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时空坐标线索特征线索一:人口迁徙。古代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变更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峻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主要动力来自经济全球化,斗争、灾难和经济因素等也造成了规模日益增长的难民群体。线索二:文化交融与认同。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和重构,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现代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的新课题。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既是多样文化广泛接触、沟通与传播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相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定位,明确肯定区域内特定的自然环境影响了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文化的特征。2.史料实证:搜集整理相关史料,通过对史料、遗存的分析,了解早期人类迁徙的概况。通过史料实证希腊化时代不同地域人类的沟通状况;通过亚历山大东征的史料,实证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3.唯物史观:了解早期人类迁徙基本方式、途径和影响,相识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确定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印欧人的起源与生活方式(1)起源: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2)生活方式:他们是游牧民族,驯养了_马匹__,制造了马拉战车。2.印欧人的迁徙(1)时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持续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2)方向、范围:接连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阔地区。(3)优势:马和_马拉战车__等武力上的优势。思索1:印欧人早期迁徙的缘由有哪些?提示1:缘由:游牧的生活习性;食物匮乏且不稳定;对马的驯化和利用;喜好劫掠,不耐耕作之苦;邻近文明的富庶。3.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赫梯帝国: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_赫梯__帝国,多次入侵两河流域。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长到_巴勒斯坦__,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斗争。(2)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_伊朗__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_希腊__。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化、广泛的沟通。(3)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_印欧人__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_希腊人__。他们思索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4)古印度:雅利安人从_印度河__流域推动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殊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思索2: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提示2:影响:(1)冲击了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2)在不同地区产生了新的人群,如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等。(3)变更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出现了马拉战车。(4)提高了生产力,冶铁技术传播开来。(5)促进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及其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公元前后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1)亚洲:大月氏人西迁。①缘由: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②影响:建立_贵霜__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2)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起先了新一轮的大迁徙(1)中国①少数民族内迁: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_大交融__。②北人南迁: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_罗马__帝国衰落的机会,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3.7世纪,阿拉伯人起先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匈奴内迁及影响东汉末年以来,周边各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人数最多,史称“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匈汉杂居”。影响:一方面,内迁的匈奴族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促进了民族交融。另一方面,西晋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冲突加剧,内迁匈奴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北方陷入了“十六国”的混战时期。4.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1)政治格局:变更了亚欧大陆_从东到西__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区域文化: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更。各民族在汲取其他_民族文化__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在中国和欧洲造成的不同影响及缘由(1)不同影响:在中国,内迁民族接受了中原文化,并使中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在西欧,旧的文化体系被打破,各种文化因子在社会裂变中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2)缘由①民族的稳定性和文化认同观念的不同: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主体民族以其人口众多、内部高度的文化认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共同体,因而,人数有限的内迁游牧民族难以变更其文化认同观念。在西欧,罗马帝国境内民族众多,且流淌性强,未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②从文化的经济基础看,中国与罗马虽然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经济结构不同: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文化有与生俱来的聚合性;西欧手工业、商业发展,各种文化经过猛烈冲突与融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③文化传统的根基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根基雄厚,源远流长,具有包涵性、开放性;在西欧,日耳曼人强大的异质文化将从前的古典文化体系彻底打破,其内容与“蛮族”文化、基督教文化混合,经过熔炼,铸成了一种崭新的西欧文化。主题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史料实证,历史说明)史料一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是印欧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使得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冲击并起先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印欧人的其次次大迁徙因公元3世纪起匈奴人的西进而引发……难民们冲破罗马帝国边疆,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全线崩溃。——摘编自《印欧人的迁徙》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印欧游牧民族的两次大迁徙的不同缘由及影响。提示1:缘由:第一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次次,匈奴人的西进。影响:第一次大迁徙冲击了古文明,也导致了众多新古典文明的出现。如赫梯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等。其次次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一些新国家的崛起。史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淌,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有“八百七十余万口”。