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在此背景下,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意味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全球视野看,国际社会也普遍推崇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可以预见,未来有竞争力的产业须具备绿色低碳相关的核心竞争优势,否则就难以跟上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各地要在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具备突出的绿色低碳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能消极对待碳达峰碳中和、盲目发展“两高”行业。同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推动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子,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需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要把握好节奏。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应统筹谋划好产业更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二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防范好各种潜在风险,统筹好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三是注重区域协同发展。(甲)地区间应增强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避免同质化竞争。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一是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硬约束,倒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乙)三是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四是着力打造现代能源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抓好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和利用,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五是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还需要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一是完善产业绿色发展相关的要素保障机制,完善用地、财政、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使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配置向有利于形成绿色低碳化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领域聚集。二是推动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三是夯实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四是为产业绿色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增强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竞争新优势。(摘编自张友国《如何在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优势?》)材料二: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十年来,中国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3000人次绿色发展人才。中国还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能源转型、能效提升方面的合作。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当下,中国推动绿色发展谱写了与世界各国共赢的篇章。“环境改善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全世界,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摘编自李洁《中国的绿色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绿色发展浪潮”在文中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化发展模式得到了普遍推崇。B.“‘两高’行业”在文中是指不具备绿色低碳化特征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资源型产业。C.“激励机制”在文中是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采取的促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系统做法。D.“伙伴关系”在文中是指为推动清洁能源在能源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建立的合作关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上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应该都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B.新的产业突出绿色低碳化特征,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就要积极对待,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C.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防范潜在危险,驰而不息,久久为功。D.为了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我国与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的倡议,体现了大国担当。(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经济社会系统性的变革,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还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B.要无条件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积极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C.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这都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D.