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海B卷)(全解全析)_第1页
语文(上海B卷)(全解全析)_第2页
语文(上海B卷)(全解全析)_第3页
语文(上海B卷)(全解全析)_第4页
语文(上海B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B卷)语文·全解全析(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练习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和考号。3.答题纸与题目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2)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3)我们写作文也应像司马迁所说的“,”,描写寻常事物应有博大的意旨,列举事例浅近而表达意思深远。【答案】1.(5分)(1)三顾频烦天下计(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涉及必修下,选必中,选必下的内容。特别注意不要因为书写的潦草扣分。2.按要求选择。(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个好的小说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好迅速发现这种技巧并为之击节叫好。①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②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③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④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2)《阿Q正传》中,阿Q在被同村的“闲人”欺负后,“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以下和阿Q使用同样推理方式的一项是()。(3分)A.《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认为:“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出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认为“四端”就好比“四体”,二者都是与生俱来的,人应该像四肢不断生长那样不断扩充自己的道德品质。D.《孔乙己》中,被短衣帮揭穿因偷书被打后,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答案】2.(1)C(2分)(2)D(3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语段强调“一个好的小说”的特点,前文“并不满足于指向某种既定规则和既有答案”是从反面强调“一个好的小说”的特点,而衔接句中,只有④“它不被某种设定好的因果关系所束缚”与前文衔接密切,都是从同样的角度分析“一个好的小说”的特点,故④排在首位,排除AB;由①“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情节予以技巧性地表达”,③“再假设他的读者都是和他一样的小说家”可知,后面句子的陈述主题都是“小说家”,故②“小说家并不是事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和新问题”要排在①③的前面,排除D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逻辑推理方式的能力。阿Q的逻辑方式是偷换概念(违背同一律)。状元的“第一个”和“自轻自贱”的“第一个”不是一回事。A.强加因果。违背了充足理由律,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不能构成她是“谬种”的充足理由。B.强加因果。“教师骑自行车”推不出“学生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的结论,理由站不住脚。C.孟子将“四端”比作人的“四体”,比喻人性中的善如同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于是推断出“人应该像四肢不断生长那样不断扩充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结论,使用了充足理由律。D.偷换概念,“偷”和“窃”是含义相近的两个词语,而在孔乙己看来,读书人偷书,就只能说成“窃”,明显违背了同一律。故选D二阅读70分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材料一】①我们知道,小说叙事是以语言为载体并在时间之流中完成的。因此,我们对小说的接受只能是在时间之流中的阅读,而对小说的视觉观看或凝视绝无可能。因为,在本质上,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叙事所呈现的形象本身并非是一种视觉形象,并不能直接呈现于人的视觉,因此不能形成观看或凝视的行为。②当我们阅读《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时,要通过我们的眼睛,但这种行为并不能称为“看”或“凝视”,只是阅读行为。因为,凝视的对象应是视觉呈现物,如图像、影像等。虽然小说也会塑造形象,但这“形象”并不是直接诉诸于视觉,而是诉诸心灵或意识。而当小说以图像的形式亦即插画的面目出现时,读者对小说的接受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小说的接受出现了新方式,即对小说的“观看”成为可能。而这一切,要归功于《红楼梦》插图的出现。③明清两朝,出版商为了吸引读者,在小说中插入了精美插图,特别是《红楼梦》的插图,版本更是繁多。显然,出版商的本意就是从售书这一商业化的目的出发的,但这些精美的插图却能对文字起到补充作用,如解释、说明文中的情节。