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23年9月23日20:00(北京时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本次开幕式向全球发出争当“亚运数字火炬手”的邀请,采用了独特的“亚运数字火炬手”方式,于当日21:28点燃圣火,整个活动参与总人数突破1亿人,远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90°24′E,23°51′N)的小明同学也参与其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杭州亚运圣火点燃时,小明当地时间是()A.22日20:28 B.23日19:28 C.23日23:28 D.24日1:282.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亚运会期间杭州的日出方位为东北 B.开幕式开始时全球几乎处于同一日期C.亚运会期间杭州的日落时间逐日推迟 D.亚运会期间杭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2023年11月5日,常熟市某中学张老师6:20左右开车出门上班,在路上正好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3.已知常熟经度约为120°45′E,则其当天的昼长约为()A.10小时20分 B.10小时40分 C.11小时20分 D.11小时40分4.这段时间张老师早晨上班路上总会感觉正对太阳,阳光直射眼睛,非常刺眼。请你推测该中学在老师家什么方向以及张老师傍晚下班途中也会感到阳光刺眼的月份()A.东北方向、3月 B.东南方向、5月 C.东北方向、9月 D.东南方向、11月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合称二十四节气。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常熟立秋后()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B.正午旗杆影子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昼渐短,昼长夜短6.下列节气中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立秋的是()A.处暑 B.立夏 C.春分 D.雨水下图为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浙江山区考察时,在山坡上发现的一片由大小不等、棱角较分明的石块组成的地貌照片,他们给这种地貌命名为“石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推测“石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8.研学小组同学判断该岩石的类型,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若有层理构造,一定是侵入岩 B.若有板状构造,一定是沉积岩C.若由砾石组成,一定是变质岩 D.若有气孔结构,一定是喷出岩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0.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洋流 B.纬度、大气环流 C.地形、洋流 D.地形、大气环流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痕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A.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000米以上C.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12.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A.天敌多,食物少 B.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13.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A.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B.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C.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D.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据图,此时()A甲地晴暖微风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小浪低15.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A.冷锋 B.反气旋 C.西北风 D.低压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沙漠气候受甲和丁影响 B.甲是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丙赤道低气压带 D.受丁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17据图判断,此季节()A.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船只顺风顺水 D.地中海沿岸游客可享受阳光沙滩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纳米比亚沿海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的原因是()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②沿岸暖流流经,能增温增湿③沿岸寒流流经,易形成大雾④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①防止蚊虫叮咬②夜间保持体温③防止疾病传播④抵御烈日暴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太巴列湖位于巴勒斯坦地区,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湖岸地势多陡峭。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米,盛产鱼类。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为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20年来湖泊水位多次急剧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太巴列湖()①是一个咸水湖②断裂下陷,积水而成③夏季雨水补给为主④大量地下泉水补给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1.近20年来,太巴列湖水位多次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灌溉用水增多②极端天气增多③流域人口增多④湖区地壳下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在盛行风的驱动下,大洋表层海水可以形成大规模有规律的运动(洋流),是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之一。由于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不同,南海形成了冬、夏季不同的洋流(下图),而渤海、黄海和东海却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与渤海相比,我国南海能够形成典型季风洋流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风力强 B.季风的季节变化显著C.海域面积辽阔 D.海水较深23.冬季风对南海南部的主要影响是()A.从陆地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B.从陆地带来大量砂粒沉降C.促进了南海南部与大陆、南海北部海域的热量交换D.加强了南海南部热量向大气的蒸发、潜热输送强度第Ⅱ卷(综合题共54分)二、综合题(3大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吕宋岛,位于菲律宾群岛的北部,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吕宋岛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吕宋岛是菲律宾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剧。下图为吕宋岛概况图及两座城市的气候资料图,(注:阿帕里的海拔为3m,马尼拉海拔为2m)。