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第24课一、素养达标1.(2024·江苏联考)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当晚就收到一封由多人签名的致敬信。信中说:“您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污蔑完全粉碎了,这证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据此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D)A.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广泛支持B.践行了《论联合政府》中的理论C.有利于增加中国共产党的实力D.顺应了民众追求和平民主的意愿[解析]依据“您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污蔑完全粉碎了,这证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可见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方面进行重庆谈判,顺应了民众追求和平、民主的意愿,表明白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D项正确;“各民主党派”的说法过于肯定化,而且题干也没有充分体现,解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毛泽东重庆谈判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但是并没有体现践行了《论联合政府》中的理论,即真正建立起一个民主联合政府,解除B项;题干并没有强调重庆谈判增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实力,而是凸显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解除C项。故选D项。2.(2024·江西抚州)1945年4月2日,从中国回到美国述职的赫尔利在华盛顿实行的记者款待会上宣称:美国政府“全力支持蒋介石政府”,而“不支持任何武装的政党和军阀”。美国政府的对华看法(D)A.得到了美国各阶层的支持B.减弱了国共革命统一战线C.表明其试图出兵干涉中国D.加速了国共间关系的裂开[解析]题干所示为抗日斗争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表达了支持蒋介石反动政府的看法,这看法以及美国随后的对华政策都加速了中国内战的爆发,加速了国共间关系的裂开,D项正确;A项说法“各阶层的支持”不精确,解除;“革命统一战线”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B项;美国对华实行的是“扶蒋反共”政策,并非出兵干涉中国,解除C项。故选D项。3.(2024·广东联考)下表为晋冀鲁豫解放区下辖的河北武安县五个村的土地变动状况。表中数据反映出(B)40户地主667户贫农面积比重面积比重1946.5.4号前4874亩20%3222亩6.1%1946.5.4号后1508亩6.1%7174亩29%A.统一战线范围扩大 B.生产关系发生变更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河北武安县从1946年5月起,地主和农夫土地全部状况发生变更,意即此时中共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夫,生产资料全部制即土地全部制发生变更,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变更,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统一战线的问题,解除A项;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在1949年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及的,解除C项;此时的土地改革在解放区进行,并未全国实施,解除D项。故选B项。4.(2024·河北石家庄)1946年,仅平顺县供销合作社就赚洋1200万元,运输合作社赚洋3000万元。1947年,全太行区合作社总资金已达9亿元。据太行区和顺、平定、昔阳等6县统计,1947年至1949年,全区有52万名妇女参与了纺织手工业生产;有纺车43万辆,织布机10万架。这反映出太行解放区(A)A.民众生产主动性高涨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C.经济结构被彻底变更D.具备战胜国民党的物质基础[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在解放区供销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利润较高,太行区的合作社总资金较高,妇女主动参与纺织手工生产,有大量的纺车和织布机,这些都体现了民众生产主动性高涨,推动了解放区经济发展,A项正确;解放区的生产并非民族资本主义,解除B项;解放区的经济结构中仍以农业为主,解除C项;“太行解放区具备战胜国民党的物质基础”夸大了太行解放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解除D项。故选A项。5.(2024·河南郑州)1945年11月,毛泽东指出,减租必需是群众斗争的结果,而不是政府的赏赐;斗争中发生“过火现象”是难免的。但是“只要真正是广阔群众的自觉斗争,可以在过火现象发生后,再去改正”。这一相识(B)A.使土地革命起先在敌后依据地实施B.适应了国内主要冲突转移的新形势C.源于国民党军队挑起了全面内战D.旨在动员群众取得民族斗争的成功[解析]依据材料“1945年11月”,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时抗日斗争已经成功,阶级冲突上升,强调减租“是群众斗争的结果,而不是政府的赏赐”,是为了更好地团结人民群众进行抗争,因此毛泽东这一相识适应了当时国内形势的变更,B项正确;此时,抗日斗争已结束,已无敌后依据地的说法,解除A项;全面内战起先是在1946年6月,解除C项;此时民族斗争已经成功,解除D项。故选B项。6.(2024·河北衡水)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从斗争起先时的430万削减到373万,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下降为150万。相反,人民解放军已由127万增加到195万,其中野战军由61万发展到100万以上,机动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这表明此时,人民解放军(B)A.摆脱了国民党军队围堵B.逐步驾驭了斗争的主动权C.战略进攻取得重大成功D.发起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解放斗争进行一年后,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迅猛削减,中共军队的总兵力不断增加,说明人民解放军逐步驾驭了斗争的主动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的围堵,也没有涉及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军队围堵,解除A项;1947年6月-12月,三军挺进中原,战略进攻取得重大成功,解除C项;1948年底,共产党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国民党,发起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解除D项。故选B项。7.(2024·安徽合肥)1937年,国统区100元法币可以买一头牛,到了1948年300元法币只能买一盒火柴,到解放斗争末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法币一文不值。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D)A.社会动荡影响商业贸易发展B.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失去民心C.民族资本主义起先陷入绝境D.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掠夺民财[解析]依据题干在1937年国统区100元法币的购买力远远超过1948年3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可知在解放斗争期间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国民党滥发纸币的缘由是为了从人民手中掠夺财宝,D项正确;社会动荡影响商业贸易发展,但不会影响政府发行纸币,解除A项;国民政府为了从人民手中掠夺财宝滥发纸币,和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失去民心没有关系,解除B项;题干中的现象是导致民族资本主义起先陷入绝境的缘由,但不能说民族资本主义起先陷入绝境导致滥发纸币,解除C项。故选D项。8.(2024·安徽宣城)1947年,中共中心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该举措旨在(A)A.提高农夫的革命主动性B.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确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47年正值解放斗争时期,此时中日民族冲突已经基本解决,阶级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因此中共中心调整了抗日斗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夫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旨在通过实行耕者有其田以调动农夫的革命主动性,A项正确;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主要表现为团结民主党派、民主子士等,与题干不符,解除B项;1949年春,中共中心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解除C项;新中国建国后于1953—1956年开展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解除D项。故选A项。9.(2024·江苏泰州)确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40年头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头》。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同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夫很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夫已分得若干山地,但特别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安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究竟。——摘编自《转折年头——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歼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成功,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成功。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斗争中得到了延长,在解放斗争中得到了最终的成功”。