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主观题【判断、材料分析】答题技巧+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_第1页
八上期末主观题【判断、材料分析】答题技巧+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_第2页
八上期末主观题【判断、材料分析】答题技巧+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_第3页
八上期末主观题【判断、材料分析】答题技巧+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_第4页
八上期末主观题【判断、材料分析】答题技巧+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考主观题【判断、材料分析】*答题技巧+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一、判断题答题技巧:(1)判断题:(×)或(√)辨析题:的观点(行为)是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2)理由:①给观点或行为定性:的观点(行为)是的表现;②如果观点或行为错误,引用教材知识证明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是错误的,并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错误。如果观点或行为是正确的,就回答教材相关的知识,如为什么、意义、重要性等相关知识。如果观点是片面的,需要从两方面解析,先肯定正确部分并简要说明理由,再指出错误部分,着重解析为什么错误。③简单写出正确做法,注意与材料对应。例题训练:1.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属于业缘关系。()【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依据教材知识,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所以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属于地缘关系,故题文中的说法错误。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题文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在强调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的发展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学会主动关心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故题文说法正确。3.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故正确。4.我们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我们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故说法正确。5.社会生活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社会秩序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故错误。6.巴黎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敬畏规则,恪守奥林匹克精神,启示我们要将规则内化于行,外化于心。()【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遵守规则。依据教材知识,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故题干中的说法正确。7.尊重是交往的起点,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尊重是交往的起点,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故正确。8.做文明有礼的人意味着我们要用语文明,举止端庄。()【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做文明有礼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实践。故题文中的说法正确。9.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诚信。依据教材知识,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故题文说法正确。10.不违反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错误。11.多次旷课、逃学、吸烟、饮酒、沉迷网络都属于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依据教材知识,多次旷课、逃学、吸烟、饮酒、沉迷网络都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行为,属于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故说法正确。12.爸爸的汽车被刮擦了,小温觉得爸爸只能通过打官司来维权。()【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一般情况下,当非诉讼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时才有必要打官司(诉讼)。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权。题干说法错误。13.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题干说法正确。14.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包括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尊重和赞许等。()【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包括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尊重和赞许等。故正确。15.关爱他人,给人物质帮助,无须精神关怀。(

)【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如何关爱他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爱他人,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故题文中的说法错误。16.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回报、获取更多点赞。(

)【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是为了传递社会正能量,体现人生价值,促进自我发展。而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回报、获取更多点赞。故题文中的说法错误。17.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维护国家利益也要维护个人利益,不是放弃个人利益。故错误。18.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捍卫国家利益。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故题干说法正确。19.国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答案】正确【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依据教材所学,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国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加强文化安全的表现,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故题文说法正确。20.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二0三五年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答案】错误【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故题文中的说法错误。二、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1)审设问: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设问主体:国家?社会?学校?公民(青少年)?设问条件:“结合材料”“道德角度”“生命角度”.....(2)审材料,找关键词:带着题目的设问认真阅读材料,一定要用笔画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词或句子,漫画题主要画出标题和漫画上的文字,图表题需要画出标题、数据、注释的文字。(3)找联系:根据材料的关键词和题目的设问,把材料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确定解答的内容。(4)审分值:根据分值确定答案,一般每点2分(一定要记得分点)。(5)注意:结合材料回答,不能照抄材料,需要缩写,简要概括。例题训练:21.以下材料是学习小组成员张乐在暑假的日记,回答以下问题。日记一

7月6日今天我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虽然没有大人的陪同,我依然把他们照顾得很好,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古代文物的小故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日记二

7月25日今天我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帮助生活不便的老人锄菜园里的草、采摘蔬菜。虽然很累,但是看到丰硕的劳动果实,我感到很快乐。日记三

