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课导入1956年以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而被载入史册。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全党面临的全新课题。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中共八大会场【唯物史观】核心素养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能够根据其中的挫折总结出相应的经验教训。【时空观念】知道在1956-1976年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与成就。【史料实证】能够通过阅读、观看文字与图片史料形成对所学知识完整准确的认知。探究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历史解释】依据课本和所学的图文资料,对50-70年代的建设成就和失误做出合理解释。【家国情怀】列举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理解这些成就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双百方针正式提出;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1957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1958年“八字方针”实行1961年七千人大会召开1962年“四个现代化”提出1964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1972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时空观念任务1:

结合导学案及教材,整理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即成

功与挫折,并分析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对你的启示。分类成

功挫

折政治中共八大;七千人大会与八字方针三面红旗,文化大革命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调整1965年三面红旗,三年困难期社会双百方针文化大革命反思: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许多弊端,不想完全走他们的老路,急于要闯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独创的建设路子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所做的秘密报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同年6月和10月,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动乱。从此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萧冬连等《求索中国:文革十年史》

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9,北京)(中共八大)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做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问题1:据材料结合教材指出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与影响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实事求是成功探索,未能坚持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材料:“这一次批判资产阶级右派的意义,不要估计小了。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个斗争,从现在起,可能还要延长十年至十五年之久。”——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材料:“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春)反右斗争扩大化全党整风运动(1957.4.27-1958.8)全国反右斗争(1957.6-1958年夏季)整风运动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苏共二十大波兰、匈牙利事件罢工、罢课、退社风潮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堪称“冒进”。——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2、徘徊在十字路口的1957年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②指导思想:急于求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角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问题2:结合教材,指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958.6.22)“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5)高举“三面红旗”

3、走向疯狂的1958年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标志:大炼钢铁教训:片面扩大生产规模,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破坏生态环境,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问题3:请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从中我们能得到那些经验教训?大跃进:人民公社:特点:片面追求生产力高速度(产量)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教训: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挫伤群众生产积极性,造成经济严重困难,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特点:“一大二公”,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公有化程度)【归纳整理】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及原因事件主要特征失误根源危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严重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错误理论指导错误实践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片面追求单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严重挫伤十年“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

对阶级矛盾认识不清.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党和人民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许多地区因严重缺粮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非正常死亡人口急剧增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各类政策调整。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较深入地总结经验1964年,三届人大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周恩来(1964.12)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4、全面调整的1962—1965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调整(局部纠正“左”倾错误)

毛泽东:“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毛泽东:“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知识拓展】八字方针与四个现代化八字方针基本内容: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四个现代化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1.背景党内当时存在什么思想?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摘录)1966年5月16日(1)党内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倾错误毛泽东对形势作出什么分析?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文化大革命简史》(2)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分析1966年春夏1967初1969.41971.91972和1975年1976年9月1976年10月(1)发动(2)夺权(4)整顿(3)中共九大粉碎政变(5)加紧夺权(6)结束灾难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2.过程地方造反派的“打砸抢”党政领导、知识分子等遭批判揪斗“破四旧”打倒刘少奇教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27)3.性质史论总结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❷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手里;❸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❹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❺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1957至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失误的经验教训:1、表现工业❶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❷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❸国防:我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的人造卫星❹建设基础设施、基础项目和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

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表现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进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雷锋(1940-1962)邓稼先(1924-1986)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表现外交:❶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❷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❸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三、伟大的建设成就史料实证史料: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摘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根据史料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三、伟大的建设成就史料实证史料: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的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的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摘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根据史料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因素: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三、伟大的建设成就史论总结

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这样美国的试图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遏制苏联的资本

从中国方面看:改善中美关系有三重考虑,一是改善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促进祖国统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三、伟大的建设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也大力支持中国史论总结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意义:❶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❷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❸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三、伟大的建设成就2、影响

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1956—1976年二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本课小结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伟大的建设成就正确的探索:中共八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八字方针探索中的失误:全面建设时期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发动与全面内乱周恩来、邓小平的调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成就时代精神的形成课堂练习1、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真题解析✓正确项分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制,故C项正确。

×错误项分析:A项“开始”表述错误,在此之前已经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答案:C2、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真题解析✓正确项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