——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国统区经济陷入逆境的缘由。(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实行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3)材料二所说的“辛亥革命的事业”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的成功”。[答案](1)缘由: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破坏;恶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打压民族工业,使其陷入逆境;繁重的赋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巨大困难;美国加紧商品输出,压制民族工业发展。(2)措施与意义:经济上,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夫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夫革命和生产的主动性;军事上,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3)事业:反帝反封建。说明: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究并实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解析](1)缘由:依据材料一中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学问,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分析可知,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破坏,恶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打压民族工业,使其陷入逆境,繁重的赋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巨大困难;依据“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同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美国加紧对华商品输出,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2)经济措施和意义:依据材料一中“有些地方农夫已分得若干山地,但特别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安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解放区进行土改,使得一亿多农夫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夫革命和生产的主动性。军事措施和意义:依据材料二中“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3)事业: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辛亥革命的事业是反帝反封建。说明:综合所学学问,依据中国共产党28年的革命历程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究并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二、实力提升10.(2024·广东湛江)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见:“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看法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要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见得到多数党派的赞成。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各界(D)A.未相识到斗争的必要性B.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国家C.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期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解析]依据材料“斗争方法和看法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要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和“得到多数党派的赞成”可知,抗战后,国人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建立民主的国家,D项正确;依据“其斗争方法和看法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可知,相识到斗争的必要性,解除A项;材料主见“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解除B项;依据时间“1946年”可知,抗战已成功结束,解除C项。故选D项。11.(2024·广东高考)1946年6月,中共中心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视察近日形势,蒋介石打算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需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心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A)A.“武装防卫” B.“向敌后发展”C.“救亡图存” D.“解放全中国”[解析]依据材料“视察近日形势,蒋介石打算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需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可知,在全面内战爆发之际,中共中心醒悟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向解放区军民发出了“武装防卫”的号召,以期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复原国内和平,A项正确;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心致电新四军,发出了“向敌后发展”的指示,解除B项;1840年鸦片斗争后,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解除C项;1947年10月中共中心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解除D项。故选A项。12.(2024·北京高考)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等人参与政治协商会议后,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民主子士、国民党要员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有悼文指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各界(D)A.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治C.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企盼国家实现和平民主[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王若飞、博古等人参与的政治协商会议主要是探讨和平建国问题,因此社会各界认为“他们的事业,就是中国人民大众的事业,就是全人类的事业”,这体现了当时社会各界希望国家实现和平民主,D项正确;这一时期抗战已经结束,解除A项;悼念活动包括国民党要员,因此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解除;国民党要员并不希望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解除C项。故选D项。13.(2024·湖南高考)1949年3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主动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子,又不是主子,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子,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子”。这表明北京市(B)A.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B.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已打算接管私营企业[解析]由题干“1949年3月”可知,题干信息发生在北京和平解放之后、新中国建立之前,私营工厂的工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子”是说,他们在共产党政权下可以当家作主,而“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子”说明还存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说明当时北京市是允许民族资本家开设的私营工厂存在的,与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相像,这是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的表现,B项正确;当时北京市已经被共产党和平解放,民族资本家是在共产党政权下的合法存在,这是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的体现,而不是对其妥协退让,解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模式,不适用于建国前夕的中国,解除C项;新中国成立之前,北京市并未接管私营企业,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解除D项。故选B项。14.(2024·江苏盐城)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推动土地安排顺当开展,凤山县委组织了6个宣扬队,分别到那禄乡、长里八达乡等地宣扬土地政策。东兰县开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培训东兰和凤山两县的党员干部。东兰、凤山县委也指示各区、乡组织雇农工会,作为在农村开展土地安排工作的基本群众组织。土地安排依据《土地法暂行条例》以乡为单位“依据全乡贫苦无土地的农夫人数,由土地委员会确定安排的标准”,然后召开全乡农夫代表大会探讨通过,最终发给土地证。——摘编自余涛《中心与边缘:左右江苏区土地革命新论》材料二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其次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全部权。第十一条安排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全部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第十二条爱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