8月3日今天我在小区里参加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我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看到叔叔阿姨们赞赏的眼神,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1)在这三则日记中,张乐的三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据此完成下列表格。社会关系日记一日记二日记三(2)张乐的日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2)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分析】考点考查:社会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社会关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可链接血缘关系。关键词②: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可链接业缘关系。关键词③:作为小区的一员,我在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可链接地缘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带领表弟表妹去参观博物馆;一起去乡下劳动;参加了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会→可链接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在社会中成长】下面为八年级学生晓莹绘制的两幅流程图。(1)参考棉衣由棉花到我们身上的过程,完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到自己手中的真实过程。(2)根据上述两个过程,谈谈你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答案】(1)①工人造纸。②司机运送。(2)个人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等。【分析】考点考查:个人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延展性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1)本题考查课本到自己手中的真实过程,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农民种植棉花到我们穿的棉衣→链接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关键词②:工人采伐树木到我们课堂使用的课本→链接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走进社会温暖心灵】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青少年要弘扬精神,养成。(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养成这一行为?【答案】(1)奉献精神或服务社会的精神;亲社会行为;(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亲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义务植树、爱心捐款→可链接弘扬奉献精神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4.【亲近社会】2024年阳春三月,昆明市实验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别组织了研学团队前往澄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春季研学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澄江,孩子们到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奥秘,到四季农庄动手“埋锅造饭”,再到抚仙湖畔的研学基地下田插秧、摸鱼,一系列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既收获了理论知识,又通过实践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同学们从课堂到田间,从书本到实践,大家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收获了满满的能量和乐趣。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答案】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分析】考点考查: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亲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一系列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既收获了理论知识,又通过实践体验了劳动的快乐→链接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关键词②:同学们从课堂到田间,从书本到实践,大家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收获了满满的能量和乐趣→链接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了解相关内容,晓芸搜集到以下数据,制作了下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官网)线上展览2021年全国举办线上展会714场,同比增长13.69%。网络短视频2021年我国网络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2916.4亿元,同比增长42.17%。网络纪录片2023年全网上线纪录片678部,同比增长18.9%。(1)根据图1,晓芸推断出这样的结论: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这个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材料支持?说说你的理由。(2)根据上述材料,晓芸坚信:网络的发展将助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回答,晓芸的自信来自于哪里?【答案】(1)有充分的材料支持。图1中2013—2021年我国各省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由8914.6发展到18996.4;图2中2017—2022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数值由152发展到567.02,说明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2)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不断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和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数值的扩大,从硬件和软件上保证了国民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③线上展览、网络短视频、网络纪录片的同比增长,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加速了各种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加速了。④以上说明说明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所以网络的发展将助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分析】考点考查: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网络,需要运用网络改变世界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可链接图1中2013—2021年我国各省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由8914.6发展到18996.4;图2中2017—2022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数值由152发展到567.02。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党和国家,需要运用网络改变世界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可链接坚持党的领导;关键词②:2013—2021年我国各省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由8914.6发展到18996.4;图2中2017—2022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数值由152发展到567.02→可链接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和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数值的扩大,从硬件和软件上保证了国民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关键词③:线上展览、网络短视频、网络纪录片的同比增长→可链接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加速了各种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6.参与网络生活。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围绕“我和互联网”这一话题,小倩和小雨同学有了以下的对话:小倩: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平时在家感觉很孤单,幸好我有微信,可以与相隔甚远的朋友畅谈,分享快乐与悲伤。有了网络,我不再感到孤单……小雨:前两天,我在网上结识了一位“朋友”,我们无话不谈,甚是投缘。他想和我见面,我告诉他我的电话和家庭地址,我想这次见面一定印象深刻。(1)小倩的描述反映出网络的哪一个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其他的网络对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2)请你对小雨的行为进行评析。【答案】(1)优势: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积极影响: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新闻资讯、学习资料等。②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课程、参加在线学习活动等。③网络丰富了我们的娱乐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2)小雨的行为是不正确且危险的。①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我们在网络交往中要保持警惕,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能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小雨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和家庭地址,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②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在网络交往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做到文明上网,理性交往。【分析】考点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慎重结交网友。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网络的积极作用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幸好我有微信,可以与相隔甚远的朋友畅谈,分享快乐与悲伤→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慎重结交网友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材料中小雨把电话和家庭地址告诉了认识的网友→行为是不正确且危险的。围绕慎重结交网友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7.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材料一

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2023网络直播带货总量4.9万亿,2024“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共收到网民建议160万余条,B站创制中华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博主44.6万,把中华文化带向全世界;但暴力血腥的网络游戏充斥网络、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低头族安全、健康等问题重重……材料二

