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20•松江区二模)2020年1月,东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据研究,蝗灾多由旱灾引起,

这表明自然灾害具有()

A.广泛性B.群发性C.突发性D.破坏性

2.(2014,深圳模拟)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这种自然灾害最

可能是()

图«

一一国界

匚二I海洋

AAA山脉

一灾杏第次

A.台风B.暴雨C.冻害D.沙尘

二.解答题(共18小题)

3.(2022•衡阳模拟)依据“仿生学”原理,以接近自然地带性植被修复营造的“低覆盖度

治沙体系”、把能够完全固定流沙的固沙林覆盖度从40%左右降到20%左右,是沙漠治理

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与“高覆盖度治沙”不同、始终遵循的原则就

是:治沙一定要遵从自然规律,治沙并不等于消灭沙漠,不等于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

洲。

(I)说明“低覆盖度治沙”的优点。

(2)指出低覆盖度治沙在植被恢复方面的具体做法。

4.(2022•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若铁路(如图一)全长825km,设计时速120km,共设20个站点,其中9个为客运站

点。2021年9月27日和若铁路全线铺轨贯通,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近环”。

为防止沙害对施工的影响,该线路实行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的方法,防止

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种植耐旱植被等。和若铁路是目前

国内利用沙桥(高架桥)抵御风沙危害最长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应用技术,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破解了沙漠铁路的建设难题。

/

(1)将和若铁路防止风沙危害的三种措施:草方格沙障(A)、高立式沙障(B)、耐旱

(2)说明和若铁路没有设计成高速铁路的原因。

(3)与现场浇筑混凝土桥墩相比,说出和若铁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的

优势。

5.(2021•安徽模拟)2021年3月14B,北京气象台分别发布了大风预警和沙尘预警,次

日北京遭遇了10年难遇的扬沙天气。此次北京的扬沙天气是由蒙古国内强沙尘暴伴随着

蒙古气旋东移南下导致的,此前蒙古国长期气温显著偏高,部分地区出现历史同期最高

气温,同时有效降水很少。

说明蒙古国气候异常变化对此次沙尘暴的作用,并介绍在沙尘天气下的自我防护措施。

6.(2020•湖北模拟)森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森林覆盖率,

保护和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具,具有飞行速度快、续航时

间长、机动性能好、操作简单易上手等优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口益得到广泛应用。

分析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

7.(2020•通州区一模)2020年3月2日《中国环境报》报道: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

堰”分洪体系正加速建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借鉴了中华民族传统治水中利用“堰”分泄洪水的理念,运用

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分洪、蓄滞等措施,建设分洪道、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最

大限度从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流洪水、减小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

保持河道相对稳定的运行水位,满足城市亲水需求。图I为北京市局部地区地形图,图2

为该工程体系分布图。

城市切中心”闻T

(1)说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的主要自然地理原因。

“通州堰”是通过“疏、排、蓄”的分洪体系,在副中心外围进行分洪蓄滞,减少洪水

穿城,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为100年一遇。

(2)请给“甲、乙、丙”不同河段合理安排“疏、挣、蓄”的分洪工程,任选其一解释

具体做法和作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至2019年全

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3)从水循环的角度阐述城市绿地的作用。

8.(2020•马鞍山二模)粉红棕鸟是一种迁徙性候鸟,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常常聚

在一起吵声不断,十分可爱。棕鸟形似八哥,背部及腹部粉红色,余羽棕黑,如图。楝

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以蝗虫为

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由于我国新疆

夏季多蝗灾,因此它在哈密也被称为“草原铁甲兵

耽I帔弓

分析新疆地区大力推广“棕鸟治蝗”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9.(2020•赤峰二模)粘秆焚烧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我国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监管和治理工作,我国科技部门也利

用遥感技术实现了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现象的监测和分析。如图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分析得到的2018年9月30日-10月23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24天内

的火点数目分布图。

““叭状余A

.*''

阳例

核四区、/*木却

I|题坨界线

r-i_ri_r

2550100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拈杆焚烧遥感监测结果

指出吉林省中西部地区10月份焚烧秸秆火点整体多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卫星遥感技术在

我国秸秆焚烧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10.(2020•宝山区二模)森林火灾会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澳大利亚是森林火

灾频发的地区,2019年面临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的澳大利亚异常的高温天气和严重的干旱使得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的森林

大火,已造成了3人死亡,40多人受伤,超过150多座房屋被损毁,火灾燃烧面积超过

10万公顷,火灾已经蔓延到了悉尼北部郊区,火灾也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FI

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了。干、热的夏季是其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

材料二: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澳洲中西部是荒无人

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在东部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但由

