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2讲必修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一轮复习
目录
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1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6
考点一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考点二信息的辨析.....................................................
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6
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22
文言文课内重要篇目复习目标
(1)分类梳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这五类文言现象,提升归纳和运用古
代汉语的能力。
(2)充分理解经典选篇中古圣先贤的思想,认识其文化价值,立足现实,思考其现代意义,评论先贤思想。
(3)深入阅读《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找出并分析各篇的重要观点,初步了解儒家、道
家思想的特征,对比分析其异同,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体会相关课文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分析诸子文章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把握史传文
文章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培养思辨能力。
(5)通过研读诸子文章,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孟子“保民而王”的
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庄子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自然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
敬畏自然的时代精神。
文本联系
从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看,《论语》在先,《孟子》《庄子》在后。而且《孟子》《庄子》中都出现
了孔子的故事,《庄子》中相对更多。《孟子》中的孔子是称颂与效法的对象,而《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比较复杂,有时是悟道得道的圣人形象,有时是不悟道、不知“道”的被嘲讽被批判的对象。
《论语》事实上构成了《孟子》《庄子》中的隐含文本,不仅出现了孔子形象的篇章,即使有的篇章
没有出现孔子形象,也是对孔子观点、对《论语》篇章的一种反映。
《庖丁解牛》其实也可以作为对《侍坐章》的一种解读。
庖丁所说的三重境界,在《侍坐章》中都是有表现的。“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而子路
的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
方也”,这个国家遭遇方方面面的困难,而子路的志向是将它建成一个军事强国,一个礼仪之邦。这不正
是“全牛”境界吗?子路所说的困难,显然正是庖丁所言的“大”。
之后两位弟子述志,冉有将国家缩小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将志向缩小到“足民”,并坦言“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更将志向缩小到基本属于个人层面的“愿为小相焉”。这两种志向虽有差别,
但与庖丁描述的“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的目无全牛的境界相似,就是承认只承担局部的责任与工作。
最后言志的曾点,表现得从容不迫,先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日:'异乎三子者之撰’”,
在得到老师不妨各言其志的许可后,描述了一幅十分和谐的画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对其描述的这幅画面,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理解是鲁国零
祭的场景,有周礼的影子,是礼乐治国的画面,视作尧舜气象;一种理解是隐逸淡泊的春游场景。但不管
哪种理解,从对曾点形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自在自如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和庖丁解牛时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一样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这种境界正是庖丁解牛“以神
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无牛”境界。不论解释为礼乐场面,还是春游画面,身处其中的人
都以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为目的,可见儒家虽提倡刚健有为,但同样提倡道家自由自如的精神心态。
反之,在道家言论中我们也可看到儒家积极有为的表现。“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生命不可能总是游刃有余,有些困难是躲不过去的,人生总有至暗时刻,只有警诫自己,小心谨慎,才能
渡过难关。这正是《周易》所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儒道思想其实并不完全对立,儒道在“内圣”这一层面上其实是一致的。明代心学家就认为曾点已达
到仁者不忧、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往而不乐的圣贤境界。可见,儒道互补,儒道相济,不在两家言论
之外,而在两家言论之中。
孑L、孟、庄三家“演义”
先秦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思想自由的时代,一个个性飞扬的时代,一个智慧与争鸣的时代,一个
群星闪耀的时代。孔孟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庄所代表的道家思想无疑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两个板
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反映了孔子与弟子的人生愿景,《齐桓晋文之事》以问答的形式
系统阐发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愿景,《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这
些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儒家与道家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
的认识。
【复习设计】
1.前置任务:复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后,请以《有
师若XX,幸矣》为题写一篇随笔,500字左右。课堂上交流写作成果和心得。
意图:以“我想从师于XX”为情境,完成《有师若XX,幸矣》的写作,既是促成学生对三位思想家
生平主张的回顾梳理,也是让学生从个人体验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如:设想自己作为入门求学的弟子,面对孔子、孟子、庄子,你会选择谁来当你的老师,为什么?
