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方案_第1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方案_第2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方案_第3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方案_第4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方案TOC\o"1-2"\h\u6959第一章农村信息化建设概述 2113351.1农村信息化建设背景 260231.2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 3187221.3农村信息化建设意义 311632第二章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234472.1农村宽带网络建设 3114172.2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 484822.3农村物联网建设 424332第三章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572183.1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架构 5255353.1.1硬件设施 594783.1.2软件系统 568063.1.3数据资源 5189863.1.4网络架构 554603.2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功能 5179373.2.1信息发布 6239003.2.2互动交流 6149523.2.3数据查询 672123.2.4电子商务 6100043.2.5个性化服务 6258463.3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64973.3.1平台运维 640413.3.2内容管理 6158303.3.3用户管理 6233273.3.4数据安全 6170003.3.5合作与推广 728370第四章智能农业技术与装备 791444.1智能农业技术概述 7296364.2智能农业装备发展 781474.3智能农业技术应用 719904第五章农业大数据应用 8229375.1农业大数据概述 8126355.2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8173145.2.1数据采集 8240275.2.2数据处理 87605.3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8172705.3.1数据分析方法 943335.3.2应用领域 9246775.3.3应用案例 923640第六章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9132086.1农业电子商务概述 9281576.2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9230616.2.1B2B模式 9289056.2.2B2C模式 10215756.2.3C2C模式 10181906.2.4O2O模式 1068556.3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 10213486.3.1政策支持 1098266.3.2法规保障 10118596.3.3政策法规实施 1028017第七章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教育 11241197.1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11104217.2农村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 11156757.3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111113第八章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 12160988.1农村信息化政策概述 12178678.2农村信息化法规建设 1268998.3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实施 1330085第九章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 13206419.1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概述 13215079.2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 13195009.2.1项目立项 13234119.2.2项目规划 1426359.2.3项目实施 14235269.2.4项目验收 14123189.3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 14281719.3.1项目管理方法体系 148909.3.2项目管理方法选择 1463289.3.3项目管理方法应用 1520172第十章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评估 151019410.1农村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152174010.2智能农业发展评估方法 152644510.3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农业发展成效分析 16第一章农村信息化建设概述1.1农村信息化建设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将其列为国家战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此背景下,农村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2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3)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4)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提高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5)推动农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1.3农村信息化建设意义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2)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信息化手段,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等信息,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3)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促进农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1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策对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农村宽带接入能力,提升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宽带网络技术升级等。在农村宽带网络建设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光纤网络建设力度。光纤网络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的首选技术。要加快农村光纤网络布局,提高光纤网络覆盖率。(2)优化农村宽带接入方式。针对农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接入方式,如DSL、FTTH、4G等,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需求。(3)加强农村宽带网络运维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宽带网络运维管理体系,保证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2.2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农村通信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农村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大基站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提高基站密度,保证农村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2)优化网络技术。针对农村地区信号干扰、覆盖盲区等问题,采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提高网络功能。(3)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移动通信网络运维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2.3农村物联网建设农村物联网建设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物联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个覆盖农村地区、连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物联网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和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物联网感知设备、传输设备、平台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物联网应用提供基础支撑。(2)推动物联网应用创新。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实际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3)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制定完善农村物联网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保障农村物联网建设顺利进行。(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物联网技术、农业知识的人才,为农村物联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第三章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3.1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这些硬件设施应具备较高的功能和稳定性,以满足大量数据存储和快速访问的需求。3.1.2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核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这些软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安全性,以支持平台的稳定运行。3.1.3数据资源数据资源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价值所在,包括农业政策、市场信息、农业技术、农产品价格等。数据资源应具备全面性、准确性和实时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3.1.4网络架构网络架构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网络架构应具备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可靠性。3.2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3.2.1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功能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农产品价格等。通过平台发布的信息应具有权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3.2.2互动交流互动交流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在线沟通、咨询和反馈的渠道。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提问、留言,与其他用户或专家进行交流。3.2.3数据查询数据查询功能允许用户根据需求查询相关数据,如农产品价格、市场行情、农业政策等。平台应提供多种查询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3.2.4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在线购买和销售农产品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农产品信息,进行在线交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3.2.5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功能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推荐相关信息和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推送,提高用户满意度。3.3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3.1平台运维平台运维负责监控平台运行状况,保证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和网络架构的稳定运行。同时对平台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提高平台功能。3.3.2内容管理内容管理负责对平台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更新和删除。保证信息内容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用户满意度。3.3.3用户管理用户管理主要包括用户注册、权限设置、用户行为分析等。通过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活跃度。3.3.4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运营管理的重点。平台应采取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篡改和泄露。3.3.5合作与推广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农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广告宣传等方式,提高平台知名度和用户规模。第四章智能农业技术与装备4.1智能农业技术概述智能农业技术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的一种新型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的出现,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智能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云计算技术、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等。4.2智能农业装备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智能农业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智能农业装备主要包括农业传感器、农业无人机、智能农业、农业自动化设备等。以下对这几类智能农业装备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1)农业传感器:农业传感器是智能农业装备的基础,它能够实时监测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2)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机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可以用于农药喷洒、作物监测、农田测绘等任务,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智能农业:智能农业能够在农田中进行播种、施肥、收割等工作,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农业自动化设备:农业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化播种机、自动化收割机等,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规模化。4.3智能农业技术应用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智能灌溉:通过农业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信息,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智能施肥:根据作物生长状态和土壤养分情况,智能调整施肥方案,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3)智能病虫害防治: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4)智能养殖:通过传感器监测畜禽生长环境、健康状况等信息,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化调控,提高养殖效益。(5)农业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业生产数据,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市场等方面的决策支持。智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智能农业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五章农业大数据应用5.1农业大数据概述农业大数据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它包括空间数据、时间数据、属性数据等多种类型,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来源广泛、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农业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5.2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5.2.1数据采集农业大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环境数据:包括土壤、气候、水资源、病虫害等数据;(2)农业生产过程数据: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环节的数据;(3)农产品市场数据:包括价格、供需、销售渠道等数据;(4)农业政策数据: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策、行业标准等数据。