广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澳大利亚雨季降水偏少。另外,澳大利亚夏季受副高压的

影响,会受到从北部刮来的干燥炎热的盛行风的影响。

材料三:图1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2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率图。

(1)写出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体现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特征。描述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

空间分布特点。

(2)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写出图中①②两处气候所对

应的自然带的名称,判断图中从A-C沿途景观变化所表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

(3)从气候角度分析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干、热复季的原因。

(4)说明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II.(2013•贵州二模)【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龙卷风是中心气压极低的强风涡旋,它沿途经过的农田、房屋、人和牲畜都被摧毁殆尽。

美国龙卷风走廊(如图所示)平均每年形成1000次龙卷风。这里龙卷风多发与其所处的

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每年春季,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

自墨西哥湾沿岸的潮湿暖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如期而至。

(1)龙卷风危害巨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析“龙卷风走廊”龙卷风多发的主要原因。

12.(2020•河北模拟)杉木是重要的商品用材树种,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种植,采用全垦挖

穴或火烧炼山挖穴的方式种植,以人工纯林为主。大规模营造杉木林在获得经济效益的

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呈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带来严重的林下水

土流失恶果。

分析杉木林下发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13.(2022•淄博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伯海是印度洋西北部的边缘海,是亚洲东部及南部地区与欧洲、非洲之间航运的重

要途经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热带气旋对阿拉伯海的海上运输和周边的生

产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热带气旋的生成受水温、盛行风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图1

示意1982-20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源地分布(单位:个),图2示意阿拉伯海热带气

旋频数的年内变化。

图1图2

(1)指出阿拉伯海年内两个热带气旋发生频数最多的时期,并X寸其共同成因做出合理解

释。

(2)说明阿拉伯海东部和西部海域热带气旋生成数量的差异并从洋流角度分析原因。

14.(2022•淄博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盐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

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松辽平原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河流、湖沼,

年平均降水量为40()-500亳米,平均蒸发量为1000-1800亳米,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

其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地下水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要素有关。如图示意该区域2000

年盐碱地及年平均风速分布,如表为2000-2017年该区域盐碱地与其他类土地之间的转

换情况。

Ik

125

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

盐碱地水田579水田盐碱地26

盐碱地旱地984旱地盐碱地290

盐碱地林地23林地盐碱地8

盐碱地草地686草地盐碱地1055

盐碱地水域760水域盐碱地149

盐碱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盐碱地—

盐碱地未利用土地44未利用土地盐碱地27

(1)简述松辽平原西部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的自然条件。

(2)指出松辽平原西部盐碱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3)根据表中数据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就2000-2017年盐

碱化治理的主要成果和主要问题得出结论:论证充分、表述清喷。)

15.(2022•浙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河流域作为我国的七大流域之一,河流季节性特点鲜明,降水和蒸发具有很

明显的时空差异性。流域内春季多发干旱,夏季因历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进退、

强度、时间、范围等不一致,降雨量差异很大,多旱涝灾害。

材料二: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降水和气温上。整体上,

海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出由西北至东南的条带状变化,西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区

域,植被覆盖度较低。不同季节的植被覆盖度存在一定差异。如图示意海河流域2003・

2015年植被覆盖度、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变化。

•••植被♦盖度

——年均降水量

一-年均气温

40'-----------•-----------•-----------'-----------'-----------1-----------------------'320-*9.0

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

年份

(1)说明海河流域春季多发干旱的原因。

(2)分析导致海河流域西北部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低的自然条件。

(3)描述海河流域2003-2015年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植被覆盖

度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关系。

16.(2020♦河南二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沙漠蝗虫生存时长约为3-5个月。在平静期,其散居在一个较小的区域,但在

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如充足的降雨,这些分散的种群会集中在它们能够成功繁殖的地方,

数量大量增加,并随风迁徙。2019年12月以来,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亚巴基斯

坦、印度等国发生严重蝗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分析,这次蝗灾并不是从东非蔓延至南

亚的,而是始于2018年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图中I地区)的两次热带风暴,使得阿拉伯

沙漠上的蝗虫数量增加了8000倍。

2019年上半年,蝗虫云出现于沙特、伊朗境内,6月起,这批沙漠蝗虫已由伊朗入侵印

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处(图中2地区),其后受雨季影响,得以大量繁殖,数量激增。2019

年11月,蝗虫飞越红海和亚丁湾,进入到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图中3地区)。联合国

