.11接触网设计的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线的允许工作应力不应超过其最小拉应力的65%,并应考虑接触线允许工作温度、
允许磨耗、冰风荷载、补偿效率、终锚零件、接触线焊接情况等不利因素引起的折减系数;
2钢绞线不应小于3.0,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不应小于2.5;
3供电线、加强线、架空地线等附加导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
4绝缘器件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瓷及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受机电联合荷载时抗拉)2.0;
2)瓷棒式绝缘子(抗弯)2.5;
3)针式绝缘子(抗弯)2.5;
9
4)合成材料悬式绝缘子及绝缘元件(抗拉)5.0;
5)合成材料棒式绝缘子(抗弯)2.5;
6)耐张的零件3.0。
7)绝缘绳(抗拉)4.0。
4.0.12链形悬挂的接触线弛度不宜大于150mm。
4.0.13双极悬挂正、负极接触线高度差小于或等于50mm。
4.0.14受电弓的动态包络线应由车辆专业提供,在没有车辆专业提供的准确资料情况下,可
按上下抬升量100mm,左右摆动量200mm。
4.0.15隧道内接触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悬挂类型应根据隧道净空高度、隧道内气象条件和各项空气绝缘间隙确定,并宜
与隧道外接触悬挂安全可靠衔接;
2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刚性接触网;
条文说明:当采用刚性接触网时应当分析技术经济合理性。在露天区段一般不建议采用刚性
接触网,在隧道内,或其他净高受限的条件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用刚性接触网。
3隧道内接触网零部件应加强防腐蚀措施。
3刚性接触网汇流排应采用铝合金材质。
4.0.16接触网零部件应耐腐蚀、耐疲劳、强度高,紧固件应采用有效的防松措施。
4.0.17电力监控系统应满足双极接触悬挂意外断线情况下的实时检测。
4.0.18双极接触悬挂相匹配的车辆应具有集电监控装置,包含但不限于摄像装置。
10
5平面布置
5.0.1电气化公路接触网的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柱基础宜采用预埋基础。不具备预埋条件的应预留位置。
2新建线路应根据接触网平面设计需要预留接触网安装空间及有关预埋件,主要包括;
1)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
2)桥梁梁上、墩上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基础的预留;
3)隧道内锚段关节及下锚洞、设备安装洞、悬挂及下锚底座等的预留;
4)桥墩、隧道内接地极及接地端子的预留;
5)合架接触网的结构等悬挂及下锚底座的预留;
6)各类跨线建筑物底部悬挂及下锚底座的预留;
7)接触网各类沟槽管洞的预留。
5.0.2接触网平面设计应与路旁设施相互配合,避免相互干扰。
5.0.3接触网支柱宜设在线路方向的右侧,但应满足行车对有效受电范围的要求。
5.0.4双极接触悬挂接触网支柱跨距应根据悬挂类型、曲线半径、导线最大受风偏斜值和运
营条件等综合确定;当采用柔性接触网时最大跨距不应超过60m,当采用刚性接触网时最大
跨距不应超过15m。
5.0.5直线区段,接触线应按之字形布置,支柱处的拉出值宜为100mm;
曲线区段,接触线一般由受电弓中心向外侧拉出,并宜使接触线与受电弓滑板中心的轨
迹相割;
对于半径较大的曲线区段,宜按之字形布置。
拉出值的设计应满足最大风偏时接触线中心与受电弓滑板中心不大于250mm。
5.0.6接触网锚段长度应根据补偿的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差、补偿器形式以及补偿导线的
高度等综合确定。
接触线、承力索的张力差均不得大于其额定张力的10%。
自动张力补偿装置宜采用滑轮组或棘轮方式,补偿装置的补偿效率不应小于97%;
受特殊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其他补偿方式下锚。
刚性接触网锚段长度根据温度及安装方式确定。
11
5.0.7柔性接触网的接触线在非工作支部分改变方向时,该线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
于10°,困难时不宜大于12°。
条文说明:当采用刚性接触网时非工作支无需改变方向,无此要求。
5.0.8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同符合下列规定:
接触网支柱宜设置在公路路肩外侧;
对于行车道宽度3750mm,硬路肩2500mm的公路,接触网支柱中心距离电气化公路车辆
行车道中心距离宜为6500mm。
其他尺寸的路段根据限界确定。
5.0.9接触网电分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线区段宜在电源侧设绝缘分段,并应装设隔离开关。
2电动隔离开关,并宜纳入远动控制。在供电臂中部的适当位置宜设置电分段、安装隔
离开关并纳入远动控制。
3专用电化公路应单独电分段。
5.0.10柔性接触网
1相邻跨距之比不宜大于1.5∶1,桥梁、隧道口等困难地段不宜大于2.0∶1。
2接触网锚段长度应根据所补偿导线的张力差、导线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接触线、
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宜大于其额定工作张力的±10%。
3锚段关节宜采用三跨或四跨形式。
4匝道与汇入主线处处接触线宜断开。
5.0.11刚性接触网
1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受电弓均匀磨耗原则,汇流排布置宜采用V形布置方式。
2连续中间跨相邻跨距之比不宜大于1:1.25。
3最大锚段长度应根据环境温度范围、汇流排的允许温升、拉出值最大允许变化量、
汇流排终端结构型式或膨胀接头补偿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4刚柔过渡段不宜设置在曲线区段和变坡点。
5刚柔过渡段宜采用切槽式刚柔过渡元件。
12
6支持结构与基础
6.0.1支持结构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网设计应结合人文、地域等特点,综合考虑与环境协调的景观需求。
2支柱宜采用多线路腕臂柱形式,优先选择在线路外侧设置支柱。
3支柱选型
1)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应考虑环境腐蚀因素的影响。
2)电气化公路宜采用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3)若采用钢支柱宜采用环形钢管柱、矩形钢管柱、H型钢柱等实腹式钢柱,也可采用格
构式钢柱;
4双极接触悬挂宜采用双重绝缘型式,吊弦宜采用整体吊弦。
6.0.2基础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柱基础的型式,应根据支柱型式、线路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2钢柱和带底座法兰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宜采用现浇混凝士或钢筋混凝土基础;无底座
法兰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宜采用整体式基础或杯型基础。
3下锚拉线基础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
4锚栓应按照锚栓性能、基材性状、锚固连接的受力性质、被连接结构类型、抗震设防
等要求选用。抗震设防区结构构件连接时,膨胀型锚栓不应作为受拉、边缘受剪和拉剪复合
受力连接件。
5对有条件的新建工程,接触网的基础(包括支柱基础、下锚拉线基础、各类悬挂底座
等)宜采用土建预埋。隧道内安装基础宜采用安全、可靠、耐受动荷载、防火、经济、便于
调整和接地的预埋结构。
6.0.3支柱容量应根据其工作条件,包括双极接触悬挂类型、跨距、所在线路状况及气象条
件等组合产生的最大效应确定。划分支柱容量等级,应从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等
综合考虑。
6.0.4混凝土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耐久性设计包括下列内