八年级学生田田在网上查阅语文学习资料时,被一条“黎巴嫩寻呼机爆炸”的视频所吸引,他点进去浏览,一条条与之相关的视频接踵而至:“苹果手机被远程引爆”“苹果官方证实非必要不启动爆炸模式”……不知不觉半天时间过去了,作业没完成,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他把网上的“苹果手机可以被远程引爆”的视频冠上“苹果手机会被遥控引爆”的标题转发到朋友圈,3天之后,官方辟谣:苹果手机被远程引爆的新闻是假的……(1)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网络的影响。(2)用所学知识,给田田一个合理利用网络的建议。【答案】(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正能量。【分析】考点考查: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是把双刃剑、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道德修养、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网络,需要运用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是把双刃剑的有关知识,从影响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学生在网上查阅语文学习资料→可链接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和丰富多彩;关键词②:2023网络直播带货总量4.9万亿→可链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关键词③:2024“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共收到网民建议160万余条→可链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关键词④:B站创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博主44.6万,把中华文化带向世界→可链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关键词⑤:暴力血腥的网络游戏充斥网络、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官方辟谣”、田田转发的新闻是假的→可链接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关键词⑥:低头族安全健康等问题重重、田田被一条视频吸引,不知不觉半天时间过去了,作业没完成,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可链接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田田被一条视频吸引……不知不觉半天时间过去了,作业没完成,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可链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关键词②:他把网上的视频转发到朋友圈,后经官方辟谣证明田田转发的新闻是假的→可链接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关键词③:他把网上“苹果手机可以被远程引爆”的视频转发到朋友圈→可链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正能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8.分析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4年8月28—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大会强调,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9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基层和一线。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引领科技创新、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虚假信息等问题。(1)结合材料一和“网络改变世界”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网络利与弊的认识。材料二

新时代青年,是强国一代的建设者,也是网络空间的原住民。提升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塑造网络空间的好青年,既是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网络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请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就“提升青年网络文明素养,塑造网络空间的好青年”为广大青少年建言献策。【答案】(1)①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③网上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应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⑥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分析】考点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的消极影响、合理利用网络。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的消极影响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基层和一线→可链接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关键词②: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逐渐成为引领科技创新、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可链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关键词③: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虚假信息等问题→可链接网络的消极影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9.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维护秩序”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小东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小凯

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小东和小凯的发言分别涉及到哪些社会规则?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答案】道德和法律。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分析】考点考查:社会规则的内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详解】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社会规则的内容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可链接道德;关键词②: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可链接法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等则→可链接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0.【维护秩序,你我有责】随着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火灾越来越多,对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2024年2月28日,武汉市消防、公安、应急三部门联合执法,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诊治。短短一个月,检查全市单位518家,发现火灾隐患904处,督促整改676处。(1)如果不遵守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将会破坏哪些社会秩序?(2)结合社会秩序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必要性。【答案】(1)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实施电动车管理新规定能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道路交通将更加安全,城市环境将更加美好;④降低由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隐患,电动车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等等。【分析】考点考查: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保障社会秩序的作用。能力考查: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社会秩序的内容的相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可链接不遵守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会破坏交通秩序。关键词②:人员密集场所和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诊治→可链接不遵守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会破坏公共场所秩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运用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保障社会秩序的作用的相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火灾越来越多→可链接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开展集中检查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关键词②:武汉市消防、公安、应急三部门联合执法→可链接规则与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联合执法是维护规则、保障秩序的重要手段。关键词③: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诊治→可链接开展集中检查是实施电动车管理新规定的具体行动,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和交通秩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1.每到上下学时段,某校校门口都会出现拥堵现象,学生和行人只能穿行于混乱的车流中。对造成拥堵的原因,附近的居民和学生家长各执一词。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如何解决“校门口的拥堵”问题,写出你的建议。(不少于三个角度)【答案】政府部门角度:加强交通管理,如安排交警在上下学时段指挥交通;学校角度:错峰放学,组织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家长角度: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停车,绿色出行;学生角度:遵守交通规则,有序进出校门。还可以考虑优化校门口道路规划,如设置专门的学生通道、合理规划停车位等。【分析】考点考查:遵守规则的做法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责任意识、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遵守规则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学生家长→可链接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停车,绿色出行;关键词②:学生→可链接遵守规则、有序进出校门;关键词③:校方代表→可链接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错峰放学;关键词④:交管部门→可链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交通管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2.2024年国庆期间,小华关注到以下两则射洪新闻:新闻一