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4)文本甲处提及“避免同质化竞争”,乙处却提议“融合集群发展”,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5)在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过程中,有人在网络上发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请结合材料,拟写发言提纲,对此言论表达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丰子恺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五千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嘤嘤学语,看着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的生活的慰安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古人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现在反行了古人的话,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也觉得悲喜交集。所喜者,近年来你的态度行为的变化,都是你将由孩子变成成人的表示。我的辛苦和你母亲的劬劳似乎有了成绩,私心庆慰。所悲者,你的黄金时代快要度尽,现实渐渐暴露,你将停止你的美丽的梦,而开始生活的奋斗了,我们仿佛丧失了一个从小依傍在身边的孩子,而另得了一个新交的知友。“乐莫乐于新相知”,然而旧日天真烂漫的阿宝,从此永远不得再见了!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这在我们原是极寻常的事:以前每天你吃过饭,是我同你洗脸的。然而路上的人向我们注视,对我们窃笑,其意思仿佛在说:“这样大的姑娘儿,还在路上教父亲搂住了拭脸孔!”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影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我怪怨人类中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吗?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出门了,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副题曰《爸爸还不来》的画,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因为我在过去的十来年中,以你们为我的生活慰安者,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作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觉得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来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去年这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正在约你何时回家和买些什么东西来,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以上原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常常切在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却。现在,你已做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的世间去了。我觉得你此行比出嫁更重大。古人送女儿出嫁诗云:“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所以现在追述我的所感,写这篇文章来送你。你此后的去处,就是我这册画集里所描写的世间。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自小闺内训,事姑贻我忧。”事姑取甚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约十年前,我曾作一册描写你们的黄金时代的画集(《子恺画集》)。其序文(《给我的孩子们》)中曾经有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写这些话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现在你果然已经“懂得我的话”了!无常迅速,念此又安得不结中肠啊!(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女儿的成长,作者怀有复杂情感:既欣喜于孩子的日渐成熟懂事,又悲伤于孩子童真烂漫的逐渐消逝。B.身体的变化、性别的差异、世俗的眼光……这些俨然已成为作者与女儿之间情感正常沟通的主要障碍。C.作者为阿宝今后将面对的婚姻生活、婆媳关系等问题感到忧心,同时亦勉励女儿努力自爱,积极面对。D.“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纵观全文,作者以绘画、撰文等实际行动为这句话做出了情真意切的诠释。(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呱呱”“嘤嘤”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阿宝儿时学走路、学说话时的情状,拟声词的运用亲切自然,使读者身临其境,增加叙事语言的音乐性。B.“渐渐”“微微”等叠音词在反复重申的同时,还让句子语气缠绵,表现了作者对阿宝黄金时代的留恋,同时协调音韵,增强语言的节奏感。C.“匍匐”“烂漫”等双声叠韵词表现出阿宝儿时的行动方式和形象特征,节奏和音韵回环荡漾、和谐悦耳,易使读者在听觉上形成审美感受。D.“谈故事、作游戏、吃东西”,展现了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场景,恰当的停顿让读者有时间一同回味咀嚼,使语言灵活、舒缓,充满音韵美。(3)“闲话”语境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丰子恺总能从一般的闲谈起笔,在不经意的话语中给人以警醒,虽为“闲话”但并非无聊之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特色。(4)丰子恺的漫画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请概述漫画《爸爸回来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画作的含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凡事有违经而合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今山东蝗虫所在流满,仍极繁息,实所稀闻。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傥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安危,不可胶柱,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节选自姚崇《答捕蝗奏》)材料二: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姚)崇奏:“《诗》云:‘秉彼蟊贼①,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②,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劝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③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之曰:“聪伪主,德不胜袄④,今袄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黄门监卢怀慎曰:“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愿公思之。”崇曰:“昔楚王吞蛭而厥疾瘳,叔敖断虵福乃降。今蝗幸可驱,若纵之,谷且尽,如百姓何?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诿公也!”蝗害讫息。【注】①蟊贼:吃禾苗的害虫。②螟蜮:吃禾苗的害虫。③刘聪: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无道。④袄:同“妖”。(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必须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打“√”。