鲁迅先生亦认为:“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文字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在鲁迅先生看来,插图相比文字,更具形象性,易于被人们所接受。④从《红楼梦》的刊本可知,在程伟元首次将《红楼梦》付梓刊印时,其中就是附有插图的。这是因为,图像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抽象文字与直观形象的图片互为阐发,无疑使阅读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的转换把阅读变成一种关照性的体验。(选自陆涛《关于<红楼梦>插图的图像学考察》)【材料二】①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叙事文体,应有自己的整一性、纯粹性。就此而言,将图像插入小说叙事中是对文体纯粹性的挑战。眼见的插图通常与阅读想象并不一致,有的还差距甚远以至于相反,或使读者陷入“想得对”还是“看得对”的焦虑中。②诚然,插图可以使小说在文人化之后继续亲近民间大众。问题在于这种“亲民”并非是通过小说本身,而是转移给了不同于语言叙事的图像叙事。语言和图像则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表意符号,在阅读过程中观看图像需要翻越符号的栅栏,即从沉浸其中的语言世界抽身而出,去观看一幅自己不一定认同的“图说”。就此而言,图像对于小说的“插入”实则是符号异类的入侵。图像作为“视觉诱惑”是难以回避的,如前所述,任何小说阅读都不可能跳越其中的插图。于是,插图有着危险的负面效应——诱惑它的读者“东张西望”,心神不专,即干扰沉浸式的全身心阅读,使读者频繁出入于语言编织的想象世界,何况这“想象世界”并不像图像世界那样已被凝定,而是稍纵即逝、随时可能缺损、变形或破灭的幻影。③就此而言,插图不能为阅读理解提供什么,尽管插图也能暗示画家对小说的理解,但却被隐匿在了图像的背后而未能“明说”,而其“图说”出来的意义也十分有限且模糊不清。原因当然还在于小说文体本身的虚构性,阅读它的根本意义在于激活想象力,引发多元、多层面的阅读恰恰是其文体价值所在。就这一层面来看,插图以其视觉优先性施加话语霸权,限制受众长期不能无视已经眼见过的“模样”。看来,插图有对小说叙事施加影响的图谋。这种“图谋”当然是指负面影响,与叙事艺术的自由旨归背道而驰。④既然如此,插图对于小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叶逢春说:“虑阅者之厌怠,鲜于首末之尽详,而加以图像。”一言以蔽之,插图的目的在于刺激阅读兴趣。至少就文士书商们的初衷而言,小说插图就是如此,不过如此,就像鲁迅说的“增加读者的兴趣”而已。⑤概言之,插图作为静观图像对于叙事流的瞬间凝定,决定了“暂停”与“川流”的不可调和性。就小说文体的纯粹性而言,这是一种危险的“插入”。(选自赵宪章《小说插图与图像叙事》)【材料三】程甲本《元春》改琦本《元春》3.综合材料一、二,下列不属于插图优势的一项是()。(2分)A.虚构性B.亲民性C.形象性D.优先性4.对材料二理解恰当的一项的是()。(3分)A.插图最危险之处是使读者陷入“想得对”与“看得对”的焦虑。B.小说是一种独立的叙事文体;图像则属于视觉符号,不能叙事。C.利用视觉优先性原理,插图有预谋地对小说叙事施加话语霸权。D.插图对小说有重重负面影响,而其意义却仅限于刺激阅读趣味。5.材料一、二中画线处都引用了鲁迅《“连环图画”辩护》中的观点,请分析哪一处引用得更合理。(3分)6.材料一、二在某些论述环节中,前提相似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材料一材料二相似的前提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流而图像是凝视和瞬间暂停。相反的结论(1)(2)推论过程的差异(3)强调差异造成矛盾与不兼容,主张小说应保持文体的整一纯粹。7.小虹认为“以文为据”的优质插图,可以成为小说阅读的延伸。假如要为“读书报告会——元春”配画,你会选择材料三中的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5分)【答案】3.(2分)A4.(3分)D5.(3分)评分说明:概括鲁迅观点1分,分析材料一1分,分析材料二1分。判断材料二更合理,最多得1分。答案示例:材料一更合理。鲁迅的观点是主张插画对于书籍的好处,不仅能装饰书籍以增加读者兴趣,也能补充文字不足之处。材料一引用鲁迅观点有力佐证了自己的论点,引证与观点十分契合。材料二的观点显然与鲁迅本意冲突,却强加引用,有断章取义之嫌。6.(3分)评分说明:1点1分。(1)直观形象的插图能够补充小说叙事,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2)插图对小说是符号异类的入侵,干扰并破坏了小说的阅读过程。(3)强调小说和插图之间正好可以求同存异、优势互补。7.(5分)评分说明:元春人物分析1分,画面分析2分,优点分析2分。答案示例一:程甲本好。贾元春贵为王妃,是家族的荣耀。此图以归省为主题,元春端坐上位,宫女环伺、众人簇拥,又有雕梁画栋的屋宇加以陪衬,恰能显示出元春身份的尊贵。对人物进行了正面展示,有利于观看者借由绘图者所展现的肖像特征来判断人物的内心活动,能看到元春与各色人物在归省时的喜悦表情。插图形象地呈现出小说场景,增添了阅读趣味。答案示例二:改琦本好。贵为王妃的贾元春也难逃身死族散的悲凉结局。此图中的元春形单影只坐在深宫之中,独对一丛凌寒盛开的梅花,冷清的画面感传递出元春在深宫中的寂寞无依。对人物采取了背向处理,更具暗示性。激发观看者揣摩人物的神态和情绪,获取多元解读。【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虚构性”错误,原文有“小说文体本身的虚构性”,虚构性是小说文体的特点,不是插图的优势。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最危险之处”错误,原文为“眼见的插图通常与阅读想象并不一致,有的还差距甚远以至于相反,或使读者陷入‘想得对’还是‘看得对’的焦虑中”,只是“或使读者……”,没有说“最危险”,选项于文无据。B.“不能叙事”错误,文中有“转移给了不同于语言叙事的图像叙事”,可见图像也能叙事。D.“其意义却仅限于刺激阅读趣味”错误,文中有“插图也能暗示画家对小说的理解”“一言以蔽之,插图的目的在于刺激阅读兴趣。