粮农组织将本次蝗灾级别定为“威胁”,是次高等级的预警信号。并希望全球各国高度戒

备,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则认为此次东非蝗灾迁入我国的

可能性不大。

材料二:2019-2020年非洲、亚洲沙漠蝗虫影响地区图(如图)。

材料三:在印度河下游两岸地区近些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

生产,巴基斯坦在印度河两岸地区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

(1)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粮农组织的对沙漠蝗灾发生过程论述的止确性。

(2)分析此次蝗灾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及我国大规模蝗灾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印度河下游沿岸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解释这些措施的具体

作用。

(4)试述该如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17.(2020•沐阳县模拟)根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沙漠蝗虫是蝗虫科的•种,几乎所有农作物和非农作物都是这种蝗虫馋食的对

象。蝗虫群每天可以顺风飞行150公里,找到适合它们生存觅食的地方。从2019年底,

在东非地区开始出现蝗灾并逐渐⑥延到西亚和南亚等地。因本次蝗灾规模大、破坏性强

且经过很多粮食产区而受到全球关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为应对共同蝗灾侵害,与我

国相邻的印、巴两国已经开了多次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表为北非某蝗灾区气候资

料。

月份I23456789101112

气温161720263132333231262216

(℃)

降水1137300001232

(mm)

材料一: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

们的庄稼,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虫神庙有不同的名称。如图为我国虫神庙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截至3月26H,至少已有5国宣布停止或限制粮食出口。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

食出口禁令,新冠冲击国际农产品供应链,或将影响•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

(1)据如表分析该气候特征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

(3)2020年2月印、巴发生蝗灾时,专家判断沙漠蝗虫大规模入侵我国的可能性比较小。

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4)分析一些国家和地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

itt型神庙分布]4,匕二

18.(2020•金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2018-2020年沙漠蝗虫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尼罗河在泛滥前后,河水的颜色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每年2・5月河水清澈,6、

7月开始河水呈现红褐色,到11月红褐色渐渐消失,尼罗河又恢复清澈。

材料三:2017年印度GDP达到2.4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同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

为32.8%,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口陆地

口海洋

蝗虫迁程路线

(1)简析2018-2020年沙漠蝗灾的分布特点。

(2)简析尼罗河河水颜色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

(3)简述印度的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19.(2020•赣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沙漠蝗虫是具有高度ii徙性的大食量草食动物,在食物充足时散居生活,在食物减少时

群体迁飞,它们能受激素诱导而“切换”,并借助风力长距离迁徙。沙漠蝗虫大约能活90

天,以禾本科的绿色植物叶片、嫩茎为主食。在干旱时,蝗虫产卵量很大,第二年春天

回暖后,随着降雨的增多,便会导致蝗虫迅速繁殖,若当地没有了足够的食物,蝗虫便

体群长途迁飞寻找食物。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20年2月10日的最新报道,“非洲蝗虫”目前在

非洲东部、阿拉伯半岛以及印巴边境等大范围内快速迁移与繁衍。FAO警告:非洲之角

的沙漠蝗虫数量一年半内将暴长6400万倍,蝗灾将导致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巴某斯坦境内的蝗虫已芨怔至我国邻国印度(如图)。

(1)说明图示东非地区常年干旱面积分布广的原因。

(2)简述2020年开春印巴边境和东非蝗虫灾害形成的联系与差异。

(3)分析2020年开春东非和印巴边境出现历史罕见灾对当地的影响。

(4)蝗灾逼近中国,你认为蝗群是否会向东侵袭我国造成蝗灾?说明理由。

20.(2020•宜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的魔幻开局,在人类同新冠病毒作斗争的同时•,发端于东非的沙漠蝗灾,

飞越红海,进入中东和南亚,在亚非数十个国家肆虐,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

最喜欢的温度在27〜38度,飞翔能力很强,每天可以飞行150公里。蝗虫具有极强的繁

殖能力,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在每平方米土中产卵20万〜40万粒,且深藏于地下,难于

被破坏。成长期仅为2个月,只要雨水充分,蝗虫一年可以孵育3-5代。

材料二:治蝗,常用化学防治,提倡生物防治。

方法具体措施优点缺点

化学防治喷洒化学农药见效快、功效高影响生态

物理防治利用机械设备或物理无污染、操作安全不能大量杀死蝗虫

因素来诱捕杀灭蝗虫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或(生物农药见效快)受环境影响大

天敌等预防蝗虫环境友好、生态安全

农业防治改变生态环境治本不适用于短期控制

材料三:2019年下半年以来蝗虫运动方向示意图。

(1)从地形、风向、气温角度分析此次沙漠蝗灾影响我国的可能性很小的原因。

(2)巴基斯坦因蝗灾丁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分析巴基斯坦目前适宜采取的

防治方法。

(3)推测本次沙漠蝗灾对印巴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

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考点全过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20•松江区二模)2020年1月,东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据研究,蝗灾多由旱灾引起,

