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其次节[基础巩固练]一、单项选择题风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人类对风能的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风能的利用方式也有很大改变。下图为风力发电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B)A.风能是一种矿产能源B.风能发电绿色环保C.风能发电连续性强D.风能只分布在内陆2.人类对风能的利用,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D)①风力发电②风帆行船③风车磨坊A.②①③ B.③②①C.③①② D.②③①解析:第1题,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不是矿产能源,A错误;风能发电不会产生污染,绿色环保,B正确;风能发电受风力改变影响大,连续性不强,C错误;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也很丰富,D错误。故选B。第2题,人类最初是借用风能行船,然后利用风能带动机械进行生产,如风车提水浇灌、风车磨坊等,近代人们起先进行风力发电。即正确排序为②③①,D正确,故选D。瑙鲁位于太平洋之中,是由一个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的国家。其陆地面积仅21.1平方千米,周边300千米内只有这么一个岛屿,属于典型的小型岛国,但却拥有丰富的磷酸盐矿。20世纪80年头,随着磷酸盐的开发,瑙鲁人均收入水平一度排名世界第一,人们生活极其奢侈,这里也被称为“欢乐岛”,但欢乐时间却是短暂的。据此完成3~4题。3.世界上磷酸盐矿主要有四种成因,结合材料推想瑙鲁的磷酸盐矿成因是(D)A.海相沉积 B.岩浆活动C.变质活动 D.鸟粪积累4.瑙鲁人源于磷酸盐的“欢乐”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最可能的是(A)A.磷酸盐数量有限 B.磷酸盐市场萎缩C.磷酸盐的替代品出现 D.磷酸盐出口受到限制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瑙鲁是由一个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的岛国,不存在岩浆活动与变质活动,可解除B、C;海相沉积出现于海底,解除A;瑙鲁四周没有陆地,大量海鸟只能在此岛栖息,会产生大量鸟粪,所以推想瑙鲁的磷酸盐矿成因是鸟粪积累。故选D。第4题,瑙鲁地域狭小,且磷酸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磷酸盐资源会渐渐枯竭,岛上居民的收入会不断削减,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所以瑙鲁人源于磷酸盐的“欢乐”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最可能的缘由是磷酸盐数量有限。故选A。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也呈现增长趋势。下图示意中、印、德、美四国某种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演进趋势(tce为吨标准煤当量)。据此完成5~7题。5.图示能源最可能是(A)A.煤 B.石油C.自然气 D.核能6.该能源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D)A.青藏高原 B.东海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7.德国该能源消费拐点早于美国的干脆缘由是(C)A.技术先进 B.经济发达C.政策推动 D.教化领先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增长趋势,而读图可知该能源在我国的消费量近年来甚至有所下降,这说明该能源污染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由此可推断图示能源最可能为煤,故选A。第6题,由上题知,该能源为煤炭,而我国煤炭主要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故选D。第7题,依据材料可知,德国在人均GDP约30000美元时该能源消费达到拐点,而美国在人均GDP约50000美元时该能源消费才达到拐点,因此经济发达不是主要缘由;教化对该能源消费拐点的出现时间影响较小;德国先进的工业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利用煤炭,对削减煤炭的消费总量有肯定的作用,但拐点之后,德国煤炭的消费总量大幅下降,这说明主要是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故选C。二、综合题8.(2024·重庆市天星桥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乌克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矿产资源丰富,但石油和自然气资源匮乏,85%的石油和大部分的自然气需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利用率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图一为乌克兰位置简图,图二为俄罗斯途经乌克兰向欧洲供应自然气的主要管道分布图。(1)乌克兰能源短缺的缘由主要有哪些?(2)俄罗斯通往欧洲的自然气管道为什么大多经过乌克兰?(3)第聂伯河乌克兰河段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答案:(1)石油、自然气资源匮乏,国内产量不足;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能源需求量大;科技不够发达,能源利用率较低。(两点即可)(2)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西欧的连接(过渡)地带,连接自然气供应地与消费市场,管线铺设路程短;乌克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冻土少,有利于管道铺设;乌克兰地势平坦,管道铺设难度较小。(3)乌克兰地势平坦,该河段水流平缓;位于盛行西风带,降水较匀称,径流量季节改变不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程度低;纬度相对较低,气温较高,结冰期较短。(两点即可)解析:本题以乌克兰位置简图和俄罗斯途经乌克兰向欧洲供应自然气的主要管道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乌克兰能源短缺的缘由、俄罗斯通往欧洲的自然气管道大多经过乌克兰的缘由、第聂伯河乌克兰河段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等相关内容,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第(1)题,读材料“石油和自然气资源匮乏”可知,乌克兰能源资源不足;而乌克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因此能源需求量大;乌克兰技术不够发达,能源利用率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因此能源的利用率较低,造成能源短缺。第(2)题,读图可知,乌克兰位于俄罗斯与西欧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特别,欧洲西部是俄罗斯自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乌克兰正好位于俄罗斯到欧洲西部的最短线路的必经之地,输气管道建设费用最小、输送时间更短;读图可知,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冻土面积少,有利于施工进行管道的铺设;依据所学学问,乌克兰地势低平,管道铺设难度较小。第(3)题,读材料“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可知,乌克兰地势低平,因此河流水流平稳,相宜通航的里程长;从图中乌克兰的纬度位置可知,乌克兰位于盛行西风带,受其影响降水较为匀称,因此河流的径流量季节改变不大,通航时间较长;第聂伯河乌克兰河段植被覆盖率高,使得河流含沙量较少,泥沙的淤积程度较低,纬度相对较低,气温较高,结冰期相对较短,河床深度大,通航实力强,航运条件好。[实力提升练]一、单项选择题(2024·河北邢台期末)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且还有可以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匀称的平整大石板。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建一幢幢颇具布依族特色的石板房(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当地修建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属于(B)①可再生资源②不行再生资源③矿产资源④生物资源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材料中的事例表明(A)A.