至少就文士书商们的初衷而言,小说插图就是如此”,是说对书商而言仅限于如此。可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曲解文义。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中结合“精美的插图却能对文字起到补充作用,如解释、说明文中的情节”可知作者认同插图,插图对小说文本有正面意义。第一处。鲁迅先生的“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那力量,能补文字所不及”,意即插图的作用超出了增加读者兴趣的原意,还有补充文字的作用。也是认同插图的。这和材料一观点一致,引用合理。材料二,“将图像插入小说叙事中是对文体纯粹性的挑战”,观点是否定插图,只引用鲁迅说的“增加读者的兴趣”为断章取义,不符合鲁迅先生赞同插图的原意,故引用不合理。【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图像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抽象文字与直观形象的图片互为阐发,无疑使阅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的转换把阅读变成一种关照性的体验”可概括出,文字和插图互为阐发,使阅读带有游戏性,丰富阅读体验。结合“图像对于小说的‘插入’实则是符号异类的入侵……阅读它的根本意义在于激活想象力……插图有对小说叙事施加影响的图谋”可概括出,插图是对文字的侵入,影响小说叙事,干扰对阅读的想象力。结合“抽象文字与直观形象的图片互为阐发,无疑使阅读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的转换把阅读变成一种关照性的体验”可概括出,强调差异形成互补,主张小说文本中附有插图。【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图片,运用文中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红楼梦》中贾元春作为“四春”之首,是贾家唯一的皇妃,当她站在高高的顶峰,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时,也被套上了家族利益的枷锁。她背负家族荣辱,生活在勾心斗角的皇宫里,称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在深宫中没有快乐和幸福,回娘家省亲也没了纯粹的亲情,她的苦衷无人理解,她的辛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以文为据”选插图,首先分析两组插图,程甲本《元春》插图元春面带笑容,整体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不符合原著内容和元春的人物形象,不是“以文为据”。改琦本《元春》插图,此插图中,元春一人独坐面对春色,无人陪伴,心思深沉,背影孤独而落寞。符合小说中元春生活处境和状态,元春身处宫闱,压力巨大,无人理解,没有幸福和快乐。结合“图像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抽象文字与直观形象的图片互为阐发,无疑使阅读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的转换把阅读变成一种关照性的体验”分析出,此插图形象而直接呈现了元春的孤独和落寞,和小说文字互相补充,让读者更形象感知人物特点。(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菜园里的父亲①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又是独子,且长年在外地念书和工作,跟本村人交往甚少,常常不苟言笑。到了晚年,他的性情似乎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待人接物变得随和起来,偶尔到他的堂兄弟们家里坐一坐,拉拉家常,脸上带着温和亲切的笑容。②其实,他当初何止是不太喜欢与人交往,甚至在言语中也明显表示过对乡土的不恭,尤其是在训导我念书的时候。一生气,他就会说:“这片黄土地有什么好,你这么恋恋不舍,要这几亩破地干啥?”要是我去村子里玩,他会把我找回家硬拽到书桌前,疾言厉色地嚷道:“难道甘家老屋(我们村)人的话都是甜蜜做的,甘家老屋人放的屁都是香的?”——说这样的“粗话”,也不怕引起别人反感。③我上大学以后,父亲年纪大了,心情比较放松,与村里人谈笑渐多,跟我也讲起家族往事,言谈间流露出对逝去的亲人深深的怀念。他对他的三位姑母都早早弃世嗟叹不已。说二姑奶不仅人长得好看,性情也温和,对他尤其好。二姑爹也很能干,曾经在我家的染坊做过大师傅,土匪即将破门而入的顷刻,他还能临危不惧,将一匹匹白布捺入染缸,这样湿淋淋的就不会被抢走。可惜二姑奶去世后,他带着女儿入赘他乡,年深月久便断了音问——听说是在某某地方,估计也早已过世;只不知女儿小兰后来怎样,什么时候要去访问一下。④我以为他不过这样说说而已,没想到,某个暑假的一天,他骑车出门几乎一整天不见人影,傍晚才兴冲冲地回来,急切地跟我们说他今天见到小兰了。⑤原来,他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打听到小兰表姑长大后就嫁到了本县的白马乡,而父亲在与这个乡一河之隔的一所小学还任过教。他这天骑车到了小兰表姑村上,又打听到她住处,就装作不经意间来此歇息一下,与小兰拉话。父亲说要向她打听一个人,“谁?”“小兰!”“你打听她干什么?”“我有一位同事,说他和小兰是表亲!”这时小兰承认自己就是“小兰”,而父亲却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小兰对他说:“我是听说我有一位表兄在河那边教书。”“他现在已经不在那啦,调走了!”然后,各自介绍了家庭情况,而父亲仍然是以自己同事的身份代为介绍自己的。最后,父亲塞给小兰身边的小孩子十元钱,说是替同事给孩子买点糖吃。而分别时,小兰也依依不舍地对父亲说:“叫我的老表来做客呀!”听了这番叙述,我既为父亲隐瞒身份去看望自己的表妹觉得新奇有趣,也多少感到有些不解。⑥父亲的性格就是这么有点“怪”。这在他对待我家所分得的几亩田地上也有所体现。