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考点01化学研究的对象考点0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考点0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考点04常用仪器的识别和使用
考点05化学试剂的取用考点06物质的加热
考点07仪器装置的连接考点08坡璃仪器的洗涤
考点09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考点01化学研究的对象
1.化学就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指导着我们更科
学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如今,化学科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功能材料
制造、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命过程研究、太空探索等。
■考点0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的变化
分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生成其它物质。
宏观现象通常是状态和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
能量变化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光能、热能
和电能等。
举例水的三态变化、酒精挥发等。钢铁生锈、木炭燃烧光合作用等。
联系①在物理变化中,不发生化学变化;②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
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
1.化学变化一定:①有新物质生成;②有能量的变化;③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不一定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化学变化,仅仅是压力增大引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如
火药爆炸、烟花爆竹爆炸是化学变化,锅炉爆炸、车胎爆炸、气球爆炸均是物理变化;
4.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又放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考点0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判断依据(1)直接由感官感知的(眼睛看、鼻子闻、耳朵
听、手触摸掂量等):颜色、状态、气味等
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2)用仪器测量的:如硬度、密度等
(3)根据实验数据记录的:如熔点、沸点等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亘
性质内容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吸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附性、吸水性等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考点04常用仪器的识别和使用
分类名称图示
反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后L
应试1r蒸发皿燃烧匙
容能间接受热的
烧杯、烧瓶、锥形瓶
器(加陶土网)0A66
烧杯锥形瓶烧瓶
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
存放仪器
滴瓶(装少量液体)、集气瓶(装气体)6[
滴瓶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
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
计量仪器
量筒:量液体体积
t筒托盘天平
药匙:取粉末或小颗状固体
取用仪器镣子:取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1/1
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镒子药匙胶头滴管
漏斗:用作加液器和制作过滤器
添加液体仪器长颈漏斗:添加液体试剂,下端伸入液面以下T1f
分液漏斗:可控制加液体的速度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曷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讷•0
夹持仪器铁架台、试管夹、土甘烟钳t11
铁架台试管夹用崩钳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温度计、滴瓶、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
白瓷点滴板、三脚架、试管架、试管刷、玻璃区滴板:**vtwcIAtTW
其他仪器
棒、水槽、陶土网等1
木MlAlIM
■考点05化学试剂的取用
(一)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1、实验三不:(1)不能用手接鲤药品;(2)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3)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
体的气味(应用手扇动闻味)。
2、剩余药品的处理:(1)不能放回原瓶;(2)不要随意丢弃;(3)不要拿出实验室;(4)要放入指定的容
器内。
3、药品用量: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
部。
(二)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存于广口瓶)。
块状固体:用中子取,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防止打破试管底);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步骤:一横、二放、三快竖
2、液体药品的取用(存于细口瓶)。
较多量:倾倒法。(1)瓶塞倒放、试管倾斜;(2)标签向手心(防止瓶口残留药流下腐蚀标签)(3)瓶口
挨着管口、盖上瓶塞放回原处。
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1)使用方法:一捏二吸三悬空;(2)不能倒置或平放;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
触试管壁;不能放在实验台上。严禁用未清洗的滴管吸取其它试剂。
■考点06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
1、火焰:处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加热用外焰)。
2二查: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或烧焦;检查灯座内酒精量不超过灯座容积的丝,不少于0。
3、注意事项;(1)禁止酒精灯引燃酒精灯,点燃时,要用火柴;(2)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3)
禁止用嘴吹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盖两次);(4)酒精灯打翻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1、试管外壁干燥,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3;
2、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从下向上套);
3、用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成筌角,移动试管或酒精灯型(防止试管炸裂);
4、试管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以免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5、不要与灯芯接触(否则受热不均炸裂试管)。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先型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3)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
(4)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切至,以免容器破裂。
(5)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考点07仪器装置的连接
分类图示注意事项
左手拿橡胶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
玻璃管与橡胶塞
夕、先用水湿润要插入的一端,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橡胶塞
仪器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用水湿润玻璃管口,稍
的连
玻璃管与胶皮管
4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接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
容器与橡胶塞
可把容器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一段时间
简易装置:
装置*v4-*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
升温法
气密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性检关闭弹簧夹;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容
带长颈漏斗的装置:♦
查器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不变,即形成稳定的液
液面差法
面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考点08坡璃仪器的洗涤
操作要点常见错误及后果
一般用水刷洗,若内壁有不容物,盐酸或纯碱试一下。用试管刷刷洗时用力过猛,易导致试管破裂。
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
下,呈均匀的水膜。
■考点09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科学探究的步骤:
提出科学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或结论实验图示
点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旦色、固态、圆柱状,
石蜡密度比水小,质
燃闻一闻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略有气味。切下的石蜡
,、,-软,难溶于水
刖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B
石蜡从烛芯向四周逐渐石蜡的熔点较低
现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的熔化;火焰分三层,处(47-64℃)/卜焰
“内焰
象状态变化,观察火焰层最亮,内层最暗。火焰从外到里分别为火柴梗M■焰心
燃
外焰、内焰、焰心
烧
产①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石蜡燃烧有水生成
时
物OJOn
②取一个用澄清石灰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
检
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FD
浑浊生成
验
在火焰上方
熄①熄灭蜡烛有白烟产生
灭白烟具有可燃性
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
蜡烛重新燃烧
后
,卜自7T口吐R止的臼,Iffl
1盾烛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工1=二氧化碳+水
堂矗贵金
i.化学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开发高效低毒农药促进粮食增收
C.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天体运动
D.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
【答案】C
【解析】A、研究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研究范围,不符合题意;
B、开发高效低毒农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C、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天体运动,属于天文学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
D、研制治疗癌症的新药,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陕西的民间艺术和工艺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以下民间艺术作品的制作工艺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的是()
A.酿制稠酒B.烧制瓷器
C.陕北剪纸D.粮食酿醋
【答案】C
