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论述题30题(统编版)(解析版)_第1页
八上论述题30题(统编版)(解析版)_第2页
八上论述题30题(统编版)(解析版)_第3页
八上论述题30题(统编版)(解析版)_第4页
八上论述题30题(统编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高频考题30题·观点论述题1.(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面对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不屈不挠的抗争。请从以下关键词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围绕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至少选择四个历史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而清政府未能解决严重的边疆危机,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号召变法图强,最终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史实+影响)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解析】本题相对开放,结合民族危机加深同近代中国人的探索进行分析,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开展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中国人民坚持反抗,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因此可以得出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在具体论述上需要结合材料所给的具体事例,分析事实极其带来的影响。逻辑清晰,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分析中国人民面对侵略不屈的抗争和重要意义。例如: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而清政府未能解决严重的边疆危机,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号召变法图强,最终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史实+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2.(23-24八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1901年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阅读以上材料,提取至少两个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自拟一个题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字数在80~120字之间)【答案】提取事件: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观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论述: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署《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同帝国主义者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结论:总之,随着列强一次次的侵略战争,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题干信息选择相关历史事件,根据历史事件之间的共同点拟定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言之有理即可。如选取“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它们的影响可以拟定观点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四次侵略战争以及清政府在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影响等史实论述为: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结束,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5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同帝国主义者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总之,随着列强一次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而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23-24八年级上·湖南娄底·期末)清政府闭关锁国,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屈辱的历史开始,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飘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间事件时间事件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写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2)近代中国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请你以“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过程”为主题,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1)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殖民掠夺。(或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主题: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过程论述: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1840年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独立主权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综上所述: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1)根本原因:据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可知,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殖民掠夺,发动了鸦片战争。(或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主题: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过程论述:据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1840年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独立主权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材料“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据材料“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并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据材料“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并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综上所述: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2)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答案】(1)19世纪90年代。(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观点: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国民族意识觉醒。论述: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意识觉醒,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制度以救亡图存,严复提出“救亡”口号以唤醒更多人的危亡意识,拯救民族危亡。【解析】(1)时间: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以世纪、年代的方式呈现为19世纪90年代。(2)小论文:根据材料表格信息,选择两个历史事件,分析归纳两者之间的联系,确定出相应的观点,做到观点明确。选择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拟定观点为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国民族意识觉醒。论述如下: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意识觉醒,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制度以救亡图存,严复提出“救亡”口号以唤醒更多人的危亡意识,拯救民族危亡。5.(23-24八年级上·重庆万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近代西学传播西学称谓的变化“夷务”、“洋务”“西学”、“新学”外来词流行语火轮车、机器、议会、同志、革命、德先生、赛先生、民主、苏维埃解读材料,并从上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关键词:选“洋务”“西学”“革命”。观点:中国近代化探索在不断的深入发展。阐述: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先后掀起一系列探索运动,例如涉及“洋务”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系列新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但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了;紧接着以学习“西学”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又登上了历史舞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由于损害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发动政变,以失败告终;随后资产阶级又登上历史舞台,以“革命”的形式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启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河。结论:所以说中国近代化探索在不断的深入发展。【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可知,选取“洋务”“西学”“革命”三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在不断的深入发展。然后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内容以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下结论。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具体论述如下:观点:中国近代化探索在不断的深入发展。阐述: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先后掀起一系列探索运动,例如涉及“洋务”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系列新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但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了;紧接着以学习“西学”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又登上了历史舞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由于损害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发动政变,以失败告终;随后资产阶级又登上历史舞台,以“革命”的形式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启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河。结论:所以说中国近代化探索在不断的深入发展。6.(23-24八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辛亥革命的成功迫使清帝退位,革命先驱者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颁布了“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对人民心理的冲击及思想解放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鲁迅等,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先进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19年5月4日开始发动的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围绕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得照抄材料,字数不少于150字)【答案】示例: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论述: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的辛亥革命,成功迫使清帝退位,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而五四运动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情况下,传播了自由进步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结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解析】首先阅读材料,依据“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人民心理的冲击及思想解放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19年5月4日开始发动的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可知其主题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由此提炼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再依据材料“辛亥革命的成功迫使清帝退位,革命先驱者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颁布了‘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对人民心理的冲击及思想解放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鲁迅等,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先进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结合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意义,进行论述。最后小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7.(23-24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答出两个人物即可)(2)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向西方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论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它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器物和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具有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解析】(1)代表人物:根据所学可知,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张文学革命的胡适,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以及批判封建旧道德旧文化的鲁迅,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等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2)论述: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综合“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拟定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材料展示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从探索内容上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从结果上看,近代化探索屡遭失败,表明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可以选择从探索内容上提炼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向西方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然后结合四个历史事件进行论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它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最后总结点题: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器物和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具有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8.(23-24八年级上·海南海口·期末)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1919年,也就是《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第四个年头,青年们被巴黎和会关于处置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意向激怒了。北平的3000名学生在故宫的天安门前集会。他们打出爱国标语,号召围观者也加进来。当局镇压了示威的学生并逮捕了运动的领导者。这一举动激起全国范围内支援少有的抗议热潮。看起来似乎每一个人,无论是教师、工人、记者、商人、孙中山还是军阀,全都站在学生一边。很快就有两百座城市罢工、罢课。……很快就被迫当局释放了被捕学生。继而内阁下台,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美】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1)请完成下表人物作品或思想评价或影响陈独秀1915年发表《①》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蔡元培着力营造“②”“思想自由”学术氛围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鲁迅发表白话小说《③》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④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2)阅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这两次重大的运动有何联系?【答案】(1)①敬告青年②兼容并包③狂人日记④胡适(2)观点:众志成城。论述:五四运动中,北平3000名手无寸铁的学生为民族大义抗争。青年学生得到国人广泛支持,教师、工人、记者、商人、甚至部分军阀也支持学生,特别是上海工人的大罢工,举国一心。北洋政府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很快就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内阁下台,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斗争取得胜利,可谓众志成城。(3)联系: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析】(1)填空:①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②1916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的校长,他着力营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③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④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故①敬告青年;②兼容并包;③狂人日记;④胡适。(2)观点:阅读材料“1919年,也就是《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第四个年头,青年们被巴黎和会关于处置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意向激怒了……很快就被迫当局释放了被捕学生。继而内阁下台,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提炼的观点为:众志成城。论述: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北平3000名手无寸铁的学生为民族大义抗争。青年学生得到国人广泛支持,教师、工人、记者、商人、甚至部分军阀也支持学生,特别是上海工人的大罢工,举国一心。北洋政府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很快就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内阁下台,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斗争取得胜利,可谓众志成城。(3)联系:可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共同的影响,以及发生时间前后,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9.(23-24八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80—2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新青年》杂志