一方面,他既要教书,又要种地,当然会觉得苦不堪言,所以会常常诅咒这该死的田地,累死个人;一方面,他又每个暑假都会带领我们下地,抢种抢收。他干活像他写字一样,工工整整地栽插每一株秧,仔细收割每一株稻谷。当稻谷和麦子收到打谷场上,堆成一座座小小的金字塔时,他看着那黄澄澄的收成,眼里放出喜悦的光,那目光不亚于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孩子。⑦父亲晚年也更多地与母亲一道侍弄家里的菜园。他陪母亲栽插瓜菜秧苗,帮她担水浇园,当然也帮她收获。而经过父亲、母亲经之营之,那些年,我家的菜园总是丰收,连菜园边缘的高粱和黄豆都结得繁盛。⑧但我不知道父亲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还不止于此。这片菜园在村子西北边的丘冈脚下,背靠冈岭,而面向无尽的沃野平畴,地势开阔,风景颇佳。我知道父亲在劳作之余,也喜欢站在坡上眺望四方,口中连赞“好地方、好地方”,但我没有想到他会有更多的想法或者想象。后来我母亲在回忆他时才透露,有一次,他担水灌园之后,也许是累了,便找了一座长满青草的坟冢,斜躺在边上,一边望着远方,沉思良久,一边对母亲说:“他妈妈,这里不错,我以后就葬在这里吧,风光很美啊!”⑨没想到还真是一语成谶,大约一两年后,父亲便溘然长逝,这时他还不到退休年龄。据说,当他得知自己生了病,即将去县医院就诊时,似乎就有了一去不返的预感。他并没有怎么惊慌。临行前,他沿着村庄周边好好地走了一遍,没漏过一条小溪,一行小树,也没有忽略一块田地,一口池塘,他用目光把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抚摸了一遍,然后和母亲拎起必需的物品,一步一步离开了村子,走到公路上去等汽车——其时,我正在两千多里外的城市读书。⑩记得《渴望生活》中讲到梵高之死时曾说:“他是一块极速还原的泥土”,我觉得父亲也是。但我又想,虽然“哪块黄土不埋人”云云有种英雄的豪气,一个人一辈子就像一株植物,生长于此,开花于此,最后叶落于此,未尝不是一种幸福。8.分析第⑤段情节对刻画父亲人物形象的作用。(3分)9.请从数量词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现力。(4分)10.从构思的角度阐释本文标题中“菜园”的多重涵义。(4分)11.评析第⑩段作者揭示的幸福观。(4分)【答案】8.答案示例:第⑤段叙述了父亲隐瞒身份与表姑相见的情节,父亲对失散多年,随其父移居他乡的表姑是否会与自己相认没有把握,而在确认表姑愿意相认之后,又因准备不足只得继续隐匿身份,在父亲“怪”的表象背后,凸显了晚年的父亲对故土与故人(亲情)的珍视。9.答案示例:“一条”“一块”“一口”“走一遍”“抚摸一遍”等数量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对故乡山山水水走得全,看得细,恋得深。“两千多里”突出距离遥远,流露出了“我”对父子相隔的深切遗憾和伤感。10.答案示例:标题中“菜园”指父亲和母亲侍弄的菜园;也指亲情与故土;还指父亲的精神家园;文中父亲对这个精神家园有一个从回避到回归,最后融入的过程,层层深入,构思巧妙。11.答案示例:作者认为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远离故土,是一种幸福;而扎根故乡,安土重迁,落叶归根也是一种幸福。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的幸福观,符合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而当今开放融合的时代,心怀“哪里黄土不埋人”的豪气,实现人生价值,也是一种幸福。【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第⑤段中,父亲在未确认小兰表姑身份时“骑车到了小兰表姑村上,又打听到她住处,就装作不经意间来此歇息一下,与小兰拉话”并说“我有一位同事,说他和小兰是表亲!”从父亲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对失散多年,随其父移居他乡的表姑是否会与自己相认没有把握,而后来“这时小兰承认自己就是‘小兰’,而父亲却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因为他准备不足,只能“父亲塞给小兰身边的小孩子十元钱,说是替同事给孩子买点糖吃”聊表心意,而无法表现出更充足的礼节。父亲之所以做出如此“怪”的行为,其实可从前文“我上大学以后,父亲年纪大了,心情比较放松,与村里人谈笑渐多,跟我也讲起家族往事,言谈间流露出对逝去的亲人深深的怀念”看出端倪,体现晚年的他对故土与故人(亲情)的珍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语言特点的能力。第⑨段画线句的数量词有“一条”“一块”“一口”“走一遍”“抚摸一遍”等,这些都是对父亲临行前回顾乡土的具体行为的描写。从这一系列“一”的数量词中,既可以看出父亲把每一个细小的东西都关照到了,从而见其走得全,看得细。而父亲之所以要如此细致地去走去看这每一片山山水水,是因为他实在是依依不舍,由此可见他对家乡的恋之深。而当父亲做出这些行为时,为人子女本应身旁尽孝的“我”,却远在“两千多里外的城市”,这一遥远的距离数词,充分展现了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感,流露出了“我”对父子相隔的深切遗憾和伤感。【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根据原文“父亲晚年也更多地与母亲一道侍弄家里的菜园。他陪母亲栽插瓜菜秧苗,帮她担水浇园,当然也帮她收获”可知,标题中“菜园”指父亲和母亲侍弄的菜园。而根据作者对父亲的回忆,集中于父亲晚年时怀念亲人、安心种地等行为,以及文末对父亲与故土的思考“但我又想,虽然‘哪块黄土不埋人’云云有种英雄的豪气,一个人一辈子就像一株植物,生长于此,开花于此,最后叶落于此,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可知,菜园也指父亲和“我”的亲情与故土。根据原文“当稻谷和麦子收到打谷场上,堆成一座座小小的金字塔时,他看着那黄澄澄的收成,眼里放出喜悦的光,那目光不亚于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孩子”“但我不知道父亲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还不止于此。