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目标】

1.认识“豌、按”等9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2个字,会写“豌豆、按

照”等16个词语。

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说一说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2.同学们读过的童话故事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丹麦作家安徒

生写的非常有趣的童话。(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把不理解的

词语标注出来。

2.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豌w&n豆按dn照僵jidng硬预yti感揭ji。晓

青苔tdi囚qiii犯窗框kudng洋溢yi

(2)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请小老师领读。)

课件出示生字:豌按僵预揭苔囚框溢

三、尝试提问,梳理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己能提出哪些问题?

2.普通的豌豆在作者的笔下是多么富有情趣呀!你也一定提出了有价值的

问题。我们来看一组同学整理的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整理小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发现提问方法。

(1)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针

对某一处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提问。)

(2)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针对某一段自己不

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

(3)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吗?(针对故事中的人物

进行提问。)

4.小组内整理问题清单。

5.投影仪展示各小组的问题清单,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关键问题。

学生在汇报自己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针对哪方面提出

的问题,如针对关键语句、人物命运、某一部分的内容等。

6.小组交流组内成员提出的问题。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可以做好标记。

第2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不同方面围绕课文进行了提问,又对问题进行了整理、交流。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解决上节课提出的关键问题。抓住关键语句,进一步

理解这个童话。相信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汲取不一样的力量。

二、选择问题,尝试解决。

1.这五粒豌豆最初的愿望是什么?找一找,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第一粒豌豆:

①出示语句:“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来

吧!”

②你能体会它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吗?(骄傲、激动)

③指导朗读。

(2)第二粒豌豆:

①出示语句:“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

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②说一说第二粒豌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高傲、自以为是)

③想象第二粒豌豆说话时会有怎样的动作、表情。(扬起眉毛,得意扬扬;拍

拍胸脯,骄傲自大。)

(3)第三粒、第四粒豌豆:

①出示语句:“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接下来的两粒说,“不过,

我们还得向前滚。”

②你认为这是两粒什么样的豌豆?(虽然满足现状,却也想走得更远。)

(4)第五粒豌豆:

①出示语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

②这是一粒怎样的豌豆呢?(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3.分角色读一读五粒豌豆的愿望。

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说一说:五粒豌豆都实现它们的愿望了吗?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结局?

(1)曾经想飞到广阔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宽里,被一只鸽

子吃掉了。

(2)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豌豆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

(3)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

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4)最后的那一粒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

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后来,它长成了一株豌豆苗,开出了紫色的豌豆花。

三、品析语句,精读感悟。

1.找一找描写第五粒豌豆是怎样长大的,以及小女孩的变化的语句并标出

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在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找了哪些句子,然后抓住关键

语句来谈感受,重点理解以下几处关键语句。

预设: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

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想象一下,在小女孩眼前出现的是一朵怎样的豌豆花?

(2)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小女孩的身体慢慢好转,已经能

坐一整个钟头。身体好了,心情也好,眼前美好的景象又让她的心情变得更好,所

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3.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我们看到了豌豆苗的成长,看到了小女孩的变化。请

你说一说,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豌豆苗的成

长激发了小女孩对生命的渴望,她希望自己也能像豌豆苗一样长得又快又好。豌

豆苗开出了紫色的小花,更给小女孩单调的病中生活带来了色彩和快乐,这让小

女孩的病慢慢好了起来。)

四、畅谈感悟,拓展练笔。

1.豌豆苗绽放了美丽的花朵,同时也帮助小女孩重新绽放了美丽的生命之

花。从这五粒豌豆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指名回答)

2.过渡:这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不在

于志向的大小,而是在于实际的付出和产生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

去面对生活,努力地成长,并对别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3.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给需要帮助的人以鼓励和希望。也希

望我们每个同学在困境中依然能够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地战胜困难。

【教学反思】

6.夜间飞行的秘密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

个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读了课题,同学们肯定会有疑问:课文讲的是什么东西夜间飞行的秘密?

而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一找吧。(板

书课题)

2.我们在预习的时候,搜集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印

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谈自己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本课的生字,读准生

字的字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教师指导读写生字。

(1)教师重点指导易混字、易错字。如“即”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字形,

左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究”字是上下结构,下面是''九”,写的时候要和''挖"

的右半部分区分开来;“驶”右边是“史”,不要写成“吏”。

(2)认识多音字“系”:系(ji)鞋带系(xi)列

(3)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生字的写法,互相听写几个生字,并互相订正。

3.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指导:要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看课文题目,再根据题目去

找飞机夜间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先找出文中表明二者关系的重点语

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改写,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就可以概括主要内容了。

(2)请同学们找出重点语句。(课文第8自然段开头两句。)

(3)通过对这两句话的改写,我们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来说一

说?

