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中段检测语文2024年11月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课内知识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8分)1.下列句子的句式按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②渔樵于江渚之上③客有吹洞箫者 ④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⑤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⑦而耻学于师 ⑧而又何羡乎A.①⑤⑧/②⑥⑦/③/④ B.①⑤⑧/②⑥⑦/③④C.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D.①⑤/②⑦/③④/⑥/⑧2.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击空明兮溯流光 ②明烛天南 ③崖限当道者④鼓瑟吹笙 ⑤顺流而东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守拙归园田A.①⑧/②④⑤/③/⑥/⑦ B.①⑦⑧/②④/⑤③/⑥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D.①/②⑤/③④/⑥/⑦⑧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斗牛”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B.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月丁未”中的“丁未”都属于干支纪年法。C.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D.短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蒿里行》等。4.下列关于《乡土中国》各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乡土本色》是全书的总论,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层特点是“乡土性”,它有离不开土地、不流动、熟人社会三方面的特点。B.在《文字下乡》中,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有其特殊的语言体系,文字作为交流工具是多余的,因此文字下乡的必要性不大。C.根据《差序格局》里的观点,可以解释中国家庭与西洋家庭结构不同的原因,因为中国家庭不是人员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大小会随着中心势力大小伸缩的范围。D.《差序格局》中,作者以“一捆柴”比喻西方的团体格局,以“扔石头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比喻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孕妇和牛铁凝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节气已过霜降,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才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她的吆喝在寂静的旷野显得悠长,传得很远,远处没有别人,黑只好独自响应孕妇这恼,它忙着又啃两口,才溜出麦地,拐上了正道。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孕妇和石碑,各自按照辈分和她打着招呼。她叫住了其中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的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贤亲王神道碑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黑——呀!”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有删节)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B.孕妇本可叫会写字的学生帮她写,她却在等他们走了以后才亲自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这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人。C.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才有资格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D.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地嘟囔,那一刻,她被自己描画字的行为所感动,同时也为怀孕的母牛给自己的慰藉所感动。6.关于文中画线处孕妇“喊牛”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次喊牛,简洁干脆,对“黑”的命令,体现出孕妇善良质朴和不爱占便宜的美好品质。B.第二次喊牛,只用一个“黑”字,表现了孕妇因牛不听命令、迟迟不肯离开麦地而恼怒的心情。C.第三次喊牛,“沉闷”使孕妇喊牛,她内心有着莫名的寂寞和迷惘,所以她颇为“夸张”地喊牛。D.第四次喊牛,“怜悯”“强令”表达了孕妇设身处地珍惜、疼爱孕牛腹中的小生命,情感朴素自然。7.牛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8.文中孕妇虽不识字却努力描画它们,并发出由衷的赞叹。有人认为该情节生动感人,也有人认为不合情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本题共2小题,8分)谢柳子厚寄叠石砚①刘禹锡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烟岚馀斐亶②,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③,松窗写紫文。【注释】①作于刘禹锡任太子校书时,因父忧家居期间,其友柳宗元(字子厚)曾寄叠石砚以表慰问。②斐亶:文彩绚丽貌。③陶贞白:陶弘景,字贞白,古代书法名家。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同砚席”点名二人之间的情谊,“离群”写出了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也是友人寄砚的缘由。B.中间两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叠石砚声如寒玉、形若叠云,而且纹理绚烂、氛氲有致。C.尾联表面写宝砚应赠予陶贞白那样的书法名家,实则是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才华浅薄的婉拒之语。D.本诗为父忧期间所作,有独居的寂寥之感却无浓重的忧伤之词,格调清朗、画面清丽。10.友人寄砚以表慰问,诗人对此有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本题共4小题,14分)材料一: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节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材料二: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母丧去官,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仲淹在饶州岁余,徙润州,又徙越州。元昊反,召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改陕西都转运使。会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进仲淹龙图阁直学士以副之。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2分)而汴为四战之地A太平B宜居C汴D即有事E必居洛阳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适,指女子出嫁,与《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的“适”意义不同。B.当,意为“应当”,与《登泰山记》中“当其南北分者”的“当”意义相同。C.感激,意为“感动振奋”,与《赤壁赋》中的“白露”一样,都与今义不同。D.迁,指官职调动,古时授予官职称“拜”,选拔官职称“擢”,罢免官职称“罢”。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范仲淹少时有志气,奉行操守,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能忍一般人不能忍受之苦。B.范仲淹曾用自己的俸禄供养游学之士,而其儿子却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C.范仲淹曾与吕夷简政见不合,还被罢官,一年多后他对夷简已从怨恨到不计前嫌。D.范仲淹做了大官依然提倡节俭,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种以上的肉食。