且A蝗B畏C人D易E驱F又G田H皆I有J主K使L自M救N其O地P必Q不R惮S劝(2)下列对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敕,指“皇帝的命令”,《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的“敕造”,意为奉皇命而建。B.乞,文中义为“请求”,与《陈情表》中“愿乞终养”的“乞”意思相同。C.胜,文中义为“尽”,与《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的“胜”意思相同。D.然,文中义为“认为……正确”,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然”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崇认为,灭蝗之事关乎百姓生计和国家安危,不可拘泥于定法,要坚决除蝗,即使不能把蝗虫消灭干净,也比留下它造成灾害强。B.姚崇虽然知道灭蝗的意义重大,但对于能否成功地灭掉蝗虫并无十足把握,因此做好了准备,如果失败,则自请免除所任一切职务。C.汴州刺史以刘聪除蝗失败为例证,认为“除天灾者当以德”,拒绝服从除蝗的命令,姚崇借修德反唇相讥,令其心生畏惧,转而捕蝗。D.面对灭蝗将损伤天地万物“和气”的批评,姚崇以楚王和孙叔敖之事来证明蝗虫可灭,并明确地表示,如由此致祸,绝不推诿给他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凡事有违经而合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②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5)姚崇为什么要坚持除蝗?请简要说明理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与杜甫《蜀相》相比,本诗在情景关系的处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请结合诗句对此说法做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与“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水浒传》)在表情达意上有着相似的效果。(2)连廊回旋、飞檐高翘是中式建筑的常见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生动的描绘:“,。”(3)视听结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诗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立体,也能为读者创设身临其境之感,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3分)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古画《千里江山图》动起来,青山绿水化为婀娜舞姿。《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以音乐语言描绘时间画卷。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令人①。从《唐宫夜宴》到《重阳奇妙游》,电视节目聚焦传统文化节日,将远去的历史演绎为当下的艺术。借助新颖独特的构思、②的呈现、时尚新潮的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赢得更多年轻人的青睐。当前,“文化+科技”成为趋势,借助虚拟现实、四维、直播等新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段、传播范围日益丰富和拓展起来,观众的体验感、代入感进一步增强。四维皮影戏《腾冲往事》借助激光投影舞台布景、声光电特效,让国家级非遗腾冲皮影展现出全新面貌;系列短视频《此画怎讲》巧用动漫形式,让画中人“开口说话”;5G全息直播昆剧《浣溪沙》将三维全息投影技术融入昆剧表演……科技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赋能,让厚重的经典可亲可感,让每一次“一眼千年”都令人③,今天的人们得以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期待更多独具匠心的巧思、丰富多样的表达、前沿新颖的形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故纸堆中”走向“聚光灯下”,绽放出更为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线句是散句,请将其改为整句。(3)文中最后一段采用了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7分)7.(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健康中国2023规划纲要》里强调:“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这个转变的关键点就是要将抗击疾病的“关口前移”,实行“健康优先”。这一转变针对的主要是慢性病。慢性病的形成是由健康状态转换向疾病状态,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亚健康状态和前疾病状态等各种过渡态会先出现。显然,这样一个发病前的亚健康“窗口期”给人们提供了抗击慢性病的重要机会,所以人们不应像过去那样,等到疾病出现了才去做诊断和治疗。例如,我们应该把抗击糖尿病的关口前移至5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对他们进行早期监测和早期干预,让他们慢一点进入糖尿病临床阶段,甚至让他们从疾病前期转归到正常状态。中医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叫“上医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发生之前就有所察觉,并进行干预了。这个传统观点与今天要把抗击疾病的关口前移非常一致。(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请从文中筛选出关键词语,填到图示中的横线上,使图示简明清晰地表达上文主要内容。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雷锋日记》“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同样的,只有集体利益富裕了,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满足,如果没有集体的利益,哪还有什么个人的利益呢?——《雷锋日记》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在此背景下,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意味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全球视野看,国际社会也普遍推崇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可以预见,未来有竞争力的产业须具备绿色低碳相关的核心竞争优势,否则就难以跟上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各地要在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具备突出的绿色低碳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能消极对待碳达峰碳中和、盲目发展“两高”行业。同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推动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子,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需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要把握好节奏。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应统筹谋划好产业更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二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防范好各种潜在风险,统筹好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三是注重区域协同发展。