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一,1科学。P4
2、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志,它由中心城市、中心城乡、广大乡村以
及各种网络所组成,其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使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可以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
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P6
3、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合。往往被描述为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
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送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P20-21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
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
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IX域的过程。P33-34
二:填空
1、发展途径。P5
2、区域核心,中心城市。P7
3、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产业结构。P7
4、科技园区,工业园区。P18
5、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P35
三:判断说明
1、不对的。详述参见P1—2。
2、对的。诺斯、胡佛、里查森等观点一致,均强调经济活动区位及空间组织。详述参见P2—3。
3、不对的。“区域产业结构”一般由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而非“区域结构”。详述参
见P7-8。
4、不对的。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提出的是“增长极”概论,而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20世
纪60年代初,罗德温初次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详述参见P30。
5、不对的。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的是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而非“经济同盟二详述参见P49。
四:简答
1、答: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
(I)区域结构,它是区别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经济重要研究之一就是如何组织区域经济。
(3)区域空间的地区及其组成单元,重要体现在如城市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的研究。
(4)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可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区际联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
区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5)区域经济政策,重要是要如何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等问题。
2、答:国际经济领域显现出的两个最大特点:一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二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21世纪的
新X域经济观呈现出五个层次。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突破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并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21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
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运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
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3、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区构成要素并匕不可无限分
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M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涉及量的方面.也涉及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牛活质量、经
济社会效益等。具体涉及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
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
域经济的内容。
4、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称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并且是大组
织中涉及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5、答: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制度创新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
(I).APEC原则框架创新。
(2).APEC协商机制创新。
(3).APEC推动方式创新。
(4).APEC运作机制创新。
(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五、问答
答:(1)对区域经济概念的简要说明。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非常广泛,
既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为、区际互动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如地区的经济投入、社会
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等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的内容。区域经济的多种因素也就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涉
及量的方面,也涉及质的方面,即(1)按人II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连续而
稳定的增长;(2)居民生活环境涉及全面的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得到改善,人
们有相称限度的安全感;(3)生产要素涉及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长,
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连续和稳定增长;(4)经济结构涉及生产的组
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
变.形成连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派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
际生活水平差距R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6)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
应,在“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营机制;(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
经疥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可以得以及时、彻底地更新或废除,新的
文化或新的观念可以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8)经济运营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
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互相间的
反映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教师及联系:陈永高(黔江电大教务科203室),电话;79311189。
第二次
一:名词解释
I、是为了结识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性,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
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拟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各种类型经济区。P77-78
2、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用较其它地区更开放、更灵活、
更优惠政策的地区。P83
3、是指引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P92
4、指在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富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P1D6-107
5、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相对较低在地区进行资
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P128
二:填空
I、类型经济区、综合经济区。P77
2、自由港、自由贸易区。P87
3、就业量指标、国民收入指标。P9I
4、城市基础模型。P97
5、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可连续发展。P102
三:判断分析
1、不对的。详述参见P78。
2、不对的。详述参见P87。
3、不对的,详述参见P9
4、不对的。详述参见P111-U2.
5、不对的。详述参见P130。
四:简答
I、答:(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制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区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2、答:(1)优越的地理位置;(2)完善的基础设施;(3)优惠的经济政策;(4)完善的法律制度;(5)
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3、答:(I)贸易型的经济特区;(2)工业型的经济特区;(3)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4)科技型的经济
特区:(5)金融型的经济特区;(C)旅游型的经济特区;(7)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4、答:(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
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2)网络化。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互相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
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
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
的服务。
(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
成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档发达国家水平。
(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发明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5、答: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成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
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发明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
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即所消极化效应。
而导致这种两极分化的因素在于: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五、问答
答: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动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
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
略,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丁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档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
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对的的扶贫战略。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
一:名词解释
I、指外贸活动中出品与进口的差额,即“外汇缺口=出口一进口”。PI61.
2、是一个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限度大小的概念。一般都选用外贸依存度、外资总投资的比重这两个指标
度量区域开放度。
3、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称
大的断层。有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在垄
断地位的大型公司,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公司;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
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公司,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性或自然经济特性的中小公司。P185o
4、是一个附着经济发展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
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都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促进速度、
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动。P19Oo
5、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发展的可连续性,发展的
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P20Oo
二:填空
1、城市化。P167.