主要内容: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

中受到启发,给现代飞机装上雷达,使飞机在夜间飞行更安全了。

小结:这个环节要层层深入,先从字词入手,然后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

容,并概括文章主要意思,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2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学生对照课件出示的词语自行订正。

2.上节课我们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复述一下?指名回答。

3.大家都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读这篇文章吧。

二、精读课文,仔细品味。

(1)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读相关段落。

课件出示:

为了弄清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学生读相关的段落,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行全班汇报。

预设:先把蝙蝠眼睛蒙上做实验,发现蝙蝠能在夜里飞行和眼睛无关。再分

别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嘴封住,蝙蝠夜里飞行出现了状况。

(2)我们了解到科学家进行的三次实验,也知道了最终的实验结果。那么,科

学家通过这三次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课件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

示答案)

课件出示:

科学家们一共做了几次实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

验次数

铃铛一个

第把蝙蝠的也没响,蝙蝠一

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一次眼睛蒙上根绳子也没碰

第把蝙蝠的蝙蝠像没

二次耳朵塞上头苍蝇似的到蝙蝠在夜里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

第把蝙蝠的处乱撞,铃铛响合起来探路的

三次嘴封住个不停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答案,完成表格。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科学研究仅仅是得出结论就行了吗?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从中

得到启发,利用研究成果,服务我们的生活。那么,科学家们从这些实验中得到了

什么启发呢?

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科学家得到的启发。

预设: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现代飞机装上雷达,使飞机的飞行更

安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先从问题入手,再探究从实验到结论的过程,这个研究过程能引起

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发散思维。

1.回答以下问题。

(1)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2)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2.学习了课文,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小组活动:读课

文,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

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可以从课文的写

法上提出问题,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列出问题清单,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预设1:除了飞机,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雷达?

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预设2:生活中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启发的?

根据蜻蜓的翅膀,研制出了能消除颤振危害的飞机机翼;根据青蛙的眼睛,

发明电子蛙眼等。

3.读课后习题中《它们是茎,还是根?》的选段,提出自己的问题。

预设: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变态茎?作者介绍变态茎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

方法?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板书设计】

夜间飞行的秘密

发现问题:飞机是怎样安全夜航的1

「提出问题

反复实验

研究问题,》热爱科学

不断研究

I揭开秘密

受到启发:为飞机装上雷达

造福人类

【教学反思】

7.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字,会写“呼风唤

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4.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你知道20世纪有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结合生活经验

说一说。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20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比以

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可以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12个生字。

形近字识字:唤一换亿一忆

情景识字:呼唤获得赖皮潜水奥运

2.出示会写字。

重点指导的字:“奥”上部不封口。“质”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超”的“走”最后一笔捺要舒展,托住“召”。

3.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汇报交流。

三、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L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提问题的方法,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自主提问,在文中或

者文后的空白处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

2.出示某一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大家思考,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再次自

主提问。

预设1:“出乎意料”是什么意思?

预设2:什么是“原子核世界”?

预设3:为什么把地球叫作“地球村”?

3.小组交流,填写“小组问题清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问题,讨论、整理、合并同类的问题。

(2)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更多问题,填写“小组问题清单”。

四、借助习题,筛选问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学生阅读,思考:哪个问题对理解课文的帮助更大?

请说出理由。

探究一:为什么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预设:问题一只是作者列举的一种新发明,暂时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继

续阅读,并不影响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探究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

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1)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千千万万的树枝上白茫茫一片,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许多梨花竞

相开放。

点拨:从字面上看,冬天挂在树枝上的雪就像竞相绽放的梨花,仿佛美丽的

春天突然来临。后来它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些生机勃勃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2)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探究三: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1)打开提问的思路,提出“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我们的生

活真的就很美好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2)小结:这样的问题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2.形成结论: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问题二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三能引发深入思考。

五、整理清单,筛选问题。

L小组合作学习,筛选出组内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1)出示已填写好的“小组问题清单”,组内交流:哪些问题对理解课文有帮

助?为什么?

(2)筛选问题:筛选出组内最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2.全班交流,对小组问题再次进行筛选。

预设问题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预设问题2:作者为什么要写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之前,人类生活的

样子?

第2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引导回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一)课件出示上节课筛选出来的问题:

问题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问题2:作者为什么要写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之前,人类生活的样子?