(试着写一写,100字左右)
2.推断下列名言分别出自孔、孟、庄哪位之口。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图:由“推断”来检测学生对孔、孟、庄三人基本观念和价值追求的理解。
3.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三位思想家选一幅最能体现其性情和形象的图像,为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或
依据。
4.就第三个学习任务的讨论结果,给三位思想家进行形象定位。
设计意图:共同讨论、概括与辨析三者的不同主张或人生态度。
5.推断下列文段中的A,最有可能是孔、孟、庄中的哪一位,说出理由。
王问口:“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A对日:“于传有之。”日:“臣弑其君,可乎?”目:“贼
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意图:文段中的A为孟子,由此文段的阅读,探究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孔子强调仁,往往着重于
个人修养之仁和克己复礼之仁,而孟子更强调国君的责任之仁,要行王道,即仁政思想;孔子重视礼,强
调维护“曾经美好”的秩序,而孟子则认为可以推翻无道之君,即民本思想。
6.推断下面故事中的A是孔、孟、庄中的哪一位。讨论:这位A作出“鼓盆而歌”的行径,虽有违常
理,却反映了他的哪些观念和主张?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其观念和主张展开评价。
A妻死,B吊之,A则方箕踞鼓盆而歌。BEJ:”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
亦甚乎!”
A日:“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
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天地之间),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意图:继续“推断”,“推断”学习的目的与任务2和任务5相同。此文段中的A是庄子,讨论中将
会涉及“自由”“顺应自然”“一死生齐彭殛”等道家观念。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的学习不仅是推断和
理解,还要求展开评价,这是思辨性阅读的必然要求。
7.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学习任务。
荷藤丈人(见《论语•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子路问目:“子见夫子乎?”丈人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
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
口:“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日:“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
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荷族丈人与子路的互为观感是怎样的?
(2)从文中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哪些不同主张?能联想到哪些篇章?
(3)你赞同荷族丈人与孔子、子路的主张吗?请对对方的观点或主张作出反驳。
意图:《论语》中收编此文,究竟是出于儒家对隐者的批评,还是出于对自身的嘲讽和对社会的叹息,
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文很能体现两家对人生和社会态度的差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来说,
它正是非常有价值的语料。可以迁延的观念如儒家的“入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的“无为”“不
愿为境内累矣”等。
8.以下是三篇文章的标题,三文均是鲍鹏山所写,请从标题猜测此三文分别写谁。
XX在雨中歌唱;王者师与大丈夫;XX,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意图:进一步感知三位思想家的形象特点和毕生主张。三文的抒写对象分别是孔子、孟子、庄子。
9.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志趣,你认为当今之世,更需要谁,说出理由,不少于500字。
意图:当今之世,更需要谁?前者着眼于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后者引导学生理解先贤的智慧之光对现
实的意义,从古到今,从纸上讨论到现实观照,体现学习的意义,又从理解、辨析进阶到质疑、评价,也
是深度学习、思辨性学习的应有之义。
2025年备考策略
1.《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
们的志趣、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主要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以礼乐治国”的
政治主张。《齐桓晋文之事》记叙了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之事,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
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
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庖丁解牛》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经历的叙述,
揭示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只有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部规
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事务,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道理。
2.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眼光,理性评价各篇章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其优点和局限,辩证认识历史
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寓2
[时代背景]
《侍坐》:春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周王室微,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阶段。在这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旧的宗
法等级制度及其礼仪规范陷入了严重危机,出现了所谓的"礼崩乐坏"的状态。
《齐桓晋文之事》: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
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
业,野心勃勃。孟子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
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庖丁解牛》:庄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感到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
他主张无所作为,颐养天年,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安时而处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
切社会制度,接弃一切文化知识。
儒道思想碰撞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展现了儒家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儒
家内部,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在社会理想治国理念两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社会理想治国理念相同点不同点
《侍坐》天下太平施行仁政安养人民为国以礼
天下归仁礼乐治国爱民望治
百姓安居乐业推仁讲礼
《齐桓晋文之事》衣食无忧保民而王,行王道发政施仁
守礼知义
天下归心
2.这三篇文章是儒道两家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孔子、孟子和庄子关于“理想社会”和“立身处世”的思想,
都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填写下面的表格,领会其思想内涵,比较异同,并感受每个人独特的富有个
性的表达。
观点观点内涵观点提出方式艺术特色效果
吾与点也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态度明确,表达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思
乐,感慨道之不行较为含蓄描写;以“言志”为中路清晰,富有层次感
心组织材料
保民而王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直接明确围绕“保民而王”层层铺张扬厉,逻辑严密;把
民衣食无忧,才谈得上深入;善设机巧,引人握主动权;生动形象,言
守礼知义,天下归心入胜;善用比喻说理;简意赅;富有音乐美,增
句式多变,整散结合强感染力、说服力
依乎天理存身、做事、处世都应以寓言方式表达以“所好者道也”提纲层层深入,
该顺乎自然不可强为掣领,后面分述;描写逻辑严密;
简练、逼真、传神语言简练,
富有表现力
3.从三篇课文中看儒道两家在处世观念、社会理想、治国理念方面有着怎样的异同?
