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5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21.质(zhì)(1)名词。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2)动词。询问,质问。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2.治(zhì)动词。①医治。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②研究。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③惩治,治罪。如: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3.置(zhì)动词。①丢弃,弃置。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②放置,布置。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③设置,布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购置,置办。如: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4.至(zhì)(1)名词。极点,极致。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动词。到,到达。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3)形容词。周到,周全。如: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5.诸(zhū)(1)形容词。众多,各。如: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2)兼词。相当于“之于”。如: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6.走(zǒu)动词。①疾趋,奔跑。如: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②逃跑,逃奔。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③快速地动,滚动。如: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④奔向。如: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7.足(zú)(1)动词。值得,足以。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2)名词。脚。如: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3)形容词。①充足,富有。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②心满意足。发: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8.卒(zú)(1)名词。①士兵。如: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②步兵。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2)副词。终于,最终。如: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9.左(zuǒ)名词。①左边。如: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②左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10.作(zu)动词。①耕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②制作。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③创作,写作。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当做,比作,变作。如: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⑤发生。如: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⑥奋起。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⑦做。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⑧振作,激起。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⑨和……一样,如同。如: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⑩成为。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记》)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31。故(gù)(1)名词。①原因,缘故。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②旧的(知识)。如:温故而知新(“故”在此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论语?为政》)(2)形容词。从前的,原来的。如: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3)副词。特意,特地。如: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4)连词。所以,因此。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2。顾(gù)动词。①看,环顾,向四周看。如:顾野有麦场(《狼》)②转过头看。如: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③探望,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3。固(gù)(1)动词。巩固,稳固。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形容词。顽固,闭塞。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3)副词。本来,原来。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4。观(guān)(1)名词。景观。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动词。①阅读。如: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②观看,欣赏。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5。归(guī)动词。①返回,回来,回去,回家。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②归依。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③归聚,归到一处。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6。好(hǎo)(1)动词。读hào,喜爱。如: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2)形容词。①美好的。如: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与朱元思书》)②友好。如: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3)副词。能够,以便。如: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恨(hèn)(1)名词。①怨恨。如: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②仇恨,伤痛。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2)动词。感到遗憾。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8。后(hu)(1)名词。指方位,位置在后,与“前”相对。如: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黔之驴》)(2)形容词。晚,迟。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3)介词。在……后面。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9。患(huàn)(1)名词。忧患,祸患。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动词。担忧,忧虑。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10。会(huì)(1)动词。①聚会。如: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b。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②领悟,理解。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2)副词。恰好,正好。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41.或(hu)(1)代词。有人,有的人(事)。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副词。①表示猜测,或许,也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有时。如: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b.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2.及(jí)(1)动词。①赶得上。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等到,到了。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2)介词。表示动作的时间,到……的时候,趁着。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3)连词。和,同。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3.急(jí)(1)形容词。快速的,湍急的。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2)副词。①危急,紧急,关键。如:或王命急宣(《三峡》)②赶快,快速的。如: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石壕吏》)4.假(jiǎ)(1)动词。①假装。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②借。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2)形容词。虚假的,不真实的。如: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朝天子?咏喇叭》)5.间(jiàn)(1)名词。①读jiān,中间。如: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三峡》)b.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②读jiān,期间。如: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③读jiān,里面,之内。如:蔽林间窥之(《黔之驴》)④一会儿。如: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2)动词。①夹杂。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②参与。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③间断,隔绝。如: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3)量词。读jiān,用于房屋。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4)副词。①暗中,偷偷地。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间或,偶然。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6.见(jiàn)动词。①看见,见到。如: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②见识,引申为知道,领悟。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③会见,拜见。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④读xiàn,同“现”,表现,显现,出现。如:才美不外见(《马说》)7.将(jiāng)(1)名词。①武官名。如:a.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出师表》)b.将军百战死(《木兰诗》)②读jiàng,将领。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动词。①搀扶。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②想要,打算。如:公将战(《曹刿论战》)③读jiàng,带兵,统帅军队。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3)副词。将要,想要。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连词。和,与。如: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8.进(jìn)动词。①做官,出仕。如: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②进献。如: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出师表》)③进谏,劝谏。如: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9.尽(jìn)(1)动词。①没有,空。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狼》)②用尽,使之达到极限。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已尽无齿(《捕蛇者说》)③把食物吃完,用尽。如:尽其肉(《黔之驴》)④全部取得。如: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隆中对》(2)副词。表示范围,全部,都。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50.居(jū)动词。①居住。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处在,位于。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③停,停留。如: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5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古:山岗高地。今:把持和独占。[注:陇同垄]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古:这样却。今:转折连词。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处同上)古:这样以后。今: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古:浅陋。今:粗俗,低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出处同上)(1)牺牲。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而献出生命。(2)加。古:虚夸,以少报多。今:增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出处同上)古:案件。今:监狱。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袁枚《黄生借书说》)古:值得珍惜。今:值得惋惜。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古: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今:言行恶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处同上)古:眼泪。今:鼻涕(古用“泗”)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出处同上)古:遗憾。今:仇恨,怨恨。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若。古:你。今:像。(2)毒。古:怨恨。今:毒害,有毒的物质或事物。则久已病矣。(出处同上)古:困苦不堪。今:疾病。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古:可惜,可叹。今:值得怜悯。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和子女。