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活板》专项提升练习题含答案一、作者介绍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二、文体知识《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三、生字注音瀛(yíng)和(huò)纸灰炀(yáng)砥(dǐ)更互(gēng)贮(zhù)燔土(fán)讫(qì)群从(cóng)宝藏(cáng)四、词语汇总(一)重点实词1.和:混合。2.冒:覆盖。3.炀:烘烤。4.砥:磨刀石。5.自:另自,另外。6.更互:交替,轮流。7.奇字:生僻字。8.旋:旋即。9.燔:烧。10.讫:完毕。11.群从:堂兄弟及诸子侄。17.宝藏:珍藏。(二)通假字1.板同“版”,指印刷版。(活板)2.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用讫再火令药镕)3.已同“以”,以后。(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三)一词多义1.就(1)动词,靠近(持就火炀之)(2)动词,完成(瞬息可就)2.帖(1)名词,标签(每韵为一帖)(2)动词,用标签标出(则以纸帖之)3.若(1)如,像 (不若燔土)(2)如果(若止印三二本 )4.为(1)动词,做(唐人尚未盛为之 )(2)动词,是 (皆为板本)(3)动词,发明 (又为活板)(4)动词,刻 (每字为一印)(5)动词,成为(满铁范为一板)(6)动词,算是 (未为简易)(7)动词,制作(不以木为之者)(8)介词,被,被动用法(为予群从所得)5.以(1)介词,用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2)介词,把(以一铁范置铁板上)(3)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6.其(1)代词,它的,指活字版印刷的 (其法)(2)代词,它的,指铁板的(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代词,那些 (其印自落)(4)代词,它的,指排好的字模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5)代词,他的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7.板(1)用雕版,名词作状语(板印书籍)(2)雕版,名词(皆为板本)8.印(1)动词,印刷(自冯瀛王始印五经)(2)名词,字印(其印自落)(四)古今异义1.唇古义:边缘。(薄如钱唇)今义: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2.范古义:模子。(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今义:模范。3.殊古义:根本。(殊不沾污)今义:特殊。4.群从古义:指堂兄弟及诸子侄。(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今义:指许多人跟从。(五)词语活用1.名词作状语,“用雕版”。(板印书籍)2.名词作状语,“用火”。(火烧令坚)3.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用讫再火令药熔)4.名词用作动词,标记。(则以纸帖之)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火烧令坚(“令”后省略了宾语“之”,指字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置”后省略了介词“于”。)2.被动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为……所……”表示被动。)六、课文翻译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自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的重要书籍都是版印书籍。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变得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上去。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模就成为一块印版,拿它靠近火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如果只是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才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板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物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他们)到今天还珍藏着。七、核心理解1.文章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简要交代雕版印刷情况(1)交代雕版印刷的历史,显示出“活板”在印刷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意义。(2)引出文章的重点,也为下文突出活字印刷的特点和优点做了铺垫。第二自然段:介绍活字印刷全过程(1)刻字: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一印、火烧令坚。(2)制版:设板、置板、布板、烤板、平板。(3)印刷:一板单印,二板更互。(4)拆版:分类储藏,重复使用。第三自然段:交代“活板”的下落。(1)结构上:照应第2段开头“又为活板”,使文章结构完整,事情前因后果明确;(2)内容上:“至今宝藏”显示这一发明在当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到人们的珍爱;也证明毕昇的发明是真实可信的。2.第二自然段最后补充介绍了什么内容?补充说明不用木头制作字印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印的优越性,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拆版之“活”。3.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1)说明对象:“活板”(活字印刷术)(2)特点:活。①字印活:“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②排版活:“密布字印”,随时排用;③印刷活:“一板……一板……”“更互用之”,统筹用板,提高效率;④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以便一板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⑤取用活:“木格贮之”,按韵部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木格中,便于灵活取用;⑥做法活:奇字“旋刻之”,随时可以增补;⑦拆版活: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1)打比方:则字平如砥。(2)作比较:①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不若燔土……殊不沾污。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③薄如钱唇。(3)举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4)列数字: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②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5.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全文说明印刷术的发展历史。(1)唐:唐人尚未盛为之。(2)五代: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3)北宋庆历中: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6.介绍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略写制字和拆版。用一句话介绍活字的材料、厚度、成型的方法;在与木料的比较中将拆版方法也一带而过。详写排版、印刷的程序,因为内容相对复杂,需要较为详细地说明。7.熟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制字①(活字原料)胶泥制②(活字厚度)薄如钱唇③(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④(活字如何成型)火烧令坚排版①先设一铁板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③以一铁范置铁板上④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⑤持就火炀之⑥以一平板按其面印刷①一板印刷②一板布字③更互用之八、课文主题这篇说明文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制作过程及主要特点等,使我们了解了古代印刷术,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九、写作特色1.