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障策略与实践_第1页
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障策略与实践_第2页
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障策略与实践_第3页
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障策略与实践_第4页
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障策略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障策略与实践TOC\o"1-2"\h\u10711第一章网络安全保障概述 2264141.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形势 254891.2网络安全保障的意义与目标 365941.2.1网络安全保障的意义 3229641.2.2网络安全保障的目标 31182第二章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与标准 339202.1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概述 3107072.1.1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背景 3214252.1.2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体系 4118622.1.3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主要特点 421432.2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492882.2.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概述 4232172.2.2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516508第三章网络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5158003.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风险类型 574553.1.1物理安全风险 542923.1.2网络安全风险 5314103.1.3应用安全风险 6161313.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6147683.2.1风险识别 6186823.2.2风险分析 6231953.2.3风险评估 728396第四章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7325854.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架构 7111254.2防护技术措施与实践 732667第五章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8265815.1应急响应流程与方法 8299735.1.1应急响应流程 8245145.1.2应急响应方法 9317115.2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963435.2.1演练目的 974905.2.2演练内容 9126505.2.3演练形式 1013982第六章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 10119516.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监测技术 1024026.1.1流量监测 10252836.1.2入侵检测 10173106.1.3漏洞扫描 1076236.1.4安全审计 1036026.2网络安全预警机制与实践 1187166.2.1预警信息收集与处理 11214976.2.2预警阈值设定与调整 11244026.2.3预警信息发布与传递 11230026.2.4预警响应与处理 11216896.2.5预警系统优化与改进 119249第七章网络安全人员培训与管理 11142207.1网络安全人员培训体系 11295257.1.1培训目标 11115327.1.2培训内容 1228507.1.3培训方式 1261137.2网络安全人员管理制度 12252347.2.1招聘与选拔 12158457.2.2考核与评价 1238797.2.3激励与约束 13290217.2.4培训与发展 132489第八章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 132198.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趋势 1390248.2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案例 132916第九章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与交流 14289149.1国际网络安全合作现状 146519.2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交流平台 1429282第十章网络安全保障未来发展展望 151296310.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15243410.2网络安全保障策略与实践创新 15第一章网络安全保障概述1.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形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但是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电子行业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攻击手段日益翻新。黑客利用漏洞、病毒、木马等手段对电子行业网络系统进行攻击,窃取重要数据、破坏系统正常运行,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2)网络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网络犯罪分子通过钓鱼、诈骗等手段,侵害用户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电子行业的健康发展。(3)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电子行业网络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遭受攻击,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网络瘫痪,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4)供应链安全风险。电子行业供应链涉及众多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任何环节的安全问题都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1.2网络安全保障的意义与目标1.2.1网络安全保障的意义网络安全保障是电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保障国家安全。电子行业网络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电子行业网络安全关系到广大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3)促进产业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助于提升电子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提升国际地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电子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1.2.2网络安全保障的目标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障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2)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3)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用户和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4)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网络安全保障提供法治保障。(5)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安全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第二章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与标准2.1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概述2.1.1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我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2.1.2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体系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政策文件:如《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发展纲要》等,明确了网络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3)部门规章:如《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对网络安全具体工作进行了规定。(4)行业标准: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为网络安全技术要求提供了指导。2.1.3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主要特点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将网络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总体布局,强化国家安全意识。(2)注重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起完整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3)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各级企业和个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4)技术创新与应用并重: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对网络安全风险的管理。2.2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2.2.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概述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旨在为电子行业提供统一的网络安全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评估方法,保障电子行业网络安全。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标准:包括网络安全术语、符号、分类等基础性标准。(2)技术标准:包括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检测技术、应急响应技术等。(3)管理标准:包括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网络安全审查等。(4)评估标准:包括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评估、网络安全能力评估等。2.2.2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以下为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1)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规定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等方面。(2)GB/T25069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提供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指南,包括安全方案设计、安全设备选用、安全管理等。(3)GB/T284482012《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规范》:规定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事件分类、应急响应组织、应急响应措施等。