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十校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典型人物,作为文艺场域的核心叙事载体,往往是作品是否能切中人心,成为经典的重要“法门”。典型人物未必一定要积极正派,很多性格复杂甚至形象负面的典型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迹。鲁迅笔下的阿Q,《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些典型人物常常是我们自身性格缺陷或精神缺失的浓缩展示,震撼与可笑之余,也为我们的人生敲响了鞭策的警钟。但典型的意义,不只在惩恶,更在扬善。为世道人心注入温暖的正能量,指出积极的方向,这更是塑造典型人物的价值和使命。典型人物也不一定要“高大上”,很多平凡的小人物往往有着更为典型的价值光辉。来自身边的感动,常会引发更深的敬意。每年中国的“感动人物”评选都不乏平凡人的身影,我们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感受到爱的温情和奉献的可贵。典型人物的塑造,切忌千篇一律,许多作家苦恼于没有生动的事例和创新的写法。事实上,要写好典型人物的故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简单。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正深入生活,要有认真观察生活的慧眼和发自心底的感动。只有动过真情,才可能融情于笔端,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触动;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找到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细节。(节选自《典型诚可贵》,有删改)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典型人物的特点。2.作者举阿Q和范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在塑造典型人物时,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京,南京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原发《奔流》2015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9期转载,入选《2015年中国小小说精选》,作者,侯发山。)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B.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C.老歪打定主意后,一番收拾,这处细节描写体现了老歪内心的兴奋与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后的安心,为下文埋下伏笔。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2.小说中的老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这篇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小说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态,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实,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话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材料三:“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已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途”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缣、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以至洛阳。及王郎起,从破王郎,封应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暧顿王,因从平河北。建武二年春,定封异阳夏侯。引击阳翟贼严终、赵根,破之。诏异归家上冢,使太中大夫赍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在倾危混殽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既罢,使中黄门赐以珍宝、衣服、钱帛。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后汉书•冯异传》节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B.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C.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D.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光武,是刘秀死后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B.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D.《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作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在父城抵御汉军。后在出巡属县时被汉军抓获,经苗萌劝说投降刘秀。B.冯异为人谦虚,治军有方,深得下属拥戴,在调整将领并分配各自的属官时,大家都表示愿意跟随冯异,他因此得到光武帝的赞赏。C.冯异因屡立战功得到封侯之赏,还享有奉诏回乡祭扫祖坟、朝廷官员送牛酒、当地大小官员及同族人陪同祭坟的特殊待遇。D.冯异位高权重,遭人嫉恨弹劾。光武帝让冯异看弹劾他的奏章,一方面是信任,另一方面暗含试探告诫之意。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2)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5、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窦七王昌龄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窦七》中“江边明月为君留”,运用拟人,含蓄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B.《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一句,富有深意,暗含了与友人心心相通之意。C.两首诗均写送友人离开,而且送别的时间、地点、场景、方式均有很多相似之处。D.两首诗在情感格调上截然不同,《送窦七》悲伤凄切而《送柴侍御》却豁达乐观。2.《送柴侍御》的三四两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为人激赏,你认为妙在何处?6、(1)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3)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4)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_。(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5)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6)忧劳可以兴国,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7)予谓菊,_____。