(二)集体研讨问题1。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

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

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2.这段话中,你从哪里读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用自己的话

来谈一谈。

3.20世纪的科技成就就只有这些吗?你从哪里看出的?你知道20世纪还有

哪些科技成就吗?课前我们搜集了相关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指名3~4人

回答)

4.小练笔:20世纪的科技成就可真不少,现在让我们像作者一样,从发现和

发明两个方面写写20世纪的其他科技成就。老师在这里给你们提供一些动词,

这样写起来会更加简洁生动。

课件出示:

普及、制造、发射、使用、开启、欣赏、推广

20世纪,人

类,,;2。世

纪,,使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和方便。

全班交流,实物投影,随机指出仿写中不恰当的地方,共同修改。

5.这么多的科技成就,在20世纪之前人们是想都不敢想的。难怪作者会

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集体研讨问题2。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2.在交流的基础上,课件出示文段: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黑暗无光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子,

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黑暗无光的世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两种不同的社会?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预设:通过古今两种社会的对比,突出两种社会的不同特点,让我们强烈感

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3.课文最后一段说''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

的生活”。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予以鼓励,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现代科学技术。)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写下你认为的最高科技的发明,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改变生活再创奇迹

【教学反思】

8.蝴蝶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避、撼”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雀”。

2.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

3.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核心素养】

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蝴蝶飞舞的视频,然后出示蝴蝶图片。

同学们看,阳光下,蝴蝶在快乐地飞舞着。那么下雨的时候,别的小动物都回

到自己的家了,蝴蝶怎么办呢?它的家在哪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

蝴蝶的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生词。

引导学生找出“雀”的另一个读音。“家雀儿”和“麻雀”是同一种动物,

为什么它们读音不一样呢?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

心情?(着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提炼重点。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2.学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提炼主要问题。

(1)主要问题一: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着急的?听的过程

中,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下雨着急)

预设:第1自然段中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

雷、电、雨、风,……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第2自然段写蝴蝶的轻盈纤巧、色彩斑斓、柔弱无助。

①理解“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震撼:“山雨欲来风满楼”,当轰隆隆的雷声响彻耳边,闪电照亮漆黑的夜空,

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着跟头,风也在疯狂地吼叫着……哎呀!这样糟糕的天气,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②课件出示雨天的视频,理解“喧嚷”的意思,体会感情。

③理解蝴蝶“轻盈”“斑斓”“柔弱”的特点,体会感情。(指导本段朗读)

这三个词语写出了蝴蝶轻盈纤巧、色彩斑斓、柔弱无助的特点,它载不动一

个水点,身上不能沾一点儿水,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④想象一下,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这猛烈的风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呢?

(蝴蝶会被雨点打落,摔在地上,沾上污泥,再也无法飞起来;它身上的彩粉

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它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⑤指导朗读:“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读

出心急如焚的语气)

⑥小结:是啊!这轻盈的、斑斓的、柔弱的蝴蝶,怎么可能对抗如此恶劣的天

气呢?同学们,想到这些,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里十分着急。你们心里着急

吗?

(2)主要问题二:那么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呢?

①屋宇、麦田、树林、园里的花朵、老树干的底面、桥下、树叶下……(板

书:猜想)

②作者作了这么多种假设,那下雨的时候,蝴蝶躲在那里吗?你是怎样认为

的呢?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过蝴蝶,说明作者平时有怎样的习

惯?

③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一位小朋友非常确定地

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一

个女孩对我说:“……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一定是这样

的。”)

(3)主要问题三: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一个关

爱生命的人)

(二)理解课文。

1.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2):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蝴蝶的纤巧柔弱作对比,表达“我”对

蝴蝶的担忧和关爱。

第二部分(3~4):写''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发问、猜想、找寻、否定,表现

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与关切。

第三部分(5):写一个女孩对蝴蝶的家的美好猜想。

第四部分(6):以苦寻而无结果收束全文,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然后与自己小组的同学分享收获。

3.通过阅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

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预设问题1: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写“我真为蝴蝶着急”?

预设问题2:为什么“小朋友”和“女孩”都非常确信蝴蝶有家呢?

预设问题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儿?

四、解决问题,归纳提升。

1.集体研讨问题1: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写“我真为蝴蝶着急”?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画出“我”为蝴蝶着急的语句。如“我一想起来就

为蝴蝶着急。”“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我真

为蝴蝶着急了。”“谁要是能说给我听,我就不着急了。”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作者反复写“我真为蝴蝶着急”,表达了对小生命的担忧与关爱之

情,让每个读者感同身受,也都为蝴蝶“着急”。

2.集体研讨问题2:为什么“小朋友”和“女孩”都非常确信蝴蝶有家呢?

(1)学生自由阅读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

一位小朋友非常确定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

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

引导学生说说“非常确定”的意思。

提问:“小朋友”“非常确定”蝴蝶有家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交流: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2)学生自由阅读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

提问:文中三个“一定”分别指什么?(蝴蝶一定有家;蝴蝶的家一定美丽而

香甜;蝴蝶一定不像家雀儿。)

(3)小结:“小朋友”和“女孩”的观察视角非常独特。小朋友认为下雨时

的蝴蝶飞得急急忙忙的,就确信蝴蝶有家。女孩看到雨后蝴蝶在阳光里飞,就认为

蝴蝶一定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孩子的视角总是美好的,他们关注弱小生命,非常

确信蝴蝶有家,所以不会在风雨中被淋湿,甚至失去生命。

3.集体研讨问题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儿?

