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策略手册TOC\o"1-2"\h\u16325第一章:绪论 2107631.1三农产业扶贫概述 242131.2乡村振兴战略解读 2105502.1产业兴旺 220222.2生态宜居 226022.3乡风文明 373822.4治理有效 3315112.5生活富裕 313684第二章:政策环境与机制建设 3325582.1扶贫政策环境分析 338422.2乡村振兴政策环境分析 3210382.3扶贫与乡村振兴机制建设 417315第三章:产业发展与扶贫模式 5178023.1产业发展与扶贫关系 5264793.2农业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5193663.3农村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516190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6189294.1农业科技创新概述 626323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6207194.3科技扶贫案例分析 710567第五章:农产品加工与销售 744595.1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 797025.2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 8246865.3农产品品牌建设 827870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8265376.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8231456.1.1取得的成效 8200836.1.2存在的问题 9277476.2农村基础设施扶贫策略 9183256.2.1加大资金投入 9280076.2.2提高建设标准 947166.2.3加强管理 9271036.2.4提升技术水平 10128466.3农村基础设施扶贫案例分析 1018107第七章:农村金融服务与扶贫 10297857.1农村金融服务概述 10201287.2农村金融服务扶贫策略 11265157.3农村金融服务扶贫案例分析 1129138第八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扶贫 12119048.1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1256688.2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策略 12139178.3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案例分析 1232690第九章:农村生态环境与扶贫 13223709.1农村生态环境概述 13246339.2生态环境扶贫策略 13218109.3生态环境扶贫案例分析 1419003第十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评估 141022110.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142825710.2乡村振兴战略评估体系 153138410.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案例分析 15第一章:绪论1.1三农产业扶贫概述在我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产业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发挥农业、农村、农民的内在潜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三农产业扶贫的核心是发挥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1.2乡村振兴战略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总纲领,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2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保障农村居民生态福祉。2.3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4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2.5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要加大扶贫力度,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农村居民共同富裕。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将逐步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第二章:政策环境与机制建设2.1扶贫政策环境分析在我国,扶贫政策环境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扶贫政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扶贫政策环境进行分析:(1)政策目标: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明确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目标,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2)政策主体:扶贫政策主体包括地方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负责制定扶贫政策、规划、指导和监督;地方负责具体实施;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扶贫项目,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持。(3)政策工具:我国扶贫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贷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这些政策工具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4)政策效果:扶贫政策在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扶贫政策环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扶贫资源分配不均等。2.2乡村振兴政策环境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农村工作的总抓手,以下从几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政策环境进行分析:(1)政策目标:乡村振兴政策目标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总体方向。(2)政策主体:乡村振兴政策主体包括地方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负责制定乡村振兴政策、规划、指导和监督;地方负责具体实施;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项目,提供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持。(3)政策工具:乡村振兴政策工具包括农业支持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村产业扶贫、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这些政策工具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4)政策效果:乡村振兴政策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乡村振兴政策环境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政策实施力度不足、政策资源配置不均等。2.3扶贫与乡村振兴机制建设扶贫与乡村振兴机制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扶贫与乡村振兴机制建设:(1)政策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协同机制,保证政策目标、政策主体、政策工具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形成政策合力。(2)资源整合机制:加强扶贫与乡村振兴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策实施效果。(3)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扶贫与乡村振兴监测评估机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4)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扶贫与乡村振兴利益共享机制,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分享发展成果。(5)政策创新机制:不断摸索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求。(6)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参与扶贫与乡村振兴,形成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通过以上机制建设,有助于推动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第三章:产业发展与扶贫模式3.1产业发展与扶贫关系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产业发展为扶贫提供动力和支撑,而扶贫工作的推进又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与扶贫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核心。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2)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就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3)产业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产业扶贫,可以合理配置贫困地区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增长。(4)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产业扶贫有助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3.2农业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农业产业发展扶贫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特色农业扶贫。根据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绿色蔬菜、特色水果、优质中药材等,提高农民收入。(2)设施农业扶贫。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如日光温室、大棚等,提高农业产值和抗风险能力。(3)农业产业链扶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4)农业科技创新扶贫。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现代化。3.3农村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农村产业发展扶贫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乡村旅游扶贫。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2)电商扶贫。通过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3)光伏扶贫。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光伏产业,为贫困家庭提供稳定收入。(4)农村电商物流扶贫。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农产品上行。(5)农村文化创意扶贫。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农民收入。(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通过以上产业发展扶贫模式,有助于贫困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4.1农业科技创新概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动力,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形成以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2)农业科技成果丰硕。在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3)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优化。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主要途径:(1)政策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2)企业主体。企业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4.3科技扶贫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地区科技扶贫项目为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项目背景。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为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实施科技扶贫项目。(2)项目实施。投入资金,支持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3)项目成效。通过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特色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4)启示。科技扶贫项目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应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提高扶贫效果。第五章:农产品加工与销售5.1农产品加工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是促进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推广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交流合作等方式,将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引入农村,提高农民的加工技术水平。同时鼓励农民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5.2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等新型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支持农产品品牌创建和推广。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5.3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明确农产品品牌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确定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市场。