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2.0(完整版)一、常识题1.古罗马提出了庄园经营应遵循多卖少买原则的是(加图)。2.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3.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机制)。4.“斯密教条”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5.亚当•斯密研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基础是(分工和交换学说)。6.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是(马尔萨斯)。7.马尔萨斯最有名的理论是(人口理论)。8.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9.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分配理论)。10.最早提出建立“纯粹经济学”主张的是(西尼尔)。11.萨伊的销售论认为(供给为本身创造需求)。12.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地)。13.数理经济学的鼻祖是(古诺)。14.“和谐经济论”的提出者是(巴斯夏)。15.魁奈依照社会上人们与“纯产品”生产的关系,把社会上的人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16.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涉及的一般法则包括(生产法则、消费法则、分配法则)。17.斯密关于资本的用法包括(农业家的用法、矿业家的用法、制造者的用法、批发商人的用法、零售商人的用法)。18.威廉•配第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爱尔兰的政治解剖》)。19.斯密的赋税四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经济原则、便利原则、确定原则)。20.纯产品理论在魁奈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核心。21.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理论。22.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23.加图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农业志》,认为农庄生产应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主。24.瓦罗在《论农业》中将奴隶当成工具,瓦罗在农业生产上看到了雇佣劳动比奴隶劳动优越。25.尼科尔•奥雷斯姆《论货币的最初发明》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专门讨论某一经济问题的专著。26.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或重工主义。27.托马斯•孟的《论英国东印度贸易》(或《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重复》)进一步论述了贸易差额论,被称为“重商主义圣经”。28.威廉•配第,具有浓厚重商主义色彩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29.柯尔贝尔是重商主义的实践者。30.蒙克来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31.伯纳德•曼德维尔其主要论著为《蜜蜂的寓意》,为后来的经济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32.布阿吉尔贝尔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33.弗朗索瓦•魁奈是重农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者。古罗马提出了庄园经营应遵循多卖少买原则的是(加图)。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交换理论中分工的原因:1.分工源于人们交换的天性、2.分工可以提高效率、3.分工可以节约时间、4.分工能更多的制造机器亚当•斯密提出分工是不平等的根源。36.亚当•斯密提出交换引起了分工,但交换同时也制约了分工的程度。(缺点: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37.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理论基础假设: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3.人口几何级数增长(2、4、8、16…),生活资料算术级数增长(2、4、8、12…)38.马尔萨斯经济增长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来源。39.李嘉图价值理论:1.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商品价值量的确定、3.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4.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仅会降低现时商品的价值,而且会降低过去生产出来的同种商品的价值。40.西尼尔第一个提出纯粹经济学,著作为《论谷物法》41.萨伊提出来有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即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消费,这三个部分分别考察生产法则、分配法则和消费法则42.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自然力)论的基石是效用价值论,效用(有用性)是价值(构成财富)的来源,效用决定价值,价格是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43.萨伊定律(别称销售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在自由放任条件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不可能出现产品的普遍过剩。44.西斯蒙第提出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节约是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享受是这种积累的唯一目的。45.西斯蒙第提出由于工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工人在劳动市场上才处于不利,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出现。46.