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摄方法、镜头语言、艺术美感3个方面 分析纪录片《幼儿园》_第1页
从拍摄方法、镜头语言、艺术美感3个方面 分析纪录片《幼儿园》_第2页
从拍摄方法、镜头语言、艺术美感3个方面 分析纪录片《幼儿园》_第3页
从拍摄方法、镜头语言、艺术美感3个方面 分析纪录片《幼儿园》_第4页
从拍摄方法、镜头语言、艺术美感3个方面 分析纪录片《幼儿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拍摄方法、镜头语言、艺术美感3个方面,解读纪录片《幼儿园》2020-04-1509:56关注当这句话出现在荧幕上,舒缓的音乐响起的时候,许多人都被触动了。这句话出自纪录片《幼儿园》,2004年上映,豆瓣评分8.8,导演张以庆。该片记录了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14个月里的生活。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对于喜爱纪录片的朋友来说,张以庆这个名字应该比较熟悉,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红地毯上的日记》《舟舟的世界》《英和白》等。张以庆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特色化的导演,“不按套路出牌”是多数人对他的评价,他说自己最怕的就是在创作上重复自己。而《幼儿园》这部片子同样如此,它打破了大多数人对幼儿园生态的刻板印象,对孩子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且不说影片包含的深刻含义,单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和艺术美感三个方面来说,《幼儿园》都是一部独具特色、极致用心的影片。它展现了张以庆对纪录片的个人化诠释,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体验。接下来我就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简要地解读一下这部纪录片。01用“旁观”的拍摄方法,“交友”式拍摄——取得孩子信任,让孩子无视镜头存在美国的《电影术语汇编》中说: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的底线也是真实。《幼儿园》这部片子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了4个月的观察、试镜、选择拍摄对象等,于同年9月开拍。14个月后完成前期拍摄工作,“非典”之后的2003年9月,创作开始进入后期剪辑制作阶段。拍了5000多分钟,最后只从中选取了70分钟,可见工程量之浩大。也不得不说,张以庆严谨认真的态度令人钦佩。《幼儿园》采用了“旁观”的拍摄方法。旁观的方法要求拍摄者不介入被拍摄者的生活,尽可能少地干扰拍摄对象,尽量保持一种从旁观察的态度。尽量做到拍摄对象对拍摄者“视而不见”,并消除拍摄对象的陌生感。小朋友在幼儿园,最熟悉的大人可能就是老师,当拍摄者介入时,他们会感到陌生和茫然,甚至会抗拒。但在《幼儿园》中,我们看不到孩子们陌生或恐惧的眼神,他们完全感受不到摄像机的存在。即使有孩子直视镜头,表情也平静自然。可以说,摄像机和扛摄像机的人已经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他们习惯了摄像机的存在,不再抱有戒备心理,才会表现出真实的情感状态。能做到这样,张以庆团队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先是几乎跑遍了武汉的所有幼儿园,选定幼儿园后,提前进入幼儿园,和孩子老师们打成一片。当摄制组和孩子熟悉之后,一天没见,就有孩子问:昨天你怎么没来?张以庆说:“我们每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到两本花名册,茜茜病了,贝贝没来,虫虫情绪反常,高扬又尿床了,我们门儿清。”他们甚至学会了在一米长的床上睡午觉,睡起来还要叠好被子,吃饭不能洒到桌上。遵从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规定,与孩子们成了“同学”。这便是“交友拍摄”,即通过先期深入生活,把自己置身于被采访者中,与他们深入接触,从而消除拍摄对象对作者或镜头的陌生感和戒备心理,甚至忘记了作者和镜头的存在。这一点张以庆是做得很成功的,在正式开拍之前就和孩子们有了密切的接触,让孩子熟悉并信任他们。拍摄《幼儿园》,时间跨度大,素材丰富,张以庆的拍摄场记写了近5斤纸,每个镜头都背得下来。《幼儿园》的成功,和张以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分不开。孩子们在愉快地聊天02镜头语言——无解说词,镜头叙事仍流畅生动,细节刻画深刻,情节富有张力《幼儿园》的镜头语言打破常规,没有一句解说词,镜头转换、细节捕捉、拍摄机位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①无解说词叙述情节发展这部片中,除了一些简单的文字描述外,没有一句解说词,通过一个个画面语言,观者就把事情来龙去脉弄清楚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纪录片的真实性讲求信息完整,有些纪录片只靠解说词支撑,把解说词全拿走,只看画面我们根本看不懂在表达什么。