(甲)地区间应增强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避免同质化竞争。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一是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硬约束,倒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中。(乙)三是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四是着力打造现代能源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抓好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和利用,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五是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还需要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一是完善产业绿色发展相关的要素保障机制,完善用地、财政、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使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配置向有利于形成绿色低碳化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领域聚集。二是推动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三是夯实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四是为产业绿色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增强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竞争新优势。(摘编自张友国《如何在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优势?》)材料二: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十年来,中国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3000人次绿色发展人才。中国还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能源转型、能效提升方面的合作。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的当下,中国推动绿色发展谱写了与世界各国共赢的篇章。“环境改善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全世界,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摘编自李洁《中国的绿色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绿色发展浪潮”在文中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化发展模式得到了普遍推崇。B.“‘两高’行业”在文中是指不具备绿色低碳化特征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资源型产业。C.“激励机制”在文中是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而采取的促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系统做法。D.“伙伴关系”在文中是指为推动清洁能源在能源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建立的合作关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上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应该都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B.新的产业突出绿色低碳化特征,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就要积极对待,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C.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统筹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防范潜在危险,驰而不息,久久为功。D.为了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我国与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的倡议,体现了大国担当。(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作为经济社会系统性的变革,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还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B.要无条件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积极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C.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这都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D.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4)文本甲处提及“避免同质化竞争”,乙处却提议“融合集群发展”,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5)在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过程中,有人在网络上发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请结合材料,拟写发言提纲,对此言论表达看法。【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4)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发表看法。(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A.“指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化发展模式得到了普遍推崇”错误,选项缩小范围。根据“否则就难以跟上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可知,在文中“绿色发展浪潮”是全球范围,不只是我国。故选:A。(2)A.“在社会上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应该都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理解错误。一是原文说“未来有竞争力的产业”,选项中没有“未来”的限定;二是原文“须具备绿色低碳相关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是“应全都具备绿色低碳的特点”。B.“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错误,原文是“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D.“为了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国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可知,“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是手段不是目的。