2024年国庆放假,射洪某校八年级给同学们布置了社会实践作业——走进社会,做一次公益。有的学生到紫云公园做反诈宣传,有的学生到涪江边拾捡垃圾,有的学生走进养老院关心帮助老年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看到这一新闻,小华同学有以下想法:这些社会实践作业的意义在哪里?太浪费时间了,还不如我在家里多刷几道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小华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新闻二

射洪市民刘某骑电摩没带头盔,被执勤交警发现,对其处以20元罚款,他对警察抱怨道:戴头盔一点都不舒服,这样的规定,太不自由了。回家后,他又对家人抱怨:今天运气太差了,没戴头盔被交警罚款。以后看到警察执勤我就戴,没看到我就不戴……(2)假如你是刘某的家人,听到他的抱怨,用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劝劝他。【答案】(1)观点错误。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遵守规则的要求;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社会实践作业的意义在哪里?太浪费时间了,还不如我在家里多刷几道题。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观点错误。论据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论据②: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和做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遵守规则的有关知识,从劝诫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戴头盔一点都不舒服,这样的规定,太不自由了→可链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关键词②:以后看到警察执勤我就戴,没看到我就不戴→可链接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3.【提高修养尊重他人】生活中,人们对尊重的认识和感受是多样的。以下是同学们对尊重的不同观点。运用所学,结合对话内容谈谈你对尊重的理解。(写出三点即可)【答案】尊重是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首先,尊重他人意味着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论其身份、地位、财富如何。其次,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不歧视、不排斥。最后,尊重是相互的,只有我们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尊重的重要体现,即我们不应该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分析】考点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尊重他人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材料中有人认为无论什么人都尊重他、还有人认为尊重他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人希望自己被尊重→尊重他人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4.【明理践行弘扬美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有人说,“帮助人,要给予他人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尊重如一泓清澈的甘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催生出爱的花朵;尊重如一支燃烧在黑暗心房的烛火,温暖着他人凄冷的心,照亮着他人的希望所在;尊重如一道亮丽的彩桥,沟通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灵。(1)你认同以上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材料二