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2)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蛟龙和妇人的反应侧面表现出洞箫的艺术感染力。(2)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姚鼐《登泰山记》中的“____________”句写出了登上泰山之巅所看到的山间云雾温柔飘逸的特殊神韵,“____________”句把太阳初升时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4)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孔乙己”究竟该不该脱下“长衫”?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在对人格尊严一视同仁的前提下,让每一个人都尽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成就最好的自己,自食其力、服务他人、贡献国家,这是一个国家对每一个公民应该做出的承诺。但有没有读了大学却贪图享受,不愿劳动,好逸恶劳的人?当然有。有没有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与能力,(A)的人?当然有。但这样的人绝不占主流。我们不能因为有这少数的人便将千千万万有理想、有热血、有学识、有能力却无机会(B)的年轻人斥为“好喝懒做”的“孔乙己”。是大树便顶天立地,是小草就茁壮成长。明明是小草却自命为大树而不甘做小草,这是一个人的不幸;如果让千千万万的栋梁之材失去了展示伟岸的辽阔空间而只能做小草,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把孔乙己逼向死亡的冷漠社会的确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绝不是当年的孔乙己,他们虽然和孔乙己一样受过教育,他们内心深处也有着读书人的尊严感,但绝没有“好喝懒做”“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的恶习,他们不是不愿意通过勤劳的双手(C),相反他们非常渴望养活自己、报效国家。说他们是“当代孔乙已”,是对胸怀理想却困于艰难之中的年轻人一种莫大的侮辱!现在当然没人穿长衫了,但如果把“长衫”比作读书人的象征,比作知识分子尊严的标志,那么“长衫”绝不是孔乙己所独有的。在这里,“长衫”成了一种象征,它并非“心头的枷锁”,而是一种源于知识、来自奋斗的尊严与自信,是万万不能脱下的。16.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7.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五、写作(4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有人说“鲜衣怒马少年时”,也有人说“人间重晚晴”,对于“最好的年纪”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中,我国17岁的黄雨婷和19岁的盛李豪这对00后组合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决赛中,为中国军团夺得巴黎奥运会首金;乒乓球女单32强比赛中,61岁的老将倪夏莲对阵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她的乐观松弛感染着每位观众。赛后,倪夏莲从容言道:“这是最好的赛场,现在,正是我最好的年纪。”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及简析一、课内知识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8分)1.D。简析:①⑤为判断句,“……也”表判断;②⑦为状语后置句,“渔樵于江渚之上”即“于江渚之上渔樵”,“而耻学于师”即“而耻于师学”;③④为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崖限当道者”即“当道之崖限”;⑥为被动句,“于”表被动;⑧为宾语前置句,“何羡”即“羡何”。2.C。简析:①“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②④⑤均为名词作动词,“烛”,照亮;“鼓”,弹奏;“东”,向东流;③“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⑥“侣”“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⑦“哀”,形容词为动用法,为……哀叹;⑧“拙”,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心。3.B。简析:“是月丁未”中的“丁未”属于干支纪日法,不是纪年法。4.B。简析:作者认为文字下乡有其必要性,但在乡土社会中文字的作用相对有限,并非多余。因为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有其特殊的语言体系如面对面交流、特殊的“行话”等,但随着社会变迁等情况,文字下乡仍有其意义。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5.B。简析:孕妇亲自描画字并非因为内敛害羞,而是她认为这是自己与孩子建立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希望通过认识这些字来更好地面对即将出生的孩子,体现出她对孩子未来的期待与责任感。6.A。简析:第一次喊牛,简洁干脆,是因为牛啃麦苗,这体现出孕妇对牛的正常管理,不能体现出善良质朴和不爱占便宜的美好品质,更多是一种日常的劳作场景中的指令行为。7.①情节结构上:牛与孕妇相伴,贯穿全文,它的行动推动了情节发展。如孕妇因牛的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情绪变化,牛在孕妇写字时的陪伴等情节都与牛相关。②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孕妇对牛的态度,如觉得与牛同病相怜、对牛的怜悯疼惜等,丰富了孕妇善良、慈爱、有同情心的形象。③主题表达上:牛和孕妇都怀着孕,二者相互陪伴,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深化了作品对生命的尊重、对新生命期待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情感的赞美这一主题。④环境描写上:牛在麦地等场景描写,衬托出乡村环境的宁静与祥和,使故事更具田园气息。(每点1分)8.观点一:生动感人。理由:①从人物形象角度,孕妇虽不识字却努力描画,表现出她对孩子的爱与期待,想在孩子面前有“资格”,这一情节使孕妇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让读者感受到母爱的深沉。②从主题角度,体现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朦胧意识,即使不识字也在努力靠近文化,这种质朴的情感令人感动,深化了作品对生命与文化的思考主题。③从情节发展角度,这一情节使故事节奏舒缓,在孕妇与牛的平淡故事中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符合小说整体温馨的氛围。观点二:不合情理。理由:①从人物身份角度,孕妇不识字且生活在乡村,按常理她可能不会对石碑上的字有如此强烈的描画欲望,她的精力更多应放在农事和家庭生活上。②从行为逻辑角度,她描画字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铺垫,只是因为孩子可能会问,就如此艰难地去做这件事,显得有些突兀,与她日常的乡村生活轨迹不太相符。③从小说整体风格角度,小说整体风格质朴、平实,这一情节略显刻意,破坏了小说原本自然流畅的叙述节奏。(观点1分,理由每点2分,共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9.C。简析:尾联并非婉拒,而是诗人对叠石砚的赞美,认为此砚适合像陶贞白那样的书法名家在松窗下书写佳作,表达了对友人寄砚的感激与喜爱之情。10.①感激之情。首联“寄砚感离群”直接表明因友人寄砚而感激,在自己因父忧居家离群索居时收到友人关怀,内心充满感激。②对砚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中间两联从声音、形状、纹理、墨韵等方面对叠石砚进行描写,如“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烟岚馀斐亶,水墨两氛氲”,生动地展现了砚的精美,表达出诗人对砚的喜爱与赞美。③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常时同砚席”回忆曾经与友人同窗的时光,如今友人寄砚,在对砚的情感中也蕴含着对友人的思念。(每点2分)(二)11.A、E。简析:“而汴为四战之地”意思完整,应断开;“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分别从太平和有事两种情况说明建都地点,中间应断开。12.B。简析:《登泰山记》中“当其南北分者”的“当”是“在”的意思,与材料二中“当”的“应当”意义不同。13.C。简析:范仲淹对吕夷简本就无怨恨,他说“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并非从怨恨到不计前嫌。14.(1)五年里不曾解开衣服睡觉,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就用水洗脸。(“未尝”,不曾;“或”,有时;“昏怠”,昏沉困倦;“辄”,就;“沃”,洗。每点1分,共4分)(2)范仲淹离间陛下君臣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