(4)GB/T317012015《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评估准则》:规定了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评估流程、评估指标、评估结果判定等。(5)GB/T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规定了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包括数据安全策略、数据安全组织、数据安全技术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第三章网络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3.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风险类型3.1.1物理安全风险物理安全风险是指电子行业在硬件设备、网络设施以及办公环境等方面可能遭受的威胁。主要包括设备损坏、设备盗窃、非法接入、电源故障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3.1.2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是指电子行业在网络通信、数据传输等方面可能遭受的攻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网络入侵:黑客通过非法手段进入企业内部网络,窃取或篡改数据,导致业务中断。(2)恶意软件攻击:病毒、木马、勒索软件等恶意程序对企业网络和设备造成破坏。(3)网络钓鱼:通过伪造邮件、网站等手段诱骗用户泄露个人信息或恶意软件。(4)DDoS攻击:通过大量恶意流量冲击企业网络,导致业务瘫痪。3.1.3应用安全风险应用安全风险是指电子行业在软件开发、系统运维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软件漏洞:软件开发过程中遗留的安全缺陷,可能导致攻击者利用漏洞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2)数据泄露:企业在数据处理、存储、传输过程中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露。(3)权限滥用:企业内部人员滥用权限,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破坏等风险。3.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3.2.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资产识别:识别企业网络中的关键资产,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2)威胁识别:分析可能对企业网络造成威胁的因素,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等。(3)漏洞识别:发觉企业网络中的安全漏洞,如软件漏洞、配置不当等。3.2.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定量分析:通过数据统计、数学建模等方法,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2)定性分析:根据专家经验、历史数据等,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定性评估。(3)概率分析:通过概率模型,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2.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风险矩阵:将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组合,形成风险矩阵,评估风险等级。(2)风险指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风险指标,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3)风险排序:将识别出的风险按照影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排序,确定优先应对的风险。第四章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4.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在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中,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架构。该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物理安全:保证电子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安全,防止非法接入、破坏和盗窃。(2)网络安全:针对网络层面进行安全防护,包括访问控制、网络隔离、数据加密、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等。(3)系统安全: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系统进行安全加固,防止系统漏洞被利用。(4)应用安全:关注应用程序的安全,包括代码审计、安全编码、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5)数据安全:保护电子行业中的敏感数据,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6)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策略、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4.2防护技术措施与实践以下是针对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具体技术措施与实践:(1)物理安全防护措施与实践:设备安全管理: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访问控制:设置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止非法人员进入关键区域。环境安全:保证设备存放环境安全,如防火、防盗、防雷等。(2)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与实践:防火墙:部署防火墙,对内外网络进行隔离,防止恶意攻击。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发觉并阻止恶意行为。数据加密: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障数据安全。(3)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与实践:操作系统安全加固: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降低系统漏洞风险。数据库安全:对数据库进行安全审计,防止数据泄露。中间件安全:及时更新中间件版本,修复已知漏洞。(4)应用安全防护措施与实践:安全编码:提高开发人员的安全意识,遵循安全编码规范。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提高账户安全。权限控制:合理设置权限,防止越权操作。(5)数据安全防护措施与实践: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数据备份:定期备份关键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数据恢复:制定数据恢复方案,保证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6)安全管理措施与实践: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政策,明确各级别的安全要求和措施。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内部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第五章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5.1应急响应流程与方法5.1.1应急响应流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事件监测与报告:通过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一旦发觉安全事件,立即向应急响应团队报告。(2)事件评估与分类:对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根据评估结果对事件进行分类。(3)应急预案启动:根据事件分类,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响应团队开展应急响应工作。(4)事件处置与恢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隔离攻击源、修复漏洞、恢复业务系统等,尽快恢复正常业务运行。(5)事件调查与总结: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参考。5.1.2应急响应方法(1)快速响应: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响应团队进行处置。(2)协同作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3)专业技术支持:利用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对安全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为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持。(4)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及时发布安全事件相关信息,引导舆论走向,减轻事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5)法律法规支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安全事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后续的法律诉讼提供依据。5.2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5.2.1演练目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的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应急响应团队的应急能力,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5.2.2演练内容(1)模拟真实网络安全事件:通过模拟真实的网络安全事件,检验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过程。(2)检验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件监测、报告、评估、预案启动、事件处置、恢复等环节。(3)评估应急响应能力:对应急响应团队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应急响应速度、协同作战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4)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演练,总结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参考。5.2.3演练形式(1)实战演练:模拟真实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实战演练。(2)桌面推演:组织应急响应团队成员进行桌面推演,检验应急预案的执行过程。(3)专项演练: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网络安全事件,进行专项演练。(4)综合演练:结合多种网络安全事件,进行综合演练。通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企业可以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减轻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第六章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6.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监测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监测技术作为保障电子行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及时发觉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电子行业网络安全监测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6.1.1流量监测流量监测是对电子行业网络中数据流量的实时监控,主要包括网络流量分析、协议分析、流量统计等。