(1)从岛屿面积、地形、气候角度,说明吕宋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与阿帕里相比,指出马尼拉市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原因。(3)马尼拉气温在4、5月达到全年最高,而不是7、8月,试说明原因。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赖马山是南美洲东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810米,长约14千米,宽5千米,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主要由砂岩构成。探险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罗马赖山并不是断块山。材料二:这里是奥里诺科河水系、亚马孙河水系等许多南美洲河流的发源地,从平坦的山顶倾泻下大大小小七十多条瀑布,被称为“瀑布之乡”。材料三:如图为罗赖马山位置示意图1和罗赖马山景观图2。(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该山地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析该山成为“瀑布之乡”的原因。(3)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攀登该山最佳时间,分析该时期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徒步攀登该山可能遭遇的风险。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下游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材料二:伊犁河谷主要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湖泊中部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湖区盐度差异很大,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巴尔喀什湖面积萎缩明显。(1)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2)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部湖区盐度高低,并说明原因。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2023.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23年9月23日20:00(北京时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本次开幕式向全球发出争当“亚运数字火炬手”的邀请,采用了独特的“亚运数字火炬手”方式,于当日21:28点燃圣火,整个活动参与总人数突破1亿人,远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90°24′E,23°51′N)的小明同学也参与其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杭州亚运圣火点燃时,小明当地时间是()A.22日20:28 B.23日19:28 C.23日23:28 D.24日1:282.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亚运会期间杭州的日出方位为东北 B.开幕式开始时全球几乎处于同一日期C.亚运会期间杭州的日落时间逐日推迟 D.亚运会期间杭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答案】1.B2.B【解析】【1题详解】2023年9月23日21:28(北京时间)杭亚运圣火点燃,小明在达卡90°24′E,位于东六区,时差2个小时,因此,小明当地时间为21:28-2:00=19:28,日期不变,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向南移动,杭州的日出方位为东南,A错误;运动会开幕时太阳直射赤道附近,此时北京时间为2023年9月23日20时,可判断此时东十二区为0时,全球仅东十二区为另一个日期,其它23.5个时区均处于同一日期,因此全球几乎处于同一日期,B正确;亚运会期间杭州的昼长逐渐缩短,日落时间逐日提前,C错误;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杭州与直射点间的纬度差值变大,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4、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全球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2023年11月5日,常熟市某中学张老师6:20左右开车出门上班,在路上正好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3.已知常熟经度约为120°45′E,则其当天的昼长约为()A.10小时20分 B.10小时40分 C.11小时20分 D.11小时40分4.这段时间张老师早晨上班路上总会感觉正对太阳,阳光直射眼睛,非常刺眼。请你推测该中学在老师家的什么方向以及张老师傍晚下班途中也会感到阳光刺眼的月份()A.东北方向、3月 B.东南方向、5月 C.东北方向、9月 D.东南方向、11月【答案】3.C4.B【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地方时)6:20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经计算此时张老师所在地点(120°45′E)的地方时为6:23,即日出时间,则该地当天的昼长为(12-日出时间)×2=11小时14分,C选项最接近,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此季节为冬季,日出东南,张老师早晨上班路上总会感觉阳光直射眼睛,说明该中学在张老师家的东南方向,AC错误;则张老师家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如果张老师傍晚下班途中也会感到阳光刺眼,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太阳日落西北,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相符合的月份为5月,而1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日落西南,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合称二十四节气。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常熟立秋后()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B.正午旗杆影子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昼渐短,昼长夜短6.下列节气中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立秋是()A.处暑 B.立夏 C.春分 D.雨水【答案】5.D6.B【解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立秋处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直射点向南移动,常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离常熟越来越远,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旗杆的影子变长,BC错误;此时直射点南移,位于北半球的常熟昼渐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故A错误,D正确。故选D。【6题详解】常熟一年中两个节气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表明这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相同(太阳直射点与常熟纬度差相等即可确保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但太阳直射点不可能从常熟北部出现,故推断两日直射点纬度位置相同),一年中直射点纬度位置相同的两日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立夏与立秋关于夏至日对称,B正确;处暑、春分、雨水不与立秋关于二至日对称,ACD错误。故选B。