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方案TOC\o"1-2"\h\u10327第一章引言 2169991.1背景 3117601.2目的与意义 31750第二章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39872.1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概况 3187542.2存在的主要问题 4138092.3发展趋势 48799第三章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构建 416823.1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概述 5232173.2关键技术筛选与应用 593733.2.1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5232123.2.2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522983.2.3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5104513.3技术集成与创新 513419第四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199444.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特点 650104.2资源化利用途径与技术 6305624.2.1资源化利用途径 6112604.2.2资源化利用技术 7129934.3政策与制度保障 78871第五章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7124235.1生态补偿概述 7285765.2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 8132685.2.1政策制定 8285905.2.2政策实施 8153475.3补偿标准与实施策略 8194845.3.1补偿标准 880375.3.2实施策略 812842第六章农业绿色产业布局与优化 8194996.1农业产业布局现状 9242356.1.1产业现状概述 9162126.1.2存在的主要问题 9265766.2绿色产业布局原则与方法 956676.2.1绿色产业布局原则 9159386.2.2绿色产业布局方法 9279806.3产业链优化与升级 10266016.3.1产业链现状分析 1099996.3.2产业链优化措施 1018968第七章农业绿色金融政策 10141427.1绿色金融概述 10179137.2农业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10195747.2.1政策目标 10167427.2.2政策措施 11102547.3政策实施与监管 11183347.3.1政策实施 11170327.3.2监管措施 112155第八章农业绿色科技创新 1121888.1绿色科技创新概述 11291148.2创新体系构建 1273458.2.1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原则 12160528.2.2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 12114298.3政策与资金支持 12288848.3.1政策支持 1272788.3.2资金支持 122714第九章农业绿色人才培养与教育 1384119.1绿色人才培养现状 13247649.1.1人才规模与结构 13272329.1.2人才素质与能力 13158849.1.3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13194429.2教育体系构建 13141909.2.1完善课程设置 13260159.2.2创新教育模式 13144799.2.3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3227649.2.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14223299.3政策与措施 14320809.3.1制定绿色人才培养规划 14108829.3.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4320569.3.3深化产学研合作 1431059.3.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1418554第十章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与监测 14759110.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42845510.1.1指导思想 143084910.1.2指标体系框架 142050110.1.3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152633510.2监测方法与技术 15835110.2.1监测内容 151355710.2.2监测方法 151622810.2.3监测技术 152590910.3政策与制度保障 16462710.3.1政策保障 161010210.3.2制度保障 16第一章引言1.1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已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制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目的与意义本章旨在阐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方案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为后续章节的实施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明确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保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本实施方案的意义在于:(1)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2)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3)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4)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有望推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第二章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2.1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概况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农业产业链逐渐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提升。以下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几个方面概况:(1)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生产方式转变: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如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绿色加工等,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农业产业链延伸:绿色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从种子繁育、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到消费的全产业链,提高了农业附加值。(4)品牌建设:我国绿色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提升了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2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总体较低,如水资源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影响了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3)绿色农业技术支撑不足:绿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尚不完善,如绿色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等,制约了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4)市场发育不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完善,如市场准入制度、监管体系等,导致绿色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2.3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发展。(2)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3)产业融合加快:绿色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加速,形成绿色农业产业新体系。(4)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度提高,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绿色农业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第三章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构建3.1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概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产品安全为出发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3.2关键技术筛选与应用3.2.1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水资源保护技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等。在筛选与应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2)推广农田轮作、间作和套作,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3)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2.2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节能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在筛选与应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2)加强农业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降低农业生产能耗;(3)推广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3.2.3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等。在筛选与应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严格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3)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3.3技术集成与创新技术集成与创新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构建的核心环节。为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2)推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3)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第四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1农业废弃物分类与特点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有机和无机物质。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农业废弃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作物废弃物:包括秸秆、颖壳、藤蔓、叶片等。(2)畜禽粪便:包括猪、牛、羊、鸡、鸭等畜禽的粪便。(3)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包括果皮、果核、蔬菜残渣等。(4)农药包装废弃物:包括农药瓶、农药袋等。(5)农业塑料废弃物:包括地膜、棚膜等。农业废弃物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繁多:农业废弃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性质各异。(2)产生量大: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3)资源价值高:农业废弃物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4.2资源化利用途径与技术4.2.1资源化利用途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饲料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2)肥料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3)能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减轻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4)材料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材料,替代传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4.2.2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饲料、肥料等。(2)热解技术:将农业废弃物热解为生物质油、生物质炭等。(3)气化技术:将农业废弃物气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发电、供暖等。(4)物理法:通过物理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离、破碎、筛选等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4.3政策与制度保障为了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责任和义务。(2)政策扶持:加大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力度。(3)技术研发与推广:鼓励研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推广成熟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4)宣传教育: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5)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场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五章农业生态补偿机制5.1生态补偿概述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保护手段,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农业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在于平衡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调整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分配关系,使生态保护者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5.2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5.2.1政策制定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的构建,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明确了农业生态补偿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这些政策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5.2.2政策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财政、环保、农业、水利等。