《五四运动》(绘画)

浙江嘉兴红船【答案】题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阐述: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综上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解析】题目:根据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青年》杂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绘画,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浙江嘉兴红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题目拟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所以阐述时要做到观点明确,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如: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综上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0.(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相关史事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发表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北京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1919年上海工人罢工1919年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角度一]史实:选取创办《青年杂志》;《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狂人日记》发表三件史事。观点: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论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1918年,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总之,中华民国建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创办刊物、发表文章,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角度二]史实:选取《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狂人日记》发表两件史事。观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鲁迅写出《狂人日记》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总之,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为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角度三]史实:选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北京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两件史事。观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论述:1919年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因此,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了。消息传回国内,5月4日,3000多名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一场爱国运动就这样爆发了。总之,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角度四]史实:选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北京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上海工人罢工和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四件史事。观点: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论述:1919年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因此,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了。消息传回国内,5月4日,3000多名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一场爱国运动就这样爆发了。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工人罢工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总之,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的力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表格信息可知,表格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自定一个观点,再加以阐述或说明,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如:[角度一]史实:选取创办《青年杂志》;《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狂人日记》发表三件史事。观点: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论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1918年,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总之,中华民国建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创办刊物、发表文章,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角度二]史实:选取《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狂人日记》发表两件史事。观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鲁迅写出《狂人日记》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总之,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为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角度三]史实:选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北京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两件史事。观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论述:1919年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因此,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了。消息传回国内,5月4日,3000多名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一场爱国运动就这样爆发了。总之,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角度四]史实:选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北京学生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上海工人罢工和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四件史事。观点: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论述:1919年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因此,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了。消息传回国内,5月4日,3000多名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一场爱国运动就这样爆发了。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工人罢工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总之,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的力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1.(23-24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会址【答案】题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论述: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运动中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也广为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结论: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明确一个题目,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然后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下结论即可。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具体论述如下:题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论述: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运动中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也广为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结论: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2.(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白寿彝史学二十讲》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影像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中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历史事件、观点示例】历史事件1:影像5反映了五四运动。历史事件2:影像6反映了中国抗战的胜利。观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注:以上示例仅供考生参考,考生作答不得选用示例中的历史事件1、2和观点)【答案】历史事件1:影像2反映新文化运动。历史事件2:影像4反映鸦片战争。观点:民族危机促进民族觉醒。论述: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促使地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开展洋务运动,虽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使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以挽救民族危机,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袁世凯复辟帝制倒行逆施,为了唤醒民族意识,陈独秀、李大钊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唤起了民众的觉醒。综上所述,近代中国遭遇的侵略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民族危机,但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历史事件1:影像2反映新文化运动。历史事件2:影像4反映鸦片战争。据材料“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并结合所学可提炼观点为:民族危机促进民族觉醒。论述:据材料“影像4《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油画)、影像2《青年杂志》封面”并结合所学可从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的影响、及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影响等角度论述。13.(23-24八年级上·湖南郴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过去,人们多以甲午战争当中和甲午战争之后各地民众的反抗斗争来描述这种觉醒,其实并不准确。民众的反抗,主要体现了一种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其中愤激的感情色彩居多……但在社会历史现象中,“觉醒”一词并不归结于愤激,其准确涵义应在于主体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材料二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材料一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一例甲午战争中中国军民反抗的史实。(2)材料二认为“1840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具有两种发展趋势。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发展趋势作为观点,并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原因: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因此开始。史实:平壤战役中左宝贵奋起反击,壮烈牺牲;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迎敌,壮烈牺牲。(任举一例)(2)观点一:从遭受侵略的角度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向下沉沦。史论1: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论2: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史论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史论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结:从1840年以来,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被迫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发展向下沉沦。观点二:从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取得了进步。