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5

个字。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她给了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她就是我

们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平凡的母亲,去感受这位慈母似海的深情。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着重指出多音字“龟”的正确读音。

2.请学生用出示的新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梳理场景,感受母爱。

1.提问:边读课文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

情深”,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初到厂房一寻找母亲一向母亲要钱一母亲塞钱给“我”一母亲又立刻投入

工作。)

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最触动你的场景、细节是哪个?(学生自由交流)

四、精读课文,品味母爱。

母亲对"我”的深情: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头凑到缝纫机板上。”一一瘦弱的母亲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

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

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

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一一辛劳的母亲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一一贫

穷的母亲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

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

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一一通情达理的母亲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通过分析描写母

亲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平凡与伟大及深深

的爱子之情。)

五、感受成长,升华情感。

感受“我”对母亲的心疼、感激与热爱之情:

(1)“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

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3)“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4)“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教师:尽管生活非常艰苦,尽管工作非常劳累,但母亲仍然毫不犹豫地拿出

了来之不易的钱给“我”买书。看着母亲争分夺秒地工作,看着母亲含辛茹苦地

挣钱,看着那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作者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母爱。如果你是作者,

你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第2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在家

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书的故事。)

二、细品句子,感受母爱。

1.上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位辛劳的母亲,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

这位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下面我们着重品读几个含义深刻的

句子,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2.出示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

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指名读。问:这段话中反复出现“我的母亲”,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三

次写“我的母亲”,有惊讶,有心酸,有慨叹,有怜惜,有崇敬,有内疚……有着“我”

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所有的感情最终化为对母亲深深的爱。)

(2)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句子。

(3)分析这三个句子的表达效果。(缓慢的节奏感;情绪的复杂感;鲜明的形

象感。)

小结: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表明母亲对“我”的到来感到惊讶;末

尾的省略号则表现出“我”为母亲这样的辛勤工作而感动,为自己要钱而内疚。

3.出示句子:“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1)学生齐读。谈体会。

(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艰辛?(从“龟裂”一词可以看出母亲的艰辛。)

(3)这句话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通过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出示补充: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

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

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

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一元五

角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

——节选自梁晓声的《母亲》

4.出示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

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爱读书的认可

和支持。)

小结:这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

5.出示句子:“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

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重点品味四个“立

刻”,体会母亲的忙碌。)

小结:这段话连用四个“立刻”,表明母亲工作时的动作快、节奏快,写出了

母亲不辞劳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刻画出一位辛劳工作的母亲的形象。

6.出示句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问:“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引导学生感悟'‘我"当时为母亲辛劳

工作的情景而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的心理。

(2)教师: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不辞劳苦地忙碌着。当“我”向母亲

要钱买书时,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掏钱给“我”。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一一

“慈母情深”!这时“我”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我”鼻子一酸,跑了出去。“我”

攥着的哪里是钱,分明是母亲的(心血、汗水、生命),是母亲(深沉的爱)。(板书:

深沉的爱)

三、随堂练笔。

1.小练笔:提示学生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通过场景、细节表达情感的方法,

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

2.学生自主交流。

四、总结全文。

课文通过描写"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经过,表现了母亲的辛劳、通情达理

和对子女深沉的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无比的热爱。同学们,母爱

还有很多很多的表达方式,随着你们的成长,我相信你们会对母爱有更深更多的

体验。

五、拓展延伸。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也许是物质上的给予,也许是眼眸中

的牵挂,也许是望子成龙的殷殷期盼。而本课中的一元五角钱凝聚了浓浓慈母情,

这慈母情深,感动了梁晓声,也感动了你我,让我们再次深情诵读一一慈母情深

(引读课题)。

2.这篇课文给人很强的画面感和镜头感,小组合作找出想拍的场景,演一演

课本剧。

3.集体朗读冰心的诗歌《纸船》,感受她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4.推荐歌颂母爱的名篇:梁晓声的《母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德

的《回忆我的母亲》。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母亲爱“我”

【教学反思】

19.《父爱如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

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欣赏吴冠中画作。看教科书插图,谈感受。

2.介绍作者吴冠中。

3.今天让我们走进吴冠中的散文《父爱之舟》。(板书课题)感受父子之间深

厚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L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2.着重强调“考”字的写法:被包围部分是“弓”。

3.采用分组、分段等多种方式朗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L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感受文中的情感。

2.让学生自读首尾两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开头写“梦醒”,结尾写“醒来,枕边一片湿”,说明整篇课文写的都是作者

在梦中回忆起的与父亲在一起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十分想念父亲。)

补充:此时作者的父亲已经亡故,作者只能在梦中和父亲相见,这种感情是非

常悲伤的,所以他“醒来,枕边一片湿”。

3.作者在梦中梦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让他泪湿枕边呢?

