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运动训练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运动训练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运动训练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运动训练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训练方法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549第1章运动训练基本理论 230621.1运动训练概述 2143181.2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310371.3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36342第2章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4296412.1训练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4189222.2训练方法的应用与调整 4148442.3训练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523192第3章动力性训练方法 535163.1动力性训练概述 5161563.2负重训练方法 5280393.2.1深蹲 5291373.2.2卧推 6288643.2.3杠铃弯举 6248943.3跳跃训练方法 6219723.3.1站立跳远 6153783.3.2站立三级跳 6150483.3.3横向跳跃 6291953.4速度与爆发力训练 669143.4.1速度训练 6146053.4.2爆发力训练 6175443.4.3综合训练 68179第4章静力性训练方法 7184444.1静力性训练概述 7176314.2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 7170204.2.1静力性力量训练原则 7130764.2.2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 751054.3平衡与稳定性训练方法 7196174.3.1平衡训练 7305094.3.2稳定性训练 71638第五章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8179385.1有氧耐力训练概述 8126015.2持续训练法 8232165.3间歇训练法 885015.4变速训练法 914811第6章无氧耐力训练方法 9195746.1无氧耐力训练概述 9234076.2高强度训练法 912376.3低强度训练法 10178296.4抗乳酸训练法 1019549第7章灵敏与协调性训练方法 1072127.1灵敏与协调性训练概述 116577.2开发性训练方法 1122677.2.1基本动作练习 11227177.2.2变向练习 11213147.2.3小范围团队游戏 11117487.3改进性训练方法 11259487.3.1高级动作练习 11140907.3.2多任务练习 11120787.3.3特定项目模拟训练 11161087.4提高性训练方法 11102737.4.1高强度对抗训练 11246797.4.2精细动作练习 11256797.4.3心理素质训练 1231003第8章柔韧性与伸展训练方法 1295048.1柔韧性与伸展训练概述 12158778.2静态伸展训练法 12184108.3动态伸展训练法 12271848.4PNF伸展训练法 1219056第9章针对不同项目的训练方法 13326849.1田径项目训练方法 1372819.2游泳项目训练方法 1354779.3球类项目训练方法 13283339.4体操与武术项目训练方法 1416535第10章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42944510.1训练计划概述 142429810.2训练计划的类型与周期 142422210.2.1训练计划的类型 142829310.2.2训练计划的周期 151797710.3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 151934710.3.1收集信息 152818110.3.2确定训练目标 15999710.3.3制定训练内容 151282510.3.4安排训练负荷 162683010.4训练计划的组织与实施要点 16411910.4.1组织要点 163256210.4.2实施要点 16第1章运动训练基本理论1.1运动训练概述运动训练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身体活动,以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活动过程。运动训练涉及生理、心理、营养、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个体在特定运动项目上的综合表现。1.2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1)目的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在特定运动项目上的竞技水平,增强运动员的体质,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并为国家、地区、俱乐部等各级别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任务(1)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2)培养运动员的运动技能,使其熟练掌握专项技术。(3)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心、意志力和团队精神。(4)优化运动员的营养、休息和恢复措施,保证其身心健康。(5)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1.3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系统原则运动训练应遵循系统原则,即训练活动应具有连贯性、阶段性和层次性。训练计划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项目特点、训练水平和竞技状态等因素进行科学制定,以保证训练效果。(2)负荷原则运动训练应遵循负荷原则,即在训练过程中,要合理控制运动负荷,使运动员在承受适宜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动能力。负荷原则包括: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变换训练手段等。(3)区别原则运动训练应遵循区别原则,即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特点、需求和训练阶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区别原则有利于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一刀切”的训练方法。(4)周期原则运动训练应遵循周期原则,即训练活动应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安排。周期原则包括: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和过渡期。各周期训练目标和任务不同,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应相应调整。(5)反馈原则运动训练应遵循反馈原则,即通过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提高训练效果。(6)安全原则运动训练应遵循安全原则,即在训练过程中,要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预防运动损伤。