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如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2.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如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列小题。3.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A.12小时和8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小时4.推测该山可能是()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如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岩浆岩()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8.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9.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 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如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A.大气受热上升强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位于气旋中心 D.位于锋线前方11.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左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右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如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Ⅱ>Ⅲ>Ⅰ15.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一西南狭长分布,湖长93km,平均宽度32km,湖水面积2339km2。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衡状态。如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2)说明呼伦湖4月下旬成为淡水湖的原因。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如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1)结合图示,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3)指出除大风外,莱芒湖畔局地出现冰冻现象所需的自然条件。19.(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白草河与安昌河曾因河流袭夺发生过水系重组(图1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水系图)。研究发现,本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升降对河流袭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2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河道纵剖面图)。(1)据图描述图中水系演变的过程。(2)与水系演变前相比,指出水系演变后安昌河河床的变化。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如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夏季11:00到13:00可观测非洲冰鼠数量少;根据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夏季气温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所以非洲冰鼠可观测数量较少;根据材料“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可知,冬季非洲冰鼠需要通过晒太阳,调节体温,所以在冬季11;00到13:00气温高,太阳辐射多的时候,补充自身所需热量,C正确。昼夜长短并不是该时间段冰鼠活动相差大的原因,无论冬季、夏季,该时间段都是其白天,A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天敌信息,B错误。食物数量不影响活动时间,D错误。故选:C。2.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解答】解: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地方时,当北京时间为15:00时,非洲南部山地位于东经29°,两地相差91°,两地每相差1度,相差四分钟,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经计算,非洲南部山地的地方时是,15:00﹣6:04=8:56,是当地的上午;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东北日出西南日落,所以非洲冰鼠晒太阳的地点可能位于东北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如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列小题。3.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A.12小时和8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小时【解答】解: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故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和Y,两者关系为X+Y=24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时51分钟,可得出X﹣Y=2×1h51m,由此计算出X=13h51m,Y=10h9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推测该山可能是()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解答】解: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故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和Y,两者关系为X+Y=24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时51分钟,可得出X﹣Y=2×1h51m,由此计算出X=13h51m,Y=10h9m,夏至日该地昼长大约为14小时,根据昼长=2×(12﹣日出地方时)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为5时,结合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6:06,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大约为105°E,与四川峨眉山经度范围符合,其它三地经度范围不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如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岩浆岩()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答】解:读图可知,岩浆岩沿F断层侵入,①正确。读图可知,岩层中间老,两边新,为背斜,②正确,③错误。先有岩层才可能被岩浆侵入,④错误。故选:A。6.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解答】解:读图可知,先要有岩层,先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受到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褶皱,继续挤压岩层断裂错位,故C正确。故选:C。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解答】解: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甲时期的年轮增长距平值较小,意味着品尼松生长较慢;同时,由于降水较少,且品尼松的雨水下渗为其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源,这进一步支持了沉积作用为主导的情况,因为沉积作用可能带来更多的水分和养分,A正确。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这与图表中显示的年轮增长距平值较小相矛盾,同时也不符合干旱环境下的自然规律,B错误。图表显示乙时期的年轮增长距平值增大,意味着品尼松生长较快,但这并不一定是沉积作用的结果,因为乙时期降水增多,可能导致侵蚀作用加强,C错误。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这与图表中显示的年轮增长距平值增大相矛盾,D错误。故选:A。8.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干热风通常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平衡,但与枝条消失的直接联系不明显,A错误。土壤养分流失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受限,但不太可能导致枝条直接消失,B错误。曾被沉积物掩埋。在冲沟附近,由于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沉积物可能会掩埋品尼松的下半部枝条,从而导致它们消失,C正确。低温冻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叶片或枝条干枯,但不太可能导致枝条直接消失,D错误。故选:C。9.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 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解答】解:题目中已经提到乙时期降水增多,但这对谷坡和谷底的品尼松影响应该是相似的,而不是相反,A错误。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阳光照射对品尼松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同样,这对谷坡和谷底的品尼松影响应该是相似的,B错误。