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高中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第8讲
目录核心知识整合01重要概念解释02考点命题探究03考点强化训练04课堂目录PART01重要概念解释重要概念解释《共同纲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纲领文献,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定了一系列内外方针政策,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宣告结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要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
重要概念解释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当时严峻国际形势,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当时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必须做出选择,所以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该方针不仅表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与新中国的国体相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绝不能因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而对它在历史上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以至否定。《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过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了该法律。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随后取代了《共同纲领》,俗称54宪法。
重要概念解释万隆会议/求同存异: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参加万隆会议时,由于会议面对帝国主义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周恩来团长明确提出该方针。“求同”(就是指与会国都受过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统治的经历相同,都希望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的愿望相同。)这是开会的出发点,即使有“异”(指各国采取的社会制度政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丕相同)可以保留。呼吁与会各国代表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该主张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促成亚非会议的成功。“另起炉灶”:“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大政策之一。对外“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内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要另起炉灶,创立新型的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外交队伍。
PART02核心知识整合阶段特征总特征改革开放前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既出现了严重的挫折,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政治制度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世纪50年代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件,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恢复后,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起来。中共八大以后,经济建设出现曲折,“文化大革命”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核心知识整合外交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时代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一
人民政权的巩固
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1.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法治基础: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3.干部制度: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三、改革开放前的外交
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1)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3)结盟性:实行“一边倒”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4)内向性:即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5)过渡性:即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中形成,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五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2)特点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③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1)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①借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②创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①借鉴: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②创新: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核心知识整合(3)构建经济结构与体制①借鉴: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②创新:注重克服苏联模式过度集中的缺点,注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特点(1)剧烈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的重要社会背景在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专业化高等教育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重要背景。(2)外交环境深刻影响了工业化建设的方向和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使工业化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中苏关系密切,中国向苏联学习,使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核心知识整合(3)群众运动式的经济建设模式对工业化建设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工业化建设,调动了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但是,也由于急于求成而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4)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国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空前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基本上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有利于国家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工业化建设。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八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核心知识整合知识点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建设重大经济、交通、民生项目,这是这一时期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制度因素。(2)人民群众高昂的劳动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的时代人物,这是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群众基础。(3)知识分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毅然归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取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核心知识整合(4)老一辈革命家抵制“左”的错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顶住“左”的错误思想的压力,领导、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外交工作,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核心知识整合PART03考点命题探究角度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建设【典例】
(2021北京卷,1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②③
B.①④C.①②
D.③④考点命题探究答案
A
解析
西南民族访问团不是军事组织,不可能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①错误。1950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④错误。故选A项。考点命题探究角度二
改革开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典例1】
(2022广东卷,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考点命题探究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等信息可知此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调整外交政策。此时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中国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提升国际影响力,B项正确;调整“一边倒”政策是国际形势的需要,而非国内建设的需要,排除A项;“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1955年,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排除D项。考点命题探究【典例2】
(2021山东卷,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考点命题探究答案
D
解析
材料“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强调了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愿望,而不是“自力更生”,D项正确,B项错误。“联系”和“做生意”不只是指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A项错误。材料中未反映出中国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C项错误。考点命题探究角度四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典例】
(2021河北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这一变化(
)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考点命题探究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把财经工作方针从“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调整为国防、市场和建设并重,这有利于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A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设的一个方面,B项说法不全面。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社会主义改造,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考点命题探究角度五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典例】
(2021辽宁卷,9)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考点命题探究答案
D
解析
1954年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各行各业掀起了技术革新运动等,劳动者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D项正确。国民经济的调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这一活动是否与苏联经验有关,B项错误。“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距离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尚有很大距离,C项错误。考点命题探究PART04考点强化训练1、1964年1月,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对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说:“日本人民不关心东南亚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们倾向于认为苏联,而不是中国,是主要敌人;在法国与中国建交的问题上,日本政治家和报纸认为,法国的行动开创了一个和中国接触的机会。”这表明(
)A.日本舆论倾向于缓和中日关系B.中法建交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C.美苏两大阵营由对峙走向合作D.中美外交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考点强化训练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日本人希望与中国接触,即日本舆论倾向于缓和中日关系,故选A项;“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大阵营仍然对峙,排除C项;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D项。考点强化训练2、《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次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A.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B.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C.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D.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考点强化训练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真实的革命斗争体现了作品的“革命性”,报告文学、电影、芭蕾舞剧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性”,群众的喜爱体现了作品的“人民性”,B项正确。文艺创作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C项中“唯一”表述绝对,错误。“抽象性”说法错误,D项错误。考点强化训练3、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考点强化训练答案
B
解析
1959—1961年是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20世纪60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SP药品经营行业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内审检查表)
- 《丰田战略分析》课件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十五中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临终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 糖尿病的治疗与用药
- 儿童摄影店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细则
- 铝合金技术服务协议
- UU电影院建筑材料供应招投标
- 智能港口装卸系统布线改造合同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共31张课件)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卷一》真题及答案
-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 2024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 2024年执法资格考试考前预测卷(附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农村民兵连指导员述职报告范本
-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六盘水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
- 中国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历史讲解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