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赠友送别类
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②。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②三湘: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I)对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许诗的第二句写深秋霜林尽染,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禽之悲。
B.许诗三四句与上文有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远去,诗人没有离开谢亭,一觉酒醒,
已是薄暮时分,更觉黯然孤独。
C.贾诗一二两句既有时间的变换,又有地点的转移,巧妙的呈现宦游之人的漂泊不定。
D.贾诗用暮春时节的典型意象“柳絮”和“梅花”来写离情别恨,给人一种人生飘忽、聚散难
测的感觉。
(2)赏析《谢亭送别》一诗“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急”字c
⑶两首诗都写江边送友,你觉得哪首诗的结尾更胜一筹?请结合全诗探究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沈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和无咎韵:韩元吉,字无咎,与陆游友善,多有唱和。1164年,陆游在镇江通判任
I-.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汀为汀防前线.韩元吉来镇汀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c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下片三句,语言浅显如同白话,但直言无隐,真情流露,亦有动人之处。
(2)请指出作品中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军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
愿谢公雅志②莫相违。西川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①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他与苏轼为莫逆之交。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由杭州知州召为翰
林学士承旨,将离杭州赴汴京时,作此词赠予参寥。②谢公雅志:《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虽为大臣,“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欲经略初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雅志,很早立
下的志愿。③“西州路”三句:谢安死后,其外甥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某次醉酒,
过西州门,回忆往事,“悲感不已”,“恸哭而去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无项的一项是()
A.词作开端写万里风涛,气象开阔,“无情送潮归”突显离别的不可改变。
B.上片写钱塘江景,下片写西湖湖景,记述作者与参寥子在杭的游赏活动。
C.作者在卜片中表示历代像他和参寥子那样写诗颇有成就的诗人比较稀少。
D.本词虚实相生,写人、叙事、描景切换自然,情意深厚,给人无尽哲思。
(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两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两种加以简析。
(3)请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博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埔。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U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
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的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下本项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美丽壮观的胜景,与后文呼应,对景物的
赞叹之中已含有对友人的离情。
B.上片后两句运用设问,询问友人,期待与述古有朝一日能再次相会,把酒痛饮。
C.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描写杭州繁华夜景,直抒内心痛
别之情。
D.此词以白描取胜,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现了陈襄留恋钱塘之意和僚
佐们的友情。
(2)请赏析“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3)请简要分析本词上下片的情景关系。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欲与元八①卜邻②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③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①元八:元宗简,行八,臼居易的好友。②卜邻:选择邻居。③隐墙东:《后汉书》
记载:“(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伶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后以“隐墙
东”指隘于市井。
(I)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白居易为表达“欲与元八卜邻”的恳切意愿寄赠给对方的一首卜邻诗。
B.在诗人的妙笔点染下,他把结邻而居的生活想象得极具诗情画意,极富人情味。
C.颈联侧重议论,用“安居择邻''衬托"暂出犹思伴”的重要性,语意更近一层。
D.诗人想“子孙长作隔墙人”,从彼此相亲想到世代的情谊,将感情抒发到极致。
⑵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颔联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3)这首诗写出了多重美感,请做具体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郑山人所居
唐・刘长卿
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
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
宋・王安石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入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释:①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
的身份致仕。
⑴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诗中“春山犬吠武陵源”一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郑山人所
居环境的幽静安谧。
B.刘诗中“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地人迹罕至,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
生活。
C.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并抒发情感,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
让人回味无穷。
D.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匆匆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
追求。
(2)请结合诗句,分析《送陈靖中舍归武陵》一诗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有何特点。
(3)两首诗同为送别诗,都写到了“武陵”和“桃花”,请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舍弟颍赴齐州三首(其二)
杜甫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
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
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尘暗不开”暗示了时局的动掰不安,同时又揭示了行程的艰难,字里行间蕴含牵挂之
情。
B.首联次句在与弟弟分别之际,就关注其儿时归来,更显依依不舍之情,新颖别致,不落
窠臼。
C.“日落望乡台”极富画面感,诗人借想象自己回望故乡的情景,深刻表达对弟弟的眷恋之
情。
D.尾联“长东北M安在哉”拓展了时空,极言旅途遥远,从此天各一方,伤别之情更进一层。
8.请分析颔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杳,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橘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
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冷色调的,烘托出作者内心无尽的凄凉
和思念。
C.三、四句“忆”字引发往事联想,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