故选:C。(3)A.“不仅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还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错误。根据原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原文中不是递进关系,是并列关系。B.“要无条件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错误。根据原文“各地要在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塑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可知,原文有“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的限定。C.“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这都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张冠李戴,根据“推动形成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可知,原文“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的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故选:D。(4)甲乙强调的对象不同,所以不矛盾,首先明确观点:不矛盾。甲出自材料一“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需要坚持三项原则……三是注重区域协同发展。地区间应增强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避免同质化竞争”,可见,甲处强调地区间产业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乙处出自材料一“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三是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可见,乙强调本地内要立足优势,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把本地优势做强,才能在地区间形成互补,进而避免同质化竞争。(5)本身“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的观点违背了大的世界发展趋势,因此是错误的,首先明确观点:不同意此观点。理由:根据材料一“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分析可知,我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可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才能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构建新的增长引擎。根据“未来有竞争力的产业须具备绿色低碳相关的核心竞争优势,否则就难以跟上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分析可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才能跟上世界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根据“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增强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竞争新优势”分析可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才能谱写世界各国共赢的篇章。答案:(1)A(2)C(3)D(4)不矛盾。甲处强调地区间产业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乙处强调本地内要立足优势,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把本地优势做强,才能在地区间形成互补,进而避免同质化竞争。甲乙强调的对象不同,所以不矛盾。(5)不同意此观点。我认为,我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①才能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构建新的增长引擎,②才能跟上世界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浪潮,③才能谱写世界各国共赢的篇章。(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丰子恺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五千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嘤嘤学语,看着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的生活的慰安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古人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现在反行了古人的话,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也觉得悲喜交集。所喜者,近年来你的态度行为的变化,都是你将由孩子变成成人的表示。我的辛苦和你母亲的劬劳似乎有了成绩,私心庆慰。所悲者,你的黄金时代快要度尽,现实渐渐暴露,你将停止你的美丽的梦,而开始生活的奋斗了,我们仿佛丧失了一个从小依傍在身边的孩子,而另得了一个新交的知友。“乐莫乐于新相知”,然而旧日天真烂漫的阿宝,从此永远不得再见了!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这在我们原是极寻常的事:以前每天你吃过饭,是我同你洗脸的。然而路上的人向我们注视,对我们窃笑,其意思仿佛在说:“这样大的姑娘儿,还在路上教父亲搂住了拭脸孔!”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影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我怪怨人类中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吗?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出门了,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副题曰《爸爸还不来》的画,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因为我在过去的十来年中,以你们为我的生活慰安者,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作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觉得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来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去年这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正在约你何时回家和买些什么东西来,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以上原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常常切在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却。现在,你已做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的世间去了。我觉得你此行比出嫁更重大。古人送女儿出嫁诗云:“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所以现在追述我的所感,写这篇文章来送你。