2、人口规模,产业规模。P167。
3、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木特点,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涉及区域已有的产业结构
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全国地区分工的需要。P194。
4、可连续发展观。PI99O
5、发展的可连续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P200o
三:判断分析
1、不对的。应为“聚集效应”而不是“极化效应”。具体参见P167和
2、不对的。大农业重要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详见P179。
3、对的.具体参见PI81c
4、不对的。具体参见P203。
5、对的。具体参见P215。
四徜答
I、答题要点提醒:本题目重点在亍考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的理解。第一要用有关区域经济
理论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却必要性;第二要说明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要说明区
域经济的发展对对外开放的枳极作用。
2、答:二重结构,有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在
垄断地位的大型公司,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公司;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
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公司,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性或自然经济特性的中小公司。确切地
说.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
相称大的断层。重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西方来讲,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
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体现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破,存在
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公司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重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
一个是为中小公司提供劳动力的市场,重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中老年;从公司规模构成看破,两极分化很
明显,一极是雇佣几百人,上千人的大公司,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公司。(2)从中国来讲,重要是传
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的并存。重要表现为两极化,一极是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的大中型公
司群,一极是落后的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
3、答:(1)需求收入弹性原则。即选择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来重点发展。(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
原则。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也许性较大的产业。(3)防止过度密集原则。(4)丰富劳动的
内容原则,其目的是力求使产业结构的演进进一步做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PI92-193.
4、答:(1)运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抓好区
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PI95-196o
5、答:(1)要研究区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又要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及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
题;(2)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可连续发展,要制定出一整套具有可行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区域经济连续发
展规划,其中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机制及监测和调控机制的建立;(3)由于某
种因素各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发展的水平和问题也有差异,因此可连续发展的内容也要因地制
宜,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定和目的不也许完全同样,可以按以下考虑:第一,在贫困地区,解决吃饭是第一位
的,生存是基础和前提,生存解决了,才干进一步实行可连续发展的战略:第二,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
以农业系统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稳定增产,进一步使生态良性循环;第三,在以工业为主的地区,
由于某种因素工业生产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并往往随着水资源、大气污染和土地减少等,要蹙持兼顾工业
发展与生态平衡,建立环境资源:呆护产业;第四,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由于资金、知
识、技术密集限度高而处在加速发展阶段,为此要加强环境保护,同时不断改善投资和开发的较环境,建立
环境资源保护产业,并发挥这一产业的作用。P205-207o
五、问答
答:梯度理论中,“梯度”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卜来,梯度表达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
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把生命循环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
论,
1.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劣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盛衰。
2.源于高梯度地区的创新,会随时间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是借助于城市系统进行的。
对此,梯度转移论者提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都会规定优先发展
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使区域间的
经坏差距拉大。而当这些区域形成的成长极或成长点,已达成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扩展效应,促
使生产力的分布越加均衡化,导致区际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的缩小,最后达成相对平衡的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也可以自己阐述,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沿海、沿江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带、先行设立深圳特区,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2.九十年代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3.2()23年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第四次
一:名词解释
1、也叫“古典区位论”,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代表人物是韦伯,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
的吸引作用,区位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成本费用是低的地点,运用成本一一效益分析,揭示了工业布局中以是
最小成本支出取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思想。P217-218。
2、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连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也许性条件。
P229o
3、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涉及知识创籽系统、技术
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P334。
4、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发展的可连续性,发展的
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P200o(同第三次作业名词解释第5题)
二:填空
I、部门分工,地区分工。P220o
2、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P222。
3、产业结构的变化莫测情况,产业结构的转换情况。P226o
4、总量经济指标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率,经济结构出现高变化率。P23K
5、高等教育系统,职业培训系统。P335。
6、扩散。P343o
三:判断分析
1、不对的,详述参见P220-221。
2、不对的,详述参见P221-222o
3、不对的,详述参见P224-225。
4、不对的,详述参见P266。
5、不对的,详述参见P334。
四:简答
1、答:
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先行国”,后进
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后起国”。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表现为:
(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IV结构演变与消商需求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件.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倾
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
(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
较靠前。
(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
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
(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
(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结构
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性。
2、答:(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产业结构;(3)经济效益及增长能力;(4)人口质量;(5)国民生活
质量。请结合实际,选择几个方面作为例子说明。详述参见P236-240。
3、答:(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3)要考虑产出
又要考虑投入;(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详述参见P243-245,
4、答:(1)加速技术转移的也许性;(2)加速改革带来的发慌机会;(3)对外开放的波及效果。详述参见P299。
5、答:知识创新转化就是知识经济一体化,它是指知识与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交融、互相包