古诺被称为“数理经济学之父”。47.杜能是在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区位理论的开创者。48.李斯特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生产力理论、关于工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保护关税的政策主张。49.李斯特认为各个国家都必须经历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50.李斯特理论核心为生产力理论,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51.李斯特关于保护关税制度的政策主张:必须取消国内关税,同时必须反对亚当•斯密等人所提倡的自由贸易制度,对外实行保护关税政策。52.穆勒“国际需求方程”(供给与需求的法则)说明:一个生产物与其他诸国生产物交换,其价值必须使该国全部输出品恰好够支付该国全部输入品。53.穆勒完成了对古典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而这个综合则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终结。54.边际三杰: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55.杰文斯提出的最后效用程度与边际效用是同义词56.杰文斯的学说建立在三个最基本的归纳性命题:1.每个人都选择较大的明白的利益;2.人类欲望或迟或早会得到满足;3.延长劳动会更加痛苦(整理者个人反对,因为员工加班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公司对你的信任不能辜负)。57.门格尔创立了边际革命中的奥地利学派。58.门格尔价值论四个基本命题:1.财货的价值源于财货导致的欲望满足意义(概述:欲望决定价格)、2.由于各种欲望的满足在保护生命和福利方面的重要性有所区别(概述:欲望分等级/层次)、3.财货价值的差异源于财货所导致的欲望满足的意义不同。(概述:欲望种类不同)、4.边际欲望获得满足的意义决定财货的价值(概述: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59.瓦尔拉斯著作《纯粹经济学要义》,为成熟数理经济学而不是数理经济学之父,他的理论建立于一般均衡之上。60.瓦尔拉斯将经济学分为:纯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纯粹经济学研究社会财富的交换(理论核心),应用经济学研究社会财富的生产,社会经济学研究社会财富的分配。61.马歇尔为当代微观经济学奠基人、剑桥学派创始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重要阐释者,完成了第二次大综合。(吐槽:头衔多的堪比马西埃)重要著作为《经济学原理》、《工业经济学》、《货币、信用与商业》62.马歇尔研究方法最主要特征有三个:连续原理、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63.马歇尔经济学说体系特点:1.趋利避害的心理动机:追求满足,避免牺牲(经济现象=心理现象)、2.集新旧经济学之大成的折中主义、3.渐进的改良主义。64.马歇尔认为生产要素共有四种:土地、劳动、资本、工业组织。65.马歇尔理论中均衡价格由供求决定。66.克拉克将经济学划分为:一般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研究市场价格)、静态经济学(研究自然价值)。67.克拉克理论核心为边际生产力论,他把各种生产要素归结为劳动和资本两大类,收入分配也就是劳动和资本这两大类要素在收入的生产过程中贡献份额的确定。68.庇古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越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生产成本由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构成易产生外部性、外溢效应、第三者效应)、周期理论(五个特征:国际性、相似性、习惯性去、异步性、波幅的差异性)、失业理论(静态条件下失业原因:1.公会或其他因素。2.人道主义原则制定的工资,使得一些愿意接受也只能接受更低工资的人失业。3.一部分工人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低下;动态条件下:工资率的刚性、季节性变化、经济周期)和货币理论69.庇古税:主张运用税收和津贴来克服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边际私人净产值对社会净产值的背离。70.熊彼特创新理论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发掘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5.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71.熊彼特的创新就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为创新能够实现,一是要靠银行信贷,二是要靠企业家。72.凯恩斯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其重要著作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或第三本圣经、第三次综合)73.凯恩斯提出产能过剩导致失业增加。74.有效需求概念是凯恩斯的就业和收入决定理论的逻辑起点。75.凯恩斯的货币利率的决定由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决定。二、简答论述(其中包括名词解释部分)1.贸易差额论(书本P20)答:贸易差额论又称晚期重商主义重工主义,为本国商业实践服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这是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点。与早期重商主义的区别是早期重商主义者以守财奴的眼光看待货币,主张销售量大于购买量,严格禁止货币出口,而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在保证货币进口多于货币出口的前提下允许货币出口以发展对外贸易。纯产品(书本P56)答:纯产品理论在魁奈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或核心/基石),定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剩余的产品,即剩余农产品(来源于土地自然力的恩赐,归属地主)。生产费用价值论:只有农产品补偿完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还有剩余,表现为物质财富量的增加,所以土地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真正的财富。财富增加(纯产品)的真正源泉是农业。纯产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剩余农产品。纯产品的价值形式:产品的价值超过该产品生产费用的余额。