这片菜园在村子西北边的丘冈脚下,背靠冈岭,而面向无尽的沃野平畴,地势开阔,风景颇佳。我知道父亲在劳作之余,也喜欢站在坡上眺望四方,口中连赞‘好地方、好地方’”可知,菜园对父亲来说,还是他的精神家园。从构思的角度来说,作者虽以“菜园”为题,但一开始并未写菜园,而是极力描写“其实,他当初何止是不太喜欢与人交往,甚至在言语中也明显表示过对乡土的不恭,尤其是在训导我念书的时候”,但后面父亲慢慢地开始怀念起家乡故去的亲人、开始安心陪母亲在菜园里劳作,甚至最后想到以菜园为自己的归宿,这样从回避到回归,最后融入的过程,层层深入,构思巧妙。【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析作者观点态度,评价作品价值判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理解作者的幸福观,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对这一观点进行合理评价。由文中作者说的“‘哪块黄土不埋人’云云有种英雄的豪气”,“哪里黄土不埋人”意思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只要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必拘守于一块小小土地,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远离故土,是一种幸福。而根据关联词“虽然”和后文“一个人一辈子就像一株植物,生长于此,开花于此,最后叶落于此,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可知,作者也并没有否定安土重迁,他认为扎根故乡,安土重迁,落叶归根也是一种幸福。就历史渊源而言,后一种幸福是源自古老中国“乡土中国”的传统,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人们安土重迁,即使生活所迫曾远离家乡,年老时也会心心念念地想落叶归根。所以,这种幸福观有其历史合理性。而如今,社会快速发展,日益开放,人们也有了更多机会开拓眼界,实现抱负,因此心怀“哪里黄土不埋人”的豪气,敢想敢闯敢干,同样值得肯定。(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3题。(8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淮上遇洛阳李主簿(唐)孟浩然(唐)韦应物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的体裁均为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数都是五个。B.两首诗的创作原因都是因为诗人漂泊在外遇到旧游。C.两首诗的诗句都有倒装现象,且倒装之后效果甚佳。D.两首诗的创作手法相同,即意象叠加、视听觉结合。13.“叶”与“树”是古诗的常见意象,有人认为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韦诗颔联中的“树”不能改为“叶”,否则诗意寡淡。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答案】12.C13.示例:“树”相对于“叶”具有整体、直立、高大等特点,树一旦群聚则有宏大、阔远的效果;而“叶”相对于“树”具有零散、轻薄、绵密而小的特点。孟诗颔联中的“叶”不能改为“树”,因为风在树间和风在叶间吹出的声音效果不同,树间的风猛烈,而叶间的风凄厉,根据诗上下句,诗人远离故土,孤身一人,在相思明月的朗照下,在猿声四起,江水急流声的包围下,内心凄楚无比,已经到了男儿落泪的真伤心地步。“叶”的形象更符合孤单、弱小、飘零的诗人感受。相反,韦诗颔联中的“树”则不能改为“叶”,“树”的整体感与前一句的“人”正好相对,有互文效果,人与树都进入萧瑟的衰老之境。而人之将老与颈联中的孤独、尾联中难得老友相聚时对过往的回忆,融为一体,使韦诗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押韵的字数都是五个”错误。第一首诗押韵的字是五个,分别是“愁”“流”“舟”“游”“头”;但第二首诗押韵的字是四个,分别是“流”“秋”“舟”“游”。B.“两首诗的创作原因都是因为诗人漂泊在外遇到旧游”错误。从“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可知,第二首诗是因为诗人漂泊在外遇到旧游;而从标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和诗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可知,第一首诗是诗人夜宿桐庐江上时,怀念扬州旧友而作。D.“两首诗的创作手法相同,即意象叠加、视听觉结合”错误。第二首诗并没有采用“视听觉结合”的手法,“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是转述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首先,考生要分析阐述“叶”与“树”作为意象的特征和区别。“树”与“叶”不同,“树”有整体性,具有高大、挺立的特点,树木构成森林更给人以庞大辽阔的感觉;而“叶”则是一个个零散的轻薄的个体,聚集起来又具有繁密、飘摇的特点。然后,再结合诗句的语境进一步分析,如“风鸣两岸叶”,是说“晚风吹来,两岸树叶萧萧”,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此处的“叶”不能改为“树”,因为风在树间和风在叶间吹出的声音效果不同,树间的风猛烈,而叶间的风凄厉。此处诗人的孤寂感,就被叶间凄厉的风声触动得厉害了。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这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叶”的形象更符合孤单、弱小、飘零的诗人感受。相反,韦诗颔联中的“门前树已秋”,是说“门前的树木正衰落逢秋”,对应前文“窗里人将老”,表达了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的感慨叹息。