【点睛】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说明太阳直射点与所在地的纬度差相同,推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两天应关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下图为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浙江山区考察时,在山坡上发现的一片由大小不等、棱角较分明的石块组成的地貌照片,他们给这种地貌命名为“石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推测“石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8.研学小组同学判断该岩石的类型,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若有层理构造,一定侵入岩 B.若有板状构造,一定是沉积岩C.若由砾石组成,一定是变质岩 D.若有气孔结构,一定是喷出岩【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从图片及文字信息可以看出,该处石块大小不等、棱角较分明,不符合流水沉积和风力搬运作用,BD错误。由于浙江纬度较低、无海拔较高山地,且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是U形谷、冰斗、角峰等地形,排除冰川作用,C错误。可以推测该地是崩落作用造成的石块堆积,而崩落作用是指岩石块体以急剧快速的方式与基岩脱离、崩落、沿斜坡滚滑并在坡脚堆积的整个过程。崩落作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重力地质作用,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表现之一,A正确。故选A。【8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有层理构造的一般是沉积岩,AB错误。变质岩具有板状构造,砾石属于沉积岩,C错误。有气孔构造的,一般为喷出岩,D正确。故选D。【点睛】崩落作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重力地质作用,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表现之一;是指岩石块体以急剧快速的方式与基岩脱离、崩落、沿斜坡滚滑并在坡脚堆积的整个过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0.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洋流 B.纬度、大气环流 C.地形、洋流 D.地形、大气环流【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带体现的是温带到亚寒带植被的变化,是由于纬度差异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主导的地域分域规律,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A正确,没有体现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为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根据图示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受西风带控制,由于该地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D正确;深入内陆的分布区距离海洋较远,受洋流影响较小,AC错误;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植被的类型,不会导致同一植被如落叶阔叶林深入内陆,B错误。故选D。【点睛】纬度地带性是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沿纬度方向变化和更替,具有沿纬线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的有规律变化。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痕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A.1月,海拔1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000米以上C.7月,海拔1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000米以上12.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A.天敌多,食物少 B.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13.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A.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B.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C.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D.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答案】11.C12.B13.A【解析】【11题详解】据材料“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可知,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3月为旱季,4~9月为雨季;1月为旱季,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A错误;7月为雨季,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C正确;4月和10月为旱季和雨季交换的季节,其活动轨迹不易追踪,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据材料“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可知,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长臂猿食物增多,A错误;自然保护区中有山脊、道路等将其栖息地分割,使得猿群分布比较分散,成为影响其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B正确;无法明确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当地的病虫害是否增多,C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热带季雨林面积增大,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进而扩大其生存空间,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A正确;加强巡山会打扰其生存环境,人工驯化不利于野生习性的保护,B错误;加快道路建设,使栖息地更加破碎,不利于保护海南长臂猿,C错误;基因技术应主要针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近些年海南长臂猿数量有所增加,不需要采用基因技术,D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某一要素会影响其他要素,某一部分会影响其他部分。其整体性如此严密和具有如此的普遍性,以致“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环节必将随之发生变化。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据图,此时()A.甲地晴暖微风 B.乙地北风劲吹 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小浪低15.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A冷锋 B.反气旋 C.西北风 D.低压【答案】14.D15.D【解析】【14题详解】由图可知,此时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等压线较密集,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A错误;乙地等压线为东北—西南走向,东南方等压线数值高,西北方等压线数值低,吹偏南风,而不是北风,B错误;丙地西侧有高压中心,受高压系统影响,降水可能性不大,C错误;丁地位于华东沿海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风浪较小,D正确。所以选D。【15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的同时高空有浮尘,说明北京高空的浮尘并非北京当地地面的灰尘直接升空,而是由远处浮尘源地灰尘升空后随气流移动至北京高空。