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农业生态补偿基金、实施农业生态补偿项目、推广农业生态补偿技术等。5.3补偿标准与实施策略5.3.1补偿标准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收益等。补偿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补偿标准应基于客观、科学的数据,保证补偿金额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相当。(2)公平公正:补偿标准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3)动态调整:补偿标准应根据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5.3.2实施策略(1)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制定更加完善、具体的政策体系。(2)创新补偿方式:摸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如现金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支持等,以满足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的补偿需求。(3)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监管机制,保证补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补偿效果。(4)宣传引导: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农民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农业绿色产业布局与优化6.1农业产业布局现状6.1.1产业现状概述我国农业产业布局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调整,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为辅的多元产业结构。但是受资源环境约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当前农业产业布局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6.1.2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依赖度高。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业发展不足,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2)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布局相对合理,而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布局较为滞后,资源利用效率低,农业发展潜力未能充分发挥。(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业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6.2绿色产业布局原则与方法6.2.1绿色产业布局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农业产业布局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保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2)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绿色产业。(4)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农业产业布局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6.2.2绿色产业布局方法(1)制定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制定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业发展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4)推进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农业附加值。6.3产业链优化与升级6.3.1产业链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以下问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业链环节之间协同不足,信息不对称;农业产业链融资难,制约产业发展。6.3.2产业链优化措施(1)延伸产业链。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等环节,提高农业附加值。(2)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3)创新融资模式。摸索农业产业链融资新机制,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5)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产业链技术水平。第七章农业绿色金融政策7.1绿色金融概述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旨在通过金融手段支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7.2农业绿色金融政策体系7.2.1政策目标农业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旨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政策目标包括:(1)支持农业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2)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3)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产业。(4)提升农业金融服务水平,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融资需求。7.2.2政策措施(1)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明确绿色金融的政策目标、任务和措施。(2)设立绿色金融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融资支持。(3)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符合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4)建立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评价,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5)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7.3政策实施与监管7.3.1政策实施(1)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绿色金融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加强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的人员培训。(2)优化政策实施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政策实施的法律效力。(3)建立政策实施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政策合力。7.3.2监管措施(1)制定绿色金融监管规则。明确绿色金融业务的监管要求,规范金融机构行为。(2)加强绿色金融业务监管。对绿色金融业务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政策实施效果。(3)建立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定期披露绿色金融业务相关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4)完善绿色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保证绿色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第八章农业绿色科技创新8.1绿色科技创新概述绿色科技创新是指在农业领域内,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进与革新的过程。绿色科技创新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8.2创新体系构建8.2.1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原则(1)坚持目标导向,紧密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2)注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形成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3)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8.2.2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1)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2)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技术创新政策:制定的绿色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4)技术创新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8.3政策与资金支持8.3.1政策支持(1)制定绿色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2)完善绿色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包括税收优惠、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3)加强绿色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建设,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合法权益。(4)优化绿色科技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效率。8.3.2资金支持(1)加大财政投入,设立绿色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科技创新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3)优化科技创新项目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建立科技创新基金,为绿色科技创新项目提供金融支持。通过以上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我国农业绿色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九章农业绿色人才培养与教育9.1绿色人才培养现状9.1.1人才规模与结构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绿色人才队伍逐渐壮大,但在整体规模和结构上仍存在一定不足。目前我国绿色农业人才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但是从整体上看,绿色人才在数量上仍难以满足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缺口较大。9.1.2人才素质与能力当前,绿色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部分绿色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绿色人才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9.1.3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我国绿色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合理等方面。这导致绿色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难以形成与绿色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素质。9.2教育体系构建9.2.1完善课程设置针对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绿色农业相关课程,如生态农业、农业环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同时注重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9.2.2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摸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绿色农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9.2.3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绿色农业教育人才。同时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9.2.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9.3政策与措施9.3.1制定绿色人才培养规划根据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制定绿色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模、结构和质量要求,保证绿色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序推进。9.3.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绿色农业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职称评定等方面,为绿色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9.3.3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培养绿色农业人才。同时加强校地合作,促进绿色农业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9.3.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绿色农业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绿色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绿色人才的整体素质。第十章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与监测10.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10.1.1指导思想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促进农业绿色化、可持续化为目标,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全面反映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状况。10.1.2指标体系框架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生态环境指标:反映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受托投标合作协议
- 海口商铺交易合同参考
- 水上乐园用电施工合同
- 酒店前台经理聘用合同模板
- 环保工程师聘用合同工协议书
- 城市河道绿化景观施工合同
- 新材料研发招投标居间合同
- 学校供暖换热站建设合同
- 培训机构讲师聘用合同范本
- 商业综合体用地租赁合同协议书
- 陕煤集团笔试题库及答案
- 33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复变函数论与运算微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AD15封装详细说明
-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分析及防范
- 印染厂定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MJS工法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 养殖户粪污污染情况整改报告2篇
- 2022年营配贯通项目背景,相关系统及工作内容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