突出地域特色、品质特点,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农产品展会、节庆活动等方式,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善农产品品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评价体系,对农产品品牌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维护农产品品牌形象。第六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6.1.1取得的成效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设施: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供水设施:农村供水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水质得到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电力设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力供应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得到加强。(4)信息设施:农村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信息传播渠道更加便捷。(5)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6.1.2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建设资金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而地方财政能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2)建设标准低: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3)管理不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项目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问题。(4)技术水平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项目质量和效益。6.2农村基础设施扶贫策略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扶贫策略:6.2.1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项目资金充足。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6.2.2提高建设标准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保证项目质量。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监管,提高项目效益。6.2.3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保证项目质量、效益和安全。6.2.4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6.3农村基础设施扶贫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案例为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扶贫策略的实际应用。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山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该地区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扶贫项目。(1)交通扶贫项目:修建农村公路、桥梁,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出行。(2)供水扶贫项目:实施农村供水工程,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高农村生活质量。(3)电力扶贫项目:改造农村电网,提高电力供应能力,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用电需求。(4)信息扶贫项目:推进农村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覆盖,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5)公共服务扶贫项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该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七章:农村金融服务与扶贫7.1农村金融服务概述农村金融服务是指以满足农村地区居民、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提供信贷、支付结算、保险、理财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农村金融服务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服务:为农村居民、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提供贷款、租赁、担保等融资服务。(2)支付结算服务: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手段,包括现金、转账、信用卡等。(3)保险服务:为农村居民、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提供保险产品,包括农业保险、人身保险等。(4)理财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投资理财、咨询、培训等服务。7.2农村金融服务扶贫策略农村金融服务扶贫策略旨在通过金融手段帮助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农村金融服务扶贫策略:(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保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扶贫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3)优化金融政策环境:制定有利于农村金融服务扶贫的政策措施,如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税收优惠等。(4)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金融手段实现脱贫致富。(5)推动金融与产业融合: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扶贫。7.3农村金融服务扶贫案例分析案例一:某省农村扶贫小额信贷项目某省农村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以农村贫困地区为重点,为贫困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限的小额信贷。该项目采用贴息、金融机构放贷的方式,降低了贫困农户的融资成本。自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投放贷款数十亿元,帮助数万户贫困农户实现脱贫致富。案例二:某省农业保险扶贫项目某省农业保险扶贫项目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如茶叶、中药材等,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该项目降低了贫困农户的生产风险,提高了农业产值,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案例三:某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某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开展金融知识普及等活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与扶贫工作的有效衔接。第八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扶贫8.1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1)转移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2.88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73.3%。(2)转移领域逐渐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从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元化领域拓展。(3)转移方式多样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从过去的“输出型”向“就地就近转移型”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在家门口就业。(4)转移质量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得到加强,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8.2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策略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下扶贫策略值得探讨:(1)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加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为其稳定就业创造条件。(2)优化劳动力转移政策。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防止出现大规模失业现象。(3)发展产业扶贫。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就地就近转移。(4)强化劳动力权益保障。加强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提高其工资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5)引导劳动力有序回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经济发展。8.3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为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启示。案例背景:某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该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劳动力转移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经验:(1)政策引导。该地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如免费技能培训、就业补贴等。(2)产业扶贫。该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如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3)劳动力培训。该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加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4)权益保障。该地区加强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保证其工资待遇和合法权益。启示:(1)政策引导是关键。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2)产业扶贫是基础。发展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应注重培育特色优势产业。(3)劳动力培训是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4)权益保障是核心。保障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和生活质量。第九章:农村生态环境与扶贫9.1农村生态环境概述农村生态环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农村地区的生物、非生物环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9.2生态环境扶贫策略生态环境扶贫是指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方式。生态环境扶贫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强化环境监管,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过量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3)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对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枯竭地区实施生态补偿,引导农村居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生态环境破坏。(4)发展生态产业。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产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9.3生态环境扶贫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生态环境扶贫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将部分耕地退耕还林,恢复植被。通过退耕还林,该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土地流转合同补充协议书(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3篇
- 2024年KTV装修项目造价咨询与合同管理合同3篇
- 2024版供应链金融担保还款后债权追偿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股权激励合同标的及激励对象认定3篇
- 2024年汽车购买分期付款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企业人才招聘居间服务合同模板(含面试指导)3篇
- 2024年度文化创意产品合作协议收款规范3篇
- 2024年房贷还款方式说明3篇
- 2024年安全防护产品研发及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油罐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合同
- 10kV架空线路专项施工方案
- 西门子燃机介绍课件学习课件
- (必会)高级美发师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产品问题履历表
- 第5课 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秋版】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劳动合同违约金收取情况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10
- DL5009.2-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www.biao-zhun.cn
- NB-T11092-2023水电工程深埋隧洞技术规范
- 赵本山小品剧本《卖拐》完整版台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