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淌人口的踪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淌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十六国以来,很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淌人口。汹涌澎湃的人口大流淌,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拓了道路。——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乾坤众生》探究2:依据史料二及所学学问,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对隋唐旺盛的影响。提示2:特点:由北向南;规模大,参加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迁徙涉及阶层多。影响:开创了民族文化交融的良好时代氛围,营造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人口大量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和发展,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为隋唐经济旺盛奠定基础;民族文化交融催生了制度创新,为隋唐的旺盛奠定了制度基础。【拓展】1.3—7世纪,亚欧游牧民族新一轮大迁徙主要表现路途缘由原有文明影响中国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内迁从北方内迁到黄河流域东汉黄巾起义后军阀割据混战,使东汉统治土崩瓦解;西晋时期出现“八王之乱”,游牧民族乘机进入中原汉文明(1)灭亡中原王朝,建立政权:如内迁匈奴贵族灭掉西晋,建立匈奴汉国等(2)少数民族主动融入农耕文明,如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等(3)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新发展:在不断地冲击中,汉文化融进了一些新的内容,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日耳曼人南迁向南迁移,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匈奴西迁,对日耳曼人领地的占据;罗马帝国日益衰弱古希腊、古罗马文明(1)再次变更了亚欧大陆的政治版图,如西罗马帝国被灭亡,一系列国家建立(2)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相结合,形成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欧洲新文化阿拉伯帝国扩张向西亚、北非扩展阿拉伯的统一过程两河流域文明、波斯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阿拉伯文化广泛汲取了波斯、埃及、古希腊、罗马以及印度文化的因素,形成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重要使者2.全面相识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1)古代人口流向①由人口稀有的荒漠草原地区向黄河流域迁徙。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和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的南迁。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徙。如秦朝迁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很多汉族人向边疆迁徙。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2)古代人口迁徙的缘由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徙。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使农夫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徙。(3)古代人口迁徙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④有利于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1.(2024·浙江嘉兴桐乡期末)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接连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阔地区。他们或折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折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以下史实正确的是(B)A.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B.崛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人首次统一了西亚与北非文明区C.印欧人进入意大利半岛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D.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动到恒河流域并开创了哈拉帕文化解析:依据材料“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接连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阔地区。他们或折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折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化、广泛的沟通,B项正确;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是波斯帝国,解除A项;印欧人进入巴尔干半岛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解除C项;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的文明,要早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解除D项。故选B项。2.(2024·山东泰安一中)公元前130年,大月氏折服南方的大国大夏,并把大夏国土和人口分别赐予五个部族,每个部族的首领被称为“翕侯”。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歼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帝国。贵霜帝国的建立(A)A.促进了中亚的民族交融B.助推了人口迁徙的潮流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D.造成了严峻的难民问题解析:依据材料“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歼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帝国”可知,贵霜帝国的建立,有利于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贵霜帝国建立的过程,并未提及人口迁徙,解除B项;贵霜帝国的建立,使得丝绸之路中段在一个强大帝国的管理下实现畅通,解除C项;难民问题材料并未体现,解除D项。故选A项。3.(2024·吉林长春五中)印欧人不断地迁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碰撞、交融,有的消逝了,有的同化了,但却产生了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说明(A)A.不断地交融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B.各地社会发展落后使得无法反抗印欧人的冲击C.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D.印欧人的冲击是产生更高阶段文明的根本缘由解析:依据材料“印欧人……迁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碰撞、交融,……产生了更多更高级的文明”可得出,印欧人迁徙促进了文明的沟通和发展,A项正确;各地被印欧人折服并非都是因为社会发展落后,而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解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古代人类的迁徙对区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影响,“民族交融”不完全符合材料主旨,解除C项;产生更高阶段文明主要缘由是各文明的相互学习和交融,而非印欧人的冲击,解除D项。故选A项。4.(2024·云南楚雄期末)据探讨发觉,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进入长城以南建立政权的群体、各政权统治集团主要成员,基本上都没有退回到草原上去,而是变成了农耕定居地区的人口,“成为北朝末年起先的获得具有族群意味的‘汉人’的一部分”。由此可知,当时北方(C)A.政权更替尤为频繁B.民族迁徙区域一样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农耕经济长期旺盛解析:依据材料“进入长城以南建立政权的群体、各政权统治集团主要成员,基本上都没有退回到草原上去,而是变成了农耕定居地区的人口,成为……‘汉人’的一部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被汉族先进文化吸引,民族交融不断加强,C项正确;材料强调民族交融而不是政权更替,解除A项;材料只显示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事实上当时也存在北民南迁现象,故民族迁徙区域未必一样,解除B项;当时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经济破坏严峻,解除D项。故选C项。5.(2024·广东珠海一中)公元452年,亚欧大陆匈奴人的领袖和帝王阿提拉从巴尔干取道西南,直捣罗马城。而此时西罗马帝国在匈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