根据图示信息,4月21日上午,北京可能有冷锋、锋后的西北风和低压过境,推测是由低压将北京西北方向地区地面的灰尘扬起,再由西北风和冷锋将其挟带至北京,其中低压盛行上升气流,是浮尘升空的动力,冷锋和西北风是浮尘移至北京高空的动力,AC错误,D正确;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不符合题意,B错误。所以选D。【点睛】在等压线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1、根据气压高低状况(1)判断气温:相邻地区,尤其是同纬度地区,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2)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1)判断天气:低压区或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或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2)判断海陆分布:夏季,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冬季,副极地地区,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3、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1)判断风向: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2)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也越小。解题时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沙漠气候受甲和丁影响 B.甲是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丙是赤道低气压带 D.受丁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17.据图判断,此季节()A.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船只顺风顺水 D.地中海沿岸游客可享受阳光沙滩【答案】16.A17.D【解析】【16题详解】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及气流运动情况可知,图示甲处位于30°-40°之间,且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丙位于60°附近,盛行下升气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则甲、丙之间的乙为盛行西风带,综上可知,C错;依据左图可知,丁位于甲(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热带沙漠气候受甲(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丁(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A正确;由图可知,丁为东北信风带,可知甲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范围位于北半球。由图中风带、风向位置可知,甲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夏季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多,河流进入丰水季节,A错;夏季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错误;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受其影响印度洋北部洋流自西向东流动,故自东向西的船只逆风逆水,C错误;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游客可享受阳光沙滩,D正确。故选D。【点睛】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但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不只是气压带与风带的作用,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纳米比亚沿海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的原因是()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②沿岸暖流流经,能增温增湿③沿岸寒流流经,易形成大雾④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①防止蚊虫叮咬②夜间保持体温③防止疾病传播④抵御烈日暴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8.D19.C【解析】【18题详解】纳米比亚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植被稀少,沿海地带附近土壤贫瘠,故①错误;纳米比亚沿海受本格拉寒流影响,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不会增温增湿,但易形成大雾,给“多肉植物”提供水分,故②错误,③正确;纳米比亚气候干旱,晴天多,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夜晚西部沿海地区气温较低,利于海面蒸发的水汽凝结,给“多肉植物”提供水分,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D。【19题详解】涂抹红土减少暴露在外的皮肤,可以防止蚊虫叮咬,故①正确;涂抹红土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利于夜间降温期间保持体温,故②正确;涂抹红土对防止疾病传播作用不大,故③错误;该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辛巴族人涂抹红土可以抵御烈日暴晒,故④正确。故①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这样做的原因可以抵御烈日暴晒、防止蚊虫叮咬,夜间保持体温,但不能防止疾病传播。太巴列湖位于巴勒斯坦地区,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湖岸地势多陡峭。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米,盛产鱼类。水源自北端流入,再向南端流出注入约旦河。上游为上约旦河,其注入的水量尚不足流出水量的一半,但该湖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水量是比较稳定的。近20年来湖泊水位多次急剧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太巴列湖()①是一个咸水湖②断裂下陷,积水而成③夏季雨水补给为主④大量地下泉水补给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1.近20年来,太巴列湖水位多次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灌溉用水增多②极端天气增多③流域人口增多④湖区地壳下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20.B21.A【解析】【20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巴列湖有上约旦河注入,同时又经过约旦河排出盐分,也因此太巴列湖湖水盐度较低,为淡水湖,①错误;太巴列湖湖岸地势多陡峭,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米,且太巴列湖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带上,结合湖泊的特点推测太巴列湖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②正确;太巴列湖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降水较少,其雨水主要是靠冬季盛行西风带来的少量降水,③错误;由于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且降水较少,因此湖水主要靠上约旦河和地下泉水进行补给,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②④组合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太巴列湖盐度较低,周边地区农业发达,灌溉用水较多,因此有可能会造成水位下降,①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蒸发加剧,水位下降,②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域人口增加,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泊水位下降,③正确;湖区地壳下沉,属于内力作用,时间尺度较长,因此并不会在20年内发生大规模变化,④错误;结合选项可知,①②③组合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太巴列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长53千米,长约21千米,宽约13千米;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低于海平面21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高于其南侧的咸水湖死海)。