本文抓住活字印刷术的特点,说明印刷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2.写活字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操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的顺序说明的。写印刷:常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比较中充分体现出来了,并再一次体现了活版的“活”。3.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为了说明清楚,本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十、默读课文填空。(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4)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以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5)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皆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6)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考点一:课文背诵与默写例1.结合文章内容填写。(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2)经火烧、平板按压后的字印的特征是:。(3)活字印刷在效率方面的特征是:。(4)“活板”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用一个字概括)(5)活字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两条:;。(6)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所用的原料是“”,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7)活板排版六个步骤:设置铁板→→板上置铁范→→持就火炀之→按平其面。考点二:正确朗读课文例2.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唐人/尚未/盛为之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每字/有/二十余印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考点三:理解词义例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是) B.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覆盖)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模子) D.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成就)考点四:理解课文内容例4.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活板》的作者是沈括,他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B.本文在介绍活板时,是按照从“制字”到“印刷”,再到“排版”的程序逐层说明的。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介绍活版印刷术做了铺垫。D.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和(huò)纸灰
持就火炀(yánɡ)之
字平如砥(zhǐ)B.更(ɡēnɡ)互用之
以纸帖(tiè)之
木格贮(zhù)之C.毕昇(shēnɡ)
与药相粘(zhān)
不若燔(fán)土D.用讫(qì)再火令药镕
以手拂(fú)之
冯瀛(yínɡ)王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始印五经每字为一印B.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C.唐人尚未盛为之皆为板本D.以一平板按其面不以木为之者3.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B.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C.再火令药镕(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D.木格贮之(名词作动词,用木格)4.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B.以一平板按其面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D.以纸帖之5.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B.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了铺垫。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提升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沈括《活板》)【乙】凡埏泥①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②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③,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④其面,而成坯形。(节选自《天工开物》)【注释】①埏(shān)泥:用水调和泥土。②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③错趾:踩踏。④戛平:刮平,削平。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2)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3)持就火炀之
就:(4)人逐数牛错趾
逐:7.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木为之者。A.康肃笑而遣之B.何陋之有C.无丝竹之乱耳 D.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2)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9.两文都按操作程序顺序介绍了相关知识,请任选一题作答。(1)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甲】文介绍了“活字印刷术”从制字、排版到印刷的程序。请你补充完整活字排版的过程:设置铁板—()—()—()—炀板按平。(2)实心粘土砖是我们北方民间建筑的主要原材料。请你补充完整古人“埏泥造砖”的过程:选土—()—()—()—削平。参考答案一、作者介绍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二、文体知识《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三、生字注音瀛(yíng)和(huò)纸灰炀(yáng)砥(dǐ)更互(gēng)贮(zhù)燔土(fán)讫(qì)群从(cóng)宝藏(cáng)四、词语汇总(一)重点实词1.和:混合。2.冒:覆盖。3.炀:烘烤。4.砥:磨刀石。5.自:另自,另外。6.更互:交替,轮流。7.奇字:生僻字。8.旋:旋即。9.燔:烧。10.讫:完毕。11.群从:堂兄弟及诸子侄。17.宝藏:珍藏。(二)通假字1.板同“版”,指印刷版。(活板)2.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用讫再火令药镕)3.已同“以”,以后。(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三)一词多义1.就(1)动词,靠近(持就火炀之)(2)动词,完成(瞬息可就)2.帖(1)名词,标签(每韵为一帖)(2)动词,用标签标出(则以纸帖之)3.若(1)如,像 (不若燔土)(2)如果(若止印三二本 )4.为(1)动词,做(唐人尚未盛为之 )(2)动词,是 (皆为板本)(3)动词,发明 (又为活板)(4)动词,刻 (每字为一印)(5)动词,成为(满铁范为一板)(6)动词,算是 (未为简易)(7)动词,制作(不以木为之者)(8)介词,被,被动用法(为予群从所得)5.