境。
D.末句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与占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在表达
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有人说本诗的诗眼是,凉”字,请简析其妙处。
11.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结合本诗三、四两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塞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2.本诗的体裁是:
13.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
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
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
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4.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
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C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C
【注】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歧亭:
在今湖北麻城,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诗人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是一片嫩绿。
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既拟写了溪流潺潺之声,又描写了小草新绿之色,写出了春
的生机。
C.颈联是写送别的情形,作者用“留”“待’•两字表达了班友们为其饯行的深情厚谊。
D.尾联的“细雨梅花正断魂”,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
16.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尾联貌似与送别没多大关系,实际却紧扣送别,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①
岑参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②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靡③。
【注】①天宝十四年前后,诗人供职于封常清幕府。安史之乱初起,封常清受命征剿安禄山,
因仓促而兵败,被削官。这首诗就作于此时。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③柴扉:
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抒情,诗人泪送薛侍御东归,“独”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B.颔联运用反问手法,写了作为门客的诗人因得罪了将军而感到无所依靠。
C.颈联运用梦境表情达意,“阔”字写路途遥远,“稀”字表明信息难通。
D.诗歌语言通俗,言辞凝滞,体现出诗人的愁肠百结,读来令人满目凄然。
18.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跑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找。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菊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这首诗为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诗人当时受到朝廷
权贵的排挤。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理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检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入题,写蜀道之难,语调平缓自然,“见说”,显得很委婉。它和《蜀道难》以饱含
强烈激情的感叹句开始,迥然不同。
B.颈联对仗精工严整。前句"笼''字是“诗眼”,写山上运道林木茂盛的景致,后句写山下春
江环绕蜀城而奔流的美景,远景和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
C.尾联用君平的典故,委婉地启悟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诗句凝聚着深挚的情谊,
又不乏自己的身世感慨,写得含蓄蕴藉。
D.本诗与《蜀道难》都赋予了蜀道迷离神奇的色彩,但是《蜀道难》以充满想象与夸张之
笔,极尽渲染了蜀道之险难,而本诗则只展现了蜀道的优美瑰丽,偏于写实。
20.颔联“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境界奇美,请从诗歌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一联的精
妙之处。
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各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会,怀德自潸然。
2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
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
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两句都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奉,侍奉;潸然,流汨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纪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
悲从中来。
22.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辽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翅。
注:①白壁招:典出自“楚褰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②华
簪:华,美也:簪,发簪,即华丽的服饰。③鸡翘:鸾旗车的俗称。
2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无哪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脉络清晰分明。
B.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别的地点。
C.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送别的场景描绘得生动形象。
D.尾联是作者对友人的临别赠言,表达了挚友之间真挚的感情
24.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他送上了哪些祝愿?
25.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
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爸。
儿女泪,君休湎。荆也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鞋陌
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
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
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鞭幻:代指褰阳。
26.辛词善于用典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佶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用苏轼游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宦游漂泊的凄苦。
27.写出词人“不堪离别''的原因。
28.清人陈廷焯《白雨裔词话》评论本词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阐释。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送友游吴越
[唐]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无碰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承诗题,巧妙蟀题,既点明友人去处,又暗示送者处处为游人着想的深情。
B.颔联是诗人对友人种橘植莲的提醒,透示着二人心心相知的情趣,显得含蓄隽永。
C.颈联直接用意象组合,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杨柳岸晓风残月”同妙。
D.诗中的景物描写,是诗人的想象。作者想象着友人畅游吴越欣赏到的美景与乐事。
30.请赏析颈联中的“火”字。
3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司空瞎)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其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32.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作者开篇交代了本诗写作的时间、地点与环境,洎染出感伤悲凉的氛围.