处世观念社会理想治国理念
儒家入世(有为)百姓丰衣足食,礼义教化盛行,天下大为国以礼
同施行仁政
道家出世(无为)人不为物役,取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
共同关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应当如何生活在世界上
匐3
考点突如专法探策
/--------------MHHK.
「考点说,J
文言知识点梳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通假字
1.毋吾以也(同“已”,止)
2.鼓瑟希(同“稀”,稀疏)
3.夏春者(同“暮”)
二、一词多义
1.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词尾)
2.言
①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说,谈,动词)
②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⑴军卓带(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⑵风乎舞雪(吹风)
⑶曾皙后(落在后面)
2.形容词作名词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木(小相,大相)
四、古今异义
加之以财承
古义: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五、文言句式
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不吾知也(“吾知”即“知吾”)
则何以哉(“何以”即“以何”)
尔何如(“何如"即“如何”)
何伤乎(“何伤”即“伤何”)
毋吾以也(“吾以”即“以吾”)
②状语后置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因之以饥谨”即“以饥馈因之”)
为国以礼(“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
异乎三子者之撰(“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异”)
以吾一日长乎尔(“长乎尔”即“乎尔长”)
浴乎沂("浴乎沂"即“乎沂浴”)
《齐桓晋文之事》
一、通假字
1.为长者折接(同“肢”,肢体)
2.刑于寡妻(同“型”,做榜样)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同“彩”)
4.本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
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同“途”,道路)
6.是周民也(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7.颂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
二、一词多义
1.道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动词,谈论)
②唯恐道途显晦(名词,道路)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④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名词,道理)
2.舍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名词,房屋)
②舍之!吾不忍其毂棘(动词,释放)
③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动词,停止)
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动词,筑舍定居)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动词,舍弃,放弃)
3.诚
①诚有百姓者(副词,的确)
②是诚何心哉(副词,真的)
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名词,诚心)
④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副词,果真,如果)
三、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刑于寡妻(做榜样)
是圈民也(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村之以桑(种)
我,然后知轻重(称重)
廖,然后知长短(丈量)
(2)动词的使动用法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巧乎(使……听到)
值士臣(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使……朝见)
形容词的用法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形容词作名词,美味的食物)
等医不足于体与(形容词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木(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塞固不可以敌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明固不可以敌强(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重)
是以君子还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考吾考,以及人之考(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后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王无导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四、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从而推广到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2.至于兄弟
古义:推广到
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
3.不推恩无以保搴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人的妻子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指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5.丛顶刑之
古义:接着就
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乃仁术也(“也”表判断)
②夫子之谓也(“也”表判断)
③是诚不能也(“也”表判断)
④是折枝之类也(“也”表判断)
⑤是罔民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被动)
3.省略句
①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②将以(之)衅钟
③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④及(其)陷于罪
⑤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臣未之闻也(即“臣未闻之也”)
莫之能御也(即“莫能御之也”)
然则一羽之不举(即“然则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何由知吾可也(即“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往)
②状语后置
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使天下仕者皆欲于王之朝立”)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我非爱其财而以羊易之“)
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③主谓倒置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庖丁解牛》
一、通假字
1.碧然何然(同“响”)2.技章至此乎(同“盍”,何、怎么)3.批大郃(同“隙”,空隙)
二、一词多义
1.然
①因其固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③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连词,但是)
④沛公然其计(动词,认为……对)
2.乎
①技盖至此乎(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②依乎天理(介词,相当于“于”)
③而况大辄乎(表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良庖岁更刀(每年)②族庖月更刀(每月)
2.形容词作名词
以无厚入有间(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
四、古今异义
L所见无非牛者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
2.依乎天理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
3.虽然,每至于族古义:虽然是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视为止,行为迟古义:动作也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臣之所好者道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技盖至(于)此乎②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3.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新发于硼(即“新于硼发”)
②宾语前置技经肯紫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繁”)
考法探究
活动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基础梳理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本字及意义
①毋吾以也
②鼓瑟希
③莫春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古义今义
①童子六七人男孩子,泛指儿童
②加之以师旅军队的编制单位
③如会同,端章甫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
①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③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
⑴方
④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
上》)
⑤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论语•子路》)
①铿尔,舍瑟而作