5.2.2数据处理农业大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存储等环节。其中,数据清洗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去重、纠错等处理,以保证数据质量;数据整合是将不同来源、格式、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数据存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分析与应用。5.3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5.3.1数据分析方法农业大数据分析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预测分析等方法。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挖掘数据的基本特征;关联分析是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发觉潜在的规律;聚类分析是将数据分为若干类别,以便进行针对性分析;预测分析是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趋势。5.3.2应用领域农业大数据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1)农业生产:通过分析土壤、气候等数据,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作物产量;(2)农业技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防治策略,降低损失;(3)农业市场:分析市场供需、价格变化等数据,指导农产品产销;(4)农业政策:评估政策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5.3.3应用案例以下为几个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典型案例:(1)基于遥感技术的作物长势监测:通过遥感数据,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效率;(3)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市场预测:通过分析市场数据,预测农产品价格走势,为农民提供决策参考。第六章农业电子商务发展6.1农业电子商务概述农业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问题,提高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6.2农业电子商务模式6.2.1B2B模式B2B(BusinesstoBusiness)模式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B2B模式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上游,如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加工等环节。通过B2B平台,企业可以快速找到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6.2.2B2C模式B2C(BusinesstoConsumer)模式是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B2C模式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的农产品专卖店。通过B2C模式,农产品可以直接从生产者手中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6.2.3C2C模式C2C(ConsumertoConsumer)模式是指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C2C模式主要体现在农民之间的农产品交换、互助销售等。通过C2C模式,农民可以互相交流农产品信息,实现农产品的互惠互利。6.2.4O2O模式O2O(OnlinetoOffline)模式是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O2O模式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通过O2O模式,农产品可以实现线上宣传、线下体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6.3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6.3.1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如《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这些政策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6.3.2法规保障为了保证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市场准入、交易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了法治保障。6.3.3政策法规实施各级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的宣贯和实施,保证政策法规落地生根。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电子商务的投入,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产品品牌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农业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第七章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教育7.1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总量不足。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如信息技术、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等,对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人才吸引力不足,导致农村信息化人才总量严重不足。(2)人才结构不合理。当前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特别是具备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稀缺。(3)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农村信息化人才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技能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求。7.2农村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为解决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教育体系。以下是农村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的几个方面:(1)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课程体系,培养农村青少年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知,提高农村人口的信息素养。(2)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设立农村信息化相关专业,培养具备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3)加强农村信息化职业培训。针对农村现有人才,开展农村信息化职业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4)搭建农村信息化教育平台。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开展农村信息化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化素质。7.3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针对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以下提出几点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1)政策引导。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地区工作,提高农村信息化人才吸引力。(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对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3)加强校企合作。推动高校、职业院校与农村企业、合作社等合作,共同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实施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人才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性。(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摸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效率。(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水平。第八章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8.1农村信息化政策概述农村信息化政策是指导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文件,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信息化进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信息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立足我国农村实际,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优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布局,提高农村宽带网络接入能力,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信息需求。(4)培育农村信息化人才。加强农村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一批农村信息化领军人才。8.2农村信息化法规建设农村信息化法规建设是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村信息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农村信息化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法律责任、权益保障、政策支持等,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法制保障。(2)完善农村信息化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形成企业、社会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良好格局。(3)加强农村信息化监管。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监管机制,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合规、有序、健康发展。8.3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实施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实施,需要各级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下为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实施的重点:(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贯彻落实。(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提高农村居民的政策知晓度和参与度。(3)强化政策落实。各级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将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落到实处,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4)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5)加强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农村信息化队伍,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6)创新农村信息化融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社会三方的优势,摸索多元化融资渠道,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第九章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9.1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概述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是指在明确的目标、有限的资源和时间约束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任务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涉及到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等多个阶段,其目的是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智能农业发展。9.2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9.2.1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审批和项目立项三个环节。项目申报单位需根据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编写项目建议书,明确项目目标、任务、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等内容。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立项。9.2.2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和技术方案制定等。项目可行性研究旨在评估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项目设计和技术方案制定则是对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包括项目任务分解、进度安排、资源配置等。9.2.3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重要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组织、项目协调和项目监控等。项目组织要保证项目团队具备实施项目的能力,明确项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项目协调要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项目监控则是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实时跟踪,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9.2.4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是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包括项目成果验收和项目绩效评价。项目成果验收是对项目实施成果的全面检查,以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目标。项目绩效评价则是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为今后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教训。9.3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9.3.1项目管理方法体系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体系包括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管理技术和项目管理工具三个层次。项目管理理论为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如项目生命周期理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等。项目管理技术包括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如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管理方法等。项目管理工具则是辅助项目管理的技术手段,如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模板等。9.3.2项目管理方法选择在选择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时,应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团队能力和项目资源等因素。以下几种方法:(1)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规模较小的农村信息化项目。(2)敏捷开发:适用于需求变化较快、规模较大的农村信息化项目。(3)矩阵式管理:适用于跨部门、跨区域合作的农村信息化项目。(4)关键路径法:适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