在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乘坐“背篓专线”的菜农,无意间说了句,“年纪大了,听不太懂普通话语音报站名”。“背篓专线”很快给出回应:重庆话版报站,马上安排!2024年4月3号起,“背篓专线”(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上线重庆话语言播报,这也是重庆首条开启方言播报的轨道交通路线。(2)结合“尊重从我做起”,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在看了以上新闻后,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板报。你认为要符合哪些要求。【答案】(1)认同。理由: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给予他人最高的尊重,能让被帮助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同时也能让帮助者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2)①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背婆专线”对菜农的需求给予关注,及时安排重庆话版报站,体现了对菜农的尊重。②尊重他人,要平等对待他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③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背婆专线”站在菜农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换位思考的体现。④尊重他人,要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人肯定和赞美。(3)①板报内容要符合“尊重他人”的主题,突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方法。②板报的排版要合理,图文并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③板报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分析】考点考查: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要求。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述问题。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帮助人,要给予他人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正确。论据: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尊重他人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年纪大了,听不太懂普通话语音报站名;“背篓专线”正式上线重庆话语言播报→可联系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要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板报的要求,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35.不学礼,无以立。王东还很小时,爷爷就给他讲了老北京人生活中待客、吃饭的很多“讲究”:沏茶招待客人时,茶水不能倒满杯,留三分方便客人端杯;给客人盛饭不能盛满,留两分放菜。爷爷还说,他从小就知道:全家围在一起吃饭时,要等长辈落座后,小辈儿才能动筷子;吃饭时,不能拿着筷子敲碗,夹菜要夹离自己比较近的菜,更不能旁若无人地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挑挑拣拣……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老北京人这些“讲究”的认识。【答案】老北京人的这些“讲究”体现了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从个人修养看,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从人际关系看,有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从传统文化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应传承和弘扬。【分析】考点考查:文明有礼的要求和重要性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以礼待人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爷爷就给他讲了老北京人生活中待客、吃饭的很多“讲究”→可链接体现了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关键词②:茶水不能倒满杯,留三分方便客人端杯;给客人盛饭不能盛满,留两分放菜;不能旁若无人地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挑挑拣拣→可链接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关键词③:全家围在一起吃饭时,要等长辈落座后,小辈儿才能动筷子→可链接有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应传承和弘扬。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6.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很多,仔细品读,回答问题。【品古论今】摘录一: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先正衣冠,后明事理。”(1)材料显示社会生活中,文明有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摘录二:待人以礼,人心所向。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待人以礼,礼在“礼让”;待人以礼,礼在“礼节”。(2)结合教材所学,谈谈以礼待人为什么很重要?【做有礼之人】(3)两幅漫画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文明有礼这种优秀品质?【答案】(1)举止文明、仪表端庄、语言文明等方面。(2)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需要在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分析】考点考查:文明有礼的体现;以礼待人的重要性;文明有礼的做法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以礼待人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可链接举止文明、语言文明;关键词②: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可链接仪表端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以礼待人的重要性,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以礼待人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漫画一中见到老师问好;漫画中孝敬父母的表现→可链接文明有礼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7.每一点微光都有色彩,每一份感动都有力量。在充满挑战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些人或事给我们启迪,催我们奋进。2023年7月10日,为给母亲治病,张先生从银行取出45万元现金后乘坐姚海燕驾驶的出租车赶往医院,缴费时却发现装有45万元现金的手包不见了。丢失了给母亲做手术的“救命钱”,张先生惊慌失措。当他顺着原路寻找时,却看到正在医院门口焦急等待的姚海燕。张先生拿到失而复得的救命巨款时,激动地急忙从包里拿出5万元要送给海燕以表谢意。姚海燕婉言谢绝后驾车离开了。--2023年第一季度“陕西好人榜”请从诚信角度,对姚海燕的事迹进行点评。【答案】姚海燕做到了诚实守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分析】考点考查:诚实守信。能力考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诚实守信的有关知识,从点评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姚海燕拾到了张先生给母亲看病的救命钱后主动归还→可链接姚海燕做到了诚实守信+诚信的重要性、践行诚信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8.【时事评析】2024年4月30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了2023年“诚信之星”。“诚信之星”,他们坚定守护诚信理念,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诚立身、诚信为本的时代风貌和崇高精神。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为这些“诚信之星”颁发了证书和奖杯。结合材料,运用“诚实守信”有关知识,分析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表彰“诚信之星”的目的。【答案】①表彰“诚信之星”体现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诚信的重视。②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改革和发展筑起坚实的道德保障;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分析】考点考查:诚信的重要性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诚信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了2023年“诚信之星”,并为这些“诚信之星”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可链接国家对诚信的重视;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建设诚信社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9.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明确规定: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太原市养犬管理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养犬人应当依法养犬、文明养犬,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材料二

对许多久居城市的宠物主而言,犬类已不再是一个看家护院的角色,而是重要的精神寄托。但宠物犬在带给人们欢乐和慰藉的同时,“狗咬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引发着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的养犬人认为“自己的狗不咬人,不用拴绳”,遛狗时抱着侥幸心理不牵绳。有的解释说:“刚撒开一会儿,很快就到家了。”甚至有市民认为,所养犬只属自己所有,自己有权决定怎样处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显示,根据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我国每年被动物伤害的人数超4000万人。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你身边违规养狗者写一段规劝的话。(写出要点)【答案】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我们要遵守规则,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分析】考点考查:社会规则的重要性、遵章守法的重要性、遵守规则、法不可违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社会规则的重要性、遵章守法的重要性、遵守规则、法不可违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太原市养犬管理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养犬人应当依法养犬、文明养犬,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关键词②:有的养犬人认为“自己的狗不咬人,不用拴绳”→遵守规则的做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0.2024年4月18日,张某欲乘坐某航班前往迪拜出差,登机后因嫌弃自己的座位舒适度欠佳,在未与空乘人员沟通的情况下,自行坐在较为宽敞的另一个位置上。机组人员发现后劝其回到自己的座位,但张某不听劝阻、拒不配合。法律连线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请依据“法律连线”的内容,张某行为属于那种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还有哪些?(2)从法不可违的角度,谈谈上述案例给我们带来哪些反思。【答案】(1)张某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还有民事违法行为(如合同违约、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刑事违法行为(如犯罪行为)。(2)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不做违法之事。②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处罚,警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我们要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后果,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遵章守法。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法不可违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机组人员发现后劝其回到自己的座位,但张某不听劝阻、拒不配合;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可链接行政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法不可违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机组人员发现后劝其回到自己的座位,但张某不听劝阻、拒不配合→可链接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1.材料一