容:
1确定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
13
2提出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3确定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技术措施;
5提出结构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要求。
6.0.5支持结构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用可靠度指标度量结构
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6.0.6结构的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构件在规定的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或在各种变形或裂缝的
限值条件下,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临界状态。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和耐久性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的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3耐久性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在环境影响下出现的劣化达到耐久性能的某
项规定限值或标志的状态。
6.0.7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和连接强度,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采用荷载的设
计值和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进行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或裂缝,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
求,采用荷载的标准值和正常使用规定限值进行计算。
6.0.8支持结构应计算接触网的正常运行情况、安装检修情况下的荷载组合,需要时尚应验
算台风等非运行情况。
1正常运行情况应计算下列荷载组合:
1)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风向考虑垂直线路左侧风、垂直线路右侧风、平行线路
风三种情况。
2)最大覆冰、相应风速及气温、未断线。风向考虑垂直线路左侧风、垂直线路右侧风、
平行线路风三种情况。
3)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
2安装检修情况应按安装检修荷载、10m/s风速、无冰条件计算。风向考虑垂直线路左
侧风、垂直线路右侧风、平行线路风三种情况。安装或检修人员及工具重力荷载按0.8kN。
6.0.9支持结构荷载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永久荷载包括承力索、接触线及附加导线、腕臂、绝缘子及其附件、结构构件及支柱、
14
横梁上各种固定设备等的重力荷载;线索的张力;土压力及预应力等荷载;
2可变荷载包括风荷载、覆冰(雪)荷载、安装检修时的各种附加荷载。
6.0.10接触网支持结构与线索的风荷载应按使其产生最大风载的方向计算。
1基本风压计算
2
W0=V/1600(6.10-1)
2
式中W0-----基本风压,kN/m;
V-----接触网风偏和结构计算时,分别采用风偏设计风速和结构设计风
速,m/s。
2支柱及横梁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WS=μz·μs·W0·As(6.10-2)
式中WS-----支柱及横梁风荷载标准值,kN;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s-----支柱或横梁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As------支柱或横梁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m2。
3线索单位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3
Wx=μz·μs·W0·d·10(6.10-3)
式中Wx----线索单位风荷载标准值,kN/m;
μs-----线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表6.10-2的规定确定;
d-----线索直径或高度,mm。
4绝缘子串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WI=μz·W0·AI(6.10-4)
式中WI-----绝缘子串风荷载标准值,kN;
2
AI------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m。
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平坦或稍有起伏地形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按表6.10-1确定
2)山区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除按平坦地面的粗糙度类别,由表6.10-1确定外,
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修正系数为1.20~
1.50。
15
表6.10-1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离地面或海地面粗糙度类别
平面高度(m)ABCD
51.091.000.650.51
101.281.000.650.51
151.421.130.650.51
201.521.230.740.51
301.671.390.880.51
401.791.521.000.60
注: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
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
屋比较高的城市市区。
6风荷载体型系数(μs)按表6.10-2确定。
表6.10-2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项次类别体型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环形截面0.7
混凝土支柱
2矩形或工字形截面1.3
3环形截面0.7
实腹式钢柱
4H形截面或矩形截面1.3
φ·1.3·(1+η)
由角钢组成的(0.8)
5
矩形断面钢柱φ:桁架挡风系数
格构式钢柱
η: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
由钢管组成的0.8·项次5计算值
6
矩形断面钢柱(0.64)
由角钢组成的φ·1.3·(1+η)
7
矩形断面横梁(0.8)
格构式横梁
由钢管组成的
80.58
三角形断面横梁
9链形悬挂1.25
线索简单悬挂
101.2
(包括附加导线)
6.0.11正常运行状态,在接触网风偏设计风速时,支柱及硬横梁的挠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风荷载标准值和悬挂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柱顶处垂直线路方向的水平挠度不应超过
16
支柱高度的1.5/100;
2仅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支柱在接触线高度处垂直线路方向的水平挠度不应大于
50mm;
3在风荷载标准值和悬挂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硬横梁的竖向最大挠度不应超过硬横梁跨
度的1/200。
6.0.12接触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于基本地震烈度为9度及以上地区的支柱及硬横跨等支持结构应进行抗震验算;
2位于基本地震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的支柱基础,当场地为饱和砂士或饱和粉土时,应