满足画面语言及画面信息完整性,才能更好地保证真实性。没有解说词,就没有强加于观众的主观意图,避免对观众“滔滔不绝”的干扰。在门缝偷看的女孩《幼儿园》有清晰的逻辑链条、是一部故事完整的纪录片。②镜头转换流畅自然在《幼儿园》中,镜头转换非常流畅自然,即使没有解说词,观众还是一眼就能明白。比如在小班的第一堂课切换到中班时,采用的是从窗外的远景往近推摄的方式,然后画面到了室内,再配上“中班”的字幕,我们就知道画面到了中班课堂。窗户全景夜晚降临,镜头是宿舍楼的全景,房间亮着灯,画面到了孩子们在床上,我们就知道时间到了晚上,孩子们要睡觉了。镜头组接往往随着孩子们的谈话展开,比如前一个镜头是对孩子关于钱的访谈,下一个镜头就是孩子在玩玩具纸币的场景。在描述季节变迁上,用的是“落叶”这个季节符号,一个小女孩拿着黄色落叶在玩,配上“一叶知秋”,之后是孩子们向天空抛洒落叶的全景虚焦图像。而当孩子朗诵冬季景色时,孩子朗诵的画面逐渐模糊,自然切换到虚化的大雪纷飞,一群孩子奔向雪地的画面。镜头转换丝毫不生涩,还充满诗情画意。③虚化镜头突出主题张以庆说过:“在不知道拍什么之前,必须学会不拍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幼儿园》中的许多镜头都是反映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老师、家长很少出现,即便出现,也几乎全做了虚化处理。孩子们在户外抛洒落叶这样就能把叙述重点放在孩子和他们在幼儿园发生的事上,避免其他人员的介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真实性。同时,清晰的孩子和虚化的外部世界形成强烈对比:孩子们都是自我的,他们清晰可见,可看外界,一切又那么模糊。户外活动的虚化镜头④静止镜头颇具深意《幼儿园》中静止镜头贯穿始终。第一个静止镜头就是小男孩喝药,药很苦,孩子忍着喝了几口,老师说不够,继续喝,边吃糖边喝,看着电视喝就不苦了。小男孩稍显扭曲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镜头在这儿定格几秒,观众仿佛穿越回到小时候:我们也是在大人的“诱骗”下成长起来的啊。喝药的男孩一个男孩自己穿衣服,却怎么也穿不上,于是就发脾气,拿衣服打床。再穿还是不对,镜头也静止了,体现出戏剧性。为穿不上衣服而恼怒的男孩而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时,也出现几个静止镜头,表现历史永被铭记。孩子就是在这一件件困难和挫折的小事中成长起来的。不管是自己亲身遭遇也好,还是外部变化也好,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体验,得定格在记忆中,也足以震撼人心。⑤平拍和仰拍结合,体验孩子视角为了保持和孩子一样的视角,摄像刘德东拎着摄像机,或蹲或趴在幼儿园里呆了足足14个月。只有和孩子一样的视角,才知道孩子看见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才有助于了解孩子。拍摄孩子时,影片景别多是中景和近景,这样就更容易清楚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群体中捕捉特定孩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幼儿园大门内拍摄等候在门外的父母,用的仰拍,就是孩子看父母的视角,我们也体会到孩子急切盼望见到父母的心情。平拍和仰拍相结合,观众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感体验随之加深。仰拍等待接孩子的父母⑥细节描写充分而深刻细节往往有丰富的层次,也能展现最本质的内涵。如泼了的饭,孩子的眼睛,孩子的手和脚等,这些细节的抓拍,可以反映许多重要的信息。女孩的饭泼了例如在小班开学第一天,一个小女孩偷看门外的世界,是对父母的依恋和不舍,也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孩子眼睛的特写镜头,展现天真和茫然;孩子上课揉眼睛,展现疲惫和无趣;擦小皮鞋、穿衣服、系鞋带种种,都是对孩子成长细节的关注。安静发呆的女孩在拍摄几个孩子合伙欺负小女孩时,捕捉到孩子细微的表情变化,从“凶神恶煞“到“挑眉一笑”,”耐人寻味。男孩“凶狠”的眼神有温暖美好的细节:老师给打架中受伤的贾哲毅加菜,说多吃点丸子,旁边的茜茜就从自己碗里舀了一个放进男孩碗里。茜茜给贾哲毅舀丸子有令人心疼的细节:陈志鹏通常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久等父母不来,他生气地挥手跺脚,镜头以他的小书包为前景,说明他已经做好回家的准备,等很久了。等家长来接自己的陈志鹏,书包作为前景这些细节描写,展现出导演和摄影师的敏锐洞察力,也总能触碰人心。⑦两条叙事线索交叉,具有发展性《幼儿园》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小班、中班、大班的穿插叙述,另一条是对孩子的访谈。值得一提的是,凡是涉及孩子的访谈,镜头一概用了黄色色调处理。或许在张以庆看来,孩子世界是彩色的,成人世界总是多一些灰暗,不那么明亮。