(D引导学生阅读第6自然段,画出作者最终没有找到蝴蝶的家的语句。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没有找到蝴蝶的家的失落和担忧。

(3)小结:蝴蝶究竟有没有家?课文最终悬而未答。我们可以在课后通过多种

途径查阅资料,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4.小结:学会提问,并设法解答,我们的阅读理解才会更深入。让我们带着问

题走出课堂,将学习延伸到课外。

五、课堂小结。

怪不得人们都说孩子的心是最纯洁、最善良而且生着翅膀的。你们和作者

一样关爱弱小的蝴蝶,带着好奇对蝴蝶的家进行了一番探索。看来,有疑问就要有

探索,探索者的脚步不只在遥远的太空、神秘的海底和神奇的科技中,还可以在哪

里?一一就在我们的童年里,在生活中细心的观察中。让我们选择做一个探索者吧,

世界会因为我们的探索变得更加多彩和奇妙。

【板书设计】

蝴蝶的家

下雨着急猜想

一个关爱生命的人

【教学反思】

《小小“动物园”》作文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核心素养】

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活动设计:动物猜猜猜。

(1)读游戏规则。读大屏幕上的文字介绍,说出动物的名字。(学生自由说,

教师适时归纳总结)

(2)在游戏中,你是凭借什么猜出答案的?(可以从外貌、性格、饮食、爱好

等方面去发现动物的特点。)

(3)播放动画,情景引入。

有个孩子把他的家想象成了小小“动物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

嘿,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我家的小小“动物园”。我是一只爱啃萝卜的小兔

子,整天蹦蹦跳跳,开心得不得了!我爷爷嘛,简直就是国宝熊猫,全家人都围着他

转。这是我妈妈,其实呢,她就是一只花孔雀,每天都在镜子前摆各种造型。我们

家还有狐狸奶奶、老虎爸爸和蚂蚁弟弟呢!

(4)讨论交流,大胆想象。

如果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你觉得你的家人分别是哪种动物呢?为什

么?

教师引导:从外貌、性格、习惯、爱好、特长等不同角度说清楚家人像什么

动物。

(5)讨论交流:借助思维导图,说说家人分别像哪种动物。

二、共读片段,自主习作。

1.阅读文段,细说发现。

(1)课件出示:

小明说:“我的爸爸胖胖的,憨憨的,像一只熊。”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的爸爸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爸爸”比作“熊”?

③小结:可以抓住人物显著的外貌特点,写出家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2)课件出示:

小红说:“我的姐姐擅长游泳,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的姐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姐姐”比作“鱼”?

③小结:可以抓住人物的特长,写出家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3)课件出示:

小兰说:“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的爷爷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爷爷”比作“大老虎”?

③小结:可以抓住人物常有的神态,写出家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2.阅读图画,交流发现。

(1)仔细观察图画,读读旁边的文字。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妈妈”有何特点?

②引导学生议一议:作者是抓住哪些特点来写的?(外貌、爱好、性格)

③引导学生比一比:与前面的文段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奥秘?

(2)小结:要写出人物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爱好、性格、特长等方面进

行描写。可以写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也可以综合起来写。

(3)激励写作:你们的家里也许会有熊宝宝、母鸡妈妈、狐狸爸爸……多有

意思啊!你们也来写写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吧!

3.片段习作。学生写自己家的小小“动物园”中的一位成员。

4.交流指导:开展“谁最像”的游戏,看看谁笔下的家庭成员与所写的动物

最像。

5.同桌互评,自主评价。

三、方法点拨,形成正文。

L讨论交流:如何抓住典型事件(特征)将家人写得更像某一种动物?

教师引导总结: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以及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家人的

突出特点。

2.正文写作:利用刚才讨论的结果,修改完善刚才的片段,形成一篇完整的

作文。

3.作品展示,自主批阅。

四、交流感受,升华情感。

学生交流:每天生活在这个小小''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

【板书设计】

小小''动物园"

相似点:外貌、饮食、性格……

写人物:外貌、爱好、性格……

【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

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2.能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

3.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4.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核心素养】

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

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学完这一单元的课文,我们有了许多收获,知道了阅读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提出问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语文园地”的四个板块,都给我们准备了哪些知

识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课件出示:

◊阅读时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想一想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或者独特的见解。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全班交流。

(5)鼓励学生在阅读时积极思考、勤于提问,做学习的主人。

2.练一练,学运用。

预设: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对文章中一个词语、一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对

课文内容的把握,还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

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3.我交流,我积累。

平时你还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板书:阅读的方法)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L读一读,找规律。

(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本上的字。

(2)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前面的六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