安全原则包括: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加强运动保护、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第2章运动训练方法概述2.1训练方法的分类与选择运动训练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训练目的分类:分为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专项能力、改进技术动作、恢复性训练等。(2)按照训练手段分类:分为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柔韧训练等。(3)按照训练强度分类:分为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训练。(4)按照训练组织形式分类:分为个人训练、小组训练、集体训练等。在选择训练方法时,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项目特点、个人素质、训练阶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2.2训练方法的应用与调整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训练计划的制定:根据训练目标、运动员现状和训练周期,合理选择训练方法,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2)训练过程的实施: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密切关注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反应,保证训练效果。(3)训练效果的评估:通过定期的测试和比赛,评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为调整训练方法提供依据。训练方法的调整原则如下:(1)因人而异: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调整训练方法。(2)循序渐进:训练负荷应逐渐增加,避免突然大幅度调整。(3)周期性:根据训练周期,合理安排训练方法。(4)适应性:针对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需求,调整训练方法。2.3训练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运动训练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下为训练方法创新与发展的几个方向:(1)科学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提高训练方法的科学性。(2)个性化:根据运动员的遗传特征、生理特点、心理素质等,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法。(3)多元化: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融合多种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4)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训练方法的智能化管理。(5)绿色环保:注重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倡绿色、环保的训练理念。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运动训练方法将更好地服务于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第3章动力性训练方法3.1动力性训练概述动力性训练,即以增强肌肉收缩力量和速度为主要目的的训练方式,是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重要手段。此类训练注重发展肌肉的爆发力和快速力量,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速度、力量和敏捷性。3.2负重训练方法3.2.1深蹲深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负重训练方法,主要锻炼下肢肌群。在进行深蹲训练时,要求运动员保持背部挺直,双脚与肩同宽,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站起。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目标,可以适当增加杠铃重量。3.2.2卧推卧推是一种针对胸部、肩部和三头肌的负重训练方法。运动员平躺在卧推凳上,双手握住杠铃,将杠铃从胸部推至头顶,然后缓慢降回胸部。注意保持动作平稳,避免速度过快导致受伤。3.2.3杠铃弯举杠铃弯举是一种锻炼二头肌的负重训练方法。运动员站立,双手握住杠铃,肘关节保持固定,将杠铃向上弯举至肩部,然后缓慢下降至初始位置。3.3跳跃训练方法3.3.1站立跳远站立跳远是一种发展下肢爆发力的跳跃训练方法。运动员站在起跳线上,双脚同时用力向前跳,尽量跳远。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持身体协调,提高起跳速度。3.3.2站立三级跳站立三级跳是一种提高下肢力量和协调性的跳跃训练方法。运动员从起跳线开始,进行连续的三次跳跃,每次跳跃尽量跳远。在跳跃过程中,注意保持身体平衡。3.3.3横向跳跃横向跳跃是一种锻炼腿部力量和横向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运动员站在起跳线一侧,向另一侧跳跃,尽量跳远,然后返回原点。反复进行,以提高腿部力量和横向移动速度。3.4速度与爆发力训练3.4.1速度训练速度训练主要通过各种短距离冲刺、折返跑和敏捷性练习来进行。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全力以赴,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3.4.2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包括各种跳跃练习、投掷练习和快速力量练习。如立定跳远、铅球、标枪等。通过这些训练,提高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3.4.3综合训练综合训练将速度和爆发力训练相结合,如短跑接力、障碍跑等。此类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综合表现。第4章静力性训练方法4.1静力性训练概述静力性训练是指肌肉在保持某一特定位置或姿势时进行的抗阻力训练,旨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与动态训练不同,静力性训练注重肌肉的静态收缩,有助于增强肌肉控制能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预防运动损伤。本章主要介绍静力性力量训练和平衡与稳定性训练方法。4.2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4.2.1静力性力量训练原则(1)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根据个人能力,逐步提高训练负荷,以促进肌肉力量的增长。(2)保持肌肉紧张:在训练过程中,保证肌肉始终保持紧张状态,以提高训练效果。(3)控制训练时间:根据训练目标和肌肉疲劳程度,合理安排训练时间。(4)避免过度训练:防止因训练过度导致的肌肉疲劳和损伤。4.2.2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1)等长训练:在保持肌肉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抗阻力训练。