(周敦颐《爱莲说》)(8)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7、《主持人大赛》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项重大赛事,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从以下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50字以内。(1)假如你是《朗读者》的主持人,本期嘉宾是中国女排总教练一—郎平,她将以“青春”为主题进行朗读,请你为郎平的出场写一段主持稿。(2)元宵佳节,作为央视元宵喜乐会的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你将与海外华侨直播连线,请写一段主持稿,引出海外分会场的直播。(3)作为《最美中国人》的主持人,该节目的其中一位获奖者一一钟南山将上台领奖。请你为这位84岁高龄仍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写一段颁奖词。8、“平凡的世界苦难多,追梦何惧山水长”,遭受矿难毁容后的孙少平再次回到了煤矿,请你以“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开头,续写一段文字,描述此时的情形。不超过150字。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李子柒是一位90后知名短视频博主,其视频内容侧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魅力,如将蚕丝、刺绣、竹艺、木工、造纸等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工艺,以及充满古典韵味的特色美食小吃,结合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用简单记录工艺流程或依附一定的人物故事主线两种方式演绎给世界。她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做成了第一网红,甚至还拥有了740万海外粉丝,这堪称自媒体时代的奇迹。材料二:近日来,李子柒“破圈”进入公众话题中心,各种议论或评价纷纷而来。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文化输出的。有人说,李子柒的视频深受外国人喜爱,是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有人则认为,李子柒展示的是“落后”的农耕文化,是一种负面文化输出。还有人评论说,与其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不如学习借鉴其优点和经验;争议是否是文化输出,不如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创新和推广的工作。另一类是关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问题的。有人认为她是奔波劳碌寻常人理想生活的代表,但也有人说她的视频是乌托邦式田园生活的反映,是对农村生活的美化,更有人说她的视频是团队刻意包装的。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生活,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①可以是正面人物也可以是反面人物;②可以是大人物也可以是小人物;③具有独特性,并非千篇一律。2.①证明典型人物未必要积极正派,反面人物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迹的观点;②说明典型人物的积极意义,即让人们看到自身性格缺陷或精神缺失,为人生敲响鞭策的警钟。3.①要真正深入生活,细致观察生活;②要有发自心底的感动和真情;③要有鲜活的人物素材和真实的故事细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回归文本,然后定位相关语句,接着结合题干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概括。题干要求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典型人物的特点。首先搞懂典型人物的概念,文章第一自然段说,“典型人物,作为文艺场域的核心叙事载体,往往是作品是否能切中人心,成为经典的重要‘法门’”。换句话说一部作品是否经典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有无塑造典型人物。从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三个自然段的首句,恰巧是典型人物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典型人物未必一定要积极正派,很多性格复杂甚至形象负面的典型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迹”“典型人物也不一定要‘高大上’很多平凡的小人物往往有着更为典型的价值光辉”“典型人物的塑造,切忌千篇一律,许多作家苦恼于没有生动的事例和创新的写法”。从这三句话便可概括出典型人物塑造中的三大特点。2.本题探究文本的举例论证作用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判断文本的基本文体特征。如果是议论文就要从论点、论据、论证及其相互关系去作答。作为论证的方式的一种的举例论证往往有让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鲜明,更有说服力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事实胜于雄辩”。题干要求回答,作者举阿Q和范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首先我们要看举例的段落集中在哪个地方,为了论证什么观点而举例。该语句出自第二自然段,论证的段落中心句是“典型人物未必一定要积极正派,很多性格复杂甚至形象负面的典型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迹”。鲁迅笔下的阿Q,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不是积极正派的人物,都是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反面人物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这些典型人物常常是我们自身性格缺陷或精神缺失的浓缩展示,震撼与可笑之余,也为我们的人生敲响了鞭策的警钟”,这些都是作家塑造典型人物的价值和使命。3.本题要求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对文本的主旨要把握透彻,然后回归文本找出作者的相应观点,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实际作答即可。题干要求回答:在塑造典型人物时,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这道题主要是针对第四自然段的论点而设置的。从原文可知,“事实上,要写好典型人物的故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简单。最重要的,还是要真正深入生活,要有认真观察生活的慧眼和发自心底的感动。只有动过真情,才可能融情于笔端,让读者感受到深切的触动;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找到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细节”。概言之,就是要仔细观察生活,用心体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对鲜活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和在创造等等。2、1.C2.①忠厚善良,敢于担当。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一双儿女成人,无怨无悔;②疼爱儿女,寡言隐忍。一心放在儿女身上,面对儿女的不孝独自垂泪;③忠于爱情,始终不渝。妻子早亡,终身未娶,进城也想着带上妻子的照片。3.①情节安排上,这一结尾既照应前文,又是对故事情节的逆转,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②人物塑造上,儿女性格的两面性和老歪的善良隐忍都在情节逆转中得到集中表现;③主题表现上,对虚情假意的孝顺进行鞭挞,表现对留守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了主题。【解析】