这表明自然灾害具有()

A.广泛性B.群发性C.突发性D.破坏性

【考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

【分析】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区域性、群发性、突发性、破坏性和关联性等,本题要

根据材料描述,结合自然灾害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解:根据材料,蝗灾多由旱灾引起,说明由一种自然灾害引发另一种自然灾害

发生,体现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和群发性,B对:

从材料中无法体现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突发性和破坏性,AC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解题关

键是学生熟记基础知识,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要求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并调

用储备知识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2.(2014•深圳模拟)如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这种自然灾害最

可能是()

D.沙尘

【考点】寒潮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分析】读图可知,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以P地为中心向周围递减,在山谷地区发

生频次多,且发生频次最多的P地地势较高,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这种地形地势

特征最容易造成低温,而低温最容易造成冻害,因此这种灾害最有可能是冻害。

【解答】解:图中P地灾害发生频次最多,其地形特征是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且

地势较高,这种地形不会造成台风、暴雨或者沙尘,最有可能的是自北方而来的冷空气

不断堆积导致气温低,在加上P地地势较高,所有P地最容易因低温而造成冻害严重。

得结论。

故选:C。

【点评】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低温”,因此分析冷冻灾害成因要从造成“低温”

的地形地势、季风环流等方面分析。冷冻灾害包括冷害、冻害、冰害和雪灾等,它总是

伴随着寒潮出现的。在中国,寒潮的定义为: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引起所

经之地出现剧烈降温、大风、降雪等天气,当降温幅度达到•定标准时称之为寒潮。

二.解答题(共18小题)

3.(2022•衡阳模拟)依据“仿牛学”原理,以接近白然地带件植被修复营造的“低覆盖度

治沙体系”、把能够完全固定流沙的固沙林覆盖度从40%左右降到20%左右,是沙漠治理

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与“高覆盖度治沙”不同、始终遵循的原则就

是:治沙一定要遵从自然规律,治沙并不等于消灭沙漠,不等于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

洲。

(1)说明“低覆盖度治沙”的优点。

(2)指出低覆盖度治沙在植被恢复方面的具体做法.

【考点】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自然灾害.

【分析】(1)“低覆盖度治沙”的优点主要从降低治沙的成本和减少水分消耗的角度进行

分析。

(2)低覆盖度治沙在植被恢复方面的具体做法要结合材料”始终遵循的原则就是:治沙

一定要遵从自然规律,治沙并不等丁消灭沙漠,不等丁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进行

分析。

【解答】解:(1)阅读材料可知,“低覆盖度治沙体系”将覆盖率降低至20%,可以一定

程度上降低植物的购买数量,减少人力,节约了成本;且沙漠区域水资源缺乏,植被的

减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消耗,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当地乡土树种,按照植被覆盖率比例

栽种:在对待植被覆盖的设计中,要考虑到树种生长成林后的固沙能力,尽量接近自然

植被覆盖率;要保证在一个合理的、健康的、循环的基础,让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有机质

转换趋近合理,能够快速修复灌乔木、草等植被,构建防沙治沙的体系。

故答案为:

(1)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治沙成本;减少水分消耗,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按照自然植被覆羞度,固沙造林时选用乡土树种;设计的固沙林在成林后覆盖度应

尽量接近自然植被盖度;在确保完全固定流沙和林木健康生长的条件下,形成能够促进

土壤与植被快速修复的乔、濯、复层植被,构成防沙治沙体系。

【点评】该大题结合材料,设置两个小题,涉及沙漠化及其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等相

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

4.(2022•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若铁路(如图一)全长825km,设计时速120km,共设20个站点,其中9个为客运站

点。2021年9月27日和若铁路全线铺轨贯通,环塔克排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

为防止沙害对施工的影响,该线路实行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的方法,防止

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种植耐旱植被等。和若铁路是目前

国内利用沙桥(高架桥)抵御风沙危害最长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应用技术,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破解了沙漠铁路的建设难题。

和田至若羌铁路

r

(1)将和若铁路防止风沙危害的三种措施:草方格沙障(A)、高立式沙障(B)、耐旱

植被(C),用字母按照距铁路线远近在图二中进行标注。

(2)说明和若铁路没有设计成高速铁路的原因。

(3)与现场浇筑混凝土桥墩相比,说出和若铁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的

优势。

【考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1)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设置草方格沙障一增加地表粗糙程

度,降低风速;减少水分丧失,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2)影响交通线路选线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地等,是交通运