以(1)介词,用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2)介词,把(以一铁范置铁板上)(3)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6.其(1)代词,它的,指活字版印刷的 (其法)(2)代词,它的,指铁板的(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代词,那些 (其印自落)(4)代词,它的,指排好的字模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5)代词,他的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7.板(1)用雕版,名词作状语(板印书籍)(2)雕版,名词(皆为板本)8.印(1)动词,印刷(自冯瀛王始印五经)(2)名词,字印(其印自落)(四)古今异义1.唇古义:边缘。(薄如钱唇)今义: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2.范古义:模子。(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今义:模范。3.殊古义:根本。(殊不沾污)今义:特殊。4.群从古义:指堂兄弟及诸子侄。(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今义:指许多人跟从。(五)词语活用1.名词作状语,“用雕版”。(板印书籍)2.名词作状语,“用火”。(火烧令坚)3.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用讫再火令药熔)4.名词用作动词,标记。(则以纸帖之)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火烧令坚(“令”后省略了宾语“之”,指字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置”后省略了介词“于”。)2.被动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为……所……”表示被动。)六、课文翻译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自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的重要书籍都是版印书籍。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变得坚硬。先准备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上去。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模就成为一块印版,拿它靠近火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如果只是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才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板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物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他们)到今天还珍藏着。七、核心理解1.文章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简要交代雕版印刷情况(1)交代雕版印刷的历史,显示出“活板”在印刷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意义。(2)引出文章的重点,也为下文突出活字印刷的特点和优点做了铺垫。第二自然段:介绍活字印刷全过程(1)刻字: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一印、火烧令坚。(2)制版:设板、置板、布板、烤板、平板。(3)印刷:一板单印,二板更互。(4)拆版:分类储藏,重复使用。第三自然段:交代“活板”的下落。(1)结构上:照应第2段开头“又为活板”,使文章结构完整,事情前因后果明确;(2)内容上:“至今宝藏”显示这一发明在当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受到人们的珍爱;也证明毕昇的发明是真实可信的。2.第二自然段最后补充介绍了什么内容?补充说明不用木头制作字印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印的优越性,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拆版之“活”。3.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1)说明对象:“活板”(活字印刷术)(2)特点:活。①字印活:“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②排版活:“密布字印”,随时排用;③印刷活:“一板……一板……”“更互用之”,统筹用板,提高效率;④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以便一板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⑤取用活:“木格贮之”,按韵部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木格中,便于灵活取用;⑥做法活:奇字“旋刻之”,随时可以增补;⑦拆版活: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1)打比方:则字平如砥。(2)作比较:①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不若燔土……殊不沾污。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③薄如钱唇。(3)举例子: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4)列数字: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②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5.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全文说明印刷术的发展历史。(1)唐:唐人尚未盛为之。(2)五代: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3)北宋庆历中: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6.介绍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略写制字和拆版。用一句话介绍活字的材料、厚度、成型的方法;在与木料的比较中将拆版方法也一带而过。详写排版、印刷的程序,因为内容相对复杂,需要较为详细地说明。7.熟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制字①(活字原料)胶泥制②(活字厚度)薄如钱唇③(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④(活字如何成型)火烧令坚排版①先设一铁板②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③以一铁范置铁板上④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⑤持就火炀之⑥以一平板按其面印刷①一板印刷②一板布字③更互用之八、课文主题这篇说明文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制作过程及主要特点等,使我们了解了古代印刷术,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九、写作特色1.本文抓住活字印刷术的特点,说明印刷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2.写活字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操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板、排字、炀板、平字的顺序说明的。写印刷:常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比较中充分体现出来了,并再一次体现了活版的“活”。3.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为了说明清楚,本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十、默读课文填空。