1.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A项,“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分析有误。左邻右舍羡慕不已为之出谋划策,是用来强调老歪两难心理。B项,“不闻不问”分析有误,文中写儿女有寄钱寄东西,打来电话。D项,“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分析有误,补叙不对,应是插叙。故选C。2.该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老歪有哪些性格特点。老歪老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坚决不给孩子找后妈,怕委屈了孩子,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可知老歪忠厚善良,敢于担当。老歪一人把一双儿女抚养大,并供他们上了大学,儿女们都在城里安了家,他做事为儿女考虑,但他收到的车票却让他伤了心,女儿寄了北京的车票给他,儿子寄了南京的车票给他,都不希望父亲到自己家,而对儿女不孝,他只是“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脸上淌满了泪水”,决定哪也不去了。他憨厚淳朴,寡言隐忍,不想为难孩子,心疼孩子。老歪在妻子去世后,不再另了娶,儿女邀请他进城,他都想带着老伴的照片一块去,后来得知儿女不孝后,对着妻子的相片倾诉。表明他忠于爱情,始终不渝。3.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小说结尾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结尾的形式特点及表达效果,结尾与环境的关系,和前文情节之间的关系,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先概括小说的结尾,写的是老歪满心欢喜等来的车票却是儿子和女儿寄了对方的,都不希望父亲去自己家。从情节的角度分析,这样的结局和前文他对儿女孝顺,自己高高兴兴准备去孩子家构成了鲜明对比,情节上造成逆转,或突转,自然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波折,增加了戏剧性。并且也出乎读者的意料,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在表达主旨上,通过这一意外的结局,突显孩子孝顺是虚情假意的,作者对此表示强烈批评。而一位一辈子为儿子奉献的老人,晚年却得不到儿女正直的关心和照顾,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凄凉地度过,也表达了作者对留守老人现状的关注,从而深化的小说的主旨。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儿女口口声声让父亲到自己家住住,但实际上却寄来了对方的车票,表现了儿女对父亲的虚情假意和冷漠;另一方面,即使儿女都不想自己去,他也隐忍着,他心底不忍心责怪孩子,仍然心疼孩子,表现老歪心地的善良淳厚。【点睛】解答关于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理清内容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3、1.D2.B3.C4.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②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③论证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5.①“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②但教学中偏重继承,限制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又有局限性。【解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A项,“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说“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可见并非“都”“发展”,选项A曲解文意,以偏概全表述绝对。B项,“‘述而不作’中的‘述’……,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含义所取代”错。材料二开头一段原文中的表述是“‘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等等”,可见选项有两个问题,其一为扩大范围,把《说文解字》换成“古代辞书”;其二把文中“可以理解为”偷换成“被……所取代”,表述绝对,曲解文意。C项,“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错误。材料二第二段是这样的“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态,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文中关于“述”和“孝”的统一关系是作者的认识,也就是说“这种理解”的具体内容是本文作者的认识,而孔子并未论及孝的内涵,也没有谈论关于孝和述两者间的关系,更没有说明二者是统一的这类观点。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近五年高考命题,语文试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悄然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之前在语句对照的层面就能做对选项,那么现在需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说理性进行甄别。因为考纲的要求已然发生了变化,所以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仅限于会提取筛选信息。B项,“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错误。原文表述为“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可见“三年之丧”是古代礼制,早于孔子,只是孔子对这一礼制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并非是他提出来的。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中观点的提取筛选整合能力。题干要求“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要做好此题首先是回归材料找主要观点,即孔子的“孝”,而论述的中心就是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然后看选项信息是否与这个主要观点对应,而且是可以作为论据起支撑作用。A项,“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这里说的是“真理”和“安宁”的关系,不能作为材料二“孝”的论据。文本相关的信息是“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可见并没有谈到“安宁”,那么“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这种选择自然是与文本无关的,所以A项不能作为论据起支撑作用。B项,“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有关孝的观点,B项,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C项,“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能作为材料二孝道观的论据,文中确实提到了传承文化,但并非主要观点,文中相关信息仅有这么一处“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传承文化是“孝”的内涵之一。