B.第一首诗中,诗人并未直接写送别的感伤,而是通过"泪沾巾'’这一描写,细腻地展现了
彼此的留恋不舍。
C.第二首诗中诗人直接对将别的友人倾诉衷肠,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与对个人命运的悲叹融
为一体。
D.第一首诗写春天已到了极致,第二首诗写初春蜀地万物生长之态,这两首诗都写出了早
春时节万物欣欣向荣的美景。
33.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H么共同的情感?试结合诗句进行解释。
34.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
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诗①
[南朝•齐]谢眺②
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
安知慕归客,诅③忆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
挥袂送界已,独此夜琴声。
[注]①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均为诗人任宣城太守时的朋友;上国,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②谢眺:诗人作此诗时在宣城任太守,政治.上的波折,使他渐生归隐之想。诗人虽是陈郡阳
夏(河南太康)人,但生于建康,长于建康。③语:岂,表反问。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两句写送别的环境、时间、描绘了一幅画面:春日洲渚,友人登舟,将返京城。
B.三、四两句写的是,谁理解“我”羡慕“归客”的真意,“我”怎会忘却山中的幽趣,表现了
诗人的生活志趣。
C.七、八两句与一、二两句呼应,诗人觉得琴声最能契合、表达、消弭因送别而诱发的种
种愁苦。
D.此诗写送别之景、叮咛之词、相知之深、别后之念,寄寓离别之苦、孤寂之感。
36.鉴赏此诗五、六两句,
37.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38.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
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卜.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
有尽而意无穷。
C.“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
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39.尾联中的“汨”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⑴D
(2)急指“水急流”,间接写舟行迅疾。诗人目送行舟,觉得舟行太快,表达对友人的不舍。
承上启下,承接首句的“解行舟”,引出下句的“人已远
(3)示例一:许诗结尾更好。“满天风雨下西楼”是景物描写,是以景结情,比直抒胸臆(或
直接抒情)更显得含蓄委婉,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后再登喽目送友人远去的不舍和牵挂之情。
示例二:贾诗的结尾更好,“离恨空随江水长”直抒胸臆,比拟,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说“离
恨”可随江水远去,比许诗以景结情更富有感染力,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无可奈
何和痛苦难过。
【解析】⑴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暮春时节的典型意象”带,“梅花”不属暮春时节的典型物候。
故选Do
(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字的能力。
“红叶青山水急流''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意思是,举头四望,两岸青山之间,层
林尽染,红叶夺目,只是水流迅疾,归行似箭。"急”字表面是刻画水流的迅疾,但通过“水
急流''的刻画,可以想见舟行的迅疾,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
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依依不舍的心理状态。
从结构看,首句“解行舟”,第三句“人已远”,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那么,本句“红叶青山
水急流”写舟行迅急,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炼句的能力。
本题具有开放性,可以选举其中一个角度来解答,首先亮明观点,然后抓住特点,从艺术手
法和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结尾句即可。
如果认为许诗结尾更好,尾句“满天风雨下西楼”是一种景物描写,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
开写景,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相吻合。从艺术手法看,属于以
景结情式的结尾,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
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如果认为贾诗结尾更好,尾句“离恨空随江水长”依依离情,却像那悠长的江水一样,绵绵不
绝。运用比拟修辞,“空随”二字似写诗人的“离恨”随行舟远去,把“高恨”具象化。一个“空”
字,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而又恋恋不舍的深情。这种直抒胸臆的手法比借景抒情更能表现离
别的痛苦,感染力更强。
2.(DA
(2)①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
②劳于仕宦的疲惫。
③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
【解析】⑴
本题考杳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语言、情感等的能力。
Af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这一句中有
“懒”,意思是词人因将与友人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欣赏窗外的
风景。
故选Ao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由注释可知,词人写作这首诗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而作者时任镇江通判,
再结合“新愁常续旧愁生”可以看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忧虑。
“忙口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描写诗人做官期间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闲的日子很少,
写出了作者劳于仕宦,不得休息的疲惫。
''客中无伴怕君行”直抒胸臆,写诗人因为客居边疆,孤独寂寞,因为他乡没有友人陪伴,更
加害怕友人远行。抒发了诗人因朋友将要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3.(DC
(2)拟人。赋予潮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象变化快的特征,表现诗人对世事沧
桑变化的感慨。比喻,以潮涨潮落喻人世的聚散离合,表现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