通过流量监测,可以实时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向、通信行为和业务访问情况,有效发觉异常流量和潜在安全威胁。6.1.2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分析网络流量、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信息,检测并识别非法访问、恶意攻击等安全事件。入侵检测系统(IDS)可分为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和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前者主要依靠已知攻击特征进行检测,后者则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系统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6.1.3漏洞扫描漏洞扫描技术是对电子行业网络设备、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漏洞检测的过程。通过漏洞扫描,可以发觉网络中的安全风险,为后续的安全防护提供依据。6.1.4安全审计安全审计是对电子行业网络中的安全事件、操作行为、系统配置等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估的过程。通过安全审计,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状况,为网络安全防护提供数据支持。6.2网络安全预警机制与实践网络安全预警机制是在电子行业网络安全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发觉并预警网络安全风险的一种机制。以下是网络安全预警机制的关键环节和实践措施:6.2.1预警信息收集与处理预警信息收集主要包括网络流量数据、系统日志、入侵检测日志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预警决策提供依据。6.2.2预警阈值设定与调整根据电子行业网络安全风险等级和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信息。预警阈值应根据网络安全状况和业务需求进行调整。6.2.3预警信息发布与传递预警信息发布与传递是网络安全预警机制的关键环节。预警信息应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保证网络安全风险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6.2.4预警响应与处理预警响应是指在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预警处理包括对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处置和总结,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6.2.5预警系统优化与改进网络安全预警系统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优化和改进,提高预警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更新监测技术和设备、加强数据分析能力、提高预警响应速度等。通过以上措施,电子行业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将更加完善,为我国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第七章网络安全人员培训与管理7.1网络安全人员培训体系7.1.1培训目标网络安全人员培训体系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素养、技术能力和实战经验的网络安全人才,以满足电子行业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需求。培训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1)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协议、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2)熟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提高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3)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等。(4)提高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能力,能够迅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持续学习等。7.1.2培训内容(1)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包括网络协议、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等。(2)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培训:包括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3)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漏洞扫描等。(4)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培训:包括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实战演练等。(5)职业素养培训: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持续学习等。7.1.3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培训课程,学员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2)线下培训:组织专业讲师进行面对面授课,提高培训效果。(3)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网络安全事件,提高学员实战能力。(4)持续跟进:定期组织培训、考核,保证学员掌握所学知识。7.2网络安全人员管理制度7.2.1招聘与选拔(1)明确招聘条件,保证招聘人员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素养。(2)通过面试、笔试、实操等多种方式选拔优秀网络安全人才。(3)注重内部培养,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通道。7.2.2考核与评价(1)制定网络安全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包括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2)定期组织考核,对网络安全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3)根据考核结果,对网络安全人员进行奖惩、晋升、培训等。7.2.3激励与约束(1)设立网络安全奖金,激发网络安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人员晋升机制,提高职业发展空间。(3)强化网络安全人员职责,明确责任和权利。(4)对违反网络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证网络安全制度的执行。7.2.4培训与发展(1)制定网络安全人员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鼓励网络安全人员参加各类专业认证,提高专业素养。(3)为网络安全人员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4)建立网络安全人员人才库,为电子行业输送优秀网络安全人才。第八章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8.1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趋势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成为保障电子行业安全的关键。以下是当前电子行业网络安全技术创新的几个趋势:(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异常检测、入侵检测、恶意代码识别等。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智能化水平。(2)量子计算技术。量子计算技术具有极高的计算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利用量子计算技术进行密码破解,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3)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电子行业的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版权保护等方面,提高网络安全水平。(4)边缘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实时性。在网络安全方面,边缘计算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测,快速响应网络安全事件。8.2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行业的应用案例:(1)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系统。某电子企业部署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流量,识别出异常行为,有效预防了网络攻击。(2)量子加密通信技术。某电子产品制造商采用量子加密通信技术,保障了产品在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避免了数据泄露风险。(3)区块链版权保护。某电子音乐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有效遏制了盗版现象。(4)边缘计算在智能监控中的应用。某电子企业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将智能监控系统的计算任务迁移到网络边缘,实现了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提高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第九章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与交流9.1国际网络安全合作现状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当前,国际网络安全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层面:各国纷纷出台网络安全政策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同时通过签订双边、多边合作协议,推动国际网络安全合作。(2)技术交流层面:国际网络安全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专家共同探讨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分享网络安全防护经验。(3)国际组织合作层面: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在网络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国际网络安全合作。(4)企业合作层面:跨国企业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提升全球网络安全水平。9.2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交流平台电子行业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领域,加强网络安全交流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交流平台:(1)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搭建电子行业网络安全交流平台,促进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2)国际网络安全论坛:定期举办国际网络安全论坛,邀请各国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参加,分享网络安全经验,推动国际网络安全合作。(3)网络安全线上培训平台:针对电子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网络安全线上培训课程,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4)网络安全技术竞赛: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