D项,“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不能作为材料二观点的论据,材料二中虽然提到了与父子有关的内容,“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可见这里父子的内容仅是以比方、喻体的形式出现,本体“孝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是论点重点,可见D项孝顺父母宗亲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没有直接的关系,自然不能作为论据。故选C。4.本题考查对论证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问“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答题模式为,从论证结构和方法两方面加以总结,并举出例子简要说明。(1)引证法:大量引用古典书籍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孔子的言论,丰富文本内容,增强说服力可信度。(2)因果论证法:从现象看本质(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或由结果探究原因(“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让论证深刻,说理透彻。(3)比喻论证法:“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传承天道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4)举例(类比)论证:列举了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事例,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有力。也有所表述。(5)对比论证:“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孝”的理解不同……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观点。5.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题干为“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解答本题主要看材料三的内容。从材料三第一段中总结出第一点,积极方面的作用是:“‘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已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从材料三第二和三两段总结出消极方面的内容: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有(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3)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整体感知的环节,对以往“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面面俱到”“肢解式的模式分析”是一次革命,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理念的贯彻与落实。4、1.C2.D3.A4.①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②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章,战战栗栗,惊恐万状。我深知圣明的主上了解微臣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表识”,做记号的意思,不要断开;“所止舍”中“舍”是“休息”的意思,和前面的“所”构成所字结构,不要断开;“异常”的意思是“冯异常常”,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异常”,“异”做主语,前面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A项,“经苗萌劝说投降刘秀”错。冯异自己决定投降刘秀,苗萌只是“敬从子计”。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谦退:谦让;伐:自夸;辄:总是;怖惧:惊恐万状;因:趁机;自陈:表白自己的心迹。参考译文: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他爱好读书,通晓《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初起时,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察五个县,与父城县长苗萌共同守城,为王莽抵御汉军。光武抢占颍川时,攻打父城县攻不下来,将军队驻扎在巾车乡。冯异乘间隙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汉军抓获。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以及同乡人丁缣、吕晏,都跟随着光武,于是一起举荐冯异,得到了召见。冯异说:“以冯异我一人的微薄之力,不足以影响您的强弱。我的老母尚在父城之中,请允许我回去据守五个城邑,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光武回答说:“很好。”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当今众将领都是由武士兴起,大多暴虐专横,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抢掠。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并非庸俗之人,可以归附他。”苗萌说:“我与您生死与共,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等到光武担任司隶校尉,途经父城时,冯异等人随即打开城门奉上牛酒相迎。光武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带回洛阳。等到王郎兴起,跟着光武击败王郎,被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进退都做好标记,军中称为最有秩序。每次军队停下来作短暂休息时,将领们都围坐在一起讲论战功,冯异却经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因此在军中有“大树将军”的称号。攻破邯郸后,军中调整将领部署,并分配各自的属官。士官们都说愿意跟从大树将军,光武因此称赞他。冯异另外率军击败北平县的铁胫军,又降伏了匈奴的于林暧顿王,接着又跟从光武平定河北。建武二年春,正式封冯异为阳夏侯。冯异带兵攻打阳翟一带以严终、赵根为首的盗贼,击破他们。光武帝下诏让冯异回乡祭扫祖坟,派太中大夫送上牛酒,下令二百里内的太守、都尉以下的官员以及同宗族的人陪同祭坟。冯异自己觉得长久在外征战,心里不踏实,就上书表白渴望回归朝廷之心,愿意亲自侍奉皇帝,光武帝不允许。后来有人上书说冯异在关中十分专制,斩杀长安县令,有至高的权威,百姓都拥戴他,称他为“咸阳王”。光武帝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书谢罪说:“我本一介书生,过分地蒙受圣上恩宠,高居大将之位,享有通侯的爵位,接受治理一方的使命,建立了微不足道的功勋。在危乱混沌之时,都不敢有什么闪失,何况现在天下太平,上下尊卑有序,而我却要为自己的卑微爵位所蒙蔽,竟不知思量陛下的巍峨高大?我自始至终都想着要谨遵您的旨意,从未想过要改变。现在看到您给我看的奏章,战战栗栗,惊恐万状。我深知圣明的主上了解微臣的愚钝品性,所以才敢借机表白自己的心迹。”光武帝下诏回复说:“将军您对于国家,谨遵君臣的大义,恩情亲如父子。有什么值得嫌疑,而心怀恐惧呢?”建武六年春,冯异进京朝见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他,并对公卿们说:“他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接见结束,让中黄门赐给他珍宝、衣服、钱币、布帛。之后光武帝多次宴请冯异,商议收复蜀地之事,过了十几天,才命令冯异带着妻子儿女返回关中。5、1.D2.