第一个接受访谈的孩子,是心算班的优等生,第一个问题也很简单,但随着时间流逝,故事发展,访谈的数学题目难度也在增加。心算班的优等生熊经纬,这个问题他没有回答出来而对其他孩子的访谈,问题则从“你为什么长这么高”“你喜欢哪个同学”,这种孩童世界的问题,发展到“你会把钱分给领导吗”“你恨日本人吗”,这种成人世界的问题。从客观理性且有确定答案的问题,逐渐提升难度,转到情感和意识层面,再到复杂的人际和国际关系问题,预示一个人的成长,也要从只分是非对错,到权衡利弊的复杂选择中。⑧人物塑造独具特色在《幼儿园》里,有一个顽皮好动的小女孩,因为没有解说词,导演用镜头组接完成了人物性格塑造。老师责怪她的话语频繁出现:“马玉兰又用手拈着吃,不讲卫生”;“马玉兰,快点吃啊”;“马玉兰你在干什么啊”;“马玉兰,你又在玩水“;“马玉兰,又在害人!”马玉兰通过马玉兰各种动作的镜头,加上老师的念叨,观众知道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对马玉兰产生深刻印象,由此完成人物性格塑造。好动的马玉兰03艺术美感—用光极致讲究,音乐配合“天衣无缝”,真实性和艺术美感并存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但不是通过长镜头把事情完整地记录下来。在追求真实性的同时,不能放弃“艺术感”和“美感”。《幼儿园》中对背景音乐、光线的运用,季节变迁的记录或一些小细节的描写,让观众的思想从中升华出去,不仅关注了事实本身,也感受到了美。片子与观众不只是单向传播,还达到情感的交流,整部片子看下来,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①讲究光影运用“摄影是光的艺术”。整部影片中,我们能感受到导演对光线极其用心,每个画面都力图最大限度利用好光,把孩子拍得温暖动人。比如晚上孩子熟睡,光线照射进来,落在孩子身上,单纯美好;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到孩子身上,半明半暗。光线透过百叶窗落到孩子身上就像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光怪陆离,明暗交错的,镜头充满艺术感和美感。而对孩子的访谈,则是逆光拍摄,还有顶光。孩子的轮廓非常清晰,容易让观众把握细节,同时也令画面显得柔和。访谈镜头室内的拍摄,光线多是从孩子的头顶斜上方照射过来,头发清晰可见,孩子像在闪闪发光,意境深远。这些对光线的刻意追求,容易打动观众的心,引发情感共鸣,也更容易让我们体验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明暗对比明显,突出主体有人评论张以庆的纪录片过于追求镜头唯美精致,张以庆说,纪录片不等同于纪实片,生活也不只是过程和线性的实录,除了故事、细节之外,还有思想、情绪这样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他要做的就是形而上的表达。而原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副总编辑徐海鹰也曾这样评价张以庆:很多人只重视纪录片的社会性、新闻性、历史性,但是不把纪录片当作艺术来看待,张以庆的创作则更多关注那些超越表层行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体现出了艺术性,这点很难得。夜间熟睡的孩子其实我们在片子中看到的红漆地板和绿色的墙裙,都是摄制组在孩子放暑假的当口,重新装修的,而出于光线的考虑,把三个班教室的窗帘换成了百叶窗。摄制组精心准备,才让观众看到一部极具艺术感和美感的片子,足以触动人心,也让纪录片更有价值。红漆地板和绿色的墙裙②音乐使用天衣无缝《幼儿园》的背景音乐也非常有特色。背景音乐主要用的是传统民歌《茉莉花》。表面看与幼儿园八竿子打不着,但张以庆却能天衣无缝地运用到影片中。《茉莉花》由武汉市少年宫合唱团合唱,片子中总共出现5次,同一首歌在不同场景出现,引发的感受也不同。第一次是在小班入学的时候,孩子们泪眼朦胧的镜头配上音乐,有一种戏剧化冲突,但也正如歌曲所唱一样:“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孩子就像花朵,悄悄绽放,充满希望。入学第一天,边哭边吃第二次出现在孩子们睡午觉的时候,这时候的感觉就是安详,让人放松,愉悦。第三次是在陈志鹏等待家长的时候,他频频回首,翘首以盼,表情悲伤难耐,再配上背景音乐,令人无奈又心酸。第四次是虚化下雨的场景,音乐配上淅淅沥沥的雨和银杏叶飘落的画面,展现时光流逝,季节变迁,让人感受到美好,又仿佛预示花朵一样的孩子也要经历风吹雨打。虚化的淅淅沥沥的雨最后一次是在毕业体检、拍毕业照的时候,黄色色调镜头,回放孩子们玩耍、打斗的画面,有一种怀旧、忧伤的氛围,也让观众有了更深的思考。毕业照除了《茉莉花》,舒缓的口琴背景音乐也升华了影片。比如孩子叠放板凳,老师说:换方向,调个面。但孩子只会前后调面,不会翻转,怎么也放不上去,呈现出孩童世界的简单,直线化思维。开始我们可能觉得好笑,但当舒缓温柔的音乐响起,我们会有些心疼,但又爱莫能助。预示着个人的成长之路就是如此,只能靠自己在不断碰壁中摸索学习。不知道如何叠放板凳的男孩在一个镜头里,背景音乐是戏曲,一个孩子趴在课桌上发呆,用手打着节拍。他内心的活动,一方面是孤独,一方面是焦躁不安,也想出去和小伙伴一块玩,但落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