输线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经济展,尽量减少投

资,维护地区稳定,巩固国防等,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科技因素:随

着科技发展,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3)和若铁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的优势可以从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

度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荒漠地区,公路、铁路两侧可以采用一些措施降低风速或者阻挡风

沙,草方格,高立式沙障,耐旱植被都可以。按照距铁路线由远到近依次是高立式沙障

(B)、草方格沙障(A)、耐旱植被(C)。如图所示西北地区风沙强度大,建设高立式沙

障,沙障高度大可以有效减小风速,发挥沙障作用,从而使得风携带沙尘的能力下降,

使沙尘在铁路外围沉积,减少对已建成铁路的掩埋,后期也有利于固沙植被的生长;草

方格固沙,其作用是: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从而使得风携带沙尘的能力下降,

减小风力侵蚀,有利于固沙,其次地表覆盖有利于拦截水分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后期

固沙植被生长;前两道措施有利于离铁路线最近区域种植耐旱植被。

(2)根据图文信息,该铁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该地自然条件更杂,建设高铁成本高,

难度大.:根据所学知识,高速铁路是客运,不宜进行货运,普通铁路可以客货兼运,用

途更广,利用率更高。

(3)根据材料,和若铁路全长825km,设计时速120km,共设20个站点,工程量巨大,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可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根据图中信息,和若

铁路沿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采用装配式混凝上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可减

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同时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

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

故答案为:

(2)该地自然条件复杂,建设高铁成本高,难度大:高速铁路不宜进行货运,普通铁路

可以客货兼运,用途更广。

(3)(该项目)工程量巨大,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可以提高效率,缩

短工期;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点评】本题以和若铁路的相关资料和示意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和若铁路沿线风沙的防

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等知识,主要考杳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5.(2021•安徽模拟)2021年3月14□,北京气象台分别发布了大风预警和沙尘预警,次

日北京遭遇了10年难遇的扬沙天气。此次北京的扬沙天气是由蒙古国内强沙尘暴伴随着

蒙古气旋东移南下导致的,此前蒙古国长期气温显著偏高,部分地区出现历史同期最高

气温,同时有效降水很少。

说明蒙古国气候异常变化对此次沙尘暴的作用,并介绍在沙尘天气下的自我防护措施。

【考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

保护.

【分析】本题考查蒙古国气候异常变化对我国沙尘暴的影响,结合蒙古国当地所处的地

理环境及气候类型分析;同时针对沙尘天气的特点制定自我防护措施。

【解答】解:由材料中“蒙古国气候异常变化,此前蒙古国长期气温显著偏高,部分地

区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气温,同时有效降水很少“可知,由于蒙古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气温,

地表又缺少枳雪保护和植被的保护,蒸发旺盛,地表大面积裸露:降水少,大风日数多,

地表沙质物质多且较为疏松;“北京的扬沙天气是由蒙占国内强沙尘暴伴随着蒙占气旋东

移南下导致的“可知,蒙古气旋高温干燥,有利于东移南下,风卷扬沙尘,对沙尘暴的

产生起促进作用,使沙尘暴强度变大。沙尘天气下的自我防护措施如:尽量减少外出;

外出时需戴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的损伤;佩戴护目镜、帽子和纱巾等防尘用具,

减少风沙危害;远离广告牌、大树等危险物体,以免造成危害;室内及时关闭门窗;采

用湿墩布拖地、湿抹布擦拭等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干净。

故答案为:

作用:气温偏高,地表无积雪覆盖;蒸发强烈,有效降水少,地表疏松物质多:土壤水

分条件差,基本无植被生长,地面大面积裸露;高温干燥的下垫面利于蒙古气旋形成并

爆发式南下,天风卷扬沙尘形成特大沙尘暴。防护措施:减少户外运动;外出时佩戴口

罩、护目镜等防护;远离高处广告牌、大树等危险物体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目难度较

大。

6.(2020•湖北模拟)森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森林覆盖率,

保护和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具,具有飞行速度快、续航时

间长、机动性能好、操作简单易上手等优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分析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

【考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热点问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

【分析】无人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主要可以从安全、快速、监测范围广、时效

性强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本题需要将无人机的优点具体体现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飞行速度快、续

航时间长,可以扩大监测范围,延长监测时间;机动性能好,可以在不同高度完成不同

精度的监测任务:无人机携带农药喷洒,减少人与药的接触,保障人员安全,并且提高

喷洒效果.省时省力效果好,节水省药更环保。

故答案为:

监测区域全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对于通讯信号较差、植被密度较大、地势险峻的林

区可以实施全面监测:可以大区域、连续性监测,提供森林病虫害情况的实时数据,及

时制定最新的防治方案:机动性能好,可覆盖不同飞行高度,完成不同精度监测任务;

喷洒农药速度快,效率高,时效性好:减少喷洒作业人员与农药的接触,保障人身安全:

利用飞行时旋翼产生的下旋气流,促使药物更好穿过森林层次,提升药物喷洒实效性,

节水省药更环保。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分析

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7.(2020•通州区一模)2020年3月2日《中国环境报》报道: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

堰”分洪体系正加速建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借鉴了中华民族传统治水中利用“堰”分泄洪水的理念,运用

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分洪、蓄滞等措施,建设分洪道、落滞洪区等工程体系,最

大限度从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流洪水、减小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

保持河道相对稳定的运行水位,满足城市亲水需求。图1为北京市局部地区地形图,图2

为该工程体系分布图。

图1

困2

(1)说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的主要自然地理原因。

“通州堰”是通过“疏、排、蓄”的分洪体系,在副中心外围进行分洪蓄滞,减少洪水

穿城,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为100年一遇。

(2)请给“甲、乙、丙”不同河段合理安排“疏、拌、蓄”的分洪工程,任选其一解释

具体做法和作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至2019年全

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3)从水循环的角度阐述城市绿地的作用。

【考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灾害.

【分析】(1)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的主要自然地理原因主要从

通州的位置、气候、地势等方面分析。

(2)构建上蓄、中疏、下排的分洪体系,可分流、蓄滞北运河上游洪水,提高下游河道

行洪能力。

(3)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

空气等。

【解答】解:(1)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在于•夏季

且多暴雨,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读图可知,通州位于河流的下游地

区,且河网密集,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读材料”通过分洪、蓄滞等

措施,建设分洪道、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最大限度从城市副中心外围分流洪水、减小

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保持河道相对稳定的运行水位”,因此为了

防洪修建了通州堰。

(2)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逐步构建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分洪体系,来保障副中

心防洪安全,读图可知,甲位于温榆河流域,在夏季丰水期时拦蓄洪水,枯水期补水,

保证河道水量平稳;乙地区处于中段,将洪水疏导初期,减小通州的洪水总量;丙地位

于下游段,疏浚河道,保障排水通畅,提高城市副中心防洪能力。

(3)城市绿地可以增加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城市绿地可以增加下渗,

因此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上升,减轻洪涝灾害。

故答案为:

(1)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处河流下游,河网密集;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稳定,河

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为了防洪,所以修建通州堰。

(2)甲蓄、乙疏、丙排。

甲蓄:利用滞洪区,丰水期拦蓄、滞留洪水,枯水期补水,以保证河道相对稳定的运行

水位。

或乙疏:借助运潮减河将洪水疏导到副中心外,减小直接流经城市副中心的洪水总最。

或内排:疏浚、下挖河道,保障河道排洪顺畅。

(3)增加蒸发和降水,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洪涝灾

害;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增加地下水。

【点评】本题以北京市局部地区地形图和该工程体系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北京城市副

中心建设“通州堰”分洪工程体系的主要自然地理原因、城市绿地的作用,读图文分析

解决问题。

8.(2020•马鞍山二模)粉红棕鸟是一种迁徙性候鸟,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常常聚

在一起吵声不断,十分可爱。棕鸟形似八哥,背部及腹部粉红色,余羽棕黑,如图。棕

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及亚洲中西部,五月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以蝗虫为

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由于我国新疆

夏季多蝗灾,因此它在哈密也被称为“草原铁甲兵”。

分析新疆地区大力推广“棕鸟治蝗”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考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热点问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

【分析】新疆地区利用粉红棕鸟灭蝗的可行性主要从粉红棕鸟的生活习性,数量、捕食

量、适应性、生物治蝗的优势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读材料可知:粉红楝鸟以蝗虫为主食,每只植鸟每天可捕食蝗虫120〜180

只;粉红棕鸟是迁徙性候鸟,总是结大群行动,一群可以达数万只,数量庞大,且捕食

量大;粉红粽鸟4月初便迁徙至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与蝗灾爆发期一致:旦粉红棕

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利用粉红棕鸟捕食蝗虫的生物治蝗措施,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减少农药对环境、农作物的污染。保护措施主要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法律保护、加强宣

传教育等。

故答案为:

可行性:楝鸟本身就以蝗虫为食;棕鸟数量多,捕食量大;楝鸟繁殖期与蝗虫爆发期基

本一致;能减少蝗虫威胁,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

境。

保护措施:建立棕鸟保护区;人工筑巢引鸟:培育繁殖基地;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粉红棕鸟习性特点分析

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9.(2020•赤峰二模)秸秆焚烧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我国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监管和治理工作,我国科技部门也利

用遥感技术实现r对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现象的监测和分析。如图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分析得到的2018年9月30日—10月23H吉林省中西部地区24天内

的火点数目分布图。

j'H.K

从金H

九ft市

卜,可考

K蚀ROM

“3F.