(1)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2)用丰富的想象创造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3)语意新颖,出人意料,亦在情理之中,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D项,“在情感格调上截然不同”过于绝对。《送柴侍御》也含蓄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故选D。2.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立足诗的三四两句分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本题,“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意思是,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同受雨露润泽,你看到的那个月亮正是我看到,虽然分隔两地,但“千里共婵娟”,心意是相通的。这句诗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用丰富的想象创造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用来寄给远方的好友,以解相思之情,希望远方的朋友不要因为地理原因而对自己的感情有所淡忘,蕴涵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6、一水中分白鹭洲不破楼兰终不还今宵酒醒何处断桥头卖鱼人散何当共剪西窗烛逸豫可以亡身花之隐逸者也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白鹭洲,宵,逸豫,隐逸,致。7、(1)我们把时针拨回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摘金的场景:“胜利了!胜利了!是梦吗?这是梦吗?我只感觉我们场上六个队员是那么默契,那只球那么听话,任我们随心所欲,站在球场的中国队告诉人们,她们无所畏惧。”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一群姑娘们在她们教练的带领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这就是本期嘉宾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欢迎郎指导围绕“青春”与我们交流。(2)欢迎大家收看《元宵喜乐会》,相信大家都还沉浸在过年团圆的喜庆里,赏花灯,吃汤圆,看晚会,其乐融融。但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无缘与亲人团聚。他们就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侨们。今天我们就在这档节目中,为他们实现和家人团圆的梦想。接下来,我们把画面交给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听听他们的心声。(3)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起敬!【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1)此题要求写一份主持稿,要有互动性内容,引出郎平。有针对性介绍郎平的事迹,点明朗读主题“青春”,语言要连贯得体,表达准确,注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2)本题要求写一段主持稿,首先要求语体色彩要口语化,主持元宵晚会要有喜庆色彩,有“元宵节”元素。另外,“引出海外分会场的直播”可见,要求有互动性内容,引出连线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推荐排比、对偶、比喻等手法,语言表达连贯准确,注意字数限制。(3)完成此题要掌握颁奖词的写作特点,广泛阅读积累。掌握钟南山的生平事迹,要扣住钟南山的身份,根据作品内容揭示钟南山最突出的价值,语言上使用短句整句,注重音节协调,有文采,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整体表达连贯准确、自然流畅。8、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传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微写作,关键在于如下几点:一是注意审题,有几问,有无修辞、句式、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语言要简洁,观点要明确,注意直接入题,不必铺陈;三是力求结构完整,运用如下的结构方式,如前后照应式、篇末点题式、总分总式等;四是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受文体的限制,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五是注意时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发挥和联想;六是主题要观点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骚,符合主流思想意识;七是写作要有创新意识,体现个性特点。就本题来说,主要侧重对学生叙事能力的考查。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要求考生以“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开头,续写一段文字,描述遭受矿难毁容后的孙少平再次回到了煤矿的情形。考生应该思考此时孙少平的心境如何,他的表现如何,他眼中的景象如何,等等,在描写景象的时候要注意与人物心情的一致性。拟写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各种描写方式,如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可以重点描摹,如对环境可以抓住典型景物进行描摹。9、例文:赏子柒视频,品中国文化红纱遮面,眉心红印。一身古风妆扮的李子柒,带着从容的美好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人们迷恋镜头中的她,迷恋她精心打造的美食,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重在运用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 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吊篮安全管理措施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中考真题演练课件新人教版
- 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5Whataretheshirtsmadeof第4课时习题课件3
- 医学统计学课件-生存分析第十七章资料讲解
- 二零二五年智能制造项目合作合同示范文本下载3篇
- 2024年阳泉固庄煤矿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二零二五年钢结构项目居间监理咨询合同3篇
- 2024年江西洪州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矩形砖砌渠道施工方案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ppt
- 中医科特色诊疗规范
- 建筑工程一切险条款版
- 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选词填空专题训练
-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规程(试行)
- GA 844-2018防砸透明材料
- 化学元素周期表记忆与读音 元素周期表口诀顺口溜
-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新版)课件
- 钼氧化物还原过程中的物相转变规律及其动力学机理研究
- (完整word)2019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试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