含的过程。也就是随着知识的经济功能口益增大,经济的知识取向也口益强烈,两者的进程也达成相称高度
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作为结果,它是“经济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经济化”这两种趋势的合流,知识经济
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重要涉及以下两方面:(1)知识经济化;(2)经
济知识化,(3)知识产业化。具体详述参见P337-338。
五、问答
答:1.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
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运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凝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2.区别:
在结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
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
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连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
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附:期末复习参考题
说明:因重庆电大网上挂的平时作业与所发作业内容有不同,故在此补充编辑部
分复习题目,请大家注意。
一、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区构成要素并且不可
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在理解经济区域时,一方面要注意与经济区位区别开来,经济区位是指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
占有的场合,即具体的场合,因此,根据其功能内容可分为工业区位、居住区位、城市区位、农业区位等等。
另一方面,要把经济区域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区别,地理学上的区域重要强调自然地理的界线。而经济区域
虽然也是地区单位的一种体现,但其更强调人的经济活动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区域的范围也在不断变
化,因此其界线是模糊的。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
域经济的内容。
二、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答:(1)两者的关系总起一句话。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2)从对立方面阐述两者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存在着对立,其对立的
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利益的独享性和排他性。经济全球化在范围上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广,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层次上则比经济全球化更高。这两种趋势不能互相取代。这两种倾向若不加限制,任其
发展,就会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极为不利的影响。
(3)从统•的方面阐述两者的关系。区域经济•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体化组织
内部的经济自由度的增强,意味着世界经济整体变得更为自由与开放。并且,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范围、广
度I:的局限性,它总是力图冲破区域的局限晌更广阔的全球空间开放与扩张。
因此,只要设法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增长其开放性,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经济
一体化就会促进前者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身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可以
并行不悖的。
三、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答:(1)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这些区域所以能攀登上经济发展的高峰,重要就是由于它们占有了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建立了一个以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商贸发达的银行、信息、科研等第三产业为土体的经济结构。但问题是,无论任何一个产
业,都会经历一个由创新到衰退,由技术密集型到简朴劳动密集型的自然发展过程。
所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原有的优势,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战略是集中全国的精英,建立起一批新产业
开发中心,把科研、开发与生产结合成整体,以加速创新的进程。比如,美国建立硅谷就是这个战略的典
型实例。
(2)处在中档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
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由于没有能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致陷入了危机之中的新地区,
惟一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通过大力创建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比如美国对新英格兰地
区的改造。
(3)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
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与地区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初级产业与一些衰退部门。因扩展效应给它们带
来的重要是增添了一些发达地区淘汰或外溢的产业。假如顺其自然发展,则永无出头之日。低梯度地区为
了缓解这种处境,就必须采用一系列策略,集中力量实现经济起飞。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为了实现经
济起飞,重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并且在其发展的初期,必须大力引进,善于运用国外资本与技术。要注
意的是采用一系列政策、制定周密的计划,使得在实现了经济起飞以后,可以逐步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四、运用增长极理论与“城市化”战略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1)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并且包
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强调增长极作为中心地对区域经济应有带动作用,随着产业集聚而逐渐处在支
配地位,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的地区产生影响。
(2)发展中国家要运用增长极战略解决三个问题:
A、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撅。
B、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城市化问题。
C、中心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
因此,运用增长极理论可以实行可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措施。
(3)我国运用增长极理论实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措施:
把城市作为哺育和发展新生产力的增长点放到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充足发挥城市经济产
生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演进和进步,同时刺激市场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在地
区经济发展上,实行“产业增长极”与“城市增长极”相结合的政策。具体涉及:
A、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B、充足发挥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促进城市化按市场规律健康而快速地发展。
C、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D、鼓励多种形式的城市化模式的发展。
E、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同吐不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五、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八章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方向问题,结构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
向演进。
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重要有三个:
(1)技术导向。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要向高技术方向转变,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在立业结构的比重占主导地位。
(2)结构导向。要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深加
工和再加工,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3)资源导向。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使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六、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连续
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章第二节“经济体制转轨、科技讲步与区域社会经济m连续发展”这一
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梯度理论中,“梯度”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梯度表达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
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把生命循环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
论,
1.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劣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盛衰。
2.源于高梯度地区的创新,会随时间和牛.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是借助于城市系统进行的。
对此,梯度转移论者提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都会规定优先发展
基轴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使区域间
的经济差距拉大。而当这些区域形成的成长极或成长点,已达成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扩展效应,