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夸张、托物起兴、寓情于景,言之成理即可)
(3)①表达了与友人惜别的离情。上片前两句写无情潮水将送诗人离开,而离别之际也待人
想起以往与参寥子赏斜晖、观春山、诗文相和的交往,更添离愁。②表达了无意功名利禄,
追求归隐的心志。上片“不用”以下四句,指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替古人伤心,而自己
“白首忘机”,已无意功名,只希望能像古人谢安那样归隐。③表现词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和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④劝慰朋友无需为离别而伤感的洒脱。词作最后两句“不应回首,
为我沾衣”,劝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友恸哭于西州门下。
【解析】⑴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写诗颇有成就的诗人比较稀少”理解有误。“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是指像诗人和朋
友参寥子这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志趣相投的至友,世上并不多见。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
“有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
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冰一落,但一说“有情”,一说“无情”,此“无情”,不是指自然之风
本乃无情之物,而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指已被人格化的有情之风,却绝情地送潮归去,亳不
依恋,表现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
以潮涨潮落喻人世的聚散离合,为比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如同潮涨潮落一样不能自主,表现
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有情卷潮来和"无情送潮归”,并列之中却以后者为主,这就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
景,而不是一般的咏潮之作。此为托物起兴。且诗句寓情于景,景中含情,耐人寻味。
(3)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有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乂送潮返回。人世的
聚散离合如同潮涨潮落一样不能自主,表现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之情。而离别之际诗人想起以往与参寥子赏斜晖、观春山、诗文相和的交往,更添离愁。
“不用思量今占,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自首忘机“,用不着仔细思量占今的变迁,一
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表达了无意
功名利禄,追求归隐的心志。上片“不用”以下四句,指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替古人伤
心,而自己“白首忘机”,己无意功名,只希望能像古人谢安那样归隐。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
的翠微,如烟的云霏。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归隐山水的志趣。
“算诗人”两句,先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参寥诗名甚著,苏轼称赞他诗句清绝,可与林迪比
肩。苏轼算来算去,像自己和参寥那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的至友,世上是不多见的了。最
后词人借谢安与其外甥羊昙的典故安慰友人:自己一定不会像谢安一样雅志相违,使老友恸
哭于西州门下。“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劝慰朋友无需为离别而伤感的洒脱。
4.(DC
(2)江面的月色由夜阑风静而来,明澈如镜,清辉万里,温婉静谧,令人豁然开朗。它留给
人们充分的想象天地,想象词人以此来象征陈述占人高洁耿介,象征他们友情的冰清玉洁,
象征他们前程的光明等等,言有尽而意无穷。
(3)上片以乐景写忧思,寓情于景;下片因景寓情,由忧而乐。词人把景物与情思交织起来
写,有层次地表现出感情的波澜。
【解析】⑴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直抒内心痛别之情”错误。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句,这种悲
歌.此时更增添图怀别思,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境,圉怀别思表现
含蓄蕴藉,并非直抒胸臆,
故选C。
(2)
本题考杳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诗歌最后两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是说“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
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像碧色琉璃。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词人借“碧
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绿清澈,生动形象地形容了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美景。
此时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仿佛暂时忘掉了适才的宴饮和世间的纷扰,
而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象征友人为人
高洁耿介,也象征他们友情的纯洁深挚。全诗以景结情,既表达了对朋友人格的赞美,也表
达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让人回味悠长。
(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苜词的上片揽景兴怀。前两句“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极写有美堂的形胜,即湖
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表达了词人此时此
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时方能重来?何时方能置酒高会?上片寓情于景,通过对有美堂景
色的描写,以乐景写忧思,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下片因景寓情。“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化用杜牧“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词句,词人通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把眼前的景象和此时的离怀别思交织起来。
