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主备人备课成员设计思路本节课《唐诗三首——石壕吏》的说课设计,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旨在通过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1.导入:通过介绍唐代诗人杜甫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3.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及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诗歌主题、情感及创作背景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对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解,拓宽知识面。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解读《石壕吏》,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理解诗意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诗歌内容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唐代社会背景,感受杜甫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审美情趣。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掌握《石壕吏》诗歌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及艺术特色。

2.理解杜甫诗歌中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含义。

难点:

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2.深入体会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解决办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社会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情境,理解诗歌内容。

2.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启发,加深对诗歌情感和主题的认识。

4.结合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对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步骤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人手一本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石壕吏》相关的背景资料、诗人杜甫简介,准备唐诗朗读音频、视频资料。

3.多媒体设备:确保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正常运作,用于展示诗歌背景和朗读视频。

4.教室布置:设置诗歌讨论小组座位,每组配备白板和便签纸,便于学生讨论和记录。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言“诗史”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杜甫诗歌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如《春望》等,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歌的共同特点。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石壕吏》的创作背景,诗人杜甫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举例说明:通过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石壕吏”、“夜捉人”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的感受和解读。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独立完成《石壕吏》的朗读和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师指导:在学生朗读和背诵过程中,及时纠正发音错误,解答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疑问。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石壕吏》在杜甫诗歌中的地位和意义。

-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积极发言和认真学习的同学给予肯定。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完成《石壕吏》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鼓励学生在家中查找其他杜甫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教学资源拓展一、拓展资源

1.拓展诗歌:介绍唐代其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系列,以及其他诗人的类似作品,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李白的《丁都护歌》等。

2.拓展文献:提供唐代历史背景资料,包括安史之乱、唐代税收制度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石壕吏》的社会背景。

3.拓展诗歌鉴赏:介绍唐诗的鉴赏方法,包括平仄、对仗、意象、修辞等,加深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

4.拓展诗人介绍:详细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包括其诗歌创作的不同阶段及其代表性作品。

二、拓展建议

1.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感受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2.深入研究《三吏》中的其他两首诗《新安吏》和《潼关吏》,对比分析三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3.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唐代历史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4.安排学生撰写短文,讨论《石壕吏》中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反映这些问题的。

5.组织诗歌鉴赏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分享对杜甫诗歌的鉴赏心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6.鼓励学生参加古典诗词朗诵比赛,通过朗诵实践,加深对诗歌音韵和节奏的理解。

7.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诗歌朗诵视频、纪录片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8.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杜甫研究的专著和学术论文,以拓宽知识面,提升学术素养。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完成《石壕吏》这一课的教学后,我针对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深入反思,以下是我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我发现虽然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回顾旧知这一环节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前准备一些基础的复习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节奏。

课堂上,我在新课呈现环节讲解新知时,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上存在困难。这提示我,需要在讲解时更加注重分层教学,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需简化语言,用更直观的方式解释诗歌中的难点。

在互动探究环节,虽然学生们的讨论热情较高,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讨论偏离了主题,这说明我在引导讨论时还需更加细致。未来,我会提前准备更多针对性的问题,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都能符合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我也发现个别学生在完成背诵任务时,对诗歌的理解并不深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课后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如诗歌解析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内容。

在教学总结环节,我觉得自己可能过于注重总结知识点的回顾,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过程。未来,我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感受。

1.提前准备基础知识复习材料,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跟上进度。

2.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调整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3.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

4.提供课后辅助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5.在课堂总结时,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板书设计①重点知识点:

-《石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