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_第1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_第2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_第3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_第4页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I前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主要任务是从结构、形态、功能与代谢变化来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基本

机制,科学地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预防治疗疾病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医学生通过学习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可以掌握疾

病发生的共同规律,为临床医学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疾病防治开

辟新思路和新方向。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

下:

-每一章节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

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

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标示,便于区别)。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使用不同教学手段,讲授掌握内容和

介绍了解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52学时(理论)。

四教材:《病理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李玉林主编,2013年3月,《病

理生理学》,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陆德琴主编,2013年8月。

II正文

病理学部分

绪论

一教学目的

认识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

展。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变化。

(-)学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的发生机理。

(三)学习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形态改变。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熟悉萎缩、肥大、化生的形态

特征;常见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形态特征;坏死的基本病变、类型及其形态

特征。

(-)熟悉内容:细胞凋亡的概念、形态特点以及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各种变性、

坏死的相互关系及其后果。

(三)了解内容: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营养不良性

钙化及转移性钙化)。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肥大的概念,增生的概念。

(二)萎缩的概念及类型,化牛.的概念。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形态变化及发生机理。

(二)病.理.性.钙化•的概•盒及类型…《.营.养.丕良.性.钙.化.及转.移.拄钙化

第三节细胞老化

(-)坏死的概念、类型、各型的病变特点及结局,机化的概念。

(二)细胞调亡的概念及形态特点。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再生的概念、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了解细胞再

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

(-)学习纤维性修复的概念和演变过程。

(三)学习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骨折愈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再生修复的概念,各种组织的再生潜能及再生的方式;纤维性修

复的概念,肉芽组织、疤痕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其功能;骨折愈合过程。

后果;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的类型及其形态特点和好发部位;栓塞概念

和类型;栓子运行的途径;血栓栓塞的常见部位、栓子的来源及其后果;掌握梗

死概念、原因、条件和类型;梗死的形态学特征。

(二)熟悉内容:淤血、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梗死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三)了解内容:出血的病因及类型、病变和后果;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充血

(一)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及后果。

(二)肝、肺淤血的病变。

第二节出血

出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及后果。

第三节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

(-)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及形态,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栓塞

(-)栓塞的概念和栓子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

(二)血栓栓塞及其后果。

第五节梗死

梗死的概念、原因、条件和件变。

第四章炎症

-教学目的

(-)学习炎症的概念、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基本病理变化、组织学类型及

病变特点。

(二)学习炎症的原因、发生机理。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炎症的概念和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各种炎症细胞的形态特

点:炎症的类型、各类型炎症的好发部位及其形态特征;炎性肉芽肿的形态特点;

与炎性肉芽组织的区别。

(-)熟悉内容:各类型炎症的相互关系及其后果;炎症的结局;急性炎症过程(血

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及其发生机理。

(三)了解内容: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性反应。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炎症的原因。

(二)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三).氟性能症过程工血魂动力学改变」.血.萱通透拄增氤..自细胞渗出.和.有.噬.正用.)

及其发.生机理」…炎.症的结局.。

第二节急性炎症

(一)急性炎症的形态学分类。

(-)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II血性炎的病变特点及区别。

第三节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的一般病理变化,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病变特点,炎性

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

(二)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性反应。

第五章肿瘤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组织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

与扩散、肿瘤的分级和分期、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概念、癌和肉瘤的区别。

(二)学习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

(三)学习各系统常见肿瘤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二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痛性增生的区别:肿瘤的大体和

组织学形态特点。肿瘤的异型性的概念和病理变化;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

良、恶性肿瘤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癌前病变、非典

型增生及原位癌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二)熟悉内容:常见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三)了解内容: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环境致瘤因素等;癌基因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

(一)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组织结构。

第三节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异型性的概念。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

第五节肿瘤的生长及扩散

肿瘤的生长及扩散(生长方式、转移途径)。

第六节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第七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八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另的

(二)癌与肉瘤的区别0

第九节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原的概念和病变。

第十节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第十一节环境致瘤因素

环境致瘤因素等。

癌基因的概念。

第十二节遗传与肿瘤(自学)

第十三节肿瘤免疫(自学)