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树”则不能改为“叶”,“树”的整体感与前一句的“人”正好相对,有互文效果,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人之将老与颈联中的孤独、尾联中难得老友相聚时对过往的回忆,融为一体,使韦诗含蓄地传达出更为复杂的人生境况和感触,读来更加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①蓝理,字义山,福建漳浦人。少桀骜,膂力绝人。集族人勇健者击杀海寇卢质,诣吏,欲因以为功,吏疑亦盗也,系之狱。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悉纵系者,令赴藩下授职。理间道走仙霞关诣康亲王军降,为乡导,破叛军于温州。②二十一年,提督施琅征台湾,知理英勇,奏署右营游击领舟师,部议格之,特旨允行。琅令理当前锋,诸弟瑶、瑗、珠皆从。郑克塽令曾遂等率众数万迎敌,战舰蔽海。理督兵与战,遂发炮,弹掠理而过,理仆,遂遥呼曰:“蓝理死矣!”瑶扶理起立,理亦呼曰:“蓝理在,曾遂死矣!”呼刀,族子法以授理,见理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瑗傅以衣,珠持匹练缚其创。理呼杀贼麾兵进击沉敌舰二敌大溃。琅过理舟慰劳之,舟胶浅沙,敌舰环围之。理闻,赴援,书姓名舟篷上,敌惮理,为稍却。追击,大败之,遂克澎湖。台湾平,叙功,仍授参将。③未几,丁父忧。服阕,诣京师,召至御前,问澎湖战状,命解衣视其创,慰劳甚至,超授陕西神木营副将。寻擢宣化镇总兵。四十二年,复移天津。赐花翎、冠服,并御书榜曰“所向无敌”赉焉。四十三年,以旧伤疾作,乞解任,温旨慰留,遣御医诊视。理以畿辅地多荒洼,请于天津开垦水田百五十顷,岁收稻谷,民号曰“蓝田”。五十四年,以病回京,寻卒。④理性率直。官福建提督,政行于乡里,捕治盗贼,遂及诸豪家。修桥梁,平道路,率富民钱,益积怨。泉州民绘虎为榜,列理诸累民状,以是得罪。上念其旧功,终矜全之。(选自《清史稿ž列传四十八》,有删改)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1)悉纵系者()(2)超授陕西神木营副将()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部议格之,特旨允行()A.阻止B.纠正C.推究D.抗拒(2)上念其旧功,终矜全之()A.崇尚B.怜惜C.夸耀D.庄重16.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集族人勇健者击杀海寇卢质,诣吏,欲因以为功,吏疑亦盗也,系之狱。17.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理呼杀贼麾兵进击沉敌舰二敌大溃18.第②段是怎么表现蓝理英勇的?请作分析。(3分)19.文末说“上念其旧功”,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蓝理的“旧功”。(4分)【答案】14①.释放②.提拔、擢升,或越等(授官);破格,跨级提拔,破格提拔,破例。15.①.A②.B16.聚集勇敢强健的同族人攻击杀死海寇卢质,到官吏那里去(告诉他),想借此作为功劳,官吏怀疑他们也是盗贼,把他们关进监狱。17.理呼杀贼/麾兵进/击沉敌舰二/敌大溃18.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具体事例,直接写蓝理战斗的英勇。通过描写敌人看见舟篷上蓝理的姓名就害怕后退,侧面表现其英勇。19.①做向导,助破叛军;帮助朝廷在温州击破叛军②为前锋,击沉敌舰;③援施琅,攻克澎湖;④开荒洼,成为蓝田;关心百姓,开垦水田,年收稻谷。【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纵”,释放。句意:把关押的人全部释放了。(2)“超”,提拔、擢升,或越级(授官)。句意:越级(破格)提拔为陕西神木营副将。【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格”,阻止。句意:中央商议后阻止这件事,皇帝下特别诏令允许施行。故选A。(2)“矜”,怜惜。句意:皇帝念及他功勋卓著,最终怜惜而予以保全。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族人勇健者”,定语后置句,“勇健者”做定语修饰“族人”后置了,应是“勇健族人”,勇敢强健的同族人;“击杀”,攻击杀死;“诣”,到;“因”,凭借;“系”,捆绑。【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蓝理高呼着杀贼,指挥军队进军,攻击并击沉了两艘敌舰,敌人大败。“理呼杀贼”表意完整,是说“蓝理高呼着杀贼”,其后断开。“击沉敌舰二”是“麾兵进”的结果,要与前面断开。“敌大溃”是最后结果,且“敌”做“大溃”的主语,也要单独成句。综上断句为:理呼杀贼/麾兵进/击沉敌舰二/敌大溃。【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根据文中“瑶扶理起立,理亦呼曰:‘蓝理在,曾遂死矣!‘呼刀,族子法以授理,见理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暖傅以衣,珠持匹练缚其创”可知,“理亦呼曰”是通过语言描写,“呼刀,族子法以授理”是通过动作描写,以及“腹破肠出,继续战斗”的具体战斗事例,直接写蓝理战斗的英勇。根据文中“理闻,赴援,书姓名舟篷上,敌惮理,为稍却”可知,通过写敌人的后退来表现其英勇,这属于侧面描写,通过描写敌人看见舟篷上蓝理的姓名就害怕后退,侧面表现其英勇。【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从原文“理间道走仙霞关诣康亲王军降,为乡导,破叛军于温州”,意思是:蓝理从小路到仙霞关拜见康亲王军降,做了他们的向导,在温州打败了叛军,可知他做向导,助破叛军,帮助朝廷在温州击破叛军。从原文“琅令理当前锋,诸弟瑶、瑗、珠皆从……追击,大败之,遂克澎湖”来看,施琅命令蓝理做先锋,诸弟蓝瑶、蓝瑗、蓝珠都跟从他……蓝理乘势追击,大败了敌军,于攻克了澎湖,可见他为前锋,击沉敌舰;援助施琅,攻克澎湖。