自然资源分布影响人类开发利用方式B.自然资源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C.自然资源质量影响人类活动的经济效益D.自然资源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类型解析:第1题,修建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属于沉积岩,形成时间漫长,岩石及矿物质相对于人类历史时期来说,是不行再生资源,②正确、①错误;修建石板房所用的石料来自岩石圈,属于矿产资源,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第2题,材料“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建一幢幢颇具布依族特色的石板房”主要反映民居与环境的关系,这一事例表明,自然资源分布影响人类开发利用方式,故选A。(2024·山东临沂期中)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的稀土,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在军事、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和农业方面被广泛应用。我国稀土储量的全球占比曾高达80%~90%,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稀土产品生产国。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却担当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同时我国稀土产业仍处于低端化态势。下图为我国1994—2024年稀土矿产量和全球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稀土的说法,正确的是(B)A.稀土是一种特别稀有的自然资源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只适用于高精尖领域D.属于非金属矿产资源4.下列关于我国稀土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B)A.2010年以来,我国稀土的产量不断下降B.我国稀土储量的全球占比渐渐下降C.我国不再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国D.我国稀土产品中的高端产品比重较大解析:第3题,稀土是多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属于金属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由材料可知,稀土在自然界中储量较大,并不稀有;稀土在军事、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和农业方面被广泛应用,并非只适用于高精尖领域。故选B。第4题,据图可知,2010年以来,我国稀土的产量先下降后上升;据图可知,近年来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不断下降,随着我国稀土不断被开采,以及全球稀土矿探明量上升,我国稀土储量的全球占比应渐渐下降;依据材料“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却担当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可以看出,我国依旧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国;材料“我国稀土产业仍处于低端化态势”,说明我国稀土产品中的高端产品比重较小。故选B。(2024·福建名校联盟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水资源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开发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峻缺水。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D)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塔里木河流域C.调水是解决缺水的唯一措施D.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关键6.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大的根本缘由是(C)A.降水少,蒸发量大B.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C.水资源需求量过大D.水资源污染与奢侈严峻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我国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A错误;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海河流域,B错误;调水只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C错误;在水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键,D正确。第6题,海河流域地处我国华北地区,该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城市密度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因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大,C正确。(2024·江苏百校联考)下图为2024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依据上图,对铁矿石资源分布及供需描述合理的是(B)①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中国、日本都属于铁矿石资源大国②铁矿石主要消耗地区集中在亚洲和欧盟③澳大利亚是第一大铁矿石输出国,中国是第一大铁矿石输入国④铁矿石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淌主要依托海运,其次才是铁路运输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下列交通枢纽中,与202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关联最亲密的是(D)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输河C.曼德海峡 D.龙目海峡解析:第7题,日本铁矿石资源匮乏,①错误。依据图中铁矿石汇地所处位置可知,铁矿石主要消耗地区集中在亚洲和欧盟,②正确。依据图中铁矿石流出和流入的数量可知,澳大利亚是第一大铁矿石输出国,中国是第一大铁矿石输入国,③正确。铁矿石的运量大,不同国家之间的流淌主要依托海运(海运的运量大,运费低),其次才是铁路运输,④正确。故选B。第8题,读图可知,2024年中国铁矿石的最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中澳铁矿石海运线路不经过苏伊士运输河和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偏离中澳铁矿石海运线路,且马六甲海峡宽度较窄,深度较浅,通常20万吨以上的货轮均会考虑选择龙目海峡,故选D。二、综合题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材料二沙特阿拉伯的日照强度较强,还拥有广袤的沙漠地区,这个传统的、典型的石油国家正在太阳能领域酝酿着一项可能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投资。但工业基础较差的沙特阿拉伯,其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1)简述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势条件。(2)指出限制沙特阿拉伯发展太阳能产业的瓶颈。(3)指出沙特阿拉伯发展太阳能产业对国家将来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答案:(1)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气候干旱,云量少,光照足够;沙漠广布,土地租金低。(2)内陆地区气候干热,自然环境恶劣;多风沙天气,风沙对设备危害较大;较难转变长期以石油为主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不成熟;太阳能发电成本较油电成本高。(3)能源结构方面:能源结构从以石油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样化转变;环境方面:削减石油燃料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