(2)等张训练:在肌肉长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抗阻力训练。(3)悬吊训练:利用悬吊带等设备,进行全身或局部肌肉的静力性训练。(4)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哑铃等器械,增加训练难度和负荷。4.3平衡与稳定性训练方法4.3.1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旨在提高身体在稳定或不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单脚站立:训练单脚站立,提高下肢肌肉的平衡能力。(2)闭眼站立:在闭眼状态下进行站立,提高身体平衡感。(3)不稳定平面训练:在平衡球、泡沫轴等不稳定平面上进行训练,增加训练难度。4.3.2稳定性训练稳定性训练主要针对核心肌群,提高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稳定性训练方法:(1)平板支撑:保持身体直线,进行静态支撑训练。(2)侧板支撑:侧卧,保持身体直线,进行静态支撑训练。(3)鸟狗训练:四肢着地,交替抬起对侧手脚,提高核心稳定性。(4)瑜伽体式:通过瑜伽练习,提高全身肌肉的稳定性和柔韧性。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静力性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奠定基础。第五章有氧耐力训练方法5.1有氧耐力训练概述有氧耐力训练是指通过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从而提升运动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氧耐力训练在诸多运动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长跑、游泳、自行车等耐力项目运动员来说,更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本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以帮助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提高有氧耐力水平。5.2持续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运动强度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适用于初学者和有一定训练基础的运动员。训练要点:(1)运动强度:一般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以保证运动过程中能够充分供氧。(2)训练时间:根据个人训练水平和目标,持续训练时间可在30分钟至2小时不等。(3)训练频率:每周进行24次持续训练,可根据个人体能和恢复能力进行调整。5.3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是指通过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与持续训练法相比,间歇训练法对运动强度的控制更为严格,训练效果更为显著。训练要点:(1)运动强度:高强度运动时,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80%90%;低强度运动时,心率应降至最大心率的60%70%。(2)训练时间:高强度运动时间为30秒至2分钟,低强度运动时间为15分钟,根据个人体能进行调整。(3)训练组数:每次训练进行48组,组间休息时间不超过30秒。5.4变速训练法变速训练法是指在同一训练过程中,有计划地改变运动速度,以模拟实际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变化,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应对各种比赛情况的能力。训练要点:(1)变速策略:根据实际比赛需求和运动员体能,制定合理的变速策略,如快慢交替、上坡与平路交替等。(2)训练时间:变速训练的总时长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距离进行调整,一般为30分钟至2小时。(3)训练频率:每周进行12次变速训练,可根据运动员体能和恢复能力进行调整。通过以上三种有氧耐力训练方法,运动员可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提高有氧耐力的目的。同时注意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避免过度训练。第6章无氧耐力训练方法6.1无氧耐力训练概述无氧耐力训练主要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在无氧状态下进行高强度工作,以提高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和耐力水平。无氧耐力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在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介绍无氧耐力训练的几种常用方法。6.2高强度训练法高强度训练法是指通过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和肌肉力量。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运动强度和时间控制,具体训练方法如下:(1)确定训练强度:根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通常以最大心率的90%100%为宜。(2)训练时间:每次训练时间为30秒至2分钟,根据运动员的体能逐渐增加训练时间。(3)训练次数:每周进行24次高强度训练,每次训练包含46组。(4)组间休息:组间休息时间应为训练时间的35倍,以保证肌肉得到充分恢复。6.3低强度训练法低强度训练法是指通过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这种方法适用于初学者和康复训练,具体训练方法如下:(1)确定训练强度:运动强度低于高强度训练法,通常以最大心率的70%80%为宜。(2)训练时间:每次训练时间为1030分钟,根据运动员的体能逐渐增加训练时间。(3)训练频率: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训练。(4)组间休息:组间休息时间可为训练时间的一半,以保证肌肉得到适当恢复。6.4抗乳酸训练法抗乳酸训练法是指通过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和乳酸耐受能力。具体训练方法如下:(1)确定训练强度:运动强度介于高强度和低强度之间,通常以最大心率的80%90%为宜。(2)训练时间:每次训练时间为13分钟,根据运动员的体能逐渐增加训练时间。(3)训练次数:每周进行24次抗乳酸训练,每次训练包含46组。(4)组间休息:组间休息时间应为训练时间的35倍,以利于乳酸的清除和肌肉的恢复。通过本章介绍的无氧耐力训练方法,运动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以提高无氧耐力水平。第7章灵敏与协调性训练方法7.1灵敏与协调性训练概述灵敏与协调性是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具有重大影响。本章主要介绍灵敏与协调性训练的基本概念、训练原则以及训练方法的分类。通过本章的学习,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并掌握如何科学、系统地提高灵敏与协调性。7.2开发性训练方法开发性训练方法主要针对初学者,旨在培养运动员的基本灵敏与协调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训练方法:7.2.1基本动作练习包括跑、跳、投、接等基本动作,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7.2.2变向练习通过设置障碍物、改变运动方向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灵敏性。