【解析】A、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剪纸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成语的词义独特,音韵优美,寓意深刻。下列成语中律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成针B.飞蛾扑火C.百炼成钢D.玉石俱焚
【答案】A
【解析】A、铁杵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飞蛾扑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玉石俱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D
【解析】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天工开物》中描述以竹为原料造纸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①B.②⑤C.③D.@
【答案】B
【解析】①砍竹备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②加碱蒸煮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③捞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④压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⑤烘干过程中涉及通过燃烧提供热量,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综上涉及化学变化的是②⑤,故选B。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难溶于水B.酒精具有挥发性
C,氢气具有可燃性D.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答案】C
【解析】A、氮气难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A选项错误;
B、酒精具有挥发性,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选项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C选项正确;
D、液氧是淡蓝色液体,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选项错误。
故选:Co
7.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稳定性B.氧化性C.延展性D.还原性
【答案】C
【解析】】A、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C、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D、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C。
8.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牛奶:白色液体B.汞:有毒
C.冰块:密度小于水D.氧气:无味
【答案】B
【解析】A、牛奶是白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汞有毒,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符合题意;
C、冰块密度小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无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9.下面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是锥形瓶,名称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白人是滴瓶,名称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C、是试管夹,名称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是长颈漏斗,名称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0.下表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部分常用仪器,其对应用途有误的是()
选项ABCD
仪器
【解析】A、胶头滴管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说法正确;
B、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液体,故说法错误;
C、玻璃棒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故说法正确;
D、试管可用于少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块状固体直接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品尝药品的味道
D.用滴瓶里的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答案】B
【解析】A、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否则会砸裂试管底部,故A选项不符
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腐蚀标签,故B选项符合题意;
C、许多药品有毒性或腐蚀性,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滴管,用滴瓶里的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不能用清水冲洗干净,直接插回即可,
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D.
【答案】D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
火柴点燃酒精灯,图示操作错误;
B、取用固体药品氯化钠时,取下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示操作错误;
C、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
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示操作错误;
D、塞紧胶塞,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
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3.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拨打119B.泼水C.逃跑D.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D
【解析】A、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火势较小,无需拨打119,不符合题意;
B、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能泼水,因为酒精的密度比水小,泼水后,酒精
会继续燃烧,甚至会使火势扩大,不符合题意;
C、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能逃跑,防止火势蔓延,不符合题意;
D、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符
合题意。
故选D。
14.实验时必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A.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B.在实验室里追逐打闹
C.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D.实验后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答案】C
【解析】A、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由于实验过程中与药品有接触,容易误食,发生危险,所以禁止将
食物和水杯带入实验室,故不符合题意;
B、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本身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更容易发生伤害,尤其是在实验室,影响别人的
实验,更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是进入实验室严令禁止的,故不符合题意;
C、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当着火或者发生危险时,可以及时使用灭火器灭火,找到电闸及时停电,以
减少危险的发生,保证实验安全,故符合题意;
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统一处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5.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插入乳胶管
C.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保证不漏气
D.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后对准橡胶塞孔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答案】C
【解析】A、橡胶塞旋进容器口不易导致玻璃仪器破损,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导管沾水起到了润滑作用,方便连接玻璃管和乳胶塞,故B不符合题意;
C、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容易压破容器,故C符合题意;
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沾水起到润滑作用,方便连接玻璃管和橡胶塞,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下列关于仪器的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A.加热后的试管立即洗涤
B.滴瓶中的滴管取液后洗净再插入滴瓶
C.洗涤试管时,上下用力抽拉试管刷
D.洗净的试管倒插在试管架上
【答案】D
【解析】A、加热后的试管立刻清洗容易炸裂,故A错;
B、滴瓶上的滴管不能清洗,否则会稀释溶液,故B错;
C、洗涤试管时,上下缓慢抽拉试管刷,不能用力,否则会捅破试管,故C错;
D、洗净的试管倒插在试管架上,故D正确。
故选:Do
17.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某同学
查阅资料后提出“臭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煌类物质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分析解释
C.获取证据D.形成假设
【答案】D
【解析】科学探究过程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根据题目信息,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某同学查阅资料后提出“臭
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燃类物质有关“,是对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假设性解释,因此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D。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
B.“泪”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为石蜡蒸气
【答案】C
【解析】A、诗句中的“泪”,是蜡烛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液态石蜡),故选项说
法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同时石蜡受热熔化变为蜡油,“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
伴随有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固体颗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19.点燃蜡烛,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过一段时间后,取下烧杯,往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振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B、点燃蜡烛,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净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取下烧杯,往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下列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三层,外焰最亮
B.蜡烛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答案】A
【解析】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o
21.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是化学变化的是;是物理性质的是;是化学性质的
是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