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章末测试1_第1页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章末测试1_第2页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章末测试1_第3页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章末测试1_第4页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章末测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2.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A.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血小板C.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只有血小板3.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验血表明,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A.A型 B.AB型 C.B型 D.O型4.下列不属于血红蛋白特性的是()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C.在氧浓度低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D.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5.在甲试管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一天后得到上清液;乙试管血液中什么药品也不加,静置一天后也得到上清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上清液中含血红蛋白,乙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B.甲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浆C.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浆,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清D.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清,乙试管下清液叫血浆6.某人开始时右下腹部剧烈疼痛,后全腹痛。经医生检查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血常规化验显示白细胞数为18×109个/L。如果你是医生,你判断此人可能患的是什么病?()A.急性胃炎 B.急性肺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肝炎7.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mL不会影响健康8.甲、乙、丙、丁四人同行,甲因车祸需要输血,医生用A型标准血清检测四人血液,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通过配血实验,若只有丁能为甲输血,那么四人血型依次是()A.B型、AB型、A型、O型 B.A型、AB型、B型、O型C.AB型、B型、A型、O型 D.B型、AB型、O型、A型9.鉴于情况紧急,甲(O型)曾为乙(A型)输过两次血,第一次输血未发生凝集反应,而第二次输血却发生了凝集反应,则第二次输血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可能是()A.甲的血型发生了变化B.乙的血型发生了变化C.输得太快、太多,输入进来的O型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来不及稀释而发生凝集反应D.输得太快、太多,输入进来的O型血清的抗A、抗B凝集素来不及稀释而发生凝集反应10.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并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A.血小板 B.白细胞和红细胞C.红细胞 D.白细胞11.当人由平原进入青藏高原后,血液成分含量有明显变化的是()A.血流量增大 B.血液变黏稠 C.血液中氧减少 D.红细胞增多12.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其原因是血液中哪一成分较少?()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13.下列情况中,能造成贫血的是()①人体内缺少铁和蛋白质②红细胞数目低于正常值③红细胞数目正常,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④红骨髓功能障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14.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类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甲是动脉血管;乙是静脉血管;丙是毛细血管B.甲管壁较同级的乙管壁厚,弹性较同级的乙管壁大C.血液流经丙后,某些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D.若甲、乙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甲中流的是动脉血15.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有效、最经济的是输入()A.全血 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血浆 D.浓缩的血小板悬液16.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A.7%~8% B.10%~30% C.20% D.50%17.在ABO血型系统中,B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由于输得过快,发生了凝集反应,这是因为()A.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发生了凝集反应B.B型血中的B凝集原与A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发生了凝集反应C.B型血中的抗B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B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D.B型血中的抗A凝集素与AB型血中的A凝集原发生了凝集反应18.下列哪一种瓣膜只存在于血管和心脏的连通处?()A.静脉瓣 B.房室瓣 C.动脉瓣和静脉瓣 D.动脉瓣19.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是由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部分毛细血管实现的?()A.鼻腔黏膜毛细血管 B.消化道壁毛细血管C.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D.组织间毛细血管20.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为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有的血管(①)膨鼓起来,有的血管(②)变得扁。在丝带下方也发现有的血管(③)膨鼓起来,有的血管(④)变扁。试判定血管①、②、③、④依次是()A.动脉、动脉、静脉、静脉 B.动脉、静脉、动脉、静脉C.动脉、静脉、静脉、动脉 D.静脉、动脉、静脉、动脉21.人体心脏与血管间的血流方向,正确的是()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B.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C.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D.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22.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做示踪调查,那么最先应在心脏四个腔的哪一个中发现这种药物?()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23.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胶管扎紧前臂,在被扎处的远心端静脉积血膨大突起,这说明()A.静脉内血液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B.静脉的分布位置都十分浅C.静脉的管腔很大,管壁的弹性大 D.静脉血管内无瓣膜24.某人因肺炎需要往上肢的静脉中输液,药物随血液送到肺部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⑤→⑦→⑧C.①→②→③→⑤→⑧ D.⑤→③→④→⑥→⑦25.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A.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和肺动脉C.肺静脉和肺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观察人血涂片(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其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若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准焦螺旋。(2)操作时发现镜头上沾有污物,要用擦拭。(3)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标注的倍数分别是“5×”和“10×”,则看到的血细胞放大了倍。27.(10分)下图是一张医院的血常规化验单(部分),请阅读这张“化验单”,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患者的红细胞为个/L;血红蛋白g/L。此人是否贫血?,因为。(2)PLT值为90×109/L表示。若PLT值,则机体易形成。(3)此人的症状为,因为。28.(10分)某人查验血型,医生分别用A型和B型标准血清与他们的红细胞混合,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用A型血标准血清用B型血标准血清(1)此人是何种血型?。(2)这个人可以接受何种血型的血液?。(3)此人不能给何种血型的人输血?。29.(10分)在你生命的每一秒钟,心脏都让你的血液不停地循环流动。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心脏主要由组织构成。(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3)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A.左心房→左心室 B.左心室→左心房C.左心房→右心房 D.左心房→右心室30.(10分)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体循环相对于肺循环运输血液的距离较远,所以[](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的名称,下同)壁比[]壁厚,肌肉收缩更有力。(2)在血液流动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四肢的静脉中还具有。(3)在肺循环过程中,当血液流经[]时,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从而使人体获得氧气。