7.2.3小范围团队游戏通过团队游戏,培养运动员的协作能力和反应速度。7.3改进性训练方法改进性训练方法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旨在提高其灵敏与协调性的水平。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训练方法:7.3.1高级动作练习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增加动作难度,如变换速度、方向和节奏等。7.3.2多任务练习同时进行多个任务,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分配和协调能力。7.3.3特定项目模拟训练模拟运动员所在项目的实际场景,进行针对性训练。7.4提高性训练方法提高性训练方法主要针对高水平的运动员,旨在进一步提高其灵敏与协调性。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训练方法:7.4.1高强度对抗训练通过高强度对抗,提高运动员在复杂情况下的灵敏与协调性。7.4.2精细动作练习针对运动员的弱点,进行精细动作的练习,提高协调性。7.4.3心理素质训练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在压力下的表现,增强灵敏与协调性。通过本章的学习,教练员和运动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进行灵敏与协调性训练,以不断提高运动水平。第8章柔韧性与伸展训练方法8.1柔韧性与伸展训练概述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是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伸展训练是指通过特定的动作练习,增加肌肉、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柔韧性的训练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柔韧性与伸展训练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8.2静态伸展训练法静态伸展训练法是指在关节活动范围内,通过保持某一姿势一段时间,使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得到拉伸的训练方法。其主要特点如下:(1)训练动作缓慢、平稳,避免产生惯性;(2)每个伸展动作持续15至30秒;(3)保持肌肉放松,避免产生抗力;(4)针对不同肌肉群,选择适当的伸展动作;(5)适用于训练前、训练后及日常生活中。8.3动态伸展训练法动态伸展训练法是指在关节活动范围内,通过连续、有节奏的动作,使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得到拉伸的训练方法。其主要特点如下:(1)训练动作快速、有节奏,提高肌肉活性;(2)每个伸展动作重复8至12次;(3)保持肌肉放松,避免产生抗力;(4)针对不同肌肉群,选择适当的伸展动作;(5)适用于训练前、训练中及比赛前。8.4PNF伸展训练法PNF(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伸展训练法是一种结合了肌肉收缩与伸展的训练方法,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提高肌肉柔韧性。其主要特点如下:(1)训练动作包括肌肉收缩与伸展两个阶段;(2)肌肉收缩阶段持续5至6秒,伸展阶段持续10至15秒;(3)训练过程中,保持肌肉紧张与放松的交替;(4)针对不同肌肉群,选择适当的PNF动作;(5)适用于康复训练、提高柔韧性及运动表现。注意:在进行柔韧性与伸展训练时,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拉伸导致损伤。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教练或医生。第9章针对不同项目的训练方法9.1田径项目训练方法田径项目作为基础运动项目,其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训练:采用短跑、冲刺等练习,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加速度。(2)耐力训练:通过长跑、间歇跑等训练手段,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持久力。(3)力量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如深蹲、跳跃等,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4)技术训练:针对不同田径项目,如跳远、投掷等,进行专项技术训练,优化运动表现。9.2游泳项目训练方法游泳项目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水性训练:通过水中漂浮、潜水等练习,提高运动员在水中的适应能力和水性。(2)耐力训练:采用长距离游泳、间歇训练等方法,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持久力。(3)力量训练:进行水中抗阻练习,如水中踢腿、划手等,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4)技术训练:针对不同泳姿,如自由泳、蛙泳等,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提高游泳效率。9.3球类项目训练方法球类项目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技术训练:进行基本技术练习,如传球、投篮、射门等,提高运动员的球技水平。(2)战术训练:通过模拟比赛、战术分析等手段,培养运动员的战术素养和团队配合。(3)体能训练:采用有氧耐力、力量、速度等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4)反应训练:通过变换速度、方向等练习,增强运动员的快速反应能力。9.4体操与武术项目训练方法体操与武术项目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基本功训练:进行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为专项技能打下基础。(2)技术训练:针对不同动作和套路,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和完成度。(3)力量训练:进行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如吊环、双杠等,提高运动员的支撑力和控制力。(4)耐力训练:通过长跑、有氧操等练习,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持久力,以保证比赛中的稳定发挥。第10章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0.1训练计划概述训练计划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实施训练活动的行动指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保证训练效果的最大化。本章主要介绍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指导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地进行训练。10.2训练计划的类型与周期10.2.1训练计划的类型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