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生物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七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生物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七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生物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七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生物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七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生物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A.观察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需要着重掌握的是观察法和实验法。【详解】A.观察法是指运用肉眼或借助一定的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对生物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生物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例如用温度计测量出某物体的温度等等,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实验法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实验方法,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调查法是指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因此,要了解枣庄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需要到枣庄市中学生中展开调查,若调查范围很大,还需要选取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以便获得相关近视人数数据,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2.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豆苗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等,因此“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A正确;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呈现出一条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C错误;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所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的组成。3.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级别。目前,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源中都检测到了不同浓度的微塑料,甚至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也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海洋、湖泊和河流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C.微塑料不会进入人体并对人体造成危害D.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C【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A.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A正确。B.每一个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不是孤立的,B正确。C.微塑料会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最终威胁到人类的健康,C错误。D.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D正确。故选C。4.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下图所示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图乙物像清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状态时C.图丙的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左上方移动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②粗准焦螺旋、③物镜、④目镜;图乙中,①物镜短放大倍数小、②物镜长放大倍数大。【详解】A.低倍镜换高倍镜后,只需要转动甲图中①细准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故A错误。B.乙图中,①表示的物镜镜头短,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数量多,故B正确。C.丙图物像在右下方,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故C错误。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5.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A.适宜的温度 B.肥沃的土壤 C.充足的空气 D.一定的水分【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对于种子萌发的条件可结合其探究实验分析.【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因此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B肥沃的土壤。故选B。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B.春天万物复苏,植物的芽轴将发育成茎C.浇水和施肥是为了给农作物提供水分和有机物D.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伸长区【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A错误。B.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枝芽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芽原基,其中芽轴将来发育成茎,B正确。C.浇水和施肥是为了给农作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D.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故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错误。故选B。7.关于被子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B.胚珠发育成种子C.猕猴桃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造成猕猴桃减产,主要是传粉不足D.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害虫造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如图所示:【详解】AB.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AB正确。CD.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雨水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因此猴桃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造成猕猴桃减产,主要是传份不足;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也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C正确;D错误。故选D。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的根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是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B.移栽植物时应带土移栽,减少对根毛的损伤C.筛管是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D.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相关知识点。【详解】A.植物根的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与土壤接触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B.移栽植物幼苗时要尽量带土,这样可以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尽快恢复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功能,B正确。C.筛管是活细胞构成,位于韧皮部,主要向下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导管由死亡细胞构成,位于木质部,主要运输由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D.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在大棚内烧煤球炉,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B.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抑制根部的呼吸作用C.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D.无土栽培植物时,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大棚内烧煤球炉,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A正确。B.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B错误。C.合理密植是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C正确。D.植物根也需要呼吸,无土栽培植物时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10.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取()组别甲乙丙丁种子的数量(粒)30303030种子所处的环境少量水,20℃无水,20℃少量水,5℃被水淹没,20℃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答案】C【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详解】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在本实验中,甲和丁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空气,故甲、丁对照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选C。11.水稻种子内的有机物储存的化学能来自于阳光,大量的水稻种子堆积储存久了就会发出热量,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在水稻叶片和种子细胞的哪种结构里完成的()A.叶绿体和细胞质 B.细胞质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详解】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水稻种子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大量的水稻种子在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故选C。12.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以下关于青蒿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受精卵→器官→组织→植物体 D.受精卵→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答案】B【解析】【分析】青蒿属于被子植物,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六大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详解】青蒿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层次。故选B。【点睛】正确识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 B.酵母菌的结构中有细胞壁和液泡C.酵母菌可以酿酒 D.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中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详解】A.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像多细胞生物一样,都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A正确。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结构中有细胞壁和液泡,B正确。C.利用酵母菌可以酿酒、制作面包,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D.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D。14.下图为某植株根尖和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根的生长与根尖结构中②处和③处细胞有关B.水分吸收只能通过根尖④处细胞完成C.叶片中结构⑥与人体的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⑧是保卫细胞,它的形状和大小能够调节,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根尖的结构: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叶片的结构:⑤叶脉、⑥上表皮、⑦叶肉、⑧保卫细胞。【详解】A.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②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③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正确。B.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其次叶片也能吸收少量水分,错误。C.叶片中结构⑥上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人体的皮肤属于器官,不是同一结构层次,错误。D.⑧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叫气孔,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调节,控制着气孔的开合,气孔才是气体交换的窗口,错误。故选A。15.2021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以下措施不利于粮食储藏的是()A.减少种子的含水量 B.增加环境中氧气的浓度C.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D.