史论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进行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史论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推动光绪帝进行了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史论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史论4:1915年开启的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发展。总结:18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逐步进行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方面的近代化探索,不断发展进步。【解析】(1)原因:由材料一“……但在社会历史现象中,“觉醒”一词并不归结于愤激,其准确涵义应在于主体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故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的原因是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在甲午战争保卫平壤的战斗中,负责防守玄武门的左宝贵,他抱定了必死决心,亲自指挥,以激励全军,身边的士兵相继倒下后,他亲自点燃大炮向日军轰击,激战中,左宝贵身负重伤却不下火线,坚守阵地,裹创再战,血染征衣,在他的带领下众将士奋勇向前,连续击退日军三次进攻。不久左宝贵被炮弹击穿胸部,壮烈牺牲,成为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位清军高级将领;甲午中日海战,支援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日军一路从辽东半岛登录,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举一例即可。(2)说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以后,中国屡次遭受西方国家侵略;同时,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进程,开启了一系列近代化运动。总结观点进行说明即可。例如【观点一】史论1: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论2: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史论3: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史论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于1900年5月,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大清帝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出观点是:从遭受侵略的角度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向下沉沦。【观点二】史论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史论2:甲午中日战争后,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开始,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史论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史论4:1915年开启的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发展。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出观点是:18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逐步进行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方面的近代化探索,不断发展进步。14.(23-24八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深感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开始从不同层面进行探索和变革。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近代中国探索与变革”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中国探索与变革大事件历史事件代表人物内容或影响①

李鸿章该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工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兴办了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学的传播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都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戊戌变法康有为1895康有为联络到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机会,讨论上书请愿,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该事件史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辛亥革命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民主共和新时代,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响亮地提出了“③”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进一步激励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的道路。——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中①②③处的内容填写完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少于80字)【答案】(1)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民主。(2)论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论述:近代以来,中国遭遇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与变革。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兴办了一些系列军用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学的传播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以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915年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束缚,进一步激励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的道路。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解析】(1)①:根据材料“该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工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兴办了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应为洋务运动。②: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处应为孙中山。③: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处为民主。(2)观点:根据题干“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近代中国探索与变革’为主题的探究学习”可确定本题论述观点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论述:首先分析各历史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联系史实进行论述。论述时主义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近代以来,中国遭遇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与变革。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兴办了一些系列军用和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学的传播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以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915年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束缚,进一步激励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的道路。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5.(23-24八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根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答案】观点:国共关系由合作到对立。论述: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反帝反封的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国共合作建立后,建立了黄埔军校,后又开展了北伐战。北伐战争途中国民党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的镇压,中国国民革命进入低潮,为挽救中国革命和反抗革命的反动派的屠杀,我党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结论:终上所述,由于国民党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的镇压,使国共关系由合作到对立。【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可确立观点:国共关系由合作到对立;然后叙述两个事件的史实: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反帝反封的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国共合作建立后,建立了黄埔军校,后又开展了北伐战。北伐战争途中国民党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的镇压,中国国民革命进入低潮,为挽救中国革命和反抗革命的反动派的屠杀,我党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国民党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的镇压,使国共关系由合作到对立。16.(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上摘编自松涛等主编《浴血井冈山》等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图4的两个历史事件和现象(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两个历史事件或现象,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示例:事件:图1、图2。观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论述: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惊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人民军队横空出世。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后,我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奉命回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进攻长沙受挫,从文家市转兵南下,向罗霄山脉中段挺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湘南暴动后的朱德带领部队与毛泽东的工农红军会师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不断巩固和扩大。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解析】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图1反映了南昌起义,图2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材料3反映了古田会议,材料4反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综合以上信息,从图1—图4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和现象,如图1、图2,确定一个观点,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如:示例:事件:图1、图2。观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论述: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惊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人民军队横空出世。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后,我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奉命回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进攻长沙受挫,从文家市转兵南下,向罗霄山脉中段挺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湘南暴动后的朱德带领部队与毛泽东的工农红军会师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不断巩固和扩大。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17.(23-24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某校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将组织学生开展“打卡红色博物馆”的研学活动。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确立一个自己参观红色博物馆的研学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一12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红色博物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到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开拓先驱们在苦难中求索、在风雨中前行所铸就的红色精神。图一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图二