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①缘故(名词);例如:余叩所以。(《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不过: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其实: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实。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②那实际情况。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书》)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6致1、送达,送来。(存问致赐《汉书?武帝纪》)2、表达,表示。(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3、达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得到,取得。(每岁致数百金)5、招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6、致使,使。(何意致不厚)7、尽,极。(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专心致志)8、情趣,情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闲情逸致)质1、质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2、质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3、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4、通“贽”;见面礼。名词(厚币委质事楚)5、本质。(非天质之卑形者神之质)6、人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7、正、刚刚。(质明,避哨竹林中)治1、治理,管理。(故治国无法则乱)2、医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3、惩处。(不效则治臣之罪)4、部署,训练。(今治水军八十万众)5、讲究,研究。(奚暇治礼义哉?)6、对付。(同心一意,共治曹操)7、治理得好,与”乱”相对。(明于治乱,娴于辞令)8、整理。(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诸1、众多;各个。(诸如此类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2、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3、第三人称,他、她、它(们)。(告诸往者而知来者)贼1、祸患。(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2、强盗。(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3、杀人者;作乱的人。(几落贼手死)4、狠毒。(董卓狼戾贼忍)5、伤害;杀害。(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6、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忍能对面为盗贼)7、凶狠,残忍。(董卓狼戾贼忍)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71、察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2、病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比较:病;疾3、彻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81.道(dào)(1)名词。①道路。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②规则,正确的方法。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道德。如: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④学问。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⑤道义。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2)动词。说,讲。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得(dé)(1)动词。①取得,得到。如:a.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b.一狼得骨止(《狼》)②达到。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③助动词。能够,可以。如: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满井游记》)④同“德”,感激。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2)副词。与“无”连用,译为“是否”。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3.定(dìng)动词。①固定,集中。如:定目细视(《幼时记趣》)②安定,稳定。如: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结束,完了。如: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湖心亭看雪》)④平定。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4.度(dù)(1)名词。量长短的标准。如:如:吾忘持度(《郑人买履》)(2)动词。①跨过,越过。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②读duó,估计。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5.发(fā)(1)名词。读fà,头发。如: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观潮》)(2)动词。①出发。如: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②征发,征派。如: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③发迹。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发出。如: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6.伐(fá)动词。①讨伐,进攻。如: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②砍伐。如: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小石潭记》)7.方(fāng)(1)名词。①方圆,面积。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②方向,方位。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③地方,地区。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学而》)(2)副词。正。如:方欲行,转世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狼》)8.复(fù)(1)动词。①反复,重复。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②恢复,还原。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③回答,答谢。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2)副词。再,又。如: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9.负(fù)动词。①背,用背驮东西。如: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②依靠,依附。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10.盖(gài)(1)名词。盖子。如: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2)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3)语气词。用于句首,引出下文,可不译。如: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4)副词。①表示原因,原来(是),(是)因为。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②大概,大约。如: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91、道①本义,道路。②规律,道理。③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张)④引申:引用、称述别人的话、说法、事迹。(说、谈论)⑤比喻,人生所应遵循的社会准则。(带有根本性、原则性。)⑥从,由。2、得①得,获得,得到。(找到)语境义,得声,得形,得味,得道……②“得”,行为实现的现实性。(能够)3、定①“定”,《说文》“安也”。与“动”反义。安定、稳定;平定。(定婚,重在婚约的确定;订婚,重在双方同意。协定,重在共同决定;签订,重在双方协商。定金;订金)“定金”、“订金”,在汉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别看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的意义却大相径庭,不少人都曾掉入“定金”与“订金”的陷阱。究竟两者的区别何在呢?“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缴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此外,定金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且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订金”严格地说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以,除非合同作明确约定外,合同履行的“订金”作为预付款的一部分,只能抵充房款。无论哪一方不履行,只要将其如数返还给付订金的一方即可。②决定,确定。③副词,到底,究竟。④一定(后起义)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01.使(shǐ)(1)名词。使臣,奉命的人。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2)动词。派遣。如:扶苏以数谏敌,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是(shì)(1)判断动词。是。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2)代词。这,此。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3.受(shu)动词。①接受。如: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②遭受。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4.书(shū)(1)名词。①书,书籍。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②书信。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③公文。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2)动词。书写,记下,写。如: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5.孰(shú)(1)代词。谁。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2)副词。①哪里。如: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②跟“与”连用,表示选择。可译为“与……比,哪一个……”。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同“熟”,仔细。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6.数(shù)(1)动词。计算。如: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2)数词。读shù,几。如: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3)副词。读shu,多次。如: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7.属(shù)(1)名词。①类,同一类的事物。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部署。如:徒属皆曰(《陈涉世家》)(2)动词。①连续。如: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②读zhǔ,同“嘱”,托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1点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b.检阅。)毒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度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B音dúo,动词:估计。)法①世传其兵法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词:谋略、策略)方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b副词:正(好)、正要)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b恢复。)赋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抒发。B动词:征收、敛取。C名词:赋税。)负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b动词:依仗)更①三更半夜②子能更鸣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④更若役,复若赋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改变,更换。b名词: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因gèng,更加)顾①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a动词:回头看b动词:拜访,探望c副词:难道,反而)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3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沈阳市郊联体2025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项目建设方案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2025年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语用学概论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爵士舞》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英美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数据分析创新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影视批评与策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工学院《专业论文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汽车底盘构造课件:离合器
- 基于几类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肥胖成因的分析比较
- 2025年度科室质控方案计划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电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九上《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作业设计
-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大象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 2021版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附流程图
- 神经内科护理教学查房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 TCASME 1525-2024 工业用甲缩醛
- 《证券投资学》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