你此后的去处,就是我这册画集里所描写的世间。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自小闺内训,事姑贻我忧。”事姑取甚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约十年前,我曾作一册描写你们的黄金时代的画集(《子恺画集》)。其序文(《给我的孩子们》)中曾经有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写这些话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现在你果然已经“懂得我的话”了!无常迅速,念此又安得不结中肠啊!(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面对女儿的成长,作者怀有复杂情感:既欣喜于孩子的日渐成熟懂事,又悲伤于孩子童真烂漫的逐渐消逝。B.身体的变化、性别的差异、世俗的眼光……这些俨然已成为作者与女儿之间情感正常沟通的主要障碍。C.作者为阿宝今后将面对的婚姻生活、婆媳关系等问题感到忧心,同时亦勉励女儿努力自爱,积极面对。D.“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纵观全文,作者以绘画、撰文等实际行动为这句话做出了情真意切的诠释。(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呱呱”“嘤嘤”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阿宝儿时学走路、学说话时的情状,拟声词的运用亲切自然,使读者身临其境,增加叙事语言的音乐性。B.“渐渐”“微微”等叠音词在反复重申的同时,还让句子语气缠绵,表现了作者对阿宝黄金时代的留恋,同时协调音韵,增强语言的节奏感。C.“匍匐”“烂漫”等双声叠韵词表现出阿宝儿时的行动方式和形象特征,节奏和音韵回环荡漾、和谐悦耳,易使读者在听觉上形成审美感受。D.“谈故事、作游戏、吃东西”,展现了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场景,恰当的停顿让读者有时间一同回味咀嚼,使语言灵活、舒缓,充满音韵美。(3)“闲话”语境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丰子恺总能从一般的闲谈起笔,在不经意的话语中给人以警醒,虽为“闲话”但并非无聊之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特色。(4)丰子恺的漫画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请概述漫画《爸爸回来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画作的含义。【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本相关内容,把握其主题,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先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分析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由表及里思考把握文章的主旨。(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解读漫画寓意的能力。先要叙述漫画内容,再结合文本的主旨,把握漫画的寓意。【解答】(1)C.“作者为阿宝今后将面对的婚姻生活、婆媳关系等问题感到忧心”有误。据原文“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事姑取甚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可知,文中是借女子出嫁后面对的婚姻问题来表达儿童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的世间后将面临的重重考验,并非真正地担心女儿的婚姻问题。故选:C。(2)A.“‘呱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阿宝儿时学走路”错误。据原文“我看着你呱呱坠地,嘤嘤学语,看着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可知,呱呱,形容小儿哭声;呱呱坠地,形容婴儿出生。故选:A。(3)由原文“我看着你呱呱坠地,嘤嘤学语,看着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我现在反行了古人的话,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也觉得悲喜交集”“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出门了,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作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觉得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来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可知,与女儿一同生活中的诸多琐事好似闲话,却饱含父女深情,还凸显了家庭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由原文“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的生活的慰安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我现在反行了古人的话,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也觉得悲喜交集”“‘乐莫乐于新相知’,然而旧日天真烂漫的阿宝,从此永远不得再见了”“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我怪怨人类中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吗”“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无常迅速,念此又安得不结中肠啊”可知,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的悲哀以及对儿童生活的憧憬,看似闲话,实则表达出作者的儿童情怀,对儿童体贴入微的关怀,对儿童天真善良等美好品质的赞美。(4)漫画的主要内容:首先要观察画面上的人物是什么样的人物,即孩童模样的人物,穿着大人的衣服,拿着大人的手杖和提包;再是要注意画面上的注释字,“爸爸回来了”字样。漫画的含义:结合原文“在以前,每逢我出门了,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幅题曰《爸爸还不来》的画,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可知,画出了孩子的日常,期望爸爸早日回家,父亲满足孩子模仿大人的愿望,展现父子情深;依据原文“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可知,画面孩子扮作父亲的模样,表现对成长的渴望;整幅漫画表达作者怀有一颗童心,对童真的憧憬与珍视。答案:(1)C(2)A(3)①与女儿一同生活中的诸多琐事好似闲话,却饱含父女深情,还凸显了家庭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②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的悲哀以及对儿童生活的憧憬,看似闲话,实则表达出作者的儿童情怀,对儿童体贴入微的关怀,对儿童天真善良等美好品质的赞美。(4)漫画主要内容:漫画中是一个大人打扮的孩童,戴着大礼貌,背带裤外面套着长马甲,脚上穿着大皮鞋,左手拎着大皮包,右手拄着高高的拐杖。右上方写着“爸爸回来了”。漫画含义:孩子迎候父亲,父亲满足孩子模仿大人的愿望,展现父子情深;孩子扮作父亲的模样,表现对成长的渴望;画出孩子的日常,表达作者对童真的憧憬与珍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凡事有违经而合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今山东蝗虫所在流满,仍极繁息,实所稀闻。