遵义会议博物馆

图三

四渡赤水纪念馆【答案】参考示例: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的转移大革命失败后。为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失败了。随后毛泽东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但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在危急关头,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一路前行,终于到达陕北,中国革命的重心也转移到西北。【解析】观察题干三幅图片可知,分别展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长征使中国革命的重心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北。因此可以拟定标题为: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的转移。结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背景、影响;长征背景、遵义会议及四渡赤水的影响,长征最终到达陕北,展开论述,最后得出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的转移的结论。注意: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18.(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阅读下列4副图图1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图2皇帝倒了,辫子剪了图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油画

图4遵义会议旧址一一据张海鹏主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等编制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4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示例一:历史现象或事件:图1、图2。观点: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也逐渐深入。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洋务派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的“中体西用”思想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势力的严重阻碍和清政府的腐败,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总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也逐渐深入。示例二:历史现象或事件:图3、图4。观点:革命斗争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论述: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受俄国革命的影响,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是走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导致革命受挫。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过程中率领部队去到农村,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上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由于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综上,中国的革命事业应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1涉及的事件是洋务运动,图2涉及的事件是辛亥革命,都属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可从探索内容的角度拟定观点“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也逐渐深入”。论述时结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背景、影响逐一简述即可,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洋务派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的“中体西用”思想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形日益高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最后总结点明观点,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也逐渐深入。也可选择图3和图4,根据所学可知,图3涉及事件是毛泽东开辟革命新道路,图4涉及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纠正“左”的错误,确立正确思想路线。因此拟定观点“革命斗争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论述时,围绕图3,从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背景,革命道路的探索国民革命探索的过程简述,如: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受俄国革命的影响,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是走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导致革命受挫。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过程中率领部队去到农村,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井冈山道路。接下来围绕图4阐述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如:由于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最后总结,中国的革命事业应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19.(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末)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革命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低谷走向新生实现重大转折,并始终以弄潮儿的姿态挺立时代潮头。1927年8月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变。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提出了解决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原则方向,使军队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1935年1月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5年4月中共七大通过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方针。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字数至少120字。)【答案】论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极大地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论述:1927年,大革命宣告失败,中国革命处于紧要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历史上称为“八七会议”。大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总之,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力挽狂澜,纠正革命航向,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制定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正确的革命策略,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可以拟定论题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极大地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然后结合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相关知识加以论述:1927年,大革命宣告失败,中国革命处于紧要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历史上称为“八七会议”。大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最后进行总结:总之,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力挽狂澜,纠正革命航向,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20.(23-24八年级上·河南周口·期末)请依据给出的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自拟题目、史实正确,叙述准确,语句通顺。)【答案】题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到1932年末,先后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解析】短文:题目:据材料“井冈山会师、《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拟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叙述。如: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到1932年,工农红军先后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火,发展为“燎原之势”。21.(23-24八年级上·重庆丰都·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任务。根据以上材料,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这一主题,选择两个及以上相关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观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论述: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胜利完,成战略转移,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铸就了遵义会议精神。结论:综上所述,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首先选取材料得出论点:如选取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可以拟定观点,即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其次结合所学进行论述:结合所学“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遵义会议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其他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具体论述如下:观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论述: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红军拼死冲杀,冲破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胜利完,成战略转移,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铸就了遵义会议精神。结论:综上所述,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22.(23-24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末)2023年3月27日至4月7日,原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原主席马英九赴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马英九此行对促进两岸同胞交流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反之,每当国民党不顾国家、民族大义,发动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围剿、内战,就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今天,台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