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五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1.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A.犹且从师而问焉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二、何1.下列句中加点词“何”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姜氏何厌之有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eq\b\lc\{\rc\(\a\vs4\al\co1(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C.eq\b\lc\{\rc\(\a\vs4\al\co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D.eq\b\lc\{\rc\(\a\vs4\al\co1(徐公何能及君也,何以战))三、乎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技盖至此乎,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B.eq\b\lc\{\rc\(\a\vs4\al\co1(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eq\b\lc\{\rc\(\a\vs4\al\co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eq\b\lc\{\rc\(\a\vs4\al\co1(儿寒乎?欲食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四、乃1.下列各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三项是()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解释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臣乃敢上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其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eq\b\lc\{\rc\(\a\vs4\al\co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eq\b\lc\{\rc\(\a\vs4\al\co1(安陵君其许寡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eq\b\lc\{\rc\(\a\vs4\al\co1(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与“其皆出于此乎”中“其”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秦王恐其破璧D.国无主,其能久乎六、且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示赵弱且怯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B.eq\b\lc\{\rc\(\a\vs4\al\co1(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曹操之众,远来渡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C.eq\b\lc\{\rc\(\a\vs4\al\co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D.eq\b\lc\{\rc\(\a\vs4\al\co1(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且”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B.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C.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七、若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eq\b\lc\{\rc\(\a\vs4\al\co1(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C.eq\b\lc\{\rc\(\a\vs4\al\co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曾不若孀妻弱子))D.eq\b\lc\{\rc\(\a\vs4\al\co1(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若无兴德之言))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若”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②视之,形若土狗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天若有情天亦老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⑦卿言多务,孰若孤⑧若为佣耕,何富贵也A.①②/③⑤/⑥⑦⑧/④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C.①②⑥/③④/⑤⑧/⑦D.①②⑥/③④⑦/⑤⑧八、所1.下列各句中“所”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某所,而母立于兹”中的“所”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D.离宫别馆,三十六所九、为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B.eq\b\lc\{\rc\(\a\vs4\al\co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足为外人道也))C.eq\b\lc\{\rc\(\a\vs4\al\co1(公为我献之,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eq\b\lc\{\rc\(\a\vs4\al\co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夫子何命焉为D.子墨子解带为城E.必为有窃疾矣十、焉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B.eq\b\lc\{\rc\(\a\vs4\al\co1(且焉置土石,万钟于我何加焉))C.eq\b\lc\{\rc\(\a\vs4\al\co1(犹且从师而问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eq\b\lc\{\rc\(\a\vs4\al\co1(或师焉,或不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焉”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E.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十一、也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eq\b\lc\{\rc\(\a\vs4\al\co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汤之问棘也是已))C.eq\b\lc\{\rc\(\a\vs4\al\co1(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D.eq\b\lc\{\rc\(\a\vs4\al\co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也”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D.谁得而族灭也十二、以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而吾以捕蛇独存,不赂者以赂者丧))B.eq\b\lc\{\rc\(\a\vs4\al\co1(皆以美于徐公,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C.eq\b\lc\{\rc\(\a\vs4\al\co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樊哙侧其盾以撞))D.eq\b\lc\{\rc\(\a\vs4\al\co1(以八月十三斩于市,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2.