课文第2~9自然段描绘了七个场景,除7、8自然段是同一个场景外,其余每

个自然段就是一个场景。

小结: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父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也离不开父亲在作

者求学道路上竭尽全力的付出。父爱伴随着作者一路成长。

第2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以梦境回忆的方式讲述自己成长过程

中与父亲经历过的点滴小事,表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3.听写生字、新词。

二、品读课文,体会父爱。

1.朗读课文第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场景,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

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引导学生梳理出哪些事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1)辛苦养蚕,卖了茧子就给“我”买枇杷吃。

(2)平时节省到极点,住旅店时却想给“我”加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3)逛庙会时给“我”买热豆腐脑,自己却舍不得吃;没钱给“我”买玩具,就

自己动手给“我”做万花筒。

(4)雨雪天背“我”上学时,扎紧裤脚,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来扎在腰间,背着

"我”走。

(5)考上鹅山高小,家里果稻、卖猪为“我”缴学费,父亲送“我”到学校,替

"我"铺床。

(6)摇船送“我”报考无锡师范时,父亲和姑爹轮番摇橹,让“我”在小舱里

睡觉。

(7)送“我”入学,不摇橹的时候,抓紧时间为“我”健补棉被。

这些事使作者深受感动,所以许多年过去了,他的梦中依然浮现出这些场景。

我们在读的时候,如果一边读一边想象场景、体会细节,并结合生活经验,把自己

当成作者去思、去想、去感受,就能很好地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

3.默读课文,交流:课文中的哪个场景最感人?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播放相关的课件,并适当选择一两个场景

加以精讲。

示例1:“‘我'和父亲住旅店”这个场景最感人。父亲平时用钱极为节省,

但在旅店住宿时,他看到“我”身上被臭虫咬的大红疙瘩,却心疼得想加钱换个较

好的房间,这样相互映衬,父亲对儿子的疼爱跃然纸上。

示例2:“逛庙会”这个场景最感人。盛大的庙会中,人山人海,各式各样的小

吃和玩具多诱人啊!可是,“我”逛庙会,只能饱眼福,不能买东西(仅仅喝了一碗

热豆腐脑)……回家后,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万花简。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而这些小事却给童年的“我”带来莫大的幸福,这也更能表现出父爱的真挚。

示例3:“雨雪天父亲背'我'去上学”这个场景最感人。因为这个场景表现

了父亲对“我”寄予的期望一一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知识,有出息。

三、赏析词句,深化理解。

1.引导学生理解第6自然段中的“新滋味”。

2.引导学生理解第9自然段中“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

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句话表达的情感。

四、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L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船,“我”报考、入学,父亲都要借姑爹的小渔

船,小船跟“我”的生活密不可分。

(2)父亲摇着小船送“我”报考、入学,一直到“我”考上无锡师范,“我”

的成长离不开小船,更离不开父爱。

(3)这小船是承载着父爱的小船,父爱和小船已经融为一体。

2.老师非常想把《父爱之舟》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居L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

一幅幅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镜头?为什么?先读书思

考,然后跟同桌讨论,最后大家进行交流。

五、欣赏歌曲,畅谈父爱。

欣赏歌曲《父亲》,小组交流,谈谈日常生活中父亲关爱自己的小事,表达热

爱父亲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练笔:父亲的爱。

【板书设计】

父爱之舟

深切的期望深沉的父爱

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教学反思】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学目标】

1.认识“誉、励”等7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有着不同评价的原因。

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有着不同评价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慈母情深》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慈爱的母亲,《父爱之舟》让我

们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今天,我们将学习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作品。文中

的“我”在小时候写了一首诗,却得到父母不同的评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

又有怎样的表现呢?(板书课题)

2.同学们,仔细观察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1)有双引号。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要求大家带着问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指名让学生回答。

(主要讲了巴迪童年时写了第一首诗,父母对他的诗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母亲认为“精彩极了”,父亲却认为“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巴迪获得了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指导,成长为一

名作家,也逐渐感悟到父母对自己同样深沉的爱。)

三、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1.巴迪写了第一首诗后,父亲和母亲的评价有何不同?

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3.巴迪长大后,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四、汇报交流,互动探究。

1.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父亲和母亲的态度有何不同?找出相关句子。

指名读,读出感情,注意读出父亲和母亲对“我”的评价的不同语气。

(1)女生汇报母亲的表现。

①“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语言)

②“她搂住了我”,“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动作)

③“眼睛亮亮的”,“兴奋”。(神态)

教师:是不是八九岁的小孩写的诗真的就那么精彩,那么好?从这些描写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听了母亲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教师:在这种既腼腆又得意的心理状态下,“我”又有什么样的期待?

(从“迫不及待"'‘自豪感"''满怀信心”等词语可以看出“我”希望得到

父亲的赞扬。)

教师: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我”比较重视父亲的评价,期待父亲的评价?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誉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

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教师:“我”迫不及待的心情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教师:“我”为什么那么重视父亲的评价呢?

(2)男生汇报父亲的表现:

教师:父亲对“我”的这首诗是什么反应?在文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

么?

①''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神态)

②“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动作)

③“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语言)

④“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语言)

⑤“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动作)

教师:在等待父亲读诗和聆听父亲严厉的批评时,“我”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①“我紧张极了。”(心理)

②“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动作、

心理)

③''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动作)

④“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动作)

教师:“我”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教师:父亲难道真的是不疼爱“我”吗?

2.巴迪快到十二岁的时候又是如何看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说明了什么?