适当降低环境温度【答案】B【解析】【分析】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还需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需要降低温度、保持环境干燥、隔绝空气等外界条件,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我们知道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如果要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减少种子的含水量、适当降低贮藏温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外界条件都可取,增加氧气的浓度利于种子呼吸,不利于种子贮藏不可取,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习近平总书记谈生态文明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能为自己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C.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D.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等。【详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A正确。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B正确。C.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B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错误。D.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D正确。故选C。17.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答案】C【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详解】由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不是叶绿素,A错误;由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B错误;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成植物体的自身,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C正确;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D错误。【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8.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三种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海带是一种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苔藓可当作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D.苔藓、蕨类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具有器官分化,并具有导管【答案】D【解析】【详解】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A正确;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有害物质可以从背腹两面侵蚀细胞,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正确;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C正确;苔藓植物有茎叶,但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D错误。故选D。19.“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是元代郑允端《葡萄》中对于葡萄的描写。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详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故C不符合题意。D.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因此,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液泡,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0.克隆牛时,选用甲牛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选择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培养,取出细胞核植入甲牛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到丙牛的子宫中.出生的克隆牛将()A.肯定是雄性B.肯定是雌性C.可能是雌性,也可能是雄性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详解】通过分析可知,克隆牛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的细胞核。因此该克隆牛的性状和乙牛(雄性)的完全相同。故出生的克隆牛肯定是雄性。A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克隆牛的性状和供核牛的性状完全相同。二、综合题21.中科院院士邹承鲁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左下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及观察到的细胞的某种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1)图甲、乙中_________表标植物细胞。图甲、乙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_________。(2)细胞结构中,[]_________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3)图丙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4)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填选项)。A.是原细胞的两倍 B.与原细胞的一样 C.是原细胞的一半 D.不确定(5)在观察乙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答案】(1)①.甲②.⑦线粒体(2)④细胞核(3)细胞分化##细胞的分化(4)B(5)生理盐水【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小问1详解】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⑦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小问2详解】细胞结构中,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小问3详解】经过图丙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小问4详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复制,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一样,保持亲代与子代遗传物质的一致,故选B。【小问5详解】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观察时若滴加清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所以在观察乙动物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2.建设“美丽中国”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2)该图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_________。(3)在该生态系统中,鼠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由于附近的居民兴起了吃蛇肉的不良风气,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_________。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蛇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了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A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答案】(1)草(2)①.5②.草→鼠→蛇→鹰(3)①.捕食②.增加③.自动调节##自我调节(4)分解者【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小问1详解】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所以,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草。【小问2详解】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其中草→鼠→蛇→鹰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小问3详解】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吃鼠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鼠与蛇之间的生物关系是捕食关系。由于附近的居民兴起了吃蛇肉的不良风气,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鼠的天敌减少,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增加。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蛇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逐渐恢复了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小问4详解】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图中A表示的生物类群是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可以将生物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生产者再利用。23.西红柿一个再常见不过的果蔬,几乎没有人不曾领略过它的酸甜口味,也没有人餐桌上不曾见过它的百搭身影。西红柿营养素众多,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有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多吃西红柿不仅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还能预防各种癌症如图A~C是番茄一生的相关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的[1]、[2]和[3]所示的结构共同组成_________。(2)要形成番茄必须经_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3)当切开C(果实),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种子是由图B中的_________发育而来的。(4)图D是小林在阳台上无土栽培的一株番茄。在栽培过程中,他没有用土壤而是用鹅卵石将植株固定,再适时更换容器内的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为番茄生长提供了水和_________。番茄生长发育后期,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5)温室种植番茄时,以下措施不利于提高产量的是()A.适时浇水,合理施肥 B.定期通入适量二氧化碳C.及时清除其中的杂草 D.控制白天与夜间的温度相同【答案】(1)雌蕊(2)①.传粉②.受精(3)胚珠(4)①.无机盐②.蒸腾作用(5)D【解析】【分析】(1)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2)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中,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4)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小问1详解】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所以,图A中的[1]柱头、[2]花柱和[3]子房所示的结构共同组成雌蕊。【小问2详解】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因此,要形成番茄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小问3详解】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所以,当切开C(果实),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种子是由图B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小问4详解】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不含无机盐。所以,土壤浸出液能为番茄生长提供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所以,番茄生长发育后期,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小问5详解】A.适时浇水,合理施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定期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B不符合题意。C.及时清除其中的杂草,减少杂草与番茄争夺资源和空间,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D.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同时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如果温度和白天一样的话,就增强了呼吸作用,加速有机物的消耗,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不利于提高产量,夜晚应适当降低温度,D符合题意。故选D。24.请完善以下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提出问题】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吗?(1)【作出假设】:________。【材料用具】:猪小肠黏膜一块,培养皿2个,生理盐水,新鲜菠萝汁,滴管,量筒,镊子,剪刀,放大镜,恒温箱。(2)【方法步骤】:①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为两份,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②分别向A、B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上滴加15mL生理盐水和_________新鲜菠萝汁。③把A、B培养皿放在37℃恒温条件下,10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3)【实验结果预测】预测一:若A培养皿中黏膜完好,B培养皿中黏膜出现破损,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预测二:若A、B培养皿中黏膜均完好,则说明_______。(4)【讨论交流】: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目的是_______。【答案】(1)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2)15mL(3)新鲜菠萝汁不会破坏黏膜(4)减小实验误差【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