下列句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娘以指叩门扉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率以货窜名军伍中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十三、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B.不如因善遇之C.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E.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解释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1)相如因持璧却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因拔刀斫前奏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变法者因时而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于今无会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四、于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幸于赵王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十五、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蜩与学鸠笑之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E.微斯人,吾谁与归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竖子不足与谋”的“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蹇叔之子与师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C.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D.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十六、则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学而不思则罔”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此则寡人之罪也C.坤作地势,高下九则D.并力西向,则吾恐奉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十七、者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而记游者甚众C.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D.言之,貌若甚戚者2.解释“者”在文中的意义。李白①者,诗仙也。为当国②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③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④者乃其得罪之源。然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⑤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十八、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佯狂不知所之者D.余之力尚足以入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2.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是谁之过与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不如因而厚遇之,更延英俊,因才授爵))B.eq\b\lc\{\rc\(\a\vs4\al\co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C.eq\b\lc\{\rc\(\a\vs4\al\co1(之二虫又何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eq\b\lc\{\rc\(\a\vs4\al\co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盘盘焉,囷囷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B.eq\b\lc\{\rc\(\a\vs4\al\co1(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eq\b\lc\{\rc\(\a\vs4\al\co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D.eq\b\lc\{\rc\(\a\vs4\al\co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社稷之臣也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示赵弱且怯也,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B.eq\b\lc\{\rc\(\a\vs4\al\co1(则与一生彘肩,无乃尔是过与))C.eq\b\lc\{\rc\(\a\vs4\al\co1(师不必贤于弟子,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eq\b\lc\{\rc\(\a\vs4\al\co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哀吾生之须臾))B.eq\b\lc\{\rc\(\a\vs4\al\co1(蟹六跪而二螯,剑阁峥嵘而崔嵬))C.eq\b\lc\{\rc\(\a\vs4\al\co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eq\b\lc\{\rc\(\a\vs4\al\co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8题。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②公子安之③以告姜氏④醒,以戈逐子犯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B.吾其奔也C.蚕妾在其上D.其闻之者,吾杀之矣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卫文公不礼焉))B.eq\b\lc\{\rc\(\a\vs4\al\co1(乞食于野人,将行,谋于桑下))C.eq\b\lc\{\rc\(\a\vs4\al\co1(齐桓公妻之,姜氏杀之))D.eq\b\lc\{\rc\(\a\vs4\al\co1(从者以为不可,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专题十五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题型对练】一、1.C解析:①⑥是转折连词,“但是,却”;②④是修饰连词,可不译;③⑦是顺承连词,“然后,接着,就”,或不译;⑤⑧是递进连词,“并且,且”。2.B解析:例句与B项中“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A项“而”是连词,表承接,“接着、然后、就”,或不译;C项“而”是连词,表转折,“但是、却”;D项“而”是连词,表因果,“因而”。二、1.D解析:例句与D项中“何”都是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A项“何”是疑问代词,“怎么”;B、C项“何”都是疑问代词,“什么”。2.C解析:A项第一个“何”是代词,“哪里”;第二个“何”是代词,“什么(原因)”。B项第一个“何”与“奈”组成固定短语,“怎么办”;第二个“何”与“如”合用表示疑问,“怎么样”。C项两个“何”均是副词,“多么”。D项第一个“何”是副词,“怎么”;第二个“何”是代词,“什么”。