纯产品的决定:取决于工资(必要生活资料)的多少,蕴含的就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3.李斯特经济发展阶段论(书本P155)答:李斯特从历史研究中得到启示,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随着这个国家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他提出以主导产业的不同作为划分阶段依据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从经济方面来看,国家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定义)。分析: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当一个国家从原始未开化时期向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和农工业时期过渡时,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政策是自由贸易,到了农工业阶段则必须实行关税保护政策。进入农工商业时期以后,自由贸易原则又重新得以适用。杰文斯的三个基本命题(书本P187)答:杰文斯研究如何以最小痛苦换取最大幸福时,提出了三个最基本的归纳性命题:1.每个人都选择较大的明白的利益;2.人类欲望或迟或早会得到满足;3.延长劳动会更加痛苦。时差利息论(书本P215)答:定义:庞巴维克提出现在的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的未来的物品更有价值,现在财货(消费品、工资)直接满足现在的欲望(评价高),未来财货(生产资料、工人劳动)不能满足现在的欲望(评价低),其本质是现在物品价值高于等量的同一种类的未来物品的价值的差额。表现形式:两种财货交换时,未来物品的所有者必须将相等于这个价值时差的“贴水”付给现在物品的所有者(贴水与利息同义)。利息产生的原因(人们的心理感受、“时差”因素):(1)人们对现在物品的评价比未来物品更多;(2)人类自身弱点或不确定性,人们往往会低估未来;利息的形式:借贷利息(现在财货与未来财货的真正的典型交流)、企业的利润(从事生产所取得的收益)、耐久物品的租金(能够连续多次提供多次服务的物品)。需求价格弹性(书本P237)答:定义:表明需求量对市场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的程度,需求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表明了弹性的强度。当比值小于1时为弹性小,比值大于1时为弹性大。影响弹性的因素:消费品的性质、价格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斯拉法两难推理(书本P298)答:推理内容:内部经济使厂商的供给曲线向下倾斜,势必导致垄断,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不再取决于供求均衡。而外部经济则意味着有关的不同部门的产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这就破坏了局部均衡方法的合理性。因此,内部经济与完全竞争不能并存,外部经济与局部均衡不能均衡。影响:斯拉法两难推理的提出,深深影响了西方微观经济学后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马歇尔以行业为基本分析对象过渡为以厂商为基本分析对象,2.从马歇尔的完全竞争分析过渡为不完全竞争分析。熊彼特创新(书本P324)答: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并非一个技术概念,不是单纯的技术的新发明,它是一个经济概念,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发掘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5.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概而言之,“创新”就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对从事活动方法方面的历史和不可逆转的改变。方法:1.靠银行信贷,2靠企业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而过程的基本动力源便是创新活动。重商主义理论(书本P19)答:重商主义的理论:1.认为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2流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3只有各国间的流通才是财富的源泉4、对外贸易要保持顺差,5、国家要干预经济活动,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5.由于当时在社会经济中是流通支配生产,重商主义者对经济现象的考察只是从流通过程的表面现象出发,不能深入探讨经济现象的本质。重商主义者的局限性:1.根本不知道货币的起源和本,不理解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重商主义者混同了金银和货币,把金银看成是财富的惟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是交换价值,金即货币只是财富的一种形态,而不是财富的唯一形态,3.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反了当时西欧流行的追求金银的狂热,反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积累货币资本的渴望,4.由于当时在社会经济中是清通支配生产,重商主义者对经济现象的考察只是从通过程的表面现象发,不能深入探讨经济现象的本质。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政策:一.基本观点、政策:1.社会财富观念:能实现并且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因此,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一切经济活动统统归结为攫取金银: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2.财富源的观点:重商主义者并不轻经藏开采是获取经营财宝的一个来源,他们认为西欧一国家缺少经营,矿藏的财富的源泉只能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域才能使社会财不富断增加,因为他们认为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获取经营,也只有通中产品价值的贱买贵卖才能获得利润,才能获得更多的经营结论是只有流通领域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他们一步明确,国内商业虽属必要,但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量。