②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③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2)作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⑤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尔何如
⑶尔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铿尔,舍瑟而作
①如或知尔
②如五六十
③如其礼乐
(4)如④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⑤固不如也(《鸿门宴》)
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
上》)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风乎舞雪
②如会同,端章甫
③鼓瑟希
④冠者五六人
⑤曾皙后
⑥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不吾知也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⑤浴乎沂,风乎舞雪
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
⑦为国以礼
⑧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6.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
(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与《》《》《》并称“四书”,再加上《》
《》《》《》《》,总称“四书五经”。
⑵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音为sh»g,意为“”,
这里指的是;一乘,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
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代,战争频繁,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⑶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
所。帝王的宗庙制是七庙、__________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
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文中的“宗庙之事”就是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⑷浴乎沂
在古代,“沐”和“浴”各有所指。沐,指;浴,指,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洗澡。
活动二《齐桓晋文之事》基础梳理
7.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本字及意义
①王说,曰:……
②为长者折枝
③刑于寡妻
④盖亦反其本矣
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⑥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古义今义
①此心之所以合于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王者
②老吾老,以及人
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之老
③刑于寡妻,至于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兄弟
④不推恩无以保妻
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子
⑤莅中国而抚四夷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也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
⑥然后从而刑之
的等;因此就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
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⑴爱
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
说》)
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
然》)
①然后从而刑之
(2)刑②刑于寡妻
③虽董之以严刑(《谏太宗十思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以御于家邦
⑶御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④御旨、御膳
①欲辟土地,朝秦楚
②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③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辟(《孟子•鱼我所欲也》)
④辟邪说,难壬人(《答司马谏议书》)
⑤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促织》)
⑥复辟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
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⑸若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
⑦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①不识有诸
⑹诸②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③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
10.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然后从而刑之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权,然后知轻重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
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⑩朝秦楚
⑪以一服八
1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
例句
词)
①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②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③吾何快于是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⑥百姓之不见保
⑦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
⑧夫子之谓也/一羽之不举
12.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
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
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日庠。"《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活动三《庖丁解牛》基础梳理
1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句本字及意义
①若然向然
②技盖至此乎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例句古义今义
①依乎天理伦理道德或天然的道理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②因其固然
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③虽然,每至于
表转折的连词
族
④吾见其难为使人为难
⑤视为止,行为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迟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意义或用
词语例句
法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
⑴解④解鞍少驻初程(姜夔《扬州慢》)
⑤二月冰解(《齐民要术》)
⑥押解
⑦通俗易解
①族庖月更刀
②每至于族
(2)族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④聚族而谋之曰(《五石之瓠》)
⑤士大夫之族(《师说》)
①乃中《经首》之会
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齐桓晋文之事》)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⑶乃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⑦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屈原列传》)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良庖岁更刀
②族庖月更刀
③而刀刃者无厚
1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指出标志词。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
例句
词)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而刀刃若新发于硼
④技经肯繁之未尝
⑤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
㈤4
执着题型•解题笛帕
从三篇文章中各选一个重要观点
关键词句表达方式与其他观点的关系
《子路、曾皙、吾与点也态度明确,内涵表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观点既有差异,
冉有、公西华侍达较为含蓄又不无相通之处
坐》
《齐桓晋文之保民而王直接、明确中心观点,全文的思路由此出发,又归结
事》于此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以语言方式表达是对“解牛”过程的解说,暗含寓意,文
其固然中少有明确的观点
任务2:比一比
从话题出发,比较各家观点内涵
讨论话题主要观点意义内涵
《子路、曾皙、冉个人志向文教德化富强康乐对太平盛世、民生和乐的向往
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治国之策保民而王传递王道之策,希望齐宣王实行仁政
《庖丁解牛》解牛之道依乎天理存身、做事、处世顺其自然
阅读思考鉴往古今
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源泉,情节和文本,你能找到多少个
价值观用词是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体现在何处?