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傥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安危,不可胶柱,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节选自姚崇《答捕蝗奏》)材料二: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姚)崇奏:“《诗》云:‘秉彼蟊贼①,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②,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劝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③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之曰:“聪伪主,德不胜袄④,今袄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黄门监卢怀慎曰:“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愿公思之。”崇曰:“昔楚王吞蛭而厥疾瘳,叔敖断虵福乃降。今蝗幸可驱,若纵之,谷且尽,如百姓何?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诿公也!”蝗害讫息。【注】①蟊贼:吃禾苗的害虫。②螟蜮:吃禾苗的害虫。③刘聪: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无道。④袄:同“妖”。(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必须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打“√”。且A蝗B畏C人D易E驱F又G田H皆I有J主K使L自M救N其O地P必Q不R惮S劝(2)下列对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敕,指“皇帝的命令”,《红楼梦》中“敕造宁国府”的“敕造”,意为奉皇命而建。B.乞,文中义为“请求”,与《陈情表》中“愿乞终养”的“乞”意思相同。C.胜,文中义为“尽”,与《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的“胜”意思相同。D.然,文中义为“认为……正确”,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然”意思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姚崇认为,灭蝗之事关乎百姓生计和国家安危,不可拘泥于定法,要坚决除蝗,即使不能把蝗虫消灭干净,也比留下它造成灾害强。B.姚崇虽然知道灭蝗的意义重大,但对于能否成功地灭掉蝗虫并无十足把握,因此做好了准备,如果失败,则自请免除所任一切职务。C.汴州刺史以刘聪除蝗失败为例证,认为“除天灾者当以德”,拒绝服从除蝗的命令,姚崇借修德反唇相讥,令其心生畏惧,转而捕蝗。D.面对灭蝗将损伤天地万物“和气”的批评,姚崇以楚王和孙叔敖之事来证明蝗虫可灭,并明确地表示,如由此致祸,绝不推诿给他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凡事有违经而合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②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5)姚崇为什么要坚持除蝗?请简要说明理由。【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重点考查一词多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蝗畏人易驱”是主谓结构,后面断开,“又”表示另外一件事或另一种情况,一般放在句首,其前断开,即在F处断开;“田皆有主”是主谓宾结构,应在宾语“主”后断开,即在K处断开;“自救其地”是动宾结构,应在宾语“其地”后断开,即在P处断开。故在FKP处断句。句子翻译为:况且蝗虫畏惧人易于驱除;而田地都有主人,使他们自己救护自己的庄稼,一定很卖力。(2)C.“意思相同”错误。古代有除蝗而没能灭尽的。胜:尽/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能承受忧愁。胜:能承受,禁得起。(3)B.“对于能否成功地灭掉蝗虫并无十足把握,因此做好了准备,如果失败,则自请免除所任一切职务”错。材料一原文为“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一则是为了解除皇帝的疑虑,二则是表明自己对灭蝗的坚定态度,和灭蝗必胜的坚强信心。(4)①经:经典;适:合乎,适宜;权:变通。句子翻译为:凡事有违背经典的说法而合乎道理的,也有违反常理而适宜变通的。②年:收成;其:将、将要;谓:说。句子翻译为:现在坐视蝗虫吃秧苗,忍心不救灾,以致没有收成,刺史将要说什么?(5)根据材料二“《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此除蝗谊也”可概括出:古代典籍和帝王诏书的记载可证明灭蝗是合理的行为。根据材料二“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劝”可概括出:田主为保自家田地的收成,会尽力除蝗。根据材料一“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傥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安危,不可胶柱,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材料二“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可概括出:不除蝗则没有收成,百姓流离失所,关乎国家安危。答案:(1)FKP(2)C(3)B(4)①凡事有违背经典的说法而合乎道理的,也有违反常理而适宜变通的。②现在坐视蝗虫吃秧苗,忍心不救灾,以致没有收成,刺史将要说什么?(5)①古代典籍和帝王诏书的记载可证明灭蝗是合理的行为。②田主为保自家田地的收成,会尽力除蝗。③不除蝗则没有收成,百姓流离失所,关乎国家安危。参考译文:材料一:凡事有违背经典的说法而合乎道理的,也有违反常理而适宜变通的。现今山东蝗虫到处都是,仍在尽力繁殖,实在罕见稀闻。河北、河南地区,粮食贮存不多,倘若庄稼没有收成,百姓哪能免于流离失所?事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不可拘泥。即使灭蝗不能灭尽,也比留下它造成灾害强。陛下爱惜生灵,憎恶杀戮,这件事不须麻烦陛下发布敕令,请允许臣发公文处置。如果蝗虫不能除灭,臣身上的官爵,请陛下一律免除。材料二:开元四年,山东发生大蝗灾,百姓设祭膜拜,坐视蝗虫嚼食禾苗而不敢捕杀。姚崇上奏:“《诗经》上说:‘抓出那些吃禾苗的害虫,把它们放到火里烧掉。’汉光武帝曾下诏说:‘勉励人们顺应时令,劝导督促人们从事耕种养蚕。除掉那危害禾苗的螟虫和蜮虫,还有那吃苗根的蟊和吃苗节的贼两种害虫。’这些都证明灭除蝗虫是合理的行为。况且蝗虫畏惧人易于驱除;而田地都有主人,使他们自己救护自己的庄稼,一定很卖力。夜间焚火,在火堆旁挖坑,一边焚烧一边埋,蝗虫才能灭尽。古代有除蝗而没能灭尽的,那只是人们没有卖力罢了。”于是派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指挥灭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报说:“消除天灾应靠修德,过去刘聪除蝗不成反而危害更大。”拒绝御史指挥,不听命令。姚崇写信责备他说:“刘聪是无道伪主,他的德行不能胜妖异,今日是妖异不能胜过帝德。古代州郡有好太守,蝗虫避不入境,如说修德可以免除蝗灾,那么发生蝗灾就是无德造成的么?现在坐视蝗虫吃秧苗,忍心不救灾,以致没有收成,刺史将要说什么?”倪若水畏惧,于是放手捕蝗,所杀蝗虫多达十四万石。当时对灭蝗议论纷纷。玄宗也起了怀疑,再以此询问姚崇。姚崇回答说:“书呆子拘泥于书本不知变通。凡事有违背经典的说法而合乎道理的,也有违反常理而符合变通原则的。过去魏时山东发生蝗灾,小忍而不灭蝗,以致后来发生饥荒而人相食;后秦时蝗灾,草木被蝗虫吃尽,以致牛马无食相互啃毛。现在飞蝗遍地都是,还会反复繁殖,而且河南河北都家无隔日储粮,一无收获百姓就要流离失所,国家安危也系于此。况且治蝗即使不能尽灭,也比留下来造成灾难为好!”玄宗认为这道理很对。黄门监卢怀慎说:“凡是天灾怎么能以人力来制止呢?况且杀虫多,必戾伤自然和气。希望您考虑考虑。”姚崇说:“过去楚王吞蛭终于使痼疾好了,孙叔敖斩蛇而福气降临。当今蝗虫还可以驱除,如果任它成灾,谷将被食尽,那时百姓将怎么办?