考虑地基液化的可能性,并应采取必要的稳定和抗震措施;
3锚栓连接抗震验算时,混凝土基材应按开裂混凝土计算;
4抗震设防区的锚栓:
1)应采用适用于开裂混凝土的锚栓,并应进行裂缝反复开合下锚栓承载能力检测;
2)应进行抗震性能适用检测。
6.0.13钢材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材质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结构形式、连接方式、钢材厚度和结构所处的环境及气温
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钢材等级宜采用Q235或Q355。钢材的质量应分别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
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3所有钢支柱及硬横跨结构的钢材均应满足不低于B级钢的质量要求。
4结构连接宜采用4.8级、5.8级、6.8级、8.8级热浸镀锌螺栓和配套等级的螺母,其
材质和机械特性应分别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和《紧固件
机械性能螺母》GB/T3098.2的有关规定。
6.0.14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材料选用与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形断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和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的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
钢丝,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
2其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采用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17
3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以及各项物理特性指标,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确定;
4预应力混凝士支柱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6.0.15接触网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2混凝土基础的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或光圆钢筋;
3基础的埋深应大于0.5m。冻土地区的基础埋深应按《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118确定;
4严寒地区入土部分的混凝土支柱和基础,宜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
5带法兰盘支柱的基础顶面宜高出路肩面或地面200mm。
18
7附加导线
7.0.1供电线、加强线、架空地线等接触网附加导线宜采用铝包钢芯铝绞线。
7.0.2选择单独架设的附加导线经路时,应少占农田,避开不良地质地段,并应考虑与邻近
设施的相互影响。
7.0.3附加导线锚段长度不宜大于2000m,在由线区段、高度或跨距相差悬殊的地区和重冰
区可适当缩小。
7.0.4附加导线对地面及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附加导线对地面及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表7.4-1的规定;
2附加导线在最大弛度时的对地面距离可按表7.4-1"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山坡峭
壁、挡土墙和岩石"的情况设计;
表7.4-1附加导线在最大驰度(含风偏)时对地面及相互间最小距离(m)
序号有关情况供电线、加强线架空地线
1导线位于行人正上方时3.02.0
2导线位于行车正上方时4.73.7
3导线位于行人正下方时2.51.5
4导线位于行人侧方时1.450.95
5不同供电臂导线0.4-
19
3单独架设的附加导线应符合《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的有关
规定;
4附加导线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
5在计算最大风偏情况下,附加导线对电气化公路沿线树木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2.0m。
20
8防雷与安全防护
8.0.1接触网大气过电压保护应根据雷电日及运营经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年均雷暴日超过40天的下列重点位置应设避雷器:
1)绝缘锚段关节;
2)隧道洞口;
3)供电线上网点;
4)架空供电线转电缆安装处;
5)需要重点防护的设备。
2雷暴日不小于40天地区的接触网宜设避雷线或将架空地线线适当抬高兼起防雷功能,
其他年均雷暴日超过60天的接触网应设避雷线或将架空地线适当抬高兼起防雷功能。
8.0.2接触网绝缘水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触网的绝缘爬电距离不应小于250mm。
2接触网的空气绝缘间隙应符合表8.2-1的规定。
3双线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的距离400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市场出版社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4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研究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9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绵阳市教体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101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阿坝州直事业单位招聘110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融媒体中心招聘2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乡镇事业单位招聘16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农业农村局招募2名特聘农技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审计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2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停车场管理合同范例
- 搭建展会合同范例
- 电网突发停电应急预案
- 护理安全小组工作计划
- 2025办公室无偿租赁合同范本
- 翻译美学视角下小说《长恨歌》英译研究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期末测试卷(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4届高考英语500个高中英语词组(短语)及固定搭配大全
- 矿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 GB/T 22671-2024外转子电动机试验方法
- 喷浆工煤矿企业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含答案
- 新版浙教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复习专题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