2024年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就“邯郸市肥乡区一初中生被残忍杀害案”发布情况通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根据检方通报,三名嫌疑人涉嫌构成的罪名是故意杀人罪。材料二:自1993年起,余华英共拐卖了17个无辜的孩子,她制造了一个个痛彻心扉的家庭悲剧。2024年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余华英的案件进行了重审一审公开宣判。余华英因犯下的罪行依据刑法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是她应得的惩罚。(1)材料一中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以及材料二中余华英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2)结合材料二,运用犯罪基本特征的知识对余华英拐卖人口罪进行分析。(3)上述两则材料给予青少年哪些警示?(回答两点即可)【答案】(1)张某某、李某、马某某:刑事违法行为;余英华:刑事违法行为。(2)①余英华拐卖孩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拐卖人口罪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被拐卖的人往往会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②应受刑罚处罚性:由于拐卖人口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且违反了刑法规定,犯罪人余英华必须要接受刑罚处罚。③刑事违法性:余英华的拐卖人口行为触犯了刑法中关于拐卖人口罪的相关条款,这种行为被认定为犯罪是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的基本特征、预防犯罪的要求。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三名嫌疑人涉嫌构成的罪名是故意杀人罪→可链接刑事违法行为;关键词②:余华英因犯下的罪行依据刑法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可链接刑事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制造了一个个痛彻心扉的家庭悲剧→可链接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关键词②:罪行依据刑法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可链接应受刑罚处罚性;关键词③:行为触犯了刑法中关于拐卖人口罪的相关条款→可链接刑事违法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警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邯郸市肥乡区一初中生被残忍杀害案→可链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关键词②:余华英拐卖人口罪→可链接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2.【谨遵法律法不可违】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分析该案例中老汉的行为,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法不可违”?【答案】图中老汉酒后起纠纷,砸烂桌椅,扰乱公共秩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表明老汉法治观念不强;后发展到高空抛物砸伤人,触犯法律,属于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违法无小事,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反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会对国家社会和自己造成伤害。【分析】考点考查: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法不可违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法不可违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老汉酒后起纠纷,砸烂桌椅→法治观念不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关键词②:高空抛物砸伤人→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承担法律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3.【以案释法与法同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案例一今年刚满十七周岁的罗某,辍学后结交“朋友”,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常通过偷窃等非法手段维持日常开销。最终,因伙同他人窃取财物,数额较大,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1)本案中法院判处罗某盗窃罪依据的法律是什么?请指出案例中的主刑和附加刑。(2)从预防犯罪的角度看上述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案例二某地一家长在网上发文,反映自己的儿子在校一年半的时间内,一直被同班同宿舍的同学赵某欺凌的事件。该事件因欺凌者为未成年,欺凌手段恶劣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有勇有谋应对校园欺凌,说说青少年的做法。【答案】(1)刑法。主刑:拘役;附加刑:罚金。(2)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谨慎交友,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等。(3)保持镇静懂得求救;主动避险,保证人身安全;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寻求法律帮助等。【分析】考点考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预防犯罪的要求、犯罪及刑罚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犯罪的知识,从依据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因伙同他人窃取财物,数额较大,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可链接属于犯罪行为,依据刑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刑罚的种类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因伙同他人窃取财物,数额较大,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可链接拘役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知识,从警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刚满十七周岁的罗某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链接预防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青少年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44.【参与志愿行动】八年级的小赣在小区通知栏看到了以下通知:招募“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者通知值守地点:公共垃圾桶旁招募对象:中学生值守时间:周六、周日岗位描述:1.看桶:开展“桶边”宣传。2.守桶:开展“桶边”指导。3.护桶:开展“桶边”清理。他看到后很想去参加这个志愿者活动,可是爸爸妈妈不同意他去,他们认为这样会耽误他的学习。(1)如果你是小赣,你会怎么劝说爸爸妈妈?【拟写注意事项】在小赣的劝说下,爸爸妈妈最终同意了小赣的请求。小赣和社区的其他9名同学被聘为“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者,小赣还被推举为志愿者的小组长。为了让小组成员顺利完成这项工作,他准备拟写几条注意事项。(2)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者注意事项同学们,为了顺利高效完成我们本次“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者的任务,我们各小组成员要注意,①。②。【答案】(1)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②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明确自己的职责,分工合作;遵守通知规定,按时到岗。