太巴列湖其实不是一个海,只是传统上称为海。加利利海有地下泉水补给,但它的主要水源是约旦河,该河从北向南流过该湖。该湖位于约旦大裂谷的深处,这个大裂谷正是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的分界线。因此该地区频繁发生地震,在过去,火山的活动也很活跃,这由加利利海地区的地质构造拥有丰富的玄武岩和其他火成岩可以证明。在盛行风的驱动下,大洋表层海水可以形成大规模有规律的运动(洋流),是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之一。由于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不同,南海形成了冬、夏季不同的洋流(下图),而渤海、黄海和东海却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与渤海相比,我国南海能够形成典型季风洋流的主要原因是()A.季风风力强 B.季风的季节变化显著C.海域面积辽阔 D.海水较深23.冬季风对南海南部的主要影响是()A.从陆地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B.从陆地带来大量砂粒沉降C.促进了南海南部与大陆、南海北部海域的热量交换D.加强了南海南部热量向大气的蒸发、潜热输送强度【答案】22.C23.C【解析】【分析】【22题详解】南海和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的原因相似,一是季风显著,二是海域辽阔(且海区长轴与季风风向基本一致),有利于冬、夏季不同洋流的形成,渤海季风风力较强且季节变化显著,但没有形成冬、夏季不同洋流的主要原因是海域面积狭小,C项正确,AB项错误;海水的深度对季风洋流的形成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C。【23题详解】冬季风带来的水汽极少,且难以形成降水,A项错误;冬季风能带来细小的沙尘,但带不来较大的砂粒,B项错误;冬季风及其驱动形成的洋流分别从陆地和南海北部带来了冷空气,促进了热量交换,C项正确;冬季风使南海南部水温降低,空气对流减弱,海水蒸发减弱,潜热输送强度会降低,D项错误。故选C。【点睛】潜热,指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第Ⅱ卷(综合题共54分)二、综合题(3大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吕宋岛,位于菲律宾群岛的北部,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吕宋岛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吕宋岛是菲律宾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剧。下图为吕宋岛概况图及两座城市的气候资料图,(注:阿帕里的海拔为3m,马尼拉海拔为2m)。(1)从岛屿面积、地形、气候角度,说明吕宋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与阿帕里相比,指出马尼拉市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原因。(3)马尼拉气温在4、5月达到全年最高,而不是7、8月,试说明原因。【答案】(1)吕宋岛面积小,河流短小,储水空间小;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地表水留存时间短;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差异大,旱季水资源不足。(2)降水特征:马尼拉月降水量较少。成因:此时期吕宋岛受东北季风影响,马尼拉盛行离岸风,降水量较少。(3)4、5月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马尼拉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较少,多晴天,太阳辐射量大;7、8月降水多,雨日多,气温不高。【解析】【分析】本题以吕宋岛概况图及两座城市的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降水的影响因素、气温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小问1详解】吕宋岛降水丰富,但水资源短缺,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地表储水条件较差,可从岛屿面积、地形、河流湖泊及气候分析。吕宋岛四面环海,河流短小,蓄水量小;地势起伏大,水流急,地表水难以保存;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差异大,旱季水资源不足;地处热带,温度高,水分蒸发快等。【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与阿帕里相比,马尼拉市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降水量较少。降水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进行分析。吕宋岛位于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11月~次年3月吕宋岛主要受东北季风的影响,从图中地形分析,阿帕里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一侧,多地形雨,降水量多,而马尼拉位于东北季风的背风一侧,盛行离岸风,降水量少。【小问3详解】4、5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马尼拉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另外从天气因素分析,该时期马尼拉降水量相对较少,晴天多,云层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读图可知,7、8月马尼拉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较弱,气温不高。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赖马山是南美洲东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810米,长约14千米,宽5千米,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主要由砂岩构成。探险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罗马赖山并不是断块山。材料二:这里是奥里诺科河水系、亚马孙河水系等许多南美洲河流的发源地,从平坦的山顶倾泻下大大小小七十多条瀑布,被称为“瀑布之乡”。材料三:如图为罗赖马山位置示意图1和罗赖马山景观图2。(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该山地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析该山成为“瀑布之乡”的原因。(3)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攀登该山最佳时间,分析该时期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徒步攀登该山可能遭遇的风险。【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当地整体隆起抬升,成为桌状高地;该地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在强烈的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下,桌状高地被切割形成桌状山地。(2)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该山边缘陡峭,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形成瀑布;顶部平坦开阔,径流分散,瀑布数量多。(3)气候条件:(此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