第十四节常见肿瘤举例

赏见肘.瘤的举例工.•乳头状.瘤”•腺痛,…鳞.状细胞瘪「…腺漉,…红维瘤纤维肉•瘤

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生长特性。

第六章环境和营养病理学(自学)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风湿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

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二)学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概念、类型;心肌梗死好发部位、病理变化、并发症

及后果。

(三)学习风湿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

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二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复合性病变;熟悉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发展过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概念、病因及病变特点;心绞

痛的概念、心肌梗死大体形态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缓进型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及

对机体的影响: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及后果;慢性心瓣

膜病的发生、病理变化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熟悉内容: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对机体的影响;急进型高血压病的发

生及病变特点;风湿性心脏病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区别;心肌炎的类型及

病理变化。

(三)了解内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冠状动脉

性猝死;风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部位风湿病的病理变化。

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心肌病的概念及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的病变特点;心

包炎、心脏肿瘤和周围血管病的病变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症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复合病变。

(二)亚要•器.宣的动物兜.样硬化及.对.机休.的影明.。

(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概念、病因及病变,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

病变及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冠状动脉性猝死。

第二节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类型及病理病变。

(-)缓进型高血压病的病变与后果,病因和发病机理。

(三)急进.型.高.血压病冏.发生及病.变特点,。

第三节风湿病

(一)风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及发展过程。

(二)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及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五节慢性心瓣膜疾病

慢性心瓣膜病的发生、病理变化,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六节心肌疾病和病毒性心肌病

(一)心肌疾病心肌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二)心肌病的概念及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教学目的

(-)学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硅肺的病

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二)学习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和临床病理联系。

(三)学习呼吸系统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四)掌握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发病机制;熟悉机体主要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

机制。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及

二者的异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心病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之间的

关系;肺癌和鼻咽癌的病变特征。

(二)熟悉内容: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硅肺的病变特点。

(三)了解内容: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硅肺的病因、发病

机理;支气管扩张的病理变化;肺癌及鼻咽癌的病因。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肺炎

—.的.类型

(一)细菌性肺炎病因、发病机理、各期病变、合并症及临床病理联系。

(-)病毒性肺炎病变特点。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

系。

第三节肺尘埃沉着症

硅肺的病的、发病机理、各期病变特点及后果。

第四节呼吸系统肿瘤

鼻咽癌及肺癌的病的、常见类型、形态特征及转移途径。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慢性胃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二)学习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并发症。

(三)学习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类型和临床病理联系,

(四)学习肝硬化的分类、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五)学习消化系统肿瘤的好发部位,病理学特点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消化性溃疡的形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临床病理类型及其各型的病理变化;肝硬化的概念、发生、发展过程、常见类型

及形态特征,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及其临床病理联系。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病变及

其临床病理联系;原发性肝癌的大体类型及组织学形态特点。

(-)熟悉内容:慢性胃炎的类型和病变特点: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理;消

化管癌的大体类型和组织学类型。

(三)了解内容: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理;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类

型和病理变化。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胃肠疾病

(一)胃炎慢性胃炎的类型和病变特点°

(二)消化性溃疡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

第二节肝胆疾病

(一)病毒性肝炎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笠型的病.理变化

及一临一床.病理联.系.。

(二)肝硬化概念及分类,门脉性、坏死后性和胆汁性肝硬变的病因、发病机理、

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三)原发性肝癌病因、病理变化(肉眼及组织学类型)、.要延.和.转移、临床病理

联系。

第三节胰腺疾病(自学)

第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自学)

第十一章免疫性疾病(自学)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肾炎的病因、发生机制及肾炎的分类。

(-)学习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硬化

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三)学习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四)学习泌尿系统肿瘤的病理学特点。

二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分类、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肾小球肾

炎的主要病理类型的形态学改变、临床病理联系、转归;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

变特点、发展经过及临床病理联系;肾和膀胱的常见肿瘤的特点。

(-)熟悉内容: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

(三)了解内容: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类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概念、分类、基本病理变化;病因及发病机理:各型的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第二节肾盂.儆炎.