【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学习伴成长、在社会中成长的有关知识,从劝诫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赣很想去参加这个志愿者活动,可是爸爸妈妈不同意他去,他们认为这样会耽误他的学习→可链接志愿者活动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45.11月16日,2023年“湖南好人”10月榜单正式揭晓,永州市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朱小娥光荣上榜。今年5月22日,朱小娥驾驶出租车捡到一个从三轮车上掉落的包裹,考虑到自己车上有乘客,不便去追失主,决定暂时先保管物品,并同时向所属出租车公司进行了汇报。朱小娥在将乘客送至目的地后,第一时间跟公司请示将包裹送到派出所。民警通过现场清点,与失主丢失的物品核对一致,将价值40余万元的黄金饰品归还给失主,失主潘先生当场拿出现金想要表示感谢,但朱小娥坚定地拒绝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朱小娥的行为进行评价。【答案】①朱小娥在驾驶出租车时发现掉落的包裹,因考虑车上乘客,第一时间选择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尽到了出租车司机该尽的责任,是对自己负责和对乘客负责的体现。②朱小娥捡到包裹没有占为己有,她的身上体现出诚信的优良品质。【分析】考点考查:诚信的含义、角色与责任能力考查:材料分析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的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诚信的含义、角色与责任的相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朱小娥是出租车司机因考虑车上乘客,第一时间选择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可联系是对自己负责和对乘客负责的体现进行作答。关键词②:朱小娥捡到包裹后没有占为己有而是还给失主→可联系体现出诚信的优良品质进行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6.一个15岁的少年在楼前的空地上踢球时,不小心把一家商店的玻璃撞碎了。店主要求赔偿,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弄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么你应当赔偿。”孩子沮丧地说:“我没有钱。”爸爸说:“我替你付,但你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必须还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你赞成这位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2)请你就如何勇敢地承担责任向同龄人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做对自己负责的人有什么意义。【答案】(1)赞成。因为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承担应尽的责任。(2)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任,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挖掘和发挥。当可以选择时,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做出正确评估,做出合理选择。面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自觉承担,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3)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分析】考点考查:如何做负责任的人、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对责任的理解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责任意识、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对责任的理解的知识,从结论及理由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爸爸替15岁的男孩赔偿撞碎的玻璃,但要求孩子长大后必须偿还→可链接赞成这位父亲的做法;具体的理由从责任的含义及来源、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间接考查如何承担责任,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3)本题考查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47.情境一:校园里,两位同学走路的时候说笑打闹,结果一不小心撞了对面走来的同学。他俩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地走开了。情境二:王浩打算放学后去美术馆参观展览。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张扬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问题,他毫不理睬张扬就冲出了教室。(1)结合上述情境,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儿女历来以天下为己任。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青少年需要从小培养并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等。(2)请分别列举你作为子女、学生、社会成员这几种角色应该承担的一项责任。我们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答案】(1)尊重他人需要: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等等。(2)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做法:①要学会对承担责任作出合理的选择,并对自己的责任负责;②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我承担,我无悔;③向那些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们学习。【分析】考点考查:尊重他人的要求、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做负责人的要求。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责任意识、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尊重他人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地走开;毫不理睬张扬就冲出了教室→可链接如何尊重他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小问1:本题考查列举作为子女、学生、社会成员这几种角色应该承担的一项责任,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小问2:本题考查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48.时政点评厦门六中九年级学生翟星云被评为2024年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他热心公益,传递爱心;他跨越山海,与少数民族小伙伴结下深厚情谊,争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小小石榴籽”。他的父亲是一位边防军人,一到假期他就飞到爸爸身边,在边疆传播“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先后和父母一起资助了来自新疆和西藏的两个贫困家庭。他还组织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积极呼吁关爱特殊儿童,参加思政宣讲深情述说英烈故事。无论走到哪,他的身上总传播着正能量,像小太阳一样温暖他人。运用“关爱他人”的知识,对翟星云的行为进行点评。【答案】①翟星云他热心公益,传递爱心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行为。②关爱他人是传递着美好情感,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③我们要向翟星云学习,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的去关爱他人。【分析】考点考查:关爱他人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关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