灭蝗救人,如有祸殃归我姚崇承担,不会推诿给您!”于是,蝗害终于止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与杜甫《蜀相》相比,本诗在情景关系的处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请结合诗句对此说法做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景关系并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情与景的关系有两种:景是情的触发点,那就是触景生情,先有景后有情;景是情的凝固点,那就是情景交融,先有情再写景。后一种又可分为情与景正衬与情与景反衬。(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主旨并评价有关内容的能力。要先分析评价语句的意思,然后借助诗词的字、词、句来理解,还要结合诗歌的意象特征、诗歌的表现手法去分析,特别是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1)根据“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可以看出,本诗写的是“秋草”“寒林”“寂寂江山”等萧条冷落的秋景,而作者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说明情、景之间属于正衬,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作者借萧条冷落的秋景正面衬托诗人悲秋感兴的愁苦之情,是以哀景衬哀情。《蜀相》诗中写“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的是“映阶碧草”“隔叶黄鹂”等生机盎然的春景,而作者最后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诗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说明情、景之间属于反衬,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哀伤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愉悦的心情,作者借景物描写反面衬托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是以乐景衬哀情。(2)这首诗“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需结合全文分析。《长沙过贾谊宅》首联写“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失意。“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颈联写“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一个“有道”,一个“犹”字,要特别关注,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隐约联系自己而今凭吊贾谊,影射了唐朝当今圣上的“无道”“恩薄”。尾联写“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屈原不知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来凭吊自己,诗人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曲折表达出诗人寻求知音、抑郁苦闷的心境。文中所写的“日斜时”“寂寂江山摇落处”,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答案:(1)本诗中以“秋草”“寒林”“寂寂江山”等萧条冷落的秋景,正面衬托诗人悲秋感兴的愁苦之情,以哀景衬哀情。《蜀相》诗中以“映阶碧草”“隔叶黄鹂”等生机盎然的春景,反面衬托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以乐景衬哀情。(2)①本诗明写凭吊贾谊,实则暗指自己迁谪的遭遇,颈联点明“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薄恩,影射唐朝当今圣上的“无道”“恩薄”。②屈原不知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来凭吊自己,曲折表达出诗人寻求知音、抑郁苦闷的心境。③“日斜时”“寂寂江山摇落处”既指诗人当下活动的典型环境,又暗指国家的衰败局势,曲折表达出愤懑不平之情。白话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的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在众人散去之后,我踏着泛黄的秋草,独自寻访贾谊的故居,只见夕阳斜映,寒林森森。汉文帝虽然是个有道的国君,为何独对你恩疏情?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被贬到此地呢?诗歌赏析: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隐约联系自己而今凭吊贾谊。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首联“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两句与“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水浒传》)在表情达意上有着相似的效果。(2)连廊回旋、飞檐高翘是中式建筑的常见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生动的描绘:“廊腰缦回,檐牙高啄。”(3)视听结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诗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立体,也能为读者创设身临其境之感,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重点字:锦)(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重点字:檐)(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重点字:啸)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3分)6.(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古画《千里江山图》动起来,青山绿水化为婀娜舞姿。《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以音乐语言描绘时间画卷。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令人①。从《唐宫夜宴》到《重阳奇妙游》,电视节目聚焦传统文化节日,将远去的历史演绎为当下的艺术。借助新颖独特的构思、②的呈现、时尚新潮的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赢得更多年轻人的青睐。当前,“文化+科技”成为趋势,借助虚拟现实、四维、直播等新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段、传播范围日益丰富和拓展起来,观众的体验感、代入感进一步增强。四维皮影戏《腾冲往事》借助激光投影舞台布景、声光电特效,让国家级非遗腾冲皮影展现出全新面貌;系列短视频《此画怎讲》巧用动漫形式,让画中人“开口说话”;5G全息直播昆剧《浣溪沙》将三维全息投影技术融入昆剧表演……科技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赋能,让厚重的经典可亲可感,让每一次“一眼千年”都令人③,今天的人们得以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期待更多独具匠心的巧思、丰富多样的表达、前沿新颖的形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故纸堆中”走向“聚光灯下”,绽放出更为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线句是散句,请将其改为整句。(3)文中最后一段采用了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