因为在国内,一分人所得就是另一部分人,国家的财富并没有增加,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家富裆的根本径,在对外易中,有必须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要出口大于进口保证大量顺差流入国内。3.强调国家的作月: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封建割据的国家是妨商业资本的充分发展的。因此他们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并极力主张国家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国内取消税、建立统一市场,国外产品输出、货币输入)4.奖励增加人口:人口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民扩张的兵源,因此,他们主张增加人口,制人口外流:同时鼓励外国人口特别是有熟练手艺和有科学技术的人才移入本国。斯密教条(书本P82)答:“斯密教条”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评价:虽然斯密教条为西方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斯密教条出现了以下错误:错误的实质就在于把产品的全部价值(c+v+m)与产品中所包含的新创造的价值(v+m)混同起来,而忽略了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c),这导致了许多理论上的混乱和错误,堵塞了他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的可能性。斯密有时也感到商品价值中应当包括生产资料的价值。为了自圆其说,他便通过区分一系列概念迂回曲折地维护自己的信条。首先,是总收入与纯收入的区分。总收入是年总产品(c+v+m),纯收入是从年总产品中扣除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后的余额(v+m),通过这样的划分,斯密便在“总收入”的名义下,将自己原先丢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偷偷地又塞进了商品的价值当中。其次,是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他认为不变资本作为商品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被引进,这只适用于单个资本。从整个社会来说,某部门所需的生产资料乃是另一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其价值最终也分解为社会三种收入。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书本P132)答:定理:萨伊分配理论又称“三位一体公式”萨伊认为处理收入的专有权是生产手段专有的结果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三种要素创造了价值(效用),所以它们必须取得收入以外它们的服务提供报酬,即劳动取得工资,资本取得利息、土地取得地租,这些统称为要素价值。分析工资:萨伊把工资称作劳动的利润,认为工资的高低决定于劳动要素的供求,他认为简单劳动的工资供给充分,所以常常维持在可保持生存的水平,复杂劳动的工资较高,这是因为劳动能力的练费用相当于累积资本,须有利息报酬——科学家工资小于贡献,给予荣誉。企业家:高工资工人:低工资分析利息:资本要素的收入称作利息(全业家给资家的租金)认为企业利润包括利息(借贷资本供求决定)收入和企业家劳动的管理工资,认为管理水平的不同会使等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分析地租:土所有者专有有助于土的改良,地租——农产品价值超过资本利息的超额利润,由土地生产力的供求决定。土地产生地租的能力称作土地的生产力。戈森两个定律(书本P161)答:戈森第二定律又称消费活动中的等边际原理,即享乐均等定律。在消费时间一定购买消费品的货币一定而消费项目不止一个时,要使享乐最大化,就必此分配时间和货币,使得在各项目获得的边效用相等,在各项目上每单位货换得的边际效用相等。评价:戈森定律说的是,孤立个人的消费心理,消能力旨在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消费方式。(1)舍弃了商品经济关系,孤独者的行为动力是他的主观欲望,他的行为只受时间限制,他想要消费什么,想要消费多少都可以实现,没有收入约束,不需要通过交换取得物品,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充足的,完全自给自足。(2)在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有了收入约束的现代社会,则表现为追来用以购买各种商品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如果人们按照用于每种享受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提供等量享的方式把他们挣得的全部货币在各种享受之间进行分配,他们就获得了最大的生活享受,对于全部货币收入的来源,戈森没有论及。他的享受规律仅是从交换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忽略了商品经济条下的生产和分配,从而回避了对社会经济制度问题的探讨,这是戈森方法论的重大缺陷。威克斯蒂德收入分配理论(书本P194)答:威克斯蒂德为自己的分配理论规定了两项任务:一是为各要素建立一种统一的分配法则;二是证明按此法则进行分配,将正好将产品分配完毕,既不多也不少。统一的分配法则就是边际生产力论,即每种要素在总产品中所得到的份额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出与其数量的乘积。设产出Q的生产函数为Q=F(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供气合同范本
- 单位返聘合同范本
- 农村工程改建合同范本
- 农村住房贷款买卖合同范本
- 买卖股份合同范本
- 单位购买服装购买合同范本
- 劳动仲裁聘用合同范本
- 出售废钢 废铁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项目合同范本
- 中介甲乙丙方合同范本
- 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健康档案模板
- 筋膜刀的临床应用
- DB32-T 4790-202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 2022年安徽阜阳太和县人民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反刍动物饲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
- 幼儿园大班《识字卡》课件
- 2024-2030全球与中国宠物医院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2认识研学旅行的参与方
- 安全警示教育的会议记录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