参考答案1.A解析:从肺部吸入的一氧化碳,先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处的血液中,然后经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2.C解析:三种血细胞中,白细胞有细胞核;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人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也不具有细胞核。3.B解析:明确各种血型的红细胞中所含的凝集原和血清中所含的凝集素是解题关键。根据血清中所含凝集素的种类及凝集反应的原理,可判断出此人的红细胞同时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其血型应为AB型。4.B解析: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5.C解析:血液凝固的过程是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缠绕形成血凝块,周围出现的液体就是血清。由于柠檬酸钠能阻止血液凝固,所以甲试管上清液是血浆,而乙试管上清液是血清。血浆和血清中都没有纤维蛋白,但血浆中却有纤维蛋白原。6.C解析: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目为18×109个/L,数目过多,说明体内有急性炎症。开始时右下腹部剧痛,说明发生炎症的器官可能在右下腹部,选项中各器官中位于右下腹部的只有阑尾,同时右侧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也说明了此人很可能患的是急性阑尾炎7.B解析: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只要身体健康的18~55岁成年公民都可以参加义务献血。献血的量一般在200~300mL之间,因为献这些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8.A解析: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用此血清检验,甲、乙发生凝聚反应,说明甲、乙红细胞中含B凝集原,是B型或AB型;丙、丁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是A型或O型。只有丁能够为甲输血,乙则不能为甲输血,依据输血原则判定乙为AB型,甲为B型。又因丙(O型或A型)不能为甲(B型)输血,说明丙为A型,丁(O型或A型)能为甲(B型)输血,说明丁为O型。9.D解析:血型是与生俱来的,在成长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所以A、B项是错误的。甲(O型)给乙(A型)输血属于异型血输血,异型血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入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可能会引起凝集反应。O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抗B凝集素。10.D解析: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在组织液中将病菌吞噬。11.D解析: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到达高原后往往会出现高原反应,原因就是供氧不足。为了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是血红蛋白)数量增多。12.C解析:血液中的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13.A解析: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做贫血。14.D解析:动脉是指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指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此判断,甲是动脉血管,乙是静脉血管,丙是毛细血管。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内的血流速度较慢。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血液被运走。在肺循环中,动脉中流静脉血,静脉中流动脉血。15.B解析: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成分输血:如给大面积烧伤患者输血,最好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补充大量丢失的血浆成分;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好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以解决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不足问题;给出血性病人输血,最好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16.A解析: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体内的血量约占本人体重的7%~8%,而且血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7.D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B型血和AB型血的红细胞和血清中所含凝集原和凝集素的种类,然后再作选择。B型血的红细胞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的红细胞含A、B两种凝集原,其血清中不含凝集素,可见,如果发生凝集反应,一定是AB型血中的A凝集原与B型血中的抗A凝集素之间发生了凝集反应。18.D解析:在心脏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19.C解析:静脉血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进入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变为动脉血。20.C解析:大静脉中有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动脉中不存在动脉瓣。动脉中血液由心脏流向肢端,即从上方流向下方,当阻断后,血液则积在上方而膨胀(血管①为动脉),下方血液断流而变扁(血管④为动脉)。静脉中血液由肢端汇流心脏,即由下方流回上方,当阻断后,下方静脉膨胀(血管③为静脉),上方血管变扁(血管②为静脉)。21.B解析: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流回左心房的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由此可知,B项正确。22.A解析:此题考查体循环的途径,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必须经血液循环运送到需要青霉素治疗的部位。当青霉素进入肌肉里的毛细血管后,随血液经静脉流入上下腔静脉,而与上下腔静脉相连通的是右心房。23.A解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静脉内的血液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24.A25.C解析: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有肺静脉和上下腔静脉,其中流动脉血的是肺静脉;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有肺动脉与主动脉,其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是肺动脉。26.(1)红细胞细(2)擦镜纸(3)50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说明显微镜的用法。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知,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的时候,首先要调节粗准焦螺旋,如果还不够清晰,然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如果显微镜上有污物,要用擦镜纸擦拭。物像放大的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如果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标注的倍数分别是“5×”和“10×”,则看到的血细胞放大了50倍。27.(1)3.69×1012112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2)血小板计数为每升90×109个过大血栓(3)红骨髓造血功能不足血细胞计数都低于正常值解析:从化验单上分析,该患者贫血,因为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数量过多易形成血栓,过少凝血延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