肾盂.肾淡.的病.因.、发病机理、感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第三节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肾癌和膀胱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三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教学目的

学习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常见疾病。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大体形态

学特征和临床病理联系:滋养层细胞疾病的形态学特征和临床病理联系。

(二)熟悉内容:慢性宫颈炎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

(三)了解内容:卵巢肿瘤的常见类型和大体形态;了解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变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子宫颈疾病

慢性.宫.颈炎的病因、病理.薰化。

(二)子宫体疾病

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子宫颈癌的病因、病变和蔓延、转移及临

床病理联系。

(三)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

前一胎、侵袭性前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变和摹延、转移及临床病理联

系。

(四)卵巢肿瘤类型

卵巢卵胎瘤、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病变特点。

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自学)

第三节乳腺疾病(自学)

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弥漫型肺毒性性甲状腺肿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理、病

理变化。

(二)学习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常见肿瘤的分类及病理学特点。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单纯性甲状腺肿和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

与甲状腺腺瘤的区别。

(二)了解内容: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腺癌的常见类型及病理学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垂体疾病(自学)

第二节甲状腺疾病

(一)甲状腺肿

非毒性甲状腺肿和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

系。

(二)甲状腺炎甲状腺炎的分类及其病理变化。

(三)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腺癌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第三节肾上腺疾病(自学)

第四节胰岛疾病(自学)

第十五章神经系统疾病(自学)

第十六章传染病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和转化规律。

(-)学习肺结核病的类型、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三)学习常见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四)学习伤寒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五)学习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理、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六)学习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七)学习性传播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各型

的病变特点及区别;伤寒、细菌性痢疾、乙脑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淋病

的病变特点;熟悉梅毒、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基本病变及其预防。

(二)熟悉内容: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三)了解内容: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伤寒、细菌性痢疾、乙脑的

病因、传染途径及发病机理。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染病概论(自学)

第二节结核病

(一)概述

统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

(二)肺结核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常见类型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0

(三)血源性结核病

(四)肺外器官结核病

肺外器官(肠、脑膜、泌尿生殖系统、骨与关节、淋巴结)结核病的病变特

点。

第三节伤寒

伤寒.病•的.病因及传染途径、发病机理、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并发症及结局。

第四节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理,急性、中毒性和慢性细菌性痢疾

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七章寄生虫病(自学)

病理生理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学习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

(-)熟悉内容: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三)了解内容: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三教学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概念。

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一)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阐明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机制和

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地位

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也是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边缘学

科。

(三)内容

1总论(疾病概论)

讨论疾病、健康的概念,病因学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2基本病理过程(病理过程)

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如缺氧、发

热、休克、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3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讨论各系统(器官)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常见而共同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动物实验

2临床观察

3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4分子生物学实验

5体外实验

第三节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自学)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教学目的

掌握健康、疾病和亚健康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脑死亡及其判

断标准。熟悉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疾病转归

中康复(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及死亡的概念,了解病因学、发病学基本概念。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健康、疾病和亚健康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疾病发生

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会运用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解称疾病的发

生发展,脑死亡的概念及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二)熟悉内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疾病的转归

中康复(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及死亡的概念。

(三)了解内容:了解病因学、发病学的基本概念,确定脑死亡的意义,临终关怀

与安乐死。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

(三)疾通病因作用于机体后,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第二节病因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1生物性因素

2理化性因素

3营养性因素

4遗传性因素

5先天性因素

6免疫性因素

7精神、社会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条.住影响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的因素。诱.因,…危险.因.

素.。

第三节发病学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稳态的破坏

2损伤与抗损伤

3因果转化

4局部与整体

(二)疾病发•生的薨主机制.

1神经-体液机制

2细胞机制

3分子机制

分壬遢二…由壬.PNA.遗俵变晟弘起的二类以蛋亘质悬赏为特证的疾病,…

分子病的分类:

(1)能缺陷引起的疾病如I型糖原沉积病。

(2)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引起的疾病如镰刀细胞性贫血。

(3)受体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醉血症。

(4)膜转运障碍引起的疾病如胱氨酸尿症。

第四节疾病的转归

(一)康复.:完全.康.复和丕宠.金康复的概念。

(-)死亡:

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确定脑死亡的意义。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教学目的

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三种类型脱水的概念、体液变动规律和特点;水肿的概念和机制。

(-)熟悉内容: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和三种脱水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其他类型水、钠紊乱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常水、钠代谢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侬液机体.内水及渣解.王水生.的.电解质」..低分.子直机物以及.蛋.自.质.组成的.混.

