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播史重点(1-2章)_第1页
中国传播史重点(1-2章)_第2页
中国传播史重点(1-2章)_第3页
中国传播史重点(1-2章)_第4页
中国传播史重点(1-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名词解释:开元杂报:中国古代报纸。发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人孙樵在其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说它的外观是零散的"数十幅书",所记载的大都是开元所间的朝廷政事。我国新闻史学家确认开元杂报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不是印刷制品。孙樵所看到的,也只是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它的零散抄件。有关"开元杂报"的记载,说明中国封建官报起始的时间,不会晚于唐朝。鉴于前此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口头传播:最早和最长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谣谚就是其中的一种。即指传播者(说话人)通过口腔发声并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听话人)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这种传播,受交通条件的限制,难以做到无远弗届,也经常因为传闻异辞而失实。小报:中国古代民间私办的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初创时并无报头。小报只是当时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有时也被称为新闻。小报所刊载的多数是邸报没有发表的或尚未发表的时事动态,其中有不少涉及统治者的机密。小报有手抄的,也有用印刷手段复制的。读者多为朝野知识分子。宋朝的封建统治者曾对小报进行过禁查,对小报的发行者处以严刑,但都未能禁绝。元朝文献中,仍有关于小报记载。明朝末年以后,民间报房大量出现,小报获准公开发行,但内容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原件为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这份报纸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无报头,用毛笔抄写,是驻地在敦煌地区节度使进奏官,从当时朝廷所在地发回敦煌的。这份报纸被封存在敦煌石窟达1000年之久,1907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1983年经中国新闻史学者考证,确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并命名为“敦煌进奏院状”。简答题:邸报的特征是什么?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从关文书中分离出来;定期发行;“邸报”名词第一次出现。邸报的内容是什么?皇帝的昭旨、起居;官吏的罢免;臣僚奏章;军事情报;刑罚。论述题:1.宋代邸报的改革?(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2.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始于唐代的“报”与“状”至清代报纸。总括一千二百多年,其中既有相当发达的宋代报纸,也有尚存疑的元代报纸,明清两代的报纸各具特色,但都更加趋于为统治者服务(一)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二)宋朝的“邸报”和“小报”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三)明清两朝的官报和民间报房所出版的报纸明朝的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清朝的官报由通政司和提塘官负责传发,官报的内容经常受到皇帝和当权大臣的控制。清朝末年,通过官书局等单位,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政府官报。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报房出版的“京报”有报头。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讨论题:前报纸时代的中国传播活动特点?2.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他们是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它们是一种从官文书中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它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由地方一级军政单位在首都的派驻机构向地方传法,因而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与宋以后的邸报有很大的差别。这些报状还残留有某些官文书的痕迹,但已不同于官文书,而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传播工具。最早的报纸: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与16C诞生于欧洲的新闻信相似,但比作为西方近代报纸远祖的“新闻信”早诞生大约800年。思考题:1.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特点:小报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小报”和“新闻”都是当时读者对它的习惯性称呼,用以区别于正式的官报。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以前,还没有专业化,徽宗时期以后,才逐渐形成唯一种职业,社会上开始有了一些“专以探报此事为生”的人。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小报”的主要内容是: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谕旨诏令等时事性政治材料。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泛。小报本身并没有言论,只是通过它所选刊的文件和消息来表示它的倾向。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屡禁不绝的原因:宋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查禁“小报”,曾颁布过很多谕旨和法令。北宋时期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条例,但是已经有了不少限制“小报”出版和查缉惩治小报发行人的规定。南宋以后,由于小报发展迅速,社会上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这才加强了对“小报”的限制,并陆续颁布了对小报的禁令。但是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这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的。2.中国古代报刊有几大类?内容及性质如何?第二章:名词解释: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年8月创刊于广州,每期约十二三页,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形式,创刊人和主编为德国传教士郭士奇。他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旨在宣传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他虽然是一份宗教报纸,但其所刊内容已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及杂俎等各个方面;在编辑业务方面,它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有目录以便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在宣传策略上,它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后一期是1983年7月。2.《字林西报》: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出版的综合性日报,虽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信息,但日益加强了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对言论十分重视,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运动的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从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该报于1951年3月终刊,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的、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3.《万国公报》:1868年9月5日创刊,周刊,创办人和主编为林乐知,内容也变得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他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此外还介绍西方的政治模式和西方新进的科学知识。该报对维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诬蔑孙中山,它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刊。曾与1883年停刊,1889年复刊并改为月刊。1907年7月终刊。4.《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米怜主编,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以传教为宗旨,大部分阐述基督教的教义,其次宣讲伦理道德,再次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获取增设了介绍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平易。每月出版一期,每期5页,每面8行,每行20字,木刻纸印,全年合订一卷,还印有全年目录,序文和封面,便于读者保存。1821年12月终刊。简答题: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内容?1.传播基督教的教义2.普及一般知识3.传播足以促使人们反思及激发其觉悟的公众事物与时事2.《申报》创刊的经营手法?在新闻业务方面:1.《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第一位2.《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为了提高时效性3.《申报》还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4.《申报》还很重视报纸言论工作,此外。还注意发表读者的来信和言论5.《申报》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在广告、发行等报业经营上:1.《申报》采用廉价销售的营销策略。2.《申报》进一步加强外埠发行工作3.《申报》还积极宣传广告的作用,向社会招刊广告(即告白)在经营业务上:1.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从事其他出版行业:A.出版发行各类期刊:1872年11月11日,申报馆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锁记》;申报馆还在国内率先出版了以国画为主的刊物,1877年6月6日创刊的《寰瀛画报》(1880年停刊),1884年5月8日《申报》又创办了《点石斋画报》B.兼营书籍出版业务:1872年10月16日,申报馆公开发售本馆刊印的第一本书《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之后又出版了一套铅印《聚珍版丛书》;1888年用扁体铅活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C.1876年3月30日,申报馆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的报纸《民报》申报馆还在国内率先出版了以国画为主的刊物3.王韬的生平与主要贡献?(见第四章)4.简述鸦片战争前后外人在华办报的特点?鸦片战争前:讨论题:如何评价鸦片后至甲午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活动?试论述鸦片战争后上海外报发展状况?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坐落在东海之滨,地处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又有广阔的长江流域腹地,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直至1865年,全国对外贸易商品的一半通过上海集散,使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与香港一样,上海也是先出现外文报纸,但是比香港晚了八年,且发展程度低于香港。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发生了变化,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