而结尾两句,词人借“碧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绿清澈,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辉、
碧光如镜的美景,由忧而乐。词人因景寓情,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现了
陈襄留恋钱塘之意和佐僚们的友情,将词人内心的不舍与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首词把景物和情思交织起来,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现了陈襄留恋钱塘
之意和佐僚们的友情,有层次地表现出感情的波澜,以美的意象带给人极高的艺术享受,同
时也将词人与友人的感情至深展现的一览无余。
5.(DC
(2)①不赞成;②“明月好同三五夜”的意思是共享明月几个夜晚,写出了共享明月的短暂时
间,而“明月好同三径夜”的意思是明月照凫了多条路,写出了共享明月的大范围,更能表达
作者想象佳邻相伴的美景;③“明月好同三径夜”与下一句“绿杨宜作两家春”形成对偶句,更
工整。所以,颔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不好。
(3)①与好友相知相亲的友情之美;②想象今后佳邻相伴的生活之美;③盼望子孙世弋相
居的愿景之美。
【解析】⑴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用,安居择邻,衬托,暂出犹思伴,的重要性”错误,颈联“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的大意是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由此可知,应
是用“暂出犹思伴”衬托“安居择邻”的重要性”。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可结合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进行分析。
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颔联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对此怎么看?尊重原作,首先明确自己
的看法是不赞成,然后分析改句与原句的区别,把''径”改成“五”,两句话的侧重点不同,”三
五夜”的意思是几个夜晚,写出了短暂时间,而“三径夜”的意思是多条路,写出了大范围地
点,更能表达作者想象佳邻相伴的美景,更能表现作者希望朋友来当邻居的情感。另外“三
径夜”与下一句“两家春,,可以形成对仗,格式更工整。所以,原句更好,不能改。
(3)
小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联“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的意思是我们平生志趣相投,都渴望过一种“无官
•身轻”的隐居生活。由此可见作者与好友相知相亲,写出了友情之美;
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和颈联“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的大意
是我们结邻后,一轮明月,共照着两家的庭院;一株绿杨,将浓浓的春意洒落在两家的院心。
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这是作者想象今后佳邻
相伴的生活,写出了生活之美;
尾联”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大意是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
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这写出了作者对子孙世代相居的盼望,这可概括为愿景之美。
6.(1)C
(2)虚实结合的手法。王安石在送别友人时,知道友人将到武陵溪去,可当友人风尘仆仆到
达武陵时也许桃花早已凋谢,但是王安石希望友人不会为花而迷的人,也同样希望他也不会
迷乱于尘世之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了对友人的保持独立人格寄望与期
许。
(3)不同之处:刘诗通过描写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人迹罕至,来表现对郑山人享受
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的欣松。王诗则在送别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保持独立人格寄望与期许。友
人到武陵时也许桃花已谢,但是一个不会为花而迷的人,自然也不会迷乱于尘世之中。
【解析】⑴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
C.“刘诗……全诗淡雅沉郁……”中“沉郁”一说错误,刘诗利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郑山人所
居环境的幽静,语言清新淡雅,表现了作者对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的欣赏,没有
“沉郁”之感。
故选Co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由诗歌标题“送陈靖中舍归武陵”和首句“知君欲上武陵溪”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友
人陈靖到武陵去,送别之时为实。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是想象友人到武陵时的情形,这是虚写。两个“应”意思
都是“应该”,“桃花应已谀”是想象之景;“想”意思是“想来”,"不为花迷''是说想来友人不会
为花所迷,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希望,友人到武陵时也许桃花已谢,但是一个不会为花而迷的
人,自然也不会迷乱于尘世之中,表达对•友人清高自适人格的肯定与期许。
(3)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
考生需要结合诗歌的注释、诗歌中的景以及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情感。
先看第一首,《过郑山人所居》主要注重对郑山人居处进行描写,前两句中“春山犬吠”以声
衬静,用“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借以写出了陈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后两句写路、
桃花以及关闭的门,因满是青苔耐‘无行",桃花映衬之下门靡“独闭”,写出郑山人所居之地
人迹罕至,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字里行间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现对郑山人享受高
逸出世的生活状态的欣赏,
再看第二首,《送陈靖中舍归武陵》则重在临别时的嘱托,“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
西。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第一句点明友人要去的地方,即“武陵溪”,结合
注释“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身份致仕''可知友人归隐武陵的原因,
接着诗人以“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示友人逆势而行,应该自有追求;第三句是猜测友人到
了武陵之后的情形,并猜测“想君应不为花迷”,“不为花迷”的“花”既是桃花,也指此事,这
句话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友人能够保持独立的人格,不会迷乱于世俗之中。
7.C
8.①颔联上句"兄弟分离苦”直抒胸臆,直言离别的痛苦。