(注:答案会很丰富,只要能从文本出发,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可。儒道思想的时代生命力在当代
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小结: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离不开儒道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以孔孟为代表的
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讲究顺应天
道,尊重客观规律,无为而治,体现的是旷达的出世态度。人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这就需要儒家的积极
入世思想,然而人们身处红尘,总有失意落寞之时,这时我们就需要道家超然物外的出世思想。因此,这
两种思想对我们同样重要。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
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从以下三个话题中任选其一,写下来你的观点
与大家分享。
话题1: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现实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
看来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话题2:孔子“礼乐”思想的现实意义,结合《乡土中国》《祝福》等文本,谈一谈你对“礼”有一个
怎样的思辨性认识。
话题3: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
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扩展阅读
《论语•公治长》(节选)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目:“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日:“愿闻子之志。”
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
【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子路站在旁边陪侍。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道:“愿意不吹嘘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日:“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年人生活安稳,朋友间讲信用,孩子得到关怀。”
材料2《孟子•尽心上》(节选)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
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
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
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
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
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材料3《庄子•养生主》(节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
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任务1:猜一猜
下列三个文段中的A,分别最有可能是孔孟庄中的哪一位?
①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A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②A妻死,B吊之,A则方箕踞鼓盆而歌。B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
A日:“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
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固止也。”
③A将死,弟子欲厚葬之。A日:“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现,万物为毒送。吾
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童之食夫子也。”A曰:“在上为乌鸯食,在下为
蜷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参考答案】
①A为孟子。从中可以看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从孔子的注重个人修养之仁,克己复礼之仁,
发展为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从孔子重视礼、强调秩序,发展为可以推翻无道之君,即民本思想。
②中A为庄子,B为惠子,从中可以看出庄子的思想:大道运行,生死自然,不以生喜,不以死悲,
生死同状,万物一齐。
③中A为庄子,从中可以看出庄子“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齐物”的思想。
任务2:选一选
设想自己作为入门求学的弟子,面对孔子、孟子、庄子,你会选择谁来当你的老师,为什么?
【提示】通过前2个任务的完成,梳理、比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齐
桓晋文之事》三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初步把握儒家、道家的思想内涵及其社会价值,了解《论语》
《孟子》《庄子》的文体特征和表达风格。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儒家、道家思想提出的理想社会,
并用发展的眼光,思考其现实意义,进而传承传统思想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难点】儒家、道家的思想内涵是极为深刻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把握适当的难度。重点是学生
在对各家思想的大致把握上,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任务3:辨一辨
当今社会“躺平”“佛系”“内卷”“内耗”等词颇为流行,有人认为“躺平”“佛系”就是
道家思想在现代的投射,“内卷”“内耗”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的升华,你同意吗?将学生分成两小
组辩论,可以先在全班范围内辩论,论辩过程中根据学生表现逐步确定选手,老师所带两个班级之
间论辩。
【补充资料】
材料1
什么是躺平,并无定论,无非是与世无争的心态,顺其自然的姿态,无所作为的状态,用于聊
以自慰,或调侃他人。自去年底始,经年初网络传播,到现在仍热度不减。全社会真的躺平?其实
并不尽然。
在单位,得安分守纪,履职尽责,把事做好,免得被人说三道四,留下坏印象。在家庭,孝老
爱亲,和睦相处,把家搞好,做一个称职的好父亲、好母亲、好儿子、好女儿、好媳妇、好女婿,
让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当然,单位是有个把调皮捣蛋或马虎了事的员工,并不足怪,个别家庭出
了游手好闲或积染恶习的不肖子孙,也不能幸免。
这本身是生活的常态,但经网络传播的放大,把个别现象当成了社会现象,就不得不令人担忧
了。网络传播是一柄双刃剑,信息传播快,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简历年终总结
- 居家透析患者护理查房
- 养老社区项目规划设计
- 透析室安全注射课件
-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育课件
-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5上创意纸浆画 课件
- 危房改造申请书
- 2022年文员简历自我评价
- 采购员目标规划
- 防范车辆安全事故
- 中职家长会课件教学
- 博弈论完整版本
- DB34∕T 4179-2022 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
- 校园天眼平台建设方案
-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及技巧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美妆细分市场机会与策略洞察-任拓-202409
- 2024-2030年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学习与娱乐平衡》主题班会
- 加油站风险清单(隐患排查表)(195项) 2024
- 2024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教师组)装备制造类智能制造设备技术赛项竞赛样题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