3.长大后的巴迪成了一名已经出版了很多作品的作家,他又是如何理解父

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的呢?

重点语句分析:“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

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

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2)“两股风”指什么?(指父母的两种爱,即母亲慈祥的爱和父亲严厉的爱。)

(3)作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母亲的肯定和鼓励,使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父

亲的严格要求,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他对父母的爱的平衡,对这两

种爱的接纳。)

五、课堂小结。

童年时的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认为他的诗“精彩极了”,父亲却认为“糟

糕透了",当时的他对此感到很不理解。长大以后,他才明白,这是父母对他的不

同方式的爱。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精彩极了一鼓励)

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亲:糟糕透了一批评J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2.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教学重点】

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很多感人的故事。父母的爱,是

早晨拂面的阳光,是午夜如水的月光,他们的爱时刻感动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

把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分享吧。

二、讲述事例,感悟父母深情。

1.古今中外,有无数文人墨客纵笔挥毫赞美过父母之爱。而父母之爱也被认

为是人世间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那么,在生活中,你的父母又是怎样爱你的呢?

你能把父母爱你的一些生活片段讲述出来,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吗?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

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作

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

交际的技巧。

6.教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父母之爱是那样深沉而

感人。为了儿女,父母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三、阅读事例,说说自己的见解。

L是呀,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大家阅读

下面三则事例,然后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阅读。教师课件出示三则事例(教科书第87页的内容),学生自由阅读。

3.小组交流。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自由评说事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

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4.全班交流。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发表见解。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穿针

引线,引导学生对三则事例谈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注意引导学

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解,甚至可引

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最后力求达成共识。

事例1: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李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和李刚一起寻找成绩

忽高忽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事例2:妈妈的溺爱使王小雅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妈妈应该适当放手,让孩

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事例3:陈敏的爸爸是一位懂教育的爸爸,因为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

爱。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

1.假如李刚的爸爸、王小雅的妈妈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

2.教师扮演王小雅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

意礼貌用语、语气委婉等。

3.指名学生扮演李刚的爸爸,其他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

1.提问: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

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父母说,

回去以后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进行沟通。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表

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相信大家对于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为深刻、

全面的了解。在这里,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体谅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孝顺、懂事

的好孩子。大家能做到吗?

六、诉说心语,升华情感。

1.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尽管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儿女

的爱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呢?你有什么心里话想

对你的父母说吗?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

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给父母写一封信,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生活中有没有你

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敞开心扉,和他

们交流一下吧!

二、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

1.确定要对谁说和说什么内容,说出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

2.表述清晰、有条理,语句连贯。

3.用书信的格式写,写完后能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读给别人听,再根

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

三、讨论习作的要求。

L一要明确对谁说,二要明确说的内容。要说的心里话总是由某个问题、某

件事情引发的,要把在什么问题或什么事情上有哪些心里话说清楚。

2.“我想对您说”,''想”是题目的关键字眼,表明文章要写的是自己心里

想说的话,而心里话是用来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敞开心扉,倾吐真言,怎么想的就

怎么说。

3.说些什么呢?可以回忆和父母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

讲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

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不管说什么,都要说真话,

吐真言,表真情。

四、写作指导。

1.文章选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很多,可大多数都

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因此要认真选择自己想写的事(值得写的),并仔细

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蕴含的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这样的事情

叙述出来,才会让人有选材新颖之感。

对于这个文章你可以写“爸爸,我想对您说"或者“妈妈,我想对您说”。

如果写“妈妈,我想对您说”,内容写的是妈妈早出晚归地工作、带病给孩子送伞、

悉心照顾生病的儿女等,这些事可以写,但有些落于俗套,因此对于平日发生的事

情必须仔细筛选。

2.材料安排。

凡是生活中有所感触的事情都可以向父母倾诉,可以是很早之前发生的事,

也可以是最近刚发生的事,但不管写哪一件事,都要写完整,注意有头有尾,切忌

东拉西扯,支离破碎。要把有关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交

代清楚,让读者明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此外,要把事情

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事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

能够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在叙事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

序,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把事情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因此,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选择值得写的、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把事情写

具体、写完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到确实是肺腑之言。

3.书信的格式。

开头顶格写上称呼,后面加冒号,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写完后,

结尾写上祝福语;右下角是署名和日期。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点拨。

六、习作评改。

1.自评自改。细读自己的作文,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用词不当的地方改

恰当,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等。

2,互评互改。教师出示范文,学生评议范文。

七、范读佳作,点评总结。

L学生自荐朗读习作。

2.学生点评。

3.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3.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4.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5.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

【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L(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今天,我们学习

“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读了这些课

文,你有什么感想?在写法上又有什么收获?(畅所欲言)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同学们,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血浓于水、亲

密无间的感情。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

2.学生发言。

3.教师:作者的感情有时是通过场景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父爱之舟》

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有时,浓厚的感情

凝聚在细节描写中。例如,《慈母情深》中有一个细节描写一一(出示课件,学生

齐读)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4.教师: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还可

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我”的羞愧和自责。

5.教师:阅读时关注课文中抒情的语句,品味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

节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在本单元课文中找

一找相关句子,跟同学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