.6通。年旬r

阳的■人止

候仅

■.火立d

帙东区

II题坨界级

h.I

r-|T*

oW100ISO200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拈杆焚烧遥感监测结果

指出吉林省中西部地区10月份焚烧秸秆火点整体多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卫星遥感技术在

我国秸秆焚烧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考点】信息技术在灾害预测、灾情监测评估中的作用;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

异.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知识迁移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分析】信息技术在灾害预测、灾情监测评估中的作用:监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

形成和发展过程;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突发性灾害;在交通不便、人迹罕

至的地区可以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

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提供依据;指导抗灾活动、指导救灾活动。

【解答】解: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10月份是秋季作物的收割季节,农田会产生大量秸

秆,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低的问题,农田中往往会堆积大量的秸秆,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这些秸秆难以分解,如果进行秸秆还田又会增加农民成本,效

果也不明显,同时,秸秆具有保温效果,会增加来年的病虫害,故农民往往会采用焚烧

的方式来处理秸秆。

通过遥感卫星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全面、快速地掌握秸秆焚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

各级环境监管部门加强对秸秆焚烧的监察和预警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故答案为:

主要原因:10月份正值当地秋季作物(玉米、大豆等)收割的季节,有大量的秸秆产生;

部分农村地区秸秆的综合利用程度低,大量秸秆堆积会耽误农时(下一季农作物播种),

农民无力处理。

主要作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大范围、快速地监测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状况:

准确获得火点的具体位置和不同地区的火点数量;为监管部门针对秸秆焚烧治理提供科

学准确的依据,便于执法和处理。

【点评】本撅以吉林焚烧秸秆现象为背景,考杳信息技术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地

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

10.(2020•宝山区二模)森林火灾会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澳大利亚是森林火

灾频发的地区,2019年面临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火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的澳大利亚异常的高温天气和严重的干旱使得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的森林

大火,已造成了3人死亡,40多人受伤,超过150多座房屋被损毁,火灾燃烧面积超过

10万公顷,火灾己经要延到了悉尼北部郊区,火灾也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

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了。干、热的夏季是其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

材料二: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c.澳洲中西部是荒无人

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在东部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但由

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澳大利亚雨季降水偏少。另外,澳大利亚夏季受副高压的

影响,会受到从北部刮来的干燥炎热的盛行风的影响。

材料三:图1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2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率图。

(1)写出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体现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特征。描述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

空间分布特点。

(2)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写出图中①②两处气候所对

应的自然带的名称,判断图中从A-C沿途景观变化所表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名称。

(3)从气候角度分析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干、热夏季的原因。

(4)说明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考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灾害类型、发

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方•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

性:自然灾害.

【分析】(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

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等,具有破坏性、广泛性、区域性等特点。

(2)读图可知,①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为地中海气候,水平地域分异规

律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干、热夏季的原因主要从澳大利亚的纬度、气候、大气环流以

及全球气候变暖对火灾发生的影响。

(4)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读材料“森林大火,己造成了3人死亡,40多人受伤,超过150多座

房屋被损毁,火灾燃烧面积超过10万公顷,火灾也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

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可知,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的特征是破

坏性。读图2可知,澳大利亚大火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平均每3年一次火灾。

(2)读图1可知,图中①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

带应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分布在东南部40°-60°的岛屿,四面环海,属于温

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中A・C是从北往南,纬度发

生变化,存在热量差异,形成从赤道到沿海的纬度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3)读图1可知,澳大利亚的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因此夏季

气温高;读材料“在东部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但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

响导致澳大利亚雨季降水偏少。另外,澳大利亚夏季受副高压的影响,会受到从北部刮

来的干燥炎热的盛行风的影响”可知,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盛行风的影响,加剧了澳大

利亚火灾的发生。

(4)森林火灾发生后燃烧了大量的森林植被,造成森林锐减,且材料“火灾也对野生动

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已经有数百只考拉葬身火海”可知,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森林的燃烧并对环境污染加剧。

故答案为:

(1)破坏性;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东部和东南部、东部)。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地带性规律。

(3)澳大利亚纬度较低,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其夏季气温较高,发生森

林火灾的频率就高;夏季尽管是澳大利亚的雨季,但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暧的影响导致