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盐碱化通常不利于植物生长,但这与谷坡和谷底的年轮增长距平值相反的情况没有直接联系,C错误。在乙时期,由于降水增多,谷坡可能遭受更强烈的侵蚀作用,导致品尼松的根系裸露,会直接影响树木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进而影响其生长,D正确。故选:D。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如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A.大气受热上升强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位于气旋中心 D.位于锋线前方【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处附近有低压槽分布,该低压槽位于气旋偏东侧,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侧低压槽处气流由南部纬度较低的暖气团主动向北部纬度较高的冷气团移动,容易形成暖锋,甲位于暖锋的锋前,出现降水,D正确。甲处并没有位于气旋中心,气旋中心受热大气强烈上升,AC错误。甲位于低压槽附近,并不位于高压脊附近,且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B错误。故选:D。11.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地目前位于低压中心偏北侧,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指向偏南,受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之后随着风暴中心的移动,两日后甲位于低压中心的偏南侧,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指向偏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左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右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答】解:读图文材料,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地势低平,流速缓慢和。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故选:D。13.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B正确;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错误;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错误;地下水位升高,与防汛墙高度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如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Ⅱ>Ⅲ>Ⅰ【解答】解:读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Ⅱ地区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最大,Ⅲ地区位于河谷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大,Ⅰ地区位于金沙江流域,距西南季风远,且位于背风坡,降水最少,故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由多到少是Ⅱ>Ⅲ>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解答】解:据材料“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断裂构造发育,地表渗漏多,海拔低,气温高,蒸散发较强,C正确。根据径流深的定义,集水面积对径流深的影响较小,Ⅲ区地表水资源相对较少,说明植被截留作用并不比其他两个区域强,AB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首先冬春季节晴天较多,雨天较少,因此山地和山坡热力差异较大,因此风力较大;而冬春季节植被覆盖率较差,对于风力的阻挡作用较弱,因此风力较大;而且山坡温度较高,气压差较大,风力较大。(2)首先根据材料可知,堰塞湖位于谷底,在谷风的吹拂之下,大量的物质会从堰塞湖吹响坡地;而且当地沉积物颗粒物较小,属于风力沉积物的特征,应该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根据土壤的组成元素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土壤结构保持一致;而且当地物质堆积比较相近。(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因此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减小的角度,理由:水电站蓄水之后,部分谷底的堰塞湖沉积物被淹没,沉积物的物源供应减少;而且蓄水之后,谷底变成湖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春季节湖泊降温慢,盛行风从陆地(两侧山坡)吹向库区,会削弱谷风;而且部分谷坡被淹没,堆积空间减小,因此堆积物会变小。增大。理由:当地蓄水成湖之后,白天的湖风与谷风叠加,会使得风速增大;蓄水之后库区水位升降变化,侵蚀作用增强,消落带物质疏松易蚀,提供更多的物源。故答案为:(1)冬春季节晴天多,山谷和山坡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山谷风环流更典型;冬春季节山坡地表干燥、植被稀疏,升温更快;冬春季节水位低,裸露坡面范围大,谷风作用距离长。(2)谷风从谷底吹向谷坡,风力搬运方向符合从古堰塞湖到坡地;平均粒径较小,符合风力沉积的特征;黄土状物质的组成元素和矿物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古堰塞湖沉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相邻分布。(3)减小。理由:部分谷底的堰塞湖沉积物被淹没,物源供应减少;蓄水成湖,冬春季节湖泊降温慢,盛行风从陆地(两侧山坡)吹向库区,削弱谷风;部分谷坡被淹没,堆积空间减小。增大。理由:蓄水成湖,白天的湖风与谷风叠加,风速增大;库区水位升降变化,消落带物质疏松易蚀,提供更多的物源。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一西南狭长分布,湖长93km,平均宽度32km,湖水面积2339km2。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衡状态。如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2)说明呼伦湖4月下旬成为淡水湖的原因。【解答】解:(1)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呼伦湖及其水系处于冰封期,地面径流减少甚至停止,湖水外流较少;再加上冬季低温及湖水水面结冰,湖水蒸发量很少;冬季降水以积雪形式保存在地面,未能汇入水系和湖泊,因此湖泊水量稳定。(2)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纬度较高,4月下旬春季开始,气温回升快,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融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呼伦湖水位开始逐渐上升;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融化期,冰融化、水体体积变大;湖面蒸发量不大,水量损失较少,因此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开始水位逐渐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分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成为淡水湖。故答案为:(1)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2)4月下旬(春季)开始,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融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融化期,湖面蒸发量不大;呼伦湖水位上升,成为外流湖(排水湖),呼伦湖湖水盐度降低,成为淡水湖。1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如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1)结合图示,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3)指出除大风外,莱芒湖畔局地出现冰冻现象所需的自然条件。【解答】解:(1)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首先,等压线较为密集,这导致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从而形成了较强的风力;其次,偏北风在越过汝拉山脉后,在下沉过程中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加速,这也增加了风速;此外,该地区位于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谷地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与风向平行,形成了狭管效应,进一步增强了风速;最后,湖面摩擦力小,使得风速能够进一步加大。(2)冬季,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受到该气压形势的控制,导致层云的形成,具体来说,气压北高南低,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后下沉并增温,使得高空气团性质温暖;同时,冷空气因为密度大,堆积在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的谷底,下部气团性质较冷,形成了逆温层;莱芒湖的蒸发为下部气团提供了水汽,同时大气稳定,晴天多,夜晚辐射散热强,下部气团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云;由于逆温层的存在,云系难以向上发展,只能形成层状展开。(3)莱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