从原文“理以畿辅地多荒洼,请于天津开垦水田百五十顷,岁收稻谷,民号曰‘蓝田’”来看,蓝理因为国都附近的地区有很多的荒地和洼地,请求到天津开垦一百五十亩水田,每年收获稻谷,百姓称之为“蓝田”,可见他开垦荒洼,成为蓝田;关心百姓,开垦水田,年收稻谷。参考译文:蓝理,字义山,是福建漳浦人。年少时桀骜不驯,臂力超人。聚集勇敢强健的同族人攻击杀死海寇卢质,到官吏那里去(告诉他),想借此作为功劳,官吏怀疑他们也是盗贼,把他们关进监狱。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释放了所有关进监狱的人,让他前往藩下接受任职。蓝理从小路到仙霞关拜见康亲王军降,做了他们的向导,在温州打败了叛军。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师提督、靖海将军施琅征讨台湾,闻知蓝理英勇,奏请任命他为右营游击,领前队先锋,率舟师征剿台湾,部下商议想阻止他,施琅特地下旨允许他前行。施琅命令蓝理做先锋,诸弟蓝瑶、蓝瑗、蓝珠都跟从他。郑克塽命令曾遂等人率领几十万士兵迎战,战船遮天蔽海。蓝理率领军队和他交战,于是敌人发动大炮,突然一枚炮弹飞来,弹片掠过蓝理而过,蓝理倒下,曾遂大叫:“蓝理死了!”蓝理之弟蓝瑶将蓝理扶起,蓝理也大喊:“蓝理没死,曾遂死了!”大喊着让拿刀来,族人蓝法把刀给了蓝理,这时,他看见蓝理的肠子已经流出来,就为他将肠子捧放入腹,诸弟蓝瑗帮他包扎穿衣,蓝珠拿一条白带帮他包扎伤口。蓝理全然不顾,还在大喊杀贼,指挥军队进军,攻击并击沉了两艘敌舰,敌人大败。施琅亲自上船慰劳蓝理,战船搁浅在沙滩,被敌人的战舰包围。蓝理得知,前往援救,把自己的名字“蓝理”写在船篷上,敌人看见后很是忌惮蓝理,不一会就退却了。蓝理乘势追击,大败了敌军,于是攻克了澎湖。台湾平定后,评述、认定各项功绩,授予蓝理参将之职。不久,因父亡故,又在家服丧。服丧期满,蓝理奉诏到京师晋见皇帝。康熙特召他到面前,询问澎湖血战时状况,叫解衣察看伤处。安慰问候很是优厚,越等授予他陕西神木营副将官职。不久又提拔为宣化镇总兵。康熙四十二年,又移居天津。赐蓝理花翎、冠服,康熙亲自为蓝理题写御书榜文:“所向无敌”赏赐给他。康熙四十三年,因为旧疾发作,乞求回家养伤,皇上温和恳切的安慰留任他,派遣御医亲自诊视。蓝理因为国都附近的地区有很多的荒地和洼地,请求到天津开垦一百五十亩水田,每年收获稻谷,百姓称之为“蓝田”。康熙五十四年,因病回京,不久就去世了。蓝理性格性情坦率,爽直。在福建作提督时,在乡里施行政令,抓捕整治盗贼,于是涉及到各个豪强人家。修理桥梁,平铺道路,都是让富人出钱,于是更加积累民怨。泉州的百姓绘制虎榜,列举蓝理的很多罪状,因此获罪。皇帝念及他功勋卓著,最终怜惜而予以保全。(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2分)松滋儒学记(宋)胡瑗①①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校之兴莫过于三代,而三代之兴莫过于周。大司徒以六德、六行、六艺教万民而宾兴之,纠其有言异者诛,行异者禁,其所言者皆法言,所行者皆德行。四海之远,万民之众,若符节之合,教化明于上而风俗成于下也。故其材之成也,大则可以论道、经邦,小可以作而行事;无他,盖本于学校之教而已矣。②三代而下言治者称汉唐,然未知先王教化之意,而人自为学汉之士,则党同门,妒道真。唐之文则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则于教化□可知矣。③国初承五代之乱,祖宗留意庠序之事,而士犹弊于俗学。于是,新太学立三舍,订经义,立师儒,天下学者知所从。郡邑率令立学选贡士,诸路使者提其事而督察之。由是,淫辞息,诐行消,上下相勉兴起于善,而大道之文,炳然与三代同风矣。④松滋之为邑,在江陵之西,其民淳而易化,旧有学舍湫隘尤甚。邑大尹明敏好学,有乐英才教育之意,诏下兴学,竭力营之。殿宇弘壮为二堂:曰笃讲,曰议道;堂分四斋,为屋三十余楹,而又面学凿池构亭其中,前为厅以讲射,名其亭为观德。凡俎豆②之事在古制之所有者,无一不具;弦诵之声,诸生乐然从之。愚将见人材之成以副国家之用者继踵而出矣。⑤诸生求记,遂以为书。[注]①胡瑗:北宋学者,思想家,教育家②俎豆:古代祭祀。20.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固B.则C.亦D.方21.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周代是办学最兴盛的时期B.汉唐的教化风气值得推崇C.本朝的学校教育兴利除弊D.松滋邑办学必将人才辈出22.第①段画线句的论述严谨,请加以分析。(4分)23.本文先议后叙,重议轻叙,请结合内容分析作者如此谋篇布局的意图。(4分)【答案】20.A21.B22.第①段画线句阐释了人才、教化、师儒、地方官员及学校的关系,由治天下的目标到途径再到基本保障,强调了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因果相承,环环相扣,论述严谨。23.本文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观点,强调兴办儒学的意义,接着阐述由三代到汉唐,不重教育的危害,进而论述本朝,对于教育的重视,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加强议论。最后叙述了松滋邑办学的背景,概述了松滋学堂的结构布局和教学内容。作者站在教育家的高度,论述教化之本在学校,突显了作者希望兴办儒学、期待松滋出现更多的人才,也赞颂了松滋大尹对儒学的支持。【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根据原文“唐之文则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则于教化□可知矣”可知,写出了唐代不重教育的危害,故此处应选“固”,本来,确实。“则于教化□可知矣”句意:那么对于教化(的作用)确实是可以(由此)了解的了。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汉唐的教化风气值得推崇”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三代而下言治者称汉唐,然未知先王教化之意,而人自为学汉之士,则党同门,妒道真。