澳大利亚夏季降水偏少;夏季受副高影响会受到来自北部的风力影响,加剧火灾的产生。

(4)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燃烧,导致环境被污染“

【点评】本题以澳大利亚严重的森林火灾为背景,考查了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

特点,要求学生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

11.(2013•贵州二模)【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龙卷风是中心气压极低的强风涡旋,它沿途经过的农田、房屋、人和牲畜都被摧毁殆尽。

美国龙卷风走廊(如图所示)平均每年形成1000次龙卷风。这里龙卷风多发与其所处的

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每年春季,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

自墨西哥湾沿岸的潮湿暖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如期而至。

(1)龙卷风危害巨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析“龙卷风走廊”龙卷风多发的主要原因。

【考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专题】原因类简答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自然灾害.

【分析】龙卷风是中心气压极低的强风涡旋,它沿途经过的农田、房屋、人和牲畜都被

摧毁殆尽。龙卷风多发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

【解答】解:(1)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

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龙卷风的

破坏性极强,其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

把人吸走,因此龙卷风危害巨大。

(2)由于龙卷风是在极其不稳定的天气情况下,由两股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

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那么,美国中部纵贯南北的大平原地形极

利于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龙卷风。

故答案为:(1)中心气压极低,风力巨大,风速超快,携带有众多极具杀伤力的杂物。

(2)龙卷风走廊位于落基山以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南临墨西哥湾,为地势相对较

低平的大平原,南北气流畅通无阻,来自落基山脉的干燥冷空气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

自墨西哥湾沿岸的潮湿热空气相遇(产生上升气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龙卷风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

可。

12.(2020•河北模拟)杉木是重要的商品用材树种,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种植,采用全垦挖

穴或火烧炼山挖穴的方式种植,以人工纯林为主。大规模营造杉木林在获得经济效益的

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呈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带来严重的林下水

土流失恶果。

分析杉木林卜发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考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在新情境中迁移;自然灾害.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进行生态建设:人类进行生态建设,使生态系统艮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从而降低灾害的频度。(1)修建水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减轻

洪涝的发生;(2)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2、造成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的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和

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

塌陷,并由此诱发地宸或塌方,引起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

【解答】解: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应从人类活动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

减少;森林生态效益下降,保持水土能力降低来进行分析。杉木种植时采用全垦挖穴或

火烧炼山挖穴的方式种植,以人工纯林为主,破会了地表土壤形态,同时使植物多样性

遭到破坏。单一植物对水土的保持能力下降,致便杉木的牛长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了

杉木的经济效益。

故答案为:

人为原因:①通过全垦或炼山的方式种植破坏了山区土壤结构;②导致林下几乎无草覆

盖,水土保持能力下降;③以人工纯林为主,森林生态效益减弱,土地退化;④由于商

业目的定期采伐,幼林地多,森林覆盖率较低;⑤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产量,导致土壤

酸化板结,水土流失加剧“

【点评】本题以杉木林下水土流失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杳杉木林下发生水土流失的人为

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

13.(2022•淄博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伯海是印度洋西北部的边缘海,是亚洲东部及南部地区与欧洲、非洲之间航运的重

要途经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热带气旋对阿拉伯海的海上运输和周边的生

产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热带气旋的生成受水温、盛行风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图1

示意1982-2()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源地分布(单位:个),图2示意阿拉伯海热带气

旋频数的年内变化。

图1图2

(1)指出阿拉伯海年内两个热带气旋发生频数最多的时期,并对其共同成因做出合理解

释。

(2)说明阿拉伯海东部和西部海域热带气旋生成数最的差异并从洋流角度分析原因。

【考点】台风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自然灾害.

【分析】(1)台风的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分布在太平

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

(2)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交汇使

海底营养盐上泛,或沿岸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盐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洋流影响航行

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洋流扩大污染范围,加速污染物扩散。

【解答】解:(1)通过读阿拉伯海热带气旋频数的年内变化图可知:阿拉伯海年内两个

热带气旋发生频数最多的时期为5-6月和9-12月。根据材料“热带气旋的生成受水温、

盛行风风速、湿度等因素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时间段内以晴天为主,太阳

辐射强,使得海水温度高;处于季风转换期,风速低,使得季风对热带气旋的影响小,

利于热带气旋形成。

(2)读1982-2020年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源地分布图可知:阿拉伯海东部海域热带气旋

生成数量比西部海域生成数量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海域为季风洋流,东部海域冬季

受暖流影响显著,海水温度高,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西部海域夏季受寒流影响显著,

海水温度低,不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

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