合物。

成△便液的组.成.与.成布工.成人成液占便重的修0%9…以细胞膜为界.为成细.胞.内.

泼和细胞处邀.?…分.别占.体重的.4。%和.2。%上…

(-)体液的渗透压

体.液.渗•透压.决一定.壬.体液.史.洛质.的颗一粒.数为一。…包.括.晶一体渗透压一和胶体渗.透压.。…

正一常」[也浆一渗透压在一280~31。①niQJ/L9.

(三)水、钠平衡及调节

I水钠平衡

水的来源.与排.出处王动态至衡•。…来源.包括然食进水利内•生水.;•…去.路.主要食皮

肤、肺、消化道和肾脏四种。其中肾脏排水量变化较大。

2水、钠的生理功能

(1)水的生理功能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形成结合水C

(2)钠的生理功能维持体液容量、分布和渗透压平衡;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参与神经、肌肉动作电位形成;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

3水、钠平衡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酷固酮

(2)心房利钠肽

(3)水通道蛋白

(4)渴感中枢

第二节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1根据体液渗透压分类

2根据血钠浓度和体液容量分类

(二)体液容量减少

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的特点,原因和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三)体液容量不变(自学)

(四)体液容量过多

1水中毒的定义、原因和机制、防治和护理的基本原则。

2水肿、积水的概念、水肿的分类;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

换失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水胜.的.表.现特延.、对机•他的.影

响,…防.泡和.护.理原.则.»...

其他类型的电解质代谢紊乱(自学)。

第十章休克

一教学目的

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过程及发病机制;熟悉休克的常见原因和分类,了解

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了解休克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内容: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功能性肾衰竭的概念;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休克代偿期(早期)、休

克进展期(中期)、休克难治期(晚期))、各期微循环特点及发病机制、对机体的

影响。

(二)熟悉内容:休克的常见病因及常见类型;高排低阻型、低排高阻型及低排低

阻型休克的含义: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全身炎症反应的原因、病理生理变化与

发病机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与休克的关系,MODS的发病经过和机制。

(三)了解内容:休克的分类方式;休克与DIC之间的相互关系;休克难治的主要

原因;休克时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休克时的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休

克时体液因子的变化与全身反应;休克的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二玉.…休克.的一病.因利.分一类

休克的概念及典型临床袤现。

(一)休克.的.痫因…失血与失液;烧伤;创伤;感染;过敏;心力衰竭和强烈的

神经刺激。

(二)休克.的.分.类按伏克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低血容显性休克、血管源性休

克、心源性休克。

第二节休克的分期和发病机制

根据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可将休克分为三期。

(一)代偿期一一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早期或休克【期)

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发生机制及代偿意义;临床表现。

(二)进展期一一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期或休克H期)

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发生机制,对机体的影响;临床表现。

(三)难治期一一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或休克HI期)

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机制;临床表现(SIRS、MODS),

第三节休克时机体的变化

(一)细胞代谢障碍

1物质代谢障碍

2能量代谢障碍

(二)细胞损伤

1线粒体损伤

2溶防体损伤

(三)器官功能障碍

1肾功能障碍:早I可出现功能性急性肾功能哀竭,随休克发展可发生急性

肾小管坏死性肾功能衰竭。

2肺功能障碍:休.克脏ARDS.的概念和特点。

3心功能障碍

4脑功能障碍

5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6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7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第四节其他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自学)

第五节休克防治与护理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病因学防治

(二)发病学防治

1恢复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合理使用血管活性

药物等。

2改善细胞功能、防治细胞损伤

3拮抗体液印字,调控炎症反应

(三)支持保护疗法

(四)防治器官功能障碍

第十二章心功能不全

一教学目的

掌握心功能不全的概念、发生机制及机体的代偿反应;熟悉心功能不全时机

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了解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二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心力衰竭、高心排血量型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及心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