唐之文则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则于教化□可知矣”,可知作者从反面论证,以汉唐未知教化之意,文风党浮荡怪,强调教化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汉唐的教化风气值得推崇”。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第一段画线句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可知,欲治理天下须得人才,欲得人才需注重教化,欲得教化需得教师,向百姓弘扬教化是郡县的责任,而教化的根本场所是学校。由此可知,作者据此阐释了人才、教化、师儒、地方官员及学校的关系,由治天下的目标到途径再到基本保障,强调了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因果相承,环环相扣,论述严谨。【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第一段“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盖本于学校之教而已矣”先逐层推进,论述学校的重要性:欲治理天下须得人才,欲得人才需注重教化,欲得教化需得教师,向百姓弘扬教化是郡县的责任,而教化的根本场所是学校。然后从三代中的周举例为证,周实行宾兴的推举人才的制度,纠正、禁止非礼的人、行为,所得结果是教化明于上而风俗成于下,从而得出成材大可以论道经邦,小可以辅佐行事,而这成才的根本便是兴办学校进行教化,从这层面上,继续强调兴办学校的必要性。第二段“三代而下言治者称汉唐,然未知先王教化之意……可知矣”从反面论证,以汉唐未知教化之意,文风党浮荡怪,强调教化的重要性。第三段“国初承五代之乱,祖宗留意庠序之事,而士犹弊于俗学……炳然与三代同风矣”记叙当朝先帝注意开办学校,行教化之事,大道之文,由此与三代同风,这是在论述兴办学校、注重教化的积极作用。第四段“松滋之为邑,在江陵之西……愚将见人材之成以副国家之用者继踵而出矣”交代松滋城邑的地理位置,民风淳朴容易教化。当地的大尹注重当地百姓的教化,又交代了兴办的学校的二堂、规模、前后环境、建筑结构,诸生在此地学习古往今来的祭祀之事等学问,作者最后表达对此地必将为国家产生诸多人才的美好期待。由此可知,前面三段都是背景的介绍,为的就是突出最后这所学堂修建的必要性。第五段“诸生求记,遂以为书”交代写作缘由。这篇文章以议论开篇,强调开办学校、重视教化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然后举三代时周、汉唐、本朝的例子,分别论述开办学校、重视教化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分别从总结正面、反面和正面进行论述,强调办学的重要性。最后记叙松滋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民风、开学办学的规模和建筑结构,表达对其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美好愿望。综上所述,文章先议后叙,重议轻叙,重点突出,安排得当。参考译文:达到天下大治的基础在于人才,成就天下之才的方法在于教化(儒家教育),从事教化工作的在于教师,弘扬教化(光大儒者经师)并让老百姓接受的在于地方官府,而教化人才的根本在于学校。学校的最兴盛时期没有超过夏商周三代的,三代中的最兴盛时期没有超过周的。大司徒用六德、六行、六艺教育众多的百姓并采用宾兴举贤之法,纠正那些有不同言论的人就诛杀,行为不对的就拘押,他们所说的都合乎法礼,所做的都符合道德品行。广大的天下,众多的百姓,(守礼法)就像符节相契合一样,在上(对统治者)教育要清明,在下(对百姓)风俗便形成。所以那些人才的养成,大的方面可以用来阐明道理、治理国家,小的方面可以用来写文章并实践它。没有别的(原因),都是因为把学校的教化作为根本罢了。三代以下能称得上大治的就是汉朝和唐朝了,然而不懂得先王教化的意图,却自认为是学习汉唐的人,就(常常会)结党同门、妒忌(追求)道德学问真谛(的人)。唐代的文风,天宝时期的风气崇尚朋党,大历时期的风气崇尚浮夸,贞元时期的风气崇尚激荡,元和时期的风气崇尚怪诞,那么对于教化(的作用)确实是可以(由此)了解的了。建国初年,承续五代之乱,祖宗注重学校教育方面的事情,士人却还被世俗之学所蒙蔽。在这个时候,新办的太学设立三舍(上舍、内舍、外舍),编订经籍义理,设立儒者经师,天下做学问的人都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各府县大都下令兴建学校选拔人才,监察部门提出要求并监督检查。因此,浮夸之词停止了,偏斜不正的行为消失了,自上而下人人都相互劝勉从为善做起,而那些宣扬大道的文章,明明白白的,和三代时候的风气一样了。松滋作为县邑,在江陵的西面,百姓淳朴易于教化,旧时曾有一个学堂处在很低洼潮湿的地方。松滋县尹,聪明好学,有乐于培养英才的意向,下令兴办学校,(并)竭尽全力营建乡学。(建成后的松滋县学堂的)雄伟的殿堂共有两:一间叫做笃讲堂,一间叫做议道堂;每间殿堂分成四个书斋,作为独立房屋的共有三十几间,又在正对着学堂的地方挖了池塘,在池塘中间建了亭子,前部的空间作为厅用来讲授六艺中的“射”,将这个亭子命名为观德亭。凡是在古代制度上所记录的关于祭祀的事情,没有一样不备办的;礼乐诵读等各种声音(充满了整个学堂),各位学生都很愉快地跟随着(唱和)。(我相信),我将会看到人才的培养并且用来符合国家的任用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地涌现出来(即人才辈出)。有几个学生向我索求一篇记,于是我把它写了下来。三写作70分24.有人说,人不是被事情困扰住,而是被对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扰住。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就此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解析】理性乐观,付诸行动苍茫人生,世事纷繁,我们都在不断与困难相抗争。当我们深陷烦扰之时,不禁思考这困扰的来源:有人说人不是被事情困扰住,而是被对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扰住。而我认为不尽如此。究其本质,所探讨的其实是困境之中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