三、1.C解析:A项两个“乎”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B项两个“乎”均为助词,表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乎”用在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第二个“乎”是介词,“在”。D项两个“乎”都是助词,表疑问语气。2.D解析:①中“乎”是介词,“在”;②中“乎”是助词,表疑问语气;③中“乎”是助词,表揣测语气;④中“乎”是助词,表反问语气。四、1.ADG解析:A、D、G项“乃”是副词,“才”;B项“乃”是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就是”;C项“乃”是副词,表示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E项“乃”是副词,“就”;F项“乃”是代词,“这样”;H项“乃”是代词,“你的”。2.(1)副词,“才”。(2)副词,“竟然”。(3)第一个“乃”是副词,表示顺承,“就”;第二个“乃”是副词,“才”。(4)副词,表示限制或条件,“才”。(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是”。五、1.C解析:A项第一个“其”是代词,“其中的”;第二个“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B项第一个“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二个“其”是第一人称代词,“我”。C项两个“其”均为副词,表祈使语气。D项第一个“其”是指示代词,“那”;第二个“其”是音节助词,不译。2.A解析:例句与A项“其”是副词,表揣测语气,“也许、大概”;B项“其”是代词,“他,他们”;C项“其”是代词,“他”;D项“其”是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六、1.A解析:A项两个“且”均为连词,表并列,“又”。B项第一个“且”是副词,“暂且,姑且”;第二个“且”是连词,表递进,“况且”。C项第一个“且”是连词,表让步,“尚且”;第二个“且”是副词,“将”。D项第一个“且”是连词,表并列,“又”;第二个“且”是副词,“将”。2.C解析:A、B、D三项中“且”均为副词,“暂且”。C项中“且”为连词,表让步,“尚且”。七、1.D解析:A项两个“若”均为代词,“你,你们”。B项两个“若”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C项两个“若”均为动词,“及,比得上”。D项第一个“若”为代词,“你”;第二个“若”为连词,表假设,“如果”。2.C解析:①②⑥中“若”是动词,“像”;③④中“若”是连词,表假设,“如果”;⑤⑧中“若”是代词,“你”;⑦中“若”是动词,“比得上”。八、1.B解析:A、C、D项“所”是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合,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B项“所”是助词,与“为”组合成“为……所……”结构,表示被动。2.C解析:例句与C项“所”都是名词,“处所,地方”;A项“所”是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B项“所”是与“以”组合,表示手段或凭借;D项“所”是量词,“座、处”。九、1.D解析:A项第一个“为”是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是介词,“为了”。B项第一个“为”是动词,“变成”;第二个“为”是介词,“向”。C项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D项两个“为”均为助词,表诘问。2.BE解析:A项中“为”是介词,“替”;B、E项中“为”是判断词,“是”;C项中“为”是助词,表疑问语气;D项中“为”是动词,“作为”。十、1.A解析:A项两个“焉”均为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B项第一个“焉”是代词,“哪里”;第二个“焉”是句末语气词,表反诘语气,“呢”。C项第一个“焉”是代词,相当于“之”;第二个“焉”是兼词,“在其中”。D项第一个“焉”是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第二个“焉”是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DE解析:D、E项中的“焉”均为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A项中“焉”为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中“焉”是句末语气词,可不译;C项中“焉”是代词,相当于“之”。十一、1.D解析:A项两个“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B项两个“也”都是句中语气词,表停顿。C项两个“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感叹。D项第一个“也”是句中语气词,表停顿;第二个“也”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2.D解析:A、B、C三项中“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D项中“也”是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十二、1.B解析:A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因”。B项第一个“以”是动词,“认为”;第二个“以”是介词,“把”。C项两个“以”均为连词,可译为“而”。D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在”。2.C解析:A项“以”是连词,表并列;B项“以”是介词,“因为”;C项与例句“以”均是动词,“用”;D项“以”是动词,“认为”。十三、1.AC解析:A、C项中“因”都是副词,表顺承,“于是,就”;B项中“因”是介词,“趁机”;D项中“因”是介词,“凭借”;E项中“因”是介词,“通过,经由”。2.(1)副词,“于是,就”。(2)介词,“趁着”。(3)动词,“沿袭”。(4)介词,“因为”。(5)副词,“于是、就”。(6)介词,“根据”。(7)名词,“机会”。十四、1.D解析:D项“于”是介词,引进对象;A、B、C项“于”是介词,表示被动,引进施动者。2.B解析:A项“于”是介词,表被动,“被”;例句和B项“于”都是介词,“比”;C项“于”是介词,“从、自”;D项“于”是介词,“在……方面”。十五、1.AB解析:A、B项中“与”都是连词,“和”;C项中“与”是动词,“结交,亲附”;D项中“与”是动词,“给”;E项中“与”是介词,“和,同”。2.B解析:A项“与”是动词,“参与、参加”;B项与例句“与”都是介词,“跟、同”;C项“与”是介词,“给,替”;D项“与”是动词,“给”。十六、1.AE解析:A、E项“则”都是连词,表承接,“就”;B项“则”是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就是”;C项“则”连词,表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D项“则”是连词,表转折,“却”。2.A解析:A项与例句“则”均是连词,表承接,“就”;B项“则”是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就是”;C项“则”是名词,“等级”;D项“则”是连词,表假设。十七、1.D解析:A项“者”是助词,表判断语气,不译;B项和例句“者”都是代词,“……的人”;C项“者”是代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译;D项“者”是助词,“……的样子”。2.①助词,表判断语气。②代词,“……的人”。③代词,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④代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方面”。⑤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十八、1.BF解析:A项“之”是代词,“这”;B、F项“之”均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之”是动词,“往、到……去”;D项“之”是助词,“的”;E项“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A解析:A项和例句“之”均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之”是结构助词,“的”;C项“之”是音节助词,不译;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