(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4)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以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5)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皆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6)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考点一:课文背诵与默写例1.结合文章内容填写。(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2)经火烧、平板按压后的字印的特征是:。(3)活字印刷在效率方面的特征是:。(4)“活板”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用一个字概括)(5)活字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两条:;。(6)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所用的原料是“”,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7)活板排版六个步骤:设置铁板→→板上置铁范→→持就火炀之→按平其面。【答案】(1)薄如钱唇(2)字平如砥(3)极为神速(4)活(5)更互用之每一字皆有数印(6)刻字胶泥令坚(7)纸灰之类冒之密布字印【解析】本题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6)题,依据课文第二段“其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可知,第一道工序是刻字,原料是胶泥,火烧的目的是使其坚硬,所以答案为:刻字,胶泥,令坚。第(7)题,依据课文第二段“先设一铁板……则字平如砥”可知,首先设置铁板,其次在它上面用松脂、蜡、纸灰之类覆盖,接着用铁范框住铁板,然后在铁板上排列字印,再拿到火上烤,最后按平表面。因此答案为:纸灰之类冒之,密布字印。考点二:正确朗读课文例2.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唐人/尚未/盛为之 B.若/印数/十百千本 C.每字/有/二十余印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误的判断。解答此题可根据句子意思来分析,判断正误。B.有误,句意: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为:若/印/数十百千本。故选:B。考点三:理解词义例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是) B.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覆盖)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模子) D.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成就)【答案】D【解析】D.“就”是完成的意思。故选D。考点四:理解课文内容例4.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活板》的作者是沈括,他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B.本文在介绍活板时,是按照从“制字”到“印刷”,再到“排版”的程序逐层说明的。C.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介绍活版印刷术做了铺垫。D.活板的主要特征是“活”,“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B.文章是按照从“制字”到“排版”,再到“印刷”的程序来说明的。故选B。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和(huò)纸灰
持就火炀(yánɡ)之
字平如砥(zhǐ)B.更(ɡēnɡ)互用之
以纸帖(tiè)之
木格贮(zhù)之C.毕昇(shēnɡ)
与药相粘(zhān)
不若燔(fán)土D.用讫(qì)再火令药镕
以手拂(fú)之
冯瀛(yínɡ)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字音。A.字平如砥(zhǐ)—dǐ。故选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始印五经每字为一印B.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C.唐人尚未盛为之皆为板本D.以一平板按其面不以木为之者【答案】D【解析】A项,动词,印刷/名词,印模,字印;B项,动词,靠近/动词,完成;C项,动词,做/动词,是;D项,均为介词,用、拿;故选D。3.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B.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C.再火令药镕(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D.木格贮之(名词作动词,用木格)【答案】D【解析】D项中“木格”解释为“用木格”,是名词作状语。4.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B.以一平板按其面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D.以纸帖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句意: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以:介词,用,拿;B.句意: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以:介词,用,拿;C.句意: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D.句意: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以:介词,用;故选C。5.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B.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了铺垫。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有误,结合“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有疏有密,水浸后会变形,且容易与药粘在一起。故选D。提升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沈括《活板》)【乙】凡埏泥①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②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③,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④其面,而成坯形。(节选自《天工开物》)【注释】①埏(shān)泥:用水调和泥土。②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③错趾:踩踏。④戛平:刮平,削平。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2)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3)持就火炀之
就:(4)人逐数牛错趾
逐:7.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RP实施成功案例》课件
- 《工作中的沟通》课件
- 学. 汉字的起源
- 二 汉字的起源
- 《员工执行力》课件
- 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
- 金融知识普及小常识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职业规划访谈报告
- 《SBK矫治屈光参差》课件
- 机器学习课件周志华Chap08集成学习
- 辅助生殖科辅助生殖技术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范
- 幼儿园保健医生家长会课件
- 2.3.2茶红颈天牛识别与防治
- 中国画创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北科技学院
-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作物育种方法与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个人建筑工程技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报告
-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教案
-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