②下句借加重病情、催人衰老,把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深重;同时,间接传达r一种不知何
时重逢、不知能否再见的无尽担忧之情,使离别之苦更加痛彻心扉。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诗人借想象自己回望故乡的情景”理解错误,望乡台,是诗人对•弟弟到了齐州的遥想。
故选C。
8.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此类题目可从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三方面作答。
本诗颔联内容上“分离苦”写出了诗人与弟弟分离的痛苦;“形容”,指形象;“老病”,指自身
有病的身体,“催”字表达了加重病情、催人衰老。
表达技巧上,“兄弟分离苦''诗人直抒胸臆,直言与弟弟分别的痛苦。
情感上,“形容老病催“借病情加重、容颜衰老把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深重;同时也间接传达
了作者的担忧:此时与弟弟分别之后,不知何时重逢、不知今生能否再见。这句诗把这种离
别之苦表达的更加痛彻心扉。
9.C
10.“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即,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同
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反应,该字将情景融合到一起了,所以“凉”是诗的诗眼。
11.这两句诗运用虚写的手法,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
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J”忆,字引发往事联想”错误,“忆”指想象,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所以不
是“联想”。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凉”字指江风把细雨吹进小舟,顿让人感觉丝丝寒凉。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
“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此句因“凉”字寓情于景,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营造了全诗凄
凉氛围,切合离别的感伤之情。所以''凉”是诗的诗眼。
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指本诗后半部分的虚写的艺术效果,这是本题的答题方向。
三四句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
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
时入梦,两岸猿啸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
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
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12.五言律诗(答律诗、近体诗,也可以)
13.C
14.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
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
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
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
悲伤。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体裁的能力。
本诗每句五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共有四联;押韵严格;讲究平仄。故体裁上属于五言
律诗。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C.“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错误,应为感叹自己。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掩泪空相向”意思是“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结合诗歌标题可知,作者在送别李端,而
且尾联后一句说“风尘何处期”,身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可见二人相见无期,这“泪”
中包含相见无期之痛;
因为是诗歌尾联中的“泪”,所以还需结合上面几联内容作答;如颈联“少孤为客早,多难识
君迟”意思是“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人生少孤己属极大不
幸,何况乂因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绝少知音,现在终于认识了一个友人,
却又要别离,表现出与友人相见恨晚之悲;
如首联前一句“故关衰草遍”,意思是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这是为故园衰败而悲,后一
句“离别自堪悲”意思是“与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这是为即将与友人别离而悲伤。
15.D
16.①尾联写送别很巧妙。运用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即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
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而•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信ibeacon蓝牙摇一摇周边商场超市应用案例
- 《钢材知识专业培训》课件
- 张志敏英语课件Icanrunfa
- 福建省福州鼓楼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葛洲坝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上海市戏剧学院附中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六市六校”联盟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连平中学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 Visio商业图表制作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商学院
- 竞争性谈判工作人员签到表及竞争性谈判方案
- 医疗投诉与纠纷处理管理制度
- 国家开放大学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商品的理解【附全答案】
- 国开电大本科《理工英语3》机考真题(第001套)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物理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汇报课件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真题
- 人工智能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24-2034年中国云南白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