促使生产力的分布越加均衡化,导致区际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的缩小,最后达成相对平衡的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也可以自己阐述,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沿海、沿江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带冼行设立深圳特区,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2.九十年代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3.2023年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七、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卜章第二节“地区分工论”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1.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
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运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2.区别:
在结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
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
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连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
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八、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四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性”这•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先行国”,后进
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后起国”。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表现为;
(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需求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
倾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
(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
较靠前。
(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
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
(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
(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
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性。
九、简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并谈谈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I•三章第四节“'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知识点。本题
的答案如下:
1.“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
(1)确立各地经济功能,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根据基本条件和优势特色,确立了北京、天津、冀北地
区的重要经济功能,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合作,发展区域经济。
(2)统筹规划环境整治,保证“大北京”生态安全。以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搞好区域生态环境保
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系统工程,通过建设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分区、区域内部的综合整治,建立稳定的生
态网络,实现区域水资源可连续运用。
(3)实行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以京津双核为书轴.以唐保为两翼.根据需要与也许,构建“大北京”
地又组合城市,增长城市密度,优势G补。
(4)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和运送体系。以城市地区的观念,塑造合理的区域结构,把航空港、海港、信
息港三者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有机连接起来,积极推动城际快速轨道建设,实现区域交通运送
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
2.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可以自己阐述。)
重庆发展的基本战略思绪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I)进一步强化重庆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极大地推动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生态环境
建设,从而保证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顺利实行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市可连续发展战略;促进重庆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加快国有公司改革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重庆科学教育发展,把重庆建设
成为西部科技创新和人才哺育的基地;将进一步加强重庆与西剖各省区、长江沿江各省市的经济合作,通过
联合协作,构建西南经济区、长江沿江经济带。
(2)构筑三大经济高地:将重庆构筑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西部增长极;加强川渝合作,建设成渝经济高地;
努力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发达经济圈。
(3)加强交通、通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构筑西部功能最为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八项:建设渝万、渝黔等高速公路和城市外环骨架,形成以主
城为中心晌外辐射、南下北上、东出西进的公路交通网络。以轨道交通和两江滨江中路为主体的主城区快
速交通网络。遂渝怀铁路、兰渝铁路、万枝铁路,扩建重庆铁路枢纽。江北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建设万州五
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建设西部供水、城乡供水和主城区净水工程。推动建设锂鱼塘水库、彭水水利枢
纽、合川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基处设施。建设完善干线传输网。扩建本地大容量电话网,发展数字移动通
信,扩建重庆港,重点建设汽车滚装码头、集装箱码头,搞好万州港、涪陵港复建工程,建成水上大通道。
(4)牛态和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共两项:实行“二四玉”绿色通道,树立重庆绿色牛态形象,到2023年森林
覆盖率达成40%。和建设涉及主城区污水治理及垃圾解决、主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三峡库区重点城乡
污水解决工程、重庆西部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在内的三峡库区环境》•体治理系统工程。
十、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性。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笫四章第四节“科技工业园区的政策与机制”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Tt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
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2.网络化。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互相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技
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用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
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佚更优质的服
务,
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成
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档发达国家水平。
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发明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十一、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合用性。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二节”幅射理论的合用性”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动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
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
略,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档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
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对的的扶贫战略.
十二、简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此题重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笫一章第一节“重要研究内容”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1.区域结构,它是区别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经济重要研究之一就是如何组织区域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会展用户体验-洞察分析
- 用户行为分析在插件开发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第08讲 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人教版)(解析版)
- 焰火污染物排放预测模型-洞察分析
- 稳定区域划分与优化-洞察分析
- 安全观察培训课件具体内容与模拟案例
- 勤俭节约之星事迹简介(5篇)
- 新型城镇化人口管理-洞察分析
- 药物代谢与靶向治疗-洞察分析
- 网络切片安全威胁预测模型-洞察分析
- 健身指导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书
- 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推进2023-2025年全面合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 以工代赈工作总结范文
- 峨眉山月歌-李白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牛津上海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英语试卷
- IPv6地址规划策略
- 2022-2023学年湘少版(三起)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列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答案)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xx煤矿闭坑前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